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08|回复: 0

金一虹  “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09-12-10 16: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铁姑娘”再思考

——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

金一虹[align=justify]
  原载《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此处为文摘版本,阅读全文请下载PDF文档

  「标题注释」本文为中美学者合作“20世纪中国妇女的劳动”课题的一部分,课题主持人为贺萧(Gail Heshart)博士,并得到路丝基金会资助;同时感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内容提要」本文主旨是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妇女参与社会劳动的描述,分析国家动员和行政干预如何影响了女性新的劳动角色的形成。在这一历史阶段,在国家政策的干预下,逐渐形成了以城市女性为一级蓄水池、农民为二级蓄水池的劳动计划调节模式,只是与市场经济下的工业后备军制相比,这种蓄水池机制具有更鲜明的强制性特征。伴随与此的,是中国劳动分工的“去性别化”,即形成女性不断扩大其职业领域、与男性劳动相融汇混合的特点。“文化大革命”时期(1968-1976年)是本文分析的重点。在这一时期,强有力的政治动员使这一“去性别化”特点达到顶峰。大庆的“男工女耕”和“铁姑娘”是这一时期推行的两种典型的性别分工模式。本文将分析这两个典型对女性劳动的影响。对被动员的中国妇女来说,新的劳动角色对她们既有正面的意义,也有负面的影响。

  「关键词」劳动性别分工/蓄水池机制/动员模式

  本文所用的资料主要来自以下几个部分:(1)相关统计资料;(2)20世纪60、70年代被称为党的喉舌、代表那一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人民日报》、《红旗》杂志有关文章;(3)作者本人自1996年以来所做的若干个案调查,包括:N 市郊区2个原“铁姑娘队”的队长和3个做过“铁姑娘”的老知青,N 市港务局原“三八女子搬运班”的5位成员,SL油田原女子作业队的指导员、队员及现油田工会主席、女工部长等;(4)劳动部机关杂志《劳动》,全国妇联有关文献及一些省、部门的《劳动志》、《妇女志》;(5)报刊杂志发表的当事人回忆文章。此外,还有笔者本人曾作为铁姑娘班副班长的亲身体验。

  一、背景与问题

  20世纪60、70年代的中国劳动用工制度是50年代政策延续的结果;劳动的性别结构也是在50年代形成的结构基础上演变的。所以在论及“文化革命”年代妇女的劳动时,我们不能不把目光由60、70年代再向前延伸,追溯中国特色的劳动性别结构之形成和变化。

  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劳动的性别结构变化,可以说一直是女性逐渐扩大职业领域、与男性劳动相融汇混合的过程。相比解放之初职业的性别隔离现象(比如形成女性集中的纺织、火柴等“女性行业”和冶炼、铸造、印刷、化工等“男性行业”),及90年代以后重现性别行业分化,20世纪下半叶的前30年也可称作是一个“去性别化”的过程,其中国家干预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当然,涉及性别分工,政府也曾有与前述“去性别化”反向的干预性行为,如:服务行业的女性化。1958年前后,在商业、服务业普遍采取了“以女替男”的措施。但是无论轻重工业,在“凡是妇女劳动力能够胜任的,都尽量使用妇女劳动力”的精神下,个别行业调整性别结构,没有影响到行业间的男女混合过程。

  如何看待这些政策的效应及其对妇女自身产生的影响呢?对于1958年大跃进时城市和工业用工的“热膨胀”,各方面的评述多是负面的,而且是一笔带过,似乎工业部门的急速膨胀和后来3年的大调整就足以说明这是败笔了。

  然而蒋永萍考虑到了国家政策对妇女就业的各方面影响,她认为,1958年在大跃进背景下的就业政策对城市妇女就业的影响是,妇女就业规模和水平全面提高;妇女就业领域继续拓宽,但行业、职业间的平均分布为日后妇女就业的发展留下了隐患;妇女就业作为正常的社会经济现象已被全社会确认,但过度的保障和保护在把妇女从家庭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强化了城市女性对国家、单位的依赖。概言之,国家“使就业成为城市妇女的一种不可选择的权利与义务”,她同时认为,“近30年的计划就业制度对保障妇女就业权利,促进全社会认同男女平等,提高妇女经济社会地位具有十分重大意义”(蒋永萍,2001)。除了蒋永萍所说到的,我认为指出另外几点也十分必要。

  (1)1958年以来行业的性别隔离被打破,政府首先不是出于对男女平等的考虑,而是劳动的非市场配置即计划配置机制和全民大办工业的产物,是工业化急进的副产品,也是在城乡分割的二元机制下实行工业化的产物。与此同时,降低了女性参与工业化的进入门槛,从而奠定了中国女性有较高经济参与度的大格局。

  (2)行业上的“去性别化”和职业性别分层并行。女性职业结构的低层化是一以贯之的,男女从未混合过,也就谈不上“平均分布”。在社会劳动分工体系中,女性参加劳动的起点就是辅助性的、边缘化的。如女性在重工业部门多从事后勤服务和辅助性工作。在工业生产上,女性虽然遍布各部门,但被视为技术性强的工作基本上仍然由男性执掌。如哈尔滨劳动局的一份报告提到进入建筑工程公司的妇女从事的14项工作基本是粗重且没有技术的“小工”,有的工地上,“除少数技工外,绝大部分是妇女”(张琢琨,1958)。即使妇女进入了一些传统上是男性从事的领域,仍然并非“男女都一样”。

  (3)女性劳力作为蓄水池而存在。在形成妇女较高程度的经济参与的同时,一个以妇女和农村劳动力为主要后备队的“蓄水池”机制也在同时形成。只不过这是计划经济下的“结构调整”,与市场经济下的工业后备军制相比,这种蓄水池机制具有更鲜明的强制性特征。

  “大跃进”带来了劳动力一度短缺,而在此之前,女性就业形势并不被看好。

  “大跃进”时期之所以对鼓励妇女参加劳动特别热情,意识形态的原因当然不可忽视——妇女的被解放始终是宣传“大跃进”成就和“跃进”时代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重要例证之一,①但比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现实的经济因素:工业化给中国劳动的计划管理体制出的难题是,如何解决工业需要的后备大军问题,以及用谁作后备军更合算的问题。农民和妇女同为后备军,但是两相比较起来,使用城市妇女的国家代价要小些,必要时退回家庭也更容易些,妇女潜在“人力资源”价值尽现,于是在“先城后乡”的原则下,城市妇女构成一级蓄水池,农民构成了二级蓄水池。

  以上说明,政府对女性就业的鼓励,以及为城镇妇女提供一定的职业发展空间,历来是有前提的:即“计划就业,统分统配”的体制,以及在这样的具中国特色的劳动就业机制中,女性扮演工业的辅助性劳动力和重要蓄水池的角色。

  二、政治动员和理想性别分工模式

  进入风云多变的20世纪60、70年代,无论妇女的劳动、劳动的性别分工以及国家的动员模式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印记。

  (一)计划经济“统分统配”劳动政策的延续

  20世纪60、70年代城镇用工是以往劳动力的“统分统配”政策的惯性延续。尽管“文革”期间局部的调配机构一度陷于无政府状态。②但“文革”期间仍发生过几次政府对劳动力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调配的事件:大约1650万知识青年(其实是城市待业青年)被送往农村参加农业劳动;1400万人从农村被招工进城或到三线工矿就业,其中女性约占25%。③

  (二)动员妇女模式的高度政治化

  《人民日报》自1955年以后形成一个惯例,即每年的“三八”妇女节都要发表有关妇女的社论(非常时期除外),我们可以把这一社论视为官方对妇女及是年妇女运动自上而下的一个指示、一个重要的政治导向。下面将文革前后不同年份有关社论题目列举如下(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到,除了1981年谈的是维护妇女儿童自身权益问题——这是一个例外,其他年份的主题都是如何动员妇女,将妇女整合到当前的政治运动之中——不同时期变换的只是不同的政治话语,因而,妇女解放被等同于妇女运动,而全部妇女运动目的也不外是一个动员妇女的过程。

  而在论述中国妇女劳动的时候,是无法回避政治动员对一般社会动员、组织行为的影响的。运动群众在当时的中国不仅仅是一种动员模式,也成了一种政治文化,一个构成当时每一个人生活于其中的政治环境。主流意识形态在60、70年代向左再向左,这一情势也自然给“动员妇女”、整合妇女力量的模式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即动员模式的高度政治化、意识形态化。

  其次是动员的直接性。由于各级政府的行政机构和基层政权在文化大革命中普遍受到冲击,也由于最高领袖对他们可能采取“阳奉阴违”手法的警惕,“文革”中的政治动员大都采取直接向亿万群众发号召的方式。这种模式需要绝对的权威和崇拜,也需要浩大的声势和巨大的热情推动,要制造一个又一个能激起群众极大热情甚至狂热的口号、符号和仪式,所以我把这个时代称为“燃情年代”。

  (三)主导与从属:主流倡导的劳动性别分工

  谈到“文革”期间劳动的性别分工时,有一个典型不应被忽视,那就是由大庆油田首创的“男工女耕”模式。引起笔者强烈兴趣的因素是:大庆“男工女耕”的模式暗合了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想性别分工类型。如果我们看“文革”前和“文革”期间的中国的宣传画,符号化了的工农兵形象中,与“工人老大哥”相对应的是一个女性农民,如一首流行歌曲中所唱的“社员都是向阳花”(“向阳花”,女性的形象)。男性的工业和女性的农业,工农业部门社会符号的性别化,不仅是对劳力上的强势与弱势关系的体认,也是农业附属于工业、女性劳动从属于男性劳动的关系的具象化表征。

  三、“铁姑娘”:“燃情”年代特有的符号

  一说到20世纪60、70年代的中国劳动妇女,人们马上会联想到一个时代符号——“铁姑娘”以及催生它的话语“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那是上一时代给我们留下的特殊历史遗产。需要反思的是:在那个年代人们是如何理解和执行“男女都一样”的?这一被高度政治化的“解放话语”又是如何影响那一时期男女两性的劳动分工和性别角色的?中国城乡是否真正做到了“男女都一样”?今天应当怎样看待这一段历史?“男女都一样”的思想是荒谬,是对正常性别差异的背离、扭曲,还是曾经起到过挑战传统性别分工的作用?对于当时的妇女劳动者而言,是加重了负担,甚或是灾难,还是起过哪怕是暂时的、局部的“解放”作用?需要我们今天反思并作出评说的问题很多很多……

  (一)解放新话语和新的妇女英雄符号

  在中国,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妇女“解放话语”。因为要面对工农大众宣传动员,所以这些话语通常都好记易懂,琅琅上口。如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妇女翻身”、“当家作主人”:“大跃进”时期的“走出家门”、“妇女解放”;文革期间的“妇女能顶半边天”、“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80年代的“大干四化”和“四自”话语④,以及当下正盛行的“发展话语”(“一手抓维权,一手抓发展”)……所有这些话语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因而能够成为主流倡导的,莫过于“妇女能顶半边天”和“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妇女能顶半边天”出处不详(《人民日报》等权威报刊,也从未做正式语录引用过);而“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本是1964年6月,毛泽东和刘少奇在十三陵水库游泳,毛看到几个女青年从身后游上来后发出的感慨。《人民日报》首次披露,也只是作为“毛主席畅游十三陵水库”报道中的一件轶事(《人民日报》,1965)。正式引用这段语录是《人民日报》在1970年3月8日,以此为通栏标题报道了劳动妇女们的先进事迹。此后,这个语录便频繁地被引用,有时甚至是铺天盖地而来,不仅被赋予妇女不甘落后、要与男子一比高低的含义,而且成为20世纪60、70年代对男女平等的最高诠释。

  作为妇女英雄符号,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穆桂英”和“花木兰”,但是,用她们比附还只是从历史中获得激情和想象。而“铁姑娘”却是20世纪60、70年代独特的创造物,是从毛泽东的“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论述中汲取意涵所创造的一个专属于那个时代的女性英雄的新的象征性符号。

  “铁姑娘”,最早是人们对大寨青年妇女突击队的赞誉之称,赞扬其铁肩挑重担,“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并无与男子竞争之意,更无挑战传统性别分工的目光。但在后来则演变成为“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思想的体现、一个具象化的符号、批判“妇女无用论”和“妇女落后论”(这“两论”无论批刘还是批林,都是必不可少的靶子)的利器,并以此掀起一场女性挑战传统性别分工甚至挑战生理极限的运动。

  毛泽东一句无意而发的感慨,为什么在几年后被重新发现并赋予女人可以做男子所做之一切的含义?根据前文论述,可以认为,妇女被鼓励做男人能做的事情,是因为那时需要她们去做男人无力包揽的事情,与在政治参与领域妇女从未得到过“男女都一样”的鼓励相比较就可证明。而“铁姑娘”怎样被改造成具有“男女都一样”的具象化代表?20世纪60、70年代,与“铁姑娘队”类似的妇女专业队中,见诸报端的有:女子采油队、女子钻井队、女子带电作业班、女子架桥班、三八女子搬运班、三八女子掘进班、雷锋女子民兵班、女子拖拉机班、女子锯木队、女子海洋采殖班……分布在石油、电力、港务、煤矿、林业、渔业等行业。不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会以为是领袖一呼百应,妇女自动“揭竿而起”求解放,铁姑娘队遍地。这未免把政治动员简单化了。实际类似“铁姑娘队”的典型虽确实存在,但就笔者所调查到的来看,几无妇女自发组织而成的,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普遍。

  与“上山下乡”运动通过领袖直接号召,中央发“红头文件”,各级行政组织强制推行不同,“铁姑娘”只是倡导,并没有强制推行,二者动员的强度和手段不一样。类似铁姑娘队的女子专业队也多出现在生产建设兵团、石油、电力系统等有强大组织动员能力的大型工业基地,比如,在“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口号下,大庆油田与大寨一样,一举一动都可能“出经验、出典型”。根据《大庆妇女志》,大庆第一支女子采油队是在1970年成立的,1974年3月8日又成立了女子钻井队,以后又相继成立女子作业队、运输队、射孔队、管工班、电工班等,1976年全油田共有这类女子专业队129个。采油虽然是野外作业,但因自动化程度较高,劳动强度较小,所以女子采油工本来比例就较高,到1977年全油田一线采油女工已达1.6万人(李长荣主编,1995)。真正艰苦的、劳动强度高且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是钻井和作业队。其他油田如大港油田、胜利油田也有类似女子采油和钻井、作业等专业队伍。“高压带电作业”是1958年创造的一项“技术革新项目”,1973年水电部在北京举行全国带电作业现场会时,特别安排了鞍山电业局2个女电工做带电作业表演,大概原来属于弱质劳动力的女性表演更能凸显新生事物之新。报称上海、广州、鞍山、武汉、郑州、长沙等地电业局已都建立了妇女带电作业班(新华社讯,1973)。农村有路线教育工作队或基层党组织组织的青年突击队,但冠以“铁姑娘队”的并不普遍。

  政治动员的成效如何,当然首先决定于动员的力度,其次与基层的创造性发挥以及机缘有极大关系。那些组织类似铁姑娘队的女子专业队的兵团、基地,通常是因为基层领导的政治敏感性,及在各种运动中练就的将最新政治口号套在原本先进典型上的本领。投机派需以此挣得政治资本,务实派也需以此合法地关注国计民生抓生产。但究其组织者的深层动因,所谓“女做男活”,多是面对现实矛盾的务实之举。

  (二)“铁姑娘”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动因

  1.农业整体的劳力过剩和局部、暂时的劳动力不足并存;2.国家“统分统配”的劳动用工制度,造成某些重工业部门和重体力劳动领域女性劳动力难以安置的矛盾。

  (三)“铁姑娘”运动的代价和收获

  (1)拓展了妇女参与社会生产的广度。妇女尝试从事了许多过去没有从事过的生产活动,尽管这个空间很有限,但毕竟有所“拓展”;(2)改变了社会对妇女的能力评价;(3)部分触及到“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模式以及支持这一模式的文化观念系统;(4)争取女性的权利。

  当然,“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一说,在文革中被重新发现并大加宣扬,无非是为“点燃”那一代妇女的激情,更利于政治动员,所倡导的男女平等也只在性别平等的表层,因此不可避免带有极大的局限性。(1)这种平等是以男性标准为标准,以忽视女性与男性生理差别为前提,以女性努力去做“男同志能办到的事”去争取形式的平等,女性为此付出许多代价;(2)由于“男女都一样”的口号宗旨本在于鼓舞妇女向男人看齐,多做贡献,而不在于平等的权利,女性在实践中亦只知多尽义务,却无相关的权利意识;(3)当部分妇女在社会生产领域一马当先地“外向”扩展时,女人必须包揽家庭“内务”的格局依旧,男性并未因此而多分担一点家务。

  注释:

  ①劳动部在总结“劳动工作大跃进的一年”时,“妇女劳动力的大解放”被列为劳动工作7大成就之二;全国妇联主席蔡畅在1959年3月8日首都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大会上的讲话中也称:中国妇女已进入“彻底解放新阶段”,“广大妇女得到极大解放,欢欣鼓舞,笑逐颜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40年》,1991:10)。

  ②1966-1976年这10年有关女性就业的统计数字是一片空白。

  ③下乡知青和从农村招工数据转引自潘鸣啸,2005.潘文认为,其中从农村招工人数中,800万为农民,600万为下乡知青;性别数据转引自黄西谊,1990:19.

  ④“四化”即工业、农业、科学教育和国防的现代化:“四自”教育,是全国妇联“面向全国妇女开展的大规模教育活动”,1983年初次提出时,“四自”的含义是“自尊、自爱、自重、自强”,1988年中国妇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改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虽然只改了两个字,意义却很深长。

  「参考文献」

  [1]本报通讯员,1968,《大寨女社员胸怀全中国放眼全世界》,《人民日报》,3月6日。

  [2]——,1972,《一场辩论会之后》,《人民日报》,3月6日。

  [3]——,1973a ,《怎样做到不与农业争劳力——山西晋城县发展“五小”工业的调查》,《人民日报》,7月3日。

  [4]——,1973b ,《海上娘子军——记山东荣城县大渔岛的女子捕鱼队》,《人民日报》,10月11日。

  [5]邓颖超(讲话),1952,《新中国妇女前进再前进》,《人民日报》,9月24日。

  [6]——,1991/1953,《在中国妇女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1953年4月16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40年》,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7]长奇,1958,《五台山的工农兵劳动大军》,《劳动》第20期。

  [8]河池专区革命委员会、环江县革命委员会联合调查组,1971,《革命妇女意志坚——广西环江县同进大队的调查报告》,《红旗》第2期。

  [9]《河北日报》稿,1974,《做意识形态领域革命的先进战士——记马继敏妇女植棉组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前进的事迹》,《人民日报》,9月19日。

  [10]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和兰西县革命委员会联合调查组,1969,《农村妇女是巨大的革命力量》,《红旗》第10期。

  [11]横山县通讯组,1972,《扫除思想障碍》,《人民日报》,3月6日。

  [12]黄西谊,1990,《中国当代社会变迁中农村妇女经济身份的转换》,载李小江、谭深主编,《中国妇女分层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3]蒋永萍,2001,《50年中国城市妇女的就业的回顾与反思》,《半个世纪的妇女发展——中国妇女50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4]金继祖、洪格,1972,《男女同工要同酬——评农村分配问题上的一种错误倾向》,《红旗》第2期。

  [15]金一虹、刘伯红主编,1998,《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6]李长荣主编,1995,《大庆妇女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17]李适年,2002,《在铁姑娘班的日子》,《扬子晚报》,1月26日。

  [18]劳动部,1987,《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1949-198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劳动》社论,1958,《劳动工作大跃进的一年》,第19期。

  [20]刘小萌、定宜庄、史卫民、何岚,1995,《中国知青事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1]马文瑞,1958,《进一步地解放妇女劳动》,《劳动》第15期。

  [22]毛泽东,1977/193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训令第六号——关于保护妇女权利与建立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的组织和工作》(1932年6月20日),转引自《人民日报》1977年9月22日。

  [23]——,1978/1940,《给中央妇委会的指示信》(1940年2月8日),《毛泽东主席论妇女》,北京:人民出版社。

  [24]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9,《南京劳动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5]《人民日报》,1966,《大庆闯出城乡结合、工农结合道路,闯出家属革命化道路》,3月8日。

  [26]——,1965,《毛主席畅游十三陵水库》,5月27日。

  [27]《人民日报》社论,1960,《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新阶段》,3月8日。

  [28]——,1974,《妇女都动员起来》,3月6日。

  [29]潘鸣啸,2005,《上山下乡运动再评价》,《社会学研究》第4期。

  [30]启东县革命委员会,1973,《更好发挥妇女劳动力的作用——江苏启东县吕泗公社10大队调查报告》,《红旗》第3期。

  [31]《前进》社论,1958,《劳动组织的大革命》,第4期。转自《新华月报》同年第22期。

  [32]《前进》(未署名),1958,《劳武大军奔腾全国》,第4期。转自《新华月报》同年第22期。

  [33]全国妇联书记处,1979,《康克清谈调动农村妇女积极性,贯彻落实男女同工同酬,从实际出发恰当安排女劳动力,用文化科技知识武装广大妇女,合理调整某些专业队》,《人民日报》,3月7日。

  [34]孙维世,1965,《从职工家属闹革命的一些平凡事说起》,《红旗》第12期。

  [35]田子进,1958,《从多方面开辟劳动就业出路》,《劳动》第6期。

  [36]王淑芳,2001,《入党那时我哭了》,《中国妇女报》,7月3日。

  [37]新华社讯,1959,《新中国妇女真能干》,载《人民日报》,3月6日。

  [38]——,1966,《大庆家属锻炼成革命化的劳动者》,载《人民日报》,3月3日。

  [39]——,1973,《我国带电作业近几年有许多新发展——带电作业日趋完善,基本上成龙配套,已经达到相当先进水平》,载《人民日报》,9月24日。

  [40]宣化县革命委员会调查组,1972,《怎样实现男女同工同酬——河北宣化县陈家坊大队的调查报告》,《红旗》第2期。

  [41]杨之华,1960,《加强女工保护工作,更好地为生产建设持续跃进服务》,《劳动》第5期。

  [42]张琢琨,1958,《积极挖掘劳动潜力,缓和劳动力紧张情况》,《劳动》第17期。

  [43]中共湖南省委写作小组,1971,《充分发挥妇女在革命与建设中的作用》,《红旗》第2期。

  [44]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1999,《上海社会主义建设50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5]《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40年》,1991,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2 14:11 , Processed in 0.0483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