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50|回复: 0

陈向阳:消逝的“新北京”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1-9-5 03: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向阳

这里说的“新北京”并不新,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大多看不见了。准确点说,是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北京。可是,为什么叫她新北京呢?

老舍写过一篇散文《我热爱新北京》,说的是1949年之后北京发生了巨大变化,和过去不一样了,所以叫新北京。可不少老舍眼里的新东西,从1980年代之后又逐渐消失了。当然,北京总在变。但有些突变可将之前和之后的北京明显区分开来。1949年算一次突变,1980年代以后又是一次突变,而之间的30多年有着与前后都明显不同的特点。此处就把这30多年冠名为“新北京”,与人们常说的“老北京”相区别。可是,现在的北京又该叫什么呢?这才是最新的北京啊。

1980年代(或者1990年代)之后的北京是现代北京,逐步具有了现代大都市的面貌:各式高层建筑,地铁立交桥,巨大的购物中心,各种连锁店超级市场,满街的私人汽车、霓虹灯、广告牌。但是,其他城市不也是这些东西么?对呀,许多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现代北京实际上正走在“非北京”的路上,越来越失去了自己的特点。不仅中国,全世界许多大城市不都在日益趋同么?要区分他们,主要靠那些遗留下来的老建筑、老标记、老民俗。所以呢,那些“老东西”越来越受到珍爱。已经消失不见的老东西更引起人们的怀念。

回忆老北京的文章、书籍、画册出了许多。里面描写的许多老东西早就消失了,比如洋车、冰盏儿、井窝子、天桥的把式、拉煤的骆驼。人们对老东西的怀念是那么强烈,居然花大价钱让它们重现。比如最近北京的前门大街全都拆了重修,又恢复了民国初年的模样。(成功还是失败咱们单说)

至于新北京阶段,人们的兴趣就小了很多。也许是刚刚过去不久,还不值得回忆:那会儿的事儿知道的人多着呢!记忆也像古董一样,越老越少越值钱。非等到亲历过的人剩下不多了,那回忆才变得宝贵起来。可惜那几个老人常常是搜肠刮肚却想不起来了,记不清了。为什么不趁着那些事儿还过去不久就把它们记下来?何况现在已经不太早了。当年挥舞竹竿轰赶麻雀(除四害)的人现在怎么也有70岁了吧?亲眼见过北京城墙的人都得小五十了。

有人说,新北京时期留下了那么多照片、电影,不比你写的字更清楚更直观?确实,影像和声音更亲切,直奔眼睛和耳朵,不必绕道文字再去想象。但文字也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当人们看到一张老照片,恐怕略扫一眼就会去读照片下的文字说明: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照的?照片的“中心内容”又是什么?若仅有一张老照片,一个字都没有,那是什么感觉?好像缺了很重要的东西,就像画了龙却没有“点睛”一样。人们不光看老东西的模样,更想知道它的“含义”。而此含义说白了就是当年的人对它的感觉和想法。而这就需要当年的人写下来。

还有,新北京的许许多多不可能都留下了影像。比如,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着瓶瓶罐罐去副食店打醋打酱油打麻酱,礼拜天一大早儿西单菜市场排大队买带鱼,每天放学后成群的孩子大呼小叫的在外边玩,跳皮筋、藏猫猫、拍三角、踢皮球。再比如,新北京的相貌:当年有本受欢迎的儿童读物《野兽医院》,写的是真事儿,可那野兽医院并不在动物园里,它在哪?是个什么模样?有照片么?当年的玉渊潭根本就不是公园,而是一片野水面,到了夏天就成了天然游泳场,岸边的人跟下饺子似的,这有影像记录吗?

新北京还经历了许多大事:大跃进,大饥饿,文化大革命。虽然有许多专家写下了许多,但他们的视角与亲历者恐怕很不一样。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那些老百姓的日常感受,非得出自亲历者之手。当然,中国其他地方也都经历了同样的大事,但北京肯定与众不同。比如三年大饥饿时期,北京恐怕是最受照顾的地方。此处“高级人物”多,所以“高级食品”也多。而“低级人物”吃不着,就编了首儿歌:“高级点心高级糖,高级老头上茅房,……”。谁还记得?在大跃进中,北京人除了炼过钢铁,吃过大食堂,还修了个十三陵水库,更盖了三座最能体现大跃进精神的“共产主义大厦”,这恐怕是独一份吧?文革就不必说了,北京是“革命中心”,许多情景都是外地见不到的。

总之,经历过“新北京”的人都有点资本了。把当年的亲眼所见写下来就有点“价值”了。即使现在的人兴趣不大,再过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没准儿就成宝贵资料啦。个人的记忆当然是凌乱的只鳞片爪,可又是具体的感性的,就像俗话所说的“有血有肉”。这些是最容易丢失遗忘的,所以历史常常就是一副“骨架”,而“血肉”消失得无影无踪。如今记下当年的平常日子、平常事、平常的感觉,就是要留下一点点的“血肉”。

□ 读者投稿

华夏文摘 第一○六六期(cm1109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3 01:39 , Processed in 0.0347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