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98|回复: 0

杨奎松:历史不需要评价

[复制链接]

1446

主题

303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588
发表于 2018-3-22 21: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奎松:历史不需要评价

2012-08-09 17:01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杨梅菊

核心提示: 杨奎松,祖籍重庆,1953年10月生于北京。1976年曾因“天安门事件”入狱。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史,近期四本著作以《革命》四书的方式重新修订出版。

1.jpg

杨奎松,祖籍重庆,1953年10月生于北京。曾随父亲去干校劳动,当过机床厂工人,1976年还曾因“天安门事件”入狱。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毕业后任中央党校《党史研究》杂志编辑。此后,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2001年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2003年任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史,著有《“中间地带”的革命》《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西安事变新探》《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等专著十余种,近期其上述四本著作以《革命》四书的方式重新修订出版。

★先锋语录

★我的任务是还原历史、解释历史,而不是去评价历史,因为历史真相需要的是被历史学家弄清楚,而不是被历史学家评价

★中共党史的研究或者当代史的研究,每一个问题几乎都跟今天发生关系

★依我看,学校教历史,更多应该教给学生一种历史观,而不是用硬性规定的条条框框给学生灌输这样或那样的历史说法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杨梅菊 发自北京

“用国际视野来考察中国革命和早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放眼海内外没有学者比杨奎松做得更出色了。”对杨奎松何以成为中国现当代史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裴宜理的这句话可以解释其中一二。

杨奎松符合大多数人对一个学者的想像:他身材修长,面容清俊,表情沉静而略显严肃。但他这样描述自己:“就本性,我生性好玩好动,叛逆性强,喜欢直来直去,因此总是容易闯祸和得罪人。我的‘内敛’,可能只是面部肌肉的构造给外人造成的一种假相。”

多年来,总是带给中国史学界惊喜的杨奎松每一次公开言论的发表,都备受海内外学者和读者的关注。而近日他以不到六十岁的年纪推出大部头作品集《革命》作为半生党史研究的一次总结和回顾,更是羡煞圈内外学者。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革命

《革命》四书包括《“中间地带”的革命》《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及《西安事变新探》。前两部着眼于中国革命的内外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与影响,后两部着眼于中国两大党——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自20世纪20年代初以来的分合纠结、力量消长。学者李泽厚曾言:“影响20世纪中国命运和决定其整体面貌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革命。”欲知今日中国向何处去,必先读懂革命中国从何处来。而借杨奎松《革命》四书,或可一探中国革命的逻辑与辨证。

1976年周恩来去世后,因激愤于当时的政治状况,杨奎松和不少青年人一样,写“反诗”并卷入反“四人帮”的“四五事件”,因此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入狱半年之久。1977年出狱,即赶上文革后首度恢复高考,从此被动走上了历史研究之路。

上世纪整个80年代,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查阅搜集各种文献史料上面,因为那时没有电脑,光是手抄卡片就做了数万张。将近十年的资料积累与研究,使他在后一个十年接连发力——从1991年开始后的十年里,一口气推出了五六部专著。他说:“学了几年党史,自然想要努力用史学的方法来做一些还原历史真实的工作。”

但与此同时,他的研究也常常会引发争议和深思。比如谈及抗战,他认为抗战史的宣传和介绍不能“报喜不报忧”,只讲团结抗战,不讲磨擦冲突;只讲过五关斩六将,不讲关公走麦城,“特别重要的是,今天讲抗战史,激发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感,绝不应当忽略当年存在的问题,应当让读者了解,为什么在这样一场全民族的对外战争中,特别是随着抗战时间的延长,中国人内部还是会表现出很深的裂痕?”

此外,在杨奎松看来,历史著作中以“爱国”或“不爱国”作为一种道德尺度,来评判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政治斗争各方的是非优劣,是一种极不科学的做法。在题为《直面中国的革命》的总序中,杨奎松则指出:“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革命,不是要探讨其应否的问题,而是要还原其史实真相,考察其变化逻辑,揭示其内在的种种因果关系。”“所谓败者自败,成者天成,理也,势也,命也。”

观点不一样的不应该互相妖魔化

《国际先驱导报》:您的一系列文章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在《百年潮》杂志连载时,好像就引起了一些争议?

杨奎松:是的,但争议具体集中在能不能全面看待毛泽东。我是把他作为一个普通人来看。他的成功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是所有的事都能预见到、都设计得很好。他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接触,第一次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和国民党合作,第一次碰到抗日战争的问题,第一次处理与美苏之间的关系。所有问题都是第一次,怎么可能保证他不犯错误呢?

Q:即使是今天,大家的看法也很不一样,您作为一个研究者,怎么看?

A:今天中国已经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了,很难让所有的人保持一种观点。问题并不在于观点两样、看法对立,我们今天不应该出现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不一样、看法不一样、感受不一样,就互相妖魔化对方,把历史观点和政治观点上的分歧极端化、敌我化、阶级斗争化——这个是最糟糕的。作为历史的研究者,我们显然已经被动地卷入这样一种评价体系中,但这和我们个人对历史或者历史人物的看法无关。我的价值观要求我必须要处在中立的状态,我的任务是还原历史、解释历史,而不是去评价历史,因为历史真相需要的是被历史学家弄清楚,而不是被历史学家评价。

历史观不是用条条框框灌输

Q:作为一个颠覆了很多人对于历史看法的学者,您怎么看待今天的历史教育?

A:历史教育和学术研究之间永远是有距离的,这种距离在各个国家都存在。它涉及到从一个政府或社会主流对自身历史认识的问题。从个人角度,我们历史研究者没有办法直接影响官修的历史教科书,但我们的研究肯定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推进着国人对历史的认识,当历史的真相被越来越多地揭示出来,这一点可能会使编教科书的人逐渐注意到:是不是不要让教科书与历史的距离太远。

依我看,学校教历史,更多应该教给学生一种历史观,而不是用硬性规定的条条框框给学生灌输这样或那样的历史说法。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化事实上起不到作用,一旦学生长大后读到其他说法,马上就会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会怀疑他们所受过的一切历史教育。学生需要的是一种历史观,比如要让他们了解历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以时间为轴线的,从历史的长程可知,人类历史中虽然动荡、战争、革命不断,但根本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看历史(也包括看事情),主要看其发展过程,评价历史也应当从特定历史条件出发,而不是用今天的眼光去判断正确与否。另一方面,历史应该教给人善的东西,尤其应该从人性的观点来观察历史上的每一个人,蒋介石也是人,毛泽东也是人,蒋是中国人,毛也是中国人。懂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同是中国人,有些人那么高度肯定蒋介石,有些人为什么高度肯定毛泽东。最主要的是他们肯定蒋、毛的很多方面又非常相同。比如像生活俭朴这一点,如果办一个展览,摆出一些他们穿过的衣服,不说主人是谁,大概参观者未必都能分得清楚哪件是蒋的,哪件是毛的。

我的历史研究是从现实出发

Q:很多人认为党史研究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您置身其中感觉怎样?

A:我倒是觉得党史研究是一件非常有趣的工作。假如研究古代史,我会觉得有很多东西和今天没多少关系,因为它们离今天太远太远,中间间隔太多太多,我没有办法把它和今天社会的现实相联系。但中共党史的研究或者当代史的研究,每一个问题几乎都跟今天发生关系。换句话说,我生活在当下,又研究历史,因而总会有很强的现实关怀。今天现实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大家关心,我也关心,我有条件去探究其来由,因此我对过去一代经历的很多历史问题有强烈的求知欲,我希望能把今天为什么这样,它是怎么走来的,弄弄明白。我研究的最大乐趣或者说最大动力,就是在于不断地去发现这些问题的由来和原因,我能够揭示或发现过去人没有看到的许多情况、许多事情,能够解释今天之所以然的一些重要原因,是很有成就感的。

Q:在进入历史研究之前,您个人在历史观上有没有经历一个觉醒?

A:其实我经历文革的时候思想就已经很乱了,到上小学,就已经发现这个社会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当然那个时候的主流还是站在一个拥护毛泽东、理解文革的立场上。我当然也是。如果说在思想上有一个重大变化,那就是林彪事件。林彪事件出现后,社会上很多人对很多事情都有了怀疑,内部出现了一些西方文学,我们那个时候叫“灰皮书”。但我读得更多的还不是“灰皮书”,是马列主义著作,就开始思考,为什么社会主义是这样?今天张三被打倒,明天李四被打倒,那么谁代表什么阶级?这个阶级是怎么回事儿?所以说文革对我的成长,对我开始反思这个社会、反思现实的政治,甚至包括我后来研究历史,都有很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实习记者张梦妍对本文亦有贡献)

http://ihl.cankaoxiaoxi.com/2012/0809/75835.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3 20:49 , Processed in 0.03117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