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72|回复: 0

秋石客:新民粹主义与毛泽东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60

帖子

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
发表于 2014-6-13 19: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石客:新民粹主义与毛泽东% C, a" {( C2 Q3 i
- H& N8 B$ c% }! E- Q
  
! R/ b0 g9 t1 H, A6 R/ Q8 Y1 F  b ' i6 f1 s+ w5 E$ Q. e: |
  最近若干年,中国带有民粹主义色彩的爱国主义热潮兴起,一时间把右派们吓坏了,断然进行反扑。低档的反扑重复经济至上论,让人们不问政治干本职工作,为精英们多创财富;高等的反扑如猛批民粹主义,把爱国等同于民粹主义,把社会主义等同民粹主义,把文革等同民粹主义,把民粹主义等同毛泽东,猛泼脏水。对低档的反扑以有许多热评,而这种高等的反扑,却少见批判的声音,所以,值得为民粹主义写点什么,以正视听。
; K6 n1 N9 a1 a0 ?6 p! K5 F; ~   _; G4 n/ z/ F1 }! n7 S: m- W
  一、历史中的民粹主义2 S3 f+ r( p0 {1 m
% A+ p2 G! j. |% Y+ {% }) u
  民粹主义(或平民主义)定义是不好下的,是社会科学语汇中最没有精确定义的名词之一,因为民粹主义表现随时间和国家不同而变化,总的来说,民粹主义是与精英主义对立的草根主义。
; E5 T- ]7 q# o6 q! h/ f
/ D5 s1 E" t( [3 P3 s& b  19世纪最后20年期间向北美南部和西部农业地区出现的激进运动。它主要表达了美国乡村中占主导地位的独立农场主的要求,反映了他们对经济权力特别是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集中以及大的土地投机商和铁路公司集中的怀疑。0 a1 {* B7 j6 R5 i6 V

" ?# `6 F5 c. [3 G  俄国的民粹主义,俄国的民粹派运动受到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思想的启发,先反映在“到民间去”的运动中,后来又反映在19世纪70年代的争取“土地和自由”的运动中,它的中心思想是实现非资本主义的发展。1 E/ ?* X$ c" F1 T) }8 K+ d. p

; L5 ~  S8 U) ?- C2 r  拉美一些国家,民粹主义表现为弱小的本地资产阶级用以同各从属阶级结成反农业寡头联盟的政治战略。# t4 ^1 [" h: p3 y0 r. h0 ^$ i* o
# [1 y4 c! r5 q0 B9 s
  非洲坦桑尼亚追求一种以农村为基础的小规模发展战略,避免大规模的工业,走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5 I6 M1 H1 M$ L6 m. g$ \. j

# R  [; x+ j6 I7 N  西方学者对工联主义和民主政治的研究也很少和民粹主义联系起来,而在笔者看来,工联主义和民主政治也有民粹主义成份。
) D2 l9 @6 [6 r4 T+ V7 y' L
$ L" n9 m  c5 {8 d8 j- i  西化主流学者们很少讲中国的民粹主义,在笔者看来,中国的墨子、孟子等都是提倡民本的民粹主义最早的理论家,历代农民起义(包括义和团)的灵魂都是民粹主义,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也。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也不能说没有民粹主义成份。
( I8 F. H% t4 |& {
+ d* d  j" R, V4 Q0 O9 R! p  综合起来看,笔者认为旧民粹主义是一种国与民统一、国家以民为本、一切以民为出发点并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反精英、反资本(现代化)的有进步意义的意识形态。
) N) r7 Z/ @% Y2 l/ p
9 ^5 Q2 T+ d8 o# e& k  二、民粹主义的提升. Z1 D' w8 r% D

  ^% v$ A9 E( N1 L2 x6 q8 [  因为中国有最深厚的民粹主义理论和实践基础,所以,中国民粹主义升华的可能性最大,他们将从毛泽东思想里找出新鲜血液。国外许多学者提出毛泽东有民粹主义观点,认为毛泽东有特色的东西实质上可以归结为民粹主义式的信仰和冲动;毛泽东思想就是民粹主义、道德主义、斗争哲学等混合物;毛泽东不是马列主义者,而是民粹主义者。这种观点虽然偏激和片面(因为毛泽东不是民粹主义者),但毛泽东将被动成为中国及世界的新民粹主义旗帜是完全可能的。
; A/ n" K/ U6 @7 z
3 s6 e4 P0 A7 b: ~! s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民粹主义的提升基本含义是它的强烈的人民化(平民化)倾向,即强调人民大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以此来评判社会历史的发展。它反对过度的精英主义,力主不断削弱政治、经济、文化精英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w3 Q" a9 O0 z% b2 |% M  m9 u
3 \. R! A5 e  T  人们不能不承认,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及文化革命中有暗含了的民粹主义新政治学视野内容:
" i$ @: s- ~# Z9 ^0 F  f3 N
0 k+ `7 p& f( m5 K  ?+ ~- {  到了毛泽东这里,政治学又发生了许多变化,比如为人民服务、群众运动,都不是阶级概念,而是民本概念。必须指出,毛泽东的政党思想和列宁主义是相当接近的,他非常赞同列宁的集中层面论述,但他比列宁更加注意了对集中层面的制约。毛泽东的伟大在于,很早他就防范党的变质问题。夺取政权前他就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警告全党,不要被资产阶级糖衣炮弹击中。
: R8 L* j5 I1 n" [  在建国后,由于种种历史性原因,特别是毛泽东在中共常委中分管军事,主要精力用于朝鲜战争,无时间祥细考虑制度问题,加上美国的敌视新中国政策,结果中国一边倒,学习苏联老大哥,照猫画虎,全面学习苏联模式,建立了一个没有斯大林的斯大林国家。在政治上废除了供给制,建立严格的二十多层等级分配制;在经济上建立起僵化的缺少弹性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文化上基本没动,和旧中国差不多;在军队,废除了官兵一致法宝,建立军衔制等等。
" x- _8 C3 P  g1 o+ O4 _  毛泽东很快发现了问题,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不行的,非常不满意特权制度。一九五六年,他退居二线后思考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中国的发展新道路问题。他的新道路思路是:一方面坚决不走资本主义,另一方面也不搞斯大林那一套有缺陷的社会主义,独立创造中国式的社会主义。9 G9 b9 k3 b% ~6 F
  在政治层面,毛泽东开始高度重视民主问题,重视党的官僚化问题,他认为共产党不受人民监督是不行的。他想出的最早办法是整风,为此发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文,发动党外群众给各级官员提意见,试图用和平方式解决、减少党的特权化、官僚化问题,并力求强化人民群众政治意识,但是他没有成功,由于党内特权阶层基本形成,结果是给党的整凤变成了反右运动,变成了给群众的整风,官僚特权力量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加强,此时的毛泽东心态如何,很难说好。9 D' `; `4 Z7 M4 L' b2 i, P5 F0 c
  在经济层面,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等文章,主张辩证地灵活地运用计划经济概念,缓和了僵化的一面,毛泽东还力求采取大跃进的跳跃性发展解决落后问题,并制定了多快好省的总路线。毛泽东还重视先集体化、国营化,后发展生产力的政策,积极支持人民公社和人海战术,等等,总之,他初步完成了整体经济学思想,即全国及世界一盘棋,经济问题要和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相联系的思想。政治挂帅、政治是经济的生命线的提出,划清了社会主义经济学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界线。
* m/ [; P- X2 c" K. Y5 G. d" P3 K  @  在文化层面,他提出思想领先,强调爱国意识,注重中华民族自信力的培养,批判《清宫秘史》、批判旧红学等,反对封资修文化,宣传社会主义人民大众新文化,大规模进行扫盲和普及教育等。
* [8 U8 N5 o/ G  一九六二年以后,毛泽东日益表现出对党内特权官僚化,变修变质腐化堕落的不满,并把问题上升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高度,尖锐地提出了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问题,疾呼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这时的他对党内官僚还抱有期待,依然希望用教育为主的和平方式解决党的脱离人民与群众对立问题。他废除军衔制、要求干部参加劳动、进行中苏论战、降低高干工资、学雷锋、推动样板戏、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并没有解决问题,甚至发生了官僚集团挑战他本人的状况,官僚和资本主义势力在中央的复辟随时会发生。$ v4 M9 U% Q+ H9 g% `2 n4 `
  一九六六年,毛泽东迫不得已,采用了非正常的、非和平的、自下而上的揭露黑暗面办法,发动群众与党内走资派进行斗争,用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的方式解决党的问题,并以解决党内走资派为重点(不是以解决官僚为重点)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3 ]  m( l* W8 L, ~$ h* E  c
  在文革初期,毛泽东曾一度想用巴黎公社方式彻底解决问题,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实行群众专政。值得注意的是,当群众发动起来后,由于走资派的不确定性,使斗争的重点变成反官僚特权斗争,这样,迫使党内多数派官僚派联合走资派反对文革,中国出现了内战危险。后来,不但是思想家,还是政治家的毛泽东,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而放弃革命性方针,改为改良的方针。3 d' Y) O4 S6 H4 S9 O, ?
  实行改良的方计,需要同党内官僚派妥协,实行老中青三结合。这种妥协,客观上必须牺牲造反派为标志的新政治力量。因此,必然要制止革命的浪潮,解散群众的组织,收回群众的武装,镇压群众领袖。所谓王、关、戚,所谓五.一六,所谓一打三反,所谓反多中心等是这一方针的体现。这一方针的出台和失控,造成了文化革命理论和思想的混乱,加强了右翼力量,大大削弱了党内左派力量,大大削弱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埋下了文革失败的种子。3 f' W# U2 g& q; _! M1 v9 }
  在文革期间,截止到一九七六年结束,文化大革命是有得有失。4 |) @! j/ n2 t/ A1 W
  所谓得,是指我党找到了一种反修防修的有效方式,毛泽东指望七、八年来一次,积小胜为大胜,积大胜为全胜,通过量变到质变,最终建成社会主义。从表面上党的特权受到限制,新干部工资没有增加,毛泽东赋予群众的四大武器随时威胁官僚生存,两参一改三结合,打破了官僚的一统天下。吐故纳新,增强了党的纯洁性,指明了共产党保持生命力的途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塞、全国学解放军等压制了党内买办势力,使自力更生方针落实到实处。样板戏领头的文艺革命走向深入,封资修文化得到压制。教育革命初见成果,工农兵学员进入大学。学理论、批林批孔、斗私批修等,培养了许多新人。大办民兵师、压缩公检法队伍等,增加了群众专政的可能。社会风气一新,党与群众的联系增强。特别是毛泽东晚年思想得到传播,共产主义新人新事不断出现,等等。
6 q  f3 E6 {' B0 ]  {* r, G/ E8 ^6 r  所谓失,是指党内走资派和官僚派并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反而更加团结,解放老干部并不能使他们转变立场。左派内伤很重,站在明处,很易遭到致命攻击。左派与群众联系基本中断,社会基础脆弱。林彪事件后,信仰发生危机,整体性革命热情急剧衰退。/ I* B, q* Y3 P& S
  毛泽东晚年希望党内团结,造反派要支持老干部工作,老干部对造反派高抬贵手,继续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实际上团结以不可能,官僚与走资派阶级自为意识日趋明朗,决不甘心失败,决战终将到来。毛泽东死前虽然继续做出了努力,打击官僚和走资派,团结、争取中间派华国锋等,但无济于事。也许这种结果是历史的需要,舍此不能完成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生。/ R- Y. u6 ~) p7 U5 T
  毛泽东的遗憾在于,正当他有条件改造中共官僚制,解决群众、阶级、政党、集团、领袖辩证关系,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巩固文化革命成果的时期,年纪以高并在关键时候去世,并没有达到战胜党内腐朽力量,保持党的纯洁性,建成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朝着共产主义方向前进的目的。3 s$ ?2 p/ j7 n+ R0 Z' C! Z
  毛泽东的历史性悲喜剧在于,他即是开国领袖,特权制形成了官僚集团,是官僚集团的总名义头子(这一现象导致自由派的攻击借口),又是反官僚集团的领袖,是继续革命的理论创立者和发动机。他的一生干的两件大事任何一件都足以使他名垂青史,而他却干了两件,是喜剧。文化革命的失败几乎毁灭性打击了他的历史地位,因为中国复辟资本主义如果成功,他的两件大事都将成为负面的东西,是悲剧。毛泽东的第一件大事成功,得益于他南征北战的战友及部下,而毛泽东第二件大事的失败恰恰相佐,是遭到了旧日的战友与部下的拼死抗争。而毛泽东两件大事的结果,都源于他对老战友、老部下的一往深情。毛泽东未能区别对待,是决定性失误。既使不能率群众与官僚集团决一死战,彻底打倒,也应该让他们待遇从优、终老山林,而不能放虎归山,委以重任。也许毛泽东有更深层的考虑,他认为关键在于世界观的转变,人性是可改造的。至于谁掌权都一样,用新不如用旧,毛泽东有很深的恋旧情结和辩证思路。( ]: Y1 ^$ f& W) V9 V7 {
  毛泽东逝世后,中国通过高层政变,以毛泽东夫人江青等被逮捕,终结了毛泽东与党内特权阶级的斗争,官僚与走资派大获全胜,毛泽东的政治学被共产党抛弃。
4 L2 x* x3 V: p9 t
( r# A- z6 @; O" \1 f  三、民粹主义的出路
$ ^# H" M& N" J, h
( Q5 |0 l( X# O; R; b: p  然而,毛泽东政治学的前卫性决不会因假共产党抛弃而死亡,其会有各种继承人,新民粹主义就是其中的一支。从这个角度,可以把新民粹主义定义为一种政治上全新的、更彻底的民主即直接民主,群众直接管理国家;经济上的制约化、平等化和公平化;文化上的的反精英、亲大众色彩的人民大众国家意识形态,根据这种意识形态,一切合法性即体现在人民大众的意志之中,而不是体现在精英的意志当中。) i* O* _  I" t6 w; r

! {2 ?: K* ]% e7 F; L& @  与精英主义相对立的新民粹主义将是一种有破有立的思潮,引导的好,它将促进了专制社会主义体制的瓦解,冲击了西方的残留的资本主义,有助于社会主义的新生。. B0 r0 }% q  e. t3 S( [6 K
1 y$ X8 G  c( [: k5 b" z$ C2 x
  新民粹主义主张依靠平民大众对社会进行激进变革,把普通群众当作政治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根本上否定精英在社会政治发展中的决定作用。3 ~% g5 E) r: x0 p2 z1 M" t) l) L4 I
! U$ C) V6 A1 B- K
  民粹主义是动员平民大众参与政治进程的方式,是一种社会和政治动员,反映了一种新兴政治行动和政治大辩论的趋势,是一面促进社会良性循环的政治旗帜。
% T! |1 M$ u$ ]" Z 2 P5 j7 F6 R7 U% \+ ]
  对民粹主义的历史评价多是消极的,反映了历史精英主导的现实。右翼视民粹主义为洪水猛兽,左翼视其不合马列教条,中翼看民粹主义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 q) B& C! c* S, t7 w# p , C* p8 ?# F- J; A
  列宁说:“很明显,马克思主义者应当透过民粹派乌托邦的外壳细心辨别农民群众真诚的、坚决的、战斗的民主主义的健全而宝贵的内核。”历史上的民粹主义的确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性,使人们或贬或褒,总的说来是没有前途的,但随着民粹主义的提升,历史将会改写,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都被仇视化的今天,新民粹主义的进步性异常明显,其出路显然在于主动与新毛主义汇合,而新毛主义则积极地引导和欢迎新民粹主义的融合。那么,新民粹主义是否发展成为新人类的灯塔新毛主义一部分呢,人们将试目以待。; t+ K1 V- K2 F7 N" T, w3 ?9 p

  Q& K1 L: C6 `
$ J. {& p0 o+ G* m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1405/53056.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8 23:02 , Processed in 0.12666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