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21|回复: 0

孙和平:“文革”偷藏“毒草”记

[复制链接]

1399

主题

4431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271
发表于 2020-3-21 12: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革”偷藏“毒草”记! i, d  }. J& ?6 Y$ Y$ g) I$ b

$ K+ I) }3 w% F6 m( B0 k  作者 孙和平0 u$ I9 J/ x# ]' ^# _) {! v  d

* J- |- u5 e! a; z7 w: f- J8 r+ ~7 N
  1966年“文革”爆发,平静的四川省开江中学,一时风云突变,翻天覆地。那几天,大字报铺天盖地而来,刷满了礼堂内外的墙壁。人们走动着,围观着,有时候甚至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着,拥挤着,或默默阅读,或高声议论,亦不乏慷慨激昂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n5 b' q6 g; ]; r1 U
7 e) E# G5 p, e  过了不几天,人们的注意力一下聚焦于礼堂中央,一种从未见过的大字报形式,牵扯了众人的目光,但只见一根根粽绳纵横牵挂,绳子上面牵了数十张8开牛皮纸,每一张牛皮纸贴上了一页16开打字纸,那纸上,赫然书写着钢笔字迹的古典诗词,不,当时被定性为“反动诗词”。8 g% u& f; o1 r; J5 |' E7 Q

& u& M& O2 g% k1 J% R! L/ o  这“反动诗词”,竟是出自于正在为我班讲授历史课的老师、年过花甲的肖雪沧老先生之手笔。呜呼!" [  Q0 P% L! z% |7 w! y) V
% U: ?# w$ @- ?5 `! N3 ^
  原来,县委派驻开中的文化革命领导工作组,进校不久,很快将肖雪沧老先生定性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抄了家,搜出平素的诗词作品,正是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铁的罪证,这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必须公之于众,展开揭露批判,让它彻底暴露在人民群众的光天化日之下。; I7 C5 B3 _9 I& S$ \# h

3 Z' Z& {3 _! K+ Z5 r" B  回忆起来,如在目前。那些“毒草”,原件为16开打字纸,蓝色钢笔大字誊录。工作组真还想得出来。竟将其一一粘贴于若干牛皮纸页上,一页一首,以大字报形式在开中礼堂牵绳“示众”。
, B0 F$ I  F+ F
. Q3 X; \- V; h; Q  如此展览示众(注意,并非“斩首示众”,不可混肴),岂不就是这一形式独特之诗词布展也矣。看来,即使在那样一个是非颠倒,黑白混肴的非常时期,竟然也有如此这般的滑稽效应。记得批判前言上还引了文革中颇为流行的李商隐“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名句,被颠倒过来用作反语。哈,此时此刻,不也是可以回归本意,作正面解读么?
# ?3 [: m: |6 B2 R2 }/ C5 z. y9 _: z' e" w  f) m2 ]5 \# d. R
  肖雪沧,开江中学老一辈教师。沙坝乡人氏,出身萧氏大家族。学养深厚,传说早年是广州中山大学的青年讲师。“文革”前给我班教授历史。每次上课,都让我兴奋异常,听得兴味盎然。他老每一讲到近代中国遭受屈辱的历史事件,常因慷慨激昂而拿开座椅,激动地站将起来,两手发抖,不能自己,又抖抖索索在讲台上寻那跌落的老光眼镜。此中一腔爱国情怀,殷殷可证,我受到强烈感染,刺激很深,大大激发了我等学子的少年中国之心。后来我也教书,我深感如此爱国情怀的老师,才是真老师、好老师。
6 P. k2 i' i1 V7 B% r' H# J4 N
! W: r1 Y' [3 x+ |4 y  肖雪沧老师平素写诗,最初并不为我等初中学生知情。现在见到老师的诗词大作,竟是如此光耀夺目,让我等作学生的,不禁暗暗佩服。观览中,我作为初中部学生,大惑不解。明明是对真善美的优雅吟颂,何毒之有?何罪之有?虽此,终不敢表露,且以学生“似懂非懂”“要懂不懂”而自我麻痹,自我宽解。
7 `! m, K! N- L7 y% P9 y
% w, J( V) E/ \& X% `  不几天,这些“批判示众”的“毒草”,被胡乱折叠成一大摞,当废物随手放置于礼堂前厅教务处办公室的一个立柜上面。那被废物丢弃的,不就是一个少年学子心中的圣物,学术瑰宝吗?办公室平素不曾关门上锁,时当中午,正好过路要去食堂吃饭,见那丢弃毒草的工友扬长而去,又见四下无人,我竟一时起了“贼心”---何不偷将回家,抄录下来,仔细阅读?我没想更多,不几步跑上去,将其取下,放进随身放了碗筷和课本的书包。食堂那一顿宝贵的午饭也顾不上吃了,我拔腿就往五里之外的普安镇家中跑去。一路上,我眼中啥也见不到了,只是心里藏不住一阵阵的莫名的恐慌,像铅似的,越来越沉重,我的两只脚,也越来越走不动了。唉,“毒草”藏于家中,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岂有不惧不怕之理?一二日里,于惴惴不安中见得风声平静,并无“追查”一类动向,甚至连“毒草”这回事都似乎被人遗忘尽尽。遂回到普安镇,躲于斗室,将诗作一一抄录在一个笔记本上。最后将原件一把火化为灰烬。至今想来,我的这一把火,其实早已把对于革命、斗争的幻想烧得个一干二净。正值“文革”风头之上,在下胆大包天,抄录收存“反动诗词”的行为,虽有“初生牛犊”之气,但毕竟是少不更事。从此后,一旦想起都浑身寒噤,后怕不已。
, f1 G7 n' F6 _4 F' i+ S, }. _3 R6 w
  如今回忆起来,与其说是反动诗词“示众”,不如说是一个形式独特的布展。想象一下吧,古今中外,哪儿有过这等别开生面的诗词展示与传播?哪儿有过这等温柔敦厚与挥舞拳头,大张鞑伐的可怕比对和反差?诗词艺术,怎么就被荒唐可怕的大字报裹挟如此?联系后来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诗词大海,铺天盖地,呼天晿地,悲愤壮烈,能说不是一个历史的小小预演?
4 x5 h8 s4 P2 K5 H1 u0 P7 A# z! ]' e6 ^, n
  数十年过去,所抄录者,竟完好保存下来。如今诗作问世,肖雪沧老师在天有灵,当自欣慰也矣。天道不灭,人心未泯,文化的终极力量不可战胜。$ U6 K+ t2 l. f% l! H& f1 G

# x- I9 g: E9 w+ b7 l8 T* L  (孙和平)* g* p! M3 a0 w9 f* Y2 e* |% w
; O5 b$ G$ x9 x- e* W
http://bbs.tianya.cn/post-no01-523225-1.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8 06:43 , Processed in 0.1140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