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39|回复: 0

梁汉62:读何仁勇先生《邓小平为何极度厌恶林彪?》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11-17 00: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何仁勇先生《邓小平为何极度厌恶林彪?》后的评论

看了何仁勇先生日志《邓小平为何极度厌恶林彪?》一文后,感到有二处讲的有些不确切。特涂以下评语供参考。
       文中有二处不确。
      一处是“我以为,1950年代初毛泽东考虑二个接班人,一个是林彪,一个是邓小平,---”(引用傅高义的话)不确。近年来,很多史料表明:此时毛考虑的接班人顺序应是刘少奇、高岗,或者是高岗、刘少奇,他人莫属。若讲清此事,我们要先回顾当时的政治格局。先论党内地位,刘高二人早在七届一中全会即为政治局委员,林邓只是中央委员。那时政治局委员的人数很少,只有12人(任弼时50年去世)不比后来那么多。再论行政职务。这里先简单的把何谓“五马进京,一马当先”做一介绍。52年秋,中央调各中央局书记到中央工作。进京的五大区书记(高岗、邓子恢、邓小平、饶漱石、习仲勋)中,高岗的职务最高。董必武赞叹道:“今年是五马进京,一马当先,都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千里驹呀!”“五马”的职务就不一一说了,就说高岗一个吧。高岗时任政治局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东北局第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中央的不说,整个东北大区的四个一把手职务一肩挑。相比之下,另几个大区的各主要职务都是由几个人分担,最少也是两个人。西南大区是由邓小平、刘伯承、贺龙三人分担的。还要补充一点,这时别的大区已改称某某区行政委员会(再以前称军政委员会),而独独东北仍叫东北人民政府。可见毛对高的器重。进京后,高岗不仅在中央和东北的本兼各职一体保留,更重要的是担当新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主席。这个“国家计委”管着政府的八个工业部,权倾一时。与周恩来的政务院平行,号称“经济内阁”。高岗出任计委主席,邓子恢为副主席。计委委员都是当时的大佬,有陈云、彭德怀、林彪、邓小平、饶漱石、薄一波、彭真、李富春、习仲勋、黄克诚、刘澜涛等。周恩来此时也就主管与外交工作有关的几个部委。可见此计委非彼计委,这一点要清楚。介绍到这,各位总应该清楚了毛主席对高某人是何等重视、寄予多大的厚望啊。而刘少奇的地位自延安整风时期就形成了。这二人,那里是林邓能比得了的啊!这是第一处不确。
       第二处不确。文中说:“建国初期,毛泽东对邓小平是非常赏识的。很长时间内,他心目中的接班人序列是刘少奇排第一,邓小平排第二,林彪排第三”。这个说法与历史事实不符,此前也闻所未闻。七届四中全会之前的情势前已论及,不在啰嗦。高岗倒台后,刘少奇的接班人地位有所巩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只是高死后,林邓的分量和位置快速加重和擢升。55年4月的七届五中全会上,林邓二人双双增补为政治局委员(补任弼时、高岗之缺)。在56年9月的八大一中全会上,邓进入政治局常委会。但不到两年时间,毛就在八届五中全会将林提为副主席,位列邓之前。记得,我们小时常念叨的是:毛刘周朱陈林邓。只是后来才听有毛刘周朱陈邓林说法,从何而来,不得而知。直到八届十二中全会邓离开中央之前,邓始终排在林后。这就是实事求是。不知该文作者是怎么得出刘排第一,邓排第二,林排第三这个结论的。我还注意到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当然,毛泽东仍然没有彻底否决邓小平。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邓小平不但进入了政治局常委名单,---”。不知作者想用此说明什么。如果要论证刘和邓有区别,这是当然,但这与本文论证的林邓排序毫无关系。再说了,仅仅从进不进政治局常委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的,刘少奇不也进入了政治局常委了吗?假如是想以此证明林后邓先的排序,那就更荒唐了。
       最后,我要说明一点,我对作者何仁勇先生是很敬佩的,他的文章我常看,长了不少知识。还有,我的这段文字只想用来说明事实,不代表政治观点。才疏学浅,不知高低,胡乱涂鸦。仅供参考而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227d50f0102vetp.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5 11:51 , Processed in 0.02532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