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10-5 04: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杜钧福:为什么是天津
为什么是天津?
S* d/ j, J$ ]6 ~+ [: G" |& K) W0 n* E: o! F
' z$ T. R/ j! P& }, s) i1 c: H; m+ N% [/ h7 q. S4 G; F3 M6 q
发表在《炎黄春秋》2011年第3期上杨继绳的文章《内参引发的军队大搬家》,说的是1972年,该文作者等人写了一份内参,揭露天津驻军大量侵占民房,被中央以文件形式下发,迫使军队退出民房的事件。0 l9 G& k& v' S: y' W f
* L p, Z1 t- k2 y$ }' H # }% R* G8 o( L$ w/ O
4 f3 }+ k1 x% y; x m( v
当时的情况是很严重的:“名医杨济时重庆道187号一所小楼13间房,被警备区一位副参谋长一家占领,杨济时一家20人被赶到重庆道6号地下室一间房子。睦南道83号是著名肿瘤专家金显宅的私宅,被警备区一位领导人家庭占用。市政协委员李勉之兄弟三人在睦南道94号的三幢小洋楼和整个院子都被军队占用。市政协副主席毕鸣岐在大理道63号的一所私宅被05部队占用。市政协委员、民主建国会负责人乐肇基睦南道56号私宅被一位军官家庭占用。市政协委员、名医施锡恩睦南道89号一所私宅被‘兵要组’占用……”
3 ^4 h' a6 P* y+ n' v( k: g4 V/ R
/ f$ i8 ?& v; F I4 O! u
6 B1 h& g$ Q) N( r9 w" `
4 ^9 _0 n- e+ B! ^; [5 W$ h“大理道义胜里6号是姓郑的私宅,4688部队已位团级干部,还是学毛著积极分子,他先占了楼上一层四间,姓郑的被迫住楼下一间。后来这个团级干部说‘我不跟资本家住一个楼’,就把姓郑的赶走了。”6 D* @. E/ @& z/ }% p6 p
. o$ H+ G- j* U; r' t# y# Z0 [# B
3 D& T/ A c* i* @/ z
" [: u4 C+ B" k( s- u: g) a4 O“……多家医疗单位被占。如有700张病床的第二工人疗养院(柳林)建筑面积两万平方米,被北京军区后勤部八分部占用。有120张病床的第一工人疗养院郑州道分院,被警备区占用。河西区尖山那所两万多平方米的大医院被天津警备区全部占用。当时天津病床紧张,全市有12万结核病人,只有两三百张结核病床,军队占用医院很不得人心。”
1 S1 ]( Q6 T1 @, |4 i2 G# V+ V0 m# E- N9 P4 Z) d0 X% D2 J
. i4 Y$ W! O- k
( E9 @6 i% T {+ Y; i天津师范大学,当时叫东风大学,“八里台的整个校园3.626万平方米的建筑都被六十六军军部占用(六十六军占用后又在校园内建了4800平方米房屋和两个地下指挥所)。”0 B, A/ o" J1 R; u# C
! M9 w$ m1 H6 p& G; @/ R
7 d# d' D' G+ h/ I5 t4 i$ v8 o0 _! U/ i! M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天津,整个北京军区都很严重。但是天津成为典型,已成不争的事实。问题是,为什么是天津?
) y* W) R+ L" g# L
/ t `5 o# j% z7 n, J- N- D
( M* H" f+ _- Y5 [4 ?
3 R: g2 X1 u4 p6 ?& B我的看法是,当时天津驻军已掌握了天津市的绝对权力,而按照流行的说法,绝对权力必然导致绝对腐败。
' K: ?: }# o+ ^6 U4 n% d. @- m+ H2 [9 ?
# c$ j, U' ^: S
) d4 {$ b- [4 w3 y; r那么,为什么天津驻军能掌握绝对权力呢?1 n/ n0 w( Q7 O: ~: v
' U& L) F l. J+ H" w% @7 Y
8 q9 N' T! u+ O
9 E* U# l! o- E6 d% u3 F$ j大家知道,文革中的省市革命委员会是所谓“三结合”的,即由革命干部、军队代表和群众代表组成。所说的群众代表多为当时认为是革命的群众组织的领导人,当然也包括少数劳动模范。9 ?, s2 C9 b+ P5 r
' P6 f$ W% q7 ]! R* d7 I9 j
: ]: l, K* n* D' O/ |) N- d: ?, g$ v
当时参加革命委员会的群众组织多为造反派组织,这样的组织过去和现在都被视为异己势力。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对其它两种成分形成制衡的力量。也有少数保守派参加革命委员会,但他们事事听从领导的,没有自己的主张,起不了监督作用。劳动模范也一样。如现今参加过建国以来多次人代会的某劳动模范炫耀说,她几十年来从来没投过反对票。
4 D( p6 o, x/ }0 ]& @# Z+ B& N& i4 f1 ~& ^
2 ~; [5 X% v$ w: |! ~5 L2 A
. N7 }7 s- M( R4 j- Y但是天津市的造反派很不成器。这是天津的特殊情况造成的,也许和天津的人文环境有关。' T9 C3 R9 v: P& j
$ s1 Y" P" y4 h. w
5 O6 z/ s, ~% P9 G* E
" G& \- `: U, X8 i天津原属河北,文革前是河北省会。文革开始时,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林铁即被打倒。1966年9月19日,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天津市委第一书记万晓塘因病去世。9月21日,天津市开五十万人追悼大会,被毛泽东批评为“这实际上是向党示威,这是用死人压活人”。随后,市委书记张淮三也被打倒,后来被宣布为“万张反党集团”。所以,虽然在基层仍存在激烈的造反派和保守派的斗争,但在市里问题上都以造反派立场出现,早期也未形成全市性的两大派组织。这使得天津市的文革群众运动始终未发展到完备的形态。
0 O) ~3 s9 k" z# B# t& l; S$ e$ W/ z" Q3 K, D5 y6 q3 s w
( d+ m$ [1 q3 V- _4 S) B
4 e6 H, t& N6 c3 Y; }4 Y: \1967年初,中央派原华北局书记解学恭到天津。他到天津后,在驻军支持下,扶植保守势力,组建“五代会”,排斥造反派。于是造反派联合成立“天津大联合夺权筹备委员会”(大联筹),与之对抗。
& q4 E, f/ t" G, k
% m9 t7 i' ?- c1 K% Q# D
7 G1 I5 \: p7 ^& f
- `6 ?; o' ]$ B6 {所以,天津的造反派保守派之分歧,是对于新的领导和领导机构,并非文革前的当权派。在1967年2-3月,在天津也发生驻军镇压造反派事件。在这一时期,一些学生造反派南开大学 “卫东”和天津大学“八一三”都站在驻军一方。4月份军委十条公布后,造反派得到翻身。“卫东”站在大联筹方面。而“八一三”则被称为“第三势力”,但未成大的气候。此外,在天津的这两所主要高等学校,造反派和保守派一起都热衷于“抓叛徒”,花很多时间干这件事。在天津,始终未能建立像湖北“三钢”、湖南“湘江风雷”、“工总”、广东旗派、广西“四二二”那样的造反组织,也未能涌现出有威望、也能和中央首长搭得上话的群众领袖。
" L6 R- R8 b% S+ c: |, _1 p- }! b$ q; D) a+ @& X. z
, H9 E' Z9 a J% w; j/ u E5 K5 P+ U7 P1 D5 @0 G
大联筹是真正的造反派,但成分比较复杂,被抓住的毛病多,1968年二二一讲话后就彻底垮台。所谓二二一讲话是指1968年2月21日,天津市革委会和群众代表被召集到北京,被周恩来、江青、陈伯达等接见,江青讲话中点了一个“黑会”和一个“黑戏”,还点了大批市里领导和名人,将他们打成坏人。一个黑会,是指天津一些作家正在组织的“全国工农文艺战士座谈会”。一个黑戏,是指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新时代的狂人》。3 p& @) q9 x- w6 [8 K q7 n
9 z/ _0 F/ H% e2 h% t( X k! o
陈伯达则点了天津大联筹的名,说它是反映了“反动的资产阶级的思潮”,形成的组织。
\1 r' g" P) Q" Q6 t5 }
3 P4 E7 V z( B% p2 a6 \- Y" b % {2 T2 @! a' U4 R9 s8 i9 l
3 i }9 z- Z" D8 P: i) ^
二二一接见和讲话后,大联筹垮台,结合进革委会的主要地方干部也垮了台。因为江青点了个“深泽县叛徒集团”,天津市副市长王亢之回到天津后就自杀身亡。江青还点了天津公检法,使公安局长江枫被隔离检查,后于1971年去世。
2 q, v$ v* \7 F* Q, `* J0 d: \1 E! X" u4 s3 ?5 @. y
' [+ Z: {8 @: u8 w$ J4 r
8 X. \8 ~! }" K/ B江枫“在革筹小组又因为个性太强,与驻军负责人发生过顶撞,把他拿下来,正符合驻军的意愿。把他清除掉以后,除了上边还有个解学恭以外,天津市实际上是军人一统天下了。”(王辉,《天津市文革中的“二二一”事件》,《炎黄春秋》2011年第4期)7 J( u& E( z& f& }" Y
( W1 d, ?5 [% E8 K' D3 c9 j: `8 E
, ?2 z. I5 I- o6 }9 V
8 _) p$ y# }* e/ q8 X1 B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大面积驻军侵占民房事件。! h1 p9 L9 V. M' t" R) q
* U; L) S8 g. C K. J9 `6 E, g
, D+ H" c: L u( C& D& h+ J& n# p# Y, z( Y
不能说,驻军是“坏人”,地方领导干部或造反派是“好人”。改善居住条件也是人之常情。造反派如果能真正当权,也许还坏。王洪文就是个例子。问题是,不能寄希望于领导干部本身的清廉上,而只能给予有限的权力,并存在有效的监督机制。这一点,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