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74|回复: 0

张济顺:中福会少年宫里的童真

[复制链接]

896

主题

1099

回帖

747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74
发表于 2020-10-18 11: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59年暑假,张济顺第一次来到中福会少年宫,开朗聪敏的她很轻松就通过招考,被分入戏剧队。从此之后的5年时光里,每周一次,她都会到这座恢弘的“宫殿”报到。来自东海舰队文工团的退役军人和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专业老师,会为孩子们上戏剧课。

1959年,张济顺10岁,中福会少年宫6岁。在延安西路64号的院子内,一个少年和一座少年的家园,在新生的城市中相遇。

即便已过去了近一个甲子,张济顺也不能忘记,初见这幢恢弘建筑时内心的震撼,一切就如屋名——好一个富丽堂皇的宫殿。在这“宫殿”里度过的岁月,从此在张济顺的心里,也在无数青少年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

曾被称作“大理石大厦”

19世纪60年代,英籍犹太人埃黎斯·嘉道理到上海经商,由于经营得法,到了1863年,他已经成为上海煤气公司老板和五六十家工厂的大股东,其子也来沪协助父亲。经过数十年的奋斗,嘉道理家族在地产、电力、煤气、建筑、橡胶等行业获得巨大成功,老嘉道理本人成为上海犹太总会会长,并在上海捐建了多所学校和医院,成为与沙逊、哈同齐名的犹太大亨。

老嘉道理原先的住所毁于一场火灾,妻子也不幸在火灾中罹难。为此,他委托朋友为他另外寻地建房,但朋友却将钱财挥霍一空。老嘉道理最终委托英商马海洋行斯金生建筑师,在今延安西路64号设计居所,1924年初竣工,1929年又加建一层,至1931年全部建成。这一欧式皇宫式样的大楼,仿巴洛克风格,内部装饰极尽奢华,占地约一万五千平方米,耗银一百万两。

建筑楼下为舞厅、餐厅、会客室、休息室、娱乐室等,楼上为卧室,有浴室6间。大厅穹顶垂下水晶吊灯,室内多用金箔贴饰,因此视觉效果华美异常。因为室内多用大理石砌筑,楼梯、壁炉、浴室及石壁上的雕刻均用大理石制作,据说这些大理石都是专船从意大利购得,价格不菲,因此人们又称其“大理石大厦”。

可就在嘉道理家族入住大理石大厦不久,二战开始,大量欧洲犹太人逃难至上海。嘉道理家族在沪积极发起组织救援,一时之间,上海所有的犹太社团和社会救济组织都云集在大理石大厦,决定建立“上海援助欧洲难民委员会”联合帮助难民。嘉道理家族还出资创办了上海犹太青年学校,专门招收欧洲犹太难民的子女。然而,随着1941年日本人进入上海租界,老嘉道理被关入闸北集中营,1944年在贫病之中受尽折磨而死,家族财产也全部被日本人掠夺,大理石大厦被日军当做军事指挥机构。

直到1945年8月,日军投降,第一批登陆上海的美军与老嘉道理的两个儿子取得了联系,困居大厦内的两兄弟兴奋之余,当夜打开大厦所有的电灯,欢庆战争结束。不久,这儿就成了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军人的活动中心。解放后,嘉道理家族结束了在上海的业务,致力于在香港发展。

1953年儿童节前夕,在宋庆龄的建议下,大理石大厦被改作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从此,这幢见证过上海犹太家族风云变化的私邸,开始为城中千千万万的红领巾服务。

将最好的建筑给了孩子

红领巾与少年儿童队,是解放后孩子们获得的新称呼和新身份。资料显示,当时全称还是“上海少年儿童队”的组织在1949年年底建队。到1952年4月底,上海的少年儿童队已在613个学校中建立了队部。当时全市队员共96769人,其中中学生27547人,小学生69222人。

在一切向前苏联学习的年代,上海也参考前苏联城市建设少年宫的经验,将城市里最好的一批建筑供给孩子们做活动场所。1953年5月份起,中福会少年宫即成立了19个小组,共计组员600人,分为生物、理工、化工、航模、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八种。少年宫的图书馆里共有图书四万四千册,每天约有800人到这里进行活动。到了1953年8月,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1959年,在复兴中路第二小学,上小学三年级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张济顺,因为口齿伶俐、从不怯场,被学校推荐到徐汇区少年宫参加一次活动。她在台上落落大方的表现,吸引了台下一名中福会少年宫老师的注意。这名老师事后建议张济顺的老师,“推荐这个小孩来延安西路64号试试吧”。

1959年暑假,张济顺第一次来到中福会少年宫,开朗聪敏的她很轻松就通过招考,被分入戏剧队。从此之后的5年时光里,每周一次,她都会到这座恢弘的“宫殿”报到。来自东海舰队文工团的退役军人和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专业老师,会为孩子们上戏剧课。

最接近周总理的时刻

能参加中福会少年宫的活动,对当时的孩子们来说已经是一种荣誉。而这荣誉中的荣誉,是在外宾到访时,成为代表小伙伴发言的“小主席”,或者献花和献红领巾的少年。

1960年9月14日下午,时任几内亚共和国总统塞古·杜尔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访问了中福会少年宫。在一千多名参加欢迎式的小朋友中,张济顺被选去献红领巾。

为了出席这样的正式场合,张济顺当天穿上了白色大圆领双绉真丝衬衫,着红色背带裙,化了淡妆,一对大辫子上扎了大蝴蝶结。献红领巾的一对少先队员事先被告知:男孩给周总理献,女孩给杜尔总统献。张济顺手捧红领巾,内心却十分羡慕男同学,“为什么不让我给周总理献呢?”

在同学们奏响的鼓乐声中,宾客们进来了,这是张济顺一生中最接近周总理的时刻。眼前穿着灰米色中山装的总理十分可亲,毫无架子地拍拍两个孩子的脑袋,问几岁了,读几年级?“那双浓眉,还有炯炯有神的眼睛,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多年后,当张济顺读到“扬眉剑出鞘”词句时,脑海中立即浮现的,就是少年时见过的周总理。

一浴缸被丢弃的小提琴

虽然在童话般的地方学习知识,但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外界的风云变幻依旧侵漫进“宫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中的孩子们。

比如儿童们在排练话剧时,话剧的题材内容,就紧扣战备时代特征。张济顺表演过的儿童剧中,包括讲述在金门和台湾特务斗争题材的《英雄小八路》,也有《最后一颗手榴弹》等。因为咬字清晰,张济顺和同学们还被邀请去市作协,朗诵作家和诗人为“反美”主题撰写的诗歌。

在与前苏联关系融洽的日子里,常常有前苏联儿童到少年宫交流。几乎每一个在少年宫学习的上海孩子,都结对一名前苏联笔友。张济顺也曾和一名莫斯科男孩通信多年。男孩书信里描述前苏联生活,还常常寄来印有前苏联风景的明信片,这曾是当时一代人憧憬的生活范本,张济顺也深信过“莫斯科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然而随着当时中苏关系交恶,通信中断,后来张济顺销毁了所有的信件,这一段生发于少年宫的纯真友谊,都不曾在大时代中幸免。

1964年,到了退队年纪的张济顺结束了在少年宫的活动,但几年后“文革”中的一天,她忽然又被要求去少年宫“揭发曾经任课的老师”。被吓呆的孩子什么也没有说。但就在那天,离开少年宫前无意瞥到的景象,让张济顺永远记得:那是在大厦的浴室里,竟然满满一浴缸被丢弃的小提琴。这是她第一次感到,大理石大厦的石壁,原来会泛出阵阵寒意。她并不知道,5年后她就要去吉林下乡插队,从此与上海一别多年。

2003年,中福会少年宫建宫50周年时,张济顺回宫参加庆祝活动。时隔多年又站在这幢恢弘的建筑中,她奇异地发现,房子还是那幢房子,“但却不似记忆中那样大了”。

也许因为自己经历得太多,回头看这承载过童年美好时光的地方,大理石大厦,竟显得小了。

(本文刊登于今日《解放日报》。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https://www.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75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4 03:53 , Processed in 0.0572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