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03|回复: 1

《炎黄春秋》2004年第5期  遇罗克的冤案是如何披露出来的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60

帖子

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
发表于 2010-1-25 02: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祝晓风、张浩宇
" p5 F/ z+ G6 l( }3 P1 p# `; x( e
1 v' \! S2 c5 ?" S5 F; j8 r. b    1978年冬天,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光明日报》编辑、记者苏双碧的家里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她就是遇罗克的母亲王秋琳。 ) @- S, V" z4 y2 z: k
* X& G8 c0 i+ h& _
 王秋琳的到来,是因为苏双碧几天前(1978年11月15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评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这是“文革”后第一篇为吴晗平反的文章。在文章中苏双碧说了这样一段话:“这是‘四人帮’发迹时制造的最早的一桩大冤案,姚文元打着批判《海瑞罢官》的招牌,把和海瑞有一点‘关系’的人统统打下去,仅是这么一个文字狱,就在全国制造了成千成万的冤案。……今天我们就是要平冤狱,包括你姚文元《评新编》造成的以批《海瑞罢官》为中心的文字狱,都必须一个一个地清算,一个一个地平反。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冤狱不平反就不足以平民愤,冤案不昭雪就不足以快人心。”王秋琳就是看到了这段话,看到了要为与吴晗冤案有关的人平反的希望,才费尽周折找到作者苏双碧的家中。
2 x6 z: S4 C# \6 Q) o- I4 b3 s9 @$ ~' ^
一进门,王秋琳就直截了当地问苏双碧:“你在文章里说,凡是和《海瑞罢官》的案子有关的人都要平反。吴晗是市长,你写文章替他平反,那么,老百姓你们管不管?我的儿子是老百姓,也跟这个案子有关,是被枪杀的。他的事情你管不管?”
$ u6 v% t; I* q7 q3 }1 u; _; j; F$ C2 `
面对这位母亲,苏双碧的回答脱口而出:“如果真是个错案,按照党‘有错必纠’的政策,当然应该平反。”这一句话,点燃了王秋琳心中的希望,苏双碧清楚地看到了她眼中闪出的亮光。 3 o, P3 w& `1 D. e+ ?

/ }0 l- |  B$ Z王秋琳从衣袋里掏出一封早已准备好的信,是写给苏双碧,同时转呈《光明日报》的。信很短,只有三四百字,大体上讲了这样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遇罗克在姚文元发表评判吴晗的文章以后,写了一篇题为《和机械唯物论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的文章。第二,遇罗克的《出身论》是批判反动“血统论”的。第三,遇罗克于1970年3月5日被枪毙,要求给予平反。 7 P9 w5 C% Y0 H3 F2 J
0 A4 r( B, m: t' d7 [& W0 p
虽然这封信的原件已找不到了,但苏双碧不仅清楚记得信的大概内容,而且对其字体之清秀印象深刻。他后来才知道,遇罗克的母亲王秋琳也是一位知识分子,曾任北京市工商联的政协委员和东城区人大代表,1957年由于为一名“右派”辩护,她自己也被划成“右派”。也正是在同一年,遇罗克的父亲遇崇基也被划成“右派”。1983年5月,王秋琳去世,享年63岁。她的二儿子、遇罗克的弟弟遇罗文回忆说:“她是个无比刚强的人,对人总爱面带微笑,但内心的痛苦死后我们才从她的日记中知道。……母亲上下班每次经过工人体育场———宣判哥哥死刑的地方,都要把头扭过去,不去看那个地方。” + Q: g! g% H5 L# E; J7 G

1 {+ i8 M, f9 z$ {; R1 t1 I3 V/ E& P查找尘封的冤情 4 y7 D4 o8 S9 N8 @
' z4 z2 q5 m7 K4 N+ N
王秋琳来访的第二天一早,苏双碧就向《光明日报》的领导汇报了这件事。当时的《光明日报》领导,特别是副总编辑马沛文对此十分重视。随后,光明日报社给北京市公安局开了一份介绍信,内容是:“派本报记者苏双碧到你处查看有关遇罗克的材料。”当天下午,苏双碧就持这封介绍信、骑自行车来到了北京市公安局。
" @) m$ z* a2 f6 y8 M% C% {8 w% `1 M) u+ F$ M8 Z. ~: J$ ~$ C
北京市公安局在查看了档案以后告诉苏双碧,遇罗克的档案并不在他们这里,而是在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他们帮苏双碧给法院打电话进行了联系之后,下午4点,苏双碧又骑车赶到了台基厂附近的市中级人民法院。 9 U5 M- l1 X$ _! i

9 H3 t, @9 Z' A: _' r# {" _一说遇罗克,法院的工作人员都知道,纷纷说档案就在某间屋子里的某个墙角。一名工作人员带领苏双碧来到这间专门存放“文革”期间档案的屋子里,地上布满了尘埃,看来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问这间屋子里的东西了。在一个被尘封的墙角边,苏双碧看到了一大摞半人多高的材料,他数了数,一共24卷,这就是有关遇罗克的全部材料。那位工作人员帮苏双碧把材料搬到一张乒乓球台边让他翻阅,但由于已经快到下班时间,他只能粗略地翻阅一下,因此,他先看了最后审判的情况和一些检举信,看看到底是以什么罪名判处遇罗克死刑的。 * Q" \& \6 u! H8 m
9 `0 T9 f& r! U! X. P* a
虽然是粗略地一翻,但在苏双碧的脑子里就已形成了初步的印象,他认为这的确是一桩冤案,应当给予平反。 3 G) D* t) H" K* d) F  A) t
- U! i, S4 {) z
但是,仅凭初步印象是不能作结论的。第二天,也就是王秋琳来访的第三天,苏双碧找到他的同事张义德、赵绍平,三个人一大早又来到了市中级人民法院。
; D- }! Y9 I% h. G% s* W$ d8 ?& D
- N1 Y- U# u- h% l- X6 o  z三个人围着乒乓球台,用了整整一天半的时间详细地查看了遇罗克的档案材料。把50多次审判记录一一翻阅之后,3个人都明白了事实的真相,也都感到了心情的沉重。他们看到,一个头脑清楚、才华横溢的青年,仅仅因为说了几句真话,就被冠以诸多严重的罪名,直至最后被夺去生命。他们还从材料中看出,逮捕遇罗克的主要原因就是《出身论》,但因为这毕竟只是个观点问题,构不成死罪,于是遇罗克就被一而再、再而三地“上纲”,直至成为“现行反革命”。在审判中,没有事实依据,预审庭这样告诉遇罗克:“你交待也要定罪,不交待也要定罪,我们是用毛泽东思想看透了你的罪行。”因此,在判决书上也没有任何具体的东西,全都是各种抽象的罪名,如“大造反革命舆论”、“思想反动透顶”、“扬言要暗杀”、“组织反革命小集团”等等。然而,就是这些莫须有的罪名结束了一个优秀青年的生命。20年后,当苏双碧忆起当时的感受,仍“觉得心里发麻”。 / b. p* k; X2 ~
7 t$ n$ j& `) C1 G( d$ S3 J
1979年1月,北京召开了后来被列为改革开放20年大事之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此会的第一阶段持续了一个月左右。在1月26日的会议上,马沛文发言时谈到“文革”的封建专制,特别提到了遇罗克,说这名优秀青年是“封建法西斯主义的无辜牺牲品”。他还在会上念了王秋琳、遇罗峰写给苏双碧及《光明日报》社的信,读了抄录的遇罗克的几段日记。其中一段,马沛文在20年后接受我们采访时依然印象深刻、脱口而出。遇罗克的日记说,“比如说,乒乓球队获胜,是因为毛泽东思想挂帅,那么人们不禁要问,篮球队不也学习毛著吗?苏联队不是没学吗?为什么中国败给了苏联呢?讲不出来了。这是用政治讲不通的问题。” 3 ~7 H; H- F( P; H

, q6 O! |3 v! r马沛文当时就在会上说,遇罗克的这种思想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1978年,报纸才开始批判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作宗教的错误,可是,在12年前,遇罗克这名青年就在日记中鄙视这种蒙昧主义了。“这样一位具有大无畏的反潮流精神的勇敢青年,这样一位善于独立思考、并有独立见解的优秀青年,竟然被当成不可饶恕的罪犯予以处决。这说明‘四人帮’横行期间,中国的社会是多么黑暗!”
* q6 L5 @! M- ^7 {
8 B! ]& ?1 @* q: \" @8 E; j4 v后来,《光明日报》正式致函北京市公安局,要求为遇罗克平反。 : D7 W  v( \0 u- f

5 v, G* Q3 \( l北京市公安局对此积极配合,立即开始了认真的调查、平反工作。 % Y- \2 y1 b8 J8 M5 `

( b# ~* {! [5 E# N& f+ u还历史以真实
4 I! t6 v2 R6 S8 t6 v- {1 ^8 u0 d
9 a7 S) Y# R" T8 {6 R, p  P历史从尘封中显现出来。人们看到,遇罗克是无罪的,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以生命对抗强权、捍卫真理的英雄。
) ]$ Q$ V7 }6 a; z* Y6 c7 C4 `/ g- h8 P. C7 D+ \: A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刊登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由此揭开了长达10年之久的“文革”浩劫的序幕。文章刊出以后,很多人对其观点并不赞同,但是,真正撰文予以反驳的人却寥寥无几。是24岁的遇罗克挺身而出,“道他人之不敢道,言他人之不敢言”,以一篇长达15000多字的《人民需不需要海瑞》反驳姚文元。1966年2月13日这篇长文被压缩并改题为《和机械唯物论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发表在《文汇报》的一角。在文章中,遇罗克批驳了姚文元对历史和现实的曲解,明确地说:“姚文元同志代表了存在于思想界中的机械唯物论的倾向。我觉得和这种倾向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 # L7 _. ]6 `2 {/ H. Y5 H
1 P! ^3 c& ]0 ^' |4 b" ^/ C9 v
为了这篇文章,年轻的遇罗克曾被揪斗审问多次。 6 c/ \$ Q# P3 R+ c
; Y' p' L, Z. i, F
1966年底,遇罗克又因《出身论》一文,再次为当权者所不容。 ! B0 l) ~- D; @1 {; E: K# ^
6 ~7 t- D( ~0 ?* G3 X5 [: r
《出身论》针对的是社会上流布极广的封建血统论。遇罗克通过对当时一副著名的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剖析,指出了血统论的荒谬本质。他说:“这副对联不是真理,是绝对的错误。”“它的错误在于:认为家庭影响超过了社会影响,看不到社会影响的决定性作用。说穿了,它只承认老子的影响,认为老子超过了一切。实践恰好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家庭影响,家庭影响服从社会影响。”他粗略地统计了“非红五类出身”的青年的庞大数字,指出“多少无辜青年,死于非命,溺死于唯出身论的深渊之中。面对这样严重的问题,任何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不能不正视,不能不研究。”遇罗克坚信“重在表现”,坚信“人是能够选择自己的前进的方向的。这是因为真理总是更强大,更有感召力。”他尖锐地指出,坚持血统论的人“不晓得人的思想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所以他们不是唯物主义者”。 - P- X0 e; f- q3 J$ m0 m
& S, y- U4 X  j- _
《出身论》的出现,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很多人争相传抄、议论,很多读者从全国各地写信给遇罗克,表达自己的感动之情。更有很多因出身而备受磨难的青年流着眼泪把文章读完。
: F' E* w) j* w5 h- ?. u- ]: m6 Q! T) n. a* p2 Y+ ]
同时,《出身论》也受到了血统论者的强烈抨击。1967年4月14日,“中央文革”成员戚本禹公然宣布:“《出身论》是大毒草,它恶意歪曲党的阶级路线,挑动出身不好的青年向党进攻。”
0 H+ ]7 g! @  n
; r" v4 o8 C3 \& h( `+ \- |1968年1月5日,遇罗克被捕。 % y7 I  C6 a% N. T: P4 b

2 ?) w$ c5 A" _9 f; @在狱中,遇罗克实践了自己“开始坚强,最后还坚强”的誓言。几十次审讯,他从不屈服。当预审庭宣布:“你公开点名攻击姚文元就是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时,遇罗克凛然回答:“我不知道姚文元是无产阶级司令部的人。”当预审庭说他攻击中央首长时,他理直气壮:“我认为陈伯达是左倾教条主义者。”此外,遇罗克还曾当面指责预审庭:“这是什么时代?!(你们)还有点实事求是吗?”“把我没有的东西,强加在我头上,你们这样做不行!” 0 K. k1 u. l! U3 F# d

) d  d2 H& j6 j9 S, o& H5 P4 ]4 U! @0 p1 q当听到审讯人员骂他“死反革命”的时候,清醒敏锐的遇罗克了解到了自己面临的危险。他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最起码的请求:“希望政府能将某些检举材料核实一下,并听一听我个人的申诉。”他说:“我还年轻,还没有对党和人民有所贡献,死了不好。”他开始一遍遍地写检查,写材料,目的在于拖延时间。但是,他的请求遭到了冷冷的拒绝。
% J& F: l' S9 E( g6 t/ J" \# y6 E; M
  B) c; a$ j+ |& N1970年3月5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里,在排山倒海的“打倒”声中,27岁的遇罗克被宣判死刑,并立即执行。
( ?) @7 _; V6 F# f- x+ [" a  R, N' N: y; P$ {/ r' M
遇罗克遇害的第二天,在北京的街头曾出现“为遇罗克烈士报仇”的标语。 1 S. I+ _1 _, ?& S1 j: K9 G

/ U" |% i- j9 ~9 d4 r: j( j用手抄出来的历史    * G* E1 G+ |9 Q
, i& E* ]7 @. j( O- M
了解了真实情况以后,苏双碧等人开始为遇罗克的平反工作做准备。他们一方面把已掌握的有关材料提供给北京市公安局,作为重审的证据;另一方面,苏双碧开始就这些材料着手为报纸撰写平反文章。
) t. E8 b! h  d) M9 p) l) E7 c- Y
7 s: p4 L( e& j- v, Y% \9 N此时,《光明日报》的领导觉得为这样的冤案平反,光靠写理论文章恐怕力度不够,于是报社又派出张天来、王晨两名记者开始采访写大通讯。张天来、王晨又到法院等有关部门搜集、抄录遇罗克的日记、生平自传,采访他的家人,做了大量的工作。 4 g/ v% _+ v# z4 }8 O
  T; S8 Z% ?% i! |9 e% Y
这期间,有关人员转来了一张胡耀邦写来的条子。条子的内容大致是:现在社会上正在搞张志新的问题,这种案子现在比较多,据说《光明日报》也在弄,有一个典型,建议这篇文章先不要上。胡耀邦的意见主要是出于对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考虑。为此,苏双碧手中的稿子停了下来。而张天来已写了大通讯的第一稿。 1 ^' r5 k! z( P4 E7 w, J5 P
& O" n1 q3 }. h9 F' Z
虽然没有在报纸上刊登有关遇罗克的文章,但是,社会上已开始到处传颂遇罗克的事迹了。1979年,很多人都在读遇罗克的文章,很多人传抄遇罗克的日记和诗,甚至在一些正式会议上,都有人公开朗诵遇罗克的诗文。遇罗克作为思想解放的先驱和勇士,得到了越来越多群众的了解和崇敬。 , F2 ^5 i1 |0 i

  o- ~! O. ^, h但人们也许并不知道,这些真实感人、鼓舞人心的诗文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呢?其实,它们全部是经过苏双碧、张义德的手,从遇罗克厚厚的24卷档案材料中,一字一句地誊抄出来并传播出去的。凭借他们的笔,依靠他们的口,人们了解到在身边曾经发生过怎样令人发指的冤案,人们开始懂得那个被冠以“现行反革命”罪名的遇罗克实际上是怎样的一位英雄。 ; p& v# B4 g& W9 }7 x

% t2 i( z* f! p- {) b1 ~! K8 m! D: V' x被抄出的遇罗克的日记是从1966年1月到8月的一部分。其中有很多早已为人熟知。
9 R  J& B2 V5 d/ N; j6 L7 U/ ?) |& c2 @1 X
1966年2月15日,《文汇报》发表了《和机械唯物论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一文,在日记里,遇罗克这样勉励自己:“凭心而论,《文汇报》大部分删得也还不失本来面目,文笔依然犀利,论点也还清楚。敢道他人之不敢道,敢言他人之不敢言。足以使朋友们读了振奋,使认识我的人知道生活并没有把我逼垮。难道我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吗?天下之大,谁敢如我全盘否定姚文元呢?那些折中的文章,名为否定实是肯定的作者,可有我的态度鲜明、立场坚定?这时候,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真理是在我这一边的,姚文元诸君只是跳梁的小丑。‘尔曹身与名俱灭’,在历史面前,正是他们在发抖。” & H. q' W/ u/ `2 E$ e. L; ~, W  n

* r" q) [1 w3 M0 \5月3日:×××××号召,对毛无限崇拜、无限信仰,把真理当成宗教。任何理论都是有极限的,所谓无限是毫无道理的。
, {( u  U& H+ h6 F
  s6 X3 l7 \, e& x5 S/ I6月12日:晚上看到受批判的电影《红日》。这么一部深受束缚的片子所以受批判,就是因为里面有一些东西是真实的。今天要求的决不是什么“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而要求的是“革命的空想主义”。要一切死人活人给我们说假话,欺骗人民。希望现实也去迁就那些假话。……但是,在事实面前,当权者永远觉得会有压力。今天的文化大革命运动这么不正常,即可作为明证。
; O$ D) Y2 k. n8 y6 y7 R- b9 c! M+ K5 f% n7 M+ J' z
8月26日:我想,假若我也挨斗,我一定要记住两件事:一、死不低头;二、开始坚强最后还坚强。 + T0 S5 |$ J) `( p4 G& u3 P* K

9 F1 ]& I, t6 ], k. M这些日记上的话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 R: N7 {; t, G. k" a3 f# ~4 \- _2 Y4 A
除日记之外,社会上还流传着遇罗克的遗诗,最著名就是那首《赠友人》: * b- ~2 q# o8 D1 n9 E. I
9 l8 E0 v& _1 T6 I9 s) t) C
攻读健泳手足情,遗业艰难赖众英。
* P; ^: z; E/ @
6 d5 c+ b. {7 V: M; r未必清明牲壮鬼,乾坤特重我头轻。
/ Y% x' ^. j/ B& V. [
/ Z! ^  H. s8 o“逆风恶浪中的雄鹰”与”划破夜幕的陨星”
9 O+ b) @3 h  T
% h: R( b9 u9 W  {" M, d1979年11月21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再审判决:“原判以遇罗克犯反革命罪,判处死刑,从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上都是错误的,应予纠正,……宣告遇罗克无罪。”
- |9 e& `+ j) M5 i
$ V: {9 k( K7 m+ }! T, f1980年,由于公安局已经做出平反的结论,北京出版社的《新时期》杂志找到了苏双碧,要求刊登有关遇罗克的报道。于是,苏双碧完成了那篇停下许久的文章。1980年6月,《新时期》第4期登出了他的《逆风恶浪中的雄鹰———遇罗克》。1980年7月15日,《北京日报》再次刊发了此文。 " Z4 I' E, v5 [- f" {4 W7 t2 z
0 F. o& k3 q% G8 Y
在这篇文章中,苏双碧就占有的材料详尽介绍了遇罗克的“坎坷曲折的生活道路”,讲述了他与恶势力不屈不挠的斗争,首次披露出一些蒙在积尘之下的历史事实。他以“逆风恶浪中的雄鹰”的形象赞美遇罗克的斗争精神。在文章的最后,苏双碧激情澎湃:“遇罗克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血没有白流。正是许许多多的张志新、史云峰、遇罗克式的革命先驱的血,擦亮了中国人民的眼睛,使他们看清了林彪、‘四人帮’封建法西斯的狰狞面目。一个遇罗克倒下去,千万个遇罗克站起来;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上的怒吼,不正是遇罗克的心声吗?伟大的中国人民将永远纪念他。”
$ ?& G: E& U( f5 }4 t* W# o( K0 o5 D5 ~. J7 j
大通讯后来主要由王晨执笔,也经过了几次大改。1979年秋天,王晨开始去中国社科院读研究生。这期间,又因为上面有指示不宜过于集中地报道这一类事情,所以稿子一放就是一年。1980年的六七月间,《光明日报》社又请王晨执笔再写遇罗克。在劲松的那间小屋中,经过记者几个昼夜的连续写作,一篇新闻史上的名作终于问世了。
3 j6 E" P( D0 C0 r$ c4 a7 D& [4 C# B5 F1 M% d$ h# s$ u
1980年7月21日、22日,王晨、张天来的长达20000字的文章《划破夜幕的陨星———记思想解放的先驱遇罗克》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更细致地介绍了遇罗克生前的事迹,以及他在狱中的斗争。他们将这位“思想解放的先驱”比作“划破夜幕的陨星”。文章说:
' C0 G& U8 R7 M, a% \. i% b2 E1 X/ Y
那些扭转乾坤、功昭日月的巨星,那些有创造发明,能利国福民的名星,将永远被人们称颂。然而,人们也不会忘记,当银汉低垂、寒凝大地,我们民族蒙受巨大苦难的时候,那拼将自己全部的热,全部的力,全部的能,划破夜幕、放出流光的陨星。虽然看来它转瞬即逝了,却在千万人的心头留下了不熄的火种。恰似长夜的10年动乱中,被残酷杀害的青年遇罗克,就是这样一颗过早陨落了的智慧之星。
9 l7 T7 c: w- b5 i% t  C& V3 _1 S3 G8 D. z% t/ D$ i0 q
副总编辑马沛文亲自为这篇长文写了编者按,编者按说: ; @  s; [# ~+ ^& d0 C: ^$ c

7 i1 R2 o( |0 ]( [% e0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下面这篇通讯描述的就是思想解放的先驱者、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遇罗克如何被“毁灭”的悲剧。他的思想,他的才华,他的抱负,对国家、对人民该是多么“有价值”,如果能让他顺利成长起来,对我们的事业该是多么有用处!可是,在“唯成分论”风行的日子里,受歧视,遭打击,绝了他前进的路,最后,在现代迷信泛滥,封建专制猖獗的10年动乱中,这样一位异常优秀而又风华正茂的青年被彻底“毁灭”掉了。遇罗克能经受得住种种考验,“就是因为他始终信仰马克思主义,始终热爱社会主义。”今天,我们看着他感动人的事迹,看着他启发人的文章和日记,吟音他激励人的“乾坤特重我头轻”的一类诗句,该从这个悲剧中吸取什么教训呢? 7 R" J9 |( ^3 S7 ?. l% C2 h
, {$ O! N; Y7 _2 h, o7 o
在文章最后的“附记”中,作者对遇罗克的亲属、难友、同学、朋友,以及所有提供了第一手素材的人们,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后来,遇罗克全家都与《光明日报》社的有关记者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特别是苏双碧,他至今仍不能忘记遇罗克的妹妹遇罗锦的一次“天真”的谢礼。
, H. I3 K% w) j' ]2 Y% o' j2 y. q- j
那是在遇罗克平反之后,遇罗锦也得到了平反,她从监狱里被放出来,得到了680元的补助。一拿到钱,遇罗锦就立即给苏双碧和张义德打电话,希望请他们吃一顿饭,以表示对他们帮助遇罗克平反的谢意。然而,苏双碧在电话中严肃地拒绝了她的好意。他说:“这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我们从工作出发,可以帮你哥哥把问题搞清楚,帮他平反,但是如果吃了你的饭,就不好说话了。”于是,遇罗锦只好买来几块巧克力,专门送到报社,交给苏双碧和张义德二人,用她自己的方式表达心中最真挚的情感。 ; N8 n4 F: U6 u; {

( H, _9 Z1 Q  ]: d遇罗克的事迹见报之后,在社会引起了强烈而广泛的反响。一时之间,全国30余家报纸纷纷转载此文,新华社也转发了该文中的六七千字。遇罗克这个名字一下子为全国所知,同时也必将为后世铭记。
' O. h+ v2 ^7 N* M* N) e
4 L/ \3 o: o/ n# f. C5 P(蒋遵和摘自《炎黄春秋》2004年第5期作者 祝晓风、张浩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5

主题

1942

帖子

72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27
发表于 2020-12-23 16: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披露尘封的冤情  Q4 @6 Q+ u8 d& [- `! y
——报道遇罗克冤案前后
. v  ~2 I$ \1 V  x/ @祝晓风 张洁宇 光明日报新闻内情
( Z& `( Q0 c! S& c6 F$ V; ?冬夜来访的母亲% B6 i7 {0 m( k. u$ g

' W9 B3 ^3 q5 u; s4 W  1978年冬天,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光明日报》编辑、记者苏双碧的家里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她就是遇罗克的母亲王秋琳。4 g" k/ _0 y% ^& f0 H

. Z3 ?. W7 `8 ?$ @( f5 k  王秋琳的到来,是因为苏双碧几天前(1978年11月15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评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这是“文革”后第一篇为吴晗平反的文章。在文章中苏双碧说了这样一段话:“这是‘四人帮’发迹时制造的最早的一桩大冤案,姚文元打着批判《海瑞罢官》的招牌,把和海瑞有一点‘关系’的人统统打下去,仅是这么一个文字狱,就在全国制造了成千成万的冤案。……今天我们就是要平冤狱,包括你姚文元《评新编》造成的以批《海瑞罢官》为中心的文字狱,都必须一个一个地清算,一个一个地平反。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冤狱不平反就不足以平民愤,冤案不昭雪就不足以快人心。”王秋琳就是看到了这段话,看到了要为与吴晗冤案有关的人平反的希望,才费尽周折找到作者苏双碧的家中。% Q) [1 K/ c: d6 n! H9 z' o6 Q
, }+ a8 @* R  E# {& |* `
  一进门,王秋琳就直截了当地问苏双碧:“你在文章里说,凡是和《海瑞罢官》的案子有关的人都要平反。吴晗是市长,你写文章替他平反,那么,老百姓你们管不管?我的儿子是老百姓,也跟这个案子有关,是被枪杀的。他的事情你管不管?”
) y: L7 E4 q; A& x; Q" S+ _: \" [1 d4 {
  面对这位母亲,苏双碧的回答脱口而出:“如果真是个错案,按照党‘有错必纠’的政策,当然应该平反。”这一句话,点燃了王秋琳心中的希望,苏双碧清楚地看到了她眼中闪出的亮光。
6 O1 N2 Z5 E( n; o( B
1 S4 @& ]2 l8 _7 n  M8 T  M- m' u  王秋琳从衣袋里掏出一封早已准备好的信,是写给苏双碧,同时转呈《光明日报》的。信很短,只有三四百字,大体上讲了这样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遇罗克在姚文元发表评判吴晗的文章以后,写了一篇题为《和机械唯物论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的文章。第二,遇罗克的《出身论》是批判反动“血统论”的。第三,遇罗克于1970年3月5日被枪毙,要求给予平反。9 b- {' U$ T9 b

+ d7 r3 ]/ w- [6 a; A; W  虽然这封信的原件已找不到了,但苏双碧不仅清楚记得信的大概内容,而且对其字体之清秀印象深刻。他后来才知道,遇罗克的母亲王秋琳也是一位知识分子,曾任北京市工商联的政协委员和东城区人大代表,1957年由于为一名“右派”辩护,她自己也被划成“右派”。也正是在同一年,遇罗克的父亲遇崇基也被划成“右派”。1983年5月,王秋琳去世,享年63岁。她的二儿子、遇罗克的弟弟遇罗文回忆说:“她是个无比刚强的人,对人总爱面带微笑,但内心的痛苦死后我们才从她的日记中知道。……母亲上下班每次经过工人体育场——宣判哥哥死刑的地方,都要把头扭过去,不去看那个地方。”
5 ?& \  T0 ^2 O% P6 q" v/ \& {; m/ }/ ?7 o: I7 q  p: @- v
查找尘封的冤情
8 s1 G3 J7 S$ F* n' M- A. D: k5 B' p7 N! d. q/ U9 Y* F
  王秋琳来访的第二天一早,苏双碧就向《光明日报》的领导汇报了这件事。当时的《光明日报》领导,特别是副总编辑马沛文对此十分重视。随后,光明日报社给北京市公安局开了一份介绍信,内容是:“派本报记者苏双碧到你处查看有关遇罗克的材料。”当天下午,苏双碧就持这封介绍信、骑自行车来到了北京市公安局。
1 y- b# t5 \; k  Q( A
6 U) ~) n& N: E, R  北京市公安局在查看了档案以后告诉苏双碧,遇罗克的档案并不在他们这里,而是在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他们帮苏双碧给法院打电话进行了联系之后,下午4点,苏双碧又骑车赶到了台基厂附近的市中级人民法院。
8 q3 A$ A. x( J2 U9 j( x6 v/ N! O( W0 L+ |" |* U9 |
  一说遇罗克,法院的工作人员都知道,纷纷说档案就在某间屋子里的某个墙角。一名工作人员带领苏双碧来到这间专门存放“文革”期间档案的屋子里,地上布满了尘埃,看来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问这间屋子里的东西了。在一个被尘封的墙角边,苏双碧看到了一大摞半人多高的材料,他数了数,一共24卷,这就是有关遇罗克的全部材料。那位工作人员帮苏双碧把材料搬到一张乒乓球台边让他翻阅,但由于已经快到下班时间,他只能粗略地翻阅一下,因此,他先看了最后审判的情况和一些检举信,看看到底是以什么罪名判处遇罗克死刑的。7 J0 ~  [2 T& }
- B6 D' V3 Z+ L$ m9 P8 _3 X" R7 W
  虽然是粗略地一翻,但在苏双碧的脑子里就已形成了初步的印象,他认为这的确是一桩冤案,应当给予平反。+ w$ e) m0 d* N4 f: f

- j& c6 \# U0 z* _  但是,仅凭初步印象是不能作结论的。第二天,也就是王秋琳来访的第三天,苏双碧找到他的同事张义德、赵绍平,三个人一大早又来到了市中级人民法院。
: |$ y) L. |/ z" v
6 u9 {  E" \# I% P3 G" j  三个人围着乒乓球台,用了整整一天半的时间详细地查看了遇罗克的档案材料。把50多次审判记录一一翻阅之后,3个人都明白了事实的真相,也都感到了心情的沉重。他们看到,一个头脑清楚、才华横溢的青年,仅仅因为说了几句真话,就被冠以诸多严重的罪名,直至最后被夺去生命。他们还从材料中看出,逮捕遇罗克的主要原因就是《出身论》,但因为这毕竟只是个观点问题,构不成死罪,于是遇罗克就被一而再、再而三地“上纲”,直至成为“现行反革命”。在审判中,没有事实依据,预审庭这样告诉遇罗克:“你交待也要定罪,不交待也要定罪,我们是用毛泽东思想看透了你的罪行。”因此,在判决书上也没有任何具体的东西,全都是各种抽象的罪名,如“大造反革命舆论”、“思想反动透顶”、“扬言要暗杀”、“组织反革命小集团”等等。然而,就是这些莫须有的罪名结束了一个优秀青年的生命。20年后,当苏双碧忆起当时的感受,仍“觉得心里发麻”。
8 H. d: P9 d: p% l! h% d
# e7 h# p6 Y& ^) i  1979年1月,北京召开了后来被列为改革开放20年大事之一、并终于得到全面肯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此会的第一阶段持续了一个月左右。在1月26日的会议上,马沛文发言时谈到“文革”的封建专制,特别提到了遇罗克,说这名优秀青年是“封建法西斯主义的无辜牺牲品”。他还在会上念了王秋琳、遇罗峰写给苏双碧及光明日报社的信,读了抄录的遇罗克的几段日记。其中一段,马沛文在20年后接受我们采访时依然印象深刻、脱口而出。遇罗克的日记说,“比如说,乒乓球队获胜,是因为毛泽东思想挂帅,那么人们不禁要问,篮球队不也学习毛著吗?苏联队不是没学吗?为什么中国败给了苏联呢?讲不出来了。这是用政治讲不通的问题。”( B- O6 F' u  V- F) U4 P3 h; u

( h& Z  Q8 x! `  马沛文当时就在会上说,遇罗克的这种思想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1978年,报纸才开始批判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作宗教的错误,可是,在12年前,遇罗克这名青年就在日记中鄙视这种蒙昧主义了。“这样一位具有大无畏的反潮流精神的勇敢青年,这样一位善于独立思考、并有独立见解的优秀青年,竟然被当成不可饶恕的罪犯予以处决。这说明‘四人帮’横行期间,中国的社会是多么黑暗!”
' B- ~$ N# [: n. u& c8 T  {% I5 _3 ^! V7 j( D: ]
  后来,《光明日报》曾正式致函北京市公安局,要求为遇罗克平反。
& h: q8 P( w& M5 E+ K, [# C5 F( H" j; x0 g6 F) t
  北京市公安局对此积极配合,立即开始了认真的调查、平反工作。
+ q7 ^2 w! }! @- Q) a8 j, c% Z$ y( W7 q5 p% \9 R* C4 T, U2 j* {
还历史以真实5 r7 m1 u# N! ?8 H' Z: r

' L2 F2 {  W7 r3 w8 I5 K4 S  历史被重新曝于光天化日之下。人们看到,遇罗克是无罪的,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以生命对抗强权、捍卫真理的英雄。# A6 h3 H  C  c2 G

0 N3 C6 S  L  \9 H# {! W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刊登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由此揭开了长达10年之久的“文革”浩劫的序幕。文章刊出以后,很多人对其观点并不赞同,但是,真正撰文予以反驳的人却寥寥无几。是24岁的遇罗克挺身而出,“道他人之不敢道,言他人之不敢言”,以一篇长达15000多字的《人民需不需要海瑞》反驳姚文元。1966年2月13日,这篇长文被压缩并改题为《和机械唯物论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发表在《文汇报》的一角。在文章中,遇罗克批驳了姚文元对历史和现实的曲解,明确地说:“姚文元同志代表了存在于思想界中的机械唯物论的倾向。我觉得和这种倾向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
- C9 U$ d9 B- ?* _  {& I6 \$ h/ M) n6 p: c& V3 g# C
  为了这篇文章,年轻的遇罗克曾被揪斗审问多次。7 Q" B- P; Z1 p# O  C
0 i( {- l! b% G6 P" `
  1966年底,遇罗克又因《出身论》一文,再次为当权者所不容。
( H5 i" w- X& M( \4 c  p4 }: j' ?) _. X2 b! q- X7 y
  《出身论》针对的是社会上流布极广的封建血统论。遇罗克通过对当时一副著名的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剖析,指出了血统论的荒谬本质。他说:“这幅对联不是真理,是绝对的错误。”“它的错误在于:认为家庭影响超过了社会影响,看不到社会影响的决定性作用。说穿了,它只承认老子的影响,认为老子超过了一切。实践恰好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家庭影响,家庭影响服从社会影响。”他粗略地统计了“非红五类出身”的青年的庞大数字,指出“多少无辜青年,死于非命,溺死于唯出身论的深渊之中。面对这样严重的问题,任何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不能不正视,不能不研究。”遇罗克坚信“重在表现”,坚信“人是能够选择自己的前进的方向的。这是因为真理总是更强大,更有感召力。”他尖锐地指出,坚持血统论的人“不晓得人的思想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所以他们不是唯物主义者。”
) T- ]% z' ]4 `# u8 D1 Z: x1 f. g" d% i9 c3 G
  《出身论》的出现,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很多人争相传抄、议论,很多读者从全国各地写信给遇罗克,表达自己的感动之情。更有很多因出身而备受磨难的青年流着眼泪把文章读完。
: h6 _7 H( j. }4 }* t* ?/ S# a* W( S. N6 @( Q
  同时,《出身论》也受到了血统论者的强烈抨击。1967年4月14日,“中央文革”成员戚本禹公然宣布:“《出身论》是大毒草,它恶意歪曲党的阶级路线,挑动出身不好的青年向党进攻。”
+ J+ ~4 E) o9 y) Q  k( r3 f/ J$ N% |8 a+ L3 G$ d" Q. H2 {! u
  1968年1月5日,遇罗克被捕。# o3 b' w( w5 g( g, ]
$ b+ P) H! o$ h6 H$ i8 ]
  在狱中,遇罗克实践了自己“开始坚强最后还坚强”的誓言。几十次审讯,他从不屈服。当预审庭宣布:“你公开点名攻击姚文元就是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时,遇罗克凛然回答:“我不知道姚文元是无产阶级司令部的人。”当预审庭说他攻击中央首长时,他理直气壮:“我认为陈伯达是左倾教条主义者。”此外,遇罗克还曾当面指责预审庭:“这是什么时代?!(你们)还有点实事求是吗?”“把我没有的东西,强加在我头上,你们这样做不行!”$ H. }, Z( i) j. l( s! y5 o

1 `8 {' T& L( @7 r9 t! ?  当听到审讯人员骂他“死反革命”的时候,清醒敏锐的遇罗克了解到了自己面临的危险。他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最起码的请求:“希望政府能将某些检举材料核实一下,并听一听我个人的申诉。”他说:“我还年轻,还没有对党和人民有所贡献,死了不好。”他开始一遍遍地写检查,写材料,目的在于拖延时间。但是,他的请求遭到了冷冷的拒绝。- A! l( v! k0 ]) C4 Q1 @5 Y1 F
5 L& \$ y& i, g+ Z6 B5 [3 O( b
  1970年3月5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里,在排山倒海的“打倒”声中,27岁的遇罗克被宣判死刑,并立即执行。
+ N! V8 Z9 _$ Z8 C6 J. x) h* g+ p3 n! L, p  k
  遇罗克遇害的第二天,在北京的街头曾出现“为遇罗克烈士报仇”的标语。
1 ?6 N9 s+ p' x! q% a6 ^! V& p9 T! G; f; C. h, M
用手抄出来的历史
7 e4 D1 g4 e! X+ e$ u
: F! |8 @' L* v! Y& v1 X  了解了真实情况以后,苏双碧等人开始为遇罗克的平反工作做准备。他们一方面把已掌握的有关材料提供给北京市公安局,作为重审的证据,另一方面,苏双碧开始就这些材料着手为报纸撰写平反文章。5 U9 @' `* v! }! l* I4 E# V- S
2 m& t5 V! ?4 H0 B+ j$ h
  此时,《光明日报》的领导觉得为这样的冤案平反,光靠写理论文章恐怕力度不够,于是报社又派出张天来、王晨两名记者开始采访写大通讯。张天来、王晨又到法院等有关部门搜集、抄录遇罗克的日记、生平自传,采访他的家人,做了大量的工作。4 W  P7 O; P; l
$ d8 G* @+ B  p% J2 u8 ~# \7 Q
  这期间,有关人员转来了一张胡耀邦同志写来的条子。条子的内容大致是:现在社会上正在搞张志新的问题,这种案子现在比较多,据说《光明日报》也在弄,有一个典型,建议这篇文章先不要上。胡耀邦的意见主要是出于对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考虑。为此,苏双碧手中的稿子停了下来。而张天来已写了大通讯的第一稿。
+ T, K4 p- j$ D) f7 f& j5 q0 Y8 N+ q& G2 j
  虽然没有在报纸上刊登有关遇罗克的文章,但是,社会上已开始到处传颂遇罗克的事迹了。1979年,很多人都在读遇罗克的文章,很多人传抄遇罗克的日记和诗,甚至在一些正式会议上,都有人公开朗诵遇罗克的诗文。遇罗克作为思想解放的先驱和勇士,得到了越来越多群众的了解和崇敬。
  j: C# S+ c; ]( t/ t8 o
. g, z7 P" b# h# M6 d( K% Q  但人们也许并不知道,这些真实感人、鼓舞人心的诗文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呢?其实,它们全部是经过苏双碧、张义德的手,从遇罗克厚厚的24卷档案材料中,一字一句地誊抄出来并传播出去的。凭藉他们的笔,依靠他们的口,人们了解到在身边曾经发生过怎样令人发指的冤案,人们开始懂得那个被冠以“现行反革命”罪名的遇罗克实际上是怎样的一位英雄。
3 j! `1 e, C3 P; W1 `- v* [# _) A2 S8 U( W( n( ~1 _
  被抄出的遇罗克的日记是从1966年1月到8月的一部分。其中有很多早已为人熟知:; |4 T# d# v6 m7 w0 v, y

7 y' U8 a: w# [' J3 s  2月15日,《文汇报》发表了《和机械唯物论进行斗争的时候到了》一文,在日记里,遇罗克这样勉励自己:“凭心而论,《文汇报》大部分删得也还不失本来面目,文笔依然犀利,论点也还清楚。敢道他人之不敢道,敢言他人之不敢言。足以使朋友们读了振奋,使认识我的人知道生活并没有把我逼垮。难道我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吗?天下之大,谁敢如我全盘否定姚文元呢?那些折中的文章,名为否定实是肯定的作者,可有我的态度鲜明、立场坚定?这时候,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真理是在我这一边的,姚文元诸君只是跳梁的小丑。‘尔曹身与名俱灭’,在历史面前,正是他们在发抖。”4 f4 a0 C$ ^# @: h

. k& Y1 j- W. n8 A* [! X: c2 ~  “5月3日:×××××号召,对毛无限崇拜、无限信仰,把真理当成宗教。任何理论都是有极限的,所谓无限是毫无道理的。”3 G8 k' |: w% |: y8 Q
3 j( s& ^5 b  S
  “6月12日:晚上看到受批判的电影《红日》。这么一部深受束缚的片子所以受批判,就是因为里面有一些东西是真实的。今天要求的决不是什么‘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而要求的是‘革命的空想主义’。要一切死人活人给我们说假话,欺骗人民。希望现实也去迁就那些假?话。……?但是,在事实面前,当权者永远觉得会有压力。今天的文化大革命运动这么不正常,即可作为明证。”
$ }& Z% y$ \2 {# O+ X5 K  T5 T9 E7 L5 x2 L; F
  “8月26日:我想,假若我也挨斗,我一定要记住两件事:一、死不低头;二、开始坚强最后还坚强。”
6 C4 R- h8 \: K* s. i$ }- x9 [" S) }9 e/ h
  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在社会上广为流传。除日记之外,社会上还流传着遇罗克的遗诗,最著名就是那首《赠友人》:
; f1 T8 l* Z& f; a/ z6 J
, |  `; p2 P& B0 p0 T, K  “攻读健泳手足情,遗业艰难赖众英。- l' a& U: U& ^) _9 m
6 k4 B2 X& ^# _
  未必清明牲壮鬼,乾坤特重我头轻。”% \! h; }, w9 m

* N/ Z, x# L% q) a! d“逆风恶浪中的雄鹰”与“划破夜幕的陨星”
; `) V+ T6 L( g/ Q. R7 b. O* E, I( L; y$ q: ~% i1 U, M/ G
  1979年11月21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再审判决:“原判以遇罗克犯反革命罪,判处死刑,从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上都是错误的,应予纠正,……宣告遇罗克无罪。”# u, V6 G) Z. U' y# a. \

" m4 I0 Q7 x2 J& o. b* w  1980年,由于公安局已经做出平反的结论,北京出版社的《新时期》杂志找到了苏双碧,要求刊登有关遇罗克的报道。于是,苏双碧完成了那篇停下许久的文章。1980年6月,《新时期》第4期登出了他的《逆风恶浪中的雄鹰——遇罗克》。1980年7月15日,《北京日报》再次刊发了此文。* X/ O* q0 f7 D6 z9 O: d( A, J0 c$ A

2 ]. u, a+ }$ D  在这篇长达8000字的文章中,苏双碧就占有的材料详尽介绍了遇罗克的“坎坷曲折的生活道路”,讲述了他与恶势力不屈不挠的斗争,首次披露出一些蒙在积尘之下的历史事实。他以“逆风恶浪中的雄鹰”的形象赞美遇罗克的斗争精神。在文章的最后,苏双碧激情澎湃:“遇罗克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血没有白流。正是许许多多的张志新、史云峰、遇罗克式的革命先驱的血,擦亮了中国人民的眼睛,使他们看清了林彪、‘四人帮’封建法西斯的狰狞面目。一个遇罗克倒下去,千万个遇罗克站起来;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上的怒吼,不正是遇罗克的心声吗?伟大的中国人民将永远纪念他。”8 E' Q% a/ j. ^  N  l, v( Q
7 ]' I7 A, V( @- A
  大通讯后来主要由王晨执笔,也经过了几次大改。1979年秋天,王晨开始去中国社科院读研究生。这期间,又因为上面有指示不宜过于集中地报道这一类事情,所以稿子一放就是一年。1980年的6、7月间,光明日报社又请王晨执笔再写遇罗克。在劲松的那间小屋中,经过记者几个昼夜的连续写作,一篇新闻史上的名作终于问世了。
5 {+ }: Y' b, K- d
! [$ e# M  [7 ^1 y3 Y* Q/ O  1980年7月21日、22日,王晨、张天来的长达20000字的文章《划破夜幕的陨星——记思想解放的先驱遇罗克》在《光明日报》连载。文章更细致地介绍了遇罗克生前的事迹,以及他在狱中的斗争。他们将这位“思想解放的先驱”比作“划破夜幕的陨星”。文章说:“那些扭转乾坤、功昭日月的巨星,那些有创造发明,能利国福民的名星,将永远被人们称颂。然而,人们也不会忘记,当银汉低垂、寒凝大地,我们民族蒙受巨大苦难的时候,那拼将自己全部的热,全部的力,全部的能,划破夜幕、放出流光的陨星。虽然看来它转瞬即逝了,却在千万人的心头留下了不熄的火种。恰似长夜的10年动乱中,被残酷杀害的青年遇罗克,就是这样一颗过早陨落了的智慧之星。”3 R2 G- }7 h# a
9 l6 `4 V/ t3 R8 t
  副总编辑马沛文亲自为这篇长文写了编者按,编者按说:
* p/ X/ [+ T7 B% L( F' a+ b+ U. z4 M2 _4 _* j3 h; K1 s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下面这篇通讯描述的就是思想解放的先驱者、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遇罗克如何被‘毁灭’的悲剧。他的思想,他的才华,他的抱负,对国家、对人民该是多么‘有价值’,如果能让他顺利成长起来,对我们的事业该是多么有用处!可是,在‘唯成分论’风行的日子里,受歧视,遭打击,绝了他前进的路,最后,在现代迷信泛滥,封建专制猖獗的10年动乱中,这样一位异常优秀而又风华正茂的青年被彻底‘毁灭’掉了。”遇罗克能经受得住种种考验,“就是因为他始终信仰马克思主义,始终热爱社会主义。”“今天,我们看着他感动人的事迹,看着他启发人的文章和日记,吟着他激励人的‘乾坤特重我头轻’的一类诗句,该从这个悲剧中吸取什么教训呢?”在文章最后的“附记”中,作者对遇罗克的亲属、难友、同学、朋友,以及所有提供了第一手素材的人们,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后来,遇罗克全家都与光明日报社的有关记者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特别是苏双碧,他至今仍不能忘记遇罗克的妹妹遇罗锦的一次“天真”的谢礼。
+ E% L1 j  b6 s0 z  O  b
" `2 s/ B! p8 r  Q, L: U0 D  那是在遇罗克平反之后,遇罗锦也得到了平反,她从监狱里被放出来,得到了680元的补助。一拿到钱,遇罗锦就立即给苏双碧和张义德打电话,希望请他们吃一顿饭,以表示对他们帮助遇罗克平反的谢意。然而,苏双碧在电话中严肃地拒绝了她的好意。他说:“这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我们从工作出发,可以帮你哥哥把问题搞清楚,帮他平反,但是如果吃了你的饭,就不好说话了。”于是,遇罗锦只好买来几块巧克力,专门送到报社,交给苏双碧和张义德二人,用她自己的方式表达心中最真挚的情感。% Q" V- C  S+ H/ s7 h- R
/ R4 p0 X; z8 ^% ^
  遇罗克的事迹见报之后,在社会引起了强烈而广泛的反响。一时之间,全国30余家报纸纷纷转载此文,新华社也转发了该文中的6、7000字。遇罗克这个名字一下子为全国所知,同时也必将为后世铭记。- o+ Z; B1 E" j, Q- ~
( P7 O$ s1 A; ], o% t( j' X
  人们终于了解了历史的真相,这些真相督促着人们好好地进行反思。但愿今天的人们不要淡忘了那段历史,不要淡忘了献出过生命的英雄,也不要忘记那些默默地、为揭开历史封尘而努力的人们。
7 u1 p. i& m( e" S" h
# @9 Y$ \( k( b0 w& \  m$ shttp://www.gmw.cn/history/2007-11/30/content_935584.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6 17:48 , Processed in 0.1221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