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76|回复: 0

金水桥畔:记夏邦银二三小事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1-31 14: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共党史上曾有过一位这样的中央委员——记夏邦银二三小事

金水桥畔  http://sz1966.blog.hexun.com/


老夏已经走了5年了。

夏邦银的名字曾经同武汉地区的文革历史连在一起,同文革中走过来的芸芸众生连在一起。

在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们这些接受再教育者远离喧嚣的城市,远离文革,在乡下躬耕田亩之时,突然接到即将到夏邦银所在的汉阳轧钢厂工作时,其欣喜之情至今记忆犹新,尽管当时我们对文革感到厌倦,尽管我们从未见过这位中央委员。

1970年7月,一辆卡车把我们送到武汉。当我们进入汉阳轧钢厂时,就想见一见这位委员。汉轧的老职工对我们新工人讲,没什么,以后会经常见到老夏。夏邦银当时身兼省革委会委员、汉轧厂革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普型车间党支部书记数职,但不管是当面还是背后很少有人称其官职,多以老夏或夏师傅相称。这是我没有料到的。

不久,在到汉轧食堂的路上,有人指着一位中等身材、身着汉轧工作服、端着一个钢精锅(当时汉轧利用余气免费为职工蒸饭)匆匆往家属区走去的人,告诉我们他就是夏邦银。从此我才知道,位居中央委员高位,但除了到中央或省里开会,夏邦银一直在企业最基层的一个车间上班,他和一般的干部工人并没有异样。夏邦银有3个儿子,先后在汉轧子弟学校就读。其妻也是汉轧的一位普通工人,在水泵房上班。他们住在汉轧家属区,住房和多数职工一样,并不宽敞。

随着文革一波三折,后来夏邦银脱产了,为了“革命”需要,汉轧专为他配了一台老掉牙的后开门的消防吉普,如今这种车已经绝迹了。

夏邦银当时是三级工,月薪45.8元,其妻二级工,月薪38.87元,家庭总收入刚过80元,负担全家5口人生活颇为拮据。当时时兴互助会,大家每月存1元前,集中起来接济临时困难者借支。夏邦银就是每月借钱户。每当发工资月底,夏邦银就从汉轧办公室互助会借款,一般借20元救急,当月发薪时扣回。我至今都记得老夏从工作服的口袋里掏出那红色塑料封皮的小记录本,随手从中撕掉一页,站在办公室门口写借条的情景。

当时新华社给担任中央委员的老夏邮寄大参考,每日上下午各1本。据我所知,老夏似乎从来没有读过。那一卷一卷的内参都放在汉轧办公室机要室里,没有开封,定期送造纸厂化成纸浆。

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中央发生激烈的斗争,其结果是陈伯达下台,林彪事件也初见端倪。我记得老夏从庐山回厂的当晚,即在汉轧的干部大会上宣讲九届二中全会公报。大家都想听点新闻,但失望了。老夏除了照本宣科讲了一通外,没有任何内部消息。唯一的新鲜是,老夏说他在会议期间看了《啊,海军》和《三本五十六》等日本影片,意思是对日本军国主义要保持警惕,搞好备战备荒云云。林彪事件后,我们曾开玩笑似的问过老夏,在九届二中全会上老夏是否也发言要毛主席当国家主席。老夏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笑了笑说,有人提议毛主席当国家主席,哪个又不同意呢?看来会议之初,老夏也是上当受骗者。

老夏后奉命到通山某公社挂职。老夏家的三个儿子特别能吃,口粮往往不够。他从通山回家探亲时,听说随车带回一点大米。这后来成为他的罪状。

1976年9月9日,上午老夏被接到省里开会,得到毛主席逝世的消息。10点多钟回到厂里,他仅仅跟厂里1号领导孙书仁通了气。下午4点中央广播了讣告。夏邦银比我们老百姓提前几个小时得知主席去世的噩耗。收听完中央广播后,厂里开了干部会议,夏邦银讲了话,主要内容是化悲痛为力量。会后,他还和干部们一起帮行政科卸防暑降温的西瓜。

1976年10月以后,老夏理所当然地被捕,理所当然地判刑入狱。此后就很少听到老夏的消息。只是有一天老夏的夫人找到汉轧办公室,拿出老夏写的家信,说厂里有人私拆了老夏的来信,主管厂收发室的厂办应当管一管。其实是一次误会。因为厂里还有一位女同志同老夏的夫人同名同姓,老夏来信被收发室误投。后经解释,老夏的爱人才消气。此时,我们才知道老夏在宜城服刑。

老夏的长子告诉我,说老夏在狱中“表现很好”,曾为救火立过功,老夏在管理仓库,肯定会减刑。

老夏出狱后多次来办公室,大家对他依然客气,还是喊他老夏。我问他,十几年后汉阳有何变化?他说变化太大,下车后路都不会走了。

老夏依旧被安排在汉轧。厂里把他安排在行政科绿化队。老夏工作卖力,同事们也很照顾他。有段时间老夏安排在花房值大夜班。当时爱花、偷花的人多是夜间行事,是非多,难度大。我去看过他,他并没有怨言。

1993年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电视片披露了毛主席在开十大时会后,因腿肿不能站起,周总理让代表先退席的细节。我曾就此找老夏求证。老夏顿时眼圈发红,连连摇头,嘴唇嗫嚅着,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汉钢老职工多,住房紧张,因而搭盖之风愈演愈烈。在动员拆除违章建筑时,老夏第一个拆除了自己辛辛苦苦搭建的栖身之所。

老夏病后,多次住院治疗,以至最后被病魔夺去生命。其间我们和老夏多次相见,发现他身体日渐不行终至不起。为了付高昂的医疗费,老夏家人四处借贷,包括其长子就到自己就职的单位借款。医药费报销后,老夏长子是还款最彻底的人。

老夏最后在汉钢医院住院时,我们去看望他。他似乎知道自己大去之期不远。他还是同过去一样,没有谈政治,没有谈这么多年的是是非非。他担心自己同样重病的老伴;他担心所借他人的医疗费无力偿还,希望我们从中斡旋能够早日报销;他更担心的是自己的3个儿子,其中一个孩子还未成家。

2001年9月29日下午4点许,我在厂大门口遇见老夏的长子神色悲痛,慌慌张张骑车面向而来。他告诉我,他父亲已经不行了。我随即赶到汉钢医院,只见一辆急救车停在汉钢医院住院部门口,老夏的担架刚刚抬下来正准备往车上送。躺在担架上的老夏骨瘦如柴,头发杂乱,身着旧衣裤,领口敞开,一上一下。我无法得知老夏临终之前是否与死神抗争过而衣衫不整。我站在担架前不知所以,牵了牵老夏的袖口,同老夏告别。

老夏走了。

我知道老夏有很多话想说,比如他参加党的九大、十大的见闻,他当选两届中央委员的经过,他在狱中十多年的经历,他对文革的回忆,等等,但他从来没有同我们说过。

老夏走了。

我知道老夏对他流血流汗的工厂充满着依恋,对同事对朋友充满着深深的感激。他不评论时事,他肯定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从来没有同我们说过。

老夏走了。

如果没有那十年,如果没有......,老夏,这位上世纪60年代初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这位勤勤恳恳的老实人,这位文革前就加入先锋队的老党员,可能所走的是另一条道路,面临的是另一种命运。

老夏不会寂寞。

愿老夏安息。


标签: 金水桥畔   
票数:0我顶
【发起辩论】  [手机订阅] [收藏到我的网摘]
[推荐] | [评论] | [投诉] | [打印]
本文章被推荐到了0个圈子
点击数: 267   评论数: 14
本文章引用通告地址(TrackBack Ping URL)为:
http://post.blog.hexun.com/sz196 ... =633183889977900000
本文章尚未被引用。
下一篇: 武汉三中高考又创辉煌
上一篇: 在吴焱金,彭祖龙诗词后面的跟帖/谢保安

向旺明(未注册) Re: [2007-7-11 21:11:54]

1967年"3.\21公告"将"工总"打成反\革命组织以后,"工\总"从上到下的负责人几乎都抓进牢房.4月份开始,"毒\草派"中的造反派不知怎么又与"二.司"重新走到一个战壕,同时打出了"为广大'战斗队'员鸣不平","战斗队员是革命的"等口号.五月初,即想从被\捕的"工\总"负责人里找出一个政治上各方面都比较好的典型,作为造\反\派营救的突破口.再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最后,认为夏\邦\银是合适的人选.他是文革前的党员,好象还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初小文化程度,家庭出生及社会关系不复杂.当时也不是什么汉阳区,武汉市的"工.总"负责人,只是"汉轧"厂"战斗队"的负责人,因此,最适合作为"要革命的战斗队员"的象征.夏邦银当时关在汉阳,公安分局.这样,就在汉阳公安分局门前马路上,武汉市的造反派开始了长达一个多月的要求释放\夏\邦\银的静\坐.
夏邦银释放后,从此走上了武汉市.造\反派的上层政治舞台.
时代就是这样的造化人,时代也是这样的捉弄人.

[引用] [支持] [反对]

老田的博客[发送私信][加为好友] Re: [2007-7-11 20:08:04]

略有误差,夏邦银未曾被推举为1号勤务员。夏邦银进入“造反”的领导层,似乎是在文革接近结束的76年,74年批林批孔时期主要的造反举动,都与夏不沾边,多数是前领导层边缘人士发起组织的。
夏担任中央委员,造反派方面有人推测就是因为他老实而且文化不高的缘故,这样的“造反派人物”虽然有比较高的政治地位,但是却不能对当权派造成太大的威胁。沈复礼也是九大代表,但是不曾被推举为中央委员,胡厚民干脆就不被推选为代表。
后一看法供参考。

[引用] [支持] [反对]

金水桥畔(未注册) 江汉平原原文 :纪念一个历史人物逝世五周年 [2007-6-27 22:21:32]

我要纪念的这个人,怎样给他定义呢?考虑了许久,还是用“一个历史人物”比较合适。所谓历史人物者,无所谓褒贬,只要是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吧?当然还是要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的人才够格哦。
在汉水与长江交汇的地方,在原汉阳铁厂和汉阳兵工厂的废墟之上,解放后兴建起了一座隶属于原建工部的制造业工厂——汉阳轧钢厂。
1966年开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使得这个工厂里的一个卖菜出身的成品检验工一夜成名。他的名字——夏邦银。
夏邦银原籍湖北新洲,上个世纪50年代来到武汉谋生,最初在汉阳扳子桥下卖菜,之后被招收进了汉阳轧钢厂。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轧钢厂的老工人谈到他时都如是说。
就是这样一个被大家公认的老实人,被历史开了一次玩笑,被中国的政治风暴推到峰顶之后又掀到了深谷。
1967年,33岁的夏邦银被推举为武汉地区革命造反派的1号勤务员。1969年和1973年连续两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在1976年10月之后被共和国的法庭判处了有期徒刑13年。
他一天不差的服满了刑期之后,在1989年的7月上旬出狱(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延迟了一个月)。
记得他出狱那天,我买了两瓶水果罐头去看他,使得人们大为惊讶。有个很PL的XMM关切地对我说:他还被监督看管着呢。注意不要和他往来哦!(XMM的母亲当时是居委会主任)。嘿嘿,她做梦也想不到,早在夏邦银在襄樊服刑期间我的几个铁哥们儿就冒充亲属去探视过啦!
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我们比如今的小混混们义气得多。在夏邦银等被武汉军区关押的那些日子里,成千上万的学生们为之静坐绝食。那是一种很恢宏壮观的场面,就场面而言,唯有多年以后的“6.4”能够与之相比,但其内核则是绝对地相反。呜呼!左,右两股道上的战车都轰然倾翻在了上个世纪的中国政坛上,殊途同归喽!
2001年9月29日下午4时许,夏邦银在汉阳钢厂职工医院逝世,终年67岁。
没想到他这么快就病入了膏盲!没想到他这么快就离开了人世!我想着他会和往常一样,住几天院就会回家的,没有想到他就这样永远的去了!也不知道他留下了什么遗言。
在他住院的时候,他的大儿子曾拿来一个小半导体收音机,摔坏了的,请我修好后给他父亲在病床上听听新闻。之前,夏邦银自己到我工作的办公室来过一次,是让我去他家看看他的一台有故障的电视机。好像我同时还帮他修复了卫生间的电扇。刚巧那天朱洪霞开着车子到他家里,我们共进了午餐。席间,谈到了做生意,没有涉及半句政治。我们设想开个“夏邦银酒家”,但是没有实现。主要是启动资金吧?我想。
在他生病的时候,我还设想过在网上为他发起一个捐款,但是也未实行。5年之前的英特网远远没有今天这样普及,政治气候也远远没有今天这样宽松。
夏邦银是肾衰竭致死的。听他的儿子讲,父亲是不愿意死的。临终之前在他眼睛里闪烁的是对生存的渴望!
火化那天,200多个素不相识的人自发地去到了殡仪馆,当年的学生领袖蒯大富也从深圳发来唁电。
呵呵,夏邦银走得还不算寂寞呢!
就此瞑目吧!老夏。

[引用] [支持] [反对]

杜良怀(未注册) Re: [2007-6-27 19:33:37]

最近一直在外地出差,刚刚看到金水桥畔的《记夏邦银二三小事》,它吸引我一字不漏地读完了全篇。作者以平实、情感内蕴的语言,真实的小事把一位曾被美化和丑化过的“中央委员”还原为真实的可亲近可感叹的普通人。作为个体人的夏邦银我没有感性的了解,仅在“六二四”前的水院面对面接触过一次,可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标志性人物,他永远也不会退出我的记忆,何况我曾“保卫”过“他的汉轧”,也曾和陶火清学友一样为他在汉阳公安局门前“静坐”过,那次参加过静坐的有数百名三中同学。
因而夏邦银的“后来”是我一直希望知道的,听老谢讲过他的去世,可太简略,《记夏邦银二三小事》完整了我的回忆。
谢谢金水桥畔在跟帖中对海纳百川及我“六二四”一文的赞许,虽然我们至今没见过面,可想来神交已近一年,去年比现在稍晚的时候,他在跟帖中热情地纠正过我原文中对当时汉轧描述中的几处差误,还附上了当年汉轧的照片,这些照片现在看是很珍稀的了。
说句心里话,有金水桥畔等异校学友加入,海纳百川幸莫大焉!

[引用] [支持] [反对]

金水桥畔(未注册) Re: [2007-6-27 9:06:20]

江汉平原先生《纪念一个历史人物逝世五周年》一文见:jhhttp://blog.sina.com.cn/u/48da279201000622

江汉平原先生《“汉轧六.二四”抗暴四十年祭》一文见:http://blog.sina.com.cn/u/48da279201000axh

[引用] [支持] [反对]

金水桥畔(未注册) Re: [2007-6-26 19:12:21]

关于夏邦银二、三小事一文,是我在纪念夏邦银先生去世5周年时写的。自老夏去世后他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与思考。我是在读江汉平原的博文后,几乎是不加思索地的状态下写就的。
其实这篇文章写得并不好,很多地方欲言又止,有的地方意思也没有完全说清楚。但我很珍惜这篇文章,在自己开博后,我又一字不改地作专文发出,能得到海纳百川诸友的首肯,我当然十分高兴。
我至今都觉得,夏邦银是一个值得尊敬、值得同情、值得纪念的历史人物。十分遗憾的是,他的文化水平低,加上客观条件的不允许,他应当,但是没有给我们留下可资研究的回忆资料。我曾经动过念头在这方面做些工作,但是,同样是客观条件的不允许,又加上工作的繁忙以及家庭琐事的缠绕,而未能如愿。对于文革回忆录的撰写,也存在一个“抢救”的问题,我以为海纳百川在这方面是大有作为的。如去年杜良怀先生写的回忆6•24一文,写的实在是太好了。还有鲁礼安的回忆录,可以说篇篇都堪称佳品。自从鲁礼安出走后,好长时间没看到他写的东西,才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他给所有喜欢他的朋友留下的巨大的空间,这该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引用] [支持] [反对]

老淘气包[发送私信][加为好友] Re: [2007-6-26 17:38:43]
当年在汉阳区公安局门前静座营救夏帮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陶火清

[引用] [支持] [反对]

闲仙(未注册) Re: [2007-6-26 16:40:51]
钟逸的看法,就正是“引人深思的是许多层面的东西”之所指,看今天就是一些最底层的村官(一如黑砖窑事件中的村支书)之黑,也令人感慨万千!

[引用] [支持] [反对]

钟逸(未注册) Re: [2007-6-26 12:55:31]

看完《记夏邦银二三小事》,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这就是被定性为“颠覆无产阶级专政”、阴谋“篡党夺权”的两届中共中央委员。这样的人,当官以后,丝毫不利用权力谋私,和工人打成一片,不脱离劳动,不搞特殊化,生活如此艰难拮据,现在的共产党内,还能找出这样的干部吗?感谢“金水桥畔”写出如此动人的珍闻,期望您有更多的“夏师傅”的文章问世。

[引用] [支持] [反对]

金水桥畔(未注册) 致老谢 [2007-6-26 7:39:05]
十分遗憾,不知什么原因,我在张军先生后面的几百字的跟贴,被莫名其妙地删掉了。
[引用] [支持] [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4 18:24 , Processed in 0.02962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