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75|回复: 0

华新民:“网上文革博物馆”六年回顾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4-5-5 00: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知道,办文革博物馆这件事,是作家巴金首先建议的。建议受到了广泛的支持,公开的、“旗帜鲜明”的反对意见似乎没有。但是,许多年过去了。这样的几乎人人赞成的事,却仍然不能实现。岁月不等人,文革开始时十五岁的青少年,如今已经年过半百了。再过二、三十年,我们这些有幸和不幸经历过这一“史无前例”的大事件的人行将逝去,对于这场运动的第一手记忆也将永远消失。

  幸亏,电脑网络的技术恰好就在文革开始后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迅速地发展起来了,提供了在电脑网络上建立虚拟的“文革博物馆”的技术条件,于是,一个“网上文革博物馆”就在“伟大领袖亲自点燃了文化大革命的烈火”之后三十年,也就是一九九六年出现了。这就是《华夏文摘》所办的“网上文革博物馆”。它的宗旨是收集和保存与文革有关的资料。

  说是“博物馆”,它开始时完全没有博物馆的样子,连“虚拟的”博物馆都说不上,只是一个不定期发行的《华夏文摘》增刊而已。《华夏文摘》由一群义务人员创办于一九九一年,是全球最早在网络上发行的中文期刊。在早期,“文革博物馆”同《华夏文摘》的周刊一样,是由电子邮件送给订阅者,或者由人们在指定的地址下载。

  “文革博物馆”虽然出现于一九九六年,但是所收集的资料却可以追朔到一九九一年《华夏文摘》刚创始的时候。那时《华夏文摘》就经常刊登有关文革的文章,有的就放在“文革博物馆”的栏目下。我们知道,《华夏文摘》是一九九一年四月创刊的,在那一年七月的第四期上有一篇“‘样板戏’名角今安在”的文章。那一年《华夏文摘》还刊登了杨小凯的“联动分子”和叶永烈的“马捷:批判姚文元的先锋”。杨小凯是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湖南省中学生中的文革积极分子,曾因为参与起草大字报“中国向何处去”而入狱。叶永烈是一位作家,写过多部中国现代历史、包括文革在内的著作。这些文章大概可以算是在网络上传播的第一批有关文革的文字材料。

  到二○○○年的三月,我们把这些资料以及后来陆续出版的“文革博物馆”增刊根据内容重新整理编排到八个“展览厅”中,读者可以点击所有的标题阅读其中的资料。这才比较象个“博物馆”的样子。八个“展览厅”是“文献资料”、“学术研究”、“史海钩沉”、“往事回忆”、“上山下乡”、“国际风云”、“人物追踪”和“文艺作品”。现在,大家只要能够上网,就可以从下列地址 http://www.cnd.org/CR 的网页进入“博物馆”参观。

  此外,每个月都有新的内容增添到“博物馆”里,它的“最新展出”网页列出了最近几个月内上网的内容。同时,这些新收集的资料继续以“文革博物馆通讯”的形式作为《华夏文摘》的增刊发行。

  今天,“网上文革博物馆”总共有四百五十多篇文章,估计中文字数达三百五十万。绝大多数是“文革博物馆”从一九九六年开办以来六年中收集到的,并且刊登在这些年中出版的一百二十多期“文革博物馆通讯”上。在上个月,二○○二年三月一个月内,“文革博物馆”网页受到访问的次数将近二十万次,平均每天超过六千次。

  “网上文革博物馆”得以建立和发展,归功于许多人的共同努力。管理和出版《华夏文摘》、“文革博物馆通讯”及其网站的CND(China News Digest)是一个由义务人员组成的非营利组织,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工作。CND的每个人员都为“文革博物馆通讯”的编辑、校对和发行、网页的设计和维护以及其它种种技术方面的支持付出了心血。还有一群义务的打字员负责把许多文章输入到电脑里,这在博物馆建立初期尤其重要,因为当时文革有关的资料很少有现成的电子文本。

  “网上文革博物馆”有现在这个样子,当然还依赖于广大的文革经历者和文革研究者为它提供的源源不断的稿件。在众多的作者中,狄金森学院的宋永毅和芝加哥大学的王友琴为博物馆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资料和研究成果。王友琴写的关于文革中学生打老师的论文吸引了许多早期读者,因为当时“网上文革博物馆”的主要对象是海外的留学生和学者,他们中许多人对这样的事件记忆犹新。“网上文革博物馆”也是唯一全文刊载宋永毅和孙大进合著的《文化大革命和它的异端思潮》一书的网站。这本书从一九九八年十一月起连载,它的最后一部分发表的时候,作者宋永毅正在中国受到当局的拘留。

  现在中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电脑网络,从中国向“网上文革博物馆”提供的文章资料也随着多起来。作者中有资深的文革研究者、有名的《大动乱的年代》一书作者王年一,有年轻一代的文革研究者何蜀、印红标等。最近,我们正在陆续刊载周孜仁的个人回忆,他不是专业的文革研究者,而是文革期间重庆红卫兵小报的编辑,他的回忆十分真实地重现了文革期间大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他们的思想。

  今后的十年对“文革博物馆”事业来说是十分关键的时期,“文革一代”“人还在、心未死”,网络技术将日益普及。另一方面,文革也将变得更加淡远,文革的题材对那些不愿见到文革博物馆的人将不再那样敏感。这些因素合起来,将为那些不愿意人们忘却文革的人创造很好的机会。本人相信,今天在座的诸位,都是属于后者。我们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

(本文是二○○二年四月七日在华盛顿的美国“亚洲学会”年会上的发言。原文为英文。)

这些资料,以及后来陆续出版的一百多期“文革博物馆通讯”的内容现在都存放在“文革博物馆”里。估计中文字数在二百到三百万之间。感谢中国和海外的读者和文革研究者的支持,博物馆的收藏还在不断增加,每个月都有新的内容增添到“博物馆”里。它的“最新展出”网页列出了最近几个月内上网的内容。如果你要根据内容参观,可以进入各个展览厅浏览。

□ 写于2002年4月

刊登在 2002 华夏快递 kd020519.

http://hua-xinmin.hxwk.org/2002/ ... %E5%9B%9E%E9%A1%B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3 04:57 , Processed in 0.02855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