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683|回复: 0

乔海燕  河南的武斗和《人民日报》的力量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6-1-2 05: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中做过红卫兵的编辑记者乔海燕2011年11月15日在《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河南的武斗和《人民日报》的力量”的专栏文章指出,河南文革史上著名的“中央点名”,这个“名”不是中央点的,只是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出现。

原文如下:

1967年5月以后,河南的文化大革命演变为“武化大革命”。形势发展很快,革命已经不满足于仅仅触及人们的灵魂,开始争相触及皮肉,力争见红。当时省内三个大派系的群众组织,相互之间刀光剑影,打的天昏地暗。

文革时期,全国的武斗有一个共同之处,基本上是群众打群众,百姓之间互相打而且往死里打,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差不多。

那年的5月4日,因为在郑州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武斗事件,周恩来急电河南省军区,要求组织河南各派群众组织赴京谈判。目的是结束武斗,促成各派之间的联合,大家团结起来搞文化大革命。

谈判按照中央的要求如期开始。北京那边慢慢谈,河南这边紧着打,而且越打越凶。到了七月份,在郑州市,除了飞机军舰以外,机枪大炮装甲车,所有的兵器都用上了,全市打的乌烟瘴气。

当时河南的群众组织分成三大派系。其中有中央文革支持的一派,在当年被河南省军区不待见,属于受压的一派,且人数也少。但是,这一派组织不仅有造反的劲头,也确实有掌权的架势,他们从全省各地抢了大批干部,运到北京,许诺日后一旦掌权,便放出官复原职,据说此举博得周恩来不住喝彩。

还有一派,省军区坚决支持,省一级也有若干领导干部表态支持,但是中央文革却带答不理,尤其江青,总是话里带刺儿,搞得此派革命群众敢怒不敢言。

还有第三派,工人贫下中农人数最多,号称百万之众,有十大总部汇集,虽然省军区也明着支持,但却是乌合之众,打起架来不要命,汹涌澎拜。打完架却茫茫然,既不知其然,亦不知其所以然,然而仗着人多势众,谁也不能拿它咋着。

北京的谈判在周恩来主持下进行。中央文革不时接见,阴晴圆缺的,今天怂恿这个,明天怂恿那个。三派在北京谈的是大联合,是和谐,在地方却是分裂,越打越凶。到了七月中旬,谈判接近尾声,大联合的协议就要签字,三派各自争取中央承认是左派的目的,显然谁都没有达到。但是,中央领导还是有倾向性的。

大联合协议签字是在半夜,中央领导在钓鱼台接见。江青接过中央文革支持那一派代表献的袖标,扭脸走人,张春桥、姚文元见势,也拉着脸紧跟着走了;周恩来先接了军区坚决支持那一派的谈判代表献的袖标;人多势众那一派被冷落了,双手捧着袖标,站着不知道该朝哪儿迈步,周恩来见状,忙过去接过他们的袖标,又好言抚慰他们。

第二天,三大派各自宣布自己是中央领导承认的左派,都摘录了不少“最高指示”和“首长讲话”,又组织声势浩大的武装游行,沿路顺便扫除对方的据点。全省又陷入新一轮武斗中。

但是,在这表面纷乱之下,却涌动着一次重大的形势转变。这个转变的起因就是武汉“七二零事件”。1967年7月20日前后,毛泽东在武汉视察文化大革命,批评了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政委钟汉华,说,军区“支左”犯了错误,又肯定了当时中央文革王力、谢富治在武汉煽风点火、支持一派打击另一派是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毛泽东的态度不仅使武汉的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而且促使全国文化大革命的形势发生转变。

待到王力、谢富治飞回北京,中央文革全体成员去机场迎接。第二天,《人民日报》头版登载此消息,配发接机时的大幅照片,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群众组织间的武斗事件。

河南的三派群众组织,在看到王力和谢富治回到北京,中央文革机场迎接的消息后,中央文革支持的一派欢欣鼓舞,军区支持的一派仍强打起精神,乌合之众那一派则惶恐不安。

大家都看着《人民日报》,听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可怜的造反派们!写着“解放全人类”的战斗檄文,干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革命,却眼巴巴盼着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官方媒体,盼望着御笔钦点,因为那意味着得到朝廷的认可!

大概是7月25日左右,《人民日报》开始登载全国的“造反派”欢呼王力、谢富治回到北京组织游行庆祝的消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一遍遍播出。这条消息在列举各地“造反派”组织时,点出了河南那个中央文革支持的群众组织。

这就是河南文革史上著名的“中央点名”,又称“七-二五点名”。其实,这个“名”不是中央点的,只是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出现。四个字的群众组织名称一见报,全省的运动形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少枪炮铸成的势力,血肉打下的江山,都不敌一张报纸的力量。

《人民日报》点名以后,中央文革支持的一派顿时长了精神,四处出击,武装强攻据点,抓捕对立面组织头头、抄家、车站设卡,捉拿不同派别的流亡者,私设公堂;军区支持的一派,眼看形势变化,也不敢多说了,仰人鼻息,任人宰割,只求在大联合里混个委员而已;而原来人多势众的一派,顷刻间土崩瓦解,百万人顿作鸟兽散。

一时间,河南全省一片喊杀声。为此,究竟打死、打伤、打残了多少人,至今仍是一本糊涂账──恐怕永远也不会说清楚。

在《人民日报》点名前,三派在北京达成的是一纸“大联合”协议,周恩来主持签署的,三派都愿意紧密团结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积极促进联合,反对分裂,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本来一件好事,却生生被一张报纸搅乱,酿成多少惨剧。此非今日才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1 21:11 , Processed in 0.02686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