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05|回复: 1

复旦访问学者工作坊第十九期:毛泽东时代及其遗产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5-1-20 22: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间:2015-01-14   A" X0 W$ V& I; k  B
    2014年1月9日至10日,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第19期工作坊“毛泽东时代及其遗产:文化大革命”在复旦大学光华西主楼2001会议室举行。本次工作坊由中心与《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联合举办,中心访问学者,英国牛津大学副教授蓝梦林(Patricia Thornton)博士与金光耀教授共同发起,海内外十多名领域内专家学者与会。
& @+ w3 J" @* R' S3 h+ j  m
. w) b# u) N" g% K! K* j # b% [8 z% R+ V2 V7 U  X* o; [

2 f5 S2 }4 m" u7 K5 ?    首先,香港大学历史系的冯克(Frank Dikotter)教授以《静悄悄的革命,1971-1977》(The Silent Revolution)为题,报告了自己利用广东档案材料对城郊居民文革时期的经济活动的研究,及其与1971年林彪案件后的关系。之后,复旦大学姜义华教授报告了《毛泽东晚年改革政治体制的构想与实践》,从巴黎公社式直接选举及“大民主”,到使得整个国家则陷入无休无止的动乱,毛泽东晚年重新审视两千多年来中国国家治理体制的是非得失,坚持“秦政法”更容易达到“公天下”和天下大治的目标。
: q6 a4 E# k/ k8 q, }; A' x* V6 w5 T, E2 W) E% c

% A  K6 E! r# A; L& N' t2 m& h" D
  n* T$ o# o! H, o3 i% o& [    第二场报告中,北京大学印红标教授报告了《升温与降温:个人崇拜的工具性运用》,他从个人崇拜与党崇拜、作为毛泽东领导和控制文革手段的个人崇拜以及个人崇拜如何被他人作为工具三个方面指出了个人崇拜的工具性应用。而蓝梦林博士报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文化革命实践》(The Practice of Cultural Revolution in PRC history),她以回顾文革之前的历次运动为线索,指出这一连串的政治变革的核心企图是将大众纳入官方建立的现代化语境。  / T" t- d. a' ?5 I: E

* j( p0 R) Q& c2 w3 z    9日下午,清华大学唐少杰教授以《“工宣队”刍议——以清华大学“工宣队”为例》为主题,以清华大学工宣队为个案,概述工宣队的作用与功能。清华大学作为文革时期的典型代表,既有始作俑者的角色,又有辐射全局的作用,还有独特的文革实践及其经验的意义,更有无出其右的影响。之后,南京大学董国强教授的报告《军队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角色和作用——江苏徐州个案研究》中展开。董教授依据自己收集到的历史文献、回忆录文字和口述历史资料,系统概述“三年三个徐革会”的具体情况,深入探讨军队在“文革”中的角色和作用。, ^- _$ h/ A' M! Z! X8 [
   
7 i' u2 b2 Z$ [& s5 u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系金光耀教授做了题为《“文革”中的上海市委写作组》的报告,金教授以写作组中的“罗思鼎”成员为主,在梳理文革“三起三落”基本脉络的基础上,剖析写作组功能变化和权限扩展的原因,探讨文革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和运作以及知识分子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之后,来自中央党校的王海光教授以《另类人生——刘福禄的反革命案》为题,报告了吉林省海龙县黑山头公社和平二队的小学教员刘福禄的革命案件入手,透视了“文革”中底层民众的政治生态,揭示及其政治案件的发生机理和公安机关的处理程序等方面。4 ?/ [2 M- }4 F9 J2 z% ~
0 O8 M5 M! X7 i/ E0 \: Q, i4 z" {& i
     10日上午,英国国王学院的裴开瑞(Chris Berry)报告了自己《为什么铭记文革时期上海电影?毛时代遗产的学术研究》(Why Remember Movie-going in Cultural Revolution Shanghai? Academic Work as Legacy of the Mao Era),他以访谈的方式研究了当时上海民众的穿着、日常生活与电影之间的联系。之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孙沛东博士的报告《衣领上的革命:文革时期广东民众日常着装抗争》关注了极权政治和计划经济对民众日常着装的影响,民众有意无意的反抗、介乎反抗与叛逆或不轨之间的日常着装行为,以及着装反抗的策略在动机、阶层、性别和地域层面的差异。
) ]4 c! Z' Z! Y5 `: x+ a; o! r& c# q: ]; F6 w
     第二场讨论中,香港法国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的魏简(Sebastian Veg)博士报告了《毛时代的文学描述:超越伤痕文学》(Literary Accounts of the Mao Era: moving beyond scar literature),展示了自卢新华之始的伤痕文学从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叙事方法中对文革反思的重要作用。之后,上海社科院的金大陆研究员报告了《文革在校生的知识构成》,研究了这一代人的求学经历和知识构成。( g" L, {& W" s$ N: V# H/ F

+ w( }2 `& _9 Z+ M3 Q$ E' B     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韩钢教授的主持下,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吴迪教授首先以《“红色话语”中的致敬体——文革语言初探》为题做了报告。他指出“红色话语”包括词汇、修辞、语体、风格四方面,其中的语体分为文评体、政论体、揭露体、检讨交待体和致敬体五种。吴迪教授探讨了致敬体的属性和特征,它的形成过程,它在使用语言(实词和虚词)上的特点,它使用反复、排比、比喻、夸张、引用等修辞格的情况,以及由此形成的风格。之后,山西社科院的丁东研究员从史学评论的角度报告了《文革史叙述的五种语境》,选择了影响较大的五种语境,即毛泽东语境、邓小平语境、落马高官语境、造反派语境、局外人语境等略作评述。
7 Z& b; X- x3 f   ' G1 v& L2 o# E5 [
    最后会议在总结讨论中走向了高潮,与会学者们表达了为下一代未曾亲身经历过文革的青年研究者铺路的决心。金大陆教授表示,他与金光耀教授受上海知青协会委托,作为志愿者编纂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资料辑》,正是希望留下丰厚的研究资料。与会学者纷纷表达了自己投身于此领域研究的初衷,不仅出于学术兴趣与追求,更出于时代的使命感与责任,希望能借此工作坊机会,日后展开更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2 u" {( J- K9 ~* x6 \& I- s

$ k6 ?/ ~- K& z# P0 c http://icscc.fudan.edu.cn/index. ... p;a=show&id=2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5

主题

1942

帖子

72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27
发表于 2022-3-12 18: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工作坊第十九期】毛泽东时代及其遗产
  D- {/ ~! I- b) t7 p: w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7-21浏览次数:2
3 ]& L& Y1 R* {7 I; }/ f" J3 ^- T- R: U6 e8 X
    2015年1月9日至10日,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第19期工作坊“毛泽东时代及其遗产:文化大革命”在复旦大学光华西主楼2001会议室举行。本次工作坊由中心与《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联合举办,中心访问学者,英国牛津大学副教授蓝梦林(Patricia Thornton)博士与金光耀教授共同发起,海内外十多名领域内专家学者与会。/ N- f' m$ p7 x

3 R" g/ X9 ]5 ^6 D" J- O0 A 首先,香港大学历史系的冯克(Frank Dikotter)教授以《静悄悄的革命,1971-1977》(The Silent Revolution)为题,报告了自己利用广东档案材料对城郊居民文革时期的经济活动的研究,及其与1971年林彪案件后的关系。之后,复旦大学姜义华教授报告了《毛泽东晚年改革政治体制的构想与实践》,从巴黎公社式直接选举及“大民主”,到使得整个国家则陷入无休无止的动乱,毛泽东晚年重新审视两千多年来中国国家治理体制的是非得失,坚持“秦政法”更容易达到“公天下”和天下大治的目标。
6 q  Q. K* N( J1 ^7 _) E* M* y( ~7 O7 o% o& `( k) o: t

# E3 v1 |, j$ I第二场报告中,北京大学印红标教授报告了《升温与降温:个人崇拜的工具性运用》,他从个人崇拜与党崇拜、作为毛泽东领导和控制文革手段的个人崇拜以及个人崇拜如何被他人作为工具三个方面指出了个人崇拜的工具性应用。而蓝梦林博士报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文化革命实践》(The Practice of Cultural Revolution in PRC history),她以回顾文革之前的历次运动为线索,指出这一连串的政治变革的核心企图是将大众纳入官方建立的现代化语境。  2 r4 `# O. `/ ~- G& `% h, f

& R7 p2 g) x8 n- R- @* X* X5 k
# w9 q% P4 S3 x6 {: n4 m" n
; ^, K0 P3 w- c, O* M# L    9日下午,清华大学唐少杰教授以《“工宣队”刍议——以清华大学“工宣队”为例》为主题,以清华大学工宣队为个案,概述工宣队的作用与功能。清华大学作为文革时期的典型代表,既有始作俑者的角色,又有辐射全局的作用,还有独特的文革实践及其经验的意义,更有无出其右的影响。之后,南京大学董国强教授的报告《军队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角色和作用——江苏徐州个案研究》中展开。董教授依据自己收集到的历史文献、回忆录文字和口述历史资料,系统概述“三年三个徐革会”的具体情况,深入探讨军队在“文革”中的角色和作用。
3 q3 V5 I6 o! L; |- j0 r; {* M. Y5 F+ a

5 Y6 _, W2 ~9 n+ N9 @. T9 [: Q. m2 j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系金光耀教授做了题为《“文革”中的上海市委写作组》的报告,金教授以写作组中的“罗思鼎”成员为主,在梳理文革“三起三落”基本脉络的基础上,剖析写作组功能变化和权限扩展的原因,探讨文革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和运作以及知识分子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之后,来自中央党校的王海光教授以《另类人生——刘福禄的反革命案》为题,报告了吉林省海龙县黑山头公社和平二队的小学教员刘福禄的革命案件入手,透视了“文革”中底层民众的政治生态,揭示及其政治案件的发生机理和公安机关的处理程序等方面。
5 E5 C5 J' L2 ?/ d* Q- [* {* \, B) F- t6 K& L( O4 s

/ m0 v" ^" D4 n* e3 h& `
& W2 Q- z5 L+ c     10日上午,英国国王学院的裴开瑞(Chris Berry)报告了自己《为什么铭记文革时期上海电影?毛时代遗产的学术研究》(Why Remember Movie-going in Cultural Revolution Shanghai? Academic Work as Legacy of the Mao Era),他以访谈的方式研究了当时上海民众的穿着、日常生活与电影之间的联系。之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孙沛东博士的报告《衣领上的革命:文革时期广东民众日常着装抗争》关注了极权政治和计划经济对民众日常着装的影响,民众有意无意的反抗、介乎反抗与叛逆或不轨之间的日常着装行为,以及着装反抗的策略在动机、阶层、性别和地域层面的差异。
  |( t7 Y- n. I! W5 v  l. S/ c( d  K/ ^: _5 W! M
2 k, H& Q2 q0 {; m
5 a( @2 q" B2 N. k7 t, x, ]
     第二场讨论中,香港法国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的魏简(Sebastian Veg)博士报告了《毛时代的文学描述:超越伤痕文学》(Literary Accounts of the Mao Era: moving beyond scar literature),展示了自卢新华之始的伤痕文学从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叙事方法中对文革反思的重要作用。之后,上海社科院的金大陆研究员报告了《文革在校生的知识构成》,研究了这一代人的求学经历和知识构成。
% T. {. `# [" J. Y! L% C# z$ C- p
4 l; Z$ D& P. s9 p, }5 k
' a( N( n0 q% F, |9 {7 W
     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韩钢教授的主持下,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吴迪教授首先以《“红色话语”中的致敬体——文革语言初探》为题做了报告。他指出“红色话语”包括词汇、修辞、语体、风格四方面,其中的语体分为文评体、政论体、揭露体、检讨交待体和致敬体五种。吴迪教授探讨了致敬体的属性和特征,它的形成过程,它在使用语言(实词和虚词)上的特点,它使用反复、排比、比喻、夸张、引用等修辞格的情况,以及由此形成的风格。之后,山西社科院的丁东研究员从史学评论的角度报告了《文革史叙述的五种语境》,选择了影响较大的五种语境,即毛泽东语境、邓小平语境、落马高官语境、造反派语境、局外人语境等略作评述。8 l. R! Z; Q; m
. J9 j) a$ ^9 A1 `. ^% U: m

" Q9 `2 m, c; k( `9 b
! Y. f9 u4 j1 K# Z    最后会议在总结讨论中走向了高潮,与会学者们表达了为下一代未曾亲身经历过文革的青年研究者铺路的决心。金大陆教授表示,他与金光耀教授受上海知青协会委托,作为志愿者编纂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资料辑》,正是希望留下丰厚的研究资料。与会学者纷纷表达了自己投身于此领域研究的初衷,不仅出于学术兴趣与追求,更出于时代的使命感与责任,希望能借此工作坊机会,日后展开更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l2 K" C2 }6 ^" {5 \
  U4 W6 s+ ~6 Q# ~7 Z

% v/ p* u* [9 Z) Ehttps://icscc.fudan.edu.cn/f1/b4/c31644a389556/page.htm. X3 ^5 k: T! v+ y
$ Y. A% A) I6 x9 M3 m,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6 15:36 , Processed in 0.1605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