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71|回复: 0

高志远  武汉文革真相的见证—吴焱金和他的书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帖子

1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
发表于 2011-3-31 05: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e' H- B+ A$ x4 x  ~武汉文革真相的见证

7 m7 c& m" |) q7 `0 R
        ——吴焱金和他的书
        高志远
0 U; E: @5 V3 Z/ T7 Y* j3 N
8 [# }7 O1 ^0 t+ Y7 H
    吴焱金先生的文革回忆录《四十三年,望中犹记》,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诸方面全部以实录方式记载,洗尽铅华,那么真切地还原了一段空前绝后的历史,复活了老武汉人的记忆,读来倍感亲切,引起我浓厚的兴趣。
3 ~' H' n2 y) ^$ D 总想说点什么,又总难以下笔。实在是因为我缺乏文革资历,囿于家庭出身,当年我只是个观潮派。$ `( O  k' f/ G9 H* T+ A; U/ r
终于还是想议论一下。因为觉得对于造反派的造反起因、十年文革中他们身处的位置、文革后他们的被清算、重判,这一个议题的是是非非,并没有结束。
1 K0 Y8 `. U  f3 ^ 0 q, H7 ?( C* Z3 m7 H0 R
7 x( k# P7 `4 u3 D( T0 L4 k
难忘19 6 76月的一个星期二,那是妈妈所在厂的厂休日。妈妈提出去逛三民路铜人像旁的东风绸布店。母女俩穿上时新衣裳,乘船过江。街上行人稀少,气氛异样,似山雨欲来。当我们出现在绸布店堂,营业员也显出惊讶,这等黑云压城的政治气氛里,有这样一对母女来逛街?店外,贴着紧急呼吁书之类的大字报。我开始不安,催妈妈快走,,妈妈却恋恋难舍。这种呆气,也只属于妈妈,她成了乱世里的一个逸民。
3 y# q" C" z3 A  C: ^; S( Y 殊不知,两年前她还被厂里四清工作队压得透不过气。她本人成分由教员强划为逃台旧官吏家属,并逼着她这个基督徒交代,与美国特务(传教士)有过什么罪恶勾当。19 6 6年文革开始,厂四清工作队摇 身一变成了文革工作组,他们对所谓地富反坏右、有问题的人整得更加狠。4 u/ }+ ]0 u" I! O; o$ h
忽然,造反派根据中央《十六条》的决定,响应毛泽东“造反有理”的号令,宣布四清工作队、文革工作组犯了方向路线错误。工作队被迫撤走,对妈妈的审查不了了之。那些对妈妈铁板着脸、态度恶煞的厂领导,一时间都变得蔫头怂脑、威风扫地,他们被造反派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妈妈的日子明显松快了,这才会有逛汉口的闲情。* J+ u$ ?8 S8 }# D$ d
可以说,由于有许多吴焱金这样的工人造反派冲锋陷阵,才有了妈妈文革岁月的逍遥日子。和妈妈从汉口回来不几天,就发生了震惊全市的工造总司六二四惨案。( g' _" k; g5 V' Q  k9 {8 ?5 o8 Y
吴焱金的书一开始就抓住了我心。他所在的厂搞四清、 搞文革,和我母亲的厂一样。但吴焱金是工作队依靠的红人,呈现他眼前的是锦绣前程,可他义无反顾,率领全厂工人起来造反,赶走了把矛头对准群众的工作队,迅速成长为一名工运领袖,这里面有着怎样的故事?
2 Z( J, H9 k* b" V- o2 ^ 生性耿直的吴焱金,出身好,当过侦察兵。他所在的无线电元件厂不过600人,而厂的文革工作队竟由市委宣传部长挂帅,队伍庞大到几十人。庞大的工作队在一个区区小厂大抓牛鬼蛇神,对于有菱角的、领导不喜欢的、出身不好的,工作队像19 5 7年反右那样进行拉网式的打击迫害。据此,文革初期全国的白色恐怖可见一斑。吴焱金感受到工人心中熊熊的怒火。; N( K8 o' W8 O, e6 V( J
吴焱金的母亲工作上得罪了人,竟被人怂恿红卫兵挂黑牌、戴高帽游斗。母亲受此奇耻大辱欲寻短见。吴焱金决心给母亲一个交代。他恰恰遇到了新华工的新派造反派红卫兵,这帮大学生为他母亲讨回了公道,平了反。从母亲的遭遇,工友们积蓄的怒火,再对照中央《十六条》讲的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吴焱金看出本厂运动的大方向是错误的。血气方刚的他写下了《工作队的大方向错了》的大字报。而后,把工作组下令他整群众的黑材料抢出来,发给每人看后当众销毁。他受到了群众的衷心拥护,众人合力赶走了整人的工作队,工厂变成了“解放区”。
8 Z' \  d3 F  y" |: `% v 吴焱金的造反动机单纯,不是为了自身受压、不是为了投机“革命”改变命运。相反,他是反戈一击,认事实、求真理,这贯穿他长达11年的文革历程。
  N2 Y7 Q7 ^9 s$ M2 e8 D) U 他造反起始,我正初中毕业,文革的爆发,让全国的中高考制度废止,老三届学生全体失学了。破船偏逢暴雨,以干部子弟为首的红卫兵运动横空出世,得到毛泽东的支持。红卫兵的杰作“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对联,无异于是朝同龄人的创口上再戳一刀。1 W0 ^" b: G6 B5 Z( m
清华文革工作组由王光美蹲点,她揪出了那么多人,把蒯大富打成反革命,激起清华许多人的反感(见于清华校友回忆文章)。红卫兵将对联呈王光美看时,她竟说:“这对联很好嘛,你们可以开展讨论。”(原话大意如此,我是在湖北大学大字报栏看到的)。而后,我又看到陈伯达、江青的表态,均建议改为“老子英雄儿继承,老子反动儿背叛”。那时我对陈伯达、江青是感激的,那是一块溺水者的救命浮板啊!
- v4 J* u/ ]$ e0 U# s1 n: M: _5 N- R 试想,以王光美的家庭出身、她的学历、国家主席夫人的地位,来肯定这副对联,是正常的吗?站在反思文革的角度,我怀疑她在转移斗争大方向。联想到19666月下旬,根据刘少奇指示,各高校工作组开始“反干扰”运动,20余天的时间,北京24所院校上万名学生被打成右派,数千名教师被打成反革命,比例不亚于反右运动。
+ W& |# |* i  U8 ^% f* h- a 这说明,毛泽东认定的56天白色恐怖确实存在。. j, H. Y; |. H0 Z* D  p
文革是怎样发生的? $ X* @$ a  O& E: r9 p
有毛泽东残酷莫测的心机、有他大权旁落导致的毛刘之争、有他迫害知识界、极左的反修防修一套 。还有、还有......对此,过来人的发掘已很多很多。
7 e$ ?% B2 C# O5 @ 我似乎偏离了评议吴焱金的题目,扯远了。但我不这样看,想说的是,当两军对垒(所谓毛的无产阶级司令部、刘的资产阶级司令部),遭殃的总是百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m7 J( N! s4 q$ [$ k
有压迫就有反抗,出身不好、受领导迫害的人,必然会持造反派观点,或奋起造反。为什么神州大地出现亿万拥毛的造反派、山头林立的群众组织?有它特定的历史成因。除了毛的无上威信、除了国人宗教式的狂热,文革初起时,刘少奇镇压群众的路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6 p# Y& x. p7 a  [4 e% w9 U$ O; d 这是一个专制的政党体制决定的。
2 {! M5 n2 m; t6 P 青春叛逆的吴焱金以及大批湖北造反派,在变幻莫测的文革政治环境中,在九省通衢的大武汉,演绎了他们英勇悲壮的人生剧。研究文革历史的重点地区,除了北京上海,当数武汉。全中国无一省市能体现武汉的独特性,工农兵学商、妇孺老少、省市当权派、军人集团,全部卷入了滚滚洪流中,并爆发了举世震惊的七二0兵变。
  c  |  C1 W& y/ k9 {9 c0 t5 [
! {( A5 E! j/ w - R* g) c% ^8 p" D; h$ L
1966年底1967年春,我更多地看到工人造反派组织的崛起。武汉三镇刷满了工总、九一三战斗兵团、工造总司这三大组织的公告、标语口号。我知道工总的1号头头是朱鸿霞,2号头头是胡厚民、坊间遍传他是个摇鹅毛扇子的诸葛亮。我也总是看到吴焱金的名字和工造总司组织的系列活动。那时武汉造反派有钢新之分,钢派激进、新派温和,但都是大方向一致的造反派。钢二司是个全市性的学生组织,与工总、九一三紧密呼应。新派组织以个院校最突出:新湖大、新华工、新华农,能量极大,但再大也是秀才造反,需有强硬的工人组织为砥柱。于是武昌的三新院校与吴焱金位于汉口的工造总司形成互为鼎足之势。在七二0兵变时,吴焱金和他的工造总司成为抗暴的中流砥柱。我本能地以为,朱鸿霞、李想玉、吴焱金都是三十几岁的大男人,直到43年后看到吴焱金的书,第一张映入眼帘的照片,就是工造总司勤务员的合照,个个跷着左腿,一本正经的学习毛著。不由好笑,原来工造总司的班子这么年轻。那时,吴焱金才22岁,他的名字已富有传奇色彩,仰慕追求他的女学生竟有30来个,那是 一个崇拜英雄的时代。
1 X( ~, i$ i* y! f; N$ O: T 以吴焱金的威望,他于196612月,牵头成立了一个全市性的组织,即工造,袖章上印有红色造反者。全市5大城区都有下设的司令部。初始,他麾下的人员就有5万人,全盛时竟达17万人。
+ C" K: X4 Y0 k. R- I: r9 I: r 上海1月风暴后,毛泽东号令:“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夺权。” 武汉的造反派也酝酿夺权,朱鸿霞刚宣布夺权方案,各路造反派意见不一,都代表各自的组织利益争席位。夺权自动流产。 2 F- n9 _7 a: t7 E4 x( g) _
造反派自然是先天不足的,仓促上阵、政治上幼稚、山头宗派严重。造反之路走得坎坎坷坷,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很快,他们内部分成钢、新两大派。
# W! }" g: w- E) x 钢派组织发表了“关于武汉地区当前局势的声明”,即《二八》声明,指责工造。以此为分界,形成了香花派、毒草派之争。正好被军区利用并介入。武汉部队发表《二一八》严正声明 ,批判钢派的《二八声明》,,317,军警联合行动,逮捕工总近500名头头。又随之发表《三二一》通告,把工总打成反革命组织。; B0 S) ]7 ^/ c" Z* o0 I" Q5 N
吴焱金认为钢派搞《二八声明》,是造反派自揭家丑。他曾赶到报社印刷厂,阻扰印好的《长江日报》流向社会,硬是拦下了一卡车报纸。$ g  v& e7 U4 M3 z9 M" y5 m. D
钢工总被取缔,吴焱金唇亡齿寒,感到空前压力。在首都南下造反大队学生的影响下,他看清了军区镇压造反派、实行资反路线的实质。他提出了“打倒武老谭,粉碎二月逆流”的口号,组织了几次万人游行,战斗口号演变到“为工人总部翻案。”本来军区对他的新派组织尚好,为了钢派战友,他与军区彻底决裂。: l5 u  x3 N9 a+ ^: \
在军区的支持下,原已垮台的保守组织职工联合会改头换面,迅速集结,组成了以复员退伍军人红武兵为中坚力量的百万雄师。百万雄师不屑于文斗,除了充满火药的口号,拿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即使与造反派辩论,,开口就是逼问对方家庭出身,挖到其祖宗几代,动辄是“牛鬼蛇神想变天”,引起市民的普遍反感。
# V( N" @9 X$ P* o' B6 [保守派都是红五类,也多是单位上的红人或体制内的受益者,他们把本单位领导、把军队当做党的化身。
! h/ L4 g# v% C! T( L造反派的领军人物阶级出身也很红,他们自认是在为真理而战。
! o/ Z: H  \# V' v吴焱金带头扛起了反逆流这面大旗,进而演变为抗暴斗争。这必然遭到军区和其御用组织的痛恨。针对造反派的疯狂镇压升级。( z& M3 H( w0 Q+ a+ N
六二四,那是怎样血腥的一天!亲人解放军出卖了人民群众,把隔壁军工厂的大门打开,让全副武装的百万雄师从工造总司的后面攻入。仅汽车就有20辆。工造铁军队长魏东看到寡不敌众,大势已去,不甘受辱,举着红旗高喊:“毛主席万岁”,跳楼摔死。工造的广播员朱庆芳针锋相对揭露他们,播放《红军想念毛泽东》的歌曲,被雄师大汉用鉄矛活活捅死,她才15岁啊。司令部失陷后,当天被杀死28人、重伤60人。现场遍地血腥。激起市民极大愤怒。
4 a& _: f- e7 i% w4 @那天,吴焱金被通知到民众乐园抗暴指挥部开紧急会议,侥幸逃脱六二四大屠杀。要知道,百万雄师的口号是:“踏平工造,活捉吴焱金”。
- Y% O5 s8 a+ @当天,吴焱金在民众乐园,又在六渡桥中南旅社对面的药堂,作了广播演讲。吴焱金声泪俱下,控诉百万雄师暴行。整个中山大道站满支持造反派的听众,个个为他捏着一把汗。 " e1 `, |+ S+ v& x8 J8 w" d
文革仅仅发生1年,人民群众中已形成势不两立的两大派。造反的、保守的、加上军队的强力镇压,整个武汉乱成一锅沸粥。+ q# n$ J! n* l  I7 V" K

; Y+ v" ?# L8 A8 E, d
8 F7 }( z( w0 V8 M7 m9 I6 ? & ^& `" O/ a' V8 q5 n/ U7 |9 h
更大的血雨腥风来临了。
9 {' c: \* r, v6 w    719,谢富治、王力代表中央对武汉文革表态,支持造反派。( K- V4 G/ ^' }6 H8 R6 m+ v/ m. H
第二天,即七二0,在武汉军区的支持下,8201独立师、百万雄师显然已走向兵变。他们扣押了中央文革的代表王力。数百辆卡车、载着全副武装的百万雄师、在武汉三镇搞示威游行,市民人心惶惶,不敢出门。百万雄师血洗了造反派的各个据点,无辜的群众倒在血泊中。百万雄师以兵谏的形式,对抗党中央解决武汉问题的方针,公然刷出大标语,:“毛主席受了蒙蔽!”。他们围攻毛泽东住的东湖宾馆,扬言要抓“那个会游泳的人”,企图迫使毛泽东重新表态。% B6 E- z3 b# U: s
毛泽东由周恩来安排,从汉口王家墩机场仓惶飞往上海。中央早就有过规定,为主席安全起见,不让他乘飞机。这一次,周总理是万不得已,调动了飞机,保住了毛的安全和光辉形象。
; j7 I4 \2 ~7 w( f0 ^/ Y8 X事后,毛泽东显然惊魂甫定,自己也说,没想到来武汉住进了贼窝里。如果说,老帅们大闹怀仁堂,反对文革,掀起二月逆流 ,那其实不足道。真正可怕的力量,竟来自一方大军区的武装暴乱,军人从骨子里反对文革,痛恨造反派。
$ r8 q/ a* a2 H不是周恩来的机智,毛泽东有可能成为西安事变中的蒋介石。+ @9 c+ B& y- L0 ^4 y. t
7月初,吴焱金和战友绕道上海去北京告状,想向中央反映武汉的情况。当他乘火车返回武汉途中,列车广播响了:“吴焱金同志请注意,武汉发生了重大事件,请你返回北京、返回北京!”这是战友为他安全报的信。惊天动地的七二0兵变正在进行中,如果吴焱金在武汉,后果不堪设想。  S; V6 r7 X" p# N7 n5 I! E1 B
723,中央媒体正式对武汉文革运动表态。七二0被定性为一次严重的政治事件。造反派欣喜若狂。那时街上最典型的口号是“公鸡下蛋了,工总翻案了,百万雄师完蛋了!”
4 n' E. l7 `# s  V# ]( \. w3 l727,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给武汉人民群众发了公开信,支持造反派。吴焱金组织了几十辆卡车,打着他的战旗高呼口号,返回工造总司,受到三镇市民热烈欢迎,那场景,与面对百万雄师截然不同。
8 w  v8 s2 N1 i3 s: G / D) X7 m# |4 ]! o8 y
5 k( {3 u5 w& H1 A0 E) x
当造反派万众欢腾,陶醉于胜利时,文革的严峻形势、军方的强烈反对,已促使毛泽东警觉。他知道军人集团撼不动,倒刘少奇易,倒军方难。他明白,文革必须快点结束。全国再这样乱下去,他迟早会被军队拿下。
  b. y, w0 [# X  T0 E! ]) P他倡导三结合政权,以生揉硬捏的方式,搞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替代各级瘫痪了的原领导班子 。造反派头头被分得一杯羹,(实为一杯无尽的苦酒)。 ; {8 j9 T; q# G/ d* @( ^
他召见北京五大学生领袖,要他们退出政治舞台。
6 A! J3 l( {+ M9 \3 V3 c. M 他派出大批军宣队,工宣队进驻学校,清理乱局。- {; }2 ~* ^+ G2 L* s  v& i
大学生或分配或去了军垦农场,老三届中学生全体上山下乡(无法解决中学生的就业问题)。这都是毛泽东要恢复正常次序、消除城市动乱源的部署。
+ T5 C9 y3 f  P3 o1 S" B6 _& n没了钢二司、也没了三新院校、中学红联、三司革联,整个武汉空前冷清下来,工人造反派仿佛断了一只手臂。进入革委会的造反派不断遭到排挤 。在九大召开前夕,备受挤压的钢新造反派首次独立面对强大的当权者,这促使他们再度联合起来,喊出了“反复旧”的口号
3 m8 X, F& d6 ?2 l经钢派领袖胡厚民反复的思想工作,吴焱金表示愿承担在中共九大期间反复旧的风险,共进退。
4 ]/ e8 H3 A' y, C- ]工人造反派以自己的不屈精神在九大期间闹得通了天,以朱鸿霞、李湘玉、吴焱金为首的造反派头头被中央召到北京,周恩来四次接见他们。后来出台了毛泽东批示“照办”的《五二七指示》。从指示内容上看,实现“团结、胜利”的调整方式是压制造反派的反抗。在毛泽东下决心结束文革时,在军队干部、保守派干部和造反派之间,毛泽东最终是以牺牲造反派的利益来换取安定。刘少奇等党内人物已被打倒,造反派就不再是毛泽东的宠儿。无限敬仰领袖的造反派哪里知道,领袖对他们的态度已发生微妙变化。武汉造反派这次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4 F  `* u3 I; k, ?6 {! p" R/ `七二0后,毛泽东、林彪钦点,湖北武汉由曾思玉、刘丰、方铭、张昭剑四军人主政。民间简称曾、刘、方、张。九大的代表竟由这些军首长一手遮天敲定。胡厚民是党员,资历深、水平高、在群众中有很高威望,但曾、刘宁可挑出夏邦银,而绝不要胡厚民。偌大的湖北,起初仅定了一名造反派为九大代表。* v  W7 n- Q1 i+ |7 V+ e: X
按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曾、刘与造反派没有恩怨。但立场决定态度,曾、刘嗅觉特灵,敌我友搞得清清楚楚。他们把鲁礼安的“北决扬”学会性组织定为反革命,上报毛泽东批准,下达了中央九二七指示,制造了惊天冤案。又以此作尚方宝剑,要揪出“北决扬”和“五一六”的黑后台。   \1 d7 [2 {% E0 L4 S
造反派被军首长玩弄于股掌。怯于曾、刘是毛指派的、更怯于九二七指示,省委扩大会议上,一千多人的代表中,造反派却个个上纲上线,违心检讨。发动反复旧的胡厚民成了众矢之的,批判他的人排起了队,情形不忍目睹。
. i! U1 f4 j0 g2 b还不算完,曾、刘对造反派更大规模的迫害升级。1969年秋,中央和曾、刘、方、张把钢新两派头目1600多人送到北京,参加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实为“五不准”的学习班,其形式类似于现在的双规。时间长达8个月。
4 L# `$ O$ G1 ?可以说,把造反派逼到这一步,毛泽东、中央文革同造反派的蜜月早结束了。陈伯达就指示:“上挂刘(刘少奇)、下联牛(牛鬼蛇神)、自己火烧头。”。要大家交代在文革中犯的罪行。曾、刘、方、张以革命的名义整起人来,花样迭出。把造反派人为地分为“动力”和“对象”两种。“动力”是军方拉拢的人,“对象”是军方整肃的人。吴焱金就是“对象”,每天在交代挨批中煎熬。他坚守了一个原则,检查交代绝不无中生有,保护了他的新派人员。
& Z! Q, v( O7 N/ |+ T: ^遇到大的国事活动,这些笼中鸟们也能享受一点尊荣。19705月,举行首都百万人民支持世界人民反对美帝斗争大会,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五不准”成员也应邀上了观礼台。但他们已是待罪之身,虽能见到总理与主席,有谁敢讲出个人处境和军首长的迫害?
  |- O1 G5 v2 T9 c& I反复旧的结果是更疯狂的复旧。学习班上,造反派互相揭发,人人自保。结果是胡厚民、扬道远、李想玉、任爱生被押回武汉批斗。6 U' v/ y8 f6 j+ j# U' i! a3 k3 X4 w
对湖北造反派的长期整肃,毛泽东显然明白并默认,他不过装聋作哑而已。林彪事件出来后,毛泽东才于1971年底说了曾思玉:
& N, p- r  M% I) O7 H/ Y “你那里有个‘北决扬’,你又搞过了一点,还是要宽大为怀嘛。”虽是批评,语调何其轻柔。他自知无法撼动军权人物。
/ C/ n* X2 Y6 E) Y7 ] 小鬼比阎王大。曾、刘敢无视毛的劝告,批示说:“暂不传达。”到19735月,曾思玉还公开下文要求,继续深挖 “五一六”、“北决扬”,逼着造反派引火烧身。4 n: f0 o/ J5 i9 F
这说明,七二0后,在湖北接班的曾、刘仍在搞不公开的兵变。其手段隐蔽、狡猾,更具欺骗性、煽动性。直到刘丰因林彪倒台,曾思玉因8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离任,他们对造反派迫害了长达5年之久。性质属于对武汉文革的反攻倒算,被整的人多达60万人。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60万人的档案里有反革命的记录,他们的青春、前途、意味着什么?
. T0 Z. `, @9 `' }5 C" c 桩桩件件记忆了吴焱金的经历和心理路程。
$ E9 Y) n# |0 {
3 l( C/ H  o+ s7 [" D$ Q : N% o- n5 z& l  s/ r
吴焱金也有过短暂的辉煌。
  q' P' D% K0 `. f/ F. \8 L7 D 不管毛泽东基于何种谋虑,8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军区易帅,武汉的造反派总算暂时告别了挨整的日子。吴焱金被调到市革委会上班,成为副主任,兼厂革委会主任。他使工厂的产值翻番。在市里,他留下了三桩值得称扬的政绩。
4 L) h2 h7 d- x! C$ S# s" y! }黄鹤楼的选址,样式,是他亲手制定。1984年建成的黄鹤楼,与他原定的,一模一样。5 N+ g/ J! Y9 |3 R1 l0 O
他决策建造了武汉抗洪纪念碑,至今成为汉口滨江的一大文物景观。' i, `# c' f3 c: n
听说清华的高材生吴官正表现好,又是四一四派,吴焱金力荐他当上市科委副主任。吴官正后来成为中央领导人,可以说他人生关键的一步,是吴焱金助推的。
' C6 E) s6 M$ V2 G, T吴焱金显然有执政能力。
" z3 U  n8 f4 M4 [历史指向1976年初,行将就木的毛泽东,感觉到邓小平的右倾翻案风,这触到了他最敏感的神经。一度冷落过造反派的毛,再次感觉到造反派的重要性。提出:“对造反派要高抬贵手,不要动不动就‘滚’......”。
- i5 D) Y$ f# ?: d  s. g# z* X  r周总理逝世,四人帮阻扰悼念,天安门广场爆发了撼天动地的“四五”群众运动,人民心中的怒火如火山喷发。民众讨伐四人帮,矛头实指毛泽东。毛泽东自己也说,他们这是借悼念总理,要翻文化大革命的帐。毛泽东在病榻上镇压了“四五”运动。
& B, S" {3 i! ]可悲,武汉的造反派因天高地远、思想上的局限、加上与打击他们的当权派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再次回应了毛泽东的支持,造反派已没有回头路可走。发起过反复旧的胡厚民,又成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领导者。
1 M7 S2 b' W& Z- V4 m& A他们在武胜路新华书店门前开大会,拉着省委领导赵辛初等人,要他们表态,转好弯子,保卫文革的成果。他们之所以出手迅速,英勇维权,是他们痛感权力的重要。2 [# s" m& o( o8 x5 u
武汉造反派对总理感情是很深的。七二0后,周总理亲自促进造反派的大联合,苦口婆心作了大量工作。总理下了飞机就问;“吴焱金来了没有?
9 d) X0 [2 Y& A7 f8 A3 B湖北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是一阵空炮,并没有取得实质进展。99日毛泽东逝世,四人帮覆灭。审判四人帮后,武汉的造反派被游斗、重判。和林彪集团不可能勾结、和四人帮也无联系的造反派头头被定成两案人员。从重判处,办成铁案。钢新两派头头概莫能免。新派虽属于温和型派,从政治平衡术来说,新派一号头头吴焱金被平衡进去蹲大牢,判了8年。
9 M) B- T: d, G2 F, G$ ?# B他看得开,但痛恨华国锋的所谓背叛。说那四个人是不该抓的。
. P, A8 s: C* w  N毛一死,毛妻毛侄完蛋。华国锋本来是不狠心的(摘自《苍凉的回眸》)。但文革是毛泽东发动的一场反人类、反文明的浩劫。即使没有华国锋,也有叶剑英一批元老派会挺身出来搞。更有人民的觉醒。
! @5 O) O3 T  D- A) Q3 N. s& N文革的否定式,主要是由文革时期的大、中学生、青年工人来完成的,拥戴文革的一代青年最终否定了文革 。周总理的逝世,只是一根导火索。
  O$ R; ]# I) O' r/ g过来人怎会忘记,粉碎四人帮后,国人那种万众欢腾的场面。
0 s  S$ d6 W' ?+ S: j- G 吴焱金知道四人帮的品质。但认为四人帮是个临界点,越过这个点,全国造反派会全军覆灭。. @) l; j; N/ }) d
另一个也很重要的造反派头头、一冶的曹承义,著有《悲欣交集》,与吴焱金持同样看法。这说明,吴焱金的愤怒不属于个人,是一个群体,表现在全国被重判的工人造反派中。+ y$ v; L- _/ B

8 k( X7 F0 ]6 H2 f " R/ K$ }4 |# L% @* |
2 m3 m$ W& v9 l
审判四人帮是必然的。但文革的始作俑者是谁?审四人帮就绕不开毛泽东。当年的主审法官在日记里写道,审判四人帮实际是审的五人帮。邓小平投鼠忌器,利剑无法指向党的领袖。一旦捅破这层窗户纸,党将不党,一个极权体制的原型暴露无遗。
* y- W& R9 f! M: t; v0 E2 {8 n 李乾的《迷失与求索》里,有柳英发(钢二司头头)一段话:“‘历史决议’说文革的发动者毛泽东的动机是好的,犯了严重错误。而我们响应他老人家号召,投身文革,动机却是要篡党夺权!......这叫人怎么想!”他的话具有代表性。
+ `# l4 G' q9 s# w3 Q$ q/ Q如此,把地方造反派头目定为反革命集团两案人员显然说不过去。只要天安门上挂着毛泽东的像,写着毛泽东思想万岁!各地造反派被定成篡党夺权分子,岂不是对毛泽东思想万岁的嘲讽。1 b7 {, j5 T, s4 o
以干部子弟为首的红卫兵,破四旧、抄家、殴打师长、残害无辜、挑战人类文明,后期发展到6次冲击公安部。他们没有受到审查。自今不见有人忏悔暴行,反而位居高位。答案不言自明。* D/ s+ P- A& B$ R
与五七年反右的阳谋不同,为推翻刘少奇,毛泽东确实给予了民众反抗压迫、释放怒火的机会。从造反派来说,他们并不反党,反抗的是强权、迫害、官僚。* \1 j5 L# E, d  q. L2 j
吴焱金拒不认罪,宁可从市委楼顶纵身一跃,以生命来抗争,落下终身残疾。1 l; m- e+ B; @) C' }4 U: B% r1 F3 n
他拒绝官方指定的作有罪辩护的律师,要妻子为他作无罪辩护。8 v4 U! f* V2 b8 G- k
他在看守所里作过打倒华国锋的演讲。
3 i# Q- r7 Y6 Q- R中央于1982年下发关于对这类罪犯安排生活出路的文件,省委故意压下不发。既然皆为天下苍生,人人都有活命的权利。派性就高于生存权?" W. s+ h" T* q" q2 Q4 [1 k
出狱后,他没了公职,没了生活来源,潦倒在社会最底层。9 J' g. q, V8 [7 N' B" m0 V
18年后(2000年),长办的顾建棠意外发现这个文件。造反派们开始了漫长的上访申诉路,这条路走了5年,2005年省委书记俞正声批准落实。被落实政策的两案人员有几十人。/ \4 F$ F" {. \  T* [. F& h( W& N
几十人?再加上已经逝去的造反派头头,说明,湖北省对抗中央决定(原定判四人),是以超过十几倍的数字,报复了造反派。. u/ u6 K6 H4 B  c  h0 h: `
那么多的造反派凄凉而逝,吴焱金顽强地活下来。莫非,上帝留下他,是为了见证那段历史?, F6 R/ q5 j  j9 t3 s1 B: v- D
僵卧尚思戍轮台。吴焱金与钟逸,自然是珠联璧合,留下了一部武汉文革工运史上最重要的书。1 l( {( Y7 Z% _7 O
本来是臻于完美的,可偏偏在最后一节,吴焱金来了个颂扬毛泽东的收尾。1 b' }! l' ]1 S' f9 J
我忍不住给吴焱金打了电话,说:”你要想到,吴晗没有过错,毛泽东偏偏要从他身上打开文革的缺口........江青两次三番到上海,找姚文元改《海瑞罢官》,正常吗?........”我率性地讲着 ,竟又吓了一跳,我对话的是什么人,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啊。我配说他么?
  W% c7 t* h$ N- X8 T# Z吴焱金显得沉静、耐心。他回答:“我哪里是留恋文革,造反派何时真正掌过权。对于文革,我内心其实有很多看法,又不能说出来。”# }7 K5 ~. I& l3 w3 R) z0 y
他是一个话语简短的人。但我懂了他的意思,邓小平这一批人,已经把造反派头头定成了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罪犯,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顺着邓小平的彻底否定论,去控诉文革吗?那等于否定自己,否定全体造反派。同时,他已成为那个年代的一个符号性人物,他也不好再去否定造反派充满苦难的文革经历中那个唯一的精神支柱。) C0 P  `- Q- d9 x0 _  R
吴焱金就是吴焱金,他是真实的、明亮的、宁折不弯的。
- P1 W9 l5 B1 ?吴焱金下的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这本文革回忆录中对若干他所亲历的历史事实的记载。他和钟逸共同完成了这个过程,这就足矣。我们应该感谢他和钟逸!
! ?' P4 N% P5 x/ W  A/ `# p * f4 y1 N! c! ]: d. X6 E  A. d
                                              2010/8/15 S2 P, y5 i+ G9 S
0 F) Y1 C* [4 F+ U2 w6 e& i# v0 }" [% Y
5 ?  K7 E; v5 x, M9 N# h! N" N. {. a
http://sz1966.blog.hexun.com/54654886_d.html8 k5 t% l0 A; i

5 Q. F, o, l& r) O; t. A) R# g
4 N/ }- F+ R* B- z/ s, X% ?4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3-29 12:55 , Processed in 0.1049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