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45|回复: 0

王瑞芳:十年磨一剑 半生水利情

[复制链接]

1447

主题

303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593
发表于 2020-7-19 10: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瑞芳:十年磨一剑 半生水利情
——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王瑞芳

 今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王瑞芳撰写的《当代中国水利史(1949—2011)》出版。这一著作,凝聚了王瑞芳开展水利研究十余年的辛劳。

  十年磨一剑,半生水利情。从怀揣着对“水”浓浓情愫的年少时代,到足迹遍布全国重要水利工程的史学工作者,王瑞芳提起她钟爱的水利史研究满怀激情。

  儿时记忆成为研究的最初情愫

  王瑞芳告诉记者,儿时有关水的记忆,成为她日后从事水利史研究的最初情愫。她生长在太行山区一个带有“泉”字的山村,但这里却是干旱少雨、靠天吃饭。少年时听父辈讲起的那些有关修建水库和泉水干涸的故事,让她了解了水利与农业社会的关联。2000年初,王瑞芳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后,中国水利史问题正式进入她的研究视野。王瑞芳发现,已有多数成果都是从水利工程的角度进行总结或整理,从历史学角度出发的认识和总结十分有限。她决定着手研究当代水利史,并开始搜集相关资料。

  十余年间,王瑞芳跑遍了相关各省市县级档案馆。往往因为开馆时间有限,王瑞芳常常一进档案馆就开始高度紧张地查找、抄写,甚至半天下来一口水都来不及喝。有些地方允许对材料进行拍照,王瑞芳又开始花很多时间整理从各地拍回来的图片资料。只要不出差,王瑞芳在北京的生活节奏就是早上到单位,晚上九点回家,对她而言,工作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水利史研究更要行万里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则是农业的命脉。中国的水利事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不同时期的水利建设有什么样的特点?半个多世纪的水利建设,利弊得失如何?已有的建设有哪些经验和教训?这些都成为王瑞芳研究关注的重点。

  王瑞芳的研究没有止步于读万卷书,她觉得从事水利史研究更要行万里路。除了到各地查找资料,凡是研究中涉及的水库,王瑞芳都要跑到堤坝上去实地查看。这些直观的感受,给她增添了很多研究感悟。

  新中国的水利建设历经万难,很多问题至今仍有争议。王瑞芳一直认为,从事水利研究应该看到成绩,也不应该回避失败和错误。“指出问题是为了总结教训,杜绝再犯。”王瑞芳认为,不同时期的矛盾不同,不能因为哪个时期的水利建设出了事故,就说当时水利建设是错误的,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方式。“好的水利工程是功在千秋的事情,全面否定某些时期的水利建设是不理性的。”王瑞芳表示。

  学术研究应走在前沿

  2011年,以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出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大兴水利的明确信号。3年后,王瑞芳的《当代中国水利史(1949—2011)》出版。

  中央文件的出台,让一直从事水利与国民社会关系研究的王瑞芳很振奋。在这个文件中,中央并没有就农业说农业,就水利谈水利,而是立足国情水情变化,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明确了新时期的水利发展战略定位。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全面深刻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从某种角度而言,王瑞芳十年前就“押对了问题”。

  王瑞芳觉得,学术研究应该掌握最前沿的东西,选题上应该具有现实意义。她进入社科院以后开始从事“三农”问题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她愈发认识到水利问题的重要性。然而,搞工程的人不重视水利史,搞历史的人觉得这是个工科的问题,150卷的《当代中国》丛书中并没有水利史的一卷。王瑞芳坦言,“如果我那个时候没有做这方面的思考,现在就不可能出来这本书。”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新中国的水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问题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王瑞芳告诉记者,现在国家强调小水利建设,未来自己将更关注农业水利、水污染和水利同社会关系方面的研究。

http://www.cssn.cn/lsx/xwrs/201409/t20140924_1339675.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4 05:35 , Processed in 0.0239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