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中路1000号----上海展览中心,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名中苏友好大厦,这幢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在上了一点年纪的上海人心里,至今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这不仅仅因为它是中苏两国建交后,由苏联专家设计兴建的上海第一幢展览馆,也是建国后上海建设的第一幢展览馆,更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幢建筑顶端的镏金五角星,是苏联社会主义建筑在高层建筑及展览馆类型中表现高度建筑艺术的特征,曾是上海的一个制高点。坊间有关制作这个金星用去多少金箔的传说不少,而有关资料也披露,在那个时期,上海建筑界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楼宇的建造高度,不能超过苏联老大哥这颗熠熠闪耀的金星。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了介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三十七年来在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学习苏联经验,中共中央决定于1955年3月在上海举办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
要办这样一个大型展览,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展览馆。1953年12月6日,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致函周恩来总理,请示关于上海市举办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的选址问题。当时为办好展览,苏联方面特派展览会负责人鲍利辛柯、工程师郭赫曼与冀朝鼎来沪勘察。曾有三个地方作为馆址选择,一是文化广场,二是哈同花园旧址,三是大华农场。文化广场原有可供展览的建筑仅一千五、六百平方公尺,苏联展览如用此处,必须占用原供集会与演出的大会场及四周空地,包括原来养狗用的小屋在内,且须新建六千五百平方公尺建筑才够用。而大华农场因条件不合不予考虑。最后确定哈同花园旧址作为展览会的理想馆址,但须全部新建。考虑到当时上海也亟需这样一座永久性展览会场,经市委和华东局研究,拟就此机会,请苏联专家设计兴建。并提出兴建的原则是:永久性建筑、美丽壮观、经济合适。
为了做好展览会的筹备工作,上海市委多次召开研究工作方案的会议,吸收北京苏联展览馆建造和举办展览的经验、教训,精心组织、安排各项事宜。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同意,于1954年4月7日成立了苏联展览会建馆委员会,主任委员潘汉年,副主任委员贺敏学、李干成、徐平羽,委员若干人。下设秘书长、副秘书长,另设技术委员会、办公室、基建工程公司、设计公司、馆外工程处、材料处和财务处等七个部门。
中苏友好大厦建筑工程自1954年5月4日动工兴建,1955年3月建成,施工时间前后十个月。期间经历了连续二个月的雨季,八级至九级左右的台风,数十年来最高的潮汛和零下十度的严寒。此外,在大厦结构上,摒弃了上海惯用的打桩办法,苏联专家在中央大厅工程中采取了先进的设计,运用了箱形基础。对于土壤耐压力的处理,也未用上海所惯用的每平方公尺荷重五至八吨的标准,而有些部分用了每平方公尺荷重十二吨以上,以保持建筑物的均衡沉陷。在大厦的建设过程中曾发生了中央大厅的沉陷情况。由于中央大厅的特殊高度和承重,沉陷必然较东西两翼及工业馆为多,因此在与东西两翼及工业馆衔接处,留有由屋面直通基础的沉降缝,并将工业馆靠近中央大厅的六平方米跨度部份的混凝土屋面用预制板而不用整体浇制,这样就使中央大厅的沉陷尽量减少对两翼及工业馆的影响。中央大厅的沉陷,一直是南较北多,在南面则东南角又较西南角多,沉陷最少的是西北角。因为中央大厅的沉陷略有倾斜,且必然将两翼基础同时带着下沉,以致西翼二层楼的楼板及屋面板与中央大厅的西面砖墙轧紧,从而发生墙上的裂缝。此项情况如任其发展,中央大厅的西墙可能随之而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因同样原因,东翼势将发生同样情况,因此在二月下旬由郭赫曼决定将东西两翼与中央大厅间的沉降缝由原留的三米凿至十五米,由两翼屋面直通二层楼板面为止,二层以下即不再凿,原因是两翼向中央大厅挤轧既是被中央大厅带着沉陷的结果,则必然斜势是下面小上面大,因此认为二层以下三公分阔的沉降缝并无再凿宽的必要。由于沉陷尚未稳定,组织原施工设计单位成立了一个观察组,由工务局组织,对全部大厦进行观察。每两星期一次,以后改为每十天一次,以保证建筑质量。整个大厦占地面积计二万五千平方公尺,建筑面积计五万四千一百零八平方公尺,展出面积将在两万平方公尺以上。大厦内的装修相当精美,有大型的浮雕等,这些浮雕是上海美协派专人临场指导制成的。整个大厦体现的是欧洲的风格,气势宏伟,规模巨大,共设五间馆,两个广场,计有:工业馆、轻工业馆、农业与食品馆、文化艺术馆、汽车与矿山机器广场、农业机械广场(包括气象仪器组)和铁路馆。大厦建好后正式命名为“中苏友好大厦”,并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此次展览规模甚大,是建国以来上海举办的第一次大型的外国展览会,因此任务艰巨。为办好展览,必须成立专门的委员会主持工作,并根据北京办展览经验,采取有关部门分头包干负责的办法,进行工作(如机器安装,以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华东办事处为主,会同重工业局等单位包干)。上海市委于1954年11月24日批准成立了“苏联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上海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展览事项。委员会主任委员潘汉年,副主任委员徐平羽,委员由各部、委、局等单位负责人担任。委员会下设14个处室和1个委员会,分别是:办公室、行政处、展览工作处、组织工作处、宣传处、美工布置处、卖品处、工程处、电影工作处、招待处、翻译处、联络处、卫生处、人事处、技术文化学习工作委员会。
根据苏联方面要求,展览会展出时间为1955年3月15日至5月15日,为期两个月。展览分轻工业、重工业、农业、文化四个馆,代表社会主义文化展出。展品有一万多种,工业馆中有最新机器设备300多部。展览期间苏联还派许多艺术团体来沪演出,如:苏联莫斯科音乐院代表团,剧目有三个歌剧、三个芭蕾舞。展览期间还有技术展出、放映电影、出售东西等。
展览盛况空前,中苏友好大厦平均每天接待57,000名观众。全部预约登记的观众有330万人,实到人数超过了预约数。展览期间还组织苏联专家专业报告会43次,座谈会28次,专家讲座4次,下厂指导61次,有13,156人参加这些活动。
通过参观活动对于工业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质量、节约用料、降低成本等帮助很大。如,上海炼油厂根据专家建议,改进制造石油钻探杆过程中碎火的技术操作方法,提高了质量,废品率自3%降至1.3%,估计每年可减少损失1万元左右,成本亦降低很多。同时通过展览解决了某些新产品试制的关键问题;在农业方面具体生动地了解到集体化、机械化的前途,了解农业生产先进经验;在文化艺术方面,对造型艺术的认识有了提高,对风景画创作的意义目的更清楚了,启发了构图的思路,明确了水墨画的高度表现力等等。
从此以后,中苏友好大厦在上海人心目中确立了它应有的地位,这幢宫殿式建筑成了上海市中心一个著名的人文景点,不仅青年男女喜欢在这里谈崇高革命理想,绘胸中蓝图,外地游客也会专程来此拍照留影。上海有了自己举办大型展览的场所,中苏友好大厦的功能也从单一的举办展览向召开各种重大会议等拓展。1956年中共上海市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在中苏友好大厦召开,使它日益成为上海重大活动中心。1968年,中苏关系恶化后,中苏友好大厦改名为上海展览馆,1984年改称现名----上海展览中心,1989年被评为上海市“十佳”建筑单位。1999年10月中苏友好大厦被评为新中国五十年上海十大金奖----经典建筑。
2001年有关部门对建筑物进行“体检”后实施了大修,工程总量达8万平方米,工程费用预算为2.9亿元。首先是加固其结构,使之可以再用100年;其次是改造调整其定位,形成“南展北会”的新格局,而修复顶端和金星的任务可谓最为艰巨,仅耗费黄金就有5000余克。
2002年2月,上海展览中心终于撩起它的新面纱,以崭新的面貌和勃发的活力迎来了第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和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的隆重召开。如果说中苏友好大厦值得老上海人怀旧的话,那么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这里依然能再铸辉煌。
(王慧青)
2012-10-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