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79|回复: 0

陈子明:路线分歧与制度质疑——林彪父子的政治区别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4-5-3 21: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路线分歧与制度质疑——林彪父子的政治区别

陈子明


林彪接替彭德怀主持军队工作后,为大树特树毛泽东的绝对权威,竭尽全力。林彪对毛泽东这个人看得很清楚:他自我崇拜,自我迷信,崇拜自己,功为己,过为人。但为什么林还要为毛摇旗呐喊呢?他私底下有个解释:应照顾他,使他没有小帮帮的必要,他就不小帮帮了。政治上对其每一创举与功绩公道主动地指出来,则他自无锋芒的必要。事实上,林彪失算了。正是由于他的主动照顾,使毛泽东得以锋芒毕露,打倒了政治局及常委中的多数同事,实现了个人独裁。毫无疑问,林彪为毛泽东文革路线的确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以后,林彪认为文革应当告一段落了,毛泽东却要继续革命,于是出现了路线分歧。林彪在1970年庐山会议上主动出击,遭到失败。毛泽东要他作检讨,林彪鉴于高岗、刘少奇、彭德怀的教训,拒绝检讨,形成了政治僵局。在毛泽东紧锣密鼓地策划解决林彪问题的时候,林立果下决心反抗。林立果及其小舰队的详细情况,至今仍是一团迷雾。但他们的反抗和林家父子的死亡,成为毛泽东文革路线由兴到衰的转折点。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可以用在林家父子身上。

一、路线分歧与庐山会议

1949年以后,林彪并非事事都拥护毛泽东,譬如说称病拒绝领兵去朝鲜,腹诽大跃进和反苏:大跃进,凭幻想胡来,是蚀本生意,搞得过分,过极了,破坏了个人积极性。对苏联,做绝了,绝则错。但是他懂得谁不说假话,谁就得垮台,所以在公开场合一直顺毛捋,所以毛才会把他指定为自己的接班人。但是到1969年以后,林彪与毛泽东的路线分歧加剧了。

林彪根据常理认为,在抓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到促生产上来。所以他支持陈伯达起草的九大政治报告《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陈伯达是林彪在这个时期的主要政治盟友,因此我们可以透过陈伯达的言论来了解林彪的思想。1968129日,陈伯达给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等写了一封信,信中指出:我觉得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大力发展电子工业,大力发展现代化的电子技术、电子器材的工业。……现代化电子工业的发展,将促进我们的工业大跃进,将是在我国进行人类历史上新的工业革命的出发点。采用现代化电子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产品质量,而且能够大大节约原材料,这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的增产节约的要求,同时是实现主席历来提出的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一项具体措施。显然,陈伯达此时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工业大跃进工业革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上来。1969年,陈伯达在中央会议上批评张春桥、姚文元起草的九大政治报告稿时说:还是要发展生产,搞好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尽搞运动、运动,像伯恩斯坦说的:运动是一切,而目的是没有的。而张、姚则反过来攻击陈是唯生产力论

应当说,此时的林彪、陈伯达以及周恩来所主张的回归常识和常理的路线,代表了中共党内多数人的想法,他们的路线与1975年的邓小平、叶剑英路线,是承前启后、一脉相传的。但是他们完全误判了毛泽东。自从大跃进失败以来,毛泽东对于在经济上、科技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已经丧失了信心,也失去了兴趣。他此时着迷的是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与实践来开创自己的历史品牌,通过制造精神原子弹来震撼世界。真正理解、继承和发展了晚年毛泽东思想和路线的,只有中国的张春桥和柬埔寨的波尔布特。当毛泽东与林彪谈论由小张接班的问题时,林彪才从梦中醒来。

九届二中全会上的路线斗争,是林彪、叶群、吴法宪等人首先挑起的。他们动员了大多数中央委员,不指名地围攻张春桥,企图把他一举拿下。但他们不同于堂堂正正对大跃进提出批评的彭德怀,选择了一个极端愚蠢的话题,说张春桥反对称天才是反对毛泽东思想。这样,当毛泽东本人出来挺张,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批判称天才时,反张阵营就不攻自破、土崩瓦解了。如果说1959年庐山会议是一出历史的悲剧,1970年庐山会议则是一出历史的闹剧。文革中打着红旗反红旗,不论是林彪还是一部分造反派,最终的结果都是成为毛泽东的牺牲品。旗帜鲜明,这是开展正确路线斗争的先决条件。

毛泽东杀鸡给猴看,先拿下陈伯达,再敲打黄吴叶李邱五大将,等待林彪缴械投降。但是林彪至死不认错,中共党内像他这样的人,只有不多的几个,前有陈独秀,后有赵紫阳。但是,林彪下了庐山以后,只是停留于消极抵抗,并没有采取任何反对毛泽东及其路线的积极措施。

二、制度质疑与五七一工程

大跃进大灾难导致几千万人饿死,文革中上亿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但是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反抗。当年刘少奇曾赞叹,中国老百姓真好啊,现在的文化决定论者则哀叹,中国人真懦啊。事实上,不论是在大跃进还是文革期间,人民群众中都曾经反抗过,涌现出数以千计的所谓反革命组织,只是由于专政机器空前残暴,舆论控制空前严密,所以各地的星星之火,没能形成陈胜吴广式的燎原之势。而由于中央文件下发到全国军民,使得林立果及其小舰队五七一工程,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反抗案例。

林立果、周宇驰、于新野等人密谋策划武装起义,企图刺杀毛泽东,是有人证、物证的。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林彪和五大将知道和支持五七一工程。后者与毛泽东、江青、张春桥等人的分歧,还属于路线分歧的层面,最多只能说是一种党内路线斗争。而五七一工程的作者们,已经对现行制度有所质疑。

五七一工程说毛泽东今天拉那个打这个,明天拉这个打那个;今天甜言密(蜜)语那些拉的人,明天就加以莫须有的罪名置于死地;今天是他的座上宾,明天就成了他阶下囚;从几十年的历史看,究竟有哪一个人开始被他捧起来的人,不被到后来不曾被判处政治上死刑?”“他每整一个人都要把这个人置于死地而方休,一旦得罪就得罪到底、而且把全部坏事嫁祸于别人。戳穿了说,在他手下一个个象走马灯式垮台的人物,其实都是他的替罪羊。这些内容与林彪自己写的小纸条,是一脉相承的,表明林家父子对于毛这个人的品行,有着一致的认识。

五七一工程又说,毛泽东他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列主义者,而是一个行孔孟之道、借马列主义之皮、执秦始皇之法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建暴君。毛泽东的继续革命论实质是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他们的革命对象实际是中国人民,而首当其冲的是军队和与他们持不同意见的人。他们的社会主义实质是社会法西斯主义。他们把中国的国家机器变成一种互相残杀,互相倾轧的绞肉机式的,把党内和国家政治生活变成封建专制独裁式家长制生活。这些话已经属于理论性、制度性的剖析和批判,是林彪、叶群、黄永胜、吴法宪这些人说不出来的。

五七一工程号召:打倒当代的秦始皇——B-52,推翻挂着社会主义招牌的封建王朝,建立一个真正属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可以说正是后来群众性的四五运动的第一个动员令。五七一工程主张:用民富国强代替他国富民穷,使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政治上、经济上、组织上得到真正解放。用真正马列主义作为我们指导思想,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代替B-52的封建专制的社会主义,即社会封建主义。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这个主张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先声。

下发五七一工程的效果,完全出乎毛泽东的预料——不仅没有搞臭林彪,反而进一步动摇了自己的合法性与群众基础。当然,即使毛泽东没有这样做,仅仅林彪折戟沉沙这件事,就已经让他下不了台。胡平曾经写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早就感受过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与不满。我们发现自己的很多愿望和想法被压制,自己的许多利益被损害。不论官方的意识形态宣传是何等的冠冕堂皇,美妙动听,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大量的丑恶和污秽。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这些感觉经验却并不足以帮助我们萌生怀疑与反叛的思想。我们对很多事情都想不通,可是,我们不敢轻易地怀疑党怀疑领袖,我们总是怀疑自己。我们怀疑自己理论水平不高,世界观没有改造好,革命立场不够坚定,因此对形势不能有正确的认识。我们总是力图用官方的理论去解释现实,解释经验,而不是根据现实,根据经验去批评理论。如果没有一种特殊的刺激,人们很难摆脱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式。正是在这样一个时候,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九一三事件。胡平当时写了一首诗:闻林彪事件有感惜乎不中秦皇帝,毕竟渔阳鼙鼓来。纵有家书欺海内,奈何神像落尘埃。很多当年的知识青年也有类似的感触。林彪死后,毛泽东的神像也跌得粉碎,从此无法再登上神坛。



http://linbiao.org/forum/viewtopic.php?f=2&t=16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5 12:56 , Processed in 0.07073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