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3-17 04: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锦州的第二次武斗**3 B, H7 e, z, X, S: G
7 y. g6 a7 O* c6 \# r 党中央和**为了平定八月份在全国各地所爆发的武斗**,以中央军委的名义于月5日下达了各派封存和上缴武器的命令,也就是文革之中人们所常说的“.五命令”。; ^# T) v- r" j$ z: u
0 H$ U! A" ~0 K( n+ N 锦州的糟字派“联合总部”,由于其主要成员都是学生和工人,思想比较单纯和出于对党中央和**的信任,所以把自已的全部武器和弹药基本上都上交了(只有个别的人和单位留下了少量的武器)。而好字派“锦联筹”之中有许多的各级干部,思想比较狡猾而又包藏有祸心总想打败老糟们,所以只上交了一部份武器(私藏了大批的枪支和弹药),这种敢于对抗中央军委命令的行为,当然是得到了锦州警备区司令部的默许和纵容。
. O; q0 g! }! p& a
, W. l' j& |' L: N0 V 过去在八、月份的第一次武斗**时,锦州的糟、好两派在人数上基本是势均力敌(而武器装备方面老糟占有一定的优势),所以老好们是打败不了老糟们的。“锦联筹”的老好们从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要想打垮老糟们就必须在武器方面占有压倒的优势。
0 t+ L2 i6 o0 N: H, b+ }/ D' e+ o1 c9 O" t* ?: `) T9 ]7 K7 l
由于老糟们的武器主要来自于四一三步校的军火库,其数量和品种都是有严格的登记和造册。借着中央军委的“.五命令”之机,锦州警备区司令部名正言顺地把老糟们交的这些武器接管了,“联合总部”老糟们既不敢也不可能截留下这些枪支的一部份。 X# p; H& }, S5 ^/ y! G1 R
- K, _% U2 F1 l5 |% g* j
而“锦联筹”老好们的武器主要来自于各级市、区武装部,其数量和品种只有锦州军分区和武装部的人最清楚(各级武装部的干部都是好字派)。当然没有锦州警备区和军分区的睁一只眼和闭一只眼,“锦联筹”的头头们也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敢于截留和私藏这么一大批的枪支和弹药。“锦联筹”老好们私藏的这些枪支和弹药(包括许多的轻重机枪),为在第二次武斗**中彻底打垮“联合总部”老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_2 H8 K. G1 w4 V Z3 M
8 u! I, H8 W3 \5 P5 D! I; f @ “锦联筹”老好们虽然私藏了很大的一批武器,但是由于做贼心虚不敢拿出来轻易使用。继锦州医学院大型武斗之后,老好们觉得单靠大刀、长矛和猎枪是打不过老糟们的,于是就在以后的武斗中偷偷地拿出一些步枪和冲锋枪,但轻重机枪轻易还是不敢拿出来的。
0 J' F7 g2 v$ s/ P. T0 n4 i: P: k3 c1 d2 p _& t. p
10月下旬,锦州铁路中学“联委”的一些老好们,在夜里去偷院内铁中“红司”老糟楼上的广播喇叭。由于天色太黑和楼顶上的瓦片较滑(瓦顶),一个“联委”的老好从三楼顶失足摔了下来当场死亡。真是“偷鸡不成,而丢把米”,楼下铁中“联委”的其他人把死尸背了回去。他们不但在自己占据的大楼里开追悼会,还宣称这个老好是“革命烈士”。4 \+ j/ o0 t: k8 G6 F; j7 ^6 l
+ o5 t1 |# Z/ k0 ^' ?& ?+ u
167年10月份,由于要回校复课闹革命,锦州中学的两派红卫兵都回到了学校,虽然观点不同但也相安无事了一个阶段,锦州警备区也向学校派出了解放军宣传队。因为锦州中学仅是一座孤立的二层小楼,没有作为武斗据点的价值,所以在武斗时两派都没有占据它。继锦州医学院武斗以后,锦州中学的老好“革联”和老糟“红闯将”的关系也紧张起来了。: ?5 T! `8 C7 T' T
F" Q: ]/ }; t& q: {$ m" G* G. w, a
11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的最新指示:“进行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要依靠学校中广大革命的学生,革命的教员,革命的工人,要依靠他们中间的积极分子,既决心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无产阶级革命派”。全国各地广大工农兵群众热烈响应**所发出的新的战斗号召,决心把以**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批深批臭,以“斗私批修”为纲,夺取教育革命和整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彻底胜利。( R' v% T. W$ p2 { N8 [6 W
0 c; }* L' H$ o6 D) g, d" n# L
11月日,《解放军报》发表社论,传达了**的最新指示:“全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形势大好,不是小好。整个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形势大好的重要标志,是把人民群众充分发动起来了。从来的群众运动都没有象这次发动得这么广泛,这么深入”。9 D5 A: P4 p" G, `% b) a. S
3 N! k5 Q8 E9 B' W) ~0 P6 g2 l 11月某日,锦州中学的“革联”和“红闯将”,不知为了什么事在学校里终于打了起来。文青和锦州二中“红色造反团”约七十多人,闻信之后赶往了锦州中学武斗现场。) ?" G- |4 P9 k7 y7 W s& ^
+ M3 S: d _+ y. p 锦州中学的老好“革联”人数较少(约有七、八十人),老糟“红闯将”人数略占优势(约有一百来人)。武斗的双方都使用了木棒、铁棍、七节钢鞭和匕首,楼上和楼下也到处都是砖、石乱飞(双方都有人受伤)。文青等老糟援兵赶到以后,正在和“联委”相持不下的“红闯将”立刻力量大增发起了猛攻。“联委”招架不住了被迫从一楼退到了二楼。
3 S8 Y0 _$ G' S7 m1 d' D! f
0 q& I) z+ w' o7 K0 ]' ? 就在锦中“联委”被打得焦头烂额的危急时刻,“锦联筹”老好出动了二、三百人前来增援,主要是锦州师范学院的“换新天兵团”和三中的“多壮志兵团”老好们。3 V2 _; V! R W6 |
- o0 x, x) X: _+ X0 m9 {
以赵林为首的实验中学“红色造反团”老糟,在学校(与锦州中学仅隔一条马路)门前的大街上进行了拦截。双方在云飞路大街上互相扔起了石块和砖头,但只有五、六十人的实验中学“红色造反团”老糟,不大一会儿便败下阵来退进了锦州中学大院内。1 T% P& v; e" |( ~$ V6 L* d. ]
1 x- i) V) N, v- h. C) q
文青立刻和二中“红色造反团”冲出了校门进行反击,实验中学的“红色造反团”也随即跟着又冲了出去。双方像拉锯般的冲了几次锋。老好的“换新天兵团”和“多壮志兵团”没有多大的战斗力,最后竟然被以锦州二中“红色造反团”为主力的老糟们打跑了。' n% p) P: q6 F/ ]
6 h, i! r/ w* a/ `; ]5 F; @
这时二百多名锦州警备区司令部的官兵赶来制止武斗(还出动了宣传车),李景桐和那些解放军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辩论,最后“红闯将”和“红色造反团”等老糟们撤走了。
: m3 Z6 H8 I6 q. K8 P
9 M7 x- n5 F2 g 已经无处安身的锦州中学“红闯将”老糟们,只得上二高中大楼去入伙了。而二中“红色造反团”也不在学校呆了,去找他们的那些“石油兵团”老友,到锦州医学院去了。实验中学的“红色造反团”本来人就不多,也不敢再从学校里呆了就跑到了锦州供电局大楼。: r; X% H( J1 h8 v
0 }" z, a K1 [5 }8 m# E7 S4 w
11月10日,《人民日报》传达了**的最新指示:“要斗私、批修,要拥军爱民,要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8 k: l$ q/ I6 B1 y/ N1 `, o) u1 B# S6 B8 t- [: T: C4 g
11月中旬,葫芦岛四0一厂(锌厂)的“红联”老糟,有十几个头头正在厂内俱乐部里开会。突然有八十多名本厂的老好把俱乐部包围了,并且发动了多次的猛烈进攻。这些老糟头头关闭了俱乐部的大铁门,然后用石头、砖块和硫酸进行顽强的抵抗,并通过楼顶上的高音喇叭发出了呼救的广播。老好们使用了燃烧瓶,企图烧开俱乐部的大门并烧死里面的人。
! i& y( C" q4 \. G9 H6 |6 {
2 J& l( L0 r3 s* w8 x( ?( I 就在这浓烟滚滚火焰四起的危急关头,闻讯赶来援救的马仗房老糟及时而到。约七、八十名六局一公司的“工总司”老糟,分乘三辆大卡车冲进了武斗现场。这些老糟头戴柳条帽手持钢管扎枪,十分凶悍地与锌厂的老好杀作了一团。这时又有六、七十人乘着两辆大卡车赶来,原来是葫芦岛造船厂的老好增援人马。这些造船厂的老好跳下汽车,就对“工总司”的老糟进行了反包围。正在车间里上班的“红联”老糟,也纠集了三十多人赶来拼杀。
* ?& k: b- Q0 s8 r" j/ B6 W: }" r9 P; M0 R5 H( g
于是双方就在锌厂大院里展开了一场大混战,数以百计的锌厂职工家属们站在周围看热闹。虽然老好们在人数上占有优势,但老糟们作战勇敢和不怕死反倒占了上风。造船厂的老好们首先败下阵来,他们爬上大汽车慌忙而逃啊。锌厂的老好也抵挡不住了,向厂内四处而逃。在这场激烈的武斗之中,老好被打死一人负伤几十人,老糟也有十多个人受伤。! r9 ^( @9 }& B/ M! M
4 K/ ?& k3 t: A) z1 ~- ]3 t
锦州纺织厂的“红司”老糟人数比较少(只有三百多人),而厂内的好字派竟然有三、四千人(大部分人是女工),其中光武斗队就有四、五百人。锦州纺织厂的老糟由于人太少又没有权,就被老好们赶出了纺织厂,他们只得在厂外的锦纺俱乐部(八角楼)安下了身。
: \0 n2 ?, }0 X1 O5 U- _1 e8 r" M& m, R, }$ {, n
在围攻锦州医学院老糟的武斗之中,遭到沉重打击的锦州纺织厂老好(“驱虎豹兵团”的主力),搀扶着一百多名的伤员(身负重伤的已被送进医院)逃回了厂子。光是被手榴弹炸伤的就有好几个,其中王胜利(下巴差点被炸没)和张克言等人都被炸成了重伤。& h6 r4 j% B& q6 e0 Z2 W2 e0 }+ D
3 k6 N& H( X. Y5 c# D; j
觉得很丢面子的锦州纺织厂老好们,这口气实在是难以下咽啊,于是就竟然拿毫不相干的本厂“红司”老糟们出气,肆意挑起了围攻锦纺“八角楼”老糟据点的流血武斗。: A0 S/ F* S# B/ s
4 ^& X# X1 y8 W" S
11月上旬,三百多名锦州纺织厂的“驱虎豹兵团”们,手里拿着铁棍、长矛、猎枪腰里别着手榴弹和匕首,突然包围了位于锦州纺织厂住宅区的“八角楼”俱乐部。当时,在小楼里的锦州纺织厂的“红司”老糟只有六十多人,手里也有匕首、铁棍、长矛和大刀。
9 @* l" f$ ~$ @; [* U
% \9 E) `$ G- [5 I) H 锦州纺织厂“驱虎豹兵团”老好们来到楼下即发起了攻击,别看“红司”老糟们人少但是立刻不畏强暴地奋起战斗。头戴安全帽的老好们顶着砖头和石块往小楼里冲,但从楼上泼下了可怕的硫酸(直冒着黄烟),烧得那些老好们嗷嗷直叫满地打滚。锦州纺织厂的老好们见状大怒就用十几支猎枪向楼上轰击,小楼上的锦纺老糟们不敢再往外露头了。锦纺的老好们也搬来硫酸爬到小楼顶上揭开瓦往里面倒,但楼里的老糟们仍然在坚持战斗。于是楼顶上的几个老好拔出了手榴弹,往楼里喊道:“再不投降,就往里面扔手榴弹了”。锦纺老糟们见已经无法再坚守下去了,就都从楼里出来投降了。在押解这些老糟回纺织厂的路上,有许多的老好们围在两旁一边走一边进行殴打,六十多个老糟都被打得鼻青脸肿遍体鳞伤。2 Y, v( x- K& [7 p2 ^( T2 s
a; s' a5 v2 C3 z& M, u7 V 由于锦州纺织厂老糟的“八角楼”小据点十分孤立(远离糟字派的各据点),其四面八方都是好字派的据点,老糟们无法进行有力的增援。既使有一些老糟们从“锦联筹”的各据点之间渗透过来,但也因人数较少和分散,没有解救了锦州纺织厂老糟们的被俘命运。1 o% l' Z+ G5 s$ ]: L6 W
, ?5 M- q' e0 k( p8 r 在锦州医学院的大型武斗结束之后,遭到惨败的“锦联筹”老好不甘心就此罢休。几天之后,“锦联筹”在市工人文化宫楼前广场召开数万人的大会,对发起锦州市的第二次武斗**进行动员。鉴于这次大会的重要性,“联合总部”老糟急于想知道大会的具体内容。/ A9 Y W& ?* n0 {
5 @7 ?2 U3 X0 |6 ^8 N; ]3 E
文青冒着生命的危险只身潜入了会场进行侦察,现在的人们可能不会理解当时造反派的牺牲精神。“锦联筹”的大头头们正在文化宫的台阶上进行讲话,对广场上的数万名老好群众进行煽动,号召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向“联合总部”的老糟们讨还血债。9 Y$ [! u# Z7 n1 x2 T9 B
2 r; j+ H% Z1 a8 S, q a 因为老好们都是以各自单位的人组成不甚整齐的队伍,文青混在人群的后面进行偷听,但也不敢在一个地方进行久留以免引起人家的怀疑,他时停时走的在会场里游动着。因为都是群众组织没有严格的纪律性,所以也有人在会场里到处走动,这无形中给文青提供了不自觉的掩护。其实在两派之中都是这种情况,大多数的人是谁也不认识谁,只有头头们是认识。6 [8 _ V9 c% \/ S
" l" `" j( B5 M& S1 } 正当文青混在各单位老好队伍的后面游动时,却不料碰到了本校的“联委”老好们(溜到人家的队伍里来了)。文青想躲避已经是来不及了,不由得在心里是暗暗叫苦啊。9 f6 s, d' L: }( ]
! v, b) i& d$ J: F( o5 y, ^
“喂,你咋才过来啊?”,武斗队的头目邢喜宝(外号:小耙子)朝他不满地嚷道。
: ]7 Z4 c& q$ L! P# K" b! j
, g$ U2 {. |8 W- ]1 S6 R 文青一时不知道他是啥意思,就硬着头皮回答道:“来一会儿了,在别的单位跟人扯了一阵子”,心里在蓬蓬地打鼓啊,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在等待着他。& r1 }2 F7 I# ^6 | Y
8 [1 S, ~# K4 \ 见文青没有带袖标,邢喜宝就递给他一个“联委”的红卫兵袖标,说道:“带上袖标,别再到处乱走,来了就得守点纪律”。文青这才明白,这个“小耙子”是把自己当成老好了。“小耙子”凑到他面前说道:“在武斗期间,你猫在家里不敢出来吧?这可不象你想当初的样子啊”。这个“小耙子”原来也是文青那个“**思想红卫兵”的成员,对他还很是敬佩的。自从“**思想红卫兵”解散以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没有想到他是老糟。" _9 ?" t8 f6 f7 b4 e ?
: m/ V& d$ v4 r
文青见“小耙子”满脸得意的样子,就问道:“看样,你在武斗时没闲着啊”。“我那时就在这个文化宫守楼呢,呵呵”,“小耙子”不无得意的回答道。+ n+ c c `! @6 m! y
- N% Q5 H ^3 P" n
这时,队伍前面有人喊这个“小耙子”,于是他便急忙的走过去了。
! U$ j0 k$ V) o0 M0 a
# V4 e5 f$ \( q2 a" i2 U% o 文青不敢在这里久留啊,于是也借着“尿道”赶紧的溜走了。3 }7 j4 ^# p9 z$ S7 T# @. i5 B7 g/ u8 D
% r, U2 _) S! N, _& y( p, e' h% p1 L
当他走到西面的百货大楼附近时,却发现老好们已经拉起了警戒线(在他来的时候还没有)。许多荷枪实弹的老好从南(百货大楼)至北(百货批发站),组成一道封锁线。7 w( N @. \: W/ Y/ Y2 s
2 |- d1 | \- N" \" k
文青一边慢慢地往前走一边进行观察,原来这道封锁线是只许出而不许入。& C" X- d! I( I! y
0 V: K' N' O; G0 W5 T
于是文青就装做没事人的神态走近了警戒线,正当他从两个老好之间通过时,又一个没有想到的情况发生了。一个头戴钢盔手拿支七式步枪的老好侧过脸来,对他喝道:“快回家去,你好大的胆子”。文青当时就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啊,这个老好(姓张)正是跟他一个院住的邻居,是锦州矿山机器厂的工人,也是“驱虎豹兵团”武斗队的成员。
/ E; T [& C0 u b8 W" j' g- C
1 u$ |, z' w N- M* Q: K 文青无话可说,只是硬着头皮往外走啊,管他是福还是祸是祸也是躲不过的。# Q C* q- g7 m; t& p! V
5 _( |! k: z2 p. w' f/ Q0 P
在文青的背后传过来老好们的对话声,“老张,你认识他啊?”,“啊,是一个院住的,这小子傻大胆,啥热闹他都敢看”,“是老好吗?”,“恩,是的”,张大个子含混的说道。- Q3 K& f1 v. `
2 o0 M' P+ F1 J3 F3 \5 U% i 文青快步地走过了中央大街(路边有许多围观的群众),这才檫了一把脸上的冷汗。真是好险啊,这个邻居当然是知道他是糟字派的,如果刚才要是出卖了他就一定是完了。
9 l. d2 c7 h4 [# Q, s# \; q+ k- k1 I0 M% D: a; m7 O
老好们把步枪都公开的拿出来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啊,说明他们已经无所顾忌了要大打出手了。文青赶回到锦州二高中大楼,把侦察到的情报向“守楼指挥部”进行了汇报。在几年之后,那个老好邻居还在对文青说道:“你胆子也太大了,竟敢到文化宫去侦察”。
: [2 L( L$ J9 r, h3 O3 C: L- h* v3 P8 W7 Y" K+ M3 v4 s" |1 ~
11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再论大、中、小学校都要复课闹革命”。
6 l3 k% V( X! X4 F: D
; v6 w' y9 W1 N# Y+ A 12月中旬,锦州一高中的“联合兵团”老好们,出动了二十几个人拿着56式半自动步枪,对二高中的老糟们进行了突然的袭击。一高中的“联合兵团”们仰仗着“王春庚事件”,本来不咋出名的他们一下子被人捧出了名。现在也不知是什么人给了他们一批半自动步枪,这次拿出来显巴显罢了。这些“联兵”们为了保持偷袭的突然性,他们从地委出来就一直小跑到二高中。他们趴在大门旁和院墙的花垛口,对着二高中大楼就是一阵儿猛烈的射击。
3 A" G$ I. ?0 y+ _% @% Y: b
3 t- T5 F- }* [ 在二高中的大院里停着好几辆大汽车,有些老糟正在弯腰修理和鼓弄这几辆汽车。当时文青也站在那里看别人修汽车,突如其来的袭击把他们这些人吓得躲到了汽车底下。但是“联兵”老好们并没有向他们这几个人开枪,否则肯定得有伤亡啊。二高中大楼里的“争朝夕兵团”老糟们立刻开枪还击,一高中“联合兵团”马上提着枪撤退了(看样他们是在玩啊)。8 i6 Q$ h. i9 W* q2 b; Q
+ Q5 e- |2 b. Q, a+ B' B. R7 |
12月22日,《人民日报》传达了**的最新指示:“两派要互相少讲别人的缺点、错误,别人的缺点、错误,让人家自己讲,各自多做自我批评,求大同,存小异”。
0 R' H% X, t5 x/ j2 {0 m
1 n- v& M$ m. g% G: u9 i& ^- J5 ^ 12月下旬,在锦州师范学院“红色造反团”楼内,一个小孩拿来个地雷模样的东西送给他们。正当几个人在查看时突然发生了猛烈的爆炸,当场炸死两个人其余的人被炸伤,原来这是个化学延时爆炸地雷。是院内“换新天兵团”的老好,指使和欺骗小孩给老糟们送来的。锦州师范学院的“红色造反团”在大办丧事,而“换新天兵团”的老好在偷着笑啊。" o# u1 P3 J/ I0 s$ \, b
- B3 n' V& h; M6 S1 D/ Y 进入168年1月,好字派“锦联筹”和糟字派“联合总部”之间的矛盾越演越烈,老好们在几次武斗里开始明目张胆的使用枪支了,而老糟们由于缺乏枪支显得十分被动和挨打。于是老糟们的一些学校的红卫兵们,又开始到处去弄枪以应付老好们的进攻。& g: Y0 k# Z6 d u# H& F" v( L/ q) L
2 w; c7 P! k( ?) S# }' A
1月1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元旦社论“迎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传达了**的最新指示:“再有几个月的时间,整个形势将会变得更好”,“党组织应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应能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先锋队组织”,“正确地对待干部,是实行革命三结合,巩固革命大联合,搞好本单位斗、批、改的关键问题,一定要解决好”。
4 }, @( b% t& r+ \. m. P* t) f4 L7 k$ S8 e
1月某日,锦州中学“红闯将”的几十人,在头头吴忌的带领之下到锦县一个公社去抢枪。他们得知这个公社的武装部里有一些枪,到那里就可以很轻松的抢过来。由于他们有些轻敌到了那里以后,并没有直接就去公社武装部抢枪,而是先到一家小饭馆去吃饭和休息。由于忽然来了这些生面孔的年青人(好象还有武器),引起了当地乡民们的注意和警惕。
* Q7 N6 Z) ]* ` a' Z; q8 _6 a
5 x X" j; P; ^/ }+ O 当这些“红闯将”们酒足饭饱之后就向公社进发了,这时整个公社大院里已是不见一个人影,原来早就得到情报的他们已经埋伏在房屋里等候光临。到了公社的大门外见院里空无一人而且寂静得异常,久经战阵的“红闯将”老糟们情知有变,于是就有一个红卫兵走进大院喊道:“里面的人听着,我们是锦州中学的红闯将,今天是来跟你们借枪来的,请你们把枪交出来”。话音刚落,就听“砰”的一声,这个红卫兵被当场打死。十几个“红闯将”老糟把手榴弹扔进了院里,然后就猛冲了进去。“乒乒乓乓”响起了一阵儿乱枪,把这些老糟们打退了回去(又被打伤了几个人)。“红闯将”手里只有几支手枪和一些手榴弹,剩下的只是匕首和七节钢鞭等(没有一支长枪)。这些老糟们不死心地又发起了进攻,但这时院子里又出现了一挺轻机枪的吼叫声。“完了,看样子只有撤了”,吴忌叹了一口气说道。
# R) I" | v; z7 c" l2 d+ g8 N# g7 M) F" F: d7 A" k+ n% |2 r, ~
“你们不要打了,我们认栽了,但得把院里的人(尸体)弄回去”,院子里的枪声停了下来,吴忌空着手走进了公社大院,含着热泪把那个战友背了出去,然后就带着人撤走了。
1 I, L( b( F) I; [' I, y' v/ C% G2 F+ g" P/ Y; \
1月下旬,辽宁石油技校“石油兵团”的老糟,偷袭了石油六厂的“后备军三十八支队”,用手榴弹炸死了老好的一个头头(姓名不祥),还打伤了另外的几名好字派的人。; L1 N7 y9 P9 H8 u1 }# G4 m
& B/ @5 H! N- r/ s7 s! i | 1月下旬,锦州二高中“争朝夕兵团”的几个老糟到楼顶修喇叭。突然东边的东方红旅社大楼射过来子弹,几个老糟心中早有精神准备马上躲到射击死角,避免了“锦联筹”武斗队的偷袭。“争朝夕兵团”的老糟们立刻进行还击,东方红旅社的老好们被打哑巴了。! j3 n# q E- Q. A
r9 b; w# D5 m. i6 Z 168年2月初,手里没有多少武器的老糟“石油兵团”,经过侦察得知老好的农学校据点里十分空虚(有不少的老好学生回家过年去了),就决定去抢他们的枪支和弹药。
: w) c) Z z8 L" g, T+ b" r: [7 j& v9 W1 y; W& _6 t
2月某日大白天,几十名辽宁石油技校“石油兵团”的老糟,大摇大摆地向农学校走去,后面还有一些其他单位的老糟们担任掩护。锦州农学校在八、月份时原是老好们的一个大据点,但“.五命令”以后那些外单位的老好武斗队都撤走了,空荡荡的大楼里只剩下一百多个本校的学生。可别看农学校的老好们人数不多,他们的武器可是不少而且还是很精良(有几十支(挺)步枪和轻重机枪)。由于很长的时间这里也没有发生过武斗,农学校的那些老好们小日子过得是挺轻闲的,因此他们在大楼的内外也没有放什么警戒的哨兵。
: B! ^. P9 L2 [0 w
6 I. F0 J2 E+ U: B+ } “石油兵团”的老糟们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就进了大楼,当他们进入农学校老好的司令部时,有些老好们正在那里玩扑克。“都不许动!”,“石油兵团”老糟们亮出了军大衣里的手枪和手榴弹,“把你们的枪都交出来,我们保证不伤害你们”。那些老好们都被吓得目瞪口呆,几个老糟走上前去缴了他们身上的手枪,并厉声喝问:“你们的长枪都在那里?快说”。/ F, Z ]8 w' h1 y: O) c
9 |3 P0 A& V- ]9 G( A) ` 有个老好用手指了一下屋里的几个大木箱,说:“长枪都在这里呢”。几个“石油兵团”的老糟们走上前去,打开大木箱子一看:呵,里面全是长枪。“那里还有枪?”,一个“石油兵团”的人又问道。有一个老好连忙地说道:“还有一挺坏的重机枪,如果你们是想要的话,我带你们去取”。这个老好于是带着几个老糟到别的屋去找枪,在走廊里遇到了另外的几个老好(还跟他们点了点头),就上前把这几个老好也控制起来了(但身上都没有枪)。( g- X& d" h n
, D$ v3 j* J! `* A0 ` “石油兵团”此次偷袭收获极大,不费一枪一弹也没有伤一个人,竟然抢来一挺重机枪(有毛病)、两挺轻机枪和几十支步枪。由于农学校的老好们很是合作,所以“石油兵团”的老糟们也没有难为他们。一个农学校的老好说:“我们都不想再打了,所以才把长枪都放在了大木箱里”。一个老糟也说道:“其实我们也是不想再打了,老好们要是都象你们这样,我们还抢这些枪干什么?”,“是啊,为什么还要自相残杀呢?”,一个老好感叹的说道。% B( P! Q w+ ?( P8 E" V* E
' \% K' s6 n3 I$ k0 W# |6 R2 `
1月4日,锦州铁路局的“铁联筹”老好和“红司”老糟,成立了“锦铁地区大联合委员会”。“铁路红司”老糟与市内的“联合总部”脱了钩,锦州的糟字派失去了一支重要的力量。锦州老糟们的靠山四一三步校和四三七海校,现在都奉命退出了地方上的文化大革命。省里的“八三一”和“辽联”也与“辽革站”,在沈阳于一月份实现了大联合,也不能再来帮助锦州的老糟了。锦州的“联合总部”已经成为一支孤军,其形势是日落西山啊。' R0 a2 D0 [1 V L5 O4 [
n* K R1 r7 O/ i+ @% w/ j 1月10日,锦州警备区司令部(原锦州卫戍区司令部)发出了公告:奉命自即日起,对锦州地区的公、检、法机关全面实行军事管制,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所谓的卫戍区只不过是当地驻军的称呼,而警备区则是权力增大了,有干涉和管理地方事务的权利。这些情况对于锦州糟字派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而对锦州的好字派来说那可是如虎添翼啊。
- g$ ?8 Z* W: X% o' g: a
0 q( k% `% J2 i7 K. n+ b2 k 党中央和中央文革小组,把锦州糟、好两派的代表都请到了北京,要求两派尽快的实现大联合(成立革命委员会)。而“锦联筹”老好和锦州的四十军,却想在成立市革委会之前彻底打垮“联合总部”的老糟们,以实现其独霸锦州市革命委员会大权的险恶用心。
$ u& W) l1 }: i7 o% @- I6 d6 n: e
5 a% j" N" h+ P1 u- O/ h 因此167年与168年之交的冬季,必定是锦州“联合总部”老糟们的一个难过的寒冬。但不肯屈服的锦州老糟们为了生存,进行了英勇而悲壮的一系列抗争直到最后消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