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44|回复: 1

赵絪:写在父亲赵俪生先生的祭日里

[复制链接]

1448

主题

303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596
发表于 2020-7-11 22: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苦难中磨砺        
——写在父亲赵俪生先生的祭日里

作者:赵絪

父亲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时间分布也较为均匀,即:十七、八岁出头到四十岁,在抗日炮火中,他从一个热血青年,在求索和追补中,逐渐成长为一个史学家;四十岁到六十岁这无疑是他一生中的最低谷:历遭劫难、九死一生。这本应是人生的黄金期,一个学人最有价值、最出成果的时间段,却因遭遇了历史上少有的几次“群众运动”而荒废了。这段看似没有成就,只有苦难的艰苦卓绝的岁月,却锤炼了他的意志,磨砺了他的思想,锻炼了他的体魄,为六十岁以后的暮年阶段产生的飞跃奠定了精神、物质基础,即:学术思想进一步的深沉、稳健与长达九十一年的高寿,完成了一个史学家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

父亲的一生不只是用“饱经忧患、厄运重重”就能概括得了的。以致他谢世后,四面八方的纪念文章汇集了一个共同、认可的观点——先生受委屈了。他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公允的评价。总而言之,先生这一辈子太吃亏了。

做为家人,比别人更能理解这“委屈、吃亏”的实质,因为我们是直接的受害者,每个子女都品尝了入“另册”的滋味,都陪父母度过了贫困带来的饥寒岁月。当我们熬过来后,父母安祥谢世,冷静地回忆起那逝去的岁月,我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个相反的结论——父亲他不亏!从某种角度上讲,他虽受尽了无数的屈辱与折磨,他终归为自己赢得了学术上进一步的成熟、晚岁福寿绵绵的九十一度春秋。

父亲不具备长寿的基因,因为他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家庭,祖父抽大烟把家抽得一贫如洗,而他又是祖父母晚年最后的一个“老生子”。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细长的身条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印象。母亲多次讲过:“自嫁了你们的爸爸,我时时做好了当一个寡妇的准备。”当年在前线,只要炮火一响,他就先晕了过去;在后方,他也是让伤寒、疟疾等要命的病折磨得死去活来。最后,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弱书生竟创下了山东安丘赵氏家族男性公民寿命最长的记录,岂不怪哉?其实一点也不怪,他那点子寿命硬生生地是给折腾出来的!厄运有时反而令苦难者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实惠”呢!母亲在父亲八十寿辰的纪念文集中,第一句话就说:“按中国人的记龄习惯,俪生今年正满八十岁,看见他健康跨越这道生命里程线,我心里感到莫大的欣慰……”只有做子女的,才能体会得着母亲从“时时准备做寡妇”到看他跨越八十寿辰时的“莫大的欣慰”。创造这个奇迹的,母亲无疑是头号功臣,再往下数就得算那段刻骨铭心的艰难岁月了……

俗话说:“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苦”。这句话在父亲身上得到了非常贴切的印证。我曾有过这样的假设:父亲未遭“五七”之灾,安享大教授俸禄,且又拒绝任何方式的体育锻炼,还是个食不厌精的馋虫,习惯于一宿一宿地开夜车写文章,这样有失常规的生活习惯,他能活到九十岁么?

父亲是五八年被补划为右派的。戴帽不久就随兰州大学历史系合并到西北师大,校、系的合并难免带来小争小斗,而首当其冲成为受气筒的当然是“五类分子”了,更何况还是“外来”的“分子”,这受苦、受累的活,落到外来右派的头上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再遇上下放到河西走廊农场劳动这样生死难卜的差事,兰大并进来的教职员工和右派分子,就自然而然地排在了首选之列。

进入六十年代,全国面临着一场在劫难逃的大饥饿。在这个时候,父亲被下放到河西走廊山丹县四十里铺的师大农场去劳动。可想而知是一种什么样的境况。夹边沟距此地也不过百十公里,当时饿死人的消息还是悄悄在人群中漫延,骇人听闻的“万人坑”也被小道传播的凄凉而恐怖。虽然是被敲锣打鼓送走的,其实送人的人和被送的人心中都蒙着一层浓重的阴影,“他们”或“我们”还能再回来、还能再重逢么?……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只要有车去农场,只要有人去山丹,只要家中省下一点点吃的东西,妈妈都会夹在衣物的包裹中求人捎去或通过邮局寄出。父亲后来讲,一听有包裹到,他马上意识到,他又能活下去了,每当取到包裹,总是迫不及待地一把撕开,把内中夹带的食物一扫而光!谢谢上帝,他还有一副不错的肠胃,有多少人就是在多日未食,一顿饱餐中“撑死”的呀!

那个时代,人性泯灭,各种惩罚手段层出不穷,挨打、罚跪还能承受,那时人的“自尊”已经降至最低水平,只要活着就行。惩罚人的人和被惩罚人的神经都已麻木了。最要命的惩罚无过于剥夺那一碗搅拌着各种野生代食品的稀糊糊了。画家杨立强回忆当年的境况时有这样一句话:“饥饿状态下的人谁也不愿意别人比自己多吃一口,所以人们对各种各样的惩罚乐此不疲”。只有亲历和目睹过那种场景的人,才能深深体味到这看似平淡、实则严酷的叙述了。父亲正是在这最严酷的年代,沦落到最无法生存的戈壁荒滩,而且还处于社会最低层,他还能够活下去么?这个问题对他和家人来讲,真是渺茫到了极点。幸亏大家的神经已全部麻木,唯一的信念就是挣扎着活下去,省出一丝一毫的食品,攒起来设法捎到那遥远的河西,让那条濒临死亡的生命再维系一阵,再坚持几天……

父亲终于侥幸生还!这不能不算是个奇迹!因为,他已被农场排为“第四号亡人”。谁都认为他没有活下去的可能,可他居然活下来了。今天回忆起他活下来的条件,首先是他自身体质属于“弱质”,“弱”的需求量比“强”的要少,消耗能量也较强者要缓慢许多,这样维系起来坚持的时日就要长一些。再就是父亲是个达观的书呆子,只要有书读,他就可以暂时忘掉饥饿,无论是夜卧地铺或是放马途中,枕边和手中总是拎一本《国语》或《左传》,以此“疗饥”。别人耻笑他“太史公,牛马走”,岂不知这读书的两得,一是疗饥,二是补充精神食粮。父亲这一生在任何境况下不忘读书,只要有书读,怎样都可以,何况是在山丹农场那种困苦状态下读史书呢。这样,父亲就自然对各种历史场景有着别样的体会和理解。对于一个史学家,也就是在这千载难逢的境地中,加深了对人生的领悟、学术上的反思。父亲晚年在学术上又有了一个飞跃,不能不说与这段刻骨铭心的际遇有关。这段阅历带给他的正面效应无疑是思想境界更进一步的深沉与稳健。

二姐赵纪的死,无疑也是挽救了垂危境地的父亲的一条命。父母在其碑文中写下:“因登山失慎,殒没于皋兰山下,得年一十八岁……”的字样。在父母的六个子女中,二姐赵纪是唯一没有偏科的一个。即数、理、化、文、体、美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五八年,街头壁画有不少佳作出自她手,而且,她还是创甘肃省纪录的长跑运动健将。那几年,国庆大游行的纪录片中,抬着“体育大队”队标的几员为甘肃体育立下汗马功劳的虎将中,就有二姐赵纪的身影,绰号“大洋马”。就是这样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最后定格在“得年一十八岁”的如花年华,未能善终。

六一年的寒假,二姐住校未归,她当时正值高三,要在学校准备即将面临的高考。那时有两件事让她十分郁闷,一件是她一直是班上的尖子生、多门功课的课代表,又吃苦耐劳,知道“夹着尾巴做人”,处事待人皆很低调,颇得师生们的好评,班上讨论她和另外一位同学的入团问题,在群众评议中,赵纪是全票通过,而那位同学却没有过半数而未获群众认可。后来,团委批复的结果是那位同学畅通无阻,而赵纪却未获准入团,这在班上引起了一片骚动。班主任十分惋惜地给大家解释:赵纪本人没有任何问题,就是因为父亲是“右派分子”而遭到淘汰。于是,老师、同学都激励她一定要报考清华,以她的功底和才华,考清华应该是“小菜一碟”,而她也确实跃跃欲试想步父亲后尘去清华园转一遭,一来为校争光,二来也可证实一下她自己的实力。那知回家一提,被母亲兜头一瓢冷水:“你千万不能报考清华,就凭你爸爸,人家就不会要你,你是兰大附中的尖子生,表现也好,还有长项,知根知底的兰大不会不要你。”母亲的观点是绝对明智和正确的,因为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远有钱伟长、孔祥英(父亲清华时期的同班同学)之子,近有陈时伟、左宗杞之女,怎不让历尽沧桑的母亲说出这番话来呢?!

钱伟长、孔祥英之子钱元凯是当年清华附中品学兼优、十分聪慧的尖子生,而且还是钱家唯一的男孩子,余皆女儿,稳操胜券的他竟然榜上无名。拨乱反正查出档案,在他优异的高考成绩单上批有“大右派钱伟长之子,不予录取”的字样,而执笔批复此件的就是当年的高教部部长,钱、孔二人清华园的老同学——蒋南翔。一个普通的学子,品学兼优的无辜青年,就因其父是钱伟长而失去了深造的机会。

兰州大学的化学系,可谓是名扬四海,这里出来的莘莘学子走到哪都是深受欢迎的。之所以有此佳誉,不外乎这里云集了一批大名鼎鼎的化学家。而陈时伟、左宗杞夫妇就是蜚声国内外,兰大化学系的领军人物。陈、左二位五十年代就被定为二级教授,陈时伟还身兼兰大副校长之职。五七年,夫妻双双落网,被定为极右分子。其小女陈绪明当时在兰州一中就读,也是即将高考、品学皆佳的好子弟。一位省上的领导去一中做形势报告,提到了“我省大右派陈时伟如何如何”,这位初生牛犊、不知厉害的陈家小女竟在校门口堵住首长专车,质问其:“你凭什么这样讲我的父亲?”当对方得知这就是陈家千金时,笑着点点头钻进车中扬长而去,其后果换来的自然是高考名落孙山,而且其后几年也是屡考屡败。我大姐比陈绪明低两届,就在大姐都快大学毕业了,左宗杞找到了当时的兰州大学校长江隆基,不无伤感地说:“我们一生都在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无数的工农子弟,可我们的孩子却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在江校长的过问下,陈绪明在高中毕业五六年后才得以考入兰大物理系。福兮?祸兮?圆了大学梦的陈氏一家,无法预测这吉凶未卜的未来。这个已入“另册”的子女,真可谓“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文革”一起,已深悟利害的陈绪明就赶紧贴出声明,声讨自己的父母以示划清界限,可这就能饶了你么?她还是被放置在几张码起来的大桌子上面跪着,胸前挂着大右派子女的牌子示众。不久,她失踪了,时至今日,仍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左宗杞每当听到哪里有一具无人认领的女尸、或某省某乡偏僻山村有一位身份不明的女疯子,她都不顾路途迢遥、不惜代价地赶过去一辨真伪,每次均失望而归,见人就如祥林嫂般地念叨:“……我去了,不是我家明明”。每逢此时,母亲都会潸然泪下,回来对我父亲说:“我们的纪儿倒是没丢,也不过只剩下一副骸骨……”

这样的先例,让母亲断然做出:“不准报清华,只能报兰大”的决定。所以入团未果,放弃报考清华,是那年寒假让二姐赵纪郁闷的两大心结。二月二日,一场小雪后的中午,她鬼使神差地跟着两位室友上山去拾“地衣”(一种类似发菜、贴着地皮、遇水即涨的菌类野生植物),这一去连殒两命,就再也没能够回来。她们临上山时曾找食堂大师傅商量,让她们把晚餐券一并打出吃掉,晚上她们可以吃拣回来的野菜,遭到大师傅的断然拒绝。当听到她们失足皋兰山、再也回不来时,那位大师傅失声痛哭,再三重复着:“我要早知道这两个娃回不来,说什么也得让她们吃饱了再走呵……”二月二日的晚餐券被父亲牢牢粘在了那一年的日记本中,成为全家痛彻心肺的一个纪念物……

父亲接到了母亲“速归”的电报,其实场部也接到学校“女儿亡故”的实情,只是没有告诉他真相,通知他收拾东西可以回家了,其它留场人员还牢骚满腹地说:“赵俪生的老婆想他了,捏个词让他回家过年哩。”等父亲踏上归途,场部才当众宣布“赵俪生家中死了人”的消息,以此来稳住人心浮动、思家心切的留场人员的情绪。

父亲是怎样从四十里铺赶到了山丹火车站,至今仍是个谜。在他的《死三人记》中,有两位就是倒毙荒郊的,一个是劳动完躺在麦草中无人问津冻饿而亡,另一位进城看病,每走一程遇到有单位、有人家的地方就掏出单位证明、粮票钱款,希望能卖给他一口吃的,但那年代就是有钱、有粮票也换不来一口吃的,他就这样走一截、乞求一阵,无望再往前走,好容易挪到了城边,望城倒下,就再也没有爬起来。饥肠辘辘且已衰弱到极点,被大家公认为“第四号亡人”的父亲,怎能走出这无法维持生命的几十里荒滩呢?其实这趟回家的路程仍潜伏着巨大的风险,求生和归家的意志战胜了死神,他终于从山丹火车站爬上了一列春运加开的拉人的闷罐子货车回到了家中。感谢那列车上的一位女列车员,她发现这个戴一副眼镜的人不似流民,交谈之中,得知还是位大学教师,仰慕之下,多卖了他一份客饭,这让老爹在归途中更有了一份物质上的保证。二月十二日凌晨,他闯进家门,被刚起床的母亲当成闯入家中的流民推了出去,他愕然地对母亲说了句:“昭一,我是赵生生呵!”母亲这才从声气中辨认出那是她相濡以沫几十载的夫君,顿然失声痛哭。丧女之痛加之这脱了形的丈夫,怎不让这苦苦支撑的家庭主妇失态呢。我死死记住了一九六一年三个难忘的日子:二月二日,十八岁的二姐命丧皋兰山下;二月十二日,四十四岁的父亲终于挣扎着回到了家中;二月十五日,正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那是怎样的一个惨痛的节日,只能讲不堪回首,但又怎能忘却呢!

在这里我要提到一位有恩于我家的大夫,那就是师大医院的院长严华同志(笔名鞠强,我家子女均愿喊他为鞠伯伯),他在最艰苦的时候奉命视察农场,当他钻进黑乎乎的窝棚,在最里面的角落中,见到了因浇冬水被冰块砍伤、化脓感染、倒卧在床的父亲,居然还点着盏小油灯在看书呢。此景此情打动了这位朝鲜战场上下来的医生。他检查了父亲那条肿得像根大粗棒的腿,当即向场部提出必须住院,还对不想送父亲看病的场部领导大谈政策:“我们在朝鲜战场对外国俘虏尚且有病都治,何况是犯了错误的自己人。”以严华院长代校领导视察的钦差身份,父亲才得以在山丹县医院住了十五天,这十五天也无疑降低了被饿死、病死的机率。从《死三人记》中的记载可以看到“从我的腿肉里,撕出七、八条长长的脓带,像剖鱼时候从鱼肚子里撕出来鱼膘、鱼苦胆似的……”大夫事后讲,再拖下去,那条腿可就保不住了。这么重的伤病,居然十五天就出院了,只能讲父亲命贱!抗苦难、求生的本能还是顽强。十五天后回场,有医生证明,他就归到了老弱病残之列,于是就让他放马。放马的活计让他躲开了拚力气的重活、减省了消耗,也少受同事们的凌辱,还可以在马吃草时读读书,也学着马在沟边找寻点可以塞进嘴的“野食”。吃完了,还知道到渠边把口中留有的残渣涮洗干净,绝非讲究卫生,因为回去要张开嘴检查,一旦发现牙缝间留有绿色残渣,那就说明你在外“偷青掐黄”了,要遭打挨罚的,最终还要被剥夺“吃饭”的权利,那可是最要命的事了。父亲从山东大学带去的一位学生和他一同下放到山丹农场,下工回来,因喝粥喝急了,大吐,先吐出了菜糊糊,又呕出一堆青草,最后是一滩鲜血,他实在承受不了这份苦难,抛掉他大学教师的职务,退职回山东老家务农去了,宁当一个农民,也不愿在“大学教师”的头衔下遭这份罪了。可父亲一是“阶级敌人”受管制的身份,二有六个嗷嗷待哺的子女,他敢走这条道么?好在苦难终有尽头,他终于熬到活着回到了家。事后,几乎所有知道这件事前后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这么讲的:“唉,那是用女儿的命换回了老子的一条命呵……”

我在六六年“文革”初期也被发配到河西,在张掖九公里园艺场当了四年农工,又被分配至张掖火车站农机供应公司工作八年,后又随爱人调至武威九条岭水文分站两年,最终回到父母身边。历时十四年的光景是在河西走廊度过的,后又多次陪外地学者、画家、亲友重走河西路。无论乘火车还是汽车,每至山丹县境,我都会贴在车窗上,目不转睛地端详着窗外的戈壁荒滩、草丛农舍,不断寻思:父亲是在哪块地方受的罪,又是顺哪条野路逃生的呢?我对河西的印象从父亲发配、几乎命丧荒郊,到我自己被发配,苦苦挣扎十四度春秋而永远铭记心怀。那寂寥的荒原,留给我太多的苦难、太多的苍凉,也让历练了我的生命,让我懂得了生活。

父亲靠家中省出的一口粮食,得以渐渐康复。他终夜伏案翻译王尔德的《道廉格雷的画像》,借此排遣内心的丧女之痛。每至深夜,是妈妈给他多加一小奶锅苞谷面糊糊,严华大夫也不时给他开出几粒“康复粉药丸”。不久,有了高价食品,妈妈毅然辞职,用几百元的退职费不时添点高价食品,打发一下饥肠辘辘的家人。八十年代落实政策,妈妈得以恢复公职,抛去了退职的年限,落得个“抗战时期的离休干部”,岂不知她比享受“老红军待遇”的老爹还早几个月参加革命呢!当有人问我:“你妈妈是家庭妇女吗?”我摇摇头,“那她在哪上班呢?”我会告诉发问者:“我妈妈的前程被我们吃掉了。”他们已经因饥饿失掉了一个孩子,剩下的五个,就一个也不能少了。于是,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地卖书、卖画、卖前程,以此维持这惨淡的岁月……

六一年初,合并到师大的兰大文科又全部返回兰大,师大给兰大开出的条件是“别人全部退还,只留一个赵俪生,一个王翼洲(兰大历史系总支书记)”而江隆基校长的答复也很干脆:“别人你留谁都行,只要退还我这两个人就可以了”。这说明两校组织都还知人,就是用不用的问题了。兰大教职工饱受几年另眼看待,当然个个翘首以待重返故园,在江隆基校长的过问下,父亲摘掉了帽子,承担了首届招生六一年进校学员的基础课——中国通史。江校长指定校党委行政人员一律旁听赵俪生的中国通史,而且他亲自率众去听。第一堂课刚刚讲完,学生们站起向门边拥去,后排的江校长发话了:“不要乱挤,让先生先走!”这让多年遭人凌辱沦为阶下囚的父亲如何不感动呢?他没有讲任何感恩的话,他只有用行动报答这位老教育家的知遇之恩。两年的通史,他讲得酣畅淋漓,让那些本来有碍于江校长面子不得不来听课的党政人员也舍不得轻易放弃赵先生的课了。几次的大通史课也历练了父亲,为他赢得了“二十世纪上半叶,讲通史讲得最好的是钱穆,下半叶讲得最好的,当属兰州大学的赵俪生”的盛誉。

当时,由于兰大住房紧张,父亲虽人已回兰大,但家还住在位于西郊十里店的师大。每到上课,父亲凌晨即起,用他的话讲,就是:“撒开大步向前行”,上完四节课,再步行回家,省下两、三角车费路边买个烤洋芋或煮苞米,边啃边走,从东郊到西郊近三十里的路程,来回一走就是六十里!有一次,父亲被一位姓郭的兰大司机看见,怜他路远,顺路拉了他一程,为此他还不断感念着这位老师傅。时值壮年的父亲一生情有独钟的唯一运动恐怕就是“走路”了,年轻时在游击队,走遍了晋、陕大地,从延安步行至西安,后由河南至华北,一多半时间是在走;山丹下放,牵着马在走,爬出死亡地带也靠走,如今从师大到兰大纵跨整个兰州市,也是靠走。一生不做任何体育锻炼的父亲,唯独会“走”,一直走到了八十五岁才歇了脚,足不出户了。他那九十一岁的寿命,恐怕与“走”也多少有点关系吧。7.jpg

当年,那位由北大贬到兰大、见过大世面的江隆基校长,多次提出“兰大文科在全国有影响、数得着的就赵俪生一个”,并说:“赵俪生的右派问题与其说是个政治问题,不如说是个人事关系问题。”在他的主张下,父亲摘掉了帽子,在难以恢复以往职称待遇时,江校长特批每月定期困难补助五十元。每逢年节、父亲住院、拔牙、镶牙再额外给予不定期贴补,改善了父亲的生存状况,缓解了他的后顾之忧。当然,这些措施成了江校长“文革中”的条条“罪状”。江校长不仅厚待知识分子,也培养了一批懂得怎样善待和处理知识分子关系的中层领导,如,前兰大教务长、后任民政部部长的崔乃夫,前兰大化学系总支书记、后任广电部部长的聂大江,兰大历史系总支书记王翼洲,均是江校长以其言传身教培养起来的,他们共同努力把默默无闻的兰州大学推向排名逐渐靠前的综合大学之列,而江校长本人却命断“文革”。就在“红色恐怖”如火如荼之际,江校长的死讯传出,兰州大学上上下下,不顾强大的政治压力一片恸哭之声。为此,造反派还专门为清理“江隆基阴魂不散”,大肆批斗 “江隆基的孝子贤孙们”。

2007年12月1日,父亲火化后,被安置在省级烈士陵园中。许是缘分,厅门一开,迎面安置的骨灰盒竟然是四十一年前含冤而去的江隆基校长的灵位。江校长的遗容依然谦和而慈祥,我们众姐弟赶紧毕恭毕敬先在江校长灵前深深鞠躬行礼,然后对怀中父母的骨灰盒,很是欣慰地告诉他们:“爸爸妈妈,这里有老朋友,你们不寂寞了。”

父亲在“文革”中是被第一个揪出来的“反动学术权威”。两三天中,我们所住的二号楼就被大字报装裹起来。远处看像是纸扎的一幢楼,也像大出殡时的场景,很是壮观,也煞是恐怖。父亲从“四清”点上刚进门就被造反派带走了。刚开始,还只是这么几个“死老虎”,没几天的功夫,左邻右舍、楼上楼下全部沦为“牛鬼蛇神”。真可谓“洪洞县里无好人”了。随着“阶级敌人”的迅速壮大,对运动乍起,来势凶猛时的那种恐惧心理倒是渐渐平复了。

父亲毕竟是“老运动员”了,何况他本人就是“一二九”学生运动出身呢!没看出他有多害怕,被斗完回来还这样说过:“闹着玩呢!他们那一套我都会,也都干过,不过不像他们闹得这么邪乎罢了!”每当传来某某上吊、某某跳搂、某某失踪,父亲的眼神中便显现出一丝阴郁,表情冷峻而沉默,坐在那儿陷入沉思,家人深怕他想不开。他大约也觉察到了,告诉家人:“你们放心,我绝不自杀!咱们如今只剩下一条道,就是‘熬’!我就不相信我熬不过去,死了可就只能是白死了!”作为一个历史学家,面对这场“史无前例”,他的宏观视角就比书生气十足的学者要宽阔些:“翻翻历史上那些最严酷的年代,都是持续不了多久的。要么统治阶层自我调整,要么天下大乱、官逼民反,它总得有个终结,谁让咱们赶上了这个时代,就这么往下熬吧。这不是咱们一家一户的事,这是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事,躲是躲不过去的!”正因为有父亲的这些评点,我们减少了恐惧,抹去了愁怨,增进了信心,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磨难和困苦,“熬”字就泛上心头。我们迅速解体了这个家,不满十五岁的大妹赵红跟着在三线当技术员的大姐当学徒工去了,我和弟弟,一个赴河西农场当农工、一个插队会宁当农民,后因兰大地理系冯绳武教授的女儿插队会宁、遭遇不幸跳窖自杀,妈妈说什么也不让小妹上山下乡了,并表示这个女儿她养到老也不下乡,还真叫她顶住了。如今,栖居美国的小妹就少了这一段阅历。

父亲面对整个运动场面是清醒的、冷静的,但不能讲他就没有害怕的事。父亲性格中脆弱和胆怯的成份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面对兰大的斗争场面他无惧,是因为他的心里有数,这批学生他从一年级带到五年级,感情非同一般。他相信他们对他不会下毒手,每到最惨烈的场面要开始了,会有人猛吼:“让赵俪生这个老反革命滚回去”,绳头一松,老爹就赶紧跑了,第二天校园中会多了不少带绷带、瘸着腿的伤员。老实讲,当年挨打的教员一般被打得并不厉害,被打惨的主要是党政领导和掐着学生政治命脉、生活设施的管理人员。教授们因名声在外,大字报上的“罪名”显著,斗争场面宏大,但是皮肉之苦却没那些管理人员挨得多。斗争会中途,造反派休息,父亲则被带到另一间教室“候审”。一次,有个四川籍小个子的学生递给父亲一缸浓茶,里面放着冰糖。这让父亲记了一辈子。

在面对外来的中学生“棒棒队”,那可是令老爹胆战心惊、魂飞魄散。这些浑小子手底下没数,打起来十分地惨烈。闯进家里,用长矛将所有的书橱玻璃打碎、木头捣裂,将所有的瓷器、玻璃器皿打的稀巴烂,还将碎玻璃和家中的面粉、粮食搅拌在一起,让你无法食用。就在他们抡起钢丝鞭要抽父亲的脸时,红妹发出一声惨绝人寰的尖叫,犹如德国电影《马门教授》中犹太女孩闯回家大叫“他们”,镜头定格在一个极度恐惧的少女脸上,那场景何其相似。大约那声尖叫过于恐怖,让造反小将心中一悸,鞭子没有落下,但声明他们还要再次光临。老爹说什么也不在家中呆了,过道有我家一间小储藏室,他躲进去,任谁劝也不肯回屋了。他实在怕这些手下没数的浑小子让他皮肉受苦、死于非命。03.jpg

经历了山丹农场的劳改岁月,使得父亲在面对“文革”的劳改时,就显得游刃有余了。在众牛鬼蛇神的队伍中,他无疑是个强劳力了,不怕脏、不嫌臭、不惜力,所以诸如挖化粪池、拉架子车、果园施肥、大灶背面袋这样的苦活、累活都基本摊到他的头上,好处是避免了扫街道、清厕所这样容易遭人凌辱的场所,当然最让他舒心的活计是抄大字报。造反派知道他的字写得是又快又好,抄得不耐烦时就会想起他,把他揪至大教室去替造反派们干活。回来后,父亲是这样对家人讲的:“今儿不累,抄了一天大字报,在赵俪生的名字上打了无数的红叉,枪毙了无数次。”

“文革”中,父亲属于能够应对、比较“乖巧”的一类。多大的帽子、莫须有的罪名,他都满口应承,绝不辩解。用他的话讲,“和那些人去讲理不是找打挨么?他们空口无凭、不负责任地给我罗织罪名,我也可以不负责任地认下就得了,又不是马上就拉出去枪毙。”为此少挨了不少的打,可那些认“死理”、怕担“罪名”、爱惜名声的教授就得为此付出代价了。

兰大化学系一级教授朱子清先生,比父亲要大十几岁。他和父亲是当年兰大对外的两块招牌。那时的学生人人皆知“理有朱子清、文有赵俪生”之说,而他二人之间因专业、行当、年龄都相去甚远,所以绝少往来。

可就这两个素无往来的教授,又是被栓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干什么都要被绑在一起,同步行动,缺一不可。比如,国庆节大游行,上观礼台的知识分子代表非他俩莫属;兰大营造了“苏联专家院”,专家没迎来,那就朱、赵二家搬入;五八年,两人前后被补入“右派”阵营;“文革”一起,先揪赵,后揪朱;每逢“严打”,先拿他俩开刀;落实政策,又拽出他们来当“样板”。所以,在全校性无论喜庆、还是斗争的场合,登台亮相的总是这两个人。每逢此时,两人从不搭腔,彼此只行“注目礼”,心照不宣的“干什么都是咱们这对难兄难弟!”。

牛棚中,朱老先生一是年纪甚大,二是学理工的,对冗长且带自辱性的“请罪词”,和人人要背的“老三篇”怎么也过不了关,最后只能对造反派说:“同学,你就是打死我,我也背不过啊!”父亲在一旁低着头,心中干着急,恨不能出列代老先生背上一番。父亲的强记博引是很有名气的,属于那种过目不忘之人,这也是他由文转史,并能很快立足于史学界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个把经典史籍都能浏览不忘的人,对眼下的“请罪词”那当然不屑一顾了。他不但能背“老三篇”,连那么长的“老五篇”他都能倒背如流。“文革”后,他一高兴还能把那“请罪词”背得扬扬洒洒,一边背,一边批。我们问,“记这破玩意占地方不?”他觉得看上两遍就记住了,没费劲,并不占地方。父亲超常的记忆力和过人的脑容量由此可见一斑。

再就是朱老先生年龄大了,吃不完家中捎来的点心,塞在抽屉内,让造反派搜出来,勒令其必须把这些变了质的食品吃完了,否则不允许打新饭。这下子可把老先生难坏了,天天用开水冲泡这些长了毛的面包、点心,比吃药还难以下咽,直直吃了一个礼拜。父亲依仗壮年,干的又是重体力活,加之山丹那段阅历,早练就了一副“松紧肚”。母亲每次“探监”都能捎去一小锅红烧肉,他一顿就吃个干干净净,绝不给造反派留下批判、惩罚的把柄。

“文革”中期,在“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口号中,甘肃由后方变前线,所以在清理阶级队伍中,父亲又遭遇了退职,强行把他的户口迁往贵州三线工作的大姐处。两年后,断了生活来源,在家人的敦促和学生的指引下,父亲贸然进京上访,五十年代山大毕业的赵淮青和六十年代兰大毕业的于尔果给父亲提供了食宿之便和上访路线。这让北京接待站的人员甚为惊诧:一个有如此革命经历和如此学问的人,怎么会流落至此呢?因他的案例实属特殊,很快上报国务院,面呈周恩来总理。在周总理一揽子批文中,就有父亲必须复职的信函。于是,当年甘肃的最高领导冼恒汉在这个批件上加注了:“原单位、原职务、原工资……”等字样,父亲才得以重返兰大。既然撵不走,还怕整不了么?于是,只要掀起个什么形式的运动,总能套用到父亲的头上,什么样的罪名、帽子都对他再合适不过,最后整疲了,成了这个不折不扣的老运动员,也会把各种各样的帽子往自个头上戴,好在有百来元工资,儿女出去了一大半,肚子首先能吃饱。只要闲在家中,还是忘不了读书,偷偷地著文。明知道难见天日,文成后总写上“篱槿堂遗稿”。后来,父亲再度被下放至永登干校。有山丹的那段阅历,父亲干农活也不算外行了,就是读书的老毛病改不掉。下工后,他依然是小油灯下自读自乐,引起了工农兵学员的好奇和敬重,越来越多的学员拥向他的铺位,向他求学请教。好为人师的父亲不知忌讳,每有问者,必滔滔授之,于是引来他人的不满,大批他“毒害工农兵学员,抢夺革命接班人”。总之,干什么都没他的好果子吃,可就这么翻来覆去地折腾了二十年,也没把他那已成定局的脾性给改造过来。“江山依旧,秉性难移”这句老话,用到父亲头上那可是再合适不过了。

天赋、勤奋造就了父亲一个史学家最基本的条件,而二十多年在劫难逃的苦难,铸就了他更加深沉、更加稳健的一代学人必备的素质。上苍怜才,在他那并无长寿基因的生命中又注入一种神奇、顽强的活力,让他在“死不悔改”、“死有余辜”的诅咒声中延绵至九十一载。

http://mjlsh.usc.cuhk.edu.hk/boo ... id=183&pid=27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8

主题

303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596
 楼主| 发表于 2020-7-11 22: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民战争史专家赵俪生

赵俪生(1917~2007),原名赵甡,字俪生,曾用笔名冯夷,山东安丘人。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早年从事苏联文学翻译和革命文学创作,后专于历史研究,是中国土地制度史和农民战争史研究的奠基人;晚年致力于先秦文化研究。在山东大学期间,他除了讲授“社会发展史”、“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马列主义名著选读”、“中国通史”外,还开创了“中国农民战争史”、“中国土地制度史”等课程,出版了《中国农民战争史论文集》、《文史学的新探索》、《山东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顾炎武传略》等学术专著,培养了一批研究农民战争史的学者。他与夫人高昭一合著的《中国农民战争史论文集》是研究农民战争史的代表作,也是新中国第一部研究农民战争史的专著。他为山东大学的教学和学术繁荣作出了贡献,与老一代山大人一起创造了20世纪50年代山东大学的辉煌。

赵俪生1917年6月14日(农历四月二十五日)出生于山东安丘县景芝镇东村,他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举人。1934年,他从青岛胶济铁路中学毕业后,考取了北京大学外语系,上了一星期以后,又转到清华大学外语系。“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他站在运动的最前列,掌过门旗,进行过演讲,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民族解放先锋队”。他还当过清华文学会的主席,编过《清华周刊》和《副刊》。卢沟桥事件爆发后,他先到山西第二战区总动员委员会工作,后到离石县动员实施委员会,跟着游击队打游击,曾写过一篇《在王老婆山上》,以“冯夷”为笔名登在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上。后又辗转到晋南,在夏县人民武装自卫队和后来改编的第二战区政治保卫队当指导员。后因患恶性疟疾到西安治疗。以后就一直在陕西乾州中学、西安高中、扶轮中学、雍兴工业职业学校等校讲授英语、国语、历史等课程,课余研究中国历史。赵俪生试写了一篇《清初山、陕学者交游事迹考》,1946年在《大公报•文史周刊》上刊出,博得胡适的赞誉,这是赵俪生的第一篇发表的论文。1946年底,赵先生作为西北地区代表应邀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复员大会。1947年夏,被傅斯年推荐到河南大学任教,受聘为文学院文史系副教授,讲授《明清思想史》。嵇文甫先生在这一方面给了赵俪生很大很多的鼓励。赵俪生深有体会地说,嵇文甫先生是我一生受益最深的两位老师(另一位是山东王献唐先生)之一,如果把学问的长进比作没水的深浅的话,在他的指导下,“一年前我是泡在漫到脚脖的水里,那么,一年后,我已经泡到齐腰的水里了”。1948年6月,开封第一次解放后,赵先生重返解放区,到当时设在正定的华北大学第四部(研究部)任研究员,开始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历史。

1949年济南解放后,赵俪生被派到济南市军管会工作,后调到北京中国科学院编译局。1950年秋到长春,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同年冬到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在清华读书时,华岗的《1925~1927中国大革命史》就给赵先生以深刻的影响。华岗担任山东大学校长后,赵先生应邀来山大工作,深得华岗校长的厚爱,华岗给赵先生以思想理论上的指导,使赵先生在学术界扶摇直上。在山东大学工作时期是赵先生学术生涯中极为重要的时期。他是当时历史系有名的“八大金刚”(杨向奎、童书业、黄云眉、张维华、陈同燮、郑鹤声、王仲荦、赵俪生)之一。他担任《文史哲》的编委并先后在《文史哲》上发表文章22篇,甚至有时一年就在该刊物上发表文章达4篇。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大学历史系以健全“基础课”为工作重点。1952年课程改革时,大家商议要开设专业课。为了配合当时政治形势,与刚盛开的“五朵金花”(即古史分期、农民战争、土地制度、民族关系与民族融合、资本主义萌芽这五大问题)研究相匹配,山大历史系确定新开三门专业课“中国土地制度史”、“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和“中国农民战争史”,分别由张维华、童书业、赵俪生先生担任。于是,赵先生就与“中国农民战争史”结缘。三五年之内,他发表了十余篇研究农民战争史的学术论文,并与夫人高昭一先生合著《中国农民战争史论文集》,由上海知识出版社出版。以后又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是农民战争史研究的开拓者。
  1957年夏,赵先生奉调到兰州大学任教。1958年被补划为右派,被剥夺了政治权利和教课、写作的权利,工资由高教三级降到七级。不久,兰大的文科下马,赵先生被并入西北师范学院历史系,之后在河西走廊山丹县的农场接受“改造”。在那一片戈壁荒野,他经常挨骂、挨打、罚跪,甚至有时三天不准吃饭。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工暇时他也总是一个人读书,作了大量读书笔记。1961年兰大文科恢复,赵先生又回到了兰大历史系。1963年,学校给赵先生摘掉了右派帽子。1970年兰大革委会动员正当盛年的赵先生办理了退职手续。1972年10月,经周恩来总理过问,赵先生得以复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赵先生所谓“右派”问题获得彻底改正,他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讲堂和学术园地,焕发出了第二次学术青春。1991年离休。2007年11月27日10时20分在兰州逝世,享年91岁。
  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中国土地制度史研究、思想文化史研究构成了赵先生学术大厦的主体框架,成为赵先生一生学术研究的三个重点。
  赵先生是解放后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研究的开创者之一,最早开设了农民战争史课程,他与夫人高昭一合著的《中国农民战争史论文集》是研究农民战争史的代表作,也是新中国第一部研究农民战争史的专著。赵先生还培养了一批出类拔萃的研究农民战争史的学生,其中以孙祚民、孙达人最为知名。他们两人后来分别成为农民战争史研究中两个学派的代表,使农民战争史从无到有,风靡一时,成为一门显学。赵先生研究农民战争史的许多研究成果都具有拓荒、奠基的作用,一些研究成果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最早判定农民政权依然是封建政权”,高举历史主义这面大旗对农民政权的性质作了科学的界定。赵先生研究农民战争史的第一个专题是农民的身份;第二个专题是起义和国家机器之间的关系;第三个专题是农民起义与多民族关系间的关系;第四个专题是宗教在起义中所起的作用。先生所提炼概括并率先指出的这几个专题,成为此后该领域研究向纵深发展的一种“学术范式”。
  他的《中国土地制度史论要》,是该研究领域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在这方面,赵先生的贡献之一,就是站在历史主义的立场用简单、流畅的语言将土地制度私有由浅化到深化缓慢的演进过程勾勒出来。在对土地制度史的分析论述中,他特别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他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会削足适履,要灵活运用才行。赵先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是解剖中国井田制的一把钥匙。他指出,“亚细亚”的全部特征在井田制的历史上并不完备,即有一些特征是没有的,如水利。这是赵先生对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独创,也是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赵先生正是从经典著作中得到启示,对史料悉心料理,对中国经济史的每一个关节精心检查,对周代半公社所有制的井田制度、魏晋南北朝的半国家所有制的均田制度、宋代和宋代以后的地主(相对)土地所有制找到了准确的解释。

赵先生在思想文化史这一研究领域也有显著成绩。早年自明清思想史入手,并理宋明理学,晚年从《周易》入手探讨中华文化的起源问题。他在陕西乾州中学教书时,写了《清初山、陕学者交游事迹考》,继之,他又写了《王山史年谱》和《张蒿庵年谱》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赵先生发表《朱熹与王守仁之比较的探索》、《王阳明和他灼学派》等论文,对这两位以往被一骂到底的思想文化人物予以一定的肯定。关于中国文化思想的源头,赵先生认为,把《诗》、《书》、《易》串联,就可以找到,而这三者又是不平衡的。《尚书》只是条令;《诗》中有生动而丰富的民俗;《易》虽还不是哲学本身,但已经是哲学的胞胎了。而任何一种文化都要以哲学为其轴心,所以《易》最重要。因为,“儒家精研人道,精研人的内在的自我完善,但在宇宙问题和辩证思维方面,相对不足;道家提倡天人之道,频繁地阐发对立的观念,但在人际关系和现实社会方面,采消极态度,办法不足。这两者通过什么来体现融合呢?是《周易》”。他说:“向‘内’和向‘外’综合,是一种互补;儒家和道家的综合、天人之间的综合,又是一种互补。补来补去,中华文化不就日益壮大了吗?”
  20世纪50年代以后,赵先生坚持对明清之际一代宗师顾炎武的研究,出版了《顾炎武传略》、《顾亭林新传》、《日知录导读》,刊出了《顾炎武经世济用的史学理沦和社会实践》等论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他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顾炎武研究权威。
  赵先生不是穷一经治一史的专家,而是对西北之学、地方史、边疆史、蒲松龄研究等皆有涉猎。他对西北之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五凉史、西辽史、蒙古在西域诸汗王史、帖木儿汗国史等。他除与夫人高昭一先生合作出版了《历史上山东农民起义》一书外,还先后研究过齐鲁名士管仲、辛弃疾、王渔洋、孔尚任等。在蒲松龄的研究方面,更是别具一格。他以人性异化的观点,剖析蒲松龄笔下被社会所扭曲了的妇女的反常心态,既新颖又透辟。


【文稿来源】刘培平主编:《山大第一》,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https://www.history.sdu.edu.cn/info/1275/1309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4 08:06 , Processed in 0.0328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