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19|回复: 0

唯文:"文革"题材热的思考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1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发表于 2010-3-19 09: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革"题材热的思考  唯文


http://cn.cl2000.com/history/wenge/taolun/05.shtml


时尚轮流转:痛苦成了一道菜
  "时尚轮流转","文革"10年民族的痛苦记忆,如今也成了像卡拉OK似的消闲品。

  北京,"文革"时期盛演的"八个样板戏"之一的交响乐《沙家浜》,日前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著名指挥家汤沭海先生亲自执棒。去年12月中旬,中国京剧院青年京剧团在北京音乐厅重演八个现代京剧精彩片段。据报道,"这是一次现代京剧30年历程成果的回顾",是"文革"结束20多年后八个"样板戏" 第一次改妆亮相。

  上海,"八个样板戏"热销。上海京剧二团去年在天蟾舞台重演《红灯记》;上海京剧院重排上演了《沙家浜》;去年10月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由上海广播交响乐团和上海京剧院乐队在上海大剧院连演两场。

  文学方面,"文革"期间最著名的手抄本小说《一只绣花鞋》,结束了它手抄本的"地下状态",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昔日手抄本成了今日畅销书。北京某报一个征集手抄本的信息,引得老知音们纷纷去翻旧时箱底儿。

  沙家浜,在今天的江苏常熟。去年,当地政府投资了1500万元重建沙家浜,其中有阿庆嫂和郭建光的雕塑,也有18个伤病员的象征的石雕,还有两处类似于当年样板戏中的"春来茶馆"。

   "文革版"连环画收藏不断升温,市价全面上扬。手绘本"样板戏"系列已成为连环画中的"奇珍","八个样板戏"齐全,估价上千元,若是彩绘本则高达上万元。

  商家们也大打"文革"牌招徕生意。去年底,在银川市一家名为"人民公社大食堂"的餐厅里,摆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最高指示》、《红旗》杂志等书刊,电视里播放革命样板戏。整个餐厅竟被营造出一种"轰轰烈烈"的"文革"气氛。开业半个月,这家饭店即被工商部门要求更改店名。其他如"毛家湾菜馆"、"知青饭店"则照样红火。某些房地产和商品广告中,也用上了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红旗招展和一片红海洋的场面。

  对于"文革"艺术和"文革"物品的关注,其实是从80年代初就开始的,只是当时的人们对那个可怕的年代还心有余悸,而多处于地下状态。到90年代,人们才真正放心地将爱好公开出来。人们关注的范围更加广泛了。去年关于浩然《金光大道》创作的争论,关于行为艺术《收租院》的争论,《新中国美术图史:1966--1976》的出版,都是对10年艺术创作的关注和清理。

  "文革"题材的走红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心理?笔者采访了有关研究者。

学术和经济价值是收藏动因
  周继厚(贵州某高校教师,"毛泽东像章'文革'物品收藏馆"创办者):我从事毛泽东像章和"文革"物品的收藏已有20多年的历史,对我,对很多收藏者而言,"文革"都是一个痛苦的记忆。我自己只是把它当作历史文物来看,收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在国外,不少研究"文革"的专家对此都非常重视。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马太教授曾专程到贵州找我,他将"文革"物品作为历史研究的突破口。关于"文革",公开的历史记载较少,留下了很多谜,而这些特色鲜明的物品却是很好的佐证材料。

  国内"文革"物品的收藏热从90年代初开始,包括像章、瓷器、邮票、粮票、语录、绘画、用具用品、唱片等。全国收藏的人大约有近百万人。光像章收藏者就有三四十万。我自己收藏"文革"物品经历了一个观念的转变过程。开始时也怕因为收藏而犯错误,后来媒体也报道了,人们的文物意识也加强了,收藏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另外,它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像样板戏的连环画一册就值上千元,彩色手绘本全套更值上万元。《红灯记》的瓷器的市场价格也很高。人们追捧"文革"物品,一方面是眷恋那个抛洒青春和热血的年代,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这个时期的作品很少,物以稀为贵,有经济价值。

怀旧是审美逆反
  何镇邦(鲁迅文学院教授,文学史研究专家):"文革"艺术品的走红有其社会文化背景有不少学者在总结当代文学的研究成果时,都提出不能让"文革"10 年留下空白,这主要是研究10年地下文学的创作。现在"文革"艺术和物品走红的原因,一是人们的怀旧心理,主要还是人们审美情绪上的逆反心理。现在的文学艺术现代、轻松、消闲化,有的人就对此不满,而怀念那个时期充满激情和理想主义的东西了。虽然它们都是高大全的,如八个样板戏,但其艺术创作的态度却是非常严谨的,经过精心推敲的。但有很多人对那个时代留下的是特殊的、痛苦的记忆。而另一些人却又怀念起那个疯狂的年代来,试图重建一个虚假的理想主义乌托邦,显然也是可笑的。

  10年文学研究的空白显然是不行的,但目前并没有什么成果问世。

用"文革"来疗治现在的伤是荒谬的
  皮道坚(华南师大教授,美术史家、评论家):最近,王明贤和严善淳出版的《新中国美术图史:1966--1976》一书,是严肃的、对"文革"美术史的一次批判性的清理。它与当下流行的样板戏热、收藏热都不同。我觉得这种研究是有价值的,作为历史的客观存在,"文革"美术不应被忽视。"文革"的大批判场面与万宝路联系起来,构成了对流行图式的反讽。北京还有以电脑图像制作的样板戏系列作品。"文革"是对当代艺术的摧残,美术界对"文革"的反思经过了 '85美术思潮后,就已完成了。现在对"文革"题材的创作,主要是将"文革"时期作品,作为一种材料、一种符号进行利用。如前一段时间备受美洲、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获“国际奖"的蔡国强行为艺术《威尼斯(收租院)》,就是复制了"文革"时期的作品《收租院》。

  现在,有人对"文革"艺术的重新追捧,也许与有人痛感现代人在经济社会条件下丧失理想有关。但如果要想重建全民精神冲动乌托邦,而不是建立个体的精神目标,用"文革"那一套来疗治现在的伤是荒谬的。美术不可能再来反思"文革"的思想,这是由绘画艺术的语言决定的。

"文革"是重大文学题材,应出大作品
  张浩(武汉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当代文学研究者):俄罗斯诗人普希金说过:"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历为亲切的记忆"。当具体的伤痛消隐之后,这些东西就变成了诗意和温馨,或者被视为生命的磨练过程,时间久了就会回去寻求。"文革"在某些人的记忆中也是这样,因为他们不在灾难的急流中心,不是这场灾难的直接承受者。而有些人则不会,如80年代样板戏一重出,巴金就气得发抖,因为这对于他是恐怖的记忆。而大量的人是灾难的旁观者,年轻一代更不了解具象的"文革"。一些文学作品抹去了"文革"的痛苦记忆,把它变为审美对象,这种可怕的淡忘和阿Q精神是有着很大危害的。对文学来说,“文革”应是个写不尽的大题材。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出不了大作品,但将来一定会有的。

有些人在莫名其妙地怀旧
  张柠(广东省作协青年批评家):要重排八个样板戏?有人要发贱了!"文革"文艺作品是政治符号,而不是艺术符号,有人在怀这个旧,怀得莫名其妙。现在有些年轻的知识分子也掺在里边,想念那个时代的公平,这种虚假的理想主义,是因为他们钱挣少了。有人说"文革"语录歌旋律很好听,认为艺术文本本身是好的。对于老百姓来说,可以剥开那个时代的记忆来欣赏文本,但知识分子是不可以没有记忆的。不能只觉得肉香就吃肉,而不管它挂在哪里。

  小资料
  样板戏是指: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载《作家文摘》(430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4 17:13 , Processed in 0.0268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