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59|回复: 0

《亚洲周刊》三中全会交锋毛邓不相互否定但否定文革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3-11-17 06: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在政治和经济政策上的走向,被视为习近平、李克强为首的执政方向。改革伴随着思想交锋,在会议前夕,《人民日报》再强调习近平的「两个不能否定」,「但并不意味着要忽视甚至掩盖『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习近平的观点是「不要以邓小平时代否定毛泽东时代,也不要以毛泽东时代否定邓小平时代」,但否定文革。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十一月十二日在北京落幕,却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大潮的揭幕。为期四天的会议提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被认为是决定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改革方向与路线的里程碑会议。这一会议召开,正值习近平上台执政一周年之际,被视为习近平、李克强为首的中南海新一届领导人全面阐释执政理念、首次发布深化改革路线图的重要会议。

这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划定改革的总目标、时间表、路线图,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六大方面的改革核心任务,对十五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作出部署,提出到二零二零年夺取改革决定性成果。全会宣布设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成为两大亮点。从行动纲领到组织体系,习李新一轮改革全面启动,力图「第二代改革超越第一代改革」。

改革每推进一步,都伴随着思想领域的交锋。习李体制执政一年,面对各利益集团搅起的思想博弈,习近平以「两个不能否定」,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定下基调,在「两个不能否定」下「统一思想」,确定改革突破口。

三十五年来,每一届三中全会都伴随着党内外「左」与「右」、改革与保守这两种思想的冲突、争辩、交锋、博弈。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否定了「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开展「真理问题大讨论」,并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使中国的焦点从内部斗争转为改革和开放。

二十年来最晚召开的一次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姗姗来迟。揭幕前夕,习近平、李克强已利用国内外多个场合,公开释出改革强音,习近平、俞正声两位政治局常委更直接以「综合改革方案」与「全面深化改革」为三中全会定调。三中全会揭幕前一天,即十一月八日,中共主要喉舌《人民日报》刊登《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长文,副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不能否定」的重要论述》,全文近万言,署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此文足以成为习近平执掌下的中南海执政理念的一个标竿。

习近平提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篇长文说,要「理直气壮地肯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那是从整体上说的,并不意味着要忽视甚至掩盖『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对这篇万言长文,有人简要述之:向毛泽东致敬,向邓小平看齐;有人归纳指出:不要以邓小平时代否定毛泽东时代,也不要以毛泽东时代否定邓小平时代;也有人由此延伸:习李执政是走毛路还是邓路,只是一种「实用需要」,而非一种「历史选择」。一年来,他的施政理念犹抱琵琶半遮面,有人称「政治动作忽左忽右」,有人称「政治向左经济向右」。

习近平的「两个不能否定」的提法,最初是他在二零一三年一月的中共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提出的。五月七日《光明日报》发表署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副主任齐彪的《「两个不能否定」的重大政治意义》。文章传递的信息表明,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的中国政坛正酝酿着一场思想交锋。此文当时就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改革进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一轮改革要闯关,首先需要清障。十月,有两部重要电视片在北京中央电视台几乎同时开播,三十集电视剧《陈云》和六集文献纪录片《习仲勋》,两部片子都不回避敏感问题,对中共历史上,特别是毛泽东时期的一些决策失误及教训,作了真实再现,无疑是一大突破。十八届三中全会一个多月后,恰是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日,这两个重要日子如此紧密相连,便牵扯出中国政坛左右纠葛。

十一月三日至五日,习近平在湖南省湘西、长沙的农村、企业考察,特别关注扶贫开发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他却绕开了毛泽东家乡韶山。有观察家认为,这是三中全会前夕故意避开敏感的「毛泽东」,他执掌中南海不到一年,三次考察贫困地区,显示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公平正义,正是三中全会主要议题之一。有学者注意到,五日新华社发出的习近平考察湖南的新闻稿,没有一字涉及毛泽东,而毛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已近在眼前。

不过,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湖南日报》六日发出消息,省委当天召开常委扩大会,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徐守盛为此提出六点要求:第五点是要扎实做好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隆重、简朴、务实办纪念活动的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扎实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原来,习近平在考察湖南期间,还是对毛诞辰年纪念活动作了指令:隆重、简朴、务实。但在五日的新华社新闻稿中却没有提及。

毛泽东离开这个世界已经三十七年了,对他的功过评说,依然是迥然不同而针锋相对。早先有北京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和著名学者辛子陵,因要把毛还原成人,被一些人认为「罪大恶极」而遭提议「公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小枫五月在一场读书会活动中,称毛泽东是开国「国父」,并称文化大革命是「人民民主」,这些论调引发舆论界非议,遭自由派学者强烈质疑。十月,湖南湘潭市委召开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筹备工作推进会,会上披露,五大群众性纪念活动正按时间节点和质量要求有序开展;十二个重点纪念项目建设取得进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十九亿元人民币(约三亿美元)。湘潭此举频遭网民怒斥,如此纪念毛这个独裁者,完全是劳民伤财。

九月中旬至十月中旬,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捷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先后发表《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绩不容抹杀》、《毛泽东对中华民族至少有五大贡献》、《驳对毛泽东的丑化》等三篇文章,批判「非毛化」思潮。他认为「非毛化」思潮不仅仅是历史问题,而是历史观问题,而历史观是「一个国家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十月二十八日,天津举办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市委书记孙春兰出席开幕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李铁映作了题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的主题报告。他认为,毛泽东犯过错误,特别是「文革」那样严重错误,但「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将永垂史册」。

十一月四日,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的储着武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发表《虚化毛泽东不可取》,此文由新华社转发后四处转载,反响颇大。作者认为:「当前思想理论界在评价毛泽东问题上,存在两个明显倾向:一是把毛泽东神化、偶像化,认为解决当代中国的问题只有回到毛泽东时代去,才有希望;二是把毛泽东丑化、妖魔化,认为只有全盘否定毛泽东,中国才能发展。在我看来,二者本质上都是虚化毛泽东的表现。」

褒贬不一,众说纷纭,这是持续不断、提前登场的激烈交锋。九月八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万言长文,以权威的明确言语表明:「文革需要彻底否定,毛泽东不能」,「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并不意味着要忽视甚至掩盖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也不能人为夸大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更不能全盘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否则,「势必造成十分严重的政治后果」,「理直气壮地肯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

据悉,这些「警句」都是总书记习近平原汁原味的言论。北京知识界精英圈普遍认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一天发表这样的长文,用意十分明确,不要再争论了。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要求党内不要再围绕「姓资姓社」争论不休;今天习近平比邓小平强硬而干脆多了:「理直气壮」肯定毛泽东而否定文革,响应党内左右两派,应消解由毛泽东而起的诸多口角和派系之争,不要再陷入永无休止的争论泥淖,而应该携手为新一轮改革尽力。这正是习近平精心谋篇布局的「两个不能否定」的长文的背后意蕴。

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新一轮改革攻坚战打响。新一届领导人所传递出的改革信念:「小步快走」定步调;「区域统筹」谋布局;「壮士断腕」下决心。三十五年改革开放一路闯关夺隘,今日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三十五年前,如绝地反击,不改革,死路一条。三十五年后,如逆水行舟,不改革,不进则退。

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

北京经济学家、政治学者吴稼祥在三中全会闭幕当晚接连发出多条微博,他说,三中全会报告洋洋万言,只有一个关键词:解放。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解放人。最大亮点,是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前者为了稳定,后者释放活力。克服的最大障碍,是从否定词不许,不许,更不许,到肯定词可以,可以,也可以。思想共识的平衡点摆脱左的泥潭。三中全会只有三道主菜: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其他都是冷盘或配菜。主食是成立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表面,改革的关键,不是说,而是做。前几个月的反宪逆流造成的雾霾天气,被这个会议的清风吹散了。枯叶终究纷纷落,生机还看蓄势时。

三中全会公报通篇平稳表述中不乏突破性亮点,其中首提「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市场」提法的更新、重申审判独立等,深具突破性意义。人们普遍对收入分配及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化、土地制度改革、财税改革、打破国有企业垄断、金融改革,教育、医疗、养老改革、司法独立等诸多热点,希望能有所作为。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征说,从三中全会的公报看,这次会议最大不同,就是改变了此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调,改为「以国家治理机制、治理能力」为中心。实际上,本世纪初,经济制度基本已经建成,即只需要出台一些细则完善,本次三中全会并未突出经济建设,而是突出其他需要建设的部分。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此次三中全会公报亮点之一是市场化改革。在有关市场的表述中,在十八大报告中以及过去官方的提法里,总体表述是「发挥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而在这次三中全会公报中已升级为「使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从「基础性」到「决定性」,一词之差的意义深刻,表明新一届领导层将在改革的各个方面,坚定不移采用市场化思维,使用市场化的办法,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最大程度自主发挥作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表示,发挥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表明党对市场机制的认识又前进了一大步,是市场与政府关系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明确了中国未来毫不动摇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同时打消了外界对未来中国发展道路的质疑。回顾三十五年改革开放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十二大提出,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四大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分配起基础性作用。改革的市场化取向逐步明晰。有学者注意到,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共提到二十二次「市场」和五十九次「改革」,是历届三中全会中提到「改革」二字次数最多的一次。

金融改革是重要突破口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说:「感觉新一届政府至少把金融改革作为重要的突破口,或者是最重要的改革之一。」传统的金融模式已经支持不了经济转型,需要金融做出调整。而且现在总体的宏观经济比较平稳,这个时期应该做一些金融改革的突破。金融改革是总量改革,相比土地改革、财税改革等,遭遇的阻力相对较小,并且这些金融总量上的改革能为其他层面改革提供支持。

目前全会公报只公告明确了一些领域的改革方向,下一步将逐渐公布改革具体内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认为,一般重大的改革要推进三件事:第一是确定改革目标,第二是制定总体规划,第三是执行总体规划、全面推进改革。二零一二年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确定改革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一个好的改革路线图,三中全会以后,关键是执行。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治学教研室主任王占阳认为,中国目前的行政结构还是权力高度集中,公民能参与监督的机会很少。「要解决这个问题,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大方向看,整个体制需要民主与法治,把所有的行政事务框定在法治运行的轨道内,充分依靠法治的力量、善于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方法,在整个体制的民主法治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只能先作较为细小的改革,能做多少是多少。」在他看来,习近平、李克强已发出坚定的改革信号,决心非常强:第二代改革会超越第一代改革。

亚洲周刊

http://www.hxwz.org/my/modules/w ... p%3Farticleid=379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3 19:44 , Processed in 0.0502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