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66|回复: 0

徐泓  邓小平和他的牌友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5-12-15 07: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邓小平和他的牌友

2015年04月17日11:06   新浪历史   作者:徐泓   

1.jpg

打桥牌中的邓小平


  (文/徐泓 北京大学)

  桥牌是四个人的智力角逐,邓小平打桥牌必须有搭档,于是先后有了老与小两代“牌搭子”。

  老牌友是张致祥、万里和吴晗。小牌友是丁关根、王汉斌和王大明。这后一个组合,从20世纪60年代初一直延续到90年代中期。尽管在此期间,还有不少人上过邓小平的牌桌,但都似“流水的兵”。只有这个格局稳定不变,被邓家的人称为:基本队伍。

  本文记述了王大明回忆他与邓小平打桥牌的往事。

  一、

  王大明是由王汉斌介绍进入了邓小平的牌搭子队列。

  王大明,比王汉斌小三四岁。北京人,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工人家庭,1948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系,还在学生时代就参加了中共。打桥牌就是当年做地下工作时学会的:几个人聚会,外边有点动静,就把扑克牌拿出来作掩护。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大明先在共青团北京市委工作,1953年被调入中共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任工业组副组长。

  他的这段经历与王汉斌重合在一起,同一段时间内,王汉斌先在北京团市委任大学部部长,然后调任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工作之余,共同的爱好使他们成为桥牌桌上一对配合默契的搭档。

  1963年王汉斌跟随邓小平在北京郊区顺义县搞农业调查,有一天他对王大明说:“带你到一个地方去打牌。”于是在养蜂夹道的高干俱乐部,王大明第一次与邓小平打桥牌。一见面邓小平就问两人的名字,然后说:“王汉斌干脆就叫大王,王大明就叫二王”,以后长期就这么叫了。大王与二王开始了与邓小平在牌桌上长达三十三年的友谊。

  二、

  起初,陪邓小平打牌是很保密的,牌友们彼此间有个约定的暗语叫做“值班”,由万里的秘书出面组织,他打电话通知王大明:“今天晚上你值班。”

  那时候王大明他们平均每周要值三次班,节假日也常常和邓小平一起在牌桌旁度过。“文化大革命”前,他们在养蜂夹道高干俱乐部打牌,1974年邓小平重新出山后,有人建议恢复高干俱乐部,邓小平不同意,于是牌桌就搬到了他的家里,从那时至今,王大明他们都是到邓宅去打牌的。

  据知情人透露,邓公退居二线以后一周的生活安排:一个晚上看电影,三个晚上打麻将,三个晚上打桥牌,麻将他是和家里人玩,桥牌则要约他的牌友们来打了。

  为此,邓小平的夫人卓琳特地找过他们:“小平同志有个毛病,总在思考问题,脑子停不下来,只有打牌的时候,他才能转移一下注意力,所以打牌对他是最好的休息。”她很感谢他们在时间上作出的牺牲。

  据王大明观察,邓小平之所以身体健康,一是坚持游泳,一是坚持打桥牌。这两种活动对他很有益处。邓小平自己也说过: “身体健康,大概是我喜欢游泳,特别是在海里游泳最好,我还行呢!至于脑力方面,打桥牌最好;你的脑筋是否迟钝,一打桥牌,马上就明白。”

  1993年他因年事已高,遵照医嘱不再游泳,但仍然打桥牌,一般每周打两次。

  三、

  牌桌上是有纪律的:不谈政治。据王大明回忆,只有个别的例外,如60年代邓小平参与主持中共与苏共的大论战,大家都很关心谈判的结果,打牌的时候曾问过邓小平,他也只是简单地讲上几句。

  王大明说:“几十年了,他这么信任我,我可以随便走动,很重要的一条,是我能够守纪律。”这些年里,无论北京政坛的风云变幻,还是王大明个人的宦海沉浮,他在邓小平面前从来三缄其口,“不讲这些事,不谈任何是非”。

  牌桌上的一些小事给王大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小平同志很尊重别人,还是在养蜂夹道打牌的时候,有一次,快到约定的时间,他突然打来电话说,今天有事,要晚到一会儿,王大明他们想:这么大的人物和他们约会,一定晚到很多,才会打电话来通知,于是都放心地洗澡去了,没想到一刻钟之后,邓小平就来了,大家忙不迭地穿上衣服,“后来我们知道,他特别遵守时间。”王大明说,“约好三点半钟打牌,他经常提前一两分钟已经坐在那里等我们了。”

  四、

  牌桌上的邓小平平易近人,和他打牌不紧张。既然是比赛总有输赢,邓小平当然力争取胜,但输了就输了,谁也不让着他,有时他出错了牌,牌友不客气地批评:“你的牌出错了,应该这么出。”他洗耳恭听。

  打桥牌就是失误少的赢失误多的,没有失误是不可能的。邓小平打牌思维敏捷,计算准确。洗牌、发牌、叫牌、打牌、记分,每一步都特别认真,处理得果断、迅速,一派大将风度。

  打牌中,他总是注意在不成局的牌上节约时间,而在成局、满贯或难度较大的牌上多花一点时间和精力。王大明认为邓小平喜欢打桥牌,是因为这种游戏很锻炼人的思维和判断力,同时它特别讲究实事求是,牌不好,你就不能盲目地往高叫。

  进入90年代,这支基本队伍在邓家打牌,桌旁多了两位参谋:邓朴方和邓楠常常坐在父亲的身后看牌,有时还指指点点地出主意。

  王大明很喜欢邓家融洽和睦的亲情,有时候小孙子从里屋跑出来,靠在爷爷的身旁,邓小平慈爱地亲亲他。

  打牌的时间长了,邓小平会留他们吃晚餐,饭食很简单,和普通的人家一样,晚上的夜宵,也很简单,每人手边放一只小碟子,碟子里几片苹果或几瓣桔子。

  五、

  “在退下来的老同志里,小平同志的牌艺还是很不错的。”王大明这样评价,他们以四个人的“基本队伍”阵容曾经拿过多次业余赛的冠军。

  这支基本队伍 最后一次打牌大约是1994年国庆节。

  王大明回忆:那次打牌,小平同志头脑还是很清楚的,尽管他手有点儿抖,拿牌拿得比较慢。邓楠在后头帮着他捋牌,打什么牌主要还是他做主,他说一声叫一个草花,要好了邓楠就给他重复一声。他对每一副牌打得还是很认真,很有兴趣的样子。

  听他的家人说,到后来身体很不行的时候,邓小平还老想着打桥牌。

《桥牌》杂志 1999.3

http://history.sina.com.cn/his/zl/2015-04-17/1106118897.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6 04:52 , Processed in 0.07098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