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93|回复: 2

刘富道:《汉阳事件》研讨会在汉召开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2-8-22 22: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源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8f8e307c010177w7.html


长篇传记文学《汉阳事件》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回望历史的时候 不要为昨天悲哀

人民网武汉821日电   18日,全纪实文本《汉阳事件》研讨会在武汉蔡甸区凤翔岛静悄悄的召开了。没有文艺官员,没有新闻媒体,没有炙手可热的文学评论家,甚至没有一个热闹的开幕仪式。与会者是作者及家属、汉阳事件的亲历者和受害者、《汉阳事件》的忠实读者、汉阳一中现任校长和老师。而凤翔岛离当年汉阳事件事发现场不足十公里,大家通过一本书,穿越时空,穿越历史,穿越民族的苦难,为明天的生活寻找一个新的支点。

《汉阳事件》作者刘富道创作此书,历时7年,作为一名当年汉阳一中的学生,事件的亲历者,间接受害者,作为一名作家,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他创作《汉阳事件》,这种多重身份,为这本全纪实文本又赋予了介乎于文学和历史以外更深刻的意义。

86岁的胡克庆老先生说,平时和作者虽然同住一个大院,但交流不多,七八年前在路上偶遇作者,听到作者说写汉阳事件时,当时心中就响起一声炸雷,此书创作的难度和风险非同小可,既要有历史的价值,又要有权威的价值。所幸的是,他的这位小老弟终于7年磨出了《汉阳事件》,他想编一本新史记,会将该书首先收入其中。

在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导沈成武看来,《汉阳事件》透露出鲜明的爱憎,不仅尊重历史,而且逻辑严明,经得起理科的推敲。沈教授与作者几近同年,是清华的早期工科研究生,而同年参加高考、理科成绩同样优秀的作者,却因为汉阳事件名落孙山,终极学历停留在汉阳一中高中毕业。

对于该书所表达出的理性的严谨、考证的详实,达援朝女士深有同感。她不是文学评论家,作为《汉阳事件》最忠实的读者之一,她对该书进行了反复的阅读和细心的求证,甚至清点了书中涉及的每一个人物,居然高达四百多人。她说无论她走到哪里,就要把这本书带到那里,介绍给自己的朋友,要把这本书当成中国人心灵的哭墙

受当年胡风事件影响,老教授姜弘饱受苦难,他说胡风创作思想的精髓是作家要为爱、为艺术、为人民受难,当今中国人性的弱点是诚信和仁爱的缺失,这本书对这一点的描述达到极限,是当代人反思的范本。正如作家王石说的那样,真诚不仅仅成为时代的口号,此书讲真话,达到现实意义的底限和上限。

作家李建纲说,当年汉阳事件的罪恶滔天,带来的整个中国的鸦雀无声,由汉阳事件引发的反右直接导致中国精神的缺失,现在应该用一声炸雷去回应当年的枪响。

美术教育家王修隆说应该从这个全纪实文本中探讨做人、做事以及治国之道。

一个人可以战死,但不能冤死。汉阳事件的受害者胡斌老师,无疑是研讨会上最坚强最受人尊重的女性。1957年,对共产党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无限热爱,对家庭无限满足的她,因为汉阳事件蒙冤,饱受多年牢狱之苦,个人前途和家庭幸福毁于一旦。万幸的是,她坚强的活了下来,默默等待平冤昭雪的那一天。在无数个揪心等待的日子里,她无数次想爬上高山之颠,张开双臂,紧握拳头,向苍天,用尽全力气力喊出她心中的冤屈和沉疴的悲愤。现在已归于平静生活的她,对于《汉阳事件》一书并没有多说什么,只说了,这本书是对她人性、人格意义上的真正平反。

作家赵金禾在研讨会上表现得最为激动,他哭了,他为好朋友的好作品而哭,为血肉以及灵魂上的极度撕裂之痛而哭,更为一个作家精神上的胜利而哭。他说《汉阳事件》的生命不仅比作者活得长久,也要比他的小说活得长久。赵金禾说自己一生参加过无数作品研讨会,而这次规模最小的研讨会却给他灵魂上最深的刺痛。没有礼品礼金,没有请评论家,没有近亲繁殖虚情假意的发言。他还意外收获了胡斌老师的人生态度——什么事都经过,反而坚定了。

作为一个蔡甸人的陈进军,他说这块土地上不幸地发生这个事件,庆幸作家刘富道用一本书还原了它的真相。如今,汉阳事件已过去五十多年了,汉阳一中依然存在,汉阳一中的精神依然存在,在这个受过巨大伤痛的学校里,每年都有大量的莘莘学子,从这里走进国家的高等学府。这些学生没有可能经历当年的苦难和阴影,他们中或许有人,能浅表的知晓这段历史,但是,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面对未来,该拥有怎样坚硬的磐石?汉阳一中现任校长方勇军说,尊重历史,尊重校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财富,无论如何,每一个汉阳一中的学生,在骨子里,在血液里,都应该拥有这种由苦难衍变的力量,是追求真理,追求理想,追求诚与爱的精神原动力。而这种由苦难所衍生的力量,就是每一位汉阳一中学生特殊的精神财富。(刘湖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2-8-22 23: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前记
这部书写了七年。为了让我的灵魂得到安宁。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中国作家,我没有给这些名份蒙羞,我尽到了一份历史的责任。
七年的光阴,加上精力,加上泪水,加上其他付出,得到的总和是一个字:值。
早先计划于2007年出版,那一年是汉阳事件的50周年。拖延几年,得到许多意外收获。其中厦门大学教授谢泳先生提供的资料,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提供的资料,使我对书稿做了多处改写。因此我说,拖延数年,减少讹误,又增色不少,值。
手里有个书号,在付印的最后一刻,决定暂时不用。想再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得到更多的文献资料,出版一个功德圆满的版本。
近些年来,我得了一种怪病,自称为废墟恐惧症,害怕灾害突然降临,居所变为废墟,将电脑文件化为乌有。因此,随时将书稿拷入笔记本电脑,拷入U盘,拷入移动硬盘,甚至从我的一个电子邮箱发送到另一个电子邮箱里保存。
今天看着电子文本就要落到纸本上,我的恐惧症将不治而愈。也不怕突然丧失写作能力,后来人有了这个版本,可以继续做功德圆满的事情。
我珍惜每一位与我同泣的读者的每一滴泪水。但愿泪水能够洗涤我们民族精神的尘垢。
在电脑前旷日持久的劳作,母校汉阳一中,我的老师们同学们,我的同行们网友们,给我提供珍贵文献支撑的朋友们,还有许多向我伸出援手却不曾谋面的同仁们,一直是我最富有亲情的后盾。
谢谢了,谢谢了。

刘富道
2011年春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2-8-23 00: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汉阳事件》书稿的通信摘编

2012-08-21 10:40   来源:人民网
  作家曾凡宏2011-4-25短信
  这不能叫书,书是多轻的东西,这是碑,中国历史的丰碑,如果中国不想重演人间悲剧,那么都来铭记这座碑吧,而且看碑之前要洗手,净身,刷灵魂。凡宏在碑前下跪了。
  画家鲁慕迅先生题字
  道义千秋重
  文章百代传
  读富道兄近著书赠 慕迅
  武汉大学教授陈美兰先生电子邮件
  富道先生:您好!
  看到您为汉阳事件留下历史真相,花去了七年时间,我真有说不出的感动,特别是在仍有人希望遗忘历史、掩盖历史甚至伪造历史的今天,您尊重历史、正视历史的态度,您的勇气和付出,更值得敬佩。
  汉阳事件发生时我已来到武汉上学,“骇人听闻”的汉阳一中“反革命事件”就是那时听说的,但当时作为一年级学生的我只会盲从报上的新闻,根本没有辨别的意识更无深究的能力。几年后,我们班上来自汉阳一中的几位同学才断断续续地说起了当年他们目睹的事实,说起了他们被冤的老师。所以在我脑海中就已经留下了这个“事件”是一个大冤案的印象,多少年来,在与友人叙旧谈起57年时,也常会提到这个事件,不过大家也只能叹息一声或抽象地谴责一下“反右”的残酷,似乎大多数人再没去追寻一下事件的来龙去脉,找出“冤”的真正所在。您的这部“全纪实文本”,正是填补了人们脑海中的这种空白。
  确实,历史往往是由许许多多“个案”构成的,缺少了个案,历史就变成了抽象,就容易被淡化、被遗忘甚至被颠覆。特别是近年来有一种怪现象:“反右扩大化”可以写进历史问题的“决议”,但对反右题材作品和纪实文本的出版却设下无情的栅栏, 这就意味着它是要逐步模糊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印象,更别谈对这段历史作认真的反思了。现在人们总责怪文学没有深度,没有震撼人心的作品,但我总认为,责怪文学,责怪作家是没道理的。中国不是没有能写出《古拉格群岛》的人才,而是栅栏太多。单就一个反右,一个文革,蕴含着多少值得我们民族以至全人类去深思的东西啊。
  我相信,您这部“全纪实”,肯定会流传于世,永远为我们的后代所珍惜,因为它不仅告诉了人们当年发生了什么,更引发人们去思考一个健康社会的建立应该永远摒弃什么。
  向您这位有良知的党员作家致敬!
  陈美兰
  2012-6-4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王先霈先生书信
  富道:
  赐寄《汉阳事件》收到,深谢!
  这是一个有很高价值的历史标本,书中许多材料十分珍贵。
  浏览时感慨很多,最突出的是“考虑到冤案是在‘左’倾思想影响下造成,不宜再追究责任。”这个道理不好想通。
  我现在很少看刊物,你还常发散文吗?短篇有没有?胡斌老师遭遇和她与命运的抗争,写成中篇会是很好的,淡化事件,就写这个人。
  祝
  健康快乐
  王先霈
  2011-5-20
  美术教育家画家王修隆先生书信:《汉阳事件》读后
  得刘富道先生赠所著《汉阳事件》一书,亟读之,久不能平静,其记千古奇冤之惨烈,述共和国时代国民性的悲哀,惊心动魄,震憾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可谓动天地,泣鬼神,人祸猛于虎也。
  读《汉阳事件》一书,想见作者忠厚人格的伟岸,感受作者善良心灵的至诚,看到作者才情和睿智的光辉,钦之,佩之。
  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中国之大,终有倜傥之士在焉。《汉阳事件》将真相始末昭彰于世,功莫大焉,立言者也。
  观《汉阳事件》一书,非有文才兼史才之人不能为之。当此之时,责无旁贷,唯有刘富道先生任之。恐其事湮没无闻,披览七载,增删再三,广征博引,搜罗勾沉,秉笔直书,剖析人物,详尽原委。明是非,辩善恶,补世事,警来者也。
  史迁之风,两千年之下,刘君继之。《汉阳事件》全实录文本,是为信史,令当今一些记实文学作品为之逊色。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刘富道先生《汉阳事件》一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足以垂青史矣。大丈夫立世,当如此也。
  王修隆
  2011.5.
  古玩鉴赏家楚小侠先生2012-2-9短信
  富道先生:感谢赠书《汉阳事件》,字里行间处处都能触及到一位共产党员激烈博动的正直良心,沉重的历史感体现出一位作家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我向你表示敬意!富道先生的作品极具历史厚重感,今后再生力作,不要忘记我这位读者。楚小侠于元宵节后
  山西作家韩石山先生电子邮件
  富道兄:
  此书真的很好。
  我在日记上写下的话是:
  接刘富道寄来台湾秀威书局版的《汉阳事件》。这是一本纪实之书,也是一本警世之书,最见富道兄的社会担当,最见富道兄的文学才华。富道是汉阳一中毕业的。他入学那年,此一冤案发生,亲身感受到事件的严酷。几十年之后,由一个汉阳一中的学生写这样一本辨冤白谤之书,大概也是一种天意吧。
  韩石山上
  2012-3-15
  中南民族大学教授程克夷先生2012-6-4短信
  作家刘富道先生:数年未晤面,还记得我吗?几经周折,奉悉您的电话,与夫人通了电话。我的位好友也是汉阳一中的学生,也是受害者,将您的大作《汉阳事件》给我读了。我用一天一口气读完!总的评价是:佩服您对后世所尽之责任;更佩服您的智慧与勇气!为中华民族而自豪,为中国文学与您这样的作家而自豪!我有话对您说……可否百忙中回?请告之。
  中南民族大学程克夷
  安陆作家曹军庆2012-6-15短信
  揪心的阅读!谢谢您刘老师!这是一次伟大的写作。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2/08/21/1596767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7 09:54 , Processed in 0.08217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