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96|回复: 0

徐友渔:知青領導未必知民疾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2-12-8 15: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由派學者﹕知青領導未必知民疾
12 - 07 05:01

昨日在中文大學一場有關知青的學術論壇上,與會者對知青出身的領導人評價展開辯論。圖為與會者合影。(明報記者攝)
徐友漁(右)昨日在中文大學說,不要對「知青一代」掌權抱有太大期望。清華大學的潘鳴嘯教授(左)則有不同意見。(明報記者攝)
【明報專訊】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徐友漁昨日在香港中文大學出席一個有關知青的學術論壇時,反駁當下有人指現時中共領導人因做過「知青」而更了解民間疾苦的觀點,認為「江山代有人才出」,與知青經歷無關,也不能因此忽視「上山下鄉」造成一代人的巨大犧牲。他的觀點引發現場人士爭論。
徐友漁在研討會上發言指出,有統計指205名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中,有65人做過知青,25名政治局委員中有7人做過知青,因此推論出「知青一代」掌權。「我對此相當不以為然」,他認為,中國很多問題是「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做」,領導人即使知道民間疾苦,也未必能有正確決策。徐友漁舉「大躍進」例子指出,「毛澤東不也是農家子弟嗎?他應該知道一畝地不能產10萬斤糧食啊?中國農民從此就幸福了嗎?」
狠批上山下鄉犧牲一代人
「說這段(上山下鄉)經歷鍛煉了人,但人才在任何時代都會出現,『江山代有人才出』,不能歸結為上山下鄉的結果」。徐友漁表示,即使個別人的成功能夠勉強歸因於上山下鄉,但這一政策實際導致成千上萬人浪費青春,成為「失落的一代」、「犧牲的一代」。
評論員:接過地氣總不同
徐友漁說,當年中央領導除了考慮就業問題難以解決之外,眾多紅衛兵留在城市內也是「不穩定因素」,所以要將他們送往農村,「上山下鄉最終是徹底失敗的,不用說知青最後產生的大逃亡、大造反,我們今天也遇到就業、經濟問題,我們從來沒有考慮過重新來一次上山下鄉,這就是證明它最終是失敗的……所以,領導人持什麼價值觀,比他的經歷更重要」。徐友漁最後稱,「也不能說他(領導人)以後不會做好事,但他做好事,或者做壞事,不是因為他做過知青」。
徐的觀點在論壇上立即引發爭論,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何亮亮當場反駁說,他認為習近平在陝西農村7年的知青經歷「有待過和沒待過肯定不一樣」,一方面曾經「接地氣」(了解基層),另一方面經歷過複雜的政治鬥爭,肯定會有重要影響。另一名教授隨即站起身駁斥,洪秀全、朱元璋的出身,都不能反映在後來執政的手法中。
最後,會議主持人、清華大學中法研究中心教授潘鳴嘯(Michel Bonnin)打圓場說,習、李一代領導人與胡、溫一代「工程師領導人」的經歷不一樣,首先反映在他們的風格有別,「看胡錦濤說話,就像是1960年代的套話,他能說幾個小時的套話,我非常佩服,但習的講話不一樣。」
潘鳴嘯指出,目前看來在內容上沒有什麼區別,畢竟仍是代表既得利益者,但相信「風格最終會影響內容」。


原文地址:http://news.sina.com.hk/news/20121207/-9-2841995/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3 07:09 , Processed in 0.02494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