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71|回复: 0

一篇陶东风关于“文革”的博文及其后面的评论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7-5-10 03: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陶东风:极左意识形态的巨大威力(2012-07-07 10:48:25)



7月5日晚,我邀请了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著名“文革”史研究专家王友琴来首都师范大学演讲,演讲的题目是“1966:学生打老师的革命”。王教授的讲座基本没有涉及理论,也没有对“文革”发生的原因、文革的性质等“大问题”进行探讨,而只是通过大量的事实、资料、数据、图片等向大家展示了“文革”期间发生学生打老师的事实(最严重的时候仅在20多天就打死1700多人)。其材料大多来自她的惊世之作《文革受难者:关于迫害、监禁与杀戮的寻访实录》。

听了这个讲座我和大多数学生都很震惊,这些事实我虽然之前也有耳闻,但是这次可能因为配了图片、数据的原因,依然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我个人以为,这些事实对于回答“文革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比任何所谓的“理论”都更具说服力。

但是意想不到的是,讲座一进入互动阶段,第一个学生的发言就使我大吃一惊。这个同学指责王友琴的讲座遵循“还原主义逻辑”,是所谓“事实还原主义”(比如把“文革”还原为打老师这样的事实),而列举事实在他看来根本就不是什么“历史研究”,不是“科学”。历史研究应该追求“总体性”,把握“必然性”。言下之意大概是“文革”中打死老师这些事实都是无关紧要的“细节”,卑微而无意义,可以忽略不计;有意义的是在世界历史的“总体性”中把握“文革”的意义,理解“文革”的必然性。

这个学生的这番高论使得我想起阿伦特对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精彩论述。阿伦特说,意识形态是“从一个单一前提出发解释一切事物和所发生的一切现象的、其信奉者信以为真的各种主义。”从字面上看,意识形态就是“一种观念的逻辑“(ideology这个词由“观念”idea和表示“逻辑”的“-logy”这个后缀组成)。意识形态的核心是让历史服从观念,让事实陈述服从逻辑演绎。这样,意识形态对于处在“逻辑法则”、“必然性”(这使得我们想起“文革”时期耳熟能详的口号“XX阶级必然胜利”、“xx主义一定要实现”等,它们都是所谓“历史的必然法则”)之外的事实不感兴趣,它能够独立于经验事实而运作。对于一种意识形态而言,历史是某种可以用观念来推断和创造的东西,观念依据自身的逻辑运动。“意识形态总是假定,一种观念便足以解释从前提发展出来的一切事物,经验不能说明任何东西,因为一切事物都在这种逻辑推论的连贯过程之中得到了理解。”这样,意识形态思维就变得独立于一切经验,它摆脱了我们凭五官感知的现实,坚持认为有一种“更真实”的现实隐匿在一切可感知事物的背后,它要让思想从经验中解放出来,它把事物全部组织进一种绝对的逻辑过程,这个过程从不加反思地接受的前提开始,从中推论一切事物。

原来如此!这位同学大概就是被极“左”意识形态控制而失去了对事实的兴趣,同时也失去了基本的良知。在他面前摆出再多血淋林的事实看来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他能够做到视而不见、彻底麻木,做到对生命无动于衷,只对“总体性”“必然性”心醉神迷、坚信不疑、誓死捍卫。这真的让人对极“左”意识形态的迷惑力感到不寒而栗。在沉迷于意识形态的人看来,打的老师再多、死的人再多又有什么关系呢?“文革”的伟大意义在于其对“世界革命”的贡献,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扩张”的成功抵抗!在资本主义包围整个世界的情况下,“文革”成为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何等伟大!在饿死几千万同胞的情况下我们的领袖为了支援“社会主义盟友”毅然把进口粮食送往别国,何等感人的国际主义精神!这才是“总体性”视野!

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在今天,极“左”意识形态的力量依然不可小觑。

[陶东风附注:看了很多本文的跟帖,觉得有必要做如下说明:我不能肯定这位同学所信奉的“总体性”“必然性”一定是极“左”意识形态,他并没有阐释这个所谓“总体性”“必然性”的具体内涵。但我必须说出我的迷惑:如果不是被极左意识形态蛊惑,为什么会对血淋淋的事实如此麻木?谁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一个对如此事实不感兴趣的人,能够找出“文革”的真正原因吗?能够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找到“文革”发生的“必然性”吗?一个不是建立在基本事实基础上的“总体性”“必然性”解释靠得住吗?]

[陶东风再附注:看到这么多人参与这次由我的小文引起的论争,真的非常感谢和感动,不管是什么样的观点,我都一概不予删除,对不管持什么样观点的参与者,我都一概表示感谢。

还有一点,那次会上很多参与者都在问:这些学生到底为什么要打老师?是因为平时受到老师的压制太甚吗?是真诚地响应“伟大号召”吗?是退化为动物以后以打人为快吗?我原先也很急于了解这些学生的动机。但是这几天想法有了变化。我觉得动机还原的工作不但几乎不可能——动机研究总是离不开推测,即使是行动者本人对自己行为动机的自述也不可靠,更何况他可能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行为的真正动机;而且也没有太大意义——搞清楚了动机又能如何?我觉得真正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打人行为发生了?为什么当权者没有制止?为什么法律和公安这些应该保护公民生命的机构陷于瘫痪?为什么舆论一边倒地赞美文革而对打死人的暴行不闻不问?一句话,我们是不是应该从制度的角度分析“文革”?这种分析不但更加切实,而且可以对症下药,通过制度的改革防止文革的再次发生——而这也是反思“文革”的根本理由]

下面是博文后面的部分评论,多是选择不同意见的。

牧风:我有些疑惑的是,能否把这些中学生的暴力解释为是由仇恨引发的?因为我觉得,一种真切的仇恨应该植根于自己的生存体验,比如,土改中出现的暴力,很可能是由双方之前的矛盾引发的;现在社会中也弥漫着一种暴力冲动,这可以理解为是由各种社会不公造成的。但是,仅仅依靠宣传,就能让这些中学生发自内心地仇恨一个自己身边的人吗?尤其是,这个人昨天可能还和大家一样,今天突然被宣布为敌人。

B:哈佛关于公平与正义的公开课开头,提及列车撞人选择:车失控,司机可以改变列车的行进方向,一边是一个人,一边是五个人。大多数人选择了撞向一个人。在这个道德论证中,撞向一个人的恶是“小”的,而且因为总体上挽救了更多的人,对比之下这种“小恶”是可以忽略的。为了某种总体性视野,而忽视血淋淋的事实,或者对事实存而不论,或许可以从这种逻辑中得到解释。

讲座之后,一个问题很让人困惑:令阿伦特震惊的是艾希曼的平庸,人在彻底不思考之后变成最残暴的帮凶。然而现在的情形好像是当人确确实实能够明辨是非,并且在这个人思考之后,仍然选择了认同、服从某些从常识来看不可思议的“必然性”“逻辑法则”,这是为什么?

在回答以历史情境为借口而不忏悔的问题时,王老师将个人的道德、自由意志作为一种解答思路。那么,针对上面的疑问,除了意识形态的规训与控制这一方面,个人道德的选择是不是也可以是答案的另一个方面?因为在阿伦特看来“个人责任或道德问题几乎从不出现在那些死心塌的政权追随者哪里”。

其实,真正可怕的是当所谓的“小恶”被认可之后,人们将会慢慢适应真正的恶而不觉得是恶。所以我觉得目前最需要做的仍然是吸取经验、重视常识、尊重事实,因为“从经验中学习就意味着开始去思考和判断。”

80后晚辈:这个学生的提问也许只是因为自己能力有限,没有表达清楚。就我周围所认知的人来说,极左意识形态的人很罕见,当然稍左的人倒是不少见。我认为在30岁以前有点左的倾向是积极性的、理想化的,30岁以后还这样的人就显得可怕了。所以我认为提问的那个年轻同学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那些5、60了还沉迷于左的老愚民们),他在认知过程中出现偏差在年轻时都在所难免,萨特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也支持过文革。对于善于思考的年轻人,不要轻易讽刺威力巨大或可怕,用一种大爱再加理性的思辨慢慢引导即可。

不沉默的大多数:那个美国教授的讲座确实浅薄,靠意识形态考证混饭吃的吧暴力在各国的历史进程中都有过,法国大革命有,俄国大革命有,中国大革命也有,这样一个历史常识已经没什么可以发掘的,解释原因和避免才是重点。

大人物他爹:用显微镜放大某一部分来解释整个文革?

李晓斌律师:我也同意这位学生的观点,他并不是说事实不重要,而是觉得没有总结、提炼,这是海外人士的通常问题。

卢建府:虽然我算是右边的,但从陶教授的描述倒没看出学生是左边的,不知道教授怎么就推断出学生是站在左边的了呢?从你的描述我倒理解学生是批评王教授只会机械地摆一些在互联网翻墙甚至不翻墙都能看到的史实。学生所说的必然性不是说文革这样的悲剧必然应当发生,而是说应当进一步找出导致其必然性的原因。陶教授应当多提供一些信息,确认是否搞清楚了学生的本意,千万别曲解,更千万别为了迎合现在的社会背景生拉硬扯。

lujianfu:我感觉这个学生被陶教授冤枉了。陶教授根据自己的需要,用“言下之意”“大概”……等词,就把一个学生描述成了一个冷血的极左主义者。如果该生是被曲解的话,真替他感到心寒。

薛涌教育链接:有人说近四十年来没看见一个状元干出什么伟大的事情。王友琴是1979年全国文科状元,我在北大的同班同学。她多少年如一日调查文革受难者的事迹,最终出版了文革受难者的书、设立了网站,这里的种种艰辛一言难尽。在我看来,这就很伟大。日后各种理论将如过眼云烟,但她还原的事实则如不废之江河。[-赞]

汾河评论:回复@薛涌教育链接:光还原文革有什么用?中国历史几千年,每一次的改朝换代,敌国入侵都伴随着大量的血腥屠杀甚至是集体屠杀!这比文革残忍千万倍!!

天明:管中窥豹。盲人摸象。这只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事件。不能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就说中央集权就是历史的倒退。先从根本上说,再说细节。

学习于实践:真正要反思的是什么?怎么不去反思英国工业革命,圈地运动等种种残酷行为?我不知道王教授能反思出什么结果?

牛叉的小野人:我觉得那个学生讲得没错,现在年轻人,对当代史的事实了解的够多了,我们大多翻墙看各种网站,64受难者,文革受难者,自然灾害死很多人,反右什么的,我们了解已经很多了,但是现在最需要更深入的探讨,他为什么发生,背后的历史逻辑是什么。事实研究很重要,理论挖掘也很重要,两者不能荒废一方。

圣朋会客厅:毛泽东的文革,内容对了,形式错了。对的是指其符合马克思的暴力革命观,错的是指无产阶级革命与农民革命无异,都属于暴力革命。所以暴力革命横竖都是错。当然如何达到底层人民地位提升,也是民主的一个方面,但目前看来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不过那是在马克思死前恩格斯主要做的事情。

今天吃了吗:提问者大概是从研究方法层面提出,但陶先生的解释是给提问者带上了大帽子。方法有善恶?或者都要求我们面对那残酷的现实静默才能政治正确?

谭耶夫:陶先生或许有误解该学生之处,不过已经凸显两种历史观、研究观的差异。实证主义和理论阐释其实不矛盾,不过,实证主义可能会平庸无趣,却能保证起码不会犯错,因其以求真为第一要义;而理论阐释虽然迷人,但可能会因论者的见识、才华、思想、知识储备而犯错,后来空疏的跟风者也就容易以讹传讹。

海偃:偏狭教育与宣传之害,不仅留在孩子们身上,也留在我们脑子里。破除非一日之功。宪法之言论自由、基本人权,必须归还人民。现代教育必须确立学术自由,也在言论自由得以实现的前提之下!总归一句话,政治制度不改革,一切都是空谈!

林家闷葫芦:反对“把‘文革’还原为打老师这样的事实”有错吗?面对复杂的历史,难道不需要从总体上把握?这样的简化,恰恰是博主所声称反对的“从一个单一前提出发解释一切事物和所发生的一切现象的、其信奉者信以为真的各种主义”。我很好奇的是,这位文革史专家讲没讲打老师和刘少奇、和高干子弟们的关系。

作家谢宏:一个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读博士的朋友告诉我, 现在,研究文革文学资料最全的地方,都不在大陆, 而在港澳,美国和奥克兰大学。

诸葛耀柏:先扣帽子,再打棍子,你就是这样对待求知的学生吗?那学生的话没错,罗列事实固然需要,但作为研究者来说,停留在事件阐述的层面而不能分析揭示其发生的根源就过于肤浅了.而你通篇所批驳的完全是你臆想和强加给学生的恶意曲解,上纲上线,你这不是文革作风吗?

裤子和她的朋友们:这文章挺没逻辑啊。光摆事实显然不足以成为历史研究,尽管直观震憾但研究不是光震憾就够了,又不是拍记录片。而且动辄把别人的言行上升到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极左意识吧?//@周晓翔://@duns:是理论决定我们能看到什么。不讲理论是不行的。不讲理论会被大量的事实累死。

郑伟kmyc:学生的提问很精彩,老师的回应很蹩脚。没有潜心研究过历史的人是提不出这样的问题的。学生大胆提出了一个深刻而精彩的问题,却被老师上纲上线批为极左。现在许多人的逻辑便是这样,先不分青红皂白把一头牛说成是一只鸡,然后用尽浑身解数指责这头牛不下鸡蛋。

盛以樱:在一次会上也见过几位左派学者对她的挑战。王友琴做现代文学起家,不是没有阐释能力,可是几十年来她只搜集材料,为未来保存档案,拒绝阐释。读到过一份她编的白字黑框的文革死难者名单,所有的ideology在此时都轰然倒塌。

林零--juina:文革之害,累及范畴已超出意识形态道德规则层面。一场“灵魂深处爆发的革命”,摧毁的是人性。一个灵魂受损的社会,人性不彰,谈信仰规则道德情操都为时过早。不修复人性,难挽“信仰在教化中消亡,道德在谈论中沦丧”的頽势力。

陈俊杰_培训师:回复@裤子和她的朋友们:如果一个教授只能呈现事实,除了说明你掌握的资料比一般人多一点之外,看不出你研究的到底是什么。难道你能用抗日战争中被杀死的日军侵略者的照片,说明我们的抗战是非正义的!几十年的书都读回去了。

锟铻山人:题目不严谨。文革是学生打老师的革命?学生打老师的革命是文革?强调总体性有什么错?大历史观更是右派的观点。

@理论车间后门: 像陶东风顾肃这种学者,把一个本科生的对一次讲座的当堂发言随便判为极左倾向的学者,本身表现他们才是他们自己所说的意义上的“文革余孽”,他们自己身上并没有让人看到他们所标榜的自由主义气息。要坚决防止文革重演,保住好不容易得来的今天的大好形势,这是症状!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聂广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935088.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3 13:36 , Processed in 0.03831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