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29|回复: 0

文革中的上柴联司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1-8-22 11: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67年自从入夏以来,上海有许多单位开始出现武斗,尤其是以东北角的第二军医大学和上海柴油机厂为最。二军大是属于军队管辖的,王洪文还不便插手,而柴油机厂是机电一局管的,王洪文就横加干涉,制造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武斗。

上海柴油机厂有两派,其中一派叫做上柴联司,另一派则叫东方红,两派都自称是真正的革命造反派,指责对方为正宗的保皇派。联司的人数很多,是厂里的多数派,其成员大多数是厂里的低层工人。东方红是少数派,其成员多半是中层干部。两派在厂内经常武斗,而且愈争斗愈烈。斗到后来,联司凭借人多势众,把东方红全部驱逐出厂。离厂以后的东方红,在社会上到处游说,影响很大。联司见此,觉得任其发展下去,社会上的舆论对自己非常不利。于是也派出大批人马,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舆论宣传。从此上海市区的许多大街小巷,特别是人民广场,每天晚上都有上柴两派的宣传大战。仅仅几天时间,几乎全上海所有的人们,都被吸引到他们的论战当中。

上海人也很快分为两派,有的人认为东方红比较有理,表示支持东方红;有人认为联司理直气壮,就表示坚决支持联司。几乎所有的上海人,都卷入了一个奇怪的漩涡,人们见面就要问你是支东还是支联。支联的碰到支联的,马上就是握手,就是同志。如果观点相反,马上就是仇敌,立刻反唇相讥;接着就是两个人的论战,马上就会吸引许多人加入,就在马路上开展一场大论战。甚至有一对久别重逢的好朋友,见面时问对方,你是支东还是支联?回答的结果是一个支东,另一个却支联,于是两人就反目为仇,从此再也不去搭理对方。人们不但是口头上,而且还有行动,有些单位成立了支东站,也有更多的成立了支联站。当然也有在一个单位的门口,既挂着支东站、又挂着支联站的牌子。
  
支联的声势非常大,每天晚上,联司和东方红都在人民广场辩论,支持联司的人成千上万,而支持东方红的却寥寥可数。在所有支持联司的人士中间,有两个非常出名的人,第一个是交通大学的全向东,第二个是上海市虹口区革命委员会委员、上海汽车配件厂革命委员会主任陈卜昌。
  
一提到“全向东”,人们一定以为是某一个红卫兵组织的名称,其实只是一个人,是上海交通大学某一个教研室里的年轻助教,他原名汤福生。“全向东”的背后是一大群交大的支联派,从1967年2月份开始,他们就一直支持上柴厂的联司。“联司”的赴京控告团也由“全向东”带队,他是“上海市支联总站”的主要发起人。他坚定地认为以张春桥为首的上海市革会在上柴的问题上,执行了一条新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必须彻底批判。他要王洪文滚出市革会。他所写大字报中的许多观点,成了全市许多“支联站”的“理论基础”。张春桥和王洪文都说“全向东”是上柴联司的黑秀才,必欲先除之而后快。

陈卜昌大约三十岁左右,貌不惊人但口才出众。他的鼓动演说非常引人,他发言从来不打草稿,也不装腔作势,语言通俗贴近群众。1967年6月14日晚上,“支联总站”又一次在人民广场召开“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声援上柴联司誓师大会”。笔者事先听到消息,下班后特别赶到市中心听他的演说。一场演说听下来,我非常粗略地统计一下,大约只有20分钟的发言中,被听众热烈的掌声打断二十余次,有听众大声回应叫“对”或“好”的也有二十余次,还有喊坚决支持联司口号的,大约也有十多次。后来全向东和陈卜昌领导的“支联总站”还出版了《支联大会特刊》,刊载了陈卜昌6月14日发言的全文。当时我也弄到一份,但后来我被李荣根诬陷为地下支联站,被他们作为证据而抄走,从此再也没有找到,真是有点可惜。

陈卜昌从6月4日开始,每天下午6时至11时,开着一辆有四个高音喇叭的小宣传车,在市中心人流密集的敏感地区作支联宣传。许多群众就跟着车围听,宣传车慢慢的前进,参听的人数愈来愈多,这些人都是听到消息而从各处赶来的。他们都想来听一听“支联总站”头头陈卜昌的长篇演说。陈卜昌说得一口非常流利而标准的上海话,既慢腾腾又笃悠悠的娓娓陈述,他的脸上毫无表情,但所讲的大道理通俗易懂。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就喜欢听他的讲话,好像是听引人入胜的小故事。人们一边听陈卜昌的讲话,一边还不时地齐声高呼“联司必胜”和“东方红必败”的政治口号。陈卜昌在上海几乎成为家喻户晓人物。“支联总站”在上海活动了两个多月,陈卜昌也在人民广场演说了两个多月。使上海掀起了大波澜,人们都知道“支联总站”里有个陈卜昌,陈卜昌是继王洪文和潘国平之后,在上海滩上升起的一颗最耀眼的政治明星。

东方红在厂内已属少数派,在社会上又没有得到上海普通老百姓的同情,但因为其成员多半是干部,能量却不小。他们活动的能力很强,不知是走了什么门道,竟把路子直通到了王洪文的办公室。当时的造反司令王洪文,也正在为上柴的两派斗争而伤透脑筋。听了东方红的汇报,自然觉得东方红是自己的嫡系部队;而与它对立的联司,自然是成了左道旁门。于是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铲除这个影响上海大好形势的毒瘤。

1967年8月4日早上,由王洪文亲自布置,耿金章带领上海市的工总司、上体司、消革会和红三司等所组成的文攻武卫大军,围剿上柴厂的联司。这个耿金章,在一月革命时坚决与王洪文为敌,但是蹲了两个月的牢房之后,总算是大彻大悟。知道王洪文是不好碰的,他在四清运动时就与张春桥拉上关系,张春桥和中央文革小组就是王的后台靠山。因此他自出狱之后,就表示对王洪文的感恩戴德,死心塌地的为其效劳。这次王洪文要砸烂联司,耿金章自然是充当马前先锋。

  
再说要指挥这样大的一场战斗,参加的战斗员,除了工总司的部队,还有公革会、消革会、上体司、商贸系统的造反组织和学生红卫兵等十几个群众团体,要是没有一个地位较高而又有丰富经验的指挥员,哪里还调得动许多系统的人马?耿金章已经四十多岁,是市革会常委,又是行伍出身,在正规的解放军部队里担任过中下级军官,手下原二兵团系统兵多将广,叫他领兵打仗,正是人尽其才,也能使其他非工总司系统的造反派听从他的指挥。

我没有目睹这场在十年动乱中上海滩最大规模的一次武斗,但听到过现场的人说,这是一场十分残酷的战争。耿金章首先用水陆两路包围上柴厂,截断了联司的一切后路,再切断水源和电源,然后用二十五吨履带式大吊车开路,大部队后面跟进,强行冲进柴油机厂。联司战士见大门被破,只好退守厂内的各幢大楼。他们把搂下的门窗关紧,在楼上的许多窗口,扔下各种砖头瓦片等杂物进行抵抗。
  
耿金章一时无计可施,只好通过消革会调来救火车和云梯。用高压水龙头向窗内猛烈的射击之后,再把全副武装的战斗人员用云梯直接送进窗口。但仍旧是遭到联司战士顽强的抵抗,例如有一组坚守大楼的女战士,她们好几次被水枪冲倒又爬起,单薄的夏衣已经被水冲得七零八落,又与进来的敌人肉搏和扭打,几乎是弄得一丝不挂,但还是勇敢的战斗。因为寡不敌众、女不敌男,一个个都被冲进来的文攻武卫抓获,反剪双手而被擒。有一个文攻武卫见她们几乎是赤条条的,顿时起了不良之心,假借擒拿之际对其中一个肆意轻薄。该女战士虽已被擒,双手被另外两人牢牢抓住,但仍旧趁其想入非非和忘其所以之际,用尽全身的力气突然飞起一脚,猛踢那汉的下身。只见那大汉用双手捧住那个,疼痛得嗷嗷大叫,倒在地上连连打滚。同伴赶快上前救援,把消防车当作救护车,急送医院抢救。当文攻武卫送走消防车,回过头来再找那些战俘的时候,那些原来已经成为俘虏的联司女战士,早已是跑得影踪全无,全然不知去向。

这场恶斗中,王洪文和耿金章究竟调动了多少人马?双方又死伤了多少战士?永远是上海人民心中的一个谜。不过,在踏平联司后的第五天,即1967年8月9日,上柴联司的死对头上海柴油机厂“东方红总部”,给全市的革命造反派和红卫兵小将写了一封感谢信,其中有这样几句值得注意的话:“我们向在‘八•四’革命行动中壮烈牺牲的同志表示沉痛的哀悼,我们向他们的家属和英雄负伤的同志致以深切的慰问。”这充分说明在围攻“联司”的时候,有人“壮烈牺牲”。而且还称为“他们”,说明壮烈牺牲的远不止一人。那么处于绝对劣势地位的“联司”是否也有人牺牲呢?笔者没有见到过任何报道。在纪希晨著的《史无前例的年代》(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中记载:“1967年9月,王洪文亲自兼任上海柴油机厂革委会主任,他利用所谓补课和清理阶级队伍的机会,把参加过联司的许多群众,打得重伤致残,更有不少干部和工人被活活打死。”当然这是后事,我们不提也罢。

在8月4日以后的连续几天,上海人们看见,被打得眼青鼻肿的联司大头头杨仲池,用粗麻绳反绑双手,押在敞篷汽车上游街。在他的头颈里还挂着一块牌子;上面非常醒目地写着:“斩!上柴联司坏头头杨仲池。”在杨仲池三个字的上面,还像煞有介事地用大号毛笔打了一个鲜红色的大叉叉。

被上海市多数人们坚决支持的上柴联司既灭,接下来的是要解决遍布全市的支联站。不过这倒不用王洪文和耿金章等工总司的大头目亲自过问,各基层单位的造反派中比较强的一方,他们早已闻风而动,把各自的对立面当作支联站来砸。这个情况与一月革命后的一段时间有点相似,在旧上海市委倒台之前,造反和保守两派的观点清楚,经纬分明。后来市委既倒,保守分子摇身一变,也自称为正宗的造反派。到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造反或保守观点的争论,而是一场比后台的竞赛,谁的后台硬,能与上一级的造反组织挂上钩,谁就是造反派,而对方则一定是保守派。砸联司以后的局势也是这样,原来支联的立即变成支东的,各基层中反应快、动作敏捷的立即指责对方为支联站,如果它的实力足够强大,就立刻把对方彻底踏平或者砸掉。  


史海钩沉 - 贝壳村
http://my.backchina.com/chineseforum/0/message-568304-page-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 05:23 , Processed in 0.04547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