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146|回复: 0

何频、高新:蒙古王乌兰夫和他的儿女们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5-6-25 04: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蒙古王 -- 乌兰夫和他的儿女们

摘自《中共太子党》何频、高新著


有「蒙古王」之称的乌兰夫家族是中共政权内的异数。乌兰夫自中共建政之前就已在占整个大陆五分之一的蒙古族领地上任最高首领 ── 直至「文革」之始,身兼自治区政府主席、党委第一书记、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军区司令员和政委,甚至连内蒙古大学校长及政治教授这样的名誉职务也不放过,这在中共历届地方领导人中是绝无仅有的。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内蒙古的党、政、军,公、检、法以及工、青、妇等多数重要组织都被乌兰夫家族成员所控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乌兰夫长子布赫曾任由自治区政府主席兼党委副书记、长媳珠兰琪琪柯曾任内蒙古广播局副局长、长女云曙碧曾任中共内蒙古顾问委员会委员、幼子乌杰曾任包头市市长一后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 、侄女云曙芬曾任区妇联主任一后任区政协副主席) 、侄子云照光曾任内蒙古文联主席(后任区政协副主席)等。乌兰夫家族的其他成员(大多数是第三代)则在其他部门担任厅、局、处长等职。另外,乌兰夫还有一子乌可力在北京中国长城工业公司任副总经理,一女云云杉在新华社总社当记者。

近几年来,虽然诸如邓楠、陈元等一批中共的许多高干子女已经陆续在大陆政坛上显露头角,但至今还没有第二例如乌兰夫家族一样,不但是子承父业,相继称霸一方,而且曾是全家继位,分兵把守大陆一方的各个重要部门。

一九九三年中共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以后,布赫由于年龄关系,从省级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同时,随着中共对少数民族分离运动的日益担忧, 「蒙古王」家族称霸一方的局面也已经受到挑战。是次人大会议上,布赫被安排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官至「党和国家领导人」序列。

熟悉内蒙古政情的人指出,在此之前,中共高层似乎预先考虑如果不在荣誉、地位上让布赫得到充份满足,而让他直接在省级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的话,他或许会提出让他年富力强,而且亦受过「苏修」 、 「美帝」双重教育的弟弟乌杰继任他的职务,以延续其家族对内蒙古地区的世代统治地位。所以,中共一方面安排了林伯渠之子林用三前去内蒙古担任自治区副主席,同时又把乌杰从包头市市长的位子上官升一级,却是调任内蒙旁边的山西省任职。这一来,既满足了乌兰夫后人们「老子英雄儿好汉」 ,世袭做官的愿望,又削弱了其家族在整个内蒙的统治势力。

不过,布赫官至「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并不是经常住在北京,平时只要北京没有必须他参加的活动,仍然还住在内蒙首府呼和浩特市呼风唤雨。

云氏家族自乌兰夫起发迹乌兰夫出身于土默特左旗塔布材(现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一个普通蒙古族农民家庭。其祖上是在蒙古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大约在明末清初,才在大黑河北岸定居下来,是土默特的第一户定居人家。后来从山西等地迁去四户汉人,便形成了塔布村。 「塔布」是蒙语「五」的意思。

因为塔布村是蒙汉杂居,所以乌兰夫的祖父那」辈就熟悉汉文化,并取汉姓为日贺」 。乌兰夫汉名云泽,幼名庆春,留苏期间又起俄文名拉谢维奇,回国后先后化名云时雨、陈云章和乌云达费,内蒙古自治政府成*且后才改名乌兰夫。

乌兰夫一九八六年时回忆说: 「因为我家祖孙三代都是同土坷垃和牛尾巴打交道的」 ,所以祖父了心想让儿孙们读书,希冀他们成为有知识的人,不再受人欺负,即使将来不

能到外面干事,学会写个状子也好,免得打官司时吃亏。

父辈的这种「望子成龙」的教育对乌兰夫后来终于发达起了决定的作用。

五岁时,乌兰夫的伯父即教给他读《千字文》 、 《百家姓》 、 《三字经》等启蒙读物,后来还一度请了一个来山口山西的贺先生到家里来教他和他伯父的儿子云润读书。

贺先生在乌家住了一年半,不但教他和堂兄国文,还教他们算术和地理知识,甚至给他们讲述太平天国、义和团和辛亥革命时期的故事,这对培养乌兰夫的造反意识起了启蒙作用。

当时,他们村子里有一位老者看见村里的孩子们都在云家玩闹,唯有乌兰夫一人在专、心致志读书,当即大发感慨:震春这孩子将来二疋有出息。 」

贺先生离开云家后,乌兰夫」度辍学,他在城里衙门做录事的二舅觉得可惜,于是为他托关系进了土默特旗高等小学校,凭官费继续学业。

一九二一年,乌兰夫刚刚十五岁即沿袭当地蒙民的习俗,与托克托县台基村一农民家女儿云亭结婚。

一九二三年十月,乌兰夫同其堂兄云润去北京蒙藏学校求学。虽然去学习是官费,而且也向地方政府争取到了路费,但家里还是「卖青」一即出卖地里正在长着的庄稼)为他们兄弟两人换了些零用钱。

乌兰夫曾与蒋经国同个共桌一九二三年底,乌兰夫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前身) 一九二五年九月加入中共。 O

同年十月,乌兰夫曾以在京蒙古族学生代表身份到张家口,出席内蒙古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他即被中共北方区委选派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

一九二五年十月底,乌兰夫抛下父母、妻子和大女儿云曙碧、长子布赫,乘坐一艘苏联运煤船前往苏联。与他一同上路的还有他的堂兄云润及张闻天、王稼祥、杨尚昆、伍修权及国民党方囿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冯玉祥的儿子冯洪国、女儿冯弗能和于右任的女儿于芝秀等三百多人。

在开往海参崴的轮船上,乌兰夫写了一首诗: 「山河悲破碎,水人痛黎元,赤帜镰刀举,为民解倒悬。胸怀救国志,肩负民族托。限鹏徙北海,取火向赤俄. … :。」

诗的水平虽然不高,但从中可以见出乌兰夫的汉语功底还是不错的。

在苏联读书期间,乌兰夫曾与蒋经国同班,两个人还共同登台声讨蒋介石「叛变革命」的罪行。乌兰夫回忆说:当时蒋经国虽然祗是一个中共的候补党员,但声讨蒋介石的语言比别人要尖利得多。

一九二七年夏,乌兰夫由于成绩较好而提前结业,然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和中山大学做教学翻译工作。

一九二八年六月,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乌兰夫以大会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了会议文件的翻译工作。

苦心经营二十年,成为「蒙古王」一九二九年五月底,经瞿秋白同意,乌兰夫绕道蒙古人民共和国回到内蒙。在乌兰巴托,受共产国际的指派,与另外两个蒙古人佛鼎和奎壁组织中共西蒙工委三人小组,乌兰夫负责组织。这是他最早担任的中共领导职务。而他的堂兄云润从苏联大学毕业后先是短期回国搞了几天地下工作,然后就到蒙古人民共和国共产党机关工作,从此再没有回到中国。回到家乡后,乌兰夫先是以教小学及拾粪劳动为掩护,在蒙古族青年人中发展秘密党员,然后分期分批送往外蒙训练。一九三 年,O他接任了中共西蒙工委书记的职务。

在此期间,中共在蒙古族地区发展的所谓「进步青年」多是一些出身寒微的贫苦农牧民的子女,所以造反情绪一煽即起,但却是素质极低。比如被乌兰夫送往外蒙学习的青年有一个叫朱埔旦的,原来是个庙里的烧火喇嘛,到了外蒙后又要求去苏联,后来由于语言过不了关又被苏方送回外蒙,外蒙方面没有办法祗好将他安排在郊区种菜,直到中共建政后才回国。

一九三六年,乌兰夫依靠安插在当时苏尼特右旗王爷德穆楚春栋鲁普组织的蒙政会保安队中的中共地下党员,确定在这位王爷决意投降日本人的情况下,策动了百灵庙军事暴动。这次起义为乌兰夫也为中共在内蒙组建了第一支武装力量。值得肯定的是,抗战中,这支部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改名为新编第三师,其部将多勇猛的蒙古族骑兵,曾与日军浴血奋战。

抗战结束后,这支蒙古族部队成为组建中共骑兵部队的基础,乌兰夫也因此有了同中共政权讨要官职的实力和本钱。

一九三七年初,乌兰夫在傅作义手下的蒙旗保安旅(后改编为蒙旗独立旅)出任公开的政训处代理主任,秘密的中共地下党委书记。这个职位不仅为乌兰夫扩充共产党武装力量有很大帮助,而且也骗取傅作义将军对共产党采取容忍态度,为后来国共内战中国民党在平津张战役中全线溃散,以及傅作义、董其武率部投共埋下了伏笔。

一九三八年,蒙旗独立旅改编入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师,归胡宗南统辖。乌兰夫在这支部队中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国民党方面的反对,祗好于一九四 年四月离开。 O

在延安,乌兰夫先是担任延安民族学院教育长、陕甘宁边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一九四五年在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候补委员。抗战胜利后,中共为削弱国民党统治的实力,策动内蒙搞所谓「民族自治运动」 。

于是乌兰夫奉中共之命,积极筹划组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并在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举行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首次执委会上出任执委会主席兼常委会主席,而且又分工自己担任该会军事部部长。同时,他还力主成立了内蒙古军政学院,自己亲任院长。

在此前后,他还出任了绥蒙政府主席、中共晋察冀边区中央局委员、内蒙古共产党工委书记。

自此,乌兰夫开始确立了他的「蒙古王」地位。

但是,乌兰夫等人为中共在内蒙苦、心经营的势力,主要集中在乌兰夫家乡周围,即所谓否蒙」 。而与之相对的东蒙主要控制在」些民族主义者手中,当时已经建立了东蒙自治政府,并重新组织起了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东蒙自治政府的人虽然对国民党统治者推行大汉族主义政策不满意,但同时也对中共存有很大的戒心。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与中共「平等自治」的口号相对的「独立自治」 ,因此为共产党所嫉恨。

听说乌兰夫出任为共产党一手操纵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束蒙的人认为其中有诈,放风说百正的蒙古人云泽已经死了,现在共产党是让一个汉人冒云泽之名,出任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的」 。

无奈东蒙的一帮人一没有军队,二不依靠国、共两党的任何」方,当然敌不过以乌兰夫为首的西蒙中共势力。

一九四六年四月,东、西蒙两派势力举行了内蒙古历史上有名的「四三」会议,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的主要决议」 ,确定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为内蒙古自治运动的统一领导机构,撤销东蒙古自治政府,建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部,内蒙古人民革命党自行解散,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统一领导内蒙古的武装部队,乌兰夫当然继任了这个委员会的执委会主席兼常委会主席。

一九四七年五月,无条件接受中共统治的大陆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内蒙古自治政府建立。乌兰夫出任主席。

从一九二九年到一九四七年,乌兰夫为使大陆整个蒙古民族归顺中共政权,进行了近二十年的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获取了连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首领也不得不尊他为一方枭雄的资本,奠定了他长期担任大陆蒙古族最高首领的坚实基础。以致于他的后人仍然能够继续坐在内蒙古地区最高王爷的位子上居高不下,先后长达十年之久。

一九四七至四九年,乌兰夫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内蒙古共产党工委书记、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占 此,整个内蒙古地区的党、政、军全部大 q权都绝对控制在他一人手中。

中共建国后,乌兰夫成了中共高层干部中职务最多者之一,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和主任、中央民族学院院长、中苏友协办公室主任、和平理事会理事、中央法制委员会委员、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华北局副书记、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内蒙古党委第一书记、内蒙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军阶上将) 、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内蒙政协主席及内蒙古大学校长和内蒙古师范学院的政治教授。

「文革」开始后,乌兰夫及他在内蒙古担任党、政、军要职的亲属全部被整肃。乌兰夫被长期关押在北京西山,至一九七三年中共不大」召开前才被周恩来保出。

外界对乌兰夫家族的报导多有错误因为乌兰夫的家族实在庞杂,加之在内蒙古地区云姓的官员太多,所以外界对乌兰夫家族的报导多有失实。

一九九 O 年一月出版的美洲版寿报周型第二五四期中〈出卖蒙族的历史罪人〉和同年三月出版的第二六 O 期上芰〈文革时期的一笔血债 ── 内蒙古「内人党」案件撮要〉两文中披露了许多极少为外界所知的内幕情况,但同时也有许多史实的不准确之处。比如, 〈出卖 …… 〉一文中记载中共「在一九六五年底召开的华北局前门饭店会议上将其(指乌兰夫)整肃,撤销所有职务」 ; 「中共从六五年起就软禁了乌兰夫」是没有根据的入乌兰夫年谱》上卷,记载乌兰夫的活动日程一直到一九立茱四月三十日二九六六年一月一日,乌兰夫还在内蒙发表全《元旦讲话》 ,之后除四月十三日到十六日去河北邯郸参加中共华北局会议,一直还在他的内蒙领地活动,包括主持内蒙党、政、军会议和到他的家乡土默特旗检查工作。

另外, 〈出卖 …… 〉一文中说乌兰夫早年有妻王氏,生有二子,长子布赫,被任命为内蒙文化局长,次子沙力克,留苏返国,暂时任教内蒙师范大学,乌兰夫亦想让他从政。乌兰夫在延安民族学院期间,结识学生云丽文,成婚后抛弃前妻。云丽文又为他生有二子二女,其中一子是乌杰,现在美国留学。

事实上人出卖 …… 二文发表时,布赫早已当了七年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和中共内蒙自治区党委第一副书记. !乌杰也早已在一九八二年底即从美国返回家乡,先后当了赤峰市副市长、包头市市长,并于〈出卖 …… 〉一文发表前几天就任了山西省副省长。 〈出卖 …… 〉一文中将乌兰夫的长女云曙碧写成乌兰夫的妹妹,并想当然地让她同哲里林盟盟长兼党委书记云照光结为夫妻,并称乌杰娶了陈云的女儿,就更是乱点鸳鸯谱了。

侄子云照光掌管内蒙文化部门据中共有关史料记载,云照光生于一九二九年,较云曙碧小六岁。他是乌兰夫的堂兄云润之子,生于土默特左旗,同布赫、云曙碧一同于一九三九年到了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延安民族学院、延安大学、三边公学学习,一九四五年加入中共。曾任中共西北军区蒙汉支队指导员,伊克昭盟支队指导员。中共建国后,任内蒙古军区政治部文化处处长、伊克昭盟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内蒙古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内蒙古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内蒙古自治区文委副主任、文化局局长、中共内蒙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内蒙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曾当选为内蒙山 治区文 H联主席和全国文联委员。

他写过一个电影剧本名为羲尔多斯风暴,其中的主人翁其实就是乌兰夫的化身。

侄女云曙芬主管内蒙古妇女工作云曙芬是云照光的姐姐,生于一九二四年,一九四 年到O延安后相继在陕北公学、延安民族学院、延安大学学习。中共建政后曾先后任内蒙古军政学院中共党支部委员、伊克昭盟盟委书记、内蒙古妇联主任等职。七十岁时仍占据政协副主席之位。 」个内蒙古区政协,乌兰夫家族竟有兄妹两个在其中任副主席,实在是有些通份了。到了一九九三年内蒙古区政协换届,兄妹两人一起被排除在政协副主席名单之外。

长媳珠兰琪琪柯主管宣博布赫的妻子珠兰琪琪柯是辽宁阜新人,生于一九三 年,是布赫 O担任内蒙古文工团团长时相中的蒙古族演员。中共建政后曾到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干部训练班、中央戏剧学院导演干部训练班学习。毕业后先后任过内蒙话剧团团长、内蒙电影制片厂厂长、内蒙文联副主席、内蒙古影协主席等职。长期自命为电影导演,但一生中也祗在一部很少有人听说的电影《草原晨曲》中任「合作编导」 ,所以后来祗好安心从政,先任中共包头市委统战部长,后任内蒙古广播局副局长。

长女此妻子云丽文仅小一岁乌兰夫的长女云曙碧生于一九二三年,参加中共后仕途一直没有她的胞弟布赫好, 「文革」前最高官至司局级。直到一九九二年为止,她已是年近七旬的老妪但并不服老,不但占着一个内蒙古「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还一直担任着中共内蒙自治区顾问委员会的委员。中共的顾问委员会撤销后,这位老人才不情愿地真正退居幕后,还要担任一些纯荣誉性的职务。

一九八三年四月,内蒙古召开自治区六届人大会议,乌兰夫一家竟占了六个代表名额,除他本人外,还有云曙碧、云曙芬、云照光、布赫及珠兰琪琪柯。

当时,乌兰夫一家只有他的次子乌可力没有在内蒙任职,却进京在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任职副总经理。

「乌兰夫肯定不止一个妻子」台湾出版的群共研艺及英文版的群共组织名拳都记载乌兰夫的妻子名为云丽文。

但是,笔者曾就乌兰夫是否有两个以上的妻子问题访问过一位中共元老的孩子,回答是「乌兰夫肯定不止一个妻子」 。

据新华社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九日电稿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全国政协第八届委员,已故国家副主席乌兰夫同志的夫人云丽文同志,因病于一九九五年十月二十九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三岁。云丽文同志一九三七年参加内蒙古抗日救亡活动,一九三九年赴延安。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办公厅副主任、国家民委委员。

从云丽文的年龄上判断,她仅比乌兰夫的长女云曙碧年长一岁,比长子布赫至少大四岁,比小儿子乌杰大十三岁,毫无疑问不是乌兰夫的元配。

乌兰夫的元配可能叫云亭。

乌杰出版于一九八五年的著作《系统辩证论》的扉页上写有「献给我亲爱的母亲云亭和我亲爱的父亲乌兰夫」的字样;另外,一九八七年中共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举行庆典时,乌兰夫还携发妻云亭及子女们前往接受臣民们的膜拜,新华社记者还拍有他们夫妻和乌杰在」起的照片。

如果云亭真是乌兰夫的元配,后来乌兰夫又娶雪丽文为妻,而乌兰夫在一九八七年于云亭公开以夫妻名义活动,也许乌兰夫并未与云亭真正离婚。小女云杉正在撰写「内人党」冤案另外,最近笔者又调查到乌兰夫还有一个幼女名云杉,一九七六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子闻系,现为新华社和《了望》周刊记者。这个女儿是否还是云亭所生外界就不知道了。因为乌兰夫自己的回忆录及中共的有关史料对云曙碧、布赫、乌宾(乌可力) 、乌杰之外的孩子都未提及。如果云杉真是乌兰夫的孩子的话,很可能是云丽文所出。

乌兰夫家族人人擅长汉文写作乌兰夫家族成员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再像毛泽东所描述的那样: 「祗识弯弓射大雕」 。他们几乎人人都擅长门汉文写作。乌兰夫本人的回忆录中虽然通篇都以「革命道理」贯穿,但文字功底甚厚;他的两个儿子布赫和乌杰,加上侄女、侄子都先后有理论或文学作品问世。

创作成果最丰富的当属小女云杉,她先后发表过人物通讯和人物传记多篇,其中篇小说《骑白骏马的人》已经在大陆被改编成电视剧。一九九 年,她还完成了一部二十五万字 O的长篇纪实小说宪狂盛衷。该部作品以中共于「文革」期间在内蒙古地区一手炮制和导演的「内人党冤案为背景,大胆揭露了中共如何在内蒙地区搞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使数以十万计的人致死或致残」 ,称这是一个「生活在内蒙古地区一千二百万居民、水远不忘的故事,也是整个中国为之迷惑的、水久之谜」 。

布赫的出生年月令人质疑

关于布赫的出生年月,查找大陆所有介绍他的材料,以及美国、香港、台湾的相关报导(包括英文的群共组织名艺) ,都记载他生于一九二六年三月。但是根据乌兰夫自己的回忆录和中共党史出版社编选出版的《乌兰夫年谱》记载,他自一九二三年十月从土默特旗高小毕业后仅仅回家住了几天,然后即与堂兄云润到北京读书,假期时亦没有回家。一九二五年十月下旬即直接从北京转道上海去苏联,到一九二九年九月中旬回到老家。近六年时间,他没有同妻子家人团聚过,所以布赫生于一九二六年是没有可能的。另外,乌兰夫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也曾写道: 「自从出国到莫斯科中山大学以后,我就与家里没有联系。这五年亲人们都还健在么?小儿子已经五岁了,长得什么样我还没见过呢,实在令人挂念啊。 」到家以后,雾轮流抱起地下的女儿(云曙碧)和小儿子(布赫)使劲亲了亲。小儿子还认生呢。 」 (注:前面的两处括号为乌兰夫自己所加)

由此可见,既然乌兰夫自己都说一九二九年九月中旬时布赫已经五岁了,可儿布赫应该是生于一九二四年,出生月份应该是一九二四年七月底或八月初。如果硬要把他说成是一九二六年三月生,这里面就有问题了。

台湾一九九 O 年十二月出版的中国大陆研究》 「人物介绍」栏里说布赫生于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六日。照此推算,布赫的母亲至百亭应该是在一九二五年六月左右受孕,但中上一出版的《乌兰夫年谱》中记载,当时乌兰夫正在北京读书,而云亭正在千里之外的内蒙边塞种地。香港出版的群共最高领导真一书说布赫生于一九二六年十二月,据此推算他的母亲应该是在同年三月左右受孕,但此时乌兰夫正在苏联莫斯科和蒋经国坐在一条板凳上接受支达林主义教育。另外,台湾中共人事研究专家对于乌兰夫次子乌宾出生于一九二九年的考证恐怕也是错误的。乌兰夫二九年九月中旬才从苏联回国,然后还要「十月怀胎」 ,所以乌宾最快也是出生于一九三年六月底。 O中共的有关材料记载云曙芬生于一九二四年是有道理的。云曙芬是乌兰夫堂兄云润的女儿,而云润同乌兰夫的早期经历」样, 」同出外上学, 」同回家省亲,所以其妻身怀云曙芬的时间应该同乌兰夫妻子云亭怀布赫的时间前后不差几天。

既然生于一九二四年,布赫到一九九三年出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时的年龄已经是六十九岁,之前四年即已超过了中共规定的正部级干部的退休年龄。布赫本人是否是因为不愿退休才认同公开的报导中把他的实际年龄缩小两岁,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布赫自幼在延安接受「革命理想」薰陶按照乌兰夫的回忆,布赫从幼年起就开始接受赤色活动的薰陶,从事共产党地下活动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一九三 年。当时,乌兰夫在家里O召开中共西蒙工委秘密会议时,布赫已经学会跟着妈妈和姊姊给他们放哨了。

一九三八年五月,乌兰夫赴延安晋见毛泽东,对许多中土上兀老的子女们正在延安被培养为聂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十分眼热,随后即给奎壁写信,请他将自己的大女儿云曙碧和大儿子布赫送往延安。奎壁接信后几经周折,于一九三九年才派人将此两人送往延安,入陕北公学民族部学习。香港商艺杂志一九九一年八月号报导说:此次同去延安的还有云润的女儿云曙芬。中共的宣传材料中也记载着云曙芬是一九三九年到的延安。但葡流》杂志上将云润说成是乌兰夫的哥哥不对,其实云润是他的堂兄。乌兰夫画年的记忆二文中曾写明:五出生的时候,家里有祖父、祖母、伯父、伯母、父亲、母亲和一个姐姐、一个堂兄。 」回忆录的后面也详细记述了他与堂兄云润从一起求学到「共同投身革命」的经过。

现在的中共「太子党」严格地说,应该包括「延安时代」和「北京时代」两部份人。前一部份中包括叶选平、布赫、聂力等,比他们年龄稍小的还有李鹏、邹家华、李铁映、伍绍祖等。而布赫在这「延安时代」的一批人中资格又是最老的。他的入党时间比叶选平还早三年(一九四二年) ,虽然没有叶选平留学苏联的经历,但早在中共建国前所任职务即已相当于地委级(中央的司局级) 。所以,他实际上是中共的所谓「第二代领导人」。

布赫是内蒙「乌兰牧骑」的创始人布赫又名云曙光,一九三九年到延安后先在陕北公学民族部学习不到两年,中共即在陕北公学民族部的基础上建立延安民族学院。布赫在担任教育长的父亲督促下继续在民族学院学习了一段政治理论,即表示对文艺感兴趣。乌兰夫想到自己家里三代农民出身,包括他自己进归绥城(现呼和浩特市)之前,除了马头琴之外,再没见过世界上的其他乐器,所以感觉自己的儿子很有理想,于是鼓励他从事文艺工作。

抗战胜利后,乌兰夫再次到今内蒙及河北一带活动,布赫即随同前往。中共建国前他担任的主要职务祗是内蒙古文工团团长等文艺官,同时还担任内蒙古自治联合会组织干事及内蒙古自治学院中学部副主任兼政治教员。

中共建政以后,布赫的文工团长继续当到五四年,即改任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党组书记兼内蒙文联主席等职,并当选为全国文联第二、三、四届委员。

一九五六年六月,他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一九六一年七月,被任命为内蒙古文化厅副厅长、中苏友好协会内蒙古部秘书长。

这一段时间里,他的最大政绩就是组建了内蒙地区的「乌兰牧骑」 ,被毛泽东肯定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好形式。

所谓「乌兰牧骑」 ,是指以小型、流动方式下乡演出的文工队。布赫作为文艺官,也常常动笔撰写文艺书籍,其主要著作有商蒙新文化在前进》 、葡海纪行》 ,并主编过笃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墓及《今日内蒙古畜牧泰等书。

「文革」前,布赫已经官至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代常委、自治区文委党委代书记、主任。「文革」中,布赫受父亲牵连入狱。一九七四年复出后先是出任中共包头市委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一九七七年起任中共内蒙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次年十二月任自治区党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一九七九年五月调任国家民委副主任。

一九七九年九月到八三年四月,布赫又兼任了呼和浩特市市委第」书记,并于一九八 年 O四月兼任该市市长。

一九八二年九月,布赫在中共中央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历补」为中央委员,一个月后出任内蒙由口治区党委副书记。一九八三年四月,布赫出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直至一九九三年四月正式卸任,整整十年。一九八四年四月,布赫曾以团长名义率中国大陆省长代表团赴日本访问。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在中共「十三大」上再任中央委员。一九九三年三月,布赫与弟弟乌杰分别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的代表出席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布赫在这次会上以高票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布赫在中共高干子女中,唯有叶选平可以同他比资格,而他近年来在很多方面的表现也颇像叶选平,属地方改革派首领。虽然他没有如叶选平在广东那样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同时又因为离天子太近,行事方式也不得不比叶选平要谨慎一些。不过,与叶选平相比,除了同为延安时期即参加革命的元老后代之外,布赫还多了一项少数民族的政治本钱,所以中共高层必须将他与叶选平同等对待。中共自八十年代开始废除干部终身制以后,因为年龄原因从省长百治区政府主席)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反而官至「中央领导层」者,只有叶选平和布赫两人。前者出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值得注意的是,布赫在内蒙主政期间,不仅推动了内蒙地区的经济体制改革,也还曾试行过小规模的政治体制改革,其中卓资县的行政改革试点引起过中共改革派理论家关注。当时, 《新观察》主编戈扬为此开过」次专题讨论会,布赫亦到场参加; 《世界经济导报》也曾为此对他进行过专访。

另外,布赫似乎并不是一个喜欢赶潮流的人,从他的改革思想和改革政绩看,他确实不是」个安于现状的保守型官僚,但在改革的同时他又反对「头脑发热」和「操之过急」 。他认为: 「从实际出发,指标看来定得不是最高,调子听起来也可能不是很响,但能够真正做到,那就对国家、民族有益,因此当然是真正的加快,真正的积极了。 」

一九九二年春邓小平南巡之后又刮起改革旋风,全国重新高唱「经济中、心论」 ,但布赫在「六 四」后不久即反覆强调: 「我觉得要善于把各种具体工作同发展经济联系起来,进一步体现经济建设是我们现阶段各项工作的中、心这一基本思想。 」

最为难得的是,虽然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在「六四」期间也是比较活跃,但中共采取镇压政策后,整个呼和浩特市的「政治清查」工作基本是在做样子、走过场。在内蒙高校工作的朋友曾告诉笔者,布赫对大学生一直还是主张采取和缓的疏导政策的。另外,他作为一个蒙古族人,对当地的蒙古族知识分子在民族占自治等问题上的「过激」言行从来不主张用政治高压手段解决,因此在知识分子中较他的父亲要得人心。

中共统治使内蒙元气大伤一九六六年以后,中共在内蒙接连搞了三大冤案,即「乌兰夫反党叛国集团」案、 「内蒙古二月逆流」案及薪内人党」案。据中共自己的文件中透露:从一九六六年至七十年代初,因这三大冤案而使七十九万人直接遭到批斗,其中两万两千九百人致死,十二万人致残。但是,实际数字要远比这个统计多得多。一个传说的数字是:直接致死者至少十万人,致残者难以统计。

海外学人彭惠曾在其文章中揭露说:受命到内蒙挖「内人党」的汉族干部在运动过程中制定了「祗有触及他们的皮肉才能刺疼他们的灵魂」的成功经验,专案组为了搞逼供信,专门派人查阅日伪时期及国民党时期的监狱材料,在经验交流会上推广了三十多种刑法,诸如吊打、老虎桡、灌凉水、压贡子、钉竹签、鬼抽筋、过电、烙铁烫等等酷刑已经都是司空见惯的「小儿科」 ,最令人发指的是四种新发明。立一」是「热情帮助」 ,办法是生起四座煤火炉,烧得里外通红后放置于犯人四周,同时还要让犯人穿上十几斤重的老羊皮大衣,直到被烤得虚脱昏倒为止。

其二叫「冷静思考」 ,即把被烤得支持不住的犯人再扒光衣服,推到院子里,双手背铐着跪在雪地里。

其三是「小、心谨慎」 ,办法是朝天放十来张桌子,让犯人脱光衣服站到桌子腿上不停地跳「忠字舞」 ,步伐一慢就用皮鞭抽打。

其四是「只争朝夕」 ,即把犯人向上吊起,下身给穿上一条灯笼裤,里面再塞进一只野猫或黄鼠狼,打手们不停地抽打犯人下身,野猫和黄鼠狼便在犯人的裤裆里乱窜乱咬,撕裂犯人的下体和生殖器的肌肤,使犯人疼得死去活来。

虽然乌兰夫家族在这场民族浩劫中也深受其苦,例如乌兰夫一度被关押在什么地方连周恩来都不知道;乌杰曾从劳改场所偷跑回家无奈地同妻子商量生个孩子好将来有人探监。但大多数蒙古族人并不同情他们,认为正是由于当年乌兰夫向毛泽东的汉人独裁政权百依百顺,凭投靠共产党确立自己家族的素古工」地位,才给蒙古人民带来了如此巨大的灾难。

另外,由于乌兰夫长期追随毛泽东政权的极左路线亦步亦趋,导致整个内蒙地区是全国各地受人为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前文提到的那份中共内部文件中供认: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内蒙的情况」直是比外蒙好,但由于乌兰夫大搞「以粮为纲」 ,逼迫大批世代以放牧为生的蒙古人毁草垦荒,其直接害处是牧民们弃长从短导致生产力低下,长远的危害则是导致大批草原严重沙化。长此以往,整个内蒙地区「人均生产力低下」 ,人民生活日益「贫困化」 (中共文件中语) 。

汉族人严重侵犯蒙族人利益也是内蒙人民反感乌兰夫家族的重要原因。中共建政后,大量汉族人向内蒙迁徙,一九四九年时,内蒙人口祗有六百万,但一九八一年已达一千六 、百万,九 O 年更是剧增至二千一百六十多万,其中少数民族祗占五分之一强,而且包括蒙回、满、朝鲜、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多个民族。蒙古人民对中共政权这种以汉族人口优势同化少数民族的恶劣政策非常愤怒,因此而导致少数民族小规模骚乱时有发生。

改革开放忧喜掺半据旅居美国的著名蒙古族问题专家程铁军先生介绍,内蒙古从地域上讲,它的自然资源好多方面都是全国第一,比如森林面积全国第一,人均淡水面积全国第一,人均耕地面积全国第一,人均占有水产目叩全国第一等等。而且,蒙古人的平均教育水准比汉族高,这是我们过去没有想到的。美国的《世界日艺曾报导外蒙平均文化程度高,是因为推行新蒙文的原因,这是胡扯。其实,内蒙古的老太太,不会念报纸的没有几个,原因就是他们用的拼音文字,不管新蒙文,还是旧蒙文,都是一回事。

所以从文化教育和白同然资源角度,内蒙的发展潜力相当大,同现在他们所处的经济上的贫困程度是不相称的。

内蒙古至今同东南沿海比,是落后的。原因有几个方面。如果讲民族政策哪方面执行得不好的话,那么从经济上,从经济区域布局,还有从原来中央计划经济控制下的政策讲,确实对内蒙人不公平。过去中央计划经济政策被内蒙人叫做疆民地」政策,将内蒙的大量原料运走了,对当地民族工业的发展重视不够。

当然十几年改革以来,采取了很多新的措施,但是蒙古人还是不满意。有一年,蒙古族学生闹事,其实就是想让中央给内蒙的政策应该同给西藏和新疆的政策一样,结果中央没有答应。

程铁军教授认为:内蒙的蒙古族人口目前大概维持在三百万左右。虽然说内蒙大多数地区都是蒙古人的地方,由于工业化的程度不同,所以纯牧区里,蒙族人比例就高,在整个农业区和城市地区,蒙古人比例相对较低。但是在整个内蒙古地区,蒙族人现在只占百分之十。所以古族即使在内蒙地区,也是「少数」 ,绝对少数。

中共建国四十多年来,除了天人党」时期是典型的汉人整蒙人,公开化的、有组织的蒙汉冲突基本没有发生,但是改革开放之后也有小规模的驱赶汉人的现象发生,比如蒙古人用卡车把汉族干部拉到张家口, 「回你们内地去」 ,已你们口里去」 。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好多次了。不过规模都不是很大。

对此,中央的处置也只能用软办法,比如有些确实不受当地蒙族人欢迎的汉族干部,就采取调离的办法。不过还会派去新的汉族干部。从长时间讲,中央政府对蒙古人的不信任和随便猜疑的情况、敌视、心理,都是很严重的。程铁军先生认为,所谓「左」的民族政策,在蒙古人地区一直是贯穿下来的。

程铁军先生还认为:这种「左」的民族政策虽然在近十几年来得到一些纠正,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蒙古族干部的提拔,比汉族干部提拔得快,在内蒙地区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是另一方面,中央对蒙古人还是有不放心的地方。每次更替干部,重要职位上的干部,尤其是党的干部,都是由北京直接任命的。这个办法,证明实际上中央政府对蒙古人的戒备、心理还是很强。

程先生指出,从总的来看,蒙汉矛盾远没有西藏那么激烈,也没有新疆那么尖锐。从长期来看!阎魉他不小。机豹系的悯题,就不可能他们外灰辈独谈、蒙古人自己不承认什鼾{内外蒙」 ,他们认为,蒙古族就是一个,同种同文,同样宗教。因为外蒙问题现在很大,所以内蒙的蒙古人在整个民族合并的问题上已经改变了想法。过去,还有人想过要把内外蒙合并,即把内蒙并到外蒙去,现在反而有此」人开始谈论是否让外蒙归进来,恢复秋海棠的大中华固有版图。

但是,究竟蒙同汉是什么关系,我认为完全取决于将来,在下一个阶段的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汉族人如何对待这个问题。我认为矛盾主导方囿都在汉族这一面。

即使矛盾爆发到非常极端的程度,我认为也不会发展到整个内蒙地区都闹起事来,只是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古族人相对集中的地区会出事,比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盟,另外,像召乌达盟等蒙古族人相对集中的地区也有可能。

公平地讲,自八十年代布赫在内蒙主政以来,由于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务实政策,内蒙人民还是得到了中共建政以来从未有过的实惠。仅就工业建设而言,改革开放后,中共陆续给内蒙的投资已达人民币百亿以上,全国五个大型露天煤矿有四个开发于内蒙,包括准格尔、东胜、霍林河、伊敏河等。据说到一九九五年内蒙的发电量即可增加一倍,到二 OOO 年即可比现在增加五倍。另外,铁路、石油、冶炼等大型工业项目也纷纷上马。但是,工业的开发一方西又导致内蒙地区的汉人比例进」步增加,再一方面是导致内蒙草原的进一步沙化昌回 尤其是因为露天煤矿的开发,所以由此导致的民 L族矛盾会进一步加深。

一九九 O 年春天,北京地区突然动员各机关单位捐献衣物,而且说明不要内衣之类,最好是棉制的冬衣。上面的文件说是要支援青海,因为那里有牧民遭受雪灾。但内部传出来的消息说,真实原因是有十多万内蒙牧民集体向外蒙逃亡受阻于中蒙边境。对方求助中共合作解决,于是中方派了大量军警前往。受阻的牧民又不愿回去,以致中蒙双方的军队将其长时间围困在冰天雪地里。中共政权不愿再重蹈过去曾在新疆等地实行的激化矛盾的作法,所以祗好一边做「思想工作」 ,一边给他们空投衣物和食品,以防止因饥寒交迫而导致进一步的反抗行动。

总之,乌兰夫所营建的云氏家族对大陆整个内蒙地区的统治一方面被中共方面时时警觉,提防其成为民族分裂势力. !另一方面又为广大蒙古人民日益唾弃,所以昔日的家族王权已经成为历史。

乌杰本人被调往山西,与其说是因为年富力强、学有所长而受到重用,不如说是明知是中了中共的「调虎离山」诡计还有口难言。

乌杰成长于延安「马背摇篮」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七日,乌兰夫的小儿子乌杰出生于内蒙

古归绥市(现呼和浩特市) 。一九三九年布赫同云曙碧去延安后,乌兰夫的妻子带着乌杰及他的二哥乌宾(后改名乌可力)东渡黄河,到了乌兰夫身边。当时,乌兰夫在国民党傅作义手下的新三师从事中共统战工作。一九四一年,由于胡宗南下令杀掉乌兰夫,中共得密信后决定调乌兰夫去延安。四月下旬,乌杰同哥哥鸟宾、妈妈云亭随同父亲西渡黄河,长途跋涉四个月到达延安。

乌杰到延安时还不满六岁。据他本人回忆,在去延安的路上,妈妈又给他生了个弟弟,但因为带着终日啼哭的婴孩无法夜行军,于是他和他的二哥乌可力就地找了个最高的沙丘,把这个刚出世的小生命、水远留在上面了。

从小想当「反革命」

到延安后,乌杰先是就读于中共在延安五十里外开设的安塞小学,后又就读于延安抗日子「延安整风」时,乌杰所在的学校里也在孩子里面抓特务。校长在全校「整风」动员大会上号召说:百白光荣,谁是特务,站在桡子上。 」于是,年仅七岁的乌杰和另一些中共首脑的小「接班人」个个抢着往桡子上站。

事后,乌杰祗是感到中共做的这种事情十分可笑,却没有想到「文革」开始后,他却真的被打成了「苏修特务」和「反党叛国分子」 ,并为此坐监狱数年,吃尽了苦头。

一九四六年乌杰正式参加中共工作,一九五三年加入中共。

先后受过修正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教育乌杰可能是中共高干子女中唯一一个先后受过苏联修正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双重教育的「太子党」成员。中共建政后,他随父进了北京,入读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一九五四年在北京外语学院接受了一年外语培训,一九五五年被送到苏联列宁格勒化工学院留学。

从苏联回国后,除了「文革」坐牢期间,乌杰先后任包头市四 八厂技术员、内蒙古师范学院助教和中国科学院感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车间党支部书记。一九八 年,乌杰又得到了去美国进修管理科学的机会。一九八二年,他妻子给他去信说有人告状说他要留在美国不回去据乌杰自己说:倒是那个告他状的人真的是留在美国不回去了。曾到天安门广场为周恩来献花乌杰在其生平中最自豪的一件事,是他一九六二年结婚时,周恩来夫妇及贺龙、陈毅、聂荣臻等几位元帅都出席了他的婚礼。当时因为正是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周恩来提出要亲自为乌杰主持婚礼,但又不能讲排场,所以乌兰夫就决定用一只牛宴请所有出席婚礼的中共军头、政要。

乌杰回忆说: 「文革」中,又是周恩来接到他妻子的求救信后下令把他从监狱里放出来,所以,他对周恩来的感情十分深厚。一九七六年周恩来去世后,他也带着妻子孩子到了天安门广场,同百万北京市民一起在松树墙上扎上了寄托哀思的小白花。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八日,乌杰再访苏联,乌兰夫逝世时他正坐在飞往莫斯科的飞机上。三天后,大使馆人员才将这消息告诉他。他后来回忆说: 「同是丧事,这」次却平静多了。 」言下之意,他对周恩来的感情比对他父亲的感情要深得多。

回内蒙为长兄佐政乌杰于一九八二年从美国返回内蒙,次年随着他哥哥担任山口治区政府主席,他出任了赤峰市副市长,主管工业。一九八五年,又升任包头市市长;一九八九年九月,调任山西省副省长。

因为在美国加州大学学的是企业管理,所以乌杰对控制论方面的学习和研究颇具兴趣。回国后也一直没有间断这方面的研究。一九八八年,他在高蒙古社会科昙杂志上发表论文〈系统辩证论〉 ,并以此为题在两年后出版了专著。

据说他的研究引起了钱学森的注意,曾打听乌杰何许人也。当有人告诉钱学森乌杰是「蒙古王」乌兰夫的幼子时,令他大为惊叹。

包头市是内蒙古地区最大的钢铁基地,被称为「草原钢城」 。按理说乌杰分别从「苏修」和「美帝」那里学来的工业生产和企业管理知识正好可以大派用场。但是,他任包头市长四年,并没有给那里的老百姓留下好印象,祗是给继任者留下了」副「城市待业率居全国之首」的烂摊子。

乌杰的继任者叫王凤岐,一接任就发现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待业青年却达四.五万人,待业率达百分之六.七。全市每户有二名待业青年的达二千五百五十三户,有三名以上待业青年的有七百七十九户,家中有待业子女的基本上都是一线的生产工人,而且待业青年还在继续以每年一.二万人的速度增加。

王凤岐上任伊始,无论走到城市的哪个角落,听到的都是对旧市长留下的劣绩的满腹牢骚。他到包头炼钢厂,厂领导见面第一句就是「全厂一万多名待业青年怎么办?」他到石拐矿区,一位六十多岁的退休老工人听说新市长来了,找上门哭诉说: 「王市长,我自己已经退休,但全家有五个待业青年,最大的已经二十九岁了。你帮帮俺吧! 」

不知道这位新市长对其前任留下这样一副烂摊子却还能高升心里是什么想法,但他上任后即抓紧制定了包头市政府《开于劳动就业若干问题的暂行办法》 ,根据这个办法,一年时间即解决了八千名待业青年的工作问题,此后的三个月里又安置了七千名。为此,包头人称赞王凤岐各曰官、心里装着老百姓」 。由此可见他们对乌杰这位素古工」后代在当地任「父母官」四年的业绩起码是不敢恭维。

四「太子」执掌体改委不知是中央的意思还是乌杰本人的志愿,乌杰在山西省副省长的位置上还没有干满一届,便调进北京,出任国务院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国务院下属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曾是赵紫阳」手创建、苦、心经营,并陆续网罗了」大批知识界菁英的超部级机构,只因一九八九年「六四」京城开枪,该机构一度人 ?去楼空。一九九二年邓小平的「北伐」号令尤如一剂壮阳猛药,令整个大陆经济改革形势重振雄风,也给体改委带来了「第二春」 。不过,江泽民、朱镕基等人似乎是考虑到了接受赵紫阳经验教训这一层,在体改委的高层人事上煞费了一番苦、心。到一九九三年乌杰调进为止,该机构七个主任、副主任中,有红色血统的就占了四个,所以在国务院系统中有四「太子」执掌体改委的说法。

自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国务院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即成为炙手可热的单位。

从其前身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自一九八 O 年五月成立算起,到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为止,这个单位红红火火地热闹了整整九年,其间有五年是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亲自兼任主任,有一年是继任国务院总理李鹏被邓小平命令亲自挂帅,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但是,一九八九年「六 四」枪响过后,这个单位内或由这个单位分派到赵紫阳身边 ?工作的一批改革志士,被中共中央的内部文件和公开宣传材料指斥为所谓「赵紫阳智囊团」 、玉于反革命政治需要」的「动乱幕后策划者」 。 ……

在一片黑云压城的恐怖气氛中,前体改所所长陈戛「等人亡命海外,前体改委副主任鲍彤、前政治体制改革办公室局长高山等人进了秦城监狱,另有一批则在一九八九年下半年到九 O 年的天治清查」过程中背上了轻重不同的党纪、政纪处份。

接下来,又是一段对改革开放政策进行反攻倒算的「复辟回潮」 ,连邓小平都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被不点名地批判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派」 ,体改委自然更没有什么重要性可言了。于是,李鹏在一九九 O 年宣布不再兼任体改委主任,虽然单位建制还继续保留,但新任主任是一个连中央候补委员的名义都没有的原石化公司总经理。至此,体改委的功能和声势都跌至谷底。

自邓小平九二年南巡之后,体改委开始恢复元气,经过一九九二年十月的中共十四大及一九九三年三月的八届人大,随着全面推行市场经济成为「法定」路线,体改委上上下下再次忙碌起来。在人事安排上,除了副主任一级领导增加了数位新人外,一些在赵紫阳时期即已经非常活跃,但同前谓紫阳智囊」在经改方法上又有分歧的中青年经济理论家先后占据了宏观调控体制司、综合规划司等重要的司局级领导岗位。而且,这批人自进入疆制内」之始即表现得比过去聚拢在赵紫阳手下的那批人更为张扬,中共官方的新闻媒体也对外公开报导他们为「朱镕基智囊」 。

其中一位在「六 四」清查过程中侥幸过关的资深人士戏谑地将体改委经历的这一变化形 ?容为「邓小平南巡给体改委带来『第二春』 」 。

大概是吸取了赵紫阳过去「一手软,一手硬」的教训,体改委迎来「第二春」以后,七个主任、副主任中,就有四位「红色血统」出身者。包括主任李铁映和副主任洪虎、乌杰、马凯。他们四人全部是出生在战争年代,幼年或少年时期在中共军队的随军保育院和随军学校里成长。

一九九三年三月的八届人大以后,此四人与体改委的其他三位副主任进行了工作分工,其中李铁映主持全面工作,洪虎除分工委内的行政工作外,兼管国有企业改革规划;乌杰主要负责宏观调控、综合规划方面的改革及人事、教育等非经济门类的综合改革试点. !马凯偏重物价、税制等财政方固的改革。

这四人在体改委分兵把口后,即开始利用文民日艺人经济日选、 《光明日霪、 《了望》杂志等官方一级媒介向海内外频频曝光。但外界」般只了解李铁映的「太子」出身,很少有人知道洪虎、乌杰和马凯都是强硬的红色背景。

上述四人中,最早涉足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设计的当属李铁映,一九八七年四月到一九八八年四月间,他已经当过」年体改委主任。后来因为邓小平说了」句「国务院总理要把屁股坐在改革上」 ,已经接替赵紫阳总理职务的李鹏才把体改委主任一职接过去。

「六 四」镇压以后,因为李铁映在国家教委主任的位置上反和平演变「反过了头」 ,以 ?至在一九九四年三月的八届人大上丢掉了数百张选票,一时间灰头土脸,好不尴尬。从那以后,只要李铁映一就改革问题发表讲话,海外就有报导分析他是在「重树改革形像」 , 「挽回政治损失」 。

无论这种评论是否切中要害,从李铁映出任体改委主任后几个月的表现看,他似乎真的是吸取了一九八九年百辟回潮」的教训。比如一九九三年底大陆出现粮价风波后,他专程到粮价涨幅较大的天津市视察,并发表讲话说:我们总结这次市场波动的教训,是要从改革中找出路,绝不会退回到「发本」 、 「发票」的老路上去。

在体改委副主任中排名乌杰之前的洪虎是中共政治元老,前解放军总后勤部长、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之子。洪虎本人并不以经济理论见长,原任职于国家机械委员会,后因该机构行将撤并,被「充实」进国家体改委。据说当时关于洪虎的工作安排是薄」波亲自发话。到体改委以后,洪虎先后担任委办公厅副主任、主任,机关党委书记及秘书长等职,工作范围仅仅是行政、后勤等方面的事务性工作,一直到升任体改委副主任之前,从来没有过掌管具体业务和主持理论研究的经历。所以有体改委的资深元老笑他「没有吃过猪肉,只见过猪走路」 。

不过,即使认定洪虎在业务上外行的人士,同时也认为洪虎的思想并不僵化。另外,他虽然不以经济理论见长,但在用人方面倒不学「武大郎开店」 ,非常注重业务能力强的干部。现在聚集在体改委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批中青年理论工作者,说起洪虎来,评价都还可以。

一九八九年「六四」之前,在体改委任职或直接在赵紫阳身边工作的中共元老子女除了洪,还有陈毅元帅的三子陈晓鲁和李富春(前中共副总理)的外孙李勇。后来,陈晓鲁和李勇都因为追随赵紫阳「支持动乱」而被重点审查,虽然没有像罗瑞卿(前副总理、总参谋长)的女儿罗点点一样被关进监牢,但审查过后还是被赶出了中南海。而洪虎在「六 四」之前虽然也是身处「动乱重灾区」 ,但当时的表现却被形容为「常在河边走, ?就是不湿鞋」 。所以, 「六 ? 四」以后,洪虎不但没有随赵紫阳落难,而且被任命为体改委内的「政治清查」领导小组组长。

据几位过去也属赵紫阳智囊,后仍留在体改委工作的人士介绍,洪虎的父亲洪学智在共产党政权中至少有过两次被残酷整肃的经历,一次是五九年「反右倾」随彭德怀落难, 」次是干革」中被关进监狱,险被要了老命。洪虎正是吸取了父辈的历史教训,所以在执行「六 四」后的政治清查任务时,还是尽量手下留情。 ?另一体改委副主任马凯除了本人具有红色血统外,还有另一层强硬政治背景回回 陈元嫡 j系。在中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的人,只要稍有头脸者,大都知道中共元老陈云之子陈元有一个非常紧密的人事圈子。而在这个圈子里最被陈元信任的两个人,一个是他中学同学马凯,一个是他大学同学刘泽彭。刘泽彭曾因为陈家父子的提携官至中组部副部长,专管青年干部培养、审批,可谓权倾一时。可惜他为人张扬狂傲,处事专横跋扈,在中组部闹得怨声载道,连江泽民都感觉忍无可忍,暗示中组部内几位资深元老向邓小平告御状,最后到底是得了邓小平钦旨才将此人搬动。

而马凯从为人到从政作风正好同刘泽彭相反,在中共体制内,无论是「太子党」还是「平民帮」 ,无论是赵紫阳智囊还是李鹏亲信, 」提起马凯,几乎人人都是用「忠厚」 、「清廉」二字形容他的为人态度和为官之道。也正是因为他身上充满了「忠君」思想和救国、救民、救党的使命感,所以才被陈元十分看重。从一九八二年研究生毕业不久,马凯即被从国家物价局动员到陈元身边,从西城区到北京市,或在陈元手下掌握一经济部门,或直接出任陈元副手。直到陈元调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马凯才回到国家物价局。

当然,马凯同陈元的异同语言还在于他们经济观点的相近。长期以来,马剀最忧、心的就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权的日益失控。一九九 O 年陈元提出的「诸侯经济」 、一紧运行」等理论陈述,也是与马凯共同探讨的结果。

马凯在一九九五年调任国家计委副主任。新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张皓若是前全国煤炭管理局局长张仲鲁之子,曾任四川省省长、内贸部部长。

乌杰最先提出「邓小平思想」乌杰懂英、德、俄、法四种外语。与李铁映相比,虽然都在少年时代受过延安式教育,青年时代受过苏式教育,但乌杰多了」项中年时代又有机会接受美式教育。这种三重教育的经历在中共高级干部子女中极少另有人具备。

出任体改委副主任之前,乌杰对中共政权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用现代科学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美国进修回国后,乌杰利用担任行政领导的业余时间,把白 已长期钻研的现代科学理论「系统论」 、 「控制论」等,套在马克思主义 q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上,发明出「系统辩证论」学说,并写成专著出版。用他自己的话说:反中国哲学界为例,在『系统辩证论』发表之前,还没有一本专著系统或比较系统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新的占 H 然科学成果结合起来」 。

二, 「按照自己已经形成的哲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 , 「把邓小平思想巨大的内在价值初步开掘出来」 。从九年下半年开始,乌杰一边担负着山西省副省长工作,一边兼任中 O国系统科学研究会会长,开始「对邓小平思想进行全面、深入一些函研究」 。两年后出版了耋小平思想艺。这本书被送到邓府后,从邓小平到秘书、子女,都进行了认真阅读,均给以较高评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则称赞乌杰写成这本书是「为党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

出任体改委副主任不久,乌杰即担任了由改革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大型摄影画册议小平:

《一代风骚的伟人》的主编。该画册出版前夕,乌杰又专门在《嘹望》杂志上撰文对邓小平竭力吹捧,称邓小平为二名引人注目的世界性的老资格政治活动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由此而树立起一种新的形像。 」

外界已经注意到,自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初,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在议筹三卷学习报告会上讲话开始,标志着中共正式将邓小平思想与毛泽东思想分离。而在此之前的官方宣传中,还从来是习惯将邓小平思想说成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份」 。而为外界所不知的是,正是乌杰首先提出了邓小平思想的「独创佳和「完整性」 ,而且,乌杰是江泽民在邓选第三卷学习报告会上讲话的主要起草人。乌杰在江泽民宣读这份讲话的一年多以前已经总结说: 「邓小平思想是一个具有科学内涵与外延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独创的思想价值」 。

「因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这是中国的第一次革命;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产生了毛泽东思想,而邓小平的思想,则是第二次革命的伟大结晶」 ,所以「不承认『邓小平思想』这个科学概念,把邓小平思想只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份,是不符合实际的,是」种肤浅的认识」 。

认为邓小平思想可以复兴社会主义如果把所有诠释邓小平理论的大陆官方出版物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乌杰是迄今为止对邓小平评价最高的」个。他认为: 「小平同志的思想言简意赅,这给研究带来较大的困难,其内在价值很容易被低估。 」邓小平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认真地总结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包括我们自己成功的失误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把中国引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社会主义的复兴开创了新的希望。 」所以, 「马克思主义要学,列宁主义要学,毛泽东思想要学,用以作为理论基础,而我们直接遵循的指导思想,只能是邓小平的思想!提出这个命题,是关系到我们党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 」他在评价邓小平哲学思想时说:「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都主张实事求是,但后者比前者有较大突破和创新 …… 邓小平同志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包括实践标准理论和生产力标准理论等等,表现出彻底的品格和时代意识。 」

乌杰还认为: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有两个最重要的内容, 」个是「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一个是「一分为多,合多而二的系统辩证方法论。这是邓小平思想体系的基石。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和中共党史上,一直存在着片面理解「对立统一规律」的倾向,尤其是「一分为二」哲学观,过份强调矛盾的对立和斗争,强调非此即被,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

用这种思维模式去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党内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等问题,很自然地导致了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固的不协调。而邓小平的哲学思想,特别强调整体性、系统性和统一性。所以,乌杰正是在「从邓小平思想中看到了复兴社会主义的曙光而产生了一种不可抑制的激情和冲动而欣然命笔」撰写了《邓小平思想论》一书。

在评价邓小平二国两制」思想时,乌杰别出、心裁地认为: 「从表面看, 『一国两刻属于策略理论,而实际上,它是小平同志社会制度选择思想的集中体现。既然可以二国两剌,就可以引伸出二国多剑和『多制一哄。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和不同的所有制之间,不仅不是水火不相容,而且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上述内容看,乌杰对于邓小平思想的诠释和评价,也许已经超出了邓小平本人的期望。

乌杰改革思想颇为大胆,翻翻大陆一九九三至九五年来的文民日逶人光明日选入了霎杂志经济日选等一级官方刊物,就会发现上述体改委的「四太子」曝光率颇高,或是出席会议讲话,或是接受记者专访、或是发表专题文章,其见报次数之频繁,似乎膀于当年赵紫阳手下的那批智囊们。

如果仔细分析这四人的讲话、文章内容的话,就会发现乌杰的改革思想要比其他三人更进一步。例如九三年九月底,乌杰在宣布体改委下属的体改所所长实行公开招聘的消息时,竟能在记者面前大胆地建议说: 「应该将中国的省长、市长、县长都推向市场,进行公平合理的竞争,中国的干部素质三、五年就提高上去了。 」

再如,一九九四年一月中旬,乌杰曾经到北京大学过问高教体制改革问题,并商讨国家体改委与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经济学科专业教学的方案。乌杰对北大的教授们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既懂理论又熟悉现实的实用性、操作性专业人才。期望多一点务实的实干家,少一点空谈的理论家。所以高校经济学科的办学思路,包括培养目标、办学形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环节,有必要加快改革和调整,增加有关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课程,增加调查研究的课题和时间,增加双向交流的机会和渠道 …… 。

在此之前,乌杰还同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谈话说:小平同志讲,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还不太清楚。可是,有一些同志,出口以为高明,以马克思主义的「传教士」姿态出现,煞有介事地评判理论是非,廉价地给别人奉送「帽子」 ,我觉得是不足取的。

从这些三肓论中可以看出乌杰其人份上硎是在中土上局级干部子女中,还是在中共现职高级干部中,都应该被算作开明派之列了。

由于乌杰确实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同时又因为恰到好处地诠释了邓小平思想,所以在中共高层和邓小平那里较为得分。同时也因为他的大胆直言作风,在下层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不过,在如今执掌体改委的四「太子」中,乌杰年龄最大,比李铁映还大一岁。按照中共干部年轻化的标准,到一九九五年底,他就应该从副部级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了。按照以往的惯例,如果中共高层对乌杰在六十岁上退休感到可惜,要么将安排他担任某正省、部级单位的正职,要么将他继续留在体改委这样的超部级单位作副职,但待遇提升为正省、部级职务 ── 即所谓「正部级副主任」 O

所以,乌杰的「仕途」是否已经穷尽,在一九九六年内应该有答案的。

http://banbook.edoors.com/chapter/764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2 01:05 , Processed in 0.04728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