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86|回复: 1

文革期间上海人是怎么吃的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3-3-3 23: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革期间上海人是怎么吃的


食牵涉太广,说起来很难面面俱到,难免挂一漏万,看来要各位随时补充。首先是粮食定量供应,普通成人每月2731斤。发行粮票各省市都有。与众不同的是当年全国只要上海发行过半两的粮票。半两的粮票用途甚多,能够买一根油条(听说当时全国最大的油条是武汉的,一根油条要收二两粮票);或者一碗小馄饨;或者一碗鸡粥。广东的朋友千万留意了:上海的鸡粥绝对不是广东的那种。它只是一碗白粥,浇上一点鸡酱油!当时每碗5分。要吃鸡得另外买;或者一块奶油蛋糕(其实是蛋白蛋糕)……

  要购买米,光有粮票不行,还得带购粮证,到家里附近指定的粮店才能购买。每人每月2731斤得定量中,规定了供应大米和籼米的比例,这个比例每月在粮店公布。粮食不够吃的,会把自家的大米定量让给别人,交换得到对方的粮票。比如一斤大米可能掉换一斤二两籼米,等等。

  基本上,一切点心类食品,包括饼干,都是要收粮票的。

  买肉凭票,到七十年代末才取消。此前,上海每人每月配给猪肉1.50(在全国看还是比较高的了)。当时猪肉均价约每斤1元。认识卖肉的,让他在操刀的时候有所倾斜,绝对是当时上海人无上的荣耀。而当时对于猪肉的这些施行总裁们,气势之盛,也绝对不亚于水浒中的郑大官人!

  购买熟食的话,0.50元的一张肉票,能够买到比如说0.80元的熟肉(红肠、叉烧之类),这也是合理的,由于熟肉经过加工,售价里含有加工费,该当净肉收取肉票。熟食店里的鸡头鸭脚不收票,能够买来下酒?!如果经济许可的话。当然,也能够托人到山东买来便宜的花生,炒炒下酒,但是香烟和老酒也都要票。

  买鱼要鱼票,买蛋要蛋票,买豆制品要豆制品票……只有蔬菜和酱菜不要票。

  鸡鸭鹅等禽类每年大节日(春节,国庆)供应一次。按照户口分大户小户,供应的份量不同。每到这等时候,小菜场里半夜三点钟开始排队,也有用菜篮子当作人参加站队的。要买到这个可怜的禽类过节,大致得花68小时,脚也要冻僵。家中人多的,还能够替换。排队过程中,当然争吵难免。整个菜场人头潮涌,兴盛繁荣,谁能不过节?谁能不抓住这个一年一度难得的机会比较好地打打牙祭?

  这种肉食供应情况,继文革十年后,还延长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逐渐好转而陆续取消。

  所以,普通人都识相,非不得已,绝不到别人家里吃饭。

  然而,自家人就不同。从外地回家,家长疼惜本人地孩子,常常把肉票用到刀口上。看到大家都不去碰那肉,家长作主,用筷子夹了肉往归来聚会的孩子碗里拣,同时也不遗忘拣给家中的小小孩。小孩子不懂事的,瞪着眼睛看,不能让他们向隅而泣啊。大人们天然都相让。而外地归来聚会的孩子呢,长者赐,不敢辞,嘴里含着肉也不知肉味,眼里噙着的泪水,禁不住滴落到喉咙里,倒是咸咸苦苦的。这肉,是长亲和家人嘴巴里省下来让本人吃的啊,吃着,就有点像吃着亲人的肉!不是他们身上的肉,而是能够让他们身上长肉的营养精神。 多年以后,长亲墓木已拱。当年推食时的慈爱愁容,伴随着血缘中的遗传音讯,在后人的心底和身上,就一样留到了永久。

  饭店不需要肉票,只是,不会有太多的人有足够的钞票。

女孩儿永久是父亲的掌上明珠。不是最小,也要偏怜,更何况从小体弱多病,显得特别的娇。尽管家境不大好,父亲兜里只需有点钱,会带上女儿,来到淮海路的西餐馆,叫个汤和牛排,坐在一旁看着女孩儿吃的甜。这种情景与如今母亲带孩子到肯德基吃肌肉包一样,但是心境完全不同。现在是母亲怕吃胖了;那时是父亲囊中羞涩。直到小女孩哭着撒娇:爸爸,你不吃,我一个人怎样吃得下去?你不吃,我也不吃了,我们就耗着。没有办法,爸爸才不情愿地为本人叫了个汤,才看到孩子破涕为笑。

  当年的上海,逛街,逛公园,妻子给丈夫和孩子买冷饮,本人欣赏着亲人吃的;或者丈夫买了好吃的单给妻子和孩子品尝而自得其乐的,不在少数。君子固穷,伤哉贫也!你没有任何办法改变本人的经济环境,别说努力了,要卖命也没有地方好卖(也有卖血的,当然得不偿失)。想做生意?那叫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道路?那是找死!


  上海人上班路远,半夜普通都吃食堂。单位食堂不必交肉票(上面有计划供应,这一点条件会比外地好得多),但要交油票。油票是每人每月半斤或四两(也比不少地方多),到外地出差,要掉换全国粮票,也得按比例交油票。在那食品贫乏的年代,肚子里缺少油水,每月半斤油是不够用的,只好处处留神节省着用。比如煎带鱼,锅子里只放一点点油,慢火,不时把锅子挪移,让油能够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一位长亲说,她至今不舍得把用过的油倒掉,虽然如今这么点油真实值不了什么钱,比起倒掉的剩菜价值差远了。这可能就是当年油票在潜认识中的影响。
 食堂里一顿饭大概0.150.20元。标准配置为:一块大排骨,0.1元,一盘素菜0.03元,一碗汤0.01元;米饭2两约0.04元。

  客亦知乎汤司令否?汤司令来源于当时流行的一部描写解放战争的电影,是国军将领汤恩伯。他亮相时,卫兵喊:汤司令到!给人印象深刻。而现行的汤司令们,则是男大当婚的小伙子,为了省钱,食堂里每顿只吃一碗汤(0.01)下饭。下班以后,还得本人动手,努力打制结婚用的家具,营养和膂力,天然都大大透支。若干年后,听到时代精英英年早逝的报道,总不由想到汤司令,一声叹息。

  说到营养,当时牛奶是凭医生证明订购,每天早上送来或者自取。奶粉则凭婴儿出生证明。

  探望病人,能够买听装乐口福,这是当时一种有点像阿华田的冲服饮品。

  上海人走亲戚,看朋友,流行买蛋糕,有下列品种:小方盒,每盒一元。一个半软硬板纸白色方盒子(价值一角),里面能够放:一整块的方形素蛋糕,或者10个心形蛋糕;或者10块蛋白蛋糕;或者10干点,如椒盐袜底酥之类。方盒或者园盒整个奶油蛋糕,大小不等,价格不同。过年用的,多数园形,直径较大,盒子也高。水果蛋糕:这是一种高密度的蛋糕,咖啡色,很真实,油水也足,价钱最贵,外形像枕头面包,每个3.5元。

  早餐。普通都知道,上海人习惯吃泡饭,过饭的,能够是隔夜剩菜,或者酱菜。有时想开荤,买两根油条(每根4分,粮票半两),煎开成段放碗里,加点酱油,一家人尝个鲜。

  破费点,外面吃的,有:大饼:3分,甜的4分;粢饭团(里面包一根油条,加红糖粉少许)约一毛几分,按粢饭团的份量而异(1两,1两半,2……);肉馒头5分;豆沙馒头5分;白馒头3……

  点心店里坐下来吃的,有:生煎馒头,每客4个,0.12元;咖喱牛羊肉汤:2(清汤,无肉的5);大汤团,每个4分;煎锅贴3分;豆浆:淡浆3分;咸浆5分,甜浆5……

  小馄饨0.12元;大馄饨0.20元;阳春面8(2);排骨面2……

  热天供应冷面,清冷面,每两6分。加浇头有各种品种,另计。

  能够带走或买回家吃的——糕团。双酿团9(里面包有酥糖盒豆沙两种馅子),黄团7分;豆沙条头糕6分;方糕5……

  小小孩总是嘴馋,母亲最会体谅,不时表示给孩子买块糕团。买到家里,孩子一看,欢喜雀跃,父母看着,当然都笑得灿烂,甜到心底……

  下面说说糖烟酒。当年,这是一个零碎

  食糖凭票每人每月供应半斤,比较宽裕,由于亲邻常有买不完的,能够问人家要来买。糖果凭证不凭票。普通的,有各种什锦糖,就是不同品种糖果的混合。上海人最喜欢的,是到淮海路和陕西南路交界处的哈尔滨食品店买的糖果。该店是上海糖果西点第一块牌子,前店后厂,食品都是本店制造,很有特征。路过哈尔滨附近,远远就能闻到香甜的气味,是挡不住的诱惑,脚,会很天然地迈进去。

  哈尔滨的蛋糕、西点、巧克力、糖果,都有本店牌子的包装,糖果的纸头也书明哈尔滨字样。吃起来,和市面上的大路货有明显的不同。价钱,也就稍稍贵一点点。那年头,任谁也不敢脱离工农兵广大群众啊。

  你可能会欣喜地发觉,竟然至今还有这么多大白兔奶糖的粉丝。那可是上海至今不倒的食品名牌。我本人是每年过年必买的。


http://www.longdang.org/bbs/view ... 6amp%3Btypeid%3D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3-3 23: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册时间2005-6-2
1#跳转到 »倒序看帖
打印字体大小: tT
发表于 2011-12-18 20:42 | 只看该作者

[70年代] [转帖]文革期间上海人是怎么吃的

食牵涉太广,说起来很难面面俱到,难免挂一漏万,看来要各位随时补充。首先是粮食定量供应,普通成人每月27-31斤。发行粮票各省市都有。与众不同的是当年全国只要上海发行过“半两”的粮票。“半两”的粮票用途甚多,能够买一根油条(听说当时全国最大的油条是武汉的,一根油条要收二两粮票);或者一碗小馄饨;或者一碗鸡粥。广东的朋友千万留意了:上海的“鸡粥”绝对不是广东的那种。它只是一碗白粥,浇上一点鸡酱油!当时每碗5分。要吃鸡得另外买;或者一块“奶油”蛋糕(其实是蛋白蛋糕)……

  要购买米,光有粮票不行,还得带购粮证,到家里附近指定的粮店才能购买。每人每月27-31斤得定量中,规定了供应大米和籼米的比例,这个比例每月在粮店公布。粮食不够吃的,会把自家的大米定量让给别人,交换得到对方的粮票。比如一斤大米可能掉换一斤二两籼米,等等。

  基本上,一切点心类食品,包括饼干,都是要收粮票的。

  买肉凭票,到七十年代末才取消。此前,上海每人每月“配给”猪肉1.50元(在全国看还是比较高的了)。当时猪肉均价约每斤1元。认识卖肉的,让他在操刀的时候有所“倾斜”,绝对是当时上海人无上的荣耀。而当时对于猪肉的这些“施行总裁”们,气势之盛,也绝对不亚于水浒中的郑大官人!

  购买熟食的话,0.50元的一张肉票,能够买到比如说0.80元的熟肉(红肠、叉烧之类),这也是合理的,由于熟肉经过加工,售价里含有加工费,该当“折”成“净肉”收取肉票。熟食店里的鸡头鸭脚不收票,能够买来下酒 ?!如果经济许可的话。当然,也能够托人到山东买来“便宜”的花生,炒炒下酒,但是香烟和老酒也都要票。

  买鱼要鱼票,买蛋要蛋票,买豆制品要豆制品票……只有蔬菜和酱菜不要票。

  鸡鸭鹅等禽类每年大节日(春节,国庆)供应一次。按照户口分“大户”和“小户”,供应的份量不同。每到这等时候,小菜场里半夜三点钟开始排队,也有用菜篮子当作人参加站队的。要买到这个可怜的禽类过节,大致得花6-8小时,脚也要冻僵。家中人多的,还能够替换。排队过程中,当然争吵难免。整个菜场人头潮涌,兴盛繁荣,谁能不过节?谁能不抓住这个一年一度难得的机会比较好地打打牙祭?

  这种肉食供应情况,继文革十年后,还延长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逐渐好转而陆续取消。

  所以,普通人都识相,非不得已,绝不到别人家里吃饭。

  然而,自家人就不同。从外地回家,家长疼惜本人地孩子,常常把肉票用到刀口上。看到大家都不去碰那肉,家长作主,用筷子夹了肉往归来聚会的孩子碗里拣,同时也不遗忘拣给家中的小小孩。小孩子不懂事的,瞪着眼睛看,不能让他们向隅而泣啊。大人们天然都相让。而外地归来聚会的孩子呢,长者赐,不敢辞,嘴里含着肉也不知肉味,眼里噙着的泪水,禁不住滴落到喉咙里,倒是咸咸苦苦的。这肉,是长亲和家人嘴巴里省下来让本人吃的啊,吃着,就有点像吃着亲人的肉!不是他们身上的肉,而是能够让他们身上长肉的“营养”精神。 多年以后,长亲墓木已拱。当年“推食”时的慈爱愁容,伴随着血缘中的遗传音讯,在后人的心底和身上,就一样留到了永久。

  饭店不需要肉票,只是,不会有太多的人有足够的钞票。

  “女孩儿永久是父亲的掌上明珠。不是“最小”,也要“偏怜”,更何况从小体弱多病,显得特别的娇。尽管家境不大好,父亲兜里只需有点钱,会带上女儿,来到淮海路的西餐馆,叫个汤和牛排,坐在一旁看着女孩儿吃的甜。这种情景与如今母亲带孩子到“肯德基”吃肌肉包一样,但是心境完全不同。现在是母亲怕吃胖了;那时是父亲囊中羞涩。直到小女孩哭着撒娇:“爸爸,你不吃,我一个人怎样吃得下去?你不吃,我也不吃了,我们就耗着”。没有办法,爸爸才不情愿地为本人叫了个汤,才看到孩子破涕为笑。

  当年的上海,逛街,逛公园,妻子给丈夫和孩子买冷饮,本人欣赏着亲人吃的;或者丈夫买了好吃的单给妻子和孩子品尝而自得其乐的,不在少数。君子固穷,伤哉贫也!你没有任何办法改变本人的经济环境,别说努力了,要卖命也没有地方好卖(也有卖血的,当然得不偿失)。想做生意?那叫“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道路?那是找死!

  上海人上班路远,半夜普通都吃食堂。单位食堂不必交肉票(上面有计划供应,这一点条件会比外地好得多),但要交油票。油票是每人每月半斤或四两(也比不少地方多),到外地出差,要掉换全国粮票,也得按比例交油票。在那食品贫乏的年代,肚子里缺少“油水”,每月半斤油是不够用的,只好处处留神节省着用。比如煎带鱼,锅子里只放一点点油,慢火,不时把锅子挪移,让油能够“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一位长亲说,她至今不舍得把用过的油倒掉,虽然如今这么点油真实值不了什么钱,比起倒掉的剩菜价值差远了。这可能就是当年“油票”在潜认识中的影响。
 食堂里一顿饭大概0.15-0.20元。标准配置为:一块大排骨,0.1元,一盘素菜0.03元,一碗汤0.01元;米饭2两约0.04元。

  客亦知乎“汤司令”否?“汤司令”来源于当时流行的一部描写解放战争的电影,是“国军”将领汤恩伯。他亮相时,卫兵喊:“汤司令到!”给人印象深刻。而现行的“汤司令”们,则是男大当婚的小伙子,为了省钱,食堂里每顿只吃一碗汤(0.01元)下饭。下班以后,还得本人动手,努力打制结婚用的家具,营养和膂力,天然都大大透支。若干年后,听到时代精英“英年早逝”的报道,总不由想到“汤司令”,一声叹息。

  说到营养,当时牛奶是凭医生证明订购,每天早上送来或者自取。奶粉则凭婴儿出生证明。

  探望病人,能够买听装“乐口福”,这是当时一种有点像阿华田的冲服饮品。

  上海人走亲戚,看朋友,流行买“蛋糕”,有下列品种:“小方盒”,每盒一元。一个半软硬板纸白色方盒子(价值一角),里面能够放:一整块的方形素蛋糕,或者10个心形蛋糕;或者10块蛋白蛋糕;或者10块“干点”,如“椒盐袜底酥”之类。方盒或者园盒整个奶油蛋糕,大小不等,价格不同。过年用的,多数园形,直径较大,盒子也高。水果蛋糕:这是一种高密度的蛋糕,咖啡色,很真实,油水也足,价钱最贵,外形像枕头面包,每个3.5元。

  早餐。普通都知道,上海人习惯吃泡饭,“过饭”的,能够是隔夜剩菜,或者酱菜。有时想开荤,买两根油条(每根4分,粮票半两),煎开成段放碗里,加点酱油,一家人尝个鲜。

  破费点,外面吃的,有:大饼:3分,甜的4分;粢饭团(里面包一根油条,加红糖粉少许)约一毛几分,按粢饭团的份量而异(1两,1两半,2两……);肉馒头5分;豆沙馒头5分;白馒头3分……

  点心店里坐下来吃的,有:生煎馒头,每客4个,0.12元;咖喱牛羊肉汤:2角(清汤,无肉的5分);大汤团,每个4分;煎锅贴3分;豆浆:淡浆3分;咸浆5分,甜浆5分……

  小馄饨0.12元;大馄饨0.20元;阳春面8分(2两);排骨面2毛……

  热天供应冷面,清冷面,每两6分。加浇头有各种品种,另计。

  能够带走或买回家吃的——糕团。双酿团9分(里面包有酥糖盒豆沙两种馅子),黄团7分;豆沙条头糕6分;方糕5分……

  小小孩总是嘴馋,母亲最会体谅,不时表示给孩子买块糕团。买到家里,孩子一看,欢喜雀跃,父母看着,当然都笑得灿烂,甜到心底……

  下面说说“糖烟酒”。当年,这是一个“零碎”。

  食糖凭票每人每月供应半斤,比较宽裕,由于亲邻常有买不完的,能够问人家要来买。糖果凭证不凭票。普通的,有各种“什锦糖”,就是不同品种糖果的混合。上海人最喜欢的,是到淮海路和陕西南路交界处的哈尔滨食品店买的糖果。该店是上海糖果西点“第一块牌子”,前店后厂,食品都是本店制造,很有特征。路过“哈尔滨”附近,远远就能闻到香甜的气味,是挡不住的诱惑,脚,会很天然地迈进去。

  哈尔滨的蛋糕、西点、巧克力、糖果,都有本店牌子的包装,糖果的纸头也书明“哈尔滨”字样。吃起来,和市面上的“大路货”有明显的不同。价钱,也就稍稍贵一点点。那年头,任谁也不敢“脱离工农兵广大群众”啊。

  你可能会欣喜地发觉,竟然至今还有这么多大白兔奶糖的粉丝。那可是上海至今不倒的食品名牌。我本人是每年过年必买的。
收藏分享
0
赞囧
老木匠

白银老克勒

帖子1476 精华9 积分5202 金钱3390 个大头 注册时间2010-10-25
2#
发表于 2011-12-18 21:38 | 只看该作者
定粮:普通成人每月27-31斤。
======================
重体力劳动是36斤,特重是40.5斤,炉前、装卸等超重工种,45斤。建筑工人算是特重,40.5斤,我一直吃到80年代

大饼里还有一种“米翻饼”,我老欢喜吃格,酸几几,有点湿嗒嗒,两片搭了一道,3分1两粮票

冷饮,棒冰4分,雪糕8分,紫雪糕好像是1角8,简装****1角9分,中砖4角4分……

芝麻、豆沙汤团4分一只,肉汤团5分一只
TOP
弄堂里的家

白银老克勒

帖子1792 精华1 积分5640 金钱3734 个大头 注册时间2010-11-20
3#
发表于 2011-12-18 23:12 | 只看该作者
那个时期(70年代算是出差)在松江上班,每周上班时(我是星期天的晚上到松江)都到德大吃过中饭走的,记得一次一个人中午到德大西餐馆吃饭,那时候店里是一批年纪较轻的服务员,我坐下后一翻钱包(规矩是先买单先付钞票和粮票)没有一点粮票知道套餐是吃不成了,又不甘心无获而归于是细看菜单找找有没有不要粮票的餐点,菜单是压在餐桌的玻璃台面下工夫不负有心人果真在桌面的台板下看到“蛋炒饭”是没有粮票要求的,于是我招呼服务员点了蛋炒饭一份,服务员在收了钱后又要粮票,我说不会吧?我指着菜单让她看于是这次不用粮票的蛋炒饭吃成了。
TOP
亭子间爷叔
海上寻梦人

钻石老克勒

帖子2266 精华29 积分7018 金钱5507 个大头 注册时间2008-10-26
4#
发表于 2011-12-19 1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我姓钱

我的一位亲戚户口在苏州,因身体不好和老婆住在上海,到春节,可按户口一人分一份“年货”——有半斤花生、半斤红枣、一包蜜饯、半斤糖果、?斤年糕、还有鱼、肉等等,都是一点点的。他老婆当然不舍得放弃,要他回苏州领,结果因天气冷半夜气喘发作而亡。
躲进小楼成一统,哪管春夏与秋冬
TOP
安妮
anni

居民小组长

帖子1011 精华1 积分3318 金钱2055 个大头 来自上海 卢湾 注册时间2010-11-21
5#
发表于 2011-12-19 13:42 | 只看该作者
食牵涉太广,说起来很难面面俱到,难免挂一漏万,看来要各位随时补充。首先是粮食定量供应,普通成人每月27-31斤。发行粮票各省市都有。与众不同的是当年全国只要上海发行过“半两”的粮票。“半两”的粮票用途甚多,能够买一根油条(听说当时全国最大的油条是武汉的,一根油条要收二两粮票);或者一碗小馄饨;或者一碗鸡粥。广东的朋友千万留意了:上海的“鸡粥”绝对不是广东的那种。它只是一碗白粥,浇上一点鸡酱油!当时每碗5分。要吃鸡得另外买;或者一块“奶油”蛋糕(其实是蛋白蛋糕)……

  要购买米,光有粮票不行,还得带购粮 ...
我姓钱 发表于 2011-12-18 20:42

    记得那时我们家定粮才是29斤/月/人,而我们家有两个发育期的小伙子,粮票每月都不够用,每到每月20日后,我妈妈要愁死了,家里没米了,又没有粮票买米了,这种情景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有时我大姨妈给我妈妈一些,因为她家都是女孩子,并且部队定粮比较高些.后来我上大学了,定粮加到32斤多点/月,我老开心厄,好帮阿拉妈妈分担点.
TOP
chong5
重五

白面老开

帖子812 精华0 积分2656 金钱1681 个大头 注册时间2009-9-11
6#
发表于 2011-12-19 15:42 | 只看该作者
记得每月26日开始可以买下月定量,寅吃卯粮。
自然灾害期间发糕饼券,可买中秋月饼,广式金腿、百果之类。
那时大学生每月伙食标准12.5元,中专生10.5元。
TOP
林德旗下寸草生

象牙老开

帖子1202 精华2 积分4400 金钱3053 个大头 注册时间2011-7-21
7#
发表于 2011-12-19 16:34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肯定都吃的不好。

那个时候要是就有转基因技术就好了,东西长的快,敷生品种多,物质就会多一些。
TOP
彼得

商会会长

帖子10133 精华37 积分33275 金钱22768 个大头 注册时间2009-7-8
8#
发表于 2011-12-19 22:39 | 只看该作者
小辰光我去米店买米,把米袋套了出米口,灌完米后,习惯用手敲几记出米口的木箱,希望再落下来点米,只听营业员大喝一声:小赤佬手贱啊!米店门口总有一人把地上的米粒扫起来带回去吃。

lucia
弄堂天使

洋场大亨

帖子6044 精华3 积分20015 金钱13708 个大头 性别女 来自徐汇 注册时间2011-4-3
12#
发表于 2011-12-21 12:23 | 只看该作者

我出生没多少辰光就文革开始了,我不晓得哪讲各文革期间是66年呢?还是66—76年之间?
这个愉园弄堂是在淮海路(常熟路口),我记得我去排队买过西瓜,自家带锅子去的。

另:关于米,我还记得各辰光一个月配给5斤大米。阿拉外婆就买来大米,用一只老大的匾,将大米+籼米混在一起,最后再煮饭吃。有时遇到有好的籼米卖,就叫我们姐弟轮流去排队。
天使之歌:“咪咪吃一块鸡蛋糕,咪咪吃一块鸡蛋糕,咪咪吃一块鸡蛋糕,咪咪吃一块鸡蛋糕……”——张天翼《大林和小林》
TOP
五味草堂

商会会长

帖子12089 精华1 积分37122 金钱25169 个大头 注册时间2009-11-25
13#
发表于 2011-12-21 16:16 | 只看该作者
小辰光我去米店买米,把米袋套了出米口,灌完米后,习惯用手敲几记出米口的木箱,希望再落下来点米,只听营业员大喝一声:小赤佬手贱啊!米店门口总有一人把地上的米粒扫起来带回去吃。
彼得 发表于 2011-12-19 22:39

我敲到是伐敲,但是一只库啷头要低下去看看,看看箱子里还有米搭了海伐?记得有一次买好米出粮店门,八营业员叫牢,我回头还讲,我钞票付特了,叫我做啥?但是再看地廊,我米袋破了一只洞,米散了一地,营业员老好,帮我把米袋袋缝好,我拎了米,开开心心回家。
TOP
彼得

商会会长

帖子10134 精华37 积分33278 金钱22770 个大头 注册时间2009-7-8
14#
发表于 2011-12-21 19:52 | 只看该作者
么想到弄堂里嘎西多人小辰光倸敲过米箱!小辰光的记忆引起大家共鸣,当时的生活条件是蛮清苦,但也是温馨的。
TOP
彼得

商会会长

帖子10134 精华37 积分33278 金钱22770 个大头 注册时间2009-7-8
15#
发表于 2011-12-21 20:00 | 只看该作者
我出生没多少辰光就文革开始了,我不晓得哪讲各文革期间是66年呢?还是66—76年之间?
这个愉园弄堂是在淮海路(常熟路口),我记得我去排队买过西瓜,自家带锅子去的。

另:关于米,我还记得各辰光一个月配给5斤大米。阿拉外婆就买来大米,用一只老大的匾,将大米+籼米混在一起,最后再煮饭吃。有时遇到有好的籼米卖,就叫我们姐弟轮流去排队。
lucia 发表于 2011-12-21 12:23

我也去愉园买过西瓜肉,当时排队老长,天使的愉园照片左侧就是当时卖西瓜的地方(现在的红玫瑰理发厅),里厢还可以堂吃。
讲起买米,14块3一斤是最差的籼米,如果有贵一点的籼米14块7一斤,大家马上相告去买,大米好像16块3一斤,
TOP
彼得

商会会长

帖子10134 精华37 积分33278 金钱22770 个大头 注册时间2009-7-8
16#
发表于 2011-12-21 20:03 | 只看该作者
我敲到是伐敲,但是一只库啷头要低下去看看,看看箱子里还有米搭了海伐?记得有一次买好米出粮店门,八营业员叫牢,我回头还讲,我钞票付特了,叫我做啥?但是再看地廊,我米袋破了一只洞,米散了一地,营业员老好,帮我把米袋袋缝好,我拎了米,开开心心回家。
五味草堂 发表于 2011-12-21 16:16

草堂小辰光也去买米啊?哈,握记手!老早米店备有针线,粮食不好浪费,浪费粮食才故!社会提倡节约粮食。
TOP
五味草堂

商会会长

帖子12089 精华1 积分37122 金钱25169 个大头 注册时间2009-11-25
17#
发表于 2011-12-21 20:38 | 只看该作者
草堂小辰光也去买米啊?哈,握记手!老早米店备有针线,粮食不好浪费,浪费粮食才故!社会提倡节约粮食。
彼得 发表于 2011-12-21 20:03

    伐晓得彼得小辰光吃过伊拉克蜜枣伐?蜜枣的味道我现在还记得,蜜蜜甜,当时物资匮乏,吃啥都香,现在小人吃巧克力都嘎门相,当年要是有块巧克力吃,我牙缝也要舔半半60天。
TOP
彼得

商会会长

帖子10134 精华37 积分33278 金钱22770 个大头 注册时间2009-7-8
18#
发表于 2011-12-21 21:01 | 只看该作者
伐晓得彼得小辰光吃过伊拉克蜜枣伐?蜜枣的味道我现在还记得,蜜蜜甜,当时物资匮乏,吃啥都香,现在小人吃巧克力都嘎门相,当年要是有块巧克力吃,我牙缝也要舔半半60天。
五味草堂 发表于 2011-12-21 20:38

伊拉克蜜枣还记得的,当时我国援助伊拉克,伊拉克穷来西,只有蜜枣,一时上海市场伊拉克蜜枣交关,我了勒东海糖果厂劳动包糖,看到走道上堆满了一袋袋蜜枣,就用麻袋装,老不卫生的。
TOP
水草清清
清清

洋场大亨

帖子5270 精华1 积分17407 金钱10729 个大头 性别女 来自上海 注册时间2010-11-11
19#
发表于 2011-12-21 21:26 | 只看该作者
伊拉克蜜枣还记得的,当时我国援助伊拉克,伊拉克穷来西,只有蜜枣,一时上海市场伊拉克蜜枣交关,我了勒东海糖果厂劳动包糖,看到走道上堆满了一袋袋蜜枣,就用麻袋装,老不卫生的。
彼得 发表于 2011-12-21 21:01

伊拉克蜜枣好像会得传染肝炎的,后来就么了。
人与人的相识是种缘分。人与物、人与景又何尝不是?
TOP
lucia
弄堂天使

洋场大亨

帖子6044 精华3 积分20015 金钱13708 个大头 性别女 来自徐汇 注册时间2011-4-3
20#
发表于 2011-12-21 23:0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去愉园买过西瓜肉,当时排队老长,天使的愉园照片左侧就是当时卖西瓜的地方(现在的红玫瑰理发厅),里厢还可以堂吃。
讲起买米,14块3一斤是最差的籼米,如果有贵一点的籼米14块7一斤,大家马上相告去买,大米好像16块3一斤,
彼得 发表于 2011-12-21 20:00

    哈哈,看样子侬大不了我几岁,阿拉是同龄人,哈哈。西瓜不大甜,反正就是老大的北方瓜的咪道,好像没瓜子,据说瓜子要做种子,或者炒成西瓜子出售。堂吃也是为了留下瓜子。
    侬讲到米的价钱,我一看,好像是这个价钱。

马踏飞燕片

轧闹猛
帖子17 精华0 积分53 金钱34 个大头 注册时间2011-12-3
21#跳转到 »
发表于 2011-12-30 1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老木匠

    冷饮,棒冰4分,雪糕8分,紫雪糕好像是1角8,简装****1角9分,中砖4角4分……
    紫雪糕应该是1角2分,中砖2角1分
TOP
马踏飞燕片

轧闹猛
帖子17 精华0 积分53 金钱34 个大头 注册时间2011-12-3
22#
发表于 2011-12-30 1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我姓钱

     要购买米,光有粮票不行,还得带购粮证,到家里附近指定的粮店才能购买。每人每月27-31斤得定量中,规定了供应大米和籼米的比例,这个比例每月在粮店公布。粮食不够吃的,会把自家的大米定量让给别人,交换得到对方的粮票。比如一斤大米可能掉换一斤二两籼米,等等。
 规定了供应大米和籼米的比例这个比例每月在粮店公布。不是每月公布,一直有规定格,大米每人5斤,到后来文革后,才规定80岁以上老人定粮25斤可以全部买大米。好的大米一百斤为17元1角,一般为16元4角。仙米为14元7角,好一点15元3角或15元7角。
TOP
马踏飞燕片

轧闹猛
帖子17 精华0 积分53 金钱34 个大头 注册时间2011-12-3
23#
发表于 2011-12-30 1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我姓钱

买鱼要鱼票,买蛋要蛋票,买豆制品要豆制品票……只有蔬菜和酱菜不要票

季买菜要小菜卡格,就是供应现在大白菜,每旬每人只能4分。当年大白菜每斤2分。每个月分上旬、中旬、下旬格。
   
TOP
马踏飞燕片

轧闹猛
帖子17 精华0 积分53 金钱34 个大头 注册时间2011-12-3
24#
发表于 2011-12-30 1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lucia

    这个愉园弄堂是在淮海路(常熟路口),我记得我去排队买过西瓜,自家带锅子去的。

是堂吃西瓜,必须把西瓜子留下滴!
TOP
马踏飞燕片

轧闹猛
帖子17 精华0 积分53 金钱34 个大头 注册时间2011-12-3
25#
发表于 2011-12-30 1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五味草堂

     伐晓得彼得小辰光吃过伊拉克蜜枣伐?蜜枣的味道我现在还记得,蜜蜜甜,当时物资匮乏,吃啥都香,现在小人吃巧克力都嘎门相,当年要是有块巧克力吃,我牙缝也要舔半半60天。
至从有了伊拉克蜜枣上海每年开始流行肝炎
TOP
lucia
弄堂天使

洋场大亨

帖子6044 精华3 积分20015 金钱13708 个大头 性别女 来自徐汇 注册时间2011-4-3
26#
发表于 2011-12-30 2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lucia

    这个愉园弄堂是在淮海路(常熟路口),我记得我去排队买过西瓜,自家带锅子去的。

是堂吃西瓜,必须把西瓜子留下滴!
马踏飞燕片 发表于 2011-12-30 17:47

    对,我特侬一样各呀!
天使之歌:“咪咪吃一块鸡蛋糕,咪咪吃一块鸡蛋糕,咪咪吃一块鸡蛋糕,咪咪吃一块鸡蛋糕……”——张天翼《大林和小林》
TOP
flyingblue
小鹿

帮会头目

帖子3301 精华8 积分10416 金钱6821 个大头 性别女 来自上海 注册时间2011-2-4
27#
发表于 2011-12-30 2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木匠

    冷饮,棒冰4分,雪糕8分,紫雪糕好像是1角8,简装****1角9分,中砖4角4分……
    紫雪糕应该是1角2分,中砖2角1分
马踏飞燕片 发表于 2011-12-30 17:18

    紫雪糕是2角2分,大雪糕1角2分,******7角6分。中****确实是4角4分
TOP
lucia
弄堂天使

洋场大亨

帖子6044 精华3 积分20015 金钱13708 个大头 性别女 来自徐汇 注册时间2011-4-3
28#
发表于 2011-12-31 08:59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那时蟹很便宜,一幢楼热热闹闹拆蟹粉——
反正记得物资贫乏就动脑筋吃——
我外婆买了蘑菇头,就是现在扔掉的部分,放黄豆,用许多油+盐炒好,和着泡饭吃,我还记得我外婆把熟花生弄碎放在白脱里真香——
有时供应紧张时,我还会去排队买青菜、小带鱼,菜场很热闹,难得去菜场我很兴奋,觉得菜场太有劲了——
天使之歌:“咪咪吃一块鸡蛋糕,咪咪吃一块鸡蛋糕,咪咪吃一块鸡蛋糕,咪咪吃一块鸡蛋糕……”——张天翼《大林和小林》
TOP
parisiica
二樓亭子間小鬼頭

洋行买办

帖子725 精华0 积分2441 金钱1605 个大头 性别男 注册时间2010-2-21
29#
发表于 2011-12-31 09:56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肯定都吃的不好。

那个时候要是就有转基因技术就好了,东西长的快,敷生品种多,物质就会多一些。
林德旗下寸草生 发表于 2011-12-19 16:34

     脑子也转基因了
QUELQUES BRAISES ECHAPPEES DES CENDRES D'UN AMOUR SI LOIN DEJA...NOS RAISONS RENONCENT MAIS PAS NOS MEMOIRES!
TOP
弄堂老娘

五好居民

帖子114 精华0 积分542 金钱228 个大头 注册时间2009-3-10
30#
发表于 2012-1-9 20:26 | 只看该作者
食牵涉太广,说起来很难面面俱到,难免挂一漏万,看来要各位随时补充。首先是粮食定量供应,普通成人每月27-31斤。发行粮票各省市都有。与众不同的是当年全国只要上海发行过“半两”的粮票。“半两”的粮票用途甚多,能够买一根油条(听说当时全国最大的油条是武汉的,一根油条要收二两粮票);或者一碗小馄饨;或者一碗鸡粥。广东的朋友千万留意了:上海的“鸡粥”绝对不是广东的那种。它只是一碗白粥,浇上一点鸡酱油!当时每碗5分。要吃鸡得另外买;或者一块“奶油”蛋糕(其实是蛋白蛋糕)……

  我姓钱 发表于 2011-12-18 20:42
要购买米,光有粮票不行,还得带购粮 ...

弄_堂小亜菽

模范居民

帖子400 精华0 积分1309 金钱806 个大头 性别男 注册时间2011-10-17
31#跳转到 »
发表于 2012-1-10 12:01 | 只看该作者

定粮:普通成人每月27-31斤。
======================
重体力劳动是36斤,特重是40.5斤,炉前、装卸等超重工种,45斤。建筑工人算是特重,40.5斤,我一直吃到80年代

大饼里还有一种“米翻饼”,我老欢喜吃格,酸几几,有点湿嗒嗒,两片搭了一道,3分1两粮票

冷饮,棒冰4分,雪糕8分,紫雪糕好像是1角8,简装****1角9分,中砖4角4分……

芝麻、豆沙汤团4分一只,肉汤团5分一只
老木匠 发表于 2011-12-18 21:38

“米翻饼”,就是现在的“酒酿饼

与纳一道回忆过去  O(∩_∩)O~~

TOP
long_dang
弄_堂小亜菽

模范居民

帖子400 精华0 积分1309 金钱806 个大头 性别男 注册时间2011-10-17
32#
发表于 2012-1-10 12:14 | 只看该作者
小辰光我去米店买米,把米袋套了出米口,灌完米后,习惯用手敲几记出米口的木箱,希望再落下来点米,只听营业员大喝一声:小赤佬手贱啊!米店门口总有一人把地上的米粒扫起来带回去吃。
彼得 发表于 2011-12-19 22:39

小辰光窝里养鸡,经常到附近米店,乘店员不注意的时候,头亚了米柜台下头,伸长子手朝做样品的米罐头(一般用塘瓷碗)迅速抓一把就溜。。。。。
与纳一道回忆过去  O(∩_∩)O~~

TOP
chong5
重五

白面老开

帖子812 精华0 积分2656 金钱1681 个大头 注册时间2009-9-11
33#
发表于 2012-1-11 10:18 | 只看该作者
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无需凭票敞开供应的伊拉克蜜枣,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普通中国人知道这个国度,可能就始于这种蜜枣,而非后来的海湾、两伊、伊拉克战争。然而不多时日,这种蜜枣在市场上销声匿迹,原因是它背上了传播肝炎的恶名。
其实它可能是无辜的。那时没有塑料袋,用大麻袋包装并压制得很紧,需拆袋扳开使沾满蜜汁的枣分离,有时在地上铺层报纸、麻袋就干开了。勺舀不便,手抓称量极常见。那时饮食小摊,前客用过的碗匙简单洗洗,后客就用了,没有严格的消毒。况且物资匮乏,人们一般都营养不良缺乏抵抗力,肝炎的蔓延爆发找到了替罪羊。试想盛产蜜枣的国家和地区,并以此为主食的当地民众,岂不要病倒一片?
后来陈云文选中提到了这段往事:“1962年货币流通量达到130亿元,而社会流通量只要70亿元,另外60亿元怎么办?就是搞了几种高价商品,一下子收回60亿元,市场物价就稳定了”。这里的“几种高价商品”,包括伊拉克蜜枣。
这种蜜枣,学名称海枣、又称椰枣、枣椰,果实椭圆形,据说,果实最大的有如鸡蛋,产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北部,可作水果鲜食或制成蜜饯,是产地人民的主要食品。每年穆斯林斋月前后每个阿拉伯家庭必备。伊拉克是椰枣最古老的故乡,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被称为“绿色金子”。
上海世博会沙特馆,外形似一艘高悬于空中的“月亮船”,在地面和屋顶栽种了150棵外观类似椰子树的枣椰树,形成一个树影婆娑、沙漠风情浓郁的空中花园,以及1600平方米的巨幕影院,使之成为最热门的场馆。
在漕溪路、南丹路徐汇区政府附近的路边,也能见到这种枣椰树,冬天树身都穿上了塑料外套。可能是气候原因,只见开花,很少见到结果,如果有也小如檀香橄榄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2 12:19 , Processed in 0.05101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