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59|回复: 0

贾艳敏:1966-1968届知识青年下乡后状况述评──以南京市为例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帖子

1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2-7 13: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贾艳敏" y+ @0 t+ O" u$ i: C

! b$ X3 K. J7 v5 R: T6 Z  《二十一世纪》网络版二○○三年一月号总第10期
1 T/ O. H( \- z( s
# ]9 \2 h6 [6 P% |  1966-1968届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运动,始於1968年下半年。这既是「文革」爆发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开端,同时又是50年代以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继续。但这一时期的知青上山下乡带有明显的极「左」色彩。下乡人数多,时间仓促,安置工作简单粗糙,使本来就具有浓厚政治运动色彩的上山下乡运动更是问题叠出,遭人反对。本文拟以南京市为例,以档案材料为主要依据,对知青下乡后的状况作简略考察。7 E3 d: S: K0 }( k' I* I$ V
& L. I# M/ B* v5 @. G, v5 o* f! A
  南京市1966-1968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领导机构是市革委会上山下乡办公室和各区、街道的上山下乡办公室。江苏省革委会根据「四个面向」的分配原则1,1968年7月23日和1969年2月3日,分别发出了(68)73号文件──《关於中小学毕业生分配工作的通知》2和(69)16号文件──《关於上山下乡工作中几个问题的通知》3.这两个通知成为1966-1968三届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中(68)73号文件规定:分配原则是「四个面向」。0 f: X" E! P; J, G. b

6 U& W7 O( ^. J7 @* o1 x  分配方案是:家住农村的,回到自己所在的生产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家住城镇的,统一规划,全面安排,实行小型集体插队到人民公社或国营农场,各专区自己安排解决,各省属市插队任务与专区挂钩解决。南京市的挂钩专区是六合。对毕业生的安置所需经费、物资、口粮等补助标准是:每个家住城镇下乡插队的毕业生经费补助230元,口粮当年每月35斤,第二年对不足部分应酌情延长供应时间。木材每人0.3立方米,毛竹每人3根,布票每人10市尺,棉絮2市斤,蚊帐纱布36尺。时间安排为:1968年暑假安排1966和1967届毕业生,寒假前后安排1968届毕业生。1969年2月13日的(69)16号文件对一些规定做了调整,补助经费减少到220元,口粮调整为第一个月自带粮票,自第二个月起参加生产队分配(夏收前下乡的参加当年秋季分配,夏收后下乡的参加第二年夏季分配)为止,由国家按月供应。供应标准为每月38斤成品粮,食油按当地集镇定量标准供应。* a0 Q" y7 h! }8 x2 ^7 {4 T$ z) r8 j
, J) }* m" m1 Y* j
  南京市革委会上山下乡办公室、各区、街道上山下乡办公室根据这两个文件的规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从1968年10月21日,第一批知青1000多人赴内蒙古插队,到1969年3月底,三届毕业生已下乡72118人,佔应下乡毕业生总数76360人的94%还多4.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仅三届普通中学毕业生已下乡7万多人,加上半工半读和社会青年,共下乡84701人。由此可知,1966-1968届中学毕业生下乡时间紧,人数多,安置工作粗糙,使本来就是迫於政治压力、家庭原因或暴风雨式的宣传而非自愿下乡的知青,下乡后思想紊乱,产生了种种问题。* E9 C( h( E# }1 J- k6 c

/ A+ K4 q' |7 _$ h& M( K, l  一、住房问题
1 |; d6 H6 C; v( g4 J% y, { , B8 ~( ?0 `" l* V1 {
  安置经费的补助标准:1968年为230元,1969年为220元。经费主要用於建房,其余用於购买学习材料、旅运、生活补助、生产、生活用具、合作医疗等。5由於经费太低,下乡后,知青的住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接收地区为知青建房少,而且所建房屋质量差。丹徒县为1968年插队的知青盖了414间房屋,只佔应盖房屋的24.5%,还有75.5%的房屋没有盖起来,已盖的房屋少数工程粗糙,材料质量差,有漏雨的,也有倒塌的。宝堰公社有几个生产队,1968年建的房屋,个别的一个月或几个月墙就倒了,未建的房屋材料被挪用了。目前,许多知青住房很困难,有的住牛棚6.1974年,江浦县革委会人事局的《请拨插队知青建房材料的报告》反映,1972年前有4395名知青到该县插队,1969年、1970年冬春,突击建造了3291间房屋,由於经费少(每人80元),时间紧,任务重,房屋质量差,多为土墙草顶结构,加上年久失修,现已有1299间倒塌,还有1808间破漏不堪,如果不及时修建,将会伤人,有4128人的住房成问题。3107间房屋需要重建和翻建,原建房屋由於木料少,大部分无窗户。71969年4月26日,据遵义区反映,该区下乡的三届知识青年,有的无房,有的住在仓库里,有的住在厨房里,还有的住在农民家里。有许多房子是农民让出来的,因当时(1968年秋冬)天气冷,农民为了给知青让房,住得相当拥挤。现在天气热了,农民的房子也不够住了。8江宁县有老知青6939人,9其中1471人未建房,已建的房屋大部分破漏倒塌,目前(1973年11月19日)住危险房屋的就有1959人。有的社队已垫款着手翻建了,要解决这部分人的住房,需经费76万元。100 }/ w% W# T" Y4 w. V
8 ?- X* I6 e6 {$ }; C7 W- T7 i
  丹徒县地处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苏南,江浦县和江甯县处於南京市郊区。这三个县无论地理位置,还是经济状况,均属较好的地区,知青住房情况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如苏北等地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I; o9 {$ z7 J

; a& C2 J6 c5 Q/ N; _$ J  二、生活不能自给
2 H9 C4 [; \8 b/ P- k$ Q , W; D0 h7 ?( C( P& M$ a* i
  生活不能自给的问题,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史上一直很突出。但1966-1968届知青更甚。& t5 _6 U9 C3 }5 J* ^# K' T) s5 l
+ a1 u! r" E4 [- W0 r
  对1966-1968届中学毕业生,政策上要求全部下乡,当时南京市实行的叫「一风吹」的政策。: u  V- m! v/ e  W; N

6 P+ x7 [! I8 h, L) T* y  没有制定诸如年龄小、独生子女、多子女中已有子女下乡、华侨子女等等可以留城的照顾政策。据1974年2月15日江浦县革委会人事局的报告,1972年底以前插队的知青中长期有病的153人,体弱工分少的346人,生产队收入少,分配水平低的3097人,全县共有1972年底以前插队知青4959人,生活不能自给的3597人,佔总人数的72%.111973年11月19日,江宁县财政局、上山下乡办公室给南京市革委会财政局、上山下乡办公室的报告中反映,全县老知青6939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有3560人,佔知青总数的一半以上。125 c: o$ c2 _% q9 u3 a5 |8 v4 P

# y) L" K, s; c6 W$ Y6 O4 q  知青生活不能自给的原因,除一些人年龄小、身体有病等情况外,农村工分值过低和知青出工率低也是重要的原因。有的地方一个工分值一角钱,还有的地方一个工分值才几分钱。6 \& \! s/ B) ]4 a1 |0 V
0 Y( G7 M) h% R  o0 g2 O5 E
  知青除了工分,没有其他家庭副业收入,他们又处於发育时期,饭量大。另外,多数知青出工率低,生活又没有计划。1969年7月31日,南京市知青慰问团到丹徒县慰问时发现,丹徒县大港公社有插队知青114人,坚持在队里劳动的只有64人,不安心农村,来往於城乡之间的有44人,长期回城不愿回农村的有6人。有的人身在农村,心在城市,「我们在农村蹲多久?」,「我总不会一辈子在农村吧?」如此等等的疑问在知青中很普遍。还有的知青说,做梦都想,毛主席再发表一个指示,知识青年到城市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就好了。插队在大港公社北角大队苗圃的3个女知青,农民忙着打麦子,她们躺在床上看书报,队长叫她们收麦子,她们说:「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你们是要钱不要命,我们是要命不要钱。」为了能离开农村,大港公社北角大队的男知青甚至扬言要放火烧了当地农民的房子,说:「烧了房子进监狱也比待在农村强」。13还有的知青根本不参加劳动,下乡半年多,没有出一天工,一个工分也没有,并且说:「我就是不参加劳动,要搭上一个大天栅,我才去劳动。」14
' C2 o! R; }: C6 l: |8 O, q3 U7 i   o1 Q; a; \: V1 a
  三、制造各种「病症」,要求回城
0 Z3 W+ j# u& ]5 ^$ L  k: ^* J9 @" ]9 g' g ) W8 q( V" g7 N6 h0 K3 W4 ^
  1966-1968届的中学毕业生,经过「文革」的造反夺权运动,有些曾经是充满「革命」
& c7 }7 k6 S2 z1 h  K
" ]" J* l6 d8 ?% q' [* I. H+ S  激情的「小将」。1968年底,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后,他们天真地以为,这又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於是满怀热情,奔赴「广阔天地」。从90年代全国各地出版的「老三届」(1966、1967、1968三届)回忆文章中可知:一份份决心书和血书,表明当年的一无反顾。自己怎样瞒着父母,偷偷将户口迁出;怎样偷扒火车而「阴谋」得成;怎样躲开家人的看管,一个人风餐露宿,长途跋涉到达插队地点等等。15然而,到农村后,展现给他们的是贫穷落后,艰苦的体力劳动和单调乏味的生活更使他们难以忍受。於是,他们看不到希望,更谈不上甚么「大有作为」。继而是对环境的抗争──设法回城。1 d  z! T' O7 U1 Y  E5 C8 a+ b' }

6 k: @1 Z8 i# z: @  南京市对1966-1968届毕业生上山下乡没有制定具体的照顾留城政策,但在做动员宣传时,对於身体确实有病的,可以「暂缓下乡」。这一政策缺口给处於绝望中的知青一丝希望。
0 E2 W/ W3 q' \, I
2 x- z, E  \7 Z, w  以「病」为由,要求回城是知青常见藉口。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0 G/ Q/ S5 b- p

9 i7 {* m4 b$ i  1、确实有病
8 i# M- {! ~2 k- D1 b
/ z$ Y* M3 u" [, ^  1968年底,「文革」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夺权」斗争,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一些身体确实有病的毕业生或为形势所迫,或为激情所感染,不顾自己的身体情况,坚决要求下乡。甚至一些残疾人也要求下乡。聋哑学校1968届的张瑞敏、和国安、陈殿俊、鲁义祥、郑礼平6位毕业生联名给上山下乡办公室写信,要求去农村。信中说:「我们虽然是聋哑人,但身残心不残,决心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到革命最艰苦的地方去,到革命最需要的地方去干一辈子革命。」「谁说聋哑人不能上山下乡?我们就是要用实际行动去批判刘少奇反动的「聋哑特殊论」。我们就是要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改造世界观。」16下乡后的生活不是靠一时的激情支撑的。当初的激情冷却后,这些身体确实有病或身体残疾的知青只好设法返城。
) e( ~2 o* H* D! G5 I
. F, F0 \$ V& o0 ?: W  2、小病说成大病,无病自己制造病$ o2 }$ d$ a5 ^9 D' [( U

) l! d$ ]; T/ }9 y5 W  诸如近视眼、关节炎、头晕、胃病、贫血、妇科病等常见病,被夸张成严重疾病。有的知青身体实在没有病,为了实现回城的目的,涂改病历、偷窃医院诊断书,模仿医生的笔迹填写病名。据遵义区1969年4月26日反映,原27中学生张和林,插队在溧水县渔歌公社,为了回城,将医生诊断书上的血沈12毫米涂改为112毫米。插队在铜山公社的原18中学生李震泰,到市医院偷了一份诊断书,让其哥哥模仿医生的笔迹,填写了「筋骨扭伤」的病名。还有的请一个有病的人去检查,而填写自己的名字。有的和医生拉关系,开证明等。17
9 Z( X) Z, W7 Q6 T" x4 C : q# z2 ]' E3 h7 E0 N2 q" W
  四、思想紊乱) }( ~; y0 O0 U6 F! _

! p: }8 l4 l( ?  1968年10月-1969年6月底,南京市老三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基本结束。知青们离开南京时敲锣打鼓的欢送场面已经过去,来到农村的新鲜感觉也没有持续多久。思想混乱,不安心农村,设法回城的情况可以说伴随上山下乡运动的始终。当初的决心书、血书还在充当动员后来者下乡的宣传工具,决心书、血书的作者已经感觉「下乡吃亏了」,「受骗了」,想尽一切办法回城。知青不安心农村是个普遍的问题。有些人月头到农村来拿粮食计划和生活费,拿了就走。个别人下乡半年,只参加劳动1-2天,还有少数的知青为了达到离开农村的目的,竟然希望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18
# m% v( m- M+ z: y7 x' g9 |
; S0 Y- D  r1 y0 W4 `* ]  知青到农村看到的情况和动员他们下乡时的宣传存在很大反差,致使他们毫无思想准备。於是他们变卖发下来的生产、生活用具,如犁、耙、水桶等返回南京19.回城闲住的知青,常常给家长招致麻烦。谁家里有返城的知青,区、街道上山下乡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就会找上门来动员知青回到农村去,否则,即办家长的「学习班」。知青被迫回到农村后,在农村无事生非,到处串联,只要不合他们的心意就动手打人,甚至打群架;在串联中到处吃光;扒车、拦车回城,站在或睡在公路上,不准汽车开动,甚至殴打司机和乘客。盱眙县马坝公社就发生过多起类似事件。偷鸡摸狗,甚至公开抢劫农民、公社食堂、饭店的饭菜。有的知青说:「吃光卖光,带着老婆儿女去逃荒;不吃不赌,对不起老祖。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无酒蒙头睡。」买西瓜不给钱,反而把卖西瓜的牙齿打掉一个。有的知青胡作非为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在别人床边大便,或者在做饭的锅里大便,还有的男知青在大白天把上下衣服脱得光光的,站在村头的桥上,使妇女不能通过。有的知青携带匕首、三尖叉子、哑铃等凶器,到处威胁,并说:「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他们之所以这样胡作非为,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我就要这样干,我就要在这里搞臭,你们不要我,就叫我走。」205 o- c6 m7 n3 M0 a2 S, I. f

1 w, H" _' u9 s) p9 U  知青以极端的方式发泄对下乡的不满,对回城的无奈,对农村艰苦生活的不适应。面对知青下乡后出现的複杂而又现实的问题,已经不是几句政治化的宣传所能解决的。( ?5 I; W+ T2 O8 g* Q: h- e

& U3 v5 `* s0 T) i  为此,江苏省革委会和南京市革委会一再要求带队干部和农村的同志加强对下乡知青的思想教育,尤其是与知青朝夕相处的农民对知青的教育,号召贫下中农「多接收一个知青,多增加一份力量,多培养一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对毛主席多献一份忠心。」但农民却说:「如果叫他们走,叫我拿出200元钱都可以。」213 J1 n4 Z7 k+ S
& p" i# C2 e5 l7 t2 `3 B! I% s8 l
  从南京市1966-1968届知青上山下乡后的状况看,真的如后来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所总结的那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国家花了100个亿,买了四个不满意──国家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不满意。
& P8 L- O, t# ?7 S. [: l: m- P
3 u% e. p9 q2 e" x  e' p) \! K  註释
4 U/ j& X5 C, u: E/ d- z  K 6 M) C& e' @* H8 R3 [% |
  1《人民日报》1968年4月4日发表的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批转的黑龙江省革委会《关於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报告》中的分配原则。
) _! C) W" l1 a' ^9 J9 V/ J
$ N. r* \* _+ K2 c/ d1 N% R  2南京市档案馆:全宗号5076,目录号2,案卷号15,《关於中、小学毕业生分配工作的通知》。
8 r9 ^8 F1 W4 h; r7 d1 `7 B
5 e0 M2 v/ R# g+ C  3江苏省档案馆:全宗号3250,目录号19,案卷号28,《关於上山下乡工作中几个问题的通知》。
% v4 D0 z; q0 h$ U 4 x/ ?6 L: n: v/ H) l
  4南京市档案馆:全宗号5076,目录号3,案卷号17,《1966-1968年知青上山下乡人数统计表》。' d) i) ~* V, Y9 b+ ~
+ O3 {4 q3 O0 F1 g8 d" X
  5南京市档案馆:全宗号5076,目录号3,案卷号11,《关於部队支援车辆运送知青到农村插队运费问题的请示报告》。. J1 @) \& ^1 k5 M- C

2 @- x* ?" j! V' B( y1 x9 i2 a  6;13南京市档案馆:全宗号5076,目录号3,案卷号27,《慰问丹徒县插队知青总结》。8 s- F; w( @; p8 C

: \' [/ w, a+ r- H( P  7南京市档案馆:全宗号5076,目录号3,案卷号27,《关於请增拨插队知青建房材料的报告》。: f* [: r2 t" F1 s* i5 _: L
3 D9 v" A2 R; h& C  G7 H& }- b, v
  8南京市档案馆:全宗号5076,目录号3,案卷号24,《关於处理病号问题的情况的报告》,附件《当前情况和问题》。$ H9 Q/ t; h; C  S
* \/ C' [! z: r; k9 z" Y4 }8 U
  9据南京市档案馆:全宗号5076,目录号3,案卷号17,《文化大革命前下乡知青人数表》江宁县的6939名老知青,绝大多数是老三届毕业生。" [6 A9 ?) w+ f; e# L& E

+ P9 L, O1 }. g9 j  O  10;12南京市档案馆:全宗号5076,目录号3,案卷号27,《关於为老知青翻建房屋和困难补助经费的申请报告》。' W( }% z- D, {7 m4 @# ?4 L4 w% _$ Y  }' u
: c+ n* `7 }& ^/ m7 _. {6 x0 F+ W; {% ~& {
  11南京市档案馆:全宗号5076,目录号3,案卷号11,《请增拨1972年底以前插队知青建房经费生活补助经费的报告》。% L- a( D( n$ J, A! r: V

  V3 i" s1 Y! R  U4 ^6 \. s) O  14;20;21南京市档案馆:全宗号5076,目录号3案卷号27,《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慰问工作总结报告》。' G7 u( ]" o: K' D$ b

9 C& S) v. E5 L/ m  15据笔者所见,90年代出版的老三届的回忆录有:1、金大陆编:《苦难与风流:老三届人的道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嵌入大地的青春》(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3、王江主编:《劫后辉煌:在磨难中崛起的知青,老三届,共和国第三代》(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4、火木:《光荣与梦想》(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5、《难忘鄂尔多斯》(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 v+ G# e2 C  C, z. Z8 g
. ]1 [+ L+ C# K5 T; h* f9 t$ F  16南京市档案馆:全宗号5076,目录号2,案卷号23,《上山下乡动态》,第三期。$ f4 ~7 N/ A% Y8 S

& N6 e2 [3 T5 n; L/ @- B  17南京市档案馆:全宗号5076,目录号3,案卷号24,《关於处理病号问题的情况报告》。7 j' c8 A3 Q( I& @
' C) T/ |% z# {8 O$ C- a
  18南京市档案馆:全宗号5076,目录号3,案卷号27,《省对江浦县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慰问分团慰问情况报告》。/ K- c) }) N' |& x" ]% s
1 ~  v7 r, x4 G# z
  19南京市档案馆:全宗号5076,目录号3,案卷号27,《慰问丹徒县插队知青总结》附件《关於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9 S4 J5 R8 \( C6 U
. o8 Q. y+ J. _5 O# G7 M9 X  ------------------------------
, F  q9 f3 t7 C+ N
) s$ W' {1 ]/ t7 i  《二十一世纪》(http://www.cuhk.edu.hk/ics/21c)《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十期2003年1月3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9 01:55 , Processed in 0.1580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