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85|回复: 0

毛泽东和中南海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60

回帖

4687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687
发表于 2013-10-25 22: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泽东生命最后十年:除了游泳池哪也不住

1.jpg

  毛泽东菊香书屋卧室

2.jpg

  毛泽东生命最后十年:除了游泳池哪也不住

  1965年7月27日,毛泽东(中)在游泳池接见海外归来的李宗仁夫妇

  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一部由西直门进入北平城接管防务。这一天,周恩来派中共中央统战部秘书长齐燕铭等四人,从西柏坡星夜赶往北平,为党中央打前战。他们到达时,叶剑英拿着周恩来追加的报告,传达特别指示:接收北京饭店和中南海。周恩来心中已有初步计划,北京饭店供政协代表下榻,中南海作为筹备新政协会议的办公地点。

  整个中南海只有勤政殿驻扎着傅作义的一个连,齐燕铭请华北军区程子华兵团派连队进驻,让傅作义部放下武器离开。此前进入北平的各路单位在全城“占领”空房,谁也没动中南海的2000余间房屋。没有人说明此处将作为中共中央驻地,但大家心照不宣,似乎都在等待着特别的主人到来。

  恋恋不舍双清别墅

  1949年3月25日上午,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到达清华园火车站,先在颐和园休息,当晚进驻香山。香山易于防空便于警卫,是叶剑英为中共中央勘察选定的暂居之所,山上原有熊希龄创办的香山慈幼院,房屋三千多间,动员师生迁走,不需整修即可入住。

  5月,中南海清理工作初见成效,周恩来、林伯渠、李维汉等在丰泽园建筑群中找到几间保存相对完好的房子栖身。丰泽园位于南海北岸的西侧,其中东配院题匾菊香书屋,自成一座标准四合院。1949年,此院已不见一盆菊花,根据楹联“庭松不改青葱色,盆菊仍靠清净香”,可推想全盛时期黄花分外香的情景。起初,林伯渠住在菊香书屋,周恩来带着他的工作班子搬进来时,林伯渠看他们人多就把房子让了出来。周恩来在菊香书屋居住的时候,已经组织修建科整修,准备迎接毛泽东。

  当时的中南海丝毫没有皇家园林的优美华丽,处处凋残破损,枯枝败叶当阶罩,腥臭弥漫太液池。华北军区三百名士兵放干污水,忙活了一个春天,才把至少百年没清理过的淤泥挖净,淤泥里甚至还挖出不少枪支和手榴弹。战士们又从山上采来条石砌湖岸,建码头,引泉水,养鱼类,到1949年夏天,中南海终于碧波荡漾。

  新任北平市市长叶剑英坚持要求毛泽东搬到四面有围墙的中南海,周恩来也劝他“还是听父母官的吧”。毛泽东一则非常喜欢香山清新安静的环境,二则忌讳中南海住过慈禧、光绪、袁世凯等。他对周恩来说:“中南海过去是什么人住的地方,这个你是知道的,我们住进去不妥,我是不想进去的!”叶和周几次劝说,毛皆反对,连说“不谈不谈!”

  最后,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做出决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搬进中南海,毛泽东个人没有反对的“权利”了。1949年6月的一天,他坐在双清别墅的凉亭中,无奈地对叶子龙说:“听人劝,吃饱饭。搬就搬吧。你也准备准备,咱们进城!”毛泽东并不是一下子就搬进中南海,从6月份开始入住,实际几个月来总是两头跑,隔不久就要回香山住,恋恋不舍,直到开国大典前夕才正式定居中南海。

  不要厕所要大窗

  坐北朝南的五间正房有匾额紫云轩,原是皇帝日常读书的地方,整修的时候,周恩来特别强调毛主席的书房要设计得大些,尽量保持古典建筑原貌。北房成一明两暗的形式,挂有紫云轩匾额的房子是这五间中的当中一间,是个过厅。东侧的两间是通间,做毛泽东的起居室,成东西向的长方形。许多去过他起居室的人,印象最深的都是他的床,靠里的一侧堆满书,毛泽东只睡靠外的半张床。

  西侧的两间有墙相隔,靠过厅的一间曾是江青的寝室,但她在这里住的次数很少,更多的时间是住在南房。南房松寿斋与北房紫云轩结构相同,其中东侧两间供江青起居,靠近过厅的一间是卧室,西侧两间后来住了李敏和李讷。

  菊香书屋最初的整修规模很小,毛泽东入住后始终不同意为修房子花钱,后来只好趁他出差的时候突击修建了两个卫生间,毛泽东和江青各一个,毛泽东的厕所按照他的习惯建成了蹲式的。1958年,在工作人员的再三劝说下,毛泽东终于同意整修菊香书屋。院内所有建筑房顶扒掉,墙体增高,做通风道,然后重新盖房顶。房外走廊拓宽,房内铺硬木地板。窗户扩大,做了双层的钢窗,这样房间里的阳光更充足了,视野开阔。做这样的改造,是因为毛泽东的警卫王敬先发现毛特别喜欢大窗户,出访苏联时住在有落地窗的房间时心情格外好。晚年毛泽东搬到游泳池去住,据说一个重要原因是那里有落地大窗。改造之前的菊香书屋是传统式的小窗户,院内柏树阴影重重,加上瓦房飞椽,遮挡得毛泽东寝室和办公室内光线很差,除非夏季,平常即使是白天也须借用灯光照明。

  首批进驻中南海的机构除了中共中央办公厅,还有中央军委和中央宣传部。从西柏坡到北京,这两大机关始终不离毛泽东左右,可见他最重视的武器是枪杆子和笔杆子。中央军委驻扎在中海之畔的居仁堂,抗战胜利后,李宗仁曾在这里办公,傅作义的“华北剿总”指挥部也设在这里。中共中央宣传部主要分布在怀仁堂附近的庆云堂。庆云堂有四个院子,其中的一个曾是中宣部管理和审查电影的部门办公处,每逢新片审看时,中南海各单位的人都闻讯过来蹭电影。

  在游泳池会见赫鲁晓夫、李宗仁

  中南海室外游泳池为民国时期修建,水泥砌的池子,年长日久已经裂缝。毛泽东喜爱游泳,刚到中南海的几年就在这个池子里游,一到冬季没法下水,只好到清华大学的室内游泳池,但路途遥远没有时间常去。他始终不提在中南海修游泳池的事。1954年,趁毛泽东出差的时候,江青做主在玉泉山为他建了一个室内游泳池,事先没有告诉毛泽东,修建太仓促,面积很小,毛回京之后很生气,认为浪费了钱,一次也没下去过。中南海的游泳池工程悄然开始,由中央建工部城市建筑设计院建造,分露天、室内两个。当建筑图纸报送上来时,毛主席先是高兴地说:“终于有了可以游泳的游泳池了。”接着自语道:“会不会超过预算?”又交代:“超过的话,就用我的稿费。”

  新建的泳池用乳白色瓷砖贴面,顶部有专设水槽,以攀扶休息和保护水质;池底铺白色马赛克,其间嵌有6条黑色道线;入水扶梯设在深水区,是纯铜制成的,池内游一圈距离,长度为100多米;岸上池边通道,是红色缸砖铺就的,两边还有简易跳台各一座。每到夏季来临,在规定开放时间内,中南海游泳池人满为患,有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也有家住附近的孩子,平均每天都在150人上下。毛泽东一来,泳池里的人很紧张,自动上岸站着不动,毛泽东就招呼大家下来一起游,有时还童心大起把池边的人突然拉下水。

  毛泽东最喜欢室内游泳池,水温适宜,重点是休息室窗子大,棚顶高,采光好,一建好后,他不仅常来游泳,还爱在这里留宿,甚至在这里接待宾客。1958年,赫鲁晓夫初次访华,毛泽东就在游泳池边跟他举行会谈。8月1日,他穿着游泳裤披着浴袍跟一身正装的赫鲁晓夫见面,一再邀请赫鲁晓夫下水。赫鲁晓夫扑腾了两下就向工作人员要来救生圈趴在水里,而毛泽东则大秀泳技,还在水里直立浮起,以站姿与赫鲁晓夫交谈,令赫鲁晓夫颇为惊讶。此前一天,苏联方面提出让远程潜艇进入中国沿海,在颐年堂,毛泽东站起来指着赫鲁晓夫的鼻子质问“什么叫做联合舰队?”双方不欢而散。泳池会谈大大舒缓了气氛,中苏关系有了短暂的缓和,有损中国主权的联合舰队议题也就此作罢。

  1965年7月,李宗仁夫妇回大陆,毛泽东也是在游泳池接见他们,并一起游泳。当时双方恰好开了一个与水有关的玩笑,毛泽东看着李宗仁说:“嘿,德邻先生,你上当了!”李宗仁为之一怔。“蒋介石骂我们做‘匪’,你这一次回来不是误上贼船了吗?”毛泽东说后哈哈大笑,在座的人跟着也笑起来。李宗仁一时不知如何应答,秘书程思远脱口而出:“主席,我们搭上慈航渡登彼岸了。”毛泽东颇为赞许。

  人生最后十年除了泳池哪也不去住

  1966年上半年,中央办公厅趁毛主席离京外出巡视考察期间,对菊香书屋紫云轩居宅进行一次维修。当毛主席7月18日回到丰泽园后,发现园内所有的房子都修葺一新,大为不悦,一气之下搬到游泳池不肯回来。但游泳池根本没有能供人长期居住办公的房间。毛泽东说:“那个更衣室我看就可以。”更衣室很狭小条件并不适合,他说:“太小了怕什么,只要能摆个床铺,有张桌子、椅子不就可以了嘛。”最后工作人员只好将游泳池的小传达室略作布置使之成为卧室,休息大厅则成为毛主席的书房兼会客室。泳池没有厨房,饭菜仍在菊香书屋做,再给他端过来。

  人生最后十年,毛泽东就是在泳池度过的,他在这里会见了尼克松、田中角荣等重要外宾。基辛格曾四次来此处见毛泽东,他这样回忆从中南海西门进入后去往游泳池的路程:“绕过红墙,我们经过一条甬道,开头的一段路两旁都是平常的房子,看不出那些外观平庸的院墙后面有些什么样的建筑。过了一大段路,两旁的房屋不见了,这里一边是湖一边是树林。毛泽东的住房单独在一处,外表简单平常,这里可以是任何一个低级官员的住处。眼前看不出有特殊的安全措施。”

  经身边工作人员一再动员,1974年,毛泽东终于同意将游泳池南面几处旧的小平房拆掉,新盖一座房间宽敞、高大明亮、抗震能力强的房子,即202别墅。别墅有卧室、书房、会客厅,还有几间附属用房,有宽敞的走廊连接室内游泳池。施工中特别强调人员的绝对可靠,首先要求各施工单位的党组织对人员进行认真审查,再经警卫局保卫部门严格把关。施工现场的重要部位,中南海的警卫部队日夜设哨看守。工程中的各种管道、风口、顶棚等处都有专人巡回检查。验收时,除组织人工细致检查外,还请卫生、防化及反窃听等有关部门带上仪器进行防原子、防化学、防辐射等等检测。1974年底,202工程完工,但毛泽东还是坚决不去住,有人劝说将丰泽园菊香书屋整修一下住回去,他说:“我讲过,我就住在这里,哪都不去。丰泽园我也不去。就住在这儿!”


  1976年6月,毛泽东因患心肌梗塞已被抢救一次,虽经多方抢救,病情一直不见好转。7月28日凌晨,大地突然颤动起来,泳池卧室的门窗玻璃“哗啦啦”地响个不停,地下也有拖拉机般轰轰的响声,毛泽东的病榻摇晃不止。这时,有人喊:“小周,快!主席的头。”工作人员周福明听见喊声,立即抱着毛泽东的头部,弓下身挡住,以防止房子掉下东西砸着毛泽东,其他工作人员赶紧找到一个大被单,几个人拉住四角,罩在毛泽东的床铺上面。不多时,回到家中休息的华国锋,被地震摇醒后,也飞快赶到毛泽东的住所。天亮后发现,中南海东八所的几段院墙和围绕中南海的大墙多处震倒,少数房子被震塌。经医生同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把毛泽东用担架转移到抗震能力很强的202别墅。

  搬到202别墅当夜下了大雨,又有较强的余震,但在室内几乎没什么感觉。毛泽东醒来执意要回泳池。他得知这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决定后显得无可奈何,用含糊不清的话说:“既然是常委们的决定,只好如此。”43天后,毛泽东于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在202别墅病逝。

  (参考资料:舒云《从西柏坡到中南海》,树军《中南海备忘录》,王凡《红墙记忆》等)

http://history.sina.com.cn/bk/ds/2013-10-20/090971546.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2 07:52 , Processed in 0.03162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