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25|回复: 0

严家祺:聂元梓前的“全国第一张大字报”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918
发表于 2016-3-30 06: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談起文化大革命第一張大字報,通常會想到北京大學的聶元梓。1966年8月5日,毛澤東在《炮打司令部》中說,1966年5月25日聶元梓的大字報是文化大革命的「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的大字報」。

事實上,全國文化革命的第一張大字報出在北京的「學部」。當時還沒有成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前身。所謂學部,是指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下有許多研究所,如哲學所、歷史所、近代史所、考古所、文學所、外國文學所、法學所、民族所、語言所、學術資料室、政治部、《新建設》雜誌社等,全學部有一千七百人。當時,毛澤東號召「全國人民學習解放軍」,所以,學部也設立了政治部。

哲學研究所的所長是潘梓年,就是潘漢年的哥哥。金岳霖是副所長。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是郭沫若,學部黨委書記是關山復,政治部主任是楊述。在聶元梓貼出大字報前二天,1966年的5月23日,在學部一號樓的走廊裏,《哲學研究》編輯部的林聿時和吳傳啟貼出了批判楊述《青春漫語》是「反黨反社會主義大毒草」的大字報。接着,學部大樓的走廊內外的牆上、學部大院許多地方貼出來數十、數百張批判楊述、關山復等學部黨委的大字報。在北京大學貼出聶元梓的大字報前,學部牆上已佈滿了大字報。

文化大革命開始時,全國報刊從批判吳 晗的《海瑞罷官》開始,接着批判鄧拓、吳 晗、廖沫沙的《三家村札記》和鄧拓的《燕山夜話》。學部的文革就是從林聿時和吳傳啟批判楊述的《青春漫語》開始的。

楊述是作家韋君宜的丈夫,參加過「一二.九」運動。楊述出身於淮安縣的商人兼地主,父親早亡,他受三十年代革命文學的影響,很早參加了共產黨,他的母親和兄弟姐妹在他影響下也都參加了革命。抗戰初期,楊述的母親「毀家紓難」,把家裏帶出來的細軟變賣做了黨的活動經費,開辦了一個戰時出版社,出版發行書刊。出版社樓上是活動據點──星芒社。母親的家則是共產黨的地下機關,四川省委擴大會議在那裏召開,油印機密文件由他的哥哥親自動手,母親則擔任站崗放哨的差事。母親兄嫂全都入了黨。哥哥後來被捕後被國民黨活埋了。我在1964年到學部當研究生。文革開始時,楊述是學部政治部主任,他的辦公室就在一號樓後面的小紅樓裏。

楊述是學部第一個被「揪」出來的「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澤東思想」的「三反分子」,《青春漫語》就是他的「罪證」。到1966年6月,學部「揪」出來的「黑幫分子」,包括所謂「走資派」、「反動學術權威」就有上百人。這些人在大大小小會上受到多次批鬥,對「第一個」「揪」出來的「黑幫分子」楊述的批鬥尤其嚴重。韋君宜回憶說:「當他已經被造反派掛了黑牌,剃了『陰陽頭』,弄得滿頭刀痕,被打得遍體鱗傷之後,他回到家來,見到了造他的反的十七歲女兒,還囑咐道,『我這次可能被亂棍打死,但是我實在不是反革命,搞革命總有犧牲。我就是死了,翻不過案來,你也一定要永遠跟着黨走。』」

楊述與我在河南同一幹校,1972年,我們從幹校回到北京。回北京後的六年中,楊述成了一個真正的「訪民」。韋君宜說:「他成天寫申訴信、控告信,複寫、重抄,到處去送,自己寄,託人送,還打聽到『門路』,到國務院門口樹林子裏等信訪處的人出來,送給這個組織那個組織,一切領導都告到了。但無論怎麼申訴,都等於石沉大海,而他卻總不死心,還是跑,還是打聽。幾時又開組織工作會議了,關於劃敵我做結論的『槓槓』又有甚麼改變了,他便拿自己去和那些『槓槓』進行核對,然後再寫信,說明自己夠不上『槓槓』。所有這些,足足進行了六年!六年來,一次一次的失望,一次一次又重新點燃起希望,然後又摧毀。」就是這樣的一個「忠於黨」的楊述,到「四人幫」倒台後的1978年,那時,學部已改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楊述已經得了腦血栓,社會科學院給他的「結論」是「維持原有結論」。

學部「全國第一張大字報」是康生、關鋒指示林聿時和吳傳啟寫的。當學部黨委在1966年7月4日被林聿時和吳傳啟掀翻後,學部成立了「文革小組」,林聿時和吳傳啟掌握了學部大權,當時,誰要反對林聿時和吳傳啟,就會有被扣上「反關鋒」、「反中央文革」的帽子。
林聿時和吳傳啟在文革前合作寫過許多類似楊述《青春漫語》之類的短文。1966年8月8日,哲學研究所彭定炎、郭官義和我等八個人,學着林聿時和吳傳啟批判《青春漫語》的方法,寫了一篇揭露批判林聿時和吳傳啟的大字報。從此,我們八個人組成了「紅旗戰鬥小組」,與學部其他反林聿時和吳傳啟的勢力結合,學部的文革形成了兩大派。

學部的文革對當時北京的文革有很大影響。學部出了兩張文革小報,一是《進軍報》,二是我在林聿時和吳傳啟倒台後創辦的《長城報》(不過我只編輯了四期),上面有當時情況的很多記錄。文化革命過去三十六年了,至今沒有人撰寫學部的文革史。我離開中國已經二十三年,沒有這些資料了,只能作片段回憶。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一部完整的「哲學社會科學部文革史」。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20115/1598357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1-11 02:52 , Processed in 0.0642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