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97|回复: 1

申端锋:评《毛泽东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的方法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1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10-2-6 01: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nzg.net/article/show.php?itemid-1969/page-1.html
! c% ~9 K/ B. \- e
( [; u" f6 n" W# z" R! h3 |2 {  * 申端锋:评《毛泽东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的方法8 ]' Z9 m' V2 u" F
    *
) o) }& m! {& ]3 c# j" S       2006-11-13 21:57:58   作者:申端锋   来源:三农中国   点击:478   评论:0条4 K; X4 t( K# T# M
    *+ n( T/ h7 {5 }/ B- q
2 T* I3 @3 i- }0 q
      注释化的社会科学研究0 D. \; p. M2 x; s9 G! c* g8 D2 y
( C9 w. ~( u* \( _9 p0 T
      ——评《毛泽东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的方法2 ^4 A& K; z7 \$ ^4 A2 R

( B; \9 i: v- k         @: s' \% G; A) X

. ~$ s; n. q6 s0 I       : u& p  `) U1 j

. K% D/ |' {7 f8 a& M3 ^. A      笔者近年来在全国不同区域的农村做调查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农户家里都贴着毛泽东像,老百姓对毛泽东的评价非常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毛泽东热”,虽然一时难以对这一现象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却促使笔者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即毛泽东同志与中国农民问题的多维复杂关系。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温锐教授的新著《毛泽东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顿时眼前一亮,正如温锐教授所讲的那样,“读不懂毛泽东,理不清当代中国农民问题。”正是出于对毛泽东之于中国农民问题意义的强烈关注,笔者认真地拜读了这本著作,但笔者不是毛泽东研究专家,对书中详尽的史实和具体的结论当然是无法评价的,但对于本书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还是感到有话要说。
3 [2 w: w# p  v' u8 `5 y  q1 W' t8 m, ^$ x) E" J9 ?) P
      在温锐教授看来,国内学者对毛泽东的解读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毛泽东相关言论的“注释”阶段;二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毛泽东与农民问题的解读由“注释”开始逐步回归到学术研究。温锐教授的这一认识不论正确与否都非常有启发意义,照这一思路思考下去,笔者认为,不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毛泽东的解读是否是注释式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毛泽东的解读却不是所谓的“学术研究”,而是一种所谓的“注释”。在笔者看来,在温锐称之为“学术研究”的阶段,对毛泽东的解读同样没有走出“注释”思维,而是由对毛泽东的注释转到了对改革的注释(为改革声辩,论证改革有理),转到了对西方社会科学中的某些理论、观点和主张的注释,而理论研究背后的“注释”思维方式却是不变的。学界欣喜于打破一个神话的同时,岂不知,他们正在制造和书写另一个神话!这在温锐教授的这本著作中同样也有较为充分的体现。; Y' o$ M% _! d2 N, w: _. d
# h8 T/ O+ e* H$ k4 O
      温锐教授的核心之意是要重新认识农民,本质上涉及如何正确对待农民的问题,所以他对小农意识、平均主义、家庭经营等多有论及。他认为,以农民家庭为载体的小农经济,始终具有“自发竞争的天性,也可以与商品经济共存,并在其中得到发展与改造”,告别大轰隆的时代,农业经济适度规模经营,农村经济的专业化、集约化,不再需要通过人为的合作化集中土地或人为地将土地向种田能手转移,那只看不见的手绝对会比人为主观的手调节得更为恰当,农村经济则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在笔者看来,这一认识虽有他的道理,但细致剖析,却是很有问题的。我们研究家庭经营时,不能孤立的来看家庭经营的问题,就像我们不能抽象地来谈农民一样,而是要结合具体的时代条件来谈,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场景,历史学家是更应该讲历史的,当然,温锐教授在书中也有提及,提到集体化时期的水利建设,也较为中肯,但他的史实和他的判断之间是断裂的,对于史实而言,结论似乎是天外来物,这也是当前农村实证研究中的一个通病。由此观之,作者对家庭经营的理解和判断,就没有考虑家庭经营的外在场景,即一些外在的条件,比如农村水利设施等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导致过分重视家庭经营自身的优越性,而对其缺点缺乏应有的考虑,从而得出了过于乐观的结论,也正是在这一点上的过于乐观,而忽视了其他的方面,也就必然会导致对毛泽东时代的农村经济实践的片面评价甚至会得出根本错误的观点,比如,作者可能不会想这样一个问题,即分田到户后实行家庭经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仅仅是因为家庭经营自身的问题吗?或者说仅仅是因为积极性的问题吗?而这却正是温锐教授在文中作为新发现重点阐述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都是家庭经营,为什么都没有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呢?大家都知道,一直到解放前,我国的农业产出都是非常低的,在华北农村,地主家里也就是地主本人和家里的老人,能一年四季吃上白面馍,其他的人也只是麦收后吃一阵子,平时吃“包皮”(外面一层是小麦面粉,里面是粗粮),穷人家只能麦收后吃点白面馍,吃的最多的是杂粮,更穷的人家经常吃的是野菜。只是在建国后,尤其是在集体化时期,通过大型的水利建设,才彻底改善了我国的农田水利条件,做了封建王朝几千年都没有做成的事,并建了化肥厂、农药厂,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稻,并利用人民公社这一有力的权力系统前所未有地在农村推广了农业科学技术,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包产到户后的家庭经营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我们的研究者对这些前提性条件则往往重视不够甚至视而不见,所以,就得出了农户家庭经营积极性的解释。对于这一解释,我们在这里可以宕开一笔,看看它的由来,我们会发现,对于包产到户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经济实践,我们的解释固然有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原因,但主要是受到了来自西方社会科学的强力支持,主要是西方经济学的支持,我们相信农民作为经济人的理性选择,我们相信只要有了市场,万事皆能解决。于是,我们以为我们找到了真理,我们在这一逻辑下(主要是英美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逻辑)开始对当前的经济实践和过去的经济史进行重新解读,所以,我们进一步地认为,农村的各项改革尤其是经济改革应该充分相信农民,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农民的权益,所以我们要求,要给予农民实实在在的土地权利,使土地产权清晰,也就是要进一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土地私有,在这个基础上推行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农村问题的解决也就指日可待了。我相信我们学者的态度是认真的、真诚的,也是善良的,但我要说,他们绝对不是以社会科学的方式来关怀这个社会的,因为他们离我们自己的土地越来越远了,他们是越来越进入到了西方社会科学所提供的概念和逻辑里。当然,他们会说,我是做了认真的调查的啊,那我们还可以再来讨论两个问题,首先,你的调查是怎么做的,是费老所讲的“社会学调查”意义上的调查,还是“社会调查”意义上的调查呢?笔者近年来开始在全国不同区域的农村做调查,对当前农村研究领域的调查还是有所了解的,可以说大部分的调查都是费老所批评的“社会调查”,不用调查结论就有了,调查只是寻找对自己有利、有用的事实罢了,另外不能不提的是很多的研究都是让学生做的调查,很多学生其实根本不理解研究的意义,而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思想来做的,更有甚者,老师让他做100份,他只做10份,其他的都可以自己去填了,这样得到的资料真是让人吃惊,从中得出的结论让人不敢想像;另外一个问题是,即使调查是认真的做的,那又怎么样呢,调查和数量研究只是众多研究手段的一种,只是人们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进而干预社会的一种手段罢了,它牛气的背后是科学主义的精神的在这个时代的霸气,但人文主义从来没有丢掉自己在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中的地盘,并向科学主义发起了一次比一次猛烈的进攻,而人类文明的发展也一再证明科学主义的局限所在,就连那些最地道的科学事业的从事者和继承者都开始了反思,那些打着科学调查旗号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就更没有必要那么自信了,那只能说明我们的狂妄和无知。最为关键的是,如果没有对中国乡村社会的质性研究,我们的问卷调查和数量分析都有一个无法回避的前提,即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观点和主张,这样的中国本土研究就像孙猴子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一样,永远跳不出西方社会科学的框架。
  p7 b* I. Q! p+ d7 }/ k& Q) z. K; V; v5 F+ S2 b
      回到温锐教授的这本著作,我们发现,在农村研究中,我们由对毛泽东的注释走向了对西方理论的注释,虽然二者的背景和意义并不相同,但从学理的角度来看,都是一种注释的思维方式,更为可惜的是,不管是毛泽东本人,还是西方社会科学本身,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都是有他们的一整套的自成体系的方式的,而毛泽东的策略和主张更是有着大视野的,作为政治家,他遵循的是实践的逻辑,而知识分子,则更追求一种理论的逻辑,且有用理论的逻辑来切割实践的逻辑的冲动,这是每个研究者都应保持清醒的。我们的学者们在对他们的注释中迷失了自我,不能不说是学界的一大遗憾,如果我们还是那样的自信,连遗憾都不会有的话,那真的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了。如果学术仅是个人的事情,那倒也无所谓了,可现代社会科学一开始就不是个体的事情,干预社会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内在品质,更何况我们的知识分子大都有着很强烈的入世情怀,都试图影响这个社会。所以脱离了中国语境和中国实践的研究,势必会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比如,我们会看到,自分田到户以来,农村的公共物品供给从量上来讲下降得非常厉害,基本上是在吃老本,毛泽东时代的遗产经过20多年基本上被消费完了,今天的农村尤其是中西部的农村反而出现了破败之势,而我们的学者们还在进一步呼吁政府撤离农村。这其中的问题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吗?学者们,回来吧,像费老等老一辈学者那样回到中国的问题中来吧,只有这样,中国的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和解决,也只有这样,中国的社会科学也才能有真正的自主的发展,而不是总给别人做注释。也许你们会说你们很重视中国经验,可你们的中国经验只有在西方社会科学的某一理念和理论下才有意义,你们说那叫接轨,那叫规范,岂不知,你们是离中国越来越远了。所谓的中国经验被你们割裂开来来迎合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需要,你们这样做,其实比那些坐在摇椅上玄想的学问家们更糟糕。) v8 O, w2 P, i4 X" m- p: G; G( ?
! s1 Y+ F; l4 d1 V# x- i6 e! n
      作者的核心观点就是要正确对待农民,他的这一问题意识是从哪里来的呢?在书中并不清楚,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即他的“要正确对待农民”的问题意识和论证方向实际上是有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的,那就是我们以前和当下没有正确对待农民,这就是他的出发点,那么他的这一判断来自哪里呢?是来自大量翔实的史料和现实调查,还是来自当代学界的常识性判断呢?这是需要加以分析和讨论的,再向前推一步,这一所谓的常识性判断又来自哪里呢,是来自学界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实证研究,还是来自西方的某些理念、理论和观点呢?这在作者那里是不清晰的,但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存在的,研究者是一定要清楚的,否则,这样的研究也就真的成了作者所讲的注释式的研究,只不过注释的对象和方式变了罢了,更为可悲的是,注释者却不知道他们在注释。4 C8 _2 X+ n- e) e9 m  E* ^

" f6 I0 J* X) ?* s. i6 x      也就是说,作者的所谓重新理解农民实际上是有一个前提性的判断的,他的论证和所有的史料都为这一前提说话,论证它的正确性,实际上,这个研究还没有开始结论就有了,这也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通病。在笔者看来,这一前提本身,就是需要讨论和研究的,否则,他的所谓的重新理解中国农民,重新理解毛泽东,乃至重新理解中国的学术旨趣,也就变成了在某一观点、某一理论乃至某一价值判断下对中国问题和事实的重新筛选和切割。
& x* l6 Y5 ~5 R; P4 K, I9 H0 `% r+ N, e& v9 S* O7 }7 j& o  G
      所以,社会科学研究应在前提性层面上展开讨论,以真正走出注释化的社会科学研究,这是本书在方法论的意义上给我们的最大的启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帖子

1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4-25 11: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目录、中英文提要、后记. C) K9 V6 T2 W9 C( g
2005-08-28    温锐    作者惠寄    点击: 4220
/ f+ ~8 m- \( o; i目录
4 p1 R. g$ Y7 L  q, t" h. f" j! R
《毛泽东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 J+ [" q9 N) d" x" w+ @

) Z, a5 x; v3 ]5 c7 Z6 ]目录、中英文提要、后记
2 I) k4 {/ ?( s7 w) ]: G
3 h* _# X/ f1 H3 d2 g1 Z8 r毛泽东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
" h: o0 n9 R  q) H, C
* E3 D/ v) ?9 ^温锐著- d  i  y. h' y; F( M5 Y

4 C( ~, t4 K0 v) ^/ A2 V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 h* m7 t0 J" Y9 a* @+ N2 f* _) E* V" k1 l; R; y

7 C2 J! S7 l. b  ]& N2 G: Q9 m* t3 \
7 {9 e2 ?' L; d' L. t4 m, G8 s& l! R1 r
! N) I$ e% ?7 y' t8 F* k/ x
) N' a% A6 h! U3 a8 e4 B8 ?* v

- @, ^4 Z4 {) o0 x目    录?$ W4 x8 o% e$ o& q* @/ P, y

" Y: z/ Y! `2 p) t& t! w; C. h
  ^; w  J: P* f, j. r4 |; n9 B- U) w& E. K
绪 论:读不懂毛泽东,理不清当代中国农民问题(代序)
' f' t% D2 @- U3 \
- h. u1 o; ]; F- ?一、难以读进去,更难读出来
; b. N3 Q4 v# f" B% E! l
" }) B" m4 t: C; Q" s二、由“注释”回归“学术”
" |' Q. Z5 `* O% Q1 w
& |3 o: @3 Z4 _4 Z  @; I三、为释疑而入,却负重难出0 L& e8 j3 ?+ E' u

8 W, N! ?$ O6 t四、重新读进去,努力读出来
1 ]: d# l$ k7 T( n3 J+ U$ }  @- [" Z3 b6 b6 W8 E
第一章  永恒的旋律
* o; R1 G0 K6 m/ ?/ F( g4 x# J: E: O, t; `/ L
一、历史的困惑
3 M5 |  q3 j7 k# u- e6 t# l/ d
& ]* P9 ^# [% ^* g9 [(一)从“马铃薯”说起: X  @- {/ b) s( s6 r

( l% g. h* L3 k9 J3 n! a, I(二)“谁主沉浮”, I# ~$ O7 O3 ^& I( r; P

0 D% @, E4 w- a& d二、理想的发展. D8 Z, D3 j. G: L4 ^8 c& X+ s

% D4 j( P/ k+ V, x9 Q& i1 }& O3 V6 C0 ^' @7 ^(一)革命与农民
3 o" R& e- O2 I! T6 Z; g: g' R6 K3 t5 G/ @) y$ {0 `
(二)“黄金前途”( f& d( X3 c* i9 j+ Y6 E8 w
" Y% K$ ]/ S% g" A& f- A# H4 [
第二章  “天翻地覆慨而慷”?
! M% T" U8 o; N! r9 K6 z6 _) v7 o( N" e3 _( o
一、阶级斗争与变革动力?$ n+ k* Q3 @# d2 E) K+ f5 }

& f( L6 p& r# ]! K+ {  p7 s" I( r(一)土地革命与阶级路线
" V' p; e, ]$ J; N; p
9 j- g7 [7 Q. ^1 u# O(二)农村阶级的划分1 Z6 U$ R5 |* U8 U, u

9 p- l  B1 N# E3 W9 @5 Z3 @(三)“依靠”与“联合”?3 r* p) p% v3 Q! M1 I3 V2 |5 D

! Y/ C4 C4 ?6 ?* B二、“粪土当年万户侯”
& E- H- N( J0 z4 q- a$ p7 P
3 q1 d  ]  L# @% N(一)一个“平”字3 ~: v. C* c  A7 I& d, P6 a
# N& F: h3 @" B  _9 H8 a# h. p
(二)房屋、粮食、现金也是生产资料?- I: Y2 I1 |/ ~2 p* s( Y

1 @5 G% |( N3 B- d  G(三)另一种方式  J( R! D+ g9 l* o
5 F+ ~4 `. R* Z$ |- m
(四)“几番手续”/ R0 [' \1 F' `6 f/ Q0 G$ e2 S* x
! T* ]4 V  Q$ i9 |# T
三、“战地黄花分外香”?
" u1 z: |. g) v' ~, f6 J4 y
+ D! P. j# G5 p. Z(一)土地农有( U2 w% c( y* Y5 Z- a& C

! J4 W8 u, {: U. c& ~4 K. Q(二)富农要“新”?' g. U: e5 K' K. X" L# o7 m

. q8 g+ n% M( {! q(三)特殊环境与农村互助合作?  \$ @0 s* Z2 Q8 ?8 B- z2 X/ i
- o4 C' Q# x4 h9 S! ]2 b
(四)保护中小工商业与组织农村供销?
8 U, R* [5 h: o8 g+ ]
% @! |5 M8 l# q- J7 i) c' x(五)累进税及其他
9 H+ L# W" x4 b4 x  c- d8 E' k+ r8 i
9 R  {3 U* t7 A! s- a8 R; C(六)广阔的地平线
( N) ^& i- e" h6 Y% R: C1 ?! X4 D% c! n- u' z) V' U7 p# i
第三章  让“小生产绝种”2 Y+ D* g# D9 Z/ G/ Y

6 N2 ?8 ^2 O. B9 A/ k6 R一、十字路口的凝视?" ~6 q$ O) n+ c- v' v$ l
& B# N9 c0 w# f# n2 D) |2 X
(一)“趁热打铁”与“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
6 u* X, Z4 o2 I$ R4 O" Q
5 a# @( v5 M9 C& N3 C  |(二)“劳动者”与“私有者”5 q8 {2 d+ z4 K

6 e8 k" x  k  O8 y( ~(三)“批右”与“反冒”1 O. U9 i+ L, B$ B$ W9 y! d

0 u% @( M8 Q' c! R& L2 l(四)合作化与机械化?
( V9 o) {; ?( G# H0 G  ]4 }4 ?8 _/ f/ s  f+ \% e. A- K
二、走向集体化?
3 L; F" Z1 a) n: w$ W( z. Y' |% e1 p1 p' E
(一)步步登高与“一气呵成”. m6 j9 U8 G9 i" R4 ?, l

6 e. v  ?' K$ |% R$ ^. z* ~(二)生产管理与“评工记分”
* ^( ]! ]) d9 l: c
) U1 T* r6 r5 b  D$ l! F(三)自由市场与统购统销
! e7 A+ n# a8 ?  u' b' f- \6 b
三、“还是办人民公社好”
2 E. Y+ N( G1 P
0 m7 A7 L0 \8 f0 k2 H(一)“欲与天公试比高”
' s5 T0 y5 c* f7 c) k
( D8 e$ Z& K% p8 ]% U( `( e(二)“一大二公”9 Z) H5 ]( g9 ~6 e, P+ }8 q" f' j

6 ~2 Q$ f; Q5 n2 n, Y(三)灾难的降临?
4 E. k3 D, g& L; U4 w  t4 t
# v6 ^$ T6 |; o: E& R: u5 m四、“庐山真面目”?
: K8 j% N" i8 a  t' a' J+ V' x5 {# P7 b( h3 Z% x  r6 S7 S) _
(一)“天灾”还是“人祸”?
  i% ?1 `- ^* k9 ?2 j. b/ }
% M7 g& |& o' r, y9 x$ v0 s(二)空想社会主义还是农民平均主义?: p0 C4 B$ K( n9 F# U
& z& ]( y6 |& X6 ^- c
(三)社会心理与高潮迭起0 L2 \' b5 v0 T( ?" U2 R: U
7 T- B7 I( F: l, C, B& ]# ?5 d
第四章 “到了黄河也不死心”$ s( Y% j# L( s7 q

# Q2 o7 ?7 s4 D- Y% w一、退却与调整
, _+ b# ~$ R% J, `# l1 k4 o
4 e/ j( n8 X. G5 p(一)“队为基础、三级所有”
/ S9 }; p5 B) r4 o9 p- H( M4 _0 a; V' f" R
(二)“小私有”与“小自由”?7 l( L: c4 {' R' n$ `. o6 o" G9 m

3 c* q' s- P8 ?" S0 ?  w(三)退却的“山谷”与刹“三风”?% k! E: f7 U" X4 x4 f) F

7 q3 v; @$ ?9 \" v+ [( Y(四)干部教育与群众监督?
# c( E0 j4 d0 [! ^# _4 ]) Q
, k$ c- H4 N1 R7 w二、“堵路”与“迈步”?8 [" Y9 L$ x( H4 S3 K
" \! ~+ J) \. ?* N2 U" M
(一)农民的“活样板”- A9 t. d+ s, q8 J  p7 F/ M
: n- {$ i4 {3 s5 k+ g- b
(二)“阶级斗争为纲”与斗资批修9 L7 ]' t4 \3 ]9 |
4 f' R- T+ |9 D& W5 y$ p2 C& x
(三)“灵魂深处闹革命”
) n  t4 M4 B$ @+ ]* E
) {' X! k+ N8 A* g1 U5 E, g(四)“割资本主义尾巴”?4 S* p9 i( B$ w7 q& X: ~' Q' v

$ Z9 ~7 [6 t3 x2 o) a. a" Z" Z三、“莺歌燕舞”的背后?
! [4 v  J7 [" `4 L$ Y7 H1 X# t2 c& }& Q9 H
(一)两种劳动,两样干劲
$ c2 S' V6 ^' v% M6 u/ A! z% `' F* _# g; e
(二)“超产粮”与“返销粮”4 V7 r+ K& S0 H0 C
* i, y5 n! |: R& F9 o0 q2 {
(三)“忆苦餐”·“赛诗会”?
1 c4 M4 {3 a8 b6 x  r4 S9 S# L1 G& y2 d
(四) 干集体,想自由?
, q! O  a+ y) o' t8 F  _0 f6 ?5 T( L9 ?$ Y+ S* n- d
第五章  历史的延伸, o2 @6 @' w0 i5 L) D9 e5 ]$ Q; n' p3 S3 L
8 R5 F, v* ]$ j
一、“五帝三皇神圣事”; L4 T6 R* w. S
# p  Q  _' ?# W* [. t- S
二、误区:山重水复疑无路?0 r. r4 ^  ~& Z

, Q8 N# ^' ~1 s/ b三、换脑:山不转水转?
3 {7 L$ S( e, A$ t" \6 z( F* N8 p& R" F4 d/ Y
新  章  遗产与超越?
" g" I- E, ?4 U0 n( e: J, h
) a. `5 _: t% y9 Y" ]一、闪烁而耀眼的遗产?" c  h, j! |9 T& @

. S' _+ D) V8 z2 d) Z' m; \(一)从毛泽东“热”说起; n- X$ ?" L/ p& {
& N0 h  m/ J% l/ l+ \
(二)记忆为何抹不去
4 |' R4 Y& q8 a! J; E
1 _: ?- o1 k6 @( a! a( ?(三)现代“三农”的困境: p( ^! r  G& ?
% N/ \& ~0 w$ p
二.准确认识农民主体:实现农民自我组织) m; N; a; [" j: y% K

* |* [: X1 I/ B/ I' J6 M+ c(一)谁是农民的主体; R( ^/ p( I' h8 D  t+ g# u
/ T! H, s. R2 v; Y5 Z
(二)“先锋”当“主体”:巨人的荣与辱0 H/ O8 Y* [1 y8 C

% ?( j( a; ~' \6 T6 q(三)“先富”结“主体”:农民组织不可怕' b" v% x9 S, A9 }8 y

2 M5 i3 B4 H8 Y8 Z) {- ?4 Z7 C三.农民不是平均主义者:打造平等与公正
3 R$ m: Y6 G% N' |! ^+ f+ |( j$ ]7 ?1 l  O" L1 I" r+ u
(一)农民私有天性是平均主义“克星”- b7 d8 k( a0 B) @

' ^( L3 k- V+ v% C3 R2 G(二)发家致富与“一大二公”的较量& [. {) U/ v2 t2 w; a$ y$ ]
0 r/ L  _, o7 c; E% s
(三)毛泽东平均主义思想探源
- s! C( T# o& C0 h. E4 u3 O9 b; Y- q$ |
(四)走出平均主义改造农民的阴影2 y3 n; u2 Q# O
" o- Q5 j  U  _, [# M
四.善待农民家庭经营:培育市场主体- A" F$ V* v7 W  B
3 \4 I! a; u& f, ~! G! L
(一)农民家庭经营:“活水源头”
7 ?" N. R' l8 r% }, s
1 M+ P/ t3 @& C# _9 O(二)从“无产者”回归“有产者”:保护农民的“小”与“私”
# o6 i5 K4 l) Z' q
1 j% r1 ]- l: g& M+ `) H
5 t& C# h& E/ S$ a( E* ^7 I4 P7 \% g5 J/ `+ I
结束语  只有农民自己能够代表自己9 C9 ^/ J1 h* n/ e' `, w  ]
5 |1 [3 k1 N# C5 _
附  录
- @' C* W7 Q. ~$ E. D. i% ~) ~/ r5 H* ?; Y. l, d) g) }
中文提要) k2 t* R7 p: \* K& J1 h8 G
1 H' D& c/ N! y: y, {3 s! r, r$ I- o
英文提要7 Q! g8 b4 L# ~6 U" a
( d5 F! z2 ?/ X
英文目录
* S  ^8 Q# }6 b1 Q
9 `7 `/ I1 U, w- {主要参考文献( v; G: d5 I" X9 B! D
, d6 s8 y# t/ _
后  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7 05:12 , Processed in 0.13956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