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67|回复: 1

陈振群:胸怀宽广的刘美德校长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4-7-19 00: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66届1班 陈振群* @, i) Z/ d& X
/ W- E4 t3 }! g+ x$ U1 h( V
  在文革中北大附中最对不起的人就是附中建校时的第一任常务副校长刘美德老师。9 b  l) p/ s: `5 S4 ^
# D$ _# I, k9 D! D
  66年前后,学校老师在第一任校长尹企卓(同时也是北大教务长)的支持下,在刘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正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搞着教学改革。那时领导、老师十分年轻,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从北大来的43位北大的助教、讲师们,大都担任高中教学任务,他们虽然没有中学教学经验,但是深知大学需要什么样的的人才,他们熟悉大学教学,他们把北大的教学传统、教学风格带到附中来,这些老师激情满怀,兢兢业业;原104的前身是清华工农速成中学,老师们大都是清华、北大来的老师,此时大都留在初中,这些老师有中学工作经验,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熟悉中学教学。两部分老师在刘校长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都为把北大附中办成北京乃至全国一流学校而奋斗着。早在63年,建校不足三年,我校在全市数学竞赛中已有名次,1966年前,虽然学校尚处在幼年时期,但已跻身于北京市的名牌学校之列,在北京市数学、物理竞赛中取得了优秀成绩;66年我校足球队,已名震北京;中学生运动会上,我校团体总分在海淀区已跻身于前三名中;附中的教学、教育蒸蒸日上。这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e9 h; R# f+ d% F, o

$ Y0 z. `# w7 T! i% I  早在66年4、5月,文化大革命的前夜,一股暗流正在附中校园里涌动。初三年级的一位同学写的《换得“五分”的秘诀》 在同学间私下传抄,学校对此一直默许;5月25日北大以聂元梓为首的7人,贴出了揭发宋硕、陆平、彭佩云执行修正主义路线的大字报,老师、同学议论纷纷。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全校沸腾起来,人人激动,晚上所有教室、宿舍灯火通明,高三正面临毕业考试,于是全高三学生罢考,直到北京市委、教育局派人来说服,高三同学才参加考试。6月2日后,全校到处贴出无数大字报,揭发、批判以陆平、彭佩云为首的北大党委的反革命修正主义,从此刘校长几乎天天挨斗、受辱、挨打。我亲眼看见几个学生(大多是初中生)大雨过后押着刘美德校长往前走,刘校长已被剃了阴阳头,校园满地是水洼,这几人逼着刘校长躺在水里,一边打她、踢她,一边让她自己把脏水浇到自己头上,还要大声喊我是黑帮!我还看见有一天,造反派押着尹企卓校长,在一个大教室批斗,让刘校长陪斗,让她站在课桌上,然后有人残忍地一脚向桌子踢去,刘校长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一下重重摔了下去,我实在看不下去,又无力制止,因为和李习老师关系好,吴铁梅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我立刻离开了会场。去找这两位老师出面制止。后来听李习老师说,怀孕才三个月的刘校长当晚流产了。一个没有出世的孩子,就被校长亲手培育的学生杀死了!而就这样校长还要继续天天到校挨斗、受辱、罚干活,身体、心理受到极大的伤害!这样痛苦的经历,令人刻骨铭心,恐怕不会有人会忘记。
) N2 \" X  E' o1 \. K% a  P9 j) Y( t9 x  O( N, F' X
  但是刘校长的胸怀比大海还宽广,2005年学校45年校庆,学校决定总结附中历史,发扬优良传统,坚持附中独特的办学风格,同时把有些历史做个总结。在邀请刘校长参加校庆的同时,让牛皖平代表文革中的学生当面道歉,牛皖平当即爽快地答应了,尽管他并没有迫害过刘校长,甚至当时还每天晚上悄悄护送校长回家,但他说“我们应该道歉,我应该去道歉。”当时康校长有事,学校去的有张继达副校长、校庆办主任林新民、校友会燕宇、牛皖平,还有我,我们一行五人去看望刘校长。路上大家还担心刘校长会不会原谅呢。我们到刘校长家,刘校长早已准备好茶水,尽管腿有毛病,还是亲自到门口迎接。牛皖平代表文革中的学生,向校长道歉,并深深三鞠躬。刘校长只说了:“你们当时还是孩子,你们也是受害者!你们那样,我们也有责任!”然后立刻问起牛皖平妈妈身体怎样……,一句不提自己受到的迫害,一句责备的话没有。我们所有人眼眶都湿润了,北大附中老一代老师的心胸容得下他们无知孩子的任何错误!自己受到残酷的迫害、毫无人道的待遇,不但不责备,反而责备自己,校长的心胸多么坦然,多么宽阔!在校长面前我们肃然起敬。
1 k3 [4 n3 o" G1 o
# u) c) G. b7 G. ]: l8 W0 Q  前两个月,一天我又突然接到刘校长的一个电话,她听说在某杂志上我校一位校友陈兵写了一篇文章,讲到文革中出身论和一副关于此的对联时,特意问“我当时已被关起来了,学校的事不知道了,那副对联贴出后,对附中学生影响大吗?同学斗同学严重吗?”我的眼泪又要掉下来了,四十多年已过去,校长已八十岁了,自己当时是那么自身难保,还怕学生遭遇不幸,如果当时校长知道对联对附中学生的影响,将会多么难过、自责啊!1 Y1 c- i& Z, `6 G+ o: j) H

) i3 B) [) \( c1 ?$ r% l3 V+ ], g/ Y  为了附中五十年大庆,校友会燕宇、王金令和我再次访问刘校长,本意是请刘校长谈谈自己在附中的工作,但是校长第一件事讲的是学校的教师们。“我那时刚从北大调来,还不到三十岁,对中学教育什么都不懂,北大附中有一批好老师,对我的帮助很大。”然后如数家珍地介绍了不少老师。
/ t: B0 h7 S) z8 t" V7 f
. W" p5 D# ?3 h胸怀宽广的刘美德校长(组图)
+ z, s) ^; e$ r2 ~& a9 I  O1 m- w8 x# c. T2 P. {7 |
  校长首先介绍了严乙宁老师(1960年北京市文教群英会代表),“她是严复的后代,是附中数学教研组长,教学认真,关心学生。她常常找我,告诉我,要当好校长,首先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搞好教学,要组织老教师给青年教师辅导如何教学、如何当班主任。又说初中、高中学生因年龄不同,教学、教育不能一样,建议原104的老师教初中比较有经验,留在初中,北大来的教师熟悉大学教育,知道大学的要求,教高中合适。当时高中一个女学生犯了错误,我十分难过,严老师又劝我不要着急,合理处理好等等,其实她个人生活十分不幸,但是却不顾个人,常常主动关心青年教师,当时老师们都很年轻,严老师不仅教他们怎样备课、怎样教书,就连有的老师生了孩子,不会带,严老师都会热情帮助。”4 m- C$ q5 G6 b# I7 E  x; ]0 I

0 ^& ^/ O6 R! ~1 B% Z  “沈礼芬老师备课十分认真,尽管家里负担很重,但每次课前都要做很多准备,每次备课要查很多资料,教案写得十分规范。沈老师出身名门,文革中红文兵抄了她的家,办展览,说她是资产阶级臭小姐,斗她。文革后依然工作那么认真,很得老师、学生尊敬,后来得了癌症,那么坚强。”) ]" I2 N" M$ K4 g& r
1 L1 j: U' k* E4 K
  “颜同照,特有天才,是北大数学系的尖子,来附中和陈剑刚一起搞数学竞赛,教学上很有成果,对学生的影响会是一生的。可惜他后来离开附中,回了香港。”' X. g6 O  b% L' `4 Z

* `! R1 W8 I: m8 [0 {, W  “任永康,燕大毕业,在北大是副科长,那么大岁数,在附中,那儿出问题,搬起梯子就走,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哪找这样的好人!”+ }4 B% {) U" l/ H* k9 d

0 `: P$ F( }% A0 v胸怀宽广的刘美德校长(组图)
+ e8 y, `% O" U# G# y/ c9 ?
6 |5 P/ n& g3 r$ K  “邓维华,数学老师,年岁比较大,工作很好,只是过去加入过国民党,文革中受到迫害。辛淑瑞老师文革时孩子才八岁,教师要集中,要求回去看看儿子,也不允许……我保护不了他们啊!”
& ~+ ]8 S0 }* S# B$ p1 D7 l5 D1 `+ _% P+ L
  校长说,我感到有一个人一定要讲,“那就是体育教研组长张敏。来附中时她就是北大的讲师,在北大一直很受重视,得过奖。她对学生很好,既教书又育人。困难时期,体育组年轻老师粮食不够吃,她就主动给粮票……她来附中时工资是最高的,一直到退休她的工资也没有长过,她在附中应该是权威级的人物,我后来还去北大给她说明情况,但一直到她去世,也没有帮她解决这个问题。还有韩维纯老师、张友兰老师也一样。我有些对不起他们。”/ z4 S$ e$ M. A  ]

* `& c7 L7 y* m& V( G  刘校长1952年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正赶上院系调整,燕大和北大合并,就留在北大化学系,做讲师,同时是系党委委员,“59年去青海参加盐湖的开发工作,和中科院化学所的同志分析盐湖成分,还带研究生做毕业论文。盐湖条件艰苦。每天每人一天只有一缸子水,不能洗澡。但大家都准备为开发盐湖大干一场,为国庆十周年献礼。但是北大60年派我到附中,只有服从分配了。”刘校长60年到附中,66年文革开始,以后去西山农场、海淀五七干校劳动,再以后又去农村下放劳动,一直到1972年才回到北大,回到化学系执教直到退休。真正在附中只有六年,可是她人虽回北大,但是始终还与附中许多老教师保持联系,继续关心他们,我们采访期间辛淑瑞老师还来了电话。刘校长在附中工作只有六年,受到那样不公的待遇,谈到文革,校长却一字没提自己,却内疚自己在老师们的困境中无能为力,只说“我是年轻党员,我不相信中国就会这样下去!”这多么了不起,这又是一种什么胸怀!
, u/ I; y+ o8 J
- H4 E* o5 f1 L  B; w0 [6 ]  刘校长又说,“你们可不要以为尹校长是挂名校长。他当时是北大教务长兼附中正校长,附中一切事都过问。他有长者风范,办学有经验,只是不出头。当时陆平校长一个月要求教务长汇报一次工作,就连附中数学竞赛得了奖,北大都知道。我当时和他住一栋楼,我一有问题就去找他,来附中的北大老师不少就是他动员来的,有的是他一个个谈了话的。理科老师调来的多,当时我校的师资比清华附中的还好。尹校长要求北大来的老师与原104的老师搞好关系,多向他们学习。所以当时教师虽分高、初中,但教研组是一个,大家很团结。60年底,天冷了,附中没有煤,又是尹校长出面运来的煤。他是北大的正教务长,工作十分繁忙,但时时刻刻关心附中”。$ t( Z# [8 h, A4 o& M7 F

' }0 S8 U9 a% d' a9 \9 @1 O  “贾世起校长在学校校园规划、建设上起了重要作用,他事无巨细,亲自动手,带着老师学生建起了校园,这样我就能专心于教育教学了。”
0 W0 ~! P, W% v6 {' G( s5 T. [
! y4 {1 }7 G; g" q5 J: j1 o  “附中办学才六年,学校在北京已有些名气了。”4 p+ I) M1 p# r

& P. s' e" v8 Y  \1 x  采访从始至终,刘校长都不怎么讲自己,除非我们叮问。她时刻关心附中的发展,希望附中越办越好。9 r/ n# r( R, v9 O; k( z
& D5 C% _1 I; G" j
  我们走时刘校长又给附中题了词:; r1 c4 `( v( V( U/ h9 j6 n# _

5 G8 A6 t) e- n% U7 f$ b  O" D  永远不忘为北大附中的创建作出贡献的领导、老师、职工。
3 y- ~$ I0 R3 T1 _+ V* C1 G- B/ N' g7 J; i8 x
  最后刘校长说“有一件事我必须办了。上次老三届毕业四十周年时,燕宇问我生日,我无意中说了,结果康校长、学校办公室、校友会非来给我过八十岁生日。今天我已老了,我要钱没有用,正好五十年大庆,这八千元是我给校友会的捐款!”
" i" [; G% Y6 {1 r6 @* T) L( o. D: U4 N& Y8 _3 ~  [9 }0 K
  一位创建北大附中的老校长,一位带领老一代附中人创立了北京独特的办学风格,一位奠定了北大附中优秀传统的老开拓者,在自己工作正大有起色之时,受到了那样残酷的迫害、摧残,如今却那样无怨无悔,还自责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这是什么精神?这有多么阔大的胸怀啊!
$ w) t( V8 N* g5 ]9 b
" |) ^4 j+ g3 n  D  北大附中的各届校友们、老师们,让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向老校长深深鞠躬!3 b- S% j- {" K; S

1 u$ I3 q( W1 l7 u  在附中五十华诞之际,回顾为附中五十年作出贡献的老、新教师的事迹,让我们怀着感恩之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为附中的辉煌做出贡献!, }- P( E( }3 E+ m6 e- x  J

; ^; {, R7 l- M7 ?, u4 I2010年9月, v; j1 ]: |' R  v! L! [. e

! N$ ]& v/ K) ^" y5 ^7 Ahttp://edu.sina.com.cn/zhongkao/2010-09-28/1720269485.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5

主题

1942

帖子

72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31
发表于 2023-1-11 13: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928172023.jpg ( z) _& Q& [& }) m% a; \
% c( t/ X' `8 J7 ?; G- J9 `
高66届1班 陈振群
9 V2 q( Z- p4 g; ^$ k
. B) t9 I6 }: |6 f1 z4 T  在文革中北大附中最对不起的人就是附中建校时的第一任常务副校长刘美德老师。
0 i3 I8 W* n* j. P' O, M( }* ~' t! u3 B+ x& J( S2 x4 O
  66年前后,学校老师在第一任校长尹企卓(同时也是北大教务长)的支持下,在刘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正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搞着教学改革。那时领导、老师十分年轻,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从北大来的43位北大的助教、讲师们,大都担任高中教学任务,他们虽然没有中学教学经验,但是深知大学需要什么样的的人才,他们熟悉大学教学,他们把北大的教学传统、教学风格带到附中来,这些老师激情满怀,兢兢业业;原104的前身是清华工农速成中学,老师们大都是清华、北大来的老师,此时大都留在初中,这些老师有中学工作经验,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熟悉中学教学。两部分老师在刘校长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都为把北大附中办成北京乃至全国一流学校而奋斗着。早在63年,建校不足三年,我校在全市数学竞赛中已有名次,1966年前,虽然学校尚处在幼年时期,但已跻身于北京市的名牌学校之列,在北京市数学、物理竞赛中取得了优秀成绩;66年我校足球队,已名震北京;中学生运动会上,我校团体总分在海淀区已跻身于前三名中;附中的教学、教育蒸蒸日上。这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 w+ i& F% T. V+ c; u$ d( \1 p( U9 S* M
  早在66年4、5月,文化大革命的前夜,一股暗流正在附中校园里涌动。初三年级的一位同学写的《换得“五分”的秘诀》 在同学间私下传抄,学校对此一直默许;5月25日北大以聂元梓为首的7人,贴出了揭发宋硕、陆平、彭佩云执行修正主义路线的大字报,老师、同学议论纷纷。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全校沸腾起来,人人激动,晚上所有教室、宿舍灯火通明,高三正面临毕业考试,于是全高三学生罢考,直到北京市委、教育局派人来说服,高三同学才参加考试。6月2日后,全校到处贴出无数大字报,揭发、批判以陆平、彭佩云为首的北大党委的反革命修正主义,从此刘校长几乎天天挨斗、受辱、挨打。我亲眼看见几个学生(大多是初中生)大雨过后押着刘美德校长往前走,刘校长已被剃了阴阳头,校园满地是水洼,这几人逼着刘校长躺在水里,一边打她、踢她,一边让她自己把脏水浇到自己头上,还要大声喊我是黑帮!我还看见有一天,造反派押着尹企卓校长,在一个大教室批斗,让刘校长陪斗,让她站在课桌上,然后有人残忍地一脚向桌子踢去,刘校长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一下重重摔了下去,我实在看不下去,又无力制止,因为和李习老师关系好,吴铁梅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我立刻离开了会场。去找这两位老师出面制止。后来听李习老师说,怀孕才三个月的刘校长当晚流产了。一个没有出世的孩子,就被校长亲手培育的学生杀死了!而就这样校长还要继续天天到校挨斗、受辱、罚干活,身体、心理受到极大的伤害!这样痛苦的经历,令人刻骨铭心,恐怕不会有人会忘记。
! ~; p; b0 P* Q+ J% b) I
7 M. l7 M  S2 s, N* R2 v  但是刘校长的胸怀比大海还宽广,2005年学校45年校庆,学校决定总结附中历史,发扬优良传统,坚持附中独特的办学风格,同时把有些历史做个总结。在邀请刘校长参加校庆的同时,让牛皖平代表文革中的学生当面道歉,牛皖平当即爽快地答应了,尽管他并没有迫害过刘校长,甚至当时还每天晚上悄悄护送校长回家,但他说“我们应该道歉,我应该去道歉。”当时康校长有事,学校去的有张继达副校长、校庆办主任林新民、校友会燕宇、牛皖平,还有我,我们一行五人去看望刘校长。路上大家还担心刘校长会不会原谅呢。我们到刘校长家,刘校长早已准备好茶水,尽管腿有毛病,还是亲自到门口迎接。牛皖平代表文革中的学生,向校长道歉,并深深三鞠躬。刘校长只说了:“你们当时还是孩子,你们也是受害者!你们那样,我们也有责任!”然后立刻问起牛皖平妈妈身体怎样……,一句不提自己受到的迫害,一句责备的话没有。我们所有人眼眶都湿润了,北大附中老一代老师的心胸容得下他们无知孩子的任何错误!自己受到残酷的迫害、毫无人道的待遇,不但不责备,反而责备自己,校长的心胸多么坦然,多么宽阔!在校长面前我们肃然起敬。
: o" g+ ?* J5 m- s2 o2 e( \  x- ~
  前两个月,一天我又突然接到刘校长的一个电话,她听说在某杂志上我校一位校友陈兵写了一篇文章,讲到文革中出身论和一副关于此的对联时,特意问“我当时已被关起来了,学校的事不知道了,那副对联贴出后,对附中学生影响大吗?同学斗同学严重吗?”我的眼泪又要掉下来了,四十多年已过去,校长已八十岁了,自己当时是那么自身难保,还怕学生遭遇不幸,如果当时校长知道对联对附中学生的影响,将会多么难过、自责啊!
* y5 M6 n" @9 g4 B3 ~9 @  o  e3 h: T% G7 Z' \+ Z
  为了附中五十年大庆,校友会燕宇、王金令和我再次访问刘校长,本意是请刘校长谈谈自己在附中的工作,但是校长第一件事讲的是学校的教师们。“我那时刚从北大调来,还不到三十岁,对中学教育什么都不懂,北大附中有一批好老师,对我的帮助很大。”然后如数家珍地介绍了不少老师。
- d2 k$ W% ?+ I# k7 P" O 2010928171836.jpg
- ~6 g3 {. v# |. l8 W7 C; h) V& U0 h: e4 u1 |/ u
( U' q1 P+ t& M) d$ x
校长首先介绍了严乙宁老师(1960年北京市文教群英会代表),“她是严复的后代,是附中数学教研组长,教学认真,关心学生。她常常找我,告诉我,要当好校长,首先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搞好教学,要组织老教师给青年教师辅导如何教学、如何当班主任。又说初中、高中学生因年龄不同,教学、教育不能一样,建议原104的老师教初中比较有经验,留在初中,北大来的教师熟悉大学教育,知道大学的要求,教高中合适。当时高中一个女学生犯了错误,我十分难过,严老师又劝我不要着急,合理处理好等等,其实她个人生活十分不幸,但是却不顾个人,常常主动关心青年教师,当时老师们都很年轻,严老师不仅教他们怎样备课、怎样教书,就连有的老师生了孩子,不会带,严老师都会热情帮助。”
& v7 T$ @& w7 Y* Y: q6 M; x' T2 p- L9 S$ r
  “沈礼芬老师备课十分认真,尽管家里负担很重,但每次课前都要做很多准备,每次备课要查很多资料,教案写得十分规范。沈老师出身名门,文革中红文兵抄了她的家,办展览,说她是资产阶级臭小姐,斗她。文革后依然工作那么认真,很得老师、学生尊敬,后来得了癌症,那么坚强。”5 p! @0 {# K# G' ]* o4 C
! s' a  G- }& s; g
  “颜同照,特有天才,是北大数学系的尖子,来附中和陈剑刚一起搞数学竞赛,教学上很有成果,对学生的影响会是一生的。可惜他后来离开附中,回了香港。”( v0 R( S+ b# V4 g' B
1 Q) ]* `$ |% n+ C
  “任永康,燕大毕业,在北大是副科长,那么大岁数,在附中,那儿出问题,搬起梯子就走,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哪找这样的好人!”
; m  t7 v& b% A3 a* g- T; I
& O+ ^' b2 r- V* M 2010928171927.jpg
& E% _& g5 h$ |! e1 k4 g
" P- }6 P. P1 \  V+ I  E# v“邓维华,数学老师,年岁比较大,工作很好,只是过去加入过国民党,文革中受到迫害。辛淑瑞老师文革时孩子才八岁,教师要集中,要求回去看看儿子,也不允许……我保护不了他们啊!”
! n5 f6 z/ T5 H
5 c% j# u" ^1 m) I& U- Z/ M  校长说,我感到有一个人一定要讲,“那就是体育教研组长张敏。来附中时她就是北大的讲师,在北大一直很受重视,得过奖。她对学生很好,既教书又育人。困难时期,体育组年轻老师粮食不够吃,她就主动给粮票……她来附中时工资是最高的,一直到退休她的工资也没有长过,她在附中应该是权威级的人物,我后来还去北大给她说明情况,但一直到她去世,也没有帮她解决这个问题。还有韩维纯老师、张友兰老师也一样。我有些对不起他们。”
( a. Q% o2 \6 N) E9 O7 x2 H" |4 }4 C- ^
  刘校长1952年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正赶上院系调整,燕大和北大合并,就留在北大化学系,做讲师,同时是系党委委员,“59年去青海参加盐湖的开发工作,和中科院化学所的同志分析盐湖成分,还带研究生做毕业论文。盐湖条件艰苦。每天每人一天只有一缸子水,不能洗澡。但大家都准备为开发盐湖大干一场,为国庆十周年献礼。但是北大60年派我到附中,只有服从分配了。”刘校长60年到附中,66年文革开始,以后去西山农场、海淀五七干校劳动,再以后又去农村下放劳动,一直到1972年才回到北大,回到化学系执教直到退休。真正在附中只有六年,可是她人虽回北大,但是始终还与附中许多老教师保持联系,继续关心他们,我们采访期间辛淑瑞老师还来了电话。刘校长在附中工作只有六年,受到那样不公的待遇,谈到文革,校长却一字没提自己,却内疚自己在老师们的困境中无能为力,只说“我是年轻党员,我不相信中国就会这样下去!”这多么了不起,这又是一种什么胸怀!
2 ~! w2 U! Y& G* a! C
9 u: s) L- d  n3 Q& p1 y) y  刘校长又说,“你们可不要以为尹校长是挂名校长。他当时是北大教务长兼附中正校长,附中一切事都过问。他有长者风范,办学有经验,只是不出头。当时陆平校长一个月要求教务长汇报一次工作,就连附中数学竞赛得了奖,北大都知道。我当时和他住一栋楼,我一有问题就去找他,来附中的北大老师不少就是他动员来的,有的是他一个个谈了话的。理科老师调来的多,当时我校的师资比清华附中的还好。尹校长要求北大来的老师与原104的老师搞好关系,多向他们学习。所以当时教师虽分高、初中,但教研组是一个,大家很团结。60年底,天冷了,附中没有煤,又是尹校长出面运来的煤。他是北大的正教务长,工作十分繁忙,但时时刻刻关心附中”。0 _- s; ~; b& m: y' ~

4 e7 L+ z" g+ \& o5 H  @  “贾世起校长在学校校园规划、建设上起了重要作用,他事无巨细,亲自动手,带着老师学生建起了校园,这样我就能专心于教育教学了。”. [( y4 k* R+ ?8 ^/ r, f

  M* T* U5 x$ I0 E! @  “附中办学才六年,学校在北京已有些名气了。”/ |, f, |6 {* q# A

: s8 s  q4 Q5 M; C! L1 k- v) k  采访从始至终,刘校长都不怎么讲自己,除非我们叮问。她时刻关心附中的发展,希望附中越办越好。
+ J, ^/ S2 g6 F- \" u. o/ V
" N( s; }6 J% i& L7 x4 V0 k0 B  C( B  我们走时刘校长又给附中题了词:- {( D% c* i& n; d8 P

4 t  V# }+ b* h/ T: j! v  永远不忘为北大附中的创建作出贡献的领导、老师、职工。1 }3 X2 O! {9 }' x; b
" a- @2 h, q/ C4 q+ D3 `! b
  最后刘校长说“有一件事我必须办了。上次老三届毕业四十周年时,燕宇问我生日,我无意中说了,结果康校长、学校办公室、校友会非来给我过八十岁生日。今天我已老了,我要钱没有用,正好五十年大庆,这八千元是我给校友会的捐款!”
2 M6 |  l* i" Y: `: M
' f0 I7 a+ x5 N5 f  一位创建北大附中的老校长,一位带领老一代附中人创立了北京独特的办学风格,一位奠定了北大附中优秀传统的老开拓者,在自己工作正大有起色之时,受到了那样残酷的迫害、摧残,如今却那样无怨无悔,还自责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这是什么精神?这有多么阔大的胸怀啊!! A$ v& _/ p  V$ ^6 \

" q4 p, W8 U2 F  l  北大附中的各届校友们、老师们,让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向老校长深深鞠躬!
' n0 B* P6 s7 e- J! v) P2 b+ Z
) B+ _% r2 w  n- h7 c9 s  在附中五十华诞之际,回顾为附中五十年作出贡献的老、新教师的事迹,让我们怀着感恩之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为附中的辉煌做出贡献!
2 f$ v+ m. o( T
, \3 v% X' y; R/ J# o- ~2010年9月
) V, X3 d3 \" X& @5 V" f" L& \7 r
! t9 x! k8 ]  }' N# a9 X7 T0 l8 }3 O4 z
http://edu.sina.com.cn/zhongkao/2010-09-28/1720269485.shtml
% N- A. R; r) p8 S)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8 10:58 , Processed in 0.11986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