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红卫兵眼中的“文革”
(1966.11—1969.11)
序 言
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至今已经40多年了,我,一个当年的毛主席的红卫兵小将,现在已经快60岁了,本来,在2006年,“文革”40周年时,就想写点东西,可是当时一则比较忙,没时间写。二则,当时“文革”还是属于禁区,不好写东西。三则,当时没有普遍出现“博客”“论坛”这些个东东,写了没有谁敢发表。所以就一直拖到现在。因为再不写,我们这一代人没了,那就真的没了。
有人说过:一个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历史的民族,是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有一位博客名字为“翠屏山下“的四川三台县人写了一篇《文革八县联防打中江》文章,他在文章的最后写到:几十万中江儿女,难道你们就没有一点勇气把那一阶段的悲惨历史向世人作彻底的述说,以警示后人不再重踏覆辙(原文如此)。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这个地道中江人的心!!中江的人口,就是“文革”期间“也是一百万,现在已经142万人了,这在欧洲,就是堂而皇之的一个国家啊!!难道我们中江人就是这样的无能吗?作为一个身处旋涡中心的中江人,怎么也比外县的人来写发生在中江大地上的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来得准确一些、真实一点吧?
中江的“文革”,有四个“最”可以形容:一、是全四川,甚至全国的县级城市中最惨烈的;二、是最早由辩论、推搡、拳头、棍棒、钢钎等冷兵器,发展升级为包括各种型号的步枪、冲锋枪、机枪、机关炮、八二迫击炮,爆破筒、手榴弹、双管高射机枪等热兵器在内的震惊全国的“武斗”。时间是从1967年2月县武装部军火库房被抢就开始了。三、还是结束时间最晚的,直到1969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之后的一年多时间,还能听见枪声。特别是1968年下半年,双方动用的“武卫队”兵力进行攻惨烈防战役、县城三次被攻克(即:著名的三进三出),动不动就是几千,甚至上万人。四、是死伤人数最多的县。双方死伤的确切人数到现在还是一个迷。可以说,就是1949年国共相争时,也没有死这么多人,听老人们说,只有明末清初的“八大王”(张献忠)剿四川才死了那么多人。直到现在,想起来还是令人不寒而颤栗。两派都是说自己是忠于毛主席的,都是为了保卫红色政权的!两派都有军队在暗中支持!!两派都有省里的高层领导在暗中撑腰!!!
“文革”的发起和结束,根据官方的界定,是1966年—1976年,共计10年时间,但我以为这是为政治的需要而划定的,在我看来,“文革”应从“红卫兵”开始串联,到1969年4月党的九大召开,各地“革命委员会”成立止,一共3年左右,这才是真正的“文革”运动。根据在于:从1966年下半年开始---1969年4月以前,不单大学没有招生,连每年必须的招兵工作也中断了.从69年5月才恢复招兵,70年才恢复招生。也就是说,在这一段时间里,全国除了中央一级外,其余的省、市、县、区、公社,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所以,我认为,“文革”的时间段应为: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首次接见“红卫兵”开始,至1969年4月九大召开,各地陆续成立革命委员会为止。
我,一个当时的中学生,一个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伟大号召,积极投身“文革”,参加过步行串联的“红卫兵”小将,不管现在怎么评价,决定从一个“逍遥派”人士的角度:把1966年11月至1969年5月中江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之前,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包括趣事、荒唐事、残忍事、不可思议事等),如实写出来,以警世后人!
真心祝愿我的祖国,真心祝愿生我养我的故乡--中江县广袤、美丽的大地上,永远不再出现这样的悲剧! 真心祝愿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生活在和平、安定、幸福的环境之中!
谨以此文纪念在无数“文革”期间死去的,“继光兵团”、“东方红”两派的男、女“红卫兵”、男、女革命战友之在天之灵!!
目 录
2008年12月16日 第一回:步行串联斗志昂,想走捷径困山上
2008年12月16日 第二回:直线下降太恐怖 被子打开地上铺
2008年12月16日 第三回:吃剩橘心中不畅 大字报造福中江
2008年12月17日 第四回:炮轰老爸火烧老妈 改组家庭我来当家
2008年12月17日 第五回:长途步行啥尴尬 内裤成了一条啦
2008年12月19日 第六回:走了两天太辛苦,想拦汽车奔省城
2008年12月19日 第七回:中江儿女一声吼 司机吓得抖三抖
2008年12月20日 第八回:革命形势一派大好,三中战友们辛苦了
2008年12月21日 第九回:串联原则是学习 先人板板是班车
2008年12月21日 第十回:看辩论大开眼界 根号2川大才女
2008年12月22日 第十一回:九眼桥冰糕过瘾 找厕所大步流星
2008年12月23日 第十二回:下里巴巴见阳春白雪 川医卫生间出大洋相
2008年12月24日 第十三回:写家信勿忘格式 出缪误张冠李戴
2008年12月25日 第十四回:地主庄园刘文彩 泥塑逼真吓死人
2008年12月27日 第十五回:大邑小吃味道美 囊中羞涩军区借
2008年12月29日 第十六回:停止串联就地革命 返回中江人人“发财”
2009年01月01日 第十七回:文攻武卫中江乱套 藤帽钢钎毫不客气
2009年01月03日 第十八回: 占县城一进一出 武装部军火被抢
2009年01月04日 第十九回:攻县城二进二出 热兵器威力巨大
2009年01月05日 第二十回:飞机频频撒传单 宣传攻势不一般
2009年01月08日 第二十一回:援越物资也敢抢 势均力敌有一拼
2009年01月08日 第二十二回:太阳山残酷攻防战 毁纪念碑葬“武卫”英雄
2009年01月09日 第二十三回:双方全都杀红了眼 女俘虏处境最凄惨
2009年01月09日 第二十四回:中江县城三进三出 继光母亲半夜接走
2009年01月10日 第二十五回:化整为零躲进农村 手榴弹炸鱼却丧命
2009年01月11日 第二十六回(结局篇)观看焰火险象环生“三支两军”渐上正轨
《后记》
附录:本文经常出现的几个重要名词解释(帮助读者理解)
第一回:步行串联斗志昂,想走捷径困山上
看到一篇介绍兴隆镇(以前叫兴隆场)的文章,就使我想起了1966年11月,我们伟大的红卫兵组织(101革命造反兵团)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步行串联去成都,我们兵团15个红卫兵精英,第一天早上从县城步行,过南渡口,走到辑庆,在辑庆中学吃了一顿由辑庆中学革命战友提供的午餐后,本想顺着公路赶往兴隆场住一晚上,可辑庆的革命战友建议我们从小路翻山王庙(也叫龙泉山脉),再去赵镇(金堂)说是要近得多,并且有一个红卫兵要回家,正好顺路给我们当向导.于是,我们给向导送了几枚毛主席像章后,他高兴得很啊!!我们就出发了。
我来给大家描绘一下当时的情景吧:队伍的最前面是我们的旗手扛着我们的队旗,上面的大字是:中江县XX中学101革命造反兵团,第二名双手捧着一个镜框,里面是毛主席的像,再来说说每个人的装备:一顶军帽,嘿嘿,(我的是老娘用草绿色布给我做的,不太标准),胸前必须佩挂毛主席像章一枚,左胳膊上一红袖章,每人自带一床被子,像解放军那样背在后面,一个挎包,上面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里面装碗、杯子之类的东西,我们那15个人中有1/3是女同学,我是最小的,当时才14岁。
那天下午,我们在山里绕过来,饶过去,天早就黑了,一直绕到晚上8点多快9点,总算爬上了龙泉山的余脉---山王庙,实在走不动了啊,每个人的脚上都打起了不少的血泡!!我们的正、副司令(兵团司令,唉,实际上他们只比我高一两个年级,也就是队长,正司令是男的,家是回龙的,女副司令家是哪里的忘了)一看大家,有的脚崴了,有的没精打采,有的面露恐惧(深山老林),而向导早在山下就给我们指了个大方向后就溜了,去哪里能找几间房子住一晚上呢?愁人啊!!前不巴村,后不着店,与兴隆场就不是一个方向!大家正在后悔不该听他们的话走捷径时,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转过一个坎坡,前面突然出现了灯光,有灯光就有人家,大家哪个高兴,走到了那几排房子,一问,真是找到救命恩人了:这是金堂县设在山王庙山上的一个知青点,知青大哥大姐们是我们的战友啦!!大哥大姐们赶快给我们做饭,包谷靠靠,好吃得很呢!吃完饭,大家也没有心情来欣赏山下远处赵镇的万家灯火(原来,我门早已经饶过了兴隆场啊),洗了脚,被子解开,半边铺在稻草上,半边盖,就在稻草上睡着了……
第二回:直线下降太恐怖 被子打开地上铺
上回说到,在山王庙山上金堂县知青点,承蒙大哥大姐们(估计他们是第一批知青,也就比我们司令还高一两届,不过也就是20来岁的样子)对我们这帮学弟学妹很照顾,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包谷粥(中江话:靠靠,读四声),一觉睡到大天明。年龄小,瞌睡多啊,没办法。洗洗脸,又喝了两碗红苕粥,司令讲了几句感谢学哥学姐的话,送了几个像章给他们后,我们打起背包就又出发了!
这回是下山,我们在山上就看到,公路是成之字型下去的,我们司令说,大家看,顺着公路走太远了,我们走捷径怎么样?也就是直杀下去,那么陡的坡,连公路都要修成之字型,而我们这帮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是不怕死,却要来个直线下降,大家前几年看过一部美国大片没,叫《垂直极限》,我们即将上演的直线下降当然没有那么恐怖,但也差不多啦!人啊,就这么怪,昨天还在抱怨:走捷径,吃苦头早忘到爪蛙国去了,司令一说,大家都说好(现在想想:当时真是晕啊!你们如果有机会站在山王庙的最高点,往金堂方向看看,好高啊!我敢说:就是中江人,也大多是坐车过山王庙,没有几个像我们一样翻过去的!!哈哈!!),走捷径??说起来好听,那个苦头,没有亲自体会过是不知道的。鲁迅说过一句话:世上本没路,走得多了也就成了路了!山上只有公路,没有小路,硬是被我们走出一条路来!!上山容易下山难!那个苦头就没法说了,就是后来在赵镇金堂县一中里吃饭时,才发现:不管男的还是女的,头上都有青包,怎么出来的,被石头碰的,抱着头往下滚呢!那时的女红卫兵那里像现在这些女学生那么娇贵啊!还有就是把背包全扔到下一块土里,先跳下去一个小个子(当然是我啦),把背包排起来,再打开一床被子(也是我的啦),铺在上面,再一个一个往下跳在背包上,用这种办法对付比较高的坎坎。2、3、4米高的就直接跳下去哦,有斜坡的就滚哦。当然,有的地方还是有石头台阶路的。
第三回:吃剩橘心中不畅 大字报造福中江
上回说到,我们一行15个红卫兵战士总算连滚带爬地下了山王庙,老天保佑,尽管鼻青脸肿,但还好,没有缺胳膊少腿的。
走上公路,哇塞,公路两边全是橘子树,可能橘子刚摘完,我们想,如果树上还有就应该犒劳我们红卫兵嘛。没想到,这回运气太“好”了:11点左右,到了赵镇中学,还不到开饭的时间,赵镇红卫兵接待站的战友们让我们先到教室里休息一会,嘿嘿,一进教室,每个课桌里原来放书包的地方,现在都放了10几个橘子,还有一张字条,上面写到:红卫兵战友们,课桌里的橘子是慰劳你们的!落款是:重庆红卫兵XXX兵团。看来是赵镇这帮人认为重庆的红卫兵厉害一点,只慰劳他们橘子,他们吃不完,留下来我门给赶上了。嘿嘿,这不是瞧不起我们中江红卫兵吗!!我们也不是吃素的,吃完饭有他们的好受的!
等到吃完午饭,我们把跨包里的笔、墨、红纸,拿出来,写了一张大字报,事隔40多年了,只能记个大意:赵镇红卫兵接待站对我们中江红卫兵接待不热情,这是公然抵制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云云!本大字报保留7天,严禁覆盖!!
临走之前,按惯例该我们司令讲几句感谢话,可我们司令一言论不发,只让他们拿糨糊来,接待站的人以为我们会给他们一个书面感谢呢!没想到如晴空霹雳!据说当天下午就把那个站负责人撤了。大字报真保留了7天,后来路过的中江其他兵团、战斗队的红卫兵串联队,全都受到了比别的县的红卫兵热情10倍的迎接,他们看到大字报才知道是我们101造反兵团为他们做的好事。
一年多以后,中江武斗闻名全国,县城三进三出,死了好多人,听说赵镇那个被撤了的接待站负责人说,万幸啊!!当初还好没把中江红卫兵惹毛,只写了张大字报,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第四回:炮轰老爸火烧老妈 改组家庭我来当家
这里,还得先把我们出发前的准备工作补充一下:首先:由司令,副司令把家长签字同意第一批去成都进行革命大串联的同学名单整理出来,我们101兵团的高、初中6个年级1000多战士中,竟然只有30来个开明的家长同意,其中还有一半要走之前打退堂鼓,原因是学校不出面,由兵团自己负责,你想,这么一来,第一批还有多少?就剩我们15个,一是家长稍微开明一点,另一个主要是我们倔强,坚决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去闹革命,记得当时我曾经对父母说:炮轰老爸(降调),火烧老妈,改组家庭,我来当家。我老爸说,“哎呀,那太好了,我正发愁呢!这样吧,我们家好久没有打牙祭了,下午当家人(我)去割两斤肉回来!”我说,行啊,拿钱来。老爸笑着说,“那有当家人向我们不当家的要钱啊?当家人自己挣钱去割肉”。哎呀,这个权不好夺,还是还给你吧,老爸。再回到正题吧。二、人数确定后,就去学校(当时学校还是健全的)开介绍信,三、然后在学校后勤排队领补助,每人每天5角,我们计划在成都串联,加路上一共两个月,因此,每人领了30元补助费!!要知道,当时的肉卖7角2分一斤,鸡蛋2分钱一个,大什字的香喷喷的羊肉汤(里面有不少骨头肉),才1角钱一海碗。我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拿回去后,老爸却拷问我,非要我招供是从那里“偷”来的,要去还给别人,否则要打断我双腿。我那个冤啊!!好在还有一个同班同学也要去串联,也领了30元回去,他老爸也正在“行刑逼供”,两个老爸觉得事情不可能这么巧吧,都正好“偷”了30元?再上学校一打听,才发现冤枉我们了。他们一商量,让14岁左右的小崽子带那么多钱不放心,扣下20元,只准带10元去。其实10元都多了,你看:吃饭不要钱,每到一地,都有串联接待站管饭,米饭一方块,杂烩菜一大勺,还有肉呢,比家里吃得还好。住宿更是不要钱,高中或初中教室里都铺有两排稻草,被子一打开就睡觉。四、正式去成都之前,来个演练,地点是从县城我们学校走到永太中学,串联一下,吃顿午饭,下午再走回来。演练那天下午回学校时,在公路上看到离公路2,300米远,有一个稻草堆失火了,我们还跑过去救火呢!
第五回:长途步行啥尴尬 内裤成了一条啦
本回绝非色情,而是千真万确的经验所得。早在第一天上午,我们从中江县城出发,走了一上午,当初是说,辑庆到县城40里,背上背的,身上带的,怎么也得10多斤重吧,第一名扛旗帜的,第二名捧主席像的,重量就更多了,加之当时是冬天,父母亲看到自己的宝贝儿子(女儿)出远门,到省城去闹革命,怎么也不太放心,怕冻着,怕饿着,所以,换的衣服要带着的。出了南渡口后,沿公路走了有10多里后,有点发热,我最先感觉,妈的,内裤就卷成一条了,隔一会就得偷偷伸手在裤裆里去拉扯一番,否则,一会在左边,一会在右边,那个难受劲啊!!可能其他男同学也差不多,女同学就更惨了,我看到她们几乎每走一步,眉头就要紧锁一次,又不好意思像我们男同学那样,伸手进去拉扯,内裤成了一条啦,在前后的沟里,来回摩擦,那简直比把绳子勒在脖子还难受!在辑庆中学吃完饭后,我实在受不了啦,就一个人急急忙忙冲进厕所,把内裤给脱了,不穿了,够日的,把劳资给害惨了,正脱呢,我那个同班同学发现了,他也脱了,把内裤捏成一团放到挎包里。嘿嘿,下午爬山王庙,我们两个可舒服了,而他们,特别是那5个女战友啊,却还在受罪啊!晚上到了知青点,睡觉前,男司令问我,你们两个怎么不脱长裤子,硬给我们扒了,一看,笑了,这些男同学才反应过来,一个个全不穿内裤了。还好,男司令心好,马上去告诉女副司令,这下好了,第二天,我们这支队伍里,男的女的,都是一支全都没穿内裤的队伍,但大家脸上再也没有那种痛苦不堪的神情了!!!
第六回:走了两天太辛苦,想拦汽车奔省城
还是书归正传吧。前面说到在赵镇吃了午饭后,我们又开始行军了,15个雄赳赳,气昂昂的红卫兵战士(啊呸,一群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知天高地厚的瓜娃子中学生),排成整齐的一队,前面是鲜艳的红卫兵战旗,紧接着是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画像框,路人都对我们刮目相看哦!那个时候,最歪的是谁啊??嘿嘿,就是我们红卫兵!!是毛主席的红卫兵,谁也惹不起的!每过一个比较大一点的镇或场口,路边都有红卫兵接待站提供茶水和早、中、晚三顿饭,不过,没有现在流行的瓶装矿泉水、饮料之类的。而且,从赵镇过了就是沿着公路走,这一天(也就是第二天)我们一直走到青白江,也不知道走了多少里,反正当时中江县城到成都的距离是200里(100公里),大地震后距离也不会缩短吧?
住在青白江接待站时,还有一队南充来的红卫兵也在一个站里住,他们也是去成都串联,他们告诉我们,尽管周恩来总理号召红卫兵小将们步行串联,但有好些红卫兵已经开始拦汽车了,不想走路了,他们这么一说,我们司令副司令也动心了,干脆明天早上拦车去成都。万万没想到的是:所向无敌的中江县XX中学101革命造反兵团,在第二天吃了早饭后去拦车时,竟碰了一个软钉子:一个五大三粗的空货车司机毫不客气地对我们司令说:周总理提倡你们步行串联,浪阁又来拦车??我们司令说,有几个小红卫兵(指向我们几个小个子),脚崴了。没想到司机说出话更气人:“你们红卫兵小将吃饭不要钱,住宿不要钱,我今天不拉货,中午就没得饭吃,要不,你们把你们的串联补助费全给我,我把你们拉去成都?我们司令的脸都给气绿了。正想对他进行一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教育,这家伙一轰油门,跑了!!气人啊!!
第七回:中江儿女一声吼 司机吓得抖三抖
上回说到被那个货车司机把我们气惨了,司令手势一挥,7、8个高个子男红卫兵就想围上去(我们15个人除了5个女同学,还有我等一两个小个子,其余的全是高个子)。教育?哼!揍一顿,揍了白揍!敢跟红卫兵作对?吃了豹子胆?那小子别看五大三粗,可个子是矮挫挫的,一看局势不对,溜了!本想来文的,写大字报,可连那小子姓什么,哪个单位的,车号多少都不知道,写了贴哪里?唉!算了吧!上路。
走到下午5、6点钟,总算走到了成都北郊,驷马桥那里,实在走不动了。嘿嘿,有公共汽车啦,我们这才反应过来,也不愿意到站上去坐,战旗一挥,一辆公共汽车乖乖停在我们面前,我们鱼贯而入,我们有一个战友确实把脚崴了,他最后一个上,动作慢一点,结果一条腿还在外面,司机就关门了,把他夹在直叫!这一下,总算找到出气筒了!司令一个箭步冲到驾驶台处,大吼一声:你龟儿子跟老子停车!司机一看,妈呀,腿肚子发抖,好汉不吃眼前亏!忙笑着说,“红卫兵小将啊!有事吗”?“你龟儿子车门夹着人了!你是哪个车队的?” “哎约,实在对不起!”“请问红卫兵小将们, 你们去哪里啊?” “不要管,让你停你就停就是了“”那好,那好“。
哈哈,我们都是第一次坐车,而且是第一次坐公共汽车,车上的座位被我们全占了,都有先过把车瘾再说的念头。车子到一个站,售票员就对我们大声报站名:到了XXX站,请下车。我们没一个张视她的。全车到最后就只剩我们了。终于到了终点站,我们觉得瘾还没过够,还是不下车,最后,发车值班员急了,只好必恭必敬地来问司令,“小将们究竟去哪里呀?” 还给我们送上一大桶开水让我们喝,并一个劲地道歉,要把那个司机开除云云。其实,就连我们司令也不知道上哪里去,成都这么多中学,去哪个呢。最后,这个值班员反应过了,说,红卫兵小将们,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啊?黄继光的老家—中江县!哎呀!英雄的故乡来的,欢迎欢迎!全省来成都串联的红卫兵太多,你们要先去火车站总接待站登记,然后再分配到某个中学。这个值班员马上叫来司机:把这些英雄故乡来的红卫兵小将们直接送到火车站,中途不要停。就这样,我们为过坐车的瘾,一竿子又杀回火车站,找到总接待站,把我们分到成都市三中去住。问好坐几路,就浩浩荡荡住进了三中,红星中路那里,大马路对面就是四川日报社。
第八回:革命形势一派大好,三中战友们辛苦了
上回说到第三天晚上10:00左右,我们总算被总接待站分配,住进了成都市第三中学。那么晚了,三中的革命战友们竟然有10多人还在门口等着迎接我们,当然不是专门迎接我们喽,而是那几天,天天有红卫兵被分配去他们学校住,他们接待站的人分成3拨,每拨八小时,负责迎接、准备饭菜、热水、往大保温桶里加开水等。首先,他们向我们司令(也就是队长)要去了我们的花名册,按册每人发一个胸牌,上面写的是大红字:串联证,背面有编号、姓名、什么地方的、什么革命团体,并告诉我们:千万不要遗失了,否则,阶级敌人检到了,会对成都的大好革命形势造成严重破坏。而且凭此证可以自由进出所有的大专院校或中学进行革命串联和免费吃饭,且必须挂在左胸前毛主席像章下面。每晚要求我们司令检查,一旦有遗失的,赶快报告三中接待站补发以及吊销遗失了的证件。还好,在成都的一个多月里,我们竟然没一个人遗失串联证。
吃了晚饭后,分配我们教室,10个男同学住进了高二8班的教室,5个女同学去高一3班的教室。嘿嘿,教室里的课桌凳全部码在前后讲台,中间一分为二,两边从前教室门到后教室门靠墙铺上一层稻草,这上面已经住过N批红卫兵了(就是这些打铺稻草,让我们男女同学都发财了啊!大家先预测一下:发什么财?),连个草席子都没有,打通铺。大家解开被子,半边铺,半边盖,鞋子挎包当枕头,呼噜呼噜的一会儿就睡着了。也是,这三天走路太累了,当时我最小,不到14岁(6岁上学,小学跳两级),其他的战友最大的也就是17、8岁,正是瞌睡多的时候。再有,3天走了200里啊,每天将近70里地,还是全副武装地走呢!这对于我们当时这帮十几岁的未成年人来说,是比较残酷的!就是让你空手走,连走3天,恐怕好些人也受不了。从中江步行到成都,被子碗筷等日用品随身带,而且还翻越山王庙,据我所知,除了我们这群红卫兵外(我们后面其它组织的红卫兵串联队也有走这条路线的),恐怕很少有人这么走过,不过,骑自行车往返中江--成都是有的。95%以上都是坐车吧!嘿嘿。就是因为当初有这么辉煌的战果,我几十年来一直养成了早上从不睡懒觉,每天早上都要跑2公里的习惯,这对身体很有帮助。
第九回:串联原则是学习 先人板板是班车
上回说到,在三中教室里美美地睡了一晚上,嘿嘿,第二天早上快10点大家才陆续醒过来。司令通知大家洗脸后去三中食堂吃饭,到了食堂,原来以为没早饭吃了,去了才发现还有呢,真不错,一人一大碗稀饭还是热的,一个馒头,酸菜自己取。一了解,才知道,红卫兵串联哪里有个准时间啊,所以他们规定:每天上午10点以前,可以吃到早饭,下午四点以前,可以吃到午饭,晚上10点以前可以吃到晚饭。
吃了早饭,司令副司令召集大家开会,他说:“串联的主要任务是把省城红卫兵搞文化大革命的宝贵经验学到手,以后回去搞好我们中江的文化大革命。因此,每人发一个笔记本,一支圆珠笔,要求每人每天抄三份不能同样的大字报的题目和内容回来,每天晚上要检查。第二:安全第一,全队一律统一行动,基本上一天一个学校,分为3个小组。第三:要以学习、参观的姿态出现,不要加入双方的辩论(当时还没有发展到肢体语言、冷兵器乃至热兵器那一步,也就是说,还处在“文斗”时期)。当时三中的战友们还借了一份成都市的地图给我们,同时,确定我那个同班同学(以后就叫他尚同学吧)为专职的问路员,本来开始让我当,可我这个人小时候苯,容易面碘,而尚同学却是脑瓜灵活,嘴巴甜,问路时大爷、大妈、阿姨、叔叔、伯伯脱口而出,可轻而易举地获得他们好感,知道准确的路线,尽管我老娘小时候也经常教育我:出门在外,要嘴巴甜,不要钱,可还是不行。那个时候,成都的民风淳朴得很,从未发生给你指反方向的,也从来没有向你要带路费的。
记得大概是98年,我出差去上海,一下火车,不知道去某个地方该坐几路车,被迫无奈,只好去问出站后外面的一个老大爷:一口一个大爷您好,请问去XXX坐几路车?这个大爷(狗屁大爷,比我大不了几岁)二话不说,东绕西绕,把我带到了公交站台,我正心中万分感谢呢,老爷子伸出5个指头,我没反应过来,以为他向我做手势再见,我也伸出手势摆了摆,正要跨上公交车,就被拉了下来,一回头,还是老头子在摆手,我这才反应过来,是要钱啊!掏出5角钱,要走,老爷子不让走,还是那个手势,妈耶!!要5元啊!!气得我差点晕到,给了吧,否则脱不了身。上车后愤愤不平地对司机说:怎么问个路还要5块钱啊?没想到司机却说:别人这是劳动呢。劳动了当然应该有收获!我心里那个气哦,用中江话喊到:X你先人板板!司机说:你说什么?我转用普通话说:我刚才说的是:你们上海人先上了致富的班车啊!!
第十回:看辩论大开眼界 根号2川大才女
别跑到上海去了,还是回到66年的成都吧。开完会后,司令说也快吃午饭了,吃饭前和下午都在附近熟悉地形(不是打仗前的熟悉地形,而是以防万一,迷路了或失散了自己一个人才找得回来),明天开始串联,第一站:四川大学。
那个时候的三中,按现在的说法,也是省重点中学呢,好比是那时的中江县中和城北中学一样,可三中那时也是破破烂烂的,楼房只有几幢,最高四层,其余的全是平房,唯一的是那个大操场,好大,好标准哦。三中外面就是红星中路,现在叫红星路二段,红星中路在当时我觉得非常宽大,最少是10—14车道,路两边每隔10米、8米就有一棵高大的法国梧桐树,那些树的树干足有小脸盆那么粗,06年回中江后去成都坐飞机,坐出租车路过红星中路,一看,两边的粗大的法国梧桐树没了。真让人感到可惜啊!!也不知道是哪一位官老爷做出的没屁眼的决定。
第二天,早上起床吃了早饭,按图索骥,杀到了九眼桥南边的四川大学,哇塞,校园里马路两边全是大字报墙,上面全是各种颜色的纸写的大字报,当然,还是红色的多。闲话少说,掏出笔记本就开始抄大字报吧,而且每个人抄的不准同样,唉,本来我小学、初中写的字是很棒的,其中毛笔字还在学校得过优秀奖呢,但好歹也是奖吧。这下子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加之有的大字报太长了,嘿嘿,那就开始龙飞凤舞了!自己还没感觉,以后考上大学、参加工作后总觉得字写得不好,一找原因,原来就是当时抄大字报写坏了。
大概到11点左右,我们发现那边有不少人,过去一看,一个台子上有个学生大哥和一个矮个子学姐在辩论,那个男的一会就败下阵来,接连上去了好几个,也被说得脸红脖粗的下来了,听下面的人说,那个女的叫江海云,另一个对立派的马上说:这个根号2是保皇狗。我们开始没有反应过来,后来才知道,是对立派给江海云取的绰号,即说她只有1.414米高,实际上她怎么也有1.5米以上,被对立派贬低为根号2。其实这个女学姐不简单哪,口才非常好,引经据典,把对方驳得灰溜溜的,是个真正的才女啊!后来是“红成”(即红卫兵成都造反司令部)的政委,“文革”中期,还是省革命委员会的副主任呢。那个时候的辩论,比起前几年电视上播放的辩论,那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
第十一回:九眼桥冰糕过瘾 找厕所大步流星
上回说道,我们在川大观看大学生们辩论,到后来就出现轻微的肢体语言了,司令一看不对,走人啊。找到一个川大的食堂,串联证一亮,吃饭了再说。吃完饭后,成都的冬天难得见到的太阳也出来了,照得人暖洋洋的,那时的川大校园不大,逛了一圈,出来了,走过九眼桥,TNND,川大的菜太咸了,正好看见有人从路边的一个大箱子里买还冒着热气的东西啃,一看箱子。用上边用被子盖着,两个大字:冰糕, 说实在话,我是在中江县城土生土长,在那之前就从来没见过冰糕,也可能我孤陋寡闻,但反正我知道中江县城里每年的夏天只有卖西瓜、甜瓜、冰水的(里面是糖精加颜色、1分钱一杯,井水扯起来就卖,根本没烧开过,但那时怪了,喝了从来不拉肚子),夏天在最热闹的大、小什字都没见过,冬天就更没见过。所以,我认为:冰糕在中江的出现肯定是在1966年12月以后的事情。我们本来想问有没有水卖,可店里的人说,吃冰糕嘛,好吃得很,当时的冰糕5分钱一个,冬天拿在手上,热气腾腾,不敢啃,怕烫着,哈哈!!我没见过,估计大家也全都没吃过,反正口袋里有钱啊,我先拿出一块钱,买了两根,他娘的,好吃啊!加之口渴,几口就干掉了,再来4根,吃完不过瘾,又掏出老板找回来的零钱,拿出2角,又是4根啊,其他战友们,包括女同学,也不顾淑女的身份咯,15个红卫兵就把这个冰糕箱子,围起来,大吃特吃哦,那种壮观的场景,真是奇观哪!引得不少过往的市民驻足观看!我第十根实在吃不了,想扔掉又觉得可惜,一狠心,吃掉,冻得我的牙齿叮叮当当作响。一打听,最少的女副司令吃了4根,其余的大多在8—12根之间,以前说到的那个被夹了脚的男同学创造了记录:12根。嘿嘿,一问,都是第一次吃这种东东!我们几乎把箱子里的冰糕买光了,老板乐呵呵地说:红卫兵小将们,明天早点来,还有更好吃的冰糕呢!
这个时候,司令来训话了,他说,大家还是要节约一点,还早呢,没钱了我看你们怎么办?
每人吃了那么多冰糕,那可是要化成水啊,那水从肚子里出来是什么?是尿啊!!走没多久,要找厕所啦。有的小便,有的水土不服,拉肚子啊,这可惨!那时成都的公厕少啊,赶快问路找,问路员就充分发挥他的天才啦:前面右边巷子,进去300米左拐,直走100米,再右拐50米就是,我的妈呀。脑袋晕了!撒腿就跑啊,好不容易找到,男厕所这边好办,拉肚子的不多,都是尿急,女同学那边惨了,本来是个小公厕。蹲位就少,愿来里面就有两个被占,急的她们满脸通红,男司令出来,一看不对,让我们赶快出来,把蹲位让给女同学,就这样我们男同学在外面站岗,剩下的三个女同学钻进男公厕方便。
第十二回:下里巴巴见阳春白雪 川医卫生间出大洋相
看了题目,小伙子、小姑娘们可不要想歪了哦,这跟那其实没一点关系!!那时的中学生发育很慢,少女怀春、少男遐想均被大大延后,有几个方面的原因:1、当时生活条件不好,能填饱肚子,不饿死就很不错了。2、当时的所有食品(包括菜、肉)均是绿色的,哪里有什么激素、食品添加剂之类的东西啊。而听说现在养一头肥猪,只要几个月就养肥了,而那时养猪,从猪崽开始养,可是要整整一年啊,谁敢说现在的饲料里没有用激素?还有什么肯他鸡、麦当劳之类的洋垃圾快餐,好是好吃,可是,有的小男孩8、9岁就长胡子、遗精;小女孩7、8岁就来月经。3、当时学校明文规定不准谈恋爱,不像现在,还专门设立个政教处、德育处,来管理中学生谈恋爱的事,学生大多数认真学习,考大学,就是高三的学生,也很少有谈恋爱的。哎呀,扯远了,还是回来吧。
第二天,我们要去串联的大学:四川医学院,现在叫华西医科大学,我们到了医学院后,尽管也看到了很多大字报,但明显地比川大的“文革”力度要低一些。估计是因为医学院的业务比较多,虽然搞“文化大革命”,但病还是要去治疗的。我们在冷冷清清的校园里抄完自己的三份大字报后,司令说,大家自由活动,11点半在川医的第一学生食堂门前集合吃饭。
我和尚同学就在校园里转开了,当时的川医也不是很大,我估计比川大的校园还要小一点,但川医的校园非常漂亮,我们这群下里巴巴,真好比是进入阳春白雪,看什么都是很稀罕的。
11点多时,我们两个内急,都要大便,这次不像前一天那么狼狈,从容地找到了厕所,这可能是当时川医里最高档的厕所了:雪白的瓷砖墙面,整洁的地面,流水哗哗,还有缕缕清香入鼻,在那方便真是一种享受啊!!可是麻烦事情来了:这是一种冲水厕所,而在那之前,我们谁也没见过、用过冲水厕所。其实,方便后只要把开关一拧,米田共就给冲下去了。可等我们方便了以后,却不知道这一道拧开关的简单手续,这种事情现在看起来真是不可思义,但那时,我们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呢!!总不能就留在那里吧?那会显得我们素质太低,不行,说什么也得把它给赶下去,厕所里水是有啊,可没有桶啊,尚同学说,我去扳几根树枝条来拨,不一会儿,他就扳了几支来,我们就开始闭气操作,那个恶心啊!最后,弄得到处臭气熏天,到处是米田共,那个狼狈劲啊!!好在当时诺大一间厕所里只有我们两个,否则,真地是无地自容了啊!!
第十三回:写家信勿忘格式 出缪误张冠李戴
上回说到在川医出了洋相后,弄得我们两个连衣服上都给熏出臭味来了,去食堂吃饭时,我们的女副司令老在那里嘀咕,今天怎么这么臭呢?我们只好打马虎眼,说,可能是川医食堂卫生的问题吧!!哈哈!!
以后,又陆续去了几乎成都市所有的大、专院校,中学,去串联过。不过,我们还是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的,周六、周日不出去,就在三中,洗洗衣服,写写家信。嘿嘿,说起写家信,话题来了。
前面说了,三中的操场非常正规,就是那种400米跑道那种,而且它的跑道不知道是用什么铺的,非常有弹性,就是光脚丫子在上面跑也不回扎到脚。
话说这天是周日,阳光明媚,我们就搬了几张桌子椅子到操场上去写信。我与尚同学说,你给谁写?他说,“给老爸写。你呢?” 我回答道:“我给我姑姑写吧。”
信的开头是:最高指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第二行: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第三行:敬祝林副主席身体永远健康!永远健康!!永远健康!!!(请大家注意标点符号)
以上格式对每封信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差别是,最高指示你可以换成别的。如果你不按照这套格式写,一旦被邮电局的红卫兵以及革命造反派折开发现,那可麻烦了,给你来个上纲上线:现行反革命。你们不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以后再给你们讲一两个这方面的故事吧。
第四行才是对收信人的称呼,我当然写:亲爱的姑姑:….汇报在成都串联的情况。尚同学当然是写:亲爱的爸爸:….,那时那里有什么秘密可保,我写好了,给他看,他写好了给我看,再各自写好信封,把信折好放进去,贴上邮票,三中门口就有邮箱,扔进去就OK了。哈哈!!出问题了,当时,我们两个谁也没有发现,直到一个多月后串联结束,回到中江才知道:我们两个真他奶奶的粗心啊,把他写给他老爸的信装在了我写给我姑姑的信封里,自然喽,我写给我姑姑的到了他给他老爸的信封!典型的张冠李戴啊!!这段臭事2006年我回去,尚同学(现在早就该叫尚老板啦)在宴席间还提起呢,弄得大家开怀大笑。
第十四回:地主庄园刘文彩 泥塑逼真吓死人
凡是四川人,可能没有几个不知道刘文彩吧??就是大邑县那个“万恶的地主庄园”—大地主刘文彩(《收租院》:一组大型泥塑。以解放前四川大邑县地主刘文彩的庄园内的收租院向农民收租的情景为素材,塑造了一群受压迫受剥削的穷苦农民的形象)。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当初四川美术学院(不知道现在改成什么名字了)在大邑搞的那组彩色泥塑:“万恶的地主庄园”—大地主刘文彩,是假的,是为了配合当时的政治宣传,这里面的事情就并非我们小老百姓所能理解的。
话说那天下午串联回到三中,就接到了三中串联分指挥部的书面通知:(因同时在三中住下的,包括我们在内,就有10多支红卫兵队伍,我们人数是最少的,外县,外市,外省的串联队多的100多人,少的也有2、30个,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当时中江人就比较封闭):明天早6点出发,7点在成都体育场集合,准时坐车去大邑县参观刘文彩的地主庄园,进行忆苦思甜阶级教育,中江县101兵团坐78号车。
当天晚上,我们大家都早早地睡了,第二天早上,还在蒙蒙浓浓的睡意中,我们就被叫醒,赶快洗脸、吃早饭,每人领了一小袋饼干之类的干粮,就往体育场赶,这么多年了,也忘记了当时是走路去的呢还是坐公交汽车赶到体育场的。那个体育场好大哦,体育场上排了好多几排汽车,全是“解放”牌大卡车。06年路过体育场,我让出租车司机开慢一点,在路上仔细看了一番体育场,哇塞,40年了,成都的所有东西都变了,惟独体育场没变,我还依稀记得我们的78号卡车所停放的位置,40年的沧桑啊!!40年的风雨啊!!成都,还是那么美丽!!人生有几个40年?
7点开始,1号车出发,轮到我们的78号车(两个串联队乘一辆)出发时,可能已经快8点了。200多辆卡车,载着近万的红卫兵小将们在公路上奔驰,路上别的车全部停运。一条巨大的长龙呢!!那真是一种很难出现的壮观呢!!
到了大邑县刘文彩的庄园后,我们排队进入参观,那个庄园真大啊!!几乎每间屋里都有真人那么大的泥塑形象。有一个国民党士兵下巴壳撑了一支步枪,在那里打瞌睡站岗呢,逼真得很,活龙活现,把我们都给吓了一大跳。还有水牢房,那股霉味、阴森劲,至今还忘不了呢。
第十五回:大邑小吃味道美 囊中羞涩军区借
上回说到去大邑县参观刘文彩的庄园,参观水牢出来后,已经11点半了,我们立马就忘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10几个人都到庄园外面一个挨一个的小吃摊子上去大饱口福啦!在我的印象中,咱们中江的小吃就算很多了,可那天真是感觉自己真是一个井中的癞克宝(癞蛤蟆),大邑的小吃那简直多如牛毛,好些小吃我们连名字也叫不出来,反正那天,我们带去的饼干没人吃,都吃小吃了,又便宜,大约花了3块还是4块钱,吃得我们个个肚子圆圆,女同学更厉害,吃了不算还要打包带走,记得当时还没有发明现在这种非常方便的透明塑料袋啊,是用一种牛皮纸包起来,大家知道,四川小吃是离不开调料的,在回去的车上,有个女同学的小吃包给弄破了一个小口子,弄得满车都是小吃味道,哈哈!。
回到三中后,晚上全体开会,司令副司令发完言后,来统计我们每个人身上还有多少钱。原来,几乎每个人都没有把30元全带来,基本上都是带10元,15元,经过快一个月在成都的串联,尽管吃饭、住宿、坐车不要一分钱,可像在大邑放开肚皮吃小吃,放开肚皮吃冰糕等等事情,还是得自己掏钱的。好在那时不管男女,服装都基本只有四种颜色:军装色(草绿色)、兰色、黑色、灰色,样式就更加单一了,所以在成都一个多月(到最后)时间里,女同学没一个在成都逛过服装市场,对,那时也没有服装市场,只有百货公司,其实。逛了也没用,因为但凡穿的东西是除了钱外还要布票的哦,一年每个人就那么几尺布票,谁也没有带。男同学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谁也没有买过衣服,否则,要像现在的女孩子,见到漂亮衣服就买,恐怕那点钱早就花得精光咯。检查结果是:大多数人都只有1、2块钱了,最多的副司令还有5块。司令说,唉,没有钱了,得想办法喽。
由于各大专院校已经被我们串联得差不多了,司令决定第二天去省军区串联。第二天上午,我们到了省军区大门外,看到外院里到处都是大字报:什么打倒李井泉、张国华、梁兴初的大幅标语,我们进去胡乱抄了几份,司令把我和尚同学叫在一起,说,你们两个去看看,那边在排队干什么。我们过去后,尚同学的甜蜜语言:大哥大姐叔叔阿姨,充分发挥了作用,很快就探明:他们都是其他兵团、战斗队等组织的司令,正在向军区借串联费,每人可借20元,但必须要有组织的介绍信。司令一听,高兴了,真是好机会来啦!我们101兵团的公章(真的公章,不是红罗卜刻的)就随身带着呢 ,马上拿出101兵团抬头的公文函,写到:因串联经费困难,特向成都军区借款,每人20元,共计叁百元整,最后每个人签上自己的名字,公章一盖,司令就去排队了。我们就等着,不到一个小时,司令就领到钱了。我们回到三中,就开始分钱,那种感觉真好。都说:手中无粮心中慌,实际是手中无钱心中慌。40多年过去了,有借有还哦,我准备明年回去与尚同学一起,专程去一趟省军区,把我们15个红卫兵小将借的300元钱还了,如果要算利息,该多少也就算多少,一起还了,因其他的同学也找不到了。如果不还,就成了一辈子的遗憾咯。
串联要结束,要返回中江,轰轰烈烈的中江文化大革命就要拉开帷幕了!
第十六回:停止串联就地革命 返回中江人人“发财”
“号外,号外,特大号外:昨天(12月8日)成都市区梁家巷、红照壁发生惨案,两死六伤!!”我们司令手上拿着一张这样的传单!现在是1966年12月9日下午5点,司令说,吃了晚饭就开会。会上,司令把传单的内容详细读给大家听了,原因就是两派的辩论太激烈了,先是推推搡搡,继而,大打出手,所以,死人是难免。征求大家意见,我们怎么办?当时会上有人说,搭火车去重庆、北京串联,但大部份人倾向于回去,因为都是第一次出远门,而且出来也一个多月了,成都也基本上串联(逛)得差不多了,都也有点想家了,还是先回中江,过了年,再领它四个月的串联补助费后再去重庆、北京串联。实际上我们多数人当时做了一个错误决定:还没等到过年,国务院就发出文件:全国大、中学校一律停止串联,返回原地就地闹革命,涡豁!!机会莫得了!!实际上中江县总共前后只有三个月左右的串联时间。这三个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9年来的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所以说,机会来了就要抓住哦!!
实际上,毛主席从1966年8月18日到11月26日,毛主席先后8次在北京接见全国各地来京的1300万红卫兵和学生(包括少数“造反派”青年教师)到了1966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7周年纪念日,外地来北京串联的红卫兵越来越多。毛主席决定把庆祝建国17周年大会和接见红卫兵合并进行,因此这次被接见的红卫兵比以前要多,有150万人。许多红卫兵半夜就守候在天安门广场等待毛主席接见。他们不断地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等歌曲,呼喊着“毛主席万岁”等口号。 这天是毛主席第四次接见红卫兵。我们的101兵团也就是那个时候成立的,我们是第一批步行出中江串联的红卫兵,在毛主席的8次接见红卫兵中,中江县只有第四次之前,也就是国庆这次,分了大概将近50个上北京的名额,这50个名额就由县中、城北中学、师范学校几个当时的“高等学府”给瓜分了,当时我们班分到一个名额,选了一个留级的女同学去北京了(因她年龄大一些),还有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是个女的,姓张。当然没我们的份了,于是,在11月初我们第一批步行出去串联。
返回中江,还是得要走三天啊,只不过再也不敢走捷径,翻山王庙了,老老实实顺着公路往回走走,第二天晚上,赶到兴隆场,住了一晚,第三天早上,从兴隆场一杆子就杀回了县城,到家可能2点左右吧,分别之前,司令、副司令与我们一一握手,相约春节后去北京、重庆串联。
大家还记不记得,我在前面是哪一回中说过,我们15个红卫兵都“发财”了?现在该是告诉你们谜底的时候了:我还在返回中江的路上,就老觉得背上痒痒,尚同学也有此感觉,也就互相抓抓算了。一到家,我老爸正好在家,我就说,背上痒,让老爸给我抓抓,我老爸一看,可不得了啦!!让我不准进屋,所有的东西(背包、挎包、衣服)全在院子里扒得干干净净,他立即烧了一大锅开水,先把我的棉衣、裤,内衣、鞋子放在一个大木盆里,开水下去,一会儿,盆里水面上就浮起一层,用火钳一翻动,又浮上一层(那不是一般的多,而是相当的多!)白色的、密密麻麻的小动物尸体:虱子 [中江话叫色子、不会跳的那种,会弹跳的叫革蚤,(跳蚤)] 我的妈呀!!我浑身立马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怎么这么多啊!我幸运地被老爸把住了这一关。后来据说,好些同学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家里的虱子大战就搞了几个月!以至到了一出太阳,同学的兄弟姐妹父母爷爷奶奶就得在太阳下,仔细寻找衣服夹缝中的外来物种(串联带回来的,反正不是中江的),到处都听得见两个大拇指指甲间挤压虱子的咔吱声!两个大指甲都成了不用染色的红指甲!!那也真是一种壮观呢!!这种“发财”真是让我们15个男女同学永生难忘!
下回要开始中江的故事了,请做好收听准备!
第十七回:文攻武卫中江乱套 藤帽钢钎毫不客气
回到中江后一看,时间才过去1个多月,但形势的发展实在太快了,与我们走之前大不一样,我们走之前还只是背语录、跳“忠字舞”、辩论等文斗,现在可开始升级了。
还是先说说中江当时的大体形势吧。中江的文化大革命是大概66年8,9月份正式开始的,我记得当时我们还去黑窝子那里的大会堂(也是中江县唯一放电影的地方)参加过继光兵团的成立大会,黄继光的老娘是兵团的政委,还听过老太太发言呢。继光兵团是中江县成立最早的造反组织,以后陆续成立了数不请的造反队、战斗队、兵团,有的几个人就可以取一个很吓人的名字,我记得在大十字闹市街头张贴的大字报,上面落款的有一个战斗队叫:打狗队,我还以为真的是打狗的呢,结果说是叫:痛打落水狗战斗队的简称。
刚开始还是辩论,在大、小十字闹市街头,几张桌子一摆,就开始辩论,或逢人就要求背毛主席语录,跳“忠字舞”,不会的就马上现场教,教跳“忠字”舞蹈的现场简直热闹得很,可惜没有DV,要是当时照或录下来,准得让你们捧腹大笑,这样一来,弄得好些老头子老太婆就不敢上街了,甚至去饭店吃一碗面条,都必须要能背诵一段毛主席语录,什么时候能背熟了就让你什么时候吃。我记得一个笑话:有一天逢场,一个乡下的农民老伯卖了小猪后去店里,吃饭,没有文化,怎么也背不下来,到最后饭菜都凉了还是记不住,我这个人心软,实在过意不去,只好教他背最简单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教了好多遍,总算过关了。还有个笑话:就是打语录仗,比如,你说:毛主席说:“要文斗不要武斗”,我就说:“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它就不倒!”。当时简直乱套了:小十字南边一点有个剧院,剧院门口上方画了一副毛主席挥手的油画,结果有人说,毛主席手的阴影刺向毛主席脖子,画家是“反革命”!城北中学女校长张XX在废旧报纸上练毛笔字时,笔画“杀”到毛主席的脖子了,也被拉去戴高帽子批斗。还有好多这样的荒唐事呢!
这还是我们出去串联之前的情况,串联回来后,一看,局面不对了,开始升级了,最初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要文斗,不要武斗”,后来,江青指示:文攻武卫,这一下子就开始乱套了。各式各样的小组织(战斗队)全都统一到了两个大的派别的旗帜下面:一派是:中江县继光革命造反兵团(简称:继光兵团) 另一派是:中江县东方红革命造反兵团(简称:东方红),几乎每个单位都有两派。双方的人数也差不多。开始是相互骂对方是“保皇派”,继而就开始动手啦。双方的作战策略几乎都是一样的:把对方从本单位赶走,由本派完全控制所有权利。这样一来,从1967年1,2月份开始,就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文攻武卫”行动。我先说师范学校吧,现在是试验中学:当时大操场的南北都有楼房,一派占住了南边的楼,一派占领了北边的楼,中间的距离最少也有3,400米吧。都架起高音喇叭昼夜不停的攻击对方,喊了几天后,这一派睡不了觉,就开始动手攻击了:他们把长板凳倒过来,把自行车的内胎割开,用板凳腿做成了威力巨大的弹弓,拳头那么大鹅卵石一家伙就把对方的喇叭打哑了。对方开始不知道对方怎么搞的,这么大的石头都能摔过来,后来才明白,也来个如法炮制,这下可好,双方的弹弓战足足打了一个多月,两边大楼的窗户玻璃全给打坏了,空中石头飞舞,经常两边都有人被打得头破血流。城北中学更厉害,一派把我们高中的那幢教学楼给占领了,在里面吃、住,楼梯口全用桌子椅子给堵死了,另一派攻不上去,就上楼顶往下攻啊,我亲眼看到,几十个头戴藤帽,手拿钢钎的造反派战士在那种斜坡式的楼顶往下打洞,好吓人哦!就像打小日本时“掏麻雀、压顶”战术!还有,那时,中江县除了车二队外,还有一个运输公司,就在现在的县医院这里附近,这个运输公司是以畜力(马、牛、驴)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双方动手时,另一方就把马、牛、毛驴放出来冲锋,被它们踢两下也不是闹着玩的呢!
总之,这一阶段是以冷兵器为主要战斗武器,因此,头破血流的、断胳膊缺腿的随处可见,但弄死人的事情暂时还不多。
我老爸老妈早在我刚串联回去,就下了一道死命令:只准在家看书(现在叫自学),哪里也不准去,说是你这么点大的小崽子,就别去跟别人凑热闹了!据说,当时司令副司令多次带字条来,要我和尚同学去参加学校的文攻武卫,都被两个老爸给婉言拒绝了。现在想想,他们真是太有远见了,如果我们当时参加了,恐怕早在几十年前就被打死了,或打残了,那么,也就没人来给你们摆龙门阵了。哈哈哈!!!
第十八回: 占县城一进一出 武装部军火被抢
中江县城里的武斗愈演愈烈,期间,有三进三出的惨烈攻防战,著名的八县联防打中江实际上就是第三次进出。中江的武斗在全国的县级城市里,是数一数二的,当时,毛主席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表面上是说的全四川,但实际上是针对中江的武斗而发的。当时四川大城市武斗最厉害不是成都,而是重庆,那里的兵工厂很多,除了飞机(战斗机)以外,几乎所有的武器都拿了出来对打,比如:双管高射机枪,本来是抗美援越的武器,也给弄出来了,不是高射,而是平射,那个威力大得很啊!!一般的砖墙都能给你钻透!还有水陆两用坦克,从南岸区,直接往长江里开,一会儿就从这边岸上爬上岸了,活力猛得很!我70年在重庆时,还发现杨家坪那里的一幢楼,给烧得只剩下了黑糊糊的墙壁;重庆大学里教学楼和教授楼墙壁上的弹痕累累!地级中等城市最厉害的是泸州,双方在那座长江大桥上进行了三次攻守战,就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只听说长江里的尸体密密麻麻的漂啊、漂啊(正确的叫法是:三次武装支泸)。县级城市那自然是我们中江县当仁不让啦!!建国以来什么东西都是有个准确的统计数字的,但唯独是“文革”中,中江县究竟有多少人被打死打残,根本就没有一个准确数字,其它地方比如重庆,泸州,就更是一本糊涂账了。
闲话少说,还是接上回吧,中江武斗最初是冷兵器时代,是以钢钎、棍棒、藤帽为主要标志,第一个回合,“东方红”把“继光兵团”给赶出了中江县城,当时,还没有德阳市,中江属于绵阳管辖,我亲眼看到,1967年春节后不久,被赶出了县城的“继光兵团”战士们(大多数是18—30岁之间),一队一队,垂头尚气,头戴藤帽(那个时候的安全帽),肩扛钢钎,往杰兴方向(实际上是绵阳方向)撤退。这就是中江县城的一进一出,由于还是冷兵器,所以,打死的人不算多,但已经有了死人:因为大、小十字的大标语经常有“血债血还”、“以牙还牙”的字样。
“继光兵团”被赶出了中江县城后,城里就由“东方红”掌权了!大概在67年春节后正月十五的样子,听说县武装部军火库昨天晚上被抢,我自然要去看热闹的了,早上一吃了早饭,就去,当时的军火库在公园南边一点,我们去看到:围墙被推倒了100多米,县武装部的解放军战士在那里站岗,不准过去了。听说军火库里面的步枪、机枪、钢盔、步、机枪的子弹、手榴弹、八二迫击炮,被抢得精光。“东方红”当时还写了一张声明,说这是“继光兵团”抢的,实际上,“继光兵团”10多天以前就被他们赶跑了,不用说也是“东方红”自己枪的喽。
第十九回:攻县城二进二出 热兵器威力巨大
上回说到,中江县人民武装部(简称人武部或武装部)的军火库被“东方红”自己抢了,嘿嘿,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流落到绵阳的“继光兵团”耳里,他们联络好绵阳他们一派的,很快就把绵阳军分区的军火库也给抢了,这下可好,双方都是用热兵器武装起来了。双方都成立了“武卫队”,也就是专门打仗的部队。
这里有必要把当时四川的主要两大派做一下介绍:
1、 成都市:一派是8.26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简称826 ; 另一派是红卫兵成都造反兵团,简称:红成。
2、 重庆市:一派是“反到底”造反兵团,简称:反到底; 另一派是八一五革命造反司令部,简称:8.15
3、 中江县: 一派是“继光兵团”, 另 一派是“东方红”
全省的情况就是:8.26,反到底,东方红是一派,这一派以工人农民占10分之4,红卫兵占10分之6,拥护刘结挺、张西挺(省革筹副组长)、反对张国华、梁兴初(省革筹组长、军区政委),得到四川军区所支持。另一派是红成,8.15,继光兵团,这一派红卫兵占10分之4,工人农民占10分之6,拥护张国华、梁兴初、反刘、张,得到五十四军支持。双方都有工人农民红卫兵,但实际上这段时间红卫兵已经不起主要作用了,已经完全扩展成为全社会的武斗了。尽管各地两个派别名称不一样,但基本上在外地都能找到战友。文革发动的第二年即1967年1月,全国开始向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夺权,简称“一月夺权”,全国武斗就正式开始了,也就是“夺权”与“反夺权”、“保皇派”与“造反派”的较量开始。起初还是钢钎棍棒,后来发展到机枪大炮,杀得神州大地天昏地暗,千万生灵涂炭。各地群众造反组织之间血火相拼是惨酷真实的,上回说了,重庆的武斗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不仅是因战火激烈、死伤人多,还在于军队的直接、幕后的参与而引起的规模宏大、时间持久而格外残酷。
今天下午,有朋友在网上搜到一篇“八县联防打中江”的帖子,推荐给我参考,其实他这篇东西我去年就看到过:首先,这个作者比我还小两岁,串联都不准参加的,那个时候真是个小屁儿,狗屁不懂,只能靠道听途说来写所谓的“八县联防打中江”,比如:文章中说“东造司”,当时哪有人这么叫啊!!就是叫“东方红”,第二:时间也被他给搞错了,是68年年底-----69年初,我记得春节后到公园街小学里参观过尸体展览,有一具尸体只剩下排骨架子了,好恐怖啊! 年前攻打县城,双方在南渡口(红卫桥,我上中学还去参加过义务劳动,挖掘桥墩)河两岸对攻,子弹“嗖嗖”乱飞,我们想去观战,走到离南塔还有2、3百米时,听说一个过路的老头感觉肩头上怎么发热,一摸,冒烟了,再一摸,从棉衣里掏出一颗子弹头来,吓得我们再也不敢往前走去观战了。“八县打中江”由一个三台县的,当时只有11岁的毛娃娃来写,而不是由我们这些当时处在旋涡中心的本地人来写,这是一种中江人的羞辱。
好啦,书归正传。“继光兵团”在绵阳抢到了武器后,大概在67年底68年初,一鼓作气,反攻回了县城,这一次,可不一样了,双方均被打死了不少人。东方红被赶出了县城,这就是二进二出,即:继光兵团进,东方红出。由于我没去参加武斗,没法说得太详细,反正“继光兵团”反攻回来后在公园坝坝里开庆功大会,不用放鞭炮,而是用20多支铁把冲锋枪对准公园台子北边有个坑里扫射,因当时我就在傍边观看,那个声音,比鞭炮响得多啊!!!他们扫射完了,我们几个下去坑里抠子弹头,哪里抠得出来啊!从此,一直到68年底,八县联防打中江为止,县城的大权一直是由继光兵团掌握到在。
第二十回:飞机频频撒传单 宣传攻势不一般
从1967年底到1968年初开始,中江县城的一切大权被“继光兵团”掌握了,东方红就成了流浪在外地各县的在野派别。
然而,到了1968年的下半年,局势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东方红”派得到了省里某高层人物的明里暗里的支持,以至于当时川中川北这一片,包括德阳、绵阳、三台、乐至在内的的多数县级城市逐渐被“东方红”派夺了权,占据了优势,当时“东方红”的宣传小报把这一地区称为红色三角区,可恰恰就是这红色三角区里面,却唯独咱们中江县,被“继光兵团”占领着,而且周边县市的很多与“继光兵团”一派的人也跑来中江县城避难,按照“东方红”宣传战报的说法:中江县已经成为反革命匪徒的堡垒,时刻威胁着邻近县区的“新生红色政权”。因此,中江县这块“东方红”派心目中的“眼中钉、肉中刺”必须要拔掉。
“东方红”攻打中江县的计划从1968年9,10月份就开始了。首先是宣传攻势,几乎每隔几天,就会从成都方向飞来一架飞机,在县城上空撒各种颜色的传单,小报,宣传资料,这是一种小飞机,它每次来撒传单都首先围着我们这个小县城转一圈,如没有“鞭炮”(子弹)迎接它,它就飞低一点,一旦有“鞭炮”响起,它就飞高点。而且每次撒传单都有固定位置:首先是城北中学的操场,当时该操场很大,没风就直接在操场上撒,一旦有风,就飞到白塔附近撒,一会儿花花绿绿的传单就像天女散花一样,飘到城北中学操场这边来了。其次是撒大、小十字(有好些就落在市民的房顶上了,那个时候收集废纸的人比现在赚钱多了),公园坝坝,有一回去县中撒,听说结果飘到凯江里去了,后来就不去那里撒了。县城里的“继光兵团”每天都要通过架设在城里的几个高音喇叭宣传,让大家把拣到的传单上交,或不准看,就地烧毁。
说起当时的宣传战,就得说说高音喇叭:“文革”刚开始,不知道是那一派首先在大小十字架设了好几个喇叭,后来陆续又增加了好些,播音室在公园坝坝那里的县宣传部的一幢小楼里。反正,市民们就可以根据喇叭播送的内容知道现在是谁在掌权。每天播音三次,早上6:30---8:00,中午11:30---12:30,下午5:30---7:00,中江就那么点个小县城,喇叭一响没有人能够睡懒觉。那时的人们很多没有表,就根据广播,比如中午说,广播都响了,郎个还不煮饭喃?等等。
当时,我有一次拣到一张撒下来的传单,现在还大体记得内容,是攻击重庆对立派的,上面说,“反到底”派打不过8.15,只好撤出重庆空压厂,撤出前,“反到底”武卫队的一个叫XXX的头子阴险地问大家,地下室二十多个所谓8.15俘虏怎么办?有人说用手榴弹去把他们全炸死。XXX同意了并指名三个队员去执行,后因地下通道堵塞,被火力封锁不通,未去炸成。到了23日晚,一个叫何XX的说,“全部炸死太多了,只把有血债的五个打死”算了,XXX同意了,并叫何XX带三个队员去执行,何XX就将这五个人提出来带到一个车间旁边枪杀了。当时特别残忍的是一个叫刘XX年轻女人怀孕五个月。枪杀之前,邓(刘的丈夫,也属五人之一)说:‘你们把我杀了,不要杀我爱人’,遭到何XX拒绝,邓又要求说,‘你们等刘XX把孩子生了再杀吧!’何XX等人说不行而全部枪杀了。”就这样,一个家庭完了。
第二十一回:援越物资也敢抢 势均力敌有一拼
上回说到“东方红”在外面周围几个县市流窜,按照“继光兵团”的高音喇叭的说法,就是:敌人是不会甘心失败的,“南霸天”会想方设法反攻倒算的,要全县革命群众提高警惕,严防“阶级敌人”反攻倒算,抢走革命胜利果实。而“东方红”飞机上撒下来的传单却又说,“继光兵团”“匪徒”把中江县城搞得乌烟瘴气,革命群众很快就要解放中江县城。唉!普通老百姓也不知道究竟应该相信谁的。反正城里头,城外面,成天枪声不断,你听:“嗒嗒嗒….”是转盘机枪在打;“噗噗噗噗…..”是铁把冲锋枪的连射,“砰、砰”是56式半自动步枪在打单发;“八勾”是老式步枪汉阳造发射的声音。有时半夜三更被枪声惊醒,就连我那时年轻,瞌睡多,也经常被惊醒,年龄大些的那就更睡不着觉了。我那个时候邪门了,对各种各样的枪声能分辨的很准确,现在想想,可能是听得多了的缘故。
大家看一下中江县城的地理位置就知道:四川是个大盆地,而中江县城又是这个盆地边缘丘陵地区的一个小盆地,周围都有山环绕,“八县联防打中江”(有时也叫联合)除了前面提到的德阳、绵阳、三台、乐至外,还有遂宁(当时也是属于绵阳地区管辖),射洪、金堂、盐亭。我至今也搞不懂,为什么这八县联防指挥部攻打中江县城的进攻路线是从广福、万福一带开始。
这里,很有必要先把当时双方的兵力情况做一个大概的分析:我在前面说了,“继光兵团”中,工人农民的比例,比“东方红”要大一点,实际上,里面的退伍军人比“东方红”要多得多,甚至里面不乏参加过62年中印边界战争的,经过实战的退伍军人,所以,在二进二出中,就可以看出来,“继光兵团”武卫队的战斗经验和打仗实力,要远胜于“东方红”武卫队的。但是现在,“东方红”与八个县的“革命战友”联合起来,那就不一样了,一是在人数上远远超过“继光兵团”。二是,大约在68年7,8月份某一天深夜,我国储藏在广元的大量的援助越南的军用物资被抢,包括前几回提到过的双管高射机枪,和那种比步枪子弹长好多的双管高射机枪子弹(似乎是穿甲弹),也被抢了,双管高射机枪现在看来不算什么先进武器,可是在当时,那可是越南美军直升飞机和运输机的克星呢。四川是“大三线”,这些宝贝就在广元集结,中转,守卫这些宝贝物资的部队是倾向于“红成”的,所以,被抢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据说,事后周恩来总理大发雷霆,可是于事无补啊!!谁抢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东方红”呗。此消彼长,一边是实战经验强,一个顶俩、顶三,一边是人数占压倒性优势,武器更新换代,这就注定了“八县打中江”将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硬仗!
下回开始讲联合攻打中江之前的外围战---广福、万福、太阳山对攻战的大体战况。
第二十二回:太阳山残酷攻防战 毁纪念碑葬“武卫”英雄
上回说到,1968年下半年,双方的实力悬殊不是很大了,“流窜”在中江县周边八个县的“东方红”,在“8.26”的组织和协调下,在1968年的9,10月份组建了“八县革命群众联合指挥部”,首先实行宣传攻势,其次,选择进攻路线,前面一回中,我说了,我至今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当初是选择的从中江县的南四区,特别是广福、万福开始,往北边县城进攻。而不是从德阳,或罗江往县城进攻,那距离要短很多啊?因为中江的版图是一个长条形,县城的位置在北边,从下面往县城攻,距离很远。这已经是个解不开的悬谜了。当时双方与1949年以前的国共斗争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方红”与其他县的“乌合之众“(继光兵团高音喇叭语)的进攻路线很快就被内线传到了“继光兵团”的高层,他们立即做出了重大部署,把主力部队,即特别能打的,有经验的,年轻力壮的武卫队(男女都有),配备他们的最好的武器,充足的弹药,和丰富的后勤供应,全部调往南四区,特别是广福,驻守,在要道、屏障、关口挖战壕、修工事,那与电影里面的架势一模一样,据说,至今,南四区的山上还有战壕,农民在地里干活,还不时翻出炮弹片,子弹头、子弹壳,由此可见当时战况惨烈之一斑。“继光兵团”与“东方红”双方大概在1968年11月左右正式在南四区接火,小的战斗就不一一道来,因我没有亲自参加那场战斗,所以,只能根据当时双方战斗后来的宣传传单、双方出版的战报,以及口口相传来写。据说,在南四区,有一场非常惨烈的攻防战就发生在太阳山,我也不知道该山是在广福还是万福,反正太阳山是当时兵家必争之地,“继光兵团”守,“东方红”攻,八二迫击炮等重型武器都给用上了,根据当地老百姓说,比电影《上甘岭》还厉害,光那一仗,双方加起来最少死了6,700人,到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啊!!!!大家知道,北门外有个“桥亭街”吧,那里有一个小伙子,当时也就是比我大几岁,估计就20来岁吧,个子不高,瘦瘦的,姓杜,打仗非常厉害,凭“军功”升为了“东方红”武卫队“的分队长,本来“仕途”辉煌时,就在进攻太阳山时被打死了。“东方红”杀回县城后,为他和一个叫史良富的“战斗英雄”举行了盛大的安葬仪式,他被葬在风景秀丽的现在的飞天桥头,以前叫“筒车梁子”小山上。那个史良富更厉害,“东方红”杀回县城后,直接把公园广场北边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给炸了,专门来埋他一个人。我记得清清楚楚,那天上午,“东方红”把县城里所有医院里的“继光兵团”没来得及跑的医生、护士,特别是女护士,以大南街那里那个红十字医院的护士为主,好几十个,身穿白色的护士衣服,头上带白花,来给史良富的灵车拉纤,还规定不许笑,要面露悲切的样子。后面是10多辆“解放卡车”,每辆车的车头上都架起两挺转盘机枪,车厢两边各有10名,共计20名全副武装的挂铁把冲锋枪的武卫队员,后面还有10多车“继光兵团”的俘虏,车队从当时县城最南边的街道(就是文庙往南)出发,一直往北,经过大小十字,大北街,往东上围城马路,再到公园,那个阵势,至今还留在我脑海里。
第二十三回:双方全都杀红了眼 女俘虏处境最凄惨
话说1968年下半年,八县联合指挥部(东方红)的大批武斗人员使用抢来的援助越南的双管高射机枪、三七炮、机关炮,对久攻不下的广福太阳山的“继光兵团”精心构筑的工事发起最后总进攻,首先进行猛轰,然后以现代化武器装备起来的武卫队员开始发起猛攻。最终攻占该阵地。这些重型武器安放在与“太阳山”遥遥相对的一个叫松树山的山头上。一开炮就是穿甲、燃烧、爆炸,对面“太阳山”山顶,一片火海。“继光兵团”武卫队的人,无力抵抗,败下阵来,只得且战且退,往中江县城撤退。
据当时的目击者说,在总攻击发动当天,不长的时间里,太阳山上、山下一公里范围内,就摆下了200多具尸体,3000多名没跑掉的“继光兵团”的武卫队员及支持那一派的群众被俘,他们被武装押解驱赶到乐至,宣布这些群众为“俘虏”,打下县城后,又被五花大绑,押回中江。沿途枪毙了80多人。押回县城的“继光俘虏”,被关进十余所私设的监狱中,遭到数十种酷刑的摧残和折磨。
此外,最为著名、惨烈的武斗事件还有:“凤凰山攻防战役”和“乐玉事件”等几起大惨案。期间,约有3万多名对立派组织的武斗人员及群众惨遭毒打和毒刑,有6000多人致伤致残,800多人被杀害(这个数字也只是个粗略统计,是不太准确的,实际上远远不止)。广福“凤凰山”攻防战役的惨烈程度绝不亚于“太阳山”,双方在“凤凰山”也是硬碰硬地大打了一场,双方死伤的人数那是相当地多!“凤凰山”战役结束后不久,双方都要“揭发”对方的残酷暴行,我在一张“继光兵团”的宣传战报上看到:10多个“东方红”武卫队员轮奸一个“继光兵团”的年轻女俘虏,轮奸之后,竟然往女俘虏的下体里插进了一根莴笋,然后开枪打死了,真是令人发指!
双方都非常残酷,"继光兵团"在武斗中对“东方红”的俘虏也很厉害,曾经扒皮刮肉,有一个中江"东方红"的女播音员,当时只有18岁“东方红”占据县城时,我们经常在高音喇叭里听到她那甜美的声音。她被"继光兵团"俘虏后,先是遭到集体轮奸,后又被扒皮刮肉,最后尸体倦缩成一堆,就成为一付骨架子。我在前面曾经提到过这事。这付骨架子在“东方红”占领县城之后,大概是1969年的正月初四开始,在公园街小学的教室里展出,大门口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继光兵团”暴行展览,试图激起人们对“继光兵团”的仇恨。我正月初二,跟随老娘去回龙我老舅家“走人户”,有两个隔房的表哥、表姐从三台西平过来,听说这个展览,让我领他们去看。我当时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18岁的女播音员的骨架子,怪不得好久没有从高音喇叭里听到她那甜美的声音了!我还问表哥:这个骨架子是男的还是女的?表哥指着说明,说,是个女播音员。还有好些其它的尸体,每个教室里在课桌上摆6—8具尸体,除了这个骨架子外,有的是头上被打了一个洞,有的肠子给捅出来了,有的死不瞑目,有的脑浆流出来了。大概总共有5,60具尸体展出,每具尸体旁边都立一个说明,这是XXX烈士,是“东方红”什么单位的,什么时候被“继光兵团”在什么地方杀害,唉!当时没有照相机,否则就可以照下像来。我记得,当时参观的人并不多,只有稀稀拉拉几十个人。我还记得公园街小学教室的墙壁是那种老式木板的。参观之后,那天晚饭,我那个表姐是一点饭也吃不下去,我和表哥,嘿嘿,照吃不误。
“继光兵团”在南四区损失惨重(嘿嘿,俗话说:杀人三千,自损八百,“东方红”也死了好多人呢),他们只好边抵抗边撤退,不知不觉退到了南渡口。当时,红卫桥还没修好,汽车全是从用渡船搭成的浮桥上通过,“继光兵团”这时不但把浮桥折了,而且把所有的船全弄到这边来了。布置下了“固若金汤”的防线,在北边岸上挖了三层、数公里长的防御工事,指挥部设立在南塔下面,县中的教学楼成了“兵营”!!
第二十四回:中江县城三进三出 继光母亲半夜接走
对现在的80后来说,你们肯定不明白: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致使武斗的双方有着如此深仇大恨,如此不共戴天,非要置对方于死地呢?现在说起来让你们笑掉大牙的,打得那样惨烈的武斗,你如果去问武斗的双方究竟为了什么,他们一定都会告诉你,他们的崇高目的,都是为了保卫伟大领袖毛主席,为了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为了把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鄙人虽不敢说博览群书,但也看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名著,窃以为:历来古今中外打仗的双方,不为争夺江山、就为争夺美女(比如10年特洛伊战争,为了争夺美女海伦而战),否则,总要争点其它什么有利益的东东吧(宝藏?文物?金钱?石油?金子?)。而唯独只有“文革”的武斗,打仗的双方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毛主席语录)—誓死保卫毛主席—而打得你死我活,这搞笑的一幕让现在的年轻人会感到不可思议,但当时却是非常正常的事!我在想:如果当时可以申请吉尼斯记录的话,这个必定会名列榜首。
好了,还是书归正传吧。1968年的腊月,寒风凛冽,天,阴沉沉的。“继光兵团”与“东方红”在南渡口凯江河的两边,一边往北攻要渡河,一边死守就是不让你过来,双方就这样一直僵持着,一会你给我几炮,一会我又回敬你几炮,每天枪声不断,冷枪子弹飕飕乱飞,冷炮不时轰隆轰隆地掉过去、掉过来炸响。好在当时那一带人口还不太稠密,否则,死的人就更多了。本来是腊月了,人们该采购年货了,该灌腊肠、腌晒腊肉了,可那个时候,谁敢出门啊。上回说了,“继光兵团”的前线指挥部就设在南塔附近,当时,南塔那里还有个城门洞,“东方红”的炮弹经常在南塔附近炸响,不知真是神灵保佑还是“东方红”的炮手瞄准水准不高,或是他们心存慈善之心,总之,一千多年的古老南塔竟然在炮火枪声中巍然屹立,没中一炮,嘿嘿,邪门了!要是南塔给毁了,那他们才是真正的千古罪人呢。
中国人都有一个通病:爱看热闹,据说上海南京路上如果一个人抬头凝视空中5分钟的话,很快周围就会聚集起好几十个同样抬头凝视空中的男女。大约在腊月23,我实在憋不住了,与一个邻居(他是退伍军人,没敢参加武斗)一同专程去南渡口看打仗(我老爸老妈那天均不在家,否则绝对不准去的)。现在想想,当时真是初生牛犊不怕死啊!!我们在公园这边“继光兵团”总部附近就发现,尽管前方激战正在进行,而总部已经在做撤退的准备了。我们走到离南塔城门洞还有200米左右的时候,以前还只是稀稀拉拉的冷枪、冷炮声,突然这时猛烈起来了,枪声大作,可能是双方的狙击手正在凯江河两岸对射吧。不行,性命还是比看热闹重要,别被流弹给打中了,闪人吧。
“继光兵团”与“东方红”双方在南渡口河两边相持了大约不到一个月,大约是腊月26,27,过年前的一两天,“继光兵团”终于守不住了,失陷了县城,这就是第三次三进三出,即“东方红”进,“继光兵团”出。在失陷的前一天晚上一两点钟左右,中江县城里来了一个团的荷枪实弹的解放军,他们是成都军区派来的,乘坐几十辆解放牌大卡车从绵阳赶来,干什么来?来把黄继光的老妈接走,其余的“继光兵团”高层领导也想沾光与“政委”一起走,但是没门!因为成都军区本来就是暗中支持“东方红”的,而驻川的54军则是暗中支持“继光兵团”的。一个团的兵力就是奉命来保护这个50多岁的老太太的。
第二十五回:化整为零躲进农村 手榴弹炸鱼却丧命
上回说到,成都军区派了一个团的兵力来把黄继光母亲接走,本来“继光兵团”把黄继光母亲拉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他们当挡箭牌,这下挡箭牌没了,树倒猢狲散呗。我现在在想:黄继光母亲的命是命,难道其他人的命就不是命??于是,整个“继光兵团”只好被迫化整为零,深入农村,躲在亲戚家,企图以后有朝一日来个以农村包围城市,再来个四进四出。所以他们把武器弹药,凡是能抢到的钱,包括银行的钱,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多家银行,只有一家中国人民银行,而且里面的钱也不多,老百姓那时候哪里有钱可以存啊。那个时候,真是无法无天啊,杀人不用偿命,抢钱没人抓,公、检、法早在1967年1月份就被砸烂了,县委、县政府全是“走资派”,被打倒了!两派都认为:老子天下第一。
在那几年里有一个怪现象:县城附近的河边、堰塘边,基本就看不到钓鱼的人。为什么?谁还有耐心在那里守着啊??都拿武器整鱼去了,因为到处都有武器。比如,一、白塔下面那里有个邱家湾,有位邱大侠每次回去,肩头上都扛支56式半自动,那时候,白塔下面有个中堰塘,里面养了不少的鲤鱼、草鱼、白鲢,都是两斤多三斤的样子,他每次都要打死几条,用竹条穿起来抗在肩上回去做下酒菜,他的枪法非常准,只要被他看见了,那这鱼就完了,我曾经看到好几次,每次他不多打,只打2-3条,我曾经问过他:你枪法怎么这么准?他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练的。二、中堰塘下面,就是现在继光试验小学这里,有口大堰塘,本来平时这口堰塘的埂上很少有人的,可那天下午,围了不少人在那里,我们跑去一看,哇塞,几个武卫队员正在用爆破筒准备炸鱼呢。就是一根铁管里面有炸药,一头有拉火绳,就是电影《英雄儿女》王成拿的那种,我还是第一次看见真家伙呢,据说这玩意儿威力大的很,一根相当于7、8颗手榴弹一起爆炸的威力呢!!他们带了3、4根爆破筒来,前面扔了两根都没炸,第三根扔下去,炸了,可了不得,脚下的缇埂一抖,接着一声闷响,塘面上浮起来白花花一层鱼,这几个把早准备好的汽车轮胎放进堰塘,用网捞了最少100多斤鱼,这可是当地农民辛辛苦苦养了一年多的鱼啊,可当时,谁敢去过问呢??三、同样是整鱼,一个比我高两届的同学,他也是101兵团的,他们那队去成都串联只比我们晚几天,好像叫张守柱,提了几颗手榴弹,去现在的飞天桥下面凯江,以前没有桥,但有一道拦河石堰,里面的大鱼不少,可他的运气实在不好,这小子的手榴弹不知道怎么搞的,拉了火后没有扔出去,反而掉在自己的屁股后面,给活生生的炸成了筛子,死啦。万幸我那次不知道他去炸,否则,去看热闹就惨了,据说几个看热闹的统统受伤了。
“东方红”占领县城后,那么,县城的一切大权又是归他们啦。中江县城后来之所以没有搞成四进四出的原因是:没过几个月,时间到了1969年4月,党的九大召开了,毛主席一声令下,收缴所有武器、禁止武斗、三支两军、成立“三结合”革命委员会,一切权利归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就是好(毛主席语录)!1969年5月,中江县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
第二十六回(结局篇):观看焰火险象环生 “三支两军”渐上正轨
上回说到,1969年5月,中江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中江县就足足开来了两个团的解放军战士支左(谁是左派?两派都是左派!)、收缴武器、维持治安。为了庆祝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那天晚上,公园坝坝里举行盛大的焰火晚会,这是“文革”开始以来,第一次不是由某一派主持召开的群众聚会,哎哟,那才真看出了中江人口众多啊!公园广场上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人浪一波一波的,就像大海里的波浪一样,一波过去,一波过来。就在那天晚上的波浪中,我差一点就去见马克思去了!唉,要去了,就没有人给你们讲这么动听的故事了!!哈哈哈哈!!。你们也可以看出,我这个人是爱看热闹的,那天晚上的热闹那能错过呢?到了晚上8:00,县革命委员会主任宣布:下面开始放焰火,人们为了近一点观看,人浪就开始涌动,我当时个子才1.5米,在人海中不由自主的被推动着,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啊,操场上放了几根砍倒的树干,前面的人被树干一绊倒,后面的人那能刹得住车呢?我被前面的人绊倒了,后面的人就从我们身上踩过去,惨啊!!我几乎窒息,我当时脑海里想:妈的,别武斗时的流弹都没打着我,却在这里“牺牲”了,不划算,说时迟,那时快,也不知道当时从哪里来了一股力量,就在四周鬼哭狼嚎的惨呼声中,我身子猛地一弓,奋力往上一拱,把一个正一脚踏上我背脊的人(也不知道是男是女)给拱倒下去,总算立了起来,也从下面人的背上踩过去。万幸啊!!据说当晚踩死了五个,3个女的、一个与我岁数差不多的17岁的少年,还有一个被压在底层窒息而死。其余胳膊踩断了的、腿踩断了的、肋条踩断了的,大约有2,30个。第二天,操场收集的各种各样的、长短不一的、样式各异的鞋子5个大麻袋。这种情况要放现在,可是一个特大事故啊,可当时,人命不值钱啊!
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之后,从1969年下半年开始,在军队强有力的“三支两军”下,中江县各方面的次序渐渐步入正轨,并且进行了好几次大规模的收缴枪支等武器弹药的运动,不管一你是哪一派的(“继光兵团”、“东方红”、“逍遥派”),凡是藏有武器弹药的必须上缴,否则部队要来抄家收缴。而且1969年下半年召开了好几次公判大会,每次都要枪毙10个八个“打砸抢”分子,重庆更厉害,1970年初,我在重庆时,还参加了一次公判大会,那次竟公判枪毙了200多名“打砸抢”份子!经过几次收缴枪支弹药以及枪毙“打砸抢”份子后,县城就很少听见枪声大作的了,当然,冷枪还不时听得见。从那以后,大规模的武斗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而我这个最后一届的“老三届”怎么办?学校不上课,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当时,只有两条路摆在我的面前:一条路是: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1968年12月,我和数以千万计的红卫兵一道,身份被转换为一个新名称: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上山下乡);一条是: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法子,二者必居其一。于是,在1969年11月,我带着几本破旧的高中教材(自学用),选择了其中的一条,离开了多灾多难的故乡----中江县城,一直在外流浪到现在。
《后记》
从2008年12月16日写好第一回开始,到今天,2009年1月11日,我写完最后一回,总共27天(不包括后来的修改、加工、润色),写完了《一个红卫兵眼中的“文革”》回忆录,总字数34000左右,加上序言,基本上每天写一回。文中所写,绝大部分是我的亲身经历,少部分是根据当时参加过的人的讲述以及口口相传,还有就是当时随处可见的两派散发的传单、战报,再有就是高音喇叭等的媒体报道。
本回忆录记述时间长度是:1966年11月---1969年11月,一共三年,三年。在漫漫人生道路上、在人类历史长河里,它,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然而这不是一般的浪花,这朵浪花让很多无辜者没顶,让很多参与者扼腕叹息!
我真感到不可思议的是:42年前的事情,怎么现在还能记得清清楚楚?而现在背过的英语单词却很快就忘!!经过我的反复思索:除了当时年轻,记忆力强这个因素外,最重要的是:1、那段经历是惨绝人寰的,在我的脑海里刻下了太深的刺激痕迹;2、这些刻骨铭心的场面经常出现在我的梦境里,经常出现在我的回忆里,按照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来说,就是这些记忆已经由瞬间记忆,通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进入了我的短时记忆中,再由短时记忆经过大量的回想,进入了我的长效记忆中,忘不了啦。
现在的80后、90后年轻人真是生活在幸福之中啊!!胡锦涛总书记前不久说的:三个“不”字中的“不折腾”(英语翻译:Bu Zheteng)是大得人心的。“文革”就是一场旷以日久的、全社会参与的、触及每个人灵魂的(毛主席语)大折腾!它整整耽误了我们整整一代人的青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江的年轻人们要团结起来,一心一意谋发展,专心致志搞建设,使我们共同的古老故乡---中江县不再折腾,不再出现那样的悲剧,为早日步入全国百强县而努力!中江的未来就掌握在80、90后的手里!
附录:本文经常出现的几个重要名词解释(帮助读者理解)
1、红卫兵(当年的愤青)。
红卫兵,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殊人群,大部份由年轻的学生组成。红卫兵并不是真正的国家军队,而是一种特殊的群众团体组织,是文化大革命中冲击原政权架构的重要力量,对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红卫兵是通称,每个学校里都有几支或十几支分别取不同名称的红卫兵组织。如:“全无敌”战斗队、“丛中笑”战斗队等,名称多来自毛泽东诗词或当地当时的重大事件的日期。许多个学校的红卫兵组织因观点一致而联合,又称兵团,如“101”革命造反兵团。红卫兵的宗旨包括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资产阶级反动权威”和“资产阶级保皇派”,“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等。手段有大字报、大批斗、“破四旧”、“抄家”等。“打砸抢”行为时有发生。他们的造反行动冲垮了各级党政机关现成的运行体系,成为毛泽东进行文化大革命、达成其政治目标的工具之一。
红卫兵的固定着装是:头戴绿军帽、身着绿军装、腰间束武装带、左臂佩红卫兵袖章,左胸前佩带毛主席像章,斜肩挎印有毛主席手写体“为人民服务”五个红字的军用挎包,手握毛主席语录(红宝书)。
2、串联
1966年,中央文革表态支持全国各地的学生到北京交流革命经验,也支持北京学生到各地去进行革命串联。1966年9月5日的《通知》发表后,全国性的大串联活动迅速发展起来。
大约六七月间,全国已出现“串联”师生。外地来京者大多是到首都北京取“文革造反经”和接受毛主席接见的师生,北京赴外地者大多是去帮助“破四旧”的师生,以大中学生为主,小学生禁止参加所有形式的串联。
毛泽东主席分别于1966年8月18日、8月31日、9月15日、10月1日、10月18日、11月3日、11月10日、11月26日8次接见了红卫兵,受接见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青年师生大约1300多万人。最初,周恩来总理号召步行串联,后来有乘坐交通工具的现象,串联的红卫兵吃饭住宿全部免费,并且可以每天领取0.5元的串联补助费,这是“文化大革命”初期很特殊的一道风景,串联时间为:1966年8月---1967年春节前,仅有一学期左右,春节以后,国务院发布文件,禁止继续串联,就地闹革命。
3、武斗
即用武力打架,争斗。武斗是“文革”中期,不同造反派组织之间相对文斗的武装冲突。从最开始的棍棒,发展升级到自制步枪,手榴弹、各种各样的热兵器、甚至大炮、装甲车、坦克等重武器。最早在上海开始,后扩大到全国。从“武斗”的惨烈程度来说,在当时的29个省市自治区中,四川最厉害;在四川的大城市中,重庆最厉害;在四川的地级市中,泸州最厉害;在四川的县级城市中,中江县最厉害。武斗者多为年轻人,死伤惨重。
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原烈士墓,现保有全国唯一的红卫兵公墓。
4、三支两军
指“文化大革命”期间军队支左(支持当时被称为左派群众的人们)、支工(支援工业)、支农(支援农业)、军管(对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实行军事管制)、军训(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起初,中央只是下令对广播电台、粮食和物资仓库、监狱等“要害”部门实行军管,随即扩大至民航系统。随着局势一天天的混乱起来,需要“管”的单位越来越多。各单位的“当权派”都被“打倒”了,“造反派”又互斗不已,谁能负起管理之责?只剩下部队了。于是,1967年3月19日中央军委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作出了“关于集中力量执行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任务的决定”(这一文件首次将“三支两军”作为一个整体性任务向全国全军提出)。仅在1967年前5个月中,解放军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军区就对全国7,752个单位实行了“军管”,并对2,145个单位实行了警卫保护,其中包括中央各部委、1,219个银行(占全国银行的42%)、547个广播电台(占全国广播电台的24%)、111家报社(占全国报社的53%)、10个铁路局(全国共18个铁路局)。但在偏远的县,“三支两军”实行较晚,比如,中江县的“三支两军”到69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前后才真正开始实行。1972年8月,“支左”人员开始陆续撤回,“三支两军”遂告结束。 “三支两军”对稳定局势,维护社会安定,减少“文化大革命”损失做出了贡献。
(作者E-mail地址: topforeign@163.com)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