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47|回复: 0

金色年华  文革读书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1-1-19 13: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 乌有之乡

文革读书(上)
   
文革读书?这也许是令不少人惊讶甚至不屑的话题。文革中除去红宝书和鲁迅,还有书可读吗?你为什么读书?
文革读书。虽然我那时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甚至也没有家庭文化背景可言。但是仍和不少艰苦求学的青年人一样,继续学习,没留空白,使文革读书成为我自学道路上承前启后的一段历史。
   
路数

有两条线,一是文革初期政治社科书籍的继续;二是文革前文学艺术书籍的延伸。
运动初期,作为有独立见解的活跃分子,除去社论,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是我们唯一的思想斗争武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学说本身的实践性,也都为我深入学习提供了条件。特别是毛泽东的哲学、军事思想更使我有如入宝库的感觉(这些以后专题写)。如果读遍四卷,就有延伸到读马恩列斯的必然。后来发现这些气势轩昂的大部头倒是有许多真实、鲜活、深刻的内容。我至今记得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格言般的精辟,《路易.波拿巴政变记》的文学作品般的精彩;恩格斯对于宇宙宏观发展变化描绘的令人信服;斯大林和捷尔任斯基军事调查报告的细致入微;至于列宁通过前线广播解除和任命部队总司令的轶事,更使人难忘。这时我还认真地读了此前许多干部人手一册而后来又被说得一文不值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而追朔马列,我又看到了法国的雅各宾、英国的宪章派和意大利的烧炭党人,而且最初地种下了我的法国革命情结。再后来就是通过“内发书”来延续这条线了,比如读《第三帝国的兴亡》。
至于文学艺术,本来以契诃夫为代表的民主主义者已经成为我的偶像,运动一来,黯然退去;然而前一时期没有读过的名著却又重新通过巴尔扎克、屠格涅夫和两个托尔斯泰(列夫和阿列克谢)吸引了我。

身份

第一个身份:工人。我当时是天津市一家汽车运输场的修理工。职责是检修场里的运输车辆。这个身份我一直保持到36岁。记得很清楚,那年每天中午休息时我就躺在一条也就长一米多、宽 10公分 的小长凳上读《论罗兰.罗兰》。
第二个身份:临时宣传人员。很长时间我做的都是“以工代干”的工作,从车间里的写黑板报到厂里的画宣传画,再到市里各种类型的展览会里画插图。(这时期看书更方便)为什么我没有脱离工人岗位?这是原单位对于我在运动初期的反体制行为的永不宽恕。如果没有改革,我必将会以工人的身份了此终生。
第三个身份:准犯人。文革中我曾两次被抓:一是在北京串联时被“红旗军”抓走,送到了在白石桥拘留所;二是1968年清理阶级队伍期间,以“现行反革命分子”的名义被送进了天津市军管会学习班。这两次被抓都是我比较集中时间学习毛选的地方,特别是对《论持久战》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巨著的学习。

书目(摘抄)
1970年: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苏.谢列布里雅柯娃)/两姐妹(苏..托尔斯泰)/于絮尔.弥罗埃(法.巴尔扎克)/牛虻(爱尔兰.伏尼契)小城春秋(高云览)/鲁迅小说选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奥斯特洛夫斯基)/回忆马克思恩格斯/巴黎公社活动家传略(苏.卢利耶)/都尔本堂的神父(法.巴尔扎克)/蒲宁与巴布林(俄.屠格涅夫)/穷人(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诸神渴了(法.法朗士)/西非八国游记(冯之丹)/赫鲁晓夫主义(锡兰.古纳瓦达纳)卡尔曼(法.梅里美)海涅的作品与生平(柏立克)/拜伦抒情诗选/秋夜.海燕歌(苏.高尔基)银色的猫(苏.阿朱别伊)我为什么七十岁来中国(美..斯特朗)/兴灭集(姚文元)。
1971年:
德伯家的苔丝(英.哈代)/还乡(英.哈代)/复活(俄..托尔斯泰)/海鸥导演计划(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狄德罗哲学选集/我的大学(苏.高尔基)/唐诗三百首新注(朱大可编)/伦理学(荷兰.斯宾诺莎)公民汤姆.潘恩(美.法斯特)/鲁滨逊漂流记(英.笛福)论契诃夫的戏剧创作(苏.叶尔米洛夫)大卫.波特菲尔(英.狄更斯)/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英.赫胥黎)在底层(苏.高尔基)自由先驱(苏.福尔什)/战争与和平(俄..托尔斯泰)/悲惨世界(法.雨果)进化论和伦理学(英.赫胥黎)黑格尔哲学批判(德.费尔巴哈)/1871年公社史(法.利沙加勒)/普希金抒情诗二集。
1975年:
德国宗教史和哲学史(德.海涅)第三帝国的兴亡(美..夏伊勒)/红楼梦评论集(李希凡、蓝翎)/格瓦拉传/阿登纳回忆录/战争时期的总参谋部(苏.什捷缅科)回忆与思考(苏.朱可夫)基辛格—一个超级的德国佬/黑面包干(苏.德拉伯金娜)你到底要什么?(苏.柯切托夫)/红楼梦研究(俞平伯)/西洋十大音乐家传略(丰子恺)/处女地(俄.屠格涅夫)/贵族之家(俄.屠格涅夫)/创业史(柳青) 居里 夫人(法.艾芙.居里)/戈雅(德.孚希特万格)/妇女乐园(法.左拉)论文学艺术(列宁)莫里哀喜剧选集(中)/纯粹理性批判(德.康德)/驴皮记(法.巴尔扎克)。



只要你能像从海绵里挤水那样的找书,总还是可以找到的。
1.图书馆。到了七十年代市、区图书馆都已经重新开放。不少书籍可以内阅。我就在市图书馆里看过《哲学通讯》(伏尔泰)、《田中角荣传》、《布拉格之春》等书;
通过姐姐借到了她们师专的书。如《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革命史论》、《马克思的青年时代》等;
在本场图书馆的处理书里,我得到了非常宝贵的乔治.鲁德的《法国大革命中的群众》。
2.朋友。工厂里一直有书籍流传。我读的那本《欧根.奥涅金》就是一位复员军人用一套旧军装从北京换来的;我的大部分巴尔扎克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也都来自车队里一个要好的青年司机的邻居。借书是我这时期读书的主要来源,尽管它证实了我并不大赞成的袁枚关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结论。
3.自存。文革初曾把契诃夫、秦牧、刘白羽的作品以及《火种》、《山乡巨变》等和进口画册放在宿舍的床上,等待来人抄走。结果被一位本派的大姐拦下了,她说越交不就越说明你有问题吗?于是这些书得以留存。然而在派性斗争中也还是有一部分书被抄走,特别是画册。后来也没归还,实在可惜。
4.书店。当时书店的确一度只有《金光大道》一类。可是细心,也会买到别的书(老作家汪曾祺在边塞沽源劳改时期,就从新华书店里买到过《容斋随笔》)我的《法国革命史》(马蒂厄)和海涅的那本《德国的宗教史和哲学史》就分别于19741975年在天津书店买到的。
  
回顾

对于读书和学习来讲,文革毕竟是“万花纷谢一时稀”的年代。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这一代或是两代人(包括学者朱学勤所讲的“六八年人”)没有随波逐流,而是竭尽全力、饱含热情地找书看书,也是“大地微微暖气吹”的一个体现。做到了“文革中间无空白”,既继续了以前的学习,又为以后的博学广览甚至改变命运打下了基础。这是我们的幸运。
然而另一方面来讲,这终究又是打了折扣的收获。比起当下许多二三十岁就妙笔生花的青年人,我们更羡慕他们的社会大环境。我们虽然尽力而为,也还算没被时代甩下车来。但毕竟青春已逝,失去的机会太多了。这就是命运。
   
2005222




文革读书(下)
  
印象

我写的不是通常的书评或是读后感,而是对于作品的印象和感觉,起码主要的是这些。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苏.谢列布里亚科娃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这册长达700页近50万字的厚书,内容也和形式一样充实。它没有顾名思义的浅显,而是以主人公的人生进程为中心,雄浑有力、色彩斑斓地展示了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大陆法、英、德等国革命与发展的全景画。
真实、丰富、生动感人是它的基本特点。真实——它首先用细腻和充满感情的笔触,描绘了马克思和燕妮从初恋到感情日趋成熟直至结婚的七个年头。初读此书正值自己青春年少之时,那书中描绘出的爱的滋味也就成了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追寻。其他人物如德国裁缝约翰.斯托克和法国省长拉莫杜尔也都是真实生动、性格鲜明的形象;丰富——是此书的最大特点,我们看到的不是教科书,而是人物血肉饱满、场景生动活泼的一个个故事和场景。在这里我看到了罗伯斯庇尔的巨大身影(虽然还比较轻淡模糊)和他的同时代人,也看到了有“不妥协者”之称的法国“四季社”的领导者布朗基,更为惊喜地还发现了德国“人权协会”的创始人毕希纳,以及他那暂短但又充实的诗人作家兼革命家与科学家的一生。还有英国宪章派的领导人哈尼……生动——书里不仅准地描写了博士马克思和燕妮、工人斯托克和贞尼维耶娃,学者乔治.毕希纳和米娜.英格列的不同爱情,而且还把青年恩格斯、诗人海涅甚至路易.布朗等各种人物都写得绘声绘色。.本书使我看到了现代史上一批为了人类的平等和正义而奉献自己一生的人们。也使自己产生了学习法国大革命知识的最初念头。

《巴黎革命活动家传略》(苏.卢利耶著三联书店)

这是一部人物传记的组合,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写得真实严谨。它使我们了解到瓦尔兰之外的其他巴黎公社的主要活动家。其中最出色的是布朗基主义者费烈和公社检察长里果。他们的牺牲都很惨烈,前者是在巴黎公社失败后被梯也尔分子审判后判处了死刑,后者在街上承认了身份后面拒绝喊“打倒公社”而被立即枪杀。还有几位女革命者也非常突出,首先就是有“蒙玛特尔的红色姑娘”之称的路易斯.米歇尔。她和费烈有过近似爱情的依恋关系,后来被流放到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亚岛。流放中她还几次制定逃跑计划,可惜都没有成功。晚年她成了无政府主义者,写出了《公社》、《回忆录》。她在少年时期就有一种使命感,一次还梦到了大革命时期的领导人圣茹斯特对她的召唤,极为感人。还有两位俄国的女革命者,也是声名显赫。其中一位是极有写作才华而且曾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有过密切交往的热克拉尔。
1971年,中国曾举行过纪念巴黎公社100周年活动,那时读此类书,确实激动万分,敬仰无比。此前的1968年在法国巴黎也爆发过学生反对资本主义的风潮。然而,三十年过去,许多情况都已经物是今非了。

《牛虻》(爱尔兰.伏契尼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相信这是一本使数以万计的中国青年热血沸腾的一本书。它似乎和后来(或是先前?)出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为姐妹篇。作家张承志作品《北方的河》里的主人公,谈到了自己的四个偶像:首先是牛虻、保尔.柯察金;另两位是于连和马丁.伊登。
这是一本使我想起自己的伤痛岁月的书。我读此书是通过别人的介绍,更准确地说是看了别人的读书笔记后才读得此书。也作了笔记。从那时起牛虻的信念和命运就在我的身上“附体”了,不仅跟随而且一直在折磨着我——当然也联系到自己现实中的不幸。我当时全文抄下的牛虻在临刑前给琼玛的信,至今保留着。
尽管有把牛虻当作精神师长的感觉,可我对此书也还是有不满意的地方。首先对于琼玛在亚瑟消逝后轻而易举地嫁给了名不见经传的波拉感到不满,后来对于挚友马梯尼一直紧随琼玛左右也觉不快,一直为牛虻叫屈。这也许是中国作品大团圆结局的影响吧。此外我对主教蒙泰尼里一直充满着深切的同情(这些在后来的《我们时代的青春偶像》有过充分的叙述)。

《第三帝国的兴亡》(美 威廉.夏伊勒著世界知识出版社)

这是我那时读到的第一部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著作。
这部130多万字的巨著既来源于作者相当一个时期在德国的工作经历(甚至直接目睹过希特勒本人的演讲),也来源于缴获的德国政府各部门成百上千吨的机密档案、审讯记录、战俘日记和有关书籍。所以作者说:“本书所列举的任何事件或引语,无一出诸作者的想象,全部根据文件、目击者证词和着我个人的观察。”
作为一部严肃的历史著作,完全没有人们担心的枯燥晦涩,而到是有着巨著的恢宏和深刻。作者思路清晰、文笔流畅,对于历史事件所有参与人物、思想根源,甚至场面景色也都写得真实可信。于此不想介绍浩繁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只想稍微谈书中一个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他就是1944年德国军界暗杀希特勒7.20事件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陆军上校冯.施道芬堡伯爵。
他是一个传奇英雄,也是一个老派的爱国者,7.20失败他在临刑前的口号是“我们神圣的德国万岁!”。他出身于贵胄之家,才气横溢,而且头脑冷静周密,加入密谋集团后很快成为了中坚人物。
令人难以置信的这位上校还是一位在盟军的扫射中失去左眼、右手和左手的两个手指的残疾人。然而就是他直接实施了对于希特勒的谋杀。这是以前许多次未遂行动的继续,它的炸弹终于在“狼穴”里希特勒的身边爆炸了。然而,可惜的是那个提包在爆炸前被一名军官从桌面放到了橡木桌子的地下——这样希特勒就幸免一死,历史在几秒钟之内发生了倒退的转折,尽管大的趋势依然。
本书精确地写出了与7.20事件有关的所有人物的每个细节,不仅准确无误,而且有据可查。读到深入时,使人有放不下手的感觉。(附言:1.前两年,偶然买到了德国女摄影家瑞芬舒丹当年为纳粹拍摄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的DVD,荧光屏上希特勒和狂热的追随者再度重现,然而认真看后一点没改变我原有的信念,而信念的不小部分来自这部《第三帝国的兴亡》。2.出于对施道芬堡的崇敬心理和对这段特殊史实的兴趣,我后来也还写出了纪实小说习作《几乎改变历史的施道芬堡》。3.西方曾多次拍摄《刺杀希特勒》的影片,最近的来自美国2008年的作品,007汤姆.克鲁斯扮演施道芬堡。——2009.1.12

《赫鲁晓夫主义》(锡兰.((斯里兰卡))古纳瓦达纳著)

作者是一位左派观点的女学者,对于当时国际上的风雨变幻,了如指掌。此书似乎是内幕书,首先详细地描述了赫鲁晓夫上台,一夜间把对手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打成“反党集团”的内幕;再者是加勒比海危机时肯尼迪、赫鲁晓夫和卡斯特罗甚至中国领导人做法和态度,内幕感也很强。此外书里在叙述俄国革命史时还提到了一个向鞭打农奴的伯爵军官开枪的女子维拉.查苏利奇,她的行为使我产生了极大的惊讶和敬意。可是后来就一直没有她的资料。好像也许是成了立宪民主党人,大约列宁曾几次提到她。但言之不详。很遗憾,至今我不知道这位奇女子历史和本色。

《多雪的冬天》(苏.沙米亚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革以来,一直读政治社科书。这种“偏食”也使自己一度产生了“文学无大用”的“偏见”来。但是后来终于改变了,使我最早改变看法的,就有这部《多雪的冬天》。
这是一部内发书(就是后来所谓的“灰皮书”),大约和柯切托夫的《你到底要什么》前后出版的。书的前言大讲“苏修修正主义集团之间的斗争”,然而,我看到的却是一个爱情故事,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主人公安东纽克是一名退休干部,曾是游击队的领导人,现实中并不得力。而他的爱情也是和一个俄奸妻子的婚外恋。书中的情节是现实和回忆交替出现,最突出的还是人物性格的丰满,有血有肉,而且语言丰富、情感充沛。使我这个是极少看情感书的人,一下子爱上了它。

《九三年》(法.雨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是一部开篇就使人震撼的巨著(读许多名著没有这个感觉)。
发生在一条负有特殊使命的船上惊心动魄的故事——对于一个失职的而又拼命挽救损失的船员的奖励和处罚先后进行,他得到了勋章又被扔到了海里。决定这一切的恰恰是偷渡回国领导向革命政府叛乱的朗德纳克侯爵。然而就在他被护送到海上的时候,竟然发现护送者是被处分那人的弟弟,而他是要替自己的哥哥复仇的。故事开始了……是几乎无法继续的开始。
然而,“语言就是力量”。身处险境的侯爵,居然在一通议论之后,彻底降伏了刚才还要杀他的水手,而且还使他做了他执行这次使命的驯服仆从。这是侯爵不同凡响的的第一次亮相,也是大作家雨果的先声夺人。
这是部历史小说,他出色的描绘了历史——那场过去不到百年的改变世界的法国大革命。他以历史家、散文家、诗人的不同笔法,给读者重现了那场高悬在天空的画面。罗伯斯庇尔、马拉、丹东都在雨果的指挥下,重新演出了那场震撼人类史的活剧。而且他还再现了国民公会和整个巴黎,使九三年的钟声和硝烟长久的挥之不去……这一切都使我目瞪口呆,罗伯斯庇尔的勇气和雨果的才华同样的震撼了我,从这时起我开始种下了自己的法国革命情结。
然而我却不赞成雨果的“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有一个人道主义”的观点,因为我理解罗伯斯庇尔的“为了使你幸福,我才凶暴;为了你的善良,我才残酷。”(法朗士《诸神渴了》)尽管如此,我对
作家善良用心和盖世才华还是得表达由衷地敬佩。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不仅是朗德纳克说服了阿尔马罗(那个被他驯服的水手),而且也是作家本人征服所有《九三年》读者的开始。

遐想

朱学勤先生在《思想史上的失踪者》一文中讲到1972年左右有一些人“以非知识分子的身份激烈辩论在通常年代是由知识分子讨论的那些的问题。”他们是“钳工、管工、搬运工”,可讨论的却是“史学、哲学、政治学”。……  
我相信在那拥挤的小房间里,曾有自己的一个板凳。

  
2005.2.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19 12:25 , Processed in 0.02431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