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在八十年代的新启蒙运动中,有三个民间的文化学术团体扮演了重要的作用:“走向未来”、“文化:中国与世界”和中国文化书院。“走向未来”和“文化:中国与世界”分别出版了拥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杂志和系列丛书,中国文化书院通过函授、文化讲习班和出版物发挥着影响。上述团体和出版物都多少具有同人的性质,而1979年由三联书店创办的《读书》杂志,作为民间的一个公共领域,一直保持着它的非同人性质,在整个八十年代,它的作者群经历了两代人:在1974-1975年之前,,主要是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而在这以后,主要作者群变为更年轻的新启蒙学者。在当时,几乎所有重要的青年学者都在《读书》上发表过文章。此外,到八十年代后期,还有更多的民间丛书或杂志出版,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如北京的《二十世纪文库》、上海的《新启蒙》丛刊等等。关于八十年代民间学术文化运动的情况,陈方正和金观涛有很详细的回忆和研究,参见:Chen Fong- ching、Jin Guantao,From Youthful Manuscripts To River Elegy:The Chinese Popular Cultural Movement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1979-1989,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7.
12近年的研究表明,当代中国公共空间或民间社会的建构,不是像东欧那样是在与国家权力的对抗中实现的,恰恰相反,由于中国的改革具有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性质,在公共空间的建构过程中,民间与体制有着极其复杂的互动关系,有一个从体制内部逐渐生长和游离的复杂过程。参见注⑦所引Chen Fong- ching、Jin Guantao,From Youthful Manuscripts To River Elegy:The Chinese Popular Cultural Movement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1979-198,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增订本),《文艺争鸣》(长春),199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