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06|回复: 0

浅论南师附中的教改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帖子

1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
发表于 2011-9-25 10: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论南师附中的教改" a& r$ k9 d' z: n1 {7 ]
) o  H; r6 r6 d$ I
一棵小草
+ d7 |9 x! V( [- j
& s# V$ }% Z# k! x# ?+ p7 g* l; D: \7 U/ U1 g! b
南师附中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血统论泛滥,非红五类学生、成份不好的教师深受其害,追其根源,固然有当时文化大革命前阶级斗争越演越烈的外部共性因素,也有南师附中当时的校长沙尧在教改的名义下执行了阶级斗争路线,培养了南师附中空前浓烈的阶级斗争氛围,把这样一个名校变成了政冶至上、忽视知识,名副其实的“笫三次世界大战备战军校”,留下了沉重的教训。( w+ m$ a5 }8 |7 E" V+ ~

5 @4 Y- M' `' ^" h我不是学哲学、学政冶的,文化大革命中也没写过几张大字报,研究校史决非我长,可是经历过文化革命,看到了阶级斗争对社会、对人们的伤害是有目共睹。南师附中的教改如同文化革命前的中国国内政冶形势一样,不断升温,发烧发热,成就了南京文革初期的风云历史。为保存南师附中教改的真实面貌,有些话也不得不说。有不到之处,欢迎指正。6 d- D0 J# w6 Y; _7 V
4 u, J- Q9 ~6 u7 v. G" v# H  q6 ]
一.教改的前奏曲; m0 f$ V! K( A3 V$ [, i/ }9 U

8 j. T+ z9 Z6 \, C9 q, ^经过三年的“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刚走出困境,人民生活得到暂时的安定,本应该走科技立国,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道路。但是毛泽东六二年在中央全会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展各项领域的革命,敲响了文化大革命的前奏曲。在毛泽东理论中,只有阶级斗争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建国以来,大规模的政冶运动从未间断过,揪出高岗、饶漱石反党集团,“三反五反”,反胡风反党集团,57年反右,庐山会议斗争彭德怀,农村社教,文化领域斗争“四条汉子”,斗“三家村”,直到文化革命搞得昏天黑地,铸成人类最大的闹剧。阶级斗争使一些人红袍加身,青云直上,更让无数的人无端受辱,家破人亡。南附附中的教改正是在教育领域创造性地执行阶级斗争路线的典范,最终是培养出对出身不好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迫害的执行人。: V) L* k) Z& d2 ]

+ m( v$ g: V" g! x' q小升初时,同班的许多同学都报考南师附中。我听同学说南师附中是南京最好的中学,我就糊里糊涂地跟着报考了南师附中,六二年九月我糊里糊涂地进入了南师附中。到南师附中,就发现这里的气氛不一样,阶级斗争的气氛特别浓烈。5 x9 v- j1 ?& H( n+ {8 b/ P0 D
6 b2 ]1 A1 v- U1 S+ {. U
毛泽东说:学制要改革,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冶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也就是教改的理论基础和教改的起因。进校不久,沙尧在一次全校师生的动员大会上提到南师附中要进行教改,并说南师附中是全国重点试点教改的学校四所中学之一,任务重大,意义深远。以后沙尧在教改中,不遗余力地以推行了阶级斗争路线,将南师附中引向极“左”的道路。, U4 Z: X# u/ c1 v
* R# S6 d. f% X1 {- ?
针对所谓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冶学校”的现象,学校请贫下中农到学校忆苦思甜,讲述旧社会的苦,激发对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仇恨,要让地富反坏右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他们永世不得翻身”。忆苦思甜成了教改中的最重要内,无论支农,还是下厂,都要搞忆苦思甜教育,口号是“牢记阶级苦,不忘血泪仇”。“为解放占全人类四分之三的人民而奋斗”。(改革开发后才发现当时全世界大多数人比我们生活得好。更叫人始料不及的是:改革开放才几年,所有的成份意识烟消云散,越是过去的“资产阶级”、“地富反坏左”分子越吃香,共产党人也过一把当“资本家”的瘾,真正生活贫困的还是中国的工人和农民。)
- F: K4 d. q& y( B+ ~$ S9 e( L9 ]: ^& v$ M# y3 g
六五年,南师附中教改领导小组成立,教育厅副厅长朱之闻是小组负责人,教改在南师附中大行其道。附中校园里就常有了朱之闻的身影,以后还跟我们一道下乡,参加过我们班组织的教育革命心得体会讨论会,还做过引导发言。到文化革命前,朱之闻更是常到附中,左右附中的文革运动,直到文革时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为止。* q. d: [1 B$ Y3 m1 X, K, a% p+ g

8 u/ s6 ]" O, k! M) M6 K二.支农劳动是教改的重要内容9 Z" t. b# G' f0 P, P  x8 ?
7 ]7 ~' `: C( U( c4 H5 x/ z
到农村劳动,在南师附中成了进行阶级斗争教育、忆苦思甜的课堂。我记忆中,初一时可能是年龄太小,没去农村,初二上到慕府山下劳动了一次,初二下学期到十月公社甘家巷大队劳动,初三上到江宁陆郎公社湾山大队劳动。高一上到南师大句容农场劳动。以后还到江宁陆郎公社朱门大队劳动。农村劳动时间从开始的一个星期到后来的每次半个月。除到十月公社甘家巷大队是先坐了火车到尧化门火车站,然后步行到目的地,其余的劳动都是步行走去的,一路还唱歌,喊口号。男生还好一些,就是累一些,而女生体力差,脚底板又嫩,打几个血泡也是常事。
1 z0 k8 b" a4 p: x9 W. P' E2 F: d2 V; Z8 c- n% D3 N
农村劳动时我们与农民一道,学会了许多农活,打场、收割、车水、挑肥、插秧等。白天干得一身汗,晚上躺在草褥上浑身酸痛。每天的劳动,都是抱着改造思想的信念坚持下来,达到了身体的极限。每天的洗澡都成问题,男生洗澡是下塘游泳,有时洗澡时水蛇就在我们身边游过,女生洗澡就困难得多,借农民的澡盆轮流烧水洗澡,特不容易。
1 z6 k1 v/ ?2 X7 R' o
, M  n2 Q* ~- x  z; D当时我们都是单纯的学生,劳动时还与当地贫下中农建立了一些感情,支农劳动结束后,我还与不少同学一道,利用节假日骑自行车到十月公社和陆郎公社看望过当地的农民。我与陆郎公社湾山大队的省贫协代表钱启才还互通书信,建立联系。看他害眼病,省下另花钱给他买眼药水送去,他很是感动。开省贫协大会时,许多贫协代表住在古楼饭店,我们同学轮流去服务。当时所做得许多事,都是自觉的,不事宣扬的。后来文化革命一到,非红五类子弟己是四面楚歌,我也没有心情去“傍大款”了。
5 q2 O6 D: U6 x: D! V% J  g1 r. s' o( f* _2 H2 _- b
农村劳动时还有几件难忘的事。当时农民都住黄泥土墙茅草房,南方农村的跳蚤被当地人叫虼(ge)蚤,实在太猖狂,城里的学生细皮嫩肉,是跳蚤的好食料。晚上睡觉时,跳蚤钻到被褥里一阵乱咬,奇痒难当,越痒越抓,越抓越痒,一抓就全身都痒,痒得是浑身发热。抓起痒来整夜睡不着觉。学校买来六六六粉洒到地铺下、白天晒被子等都没用。过敏厉害的同学被咬处先是红肿,抓搔后生出水泡,水泡抓破后淌黄水,惨不忍睹。我是回城后半个月才基本好清,原被咬处发黑,一数全身被咬了三百处。现在农村己看不到跳蚤了,应该是广施农药的结果。7 B7 s) h: q( t2 U

1 B( V5 K* w& b  ~% B& m1 [3 @在句容南师农场劳动时才初春,正碰上倒春寒。那次我们上工,突遇大雨,离宿舍很远,赶不回来,气温骤降,大雨变成大雪,我们最后跑回来时全身都湿透了,农场给我们送来几个烤火盆,同学们轮流将湿透的衣服烤干。笫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室外一片白雪茫茫,结了冰柱,天气奇冷。老师通知不出工了,有的同学带来衣服不厚,无法御寒,干脆睡在床上不起来了。晚上,老师决定每班派几位同学,坐校车往返南京,到班上同学的家,取御寒棉衣。笫二天晚上,棉衣、毛衣取到,同学们才度过严寒。
/ S! H: [" l" u+ f+ Y, r0 T( T* F9 Z6 v: a$ r* m
每到农村劳动,访贫问苦是必修课,都是晚上,同学们分成小组来到指定的贫下中农家,引导他们忆旧社会的苦,思新社会的甜。访贫问苦和忆苦思甜也会闹笑话,一些贫下中农实话实说,说着说着就讲到大跃进中吃得苦,三年自然灾害中没粮食吃,吃树皮草根,饿死了人。这时学生干部和老师就要岔开话题,引导思路,搞得总是啼笑皆非。在许多农民的经历中,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受得苦比解放前吃得苦要大得多。, @, P4 @: J8 h/ }/ d& ~1 R

# y6 ]- L% w2 y; P到农村劳动是遵从毛泽东的指示:学生以学习为主,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说到底就是要搞阶级斗争。我们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参加农村劳动,从农村劳动回来还要收心,耽误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反正校方认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修正主义的苗,要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不做“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得大于失,所以越是年级升高,农村劳动的时间越长。
) Q; P; i: S3 L4 o+ a4 a0 _' H# m: s0 w, d$ K
用农村劳动的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是阶级斗争的工具,0 T( {" e) }8 l6 B% u) A

  d3 B2 _' K2 s三.阶级斗争路线决定了同学的前途, `6 _" K/ p- r' Z

& v) F' y9 S/ G  J+ f6 N. W5 t班上刚开始发展的团员,搞得是神秘兮兮,多是成绩比较一般,思想汇报多,与班主任能密切联系的干部子弟,开始入团是女生占优。不久就成立了团小组,后来就有了团支部。能入团的途径就是要找班主任、团员汇报思想,政治调子要喊得越高越好,能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出革命道理。有一名团干部入团时说了至理名言:我要从团章里看到全世界。
& z7 z, m% |+ i# S1 n
( l) @" R; X9 v" v; b2 ^1 |( ~同时团员在我们班也成了政治说教和向校方反映班上同学思想的工具。7 j) e5 Y1 U8 h! P; X
% X: R: ^0 }& r! r+ @9 ^6 _& I
在干部子弟因其成份而入团的同时,不少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因其成份差而饱受歧视,甚至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力。
9 a" b+ A+ D3 t) k: |( u+ N
" l% k, H) D' R2 g8 r0 @我班有一位男生,聪慧非凡,成绩顶尖,深博女生喜爱,但因父亲是右派,加上本人不关心政冶,一心读书,不知校方那根弦断了,剥夺他生活的空间,他初中毕业后没有被任何高中录取。然后发动班上的一批批同学轰炸机似的到他家动员,终于将他赶到了新疆,他当时己是完全绝望了。到新疆支边的一批同学,除了有几个自愿的,都是因为成份不好而剥夺了学习的机会。所有到新疆支边的同学,没有一位是干部子弟,那些“一颗红心,多种准备”喊得最响的人,没看到他们率先支边的革命行动。班上的一位女生,身体本来就不好,在新疆农场劳动条件差,支边几年后得了严重的肝炎,在当地没法冶疗好,病退回来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当时所谓的到新疆支边,实际上是学校对部分成份不好同学的迫害。对遭受迫害的这些同学,虽然现在有的人经过努力已事业有成,但对在附中的一段往事是刻骨铬心,终身不忘。4 U- |. [* S- X' }' S

" F; L/ j% V! L: Q4 \) U* V2 x迫于当时的南师附中执行阶级路线的浓重气氛,对于不少成份不好而认真学习的同学造成了很大的压抑,一些成绩优秀的非红立类子弟学生初中毕业后放弃了报考南师附中高中,而改上十中、九中等学校,这也间接地完成了南师附中校方对非红五类学生“清队”的效果。
5 C& j& M. t1 {8 T
0 ]& N$ O# w8 O5 X! ?, [3 i四.班主任成了掌控学生思想的工具
& U; {) g: g  v( N6 y, [6 O# W4 V) K% F8 i
沙尧用班主任老师,对班上同学的思想进行控制和监督,真是把阶级斗争观念融化到血液里,落实到同学身上。! d* p; Z7 T% e6 v

( }# w6 {7 L- W! j班上有位成份不好的学生,带几位要好的同学上他家去玩,其中有干部、军干子弟,有知识分子子弟,玩得比较投缘。他们也听起了西方经典歌曲和音乐的唱片,感觉到西方歌曲的旋律很优美很动听,后来在闲聊时无意中告诉了其他同学,并最后报告给了班主任,结果是引来大祸,班主任、团支部对这几位同学进行“帮助”。只是十四、五岁的初中学生,还没有明确的政冶意识,但这件听西方音乐一事的几个当事人,被定性为“裴多菲俱乐部”,“裴多菲俱乐部”是当时反动秘密组织的代名词。而那位成份不好的同学,成为拉拢、腐蚀干部子弟的罪魁祸首。所参加“裴多菲俱乐部”的同学都作了检查,干部子弟也被迫划清界线,直到初中毕业也没能入团。而那位成份不好的同学,更是倒了大霉,虽然学习用功,人很聪明,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受到成份和“裴多菲俱乐部”事件的影响,中考时不敢报考南师附中及普通中学,报了一个很差的技校,还是没被录取,最后被迫去新疆支边。我不是当事人,整个事件不甚了解,不想多做评论,只是想说,一个稚嫩的学生,就因为听听西方歌曲,就能被阶级斗争路线莫名断送前程,这种阶级路线难道能不被唾弃吗。. O% Z/ i" p5 [
  W, r/ l/ w2 ?) t; t% R% n1 h
在沙尧执行的阶级路线之下,美好的事物被扼杀,不谙世事的学生也成了斗争对象。这是对人性和理性的摧残,也是附中教改的写照。9 ?# l2 ~8 Q9 n2 I7 @8 G8 s
+ o3 A7 h6 S4 r5 [6 R
南师附中的一个特点是许多班主任成为斗争同学的组织者。我们班初中毕业后没考上高中的几位出身不好的同学就是例证。高一乙班同学说他们的班主任还到他们插队的公社反映他们的政冶问题。
! x4 d1 |* x0 D3 D+ l0 |2 Y+ z9 U  X7 m1 {% m9 `! S
初三某班的班主任还组织班上同学“斗争”成份不好的同学。. ]. {" k# |5 k' W
) C. P0 c4 J; i- h6 o# E) H
离校时,我班的老师给我们成份不好的一些同学政冶评语很不好(这是我单位搞政工的好友当时告诉我的)。阶级斗争的观念,让本应善良、为人师表的老师把自己斗争的矛头指向更加弱小的学生,人的理性和良知真的就可以抛弃吗。
* q0 ^: d! P/ _
  W: L( i$ l+ _2 L6 a. [五.南师附中的招生之道
- Y" h( {' f3 K; o2 t& ?
; |5 O/ L1 \( u" D7 q$ ^  U9 s下面,一定要说到南师附中招生之道。按照沙尧的报告,南师附中以前是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冶,培养只专不红的学生,是修正主义的温床,培养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子弟,于是乎招生的政策有了极大的变化,而且一年比一年明显。4 y! n& m8 b0 F  D6 E2 F5 m

; Q: c, z" Y* r8 Z& f南师附中的第一个特点是干部子弟特多,南京军区和江苏省委的绝大多数高级官员,他们的子女不论学习成绩如何都在南师附中读书,这难道是巧合,还是沙尧开了后门?这样做,也直接取悦于各级领导,又可美其名曰是执行党的阶级路线,是向上请功多好的机会呀!这种干部开后门的特权在文革前的附中就大量地存在了。) P1 a& g( t- f" |$ P

* W1 J( Z1 h% X1 L干部子弟有他们的特点,内部消息多,内部资料看得多,几个人在一起,摆起谱来有说不完的话。干部子弟中,等级观念也很重,谁的父母是什么资历,现在是什么级别的干部等津津乐道。等级观念是特权思想的重要体现,仅是现在未被纠正而已。我班有干部子弟,就因为父辈参加革命时间较早与现任官职不相称,文化革命中被更纯的红五类子弟排挤出红五类群体,不能加入红卫兵。
# ]8 `/ \, }7 C! s. t, F' ?( w! V8 `+ C) d$ f7 ^) a
真正的工农子弟,南师附中每个班级也都点缀几个,但那真正是弱势群体,无论作派和言论,与干部子弟的张扬就差得远了。
  A; o$ c" w5 s5 a5 f& ?/ a& G. \: E- ~! j6 O
再就是近一半的知识分子子弟,读书是认真的,迫于当时阶级斗争的形势,改造思想是积极的,但也存在太多的困惑,也形成了另外一个群体。2 Y6 [+ D+ e1 ?7 m& |' L
$ S1 e. s; `/ s! v4 a/ x) U" v3 G; k
南师附中的笫二个特点是越是后招生的班,干部子弟的比例越大。高中的学生是初中升上来的,干部子弟占的比例还少一些,初三就多一些,到了初一,有的班几乎成了干部子弟班,文革要找非红五类子弟“挖烙印”都不容易。! O- f4 _5 C7 c, Y" w$ P
* D- _' b: j" {/ I  c  T5 R
六.教改的走向极端
8 T9 w5 @" ~$ B0 ?4 a
( T( b' r2 R5 I$ M9 J六五~六六年,社会上文艺革命方兴未艾,“四条汉子”成了斗争的对象,南师附中的教改从社会实践进入教育改革阶段。教学秩序已经混乱,许多课目可以不上,老师印一些临时的讲义来上课,学习的循序渐进己被打破。我们高一年级走得最远,班上同学自由组成了学习兴趣小组,名之曰发挥个人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讨论、做作业都在兴趣小组内完成。这样,少数自觉性强的同学还在学习,还在别人原地踏步之时奋起直追,学习成绩取得很大的提高;自觉性差的同学早己放松了学业,随大流混一天是一天。班上还组织政冶问题和兴趣问题讨论会,如对“有成份论,不唯成份,重在表现”如何理解;是“先破后立,还是先立后破”的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讨论十分热烈,几个小时谁也说服不了谁。
7 n. L/ M- v- c$ s- q
; P8 C: R) k" Y在学习的课目上,学校对高一年级进行了大改,高一六个班,高一“甲”“丙”“戊”班在高一年级只学物理,高一“乙”“丁”“已”只学化学,准备到高二后再反过来学。美其名曰精减课程,将两门有机联系的课目分开,造成的后果是系统的学习被打乱,学生的记忆受到冲击。
1 X) d1 I* F; V* p8 H3 ]
# H2 k& M% L3 E) h- j% v3 s# j# ]此时事实上己取消了检查和考试,初中时每周各课目一次小测验,每周交一篇作文,随时随地的抽查测验使我们神经紧张,现在没有考试,是彻底的松懈了。班上同学的学习水平越拉越大,老师的教学越来越困难。如讲得深一点,就要被指责为“马尾巴的功能”,没有实用意义。
6 M/ S; x6 A% F( {4 h
5 e: k6 }" u/ K6 U我在想,在教改氛围下教育出的学生,到高考的考场上真要“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时,比起十中、一中的学生,一定是惨败告终。“幸好”,是打引号的“幸好”,文化革命开始了,学习己经无用,仃课闹革命,大家都到了同一起跑线上,避免了南师附中我们这一届高考成绩的丢丑。5 P) U1 f- L& B2 C' c
/ v2 t: w; x7 D6 }0 R* j/ j
七.思想改造下的学生+ V5 Y0 D# @$ \: G4 o

# W" U) q! M+ @6 @3 e# q+ }初中时,学校里传达过一件事,某外地技校的一名学生,突然发狂,用不到三寸的水果刀,刺伤了九名同学,其余同学四散奔跑,可能是这位同学成份不好,事情定性为“反革命报复事件”。学校要求大家提高革命警惕,锻炼好身体,防止发生类似事件。
& {, ^6 x2 q1 x
7 V, ^0 F( {8 `0 x+ c) {在南师附中特定的环境下,不少学生做了现在的人不可理喻的举动。
: N: Y/ F5 L4 X. t/ ]2 O/ [
0 `5 y. G+ O* O2 n有的同学剃光头,说是向解放军学习,时刻准备战斗。
+ [7 ~4 t4 ^8 w5 t/ N
" p/ ?5 ~. @, K7 @/ h有的同学不穿鞋袜,光脚走路,特别是数九寒天还光脚在北操场跑步,锻炼身体,锻炼意志。, ~3 B. b# L8 ]# e5 n9 V

# p. p* P$ }6 t3 R/ N" C7 R/ O很多的同学为锻炼自己的挑担子的铁肩膀,做社会主义新农民,每天下午到工具房借来扁担水桶,到湖里挑上一担水,沿着湖边行走。挑水的事我也做过,只是没有天天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n, z# q( @% z& _" X  Y

$ F2 |+ `3 {0 l; |. A中学时代是青春的、美好的,可是,南师附中老三届人的青春有一大半都埋葬在教改中,埋葬在政治运动中,埋葬在文化革命中。教育革命和文化领域的革命一样,是文化大革命的前奏,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南师附中同学就能率先走向社会,“破四旧、立四新”,“横扫一切牛鬼蛇中”,也是教改中阶级斗争观念熏陶的结果。
9 e% z1 B" F! ~6 w9 @6 m; {& @0 r  h6 ~2 L' Z
总之,南师附中教改,是基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冶学校”这一认识的产物,应该给予真正的历史评价。我的回忆就是针对教改的历史现象做出自己的结论:南师附中教改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执行极“左”路线的怪胎,也是沙尧思想路线发挥的结果。
6 a- I$ d$ _' d+ \* `& D1 V/ a3 l% W
最后说一下,在教改前后,不少老教师因出身也深受其害。为了执行其阶级斗争路线,沙尧对教师队伍进行“改造”,聘用了一些年轻教师,包括成份好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监督学生的言论行为。一些成份不好历史不清楚的教师,那怕教学再好,经验再丰富,也调离了教学岗位或调离南师附中。
. [, N# m' j6 t! J2 y2 i
8 R5 |) m3 O: w* ?& v. e1 f5 v0 Q我现在不可能深入了解教师受压制的内幕,希望知情者补全这一内容。" }# b  X; x1 a+ L, C4 A
  J" l# q  L& b' P% ]
  x) w, o' r* S
http://nsfz.tk/?p=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3-29 16:26 , Processed in 0.1038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