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85|回复: 0

有关编写北京地院文革史的校友通讯摘编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918
发表于 2017-2-11 05: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地院文革专辑转载之二
二、有关地院文革史的校友通讯摘编
有关编写北京地院文革史的通信


孟繁华、蔡新平、赵国柱、伏庆是、丁育民

    按:在北京地质学院亲历文革的一些校友,近来关于编写地院文革史的讨论十分热烈,除去电子邮件外,还有许多微信交流。这是从电子邮件通信中摘出的一小部分内容。



孟繁华致蔡新平

2015年3月14日 21:57 (星期六)

看了你和赵国柱的邮件,很高兴。赵对田、程、殷所写回忆的评论,我有同感,他提出的由你主笔、他们辅助写“二团史”的建议,我极表赞同。肯定有资料方面的欠缺,大家凑一凑。我这一次来海南,主要是录入我的日记、笔记,包括文革前的。不全,有断档,搞不清怎么回事了。但也有一些有意思的内容。比如四清,那个气氛,简直可以说是小文革的彩排。

去年8月和朱德瑜、曹敏九去看周永璋(你们好像不久前去过),在疗养院,他坐在床上,我坐在他旁边,说东道西,他忽然用右大拇指向着自己,又把手掌伸向我,又做出一个用笊篱捞旱地捞鱼的动作。都猜不出他打的什么哑谜,我们每猜一个,他都摇头,大声喊“不,不,不!”七猜八猜,大概过了五六分钟,他用右手连续做了四个动作:拇指自指,手掌推向我,指了指他老伴,收回手,打出一个“八”字形,我恍然有悟,喊道:“你是说,串联,你,我,她,吉让寿,还有北大的,共八个人?”他兴奋得不得了,大喊:“对,对,对!”声音比我们几个加起来都响,连隔着几个房间在楼道头聊天的人都说:“哎呀哦,怎么这样大声啊!”

赵国柱问我属于哪一派。2012年,几个人去看胡乐成(住北城某小区),四十年没见面了,我问他:“还认得我吗?”他说:“认得,孟繁华,蔡派!”一点不含糊。朱德瑜去看某老师(女,一时想不起名字了),提起我,老师说:“知道,他不是二团的吗?”你看看,名声在外。以前都不知道我是这样被归派的。

1969年,我一个交代材料中有一条,革委会想搞个政策研究室,由安静和我负责,因杨雨中反对作罢。你知道,我没有参加过二团的任何活动。文革前期,和吉让寿接触较多,后期和张海涛接触较多。你们批判朱成昭的大字报贴出后,革委会内争论很厉害。我、张海涛、田春林曾经想三个人发表一个联合声明(声明的具体内容,没有记),被伏庆是劝止了。笔记:1966.“11.1下午,到13人(学校、北京来扬州串联者),其中3女。晚6:40,胡才(?)介绍家里(学校)的情况,主要是周永璋的问题,第三司令部给周莫须有‘野心家’‘阴谋家’的罪名给开除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在少数派内的反映。”

没有日记、笔记、交代材料,这些都忘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忘了。材料录入了,比较乱,不少不相干的内容,待整理后给你看。

你说的文革回忆的那几个部分,基本就是那样。前几部分都是说史事的,这一部分比较麻烦,总得有所据。观点可以信口说,把麻烦事做了,再坐而论道,也没有负担了。

大事记部分,由伏庆是承担,他要用的材料,朱德瑜尽可能找到给他。这是那次在你家商定的,他建议分派任务,他本人乐意承担。田春林写朱成昭。你听力不好,这些内容你没有听到,现在告知。



赵国柱致蔡新平

2015-03-16 15:41:39

关于回忆录,我还想说几点。

1. 关于二团回忆录, 你和孟繁华说的都在理,主要由你考虑,我都没意见。

2. 你提到要写几个人的专题,估计安静中老师的专题,将由濮老师和肖劲东主要执笔,一是他们更了解,二是他们笔锋尚健。不知江祖如老师的专题何人主要执笔?

3. 我问了孟繁华是那一派,因为他的特殊身份,但我个人觉得他应属蔡派,理由如下:

    1)二团主要是思想上的派别,我们主张凡思想理念上相近者,不管其是否与我们有组织上联系,也无论在文革那个阶段,都视为我们二团一派。  

    2)比起掌权且拥有庞大组织系统的朱派,二团只有8条汉子,组织上没有发展过,而且是在野的,但当时我们就很自信也很自豪地指出在地院的每个系,每个部门,每个角落都有大量二团一派的同

     学,老师,干部和工人,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

    3)孟繁华在文革早期与二团的吉让寿一起活动较多。1966年11月周永璋被排挤出三司后,他与周、吉、邱、我及王秀允、陈姳等,包括北大的1-2位,还有北京卫校2-3个小女孩,去扬州和上海等地串联,我是亲历。可以说文革前期,他基本上与我们二团一起活动,直到出名后,被结合进革委会,接触、活动才减少,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文革中他的思想理念与我们相近。

4. 据相似的理由,我反思是否把以张海涛、田春林、王振群、刘玉发等所谓革委会内“二团代理人”的一批同学、老师和干部也视为蔡派,应更合情理。



蔡新平致赵国柱

2015年3月16 19时04分

其实当年学校要从观点来看,的确每个班,每个教研室,每个年级,每个系,都分为两派,在有的班、室,蔡派甚至占绝对多数,没有绝对的中间派。是一派的校友,多年后见面,自然而然地就是亲切些。倒是越往后才逐渐不太明显了,但感觉上和共同语言上还是有差别。那些年经常在地质系统出差,总能遇到我们的老校友,有的同学我不太认识,见面后他们往往主动说:“你不认识我,我可认识你,其实我也是蔡派的。”

因为我们没有拉队伍,“派”的认同完全是思想的,这更有意思。孟繁华,田春林,曹明久,包括伏庆是,都说自己其实是蔡派的,这么多年了,心目中还是这种认同,这的确很值得思考。我试着先从我自己的记忆开始,哪怕是一些片段,慢慢地写。写出一部分就发给大家,一起讨论。



孟繁华致蔡新平

2015年3月16日 20:58 (星期一)

按赵国柱说法,蔡派可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就是二团组织,8个人;广义是理念相近者,有多少人,恐怕就说不清楚了。朱德瑜看了从你那里转录回的“高、安及二团资料”,对曹敏九说:你和陈凤英参加了大批判联络站,是蔡派跑不了啦。此前,他还传给我从陈凤英日记中摘录的材料:“那时我们经常到安静中家去开会。我不是二团的成员,但对他们的一些观点是支持的。我记得周永璋被抓,他还写过一首诗。”周诗:“大河东去曲折多,革命道路更坎坷,高山难阻东流水,曲折能奈有志何?”殷惟侯回忆中,有这样一段话:“6·20造反兵团和红色造反兵团在江祖如、安静中的撮合下、在反朱成昭的共同目标下走到了一起,互相影响、互相交融,最终成了风雨同舟的‘二团’,是地院松散的“蔡派”的经常代言人。蔡派的真正核心应该是安静中、江祖如。” 据你所知,这符合实际吗?他所说的蔡派,显然是广义的了。

你写自己的回忆外,二团的回忆恐怕只有你作了。有些逝去的个人,如高院长、安静、郑伯让、江祖如等,你能不能安排人写?安静有肖劲东的稿子,有底了,如濮老师写,可能会有更多的情节。我笔记中也有几个情节,都是和我直接有关的,怎么处理,再说。另几个人谁能写?我除写自己的内容,张海涛、吉让寿,我会写一点,还有一些内容,但肯定不全面。非正常死亡的李仲学,和古宝琳同班(《东方红报》的,也是我的朋友),她写了一篇了,我会再写一点。李明哲早期也是重要角色,清查中非正常死亡。宋志敏(李原夫人)写了一篇(写了两次),朱德瑜和曹敏九去看她,钱佩娟老师也去了,我觉得钱老师也应该写一篇江祖如老师的。就这样一点点地落实。



伏庆是致蔡新平等校友

2015年5月23日

同意新平关于地院文革史编写情况的武昌讨论纪要,尤其同意其中建立地院文革史兴趣校友圈和开门写史的建议。现将我草拟的大事记提纲及有关说明发送给诸位,希望得到兴趣圈校友们的指教,特别希望能看到繁华、德瑜、保军等老朋友们的意见。同时,也欢迎对编写地院文革史无兴趣、不参与,仅仅是对此提纲不满的朋友,提出意见或批驳。



蔡新平致田春林等校友

2015年5月23日(星期六) 中午1:41

伏庆是的大事记提纲已经发过来了,和在武汉讨论的纪要一并发给各位校友。肖劲东的关于编写文革史的想法,还没收到,待收到后再转发。

关于地院文革史的编写,请各位校友发表意见建议。



蔡新平致诸校友

2015年05月23 21时17分

伏庆是的提纲是一个讨论稿,地院大事记还有很多内容没出现在他提纲里,正需要大家补充完善,比如说陶老师就提出关于学校教职员工文革中的种种情况,有多人被批斗,还有自杀死亡的等等,介入两派斗争的等等,提纲里就没有。地院东方红对外活动是地院文革史的重要部分,希望大家提供资料。

老丁,如果能够根据你的的日记加上你的回忆写一个“文革期间我在上海联络站的经历”或类似的标题的回忆录,那就更好了,将成为地院文革回忆录的重要部分。

我的想法就是大家写,尽可能多的校友参与。甚至逍遥派也应写“文革中我是逍遥派”,从逍遥派的角度看文革一定也很有意义。斗批改红卫兵的头,程关林,就写了回忆录,他的经历,他的视角,就令人耳目一新。在征求了作者意见后,我准备把几位已经写了的回忆录发给大家参考。

老丁,真的需要你出手啊!



丁育民致蔡新平

2015年05月23日 20:57

看了你转发的“大事记”,里面提到了上海联络站和“一月风暴”,当时我是上海联络站的办公室主任,亲历了那一段上海的许多事情,比如张春桥一到上海就派车接我到虹桥机场。又一起去安亭,等等。我当时的日记记得很清楚。但我想与你们要搞的记事关系不是很大,要否提供给你,请回示。



孟繁华致蔡新平

2015-05-24 10:30:16

   看了纪要和提纲,很高兴。大家都在关心地院文革史,有紧迫感,提出了新的操作方式,其中两项最为突出:微信兴趣圈,开放式。以前主要是朱德瑜和我来做,有个简单的分工,前期资料征集主要朱负责,后期编写主要孟负责。故所有资料都汇集到朱处,然后分发有关人员(包括我)。我和朱有两千多封邮件,记录了我们的工作过程和想法。朱回京后,我们会做一个全面的总结,向各位师友汇报。

大事记详略,应先和整本书的体例——内容结构结合起来考虑。

邱心伟、原蜀育主编的《清华文革亲历——史料实录、大事日志》,除大事记,没有其他内容(不算文前的几篇读后感),所以叙述较细,有几天是按小时记载。

我设想的地院文革史体例不同于此,重要事件已有专述,故大事记可以比较简洁。

大事记,资料为王。不论繁简、详略,资料力求丰富、可靠,繁而后简,详而后略。

不知诸位设想的体例结构是怎样的?



蔡新平致诸校友

2015年5月24 22时57分

前面转发的孟繁华的两个关于编写大事记的文件。老孟和朱德瑜前期做了大量工作,伏庆是接手后是怎么衔接的?下面应当如何接续下去。开放式已经有老校友响应了,如丁育民答应从香港回来后马上动手写他的回忆录,他有日记。地院文革史,应当是全面的,工作队、校文革、斗批改,各方面的都应当反应,这就需要更广泛的宣传发动。问题是目前能够联系通讯地址有限,我这里并不全,才一百多人,希望相互补充介绍传递。我准备建一个校文革史博客,注册进入,对内开放,对外要允许后进入。不知技术上是否可行。



孟繁华致蔡新平

2015-05-26 11:43:28

我刚收到中学一语文老师写的回忆录。他1924年生人,2014年90岁,在学生、同事的劝说下,动手写回忆录,花4个月时间,写了7万字,而且是在电脑上,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跟你说这事的目的就是,我们有些同学,也不过70岁上下吧,还不能用或不愿用电脑打字,懒得把自己的一些记忆留下来,我想把这事告诉他们,不应该呀!70岁学会了,活到90岁,能用20年,绝对值呀!更不用说上网、微信种种好处。我们校友圈子里,陶老师和你是最得心应手的了。我对软件、操作有很多不懂不会用的,觉得受到了限制,等把地院文革史这件事结束,我要好好进修一下。

丁育民的回馈令人鼓舞。联络站是我们的专题之一。对这个专题的设想是,概括联络站的情况,写几个重点联络站。上海联络站是我们确定的重点之一,站长姜涛,我和老朱都很熟,没来得及采访,去年(前年?)去世了。朱在上海联络站呆过,他负责这个内容,已收集一批材料,如丁育民有日记,最好了。我一直觉得,当时的文字材料,比会议更可靠,更有价值。一听说谁那里有传单,有日记,有照片,如获至宝,紧追不舍。我在海南几个月,基本都在录入日记、笔记。离开海南前,以为录入完了,回来又发现几本,还在录。我发现,九成内容,完全没有记忆。比如周永璋,我们一起去扬州串联是记得的,仅此而已。但日记中记载,到南京,到上海,在华东师大访聂元梓,都在一起。吉让寿不用说了。有个“邱”字,没有名,邱世寿?不好妄猜了。还有我们班的其他人,北大的,扬州的,南京的,全无印象。如能通过微信兴趣网,发动更多的人参加,发现更多的原始材料,就是一个新局面了。



蔡新平致孟繁华

2015-05-26 19:03:02

老孟,你说“等把地院文革史这件事结束,我要好好进修一下。”恰好相反,计算机一般来讲只能边用边学,专门去学,大约18岁前还可以。你只有在用时发现你不明白的问题,或者问人,或者到网上查,然后自己去试,才可能有所长进。等你写完文革史,你也不用学了,那水平也就到顶了。因为剩下的岁数也快到头了。

老孟所举的90岁老人学用电脑写回忆的例子很好,陶老师更是榜样,各位动动笔,敲敲键盘,把虚拟记忆变成真实文字留下来,老年生活会增加一点有意义的乐趣。

我已经建了一个地院文革论谈,不叫“论坛”,没那么高大上,就是大家对地院文革史的问题交流思想,互相启发,讨论一些遇到的问题。于此无关的杂七杂八的内容,可以在地院老校友圈里发表传播。希望大家踊跃加入。凡是愿意的,直接把你手机号或微信号告诉我。

http://t80446682.lofter.com/post/1cf978b3_80485c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1-11 05:09 , Processed in 0.09414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