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91|回复: 0

启之《毛泽东最后的革命》中的误译、误植及其它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1-1-26 15: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载 《记忆》第六十三期

《毛泽东最后的革命》中的误译、误植及其它
——与著、译、校者商榷

启之

在我读过的译著中,此书的译文堪称一流。我说的一流,指的是译者高超精妙的中文——没有深厚的母语修养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为此,我曾经邀请译者关心先生出席此书的研讨会。令我惊讶且遗憾的是,此书的出版策划人汪宇先生告诉我,关心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集体的笔名。
当我在构思此书的书评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它的修辞——我想以此书为例,谈一谈大陆国史在修辞上的沉疴重疾。也就是说,我没想就此书的翻译说三道四。但是,跟作者一样,我也是一个患上了强迫症的完美主义者——如果面对白璧上的微瑕而沉默不语,或仅仅为那块璧玉歌功颂德,那不但对这本传世之作不负责任,对我本人的身心健康也是一个损害。出于这种自私自利的目的,我不能不把我发现的问题一一指出。当然,这些问题都是鸡毛蒜皮。对于著、译、校者来说,它们属于智者千虑,或有一失。对于我来说,则是愚者千虑,偶有一得。
我将这“偶然间的一得”分为误译和误植两部分,二者的区别在于,误译侧重于英文理解,误植偏重于中文表达。另外,为了追求完美,我还要将原著中的问题列在拙文的最后。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列中文页码出自台湾左岸版,英文页码出自哈佛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误 译
误译一:
中125:八月十九日,在上海模仿北京举行的大会上,上海市委领导人借着瓢泼大雨和满天黑云,让替身扮演毛泽东向走过的人群挥手致意,这种事情是毛及其同事做不来的。
英108:While their colleagues holding a copycat rally in Shanghai on August 19 took advantage of heavy rainfall and darkness to let body doubles wave at the passing crowds part of the time, this was not something that Mao and his colleagues could do.
说明:这里的关键词是body doubles,将其译成“让替身扮演毛泽东”不知道所据为何。无论从语言上,还是从逻辑上,都不可能出现这种胆大妄为的事。这里的替身,扮演的是上海市委领导人,而不是毛。
误译二:
中281-282:就像三年前对待总参谋长罗瑞卿那样,为了捍卫他作为解放军首脑的地位,林彪诬蔑刘少奇参与二月逆流,打击这位同他名声旗鼓相当的元帅。
英275:As in the case of Chief of Staff Luo Ruiqing three years earlier, Lin was protecting his position at the head of the PLA, on this occasion by stigmatizing his peers among the marshals who had participated in the February Countercurrent.
说明:“林彪诬蔑刘少奇参与二月逆流”显然是误译。在英文里,根本没提刘少奇。这句话应译为:……为了捍卫他作为解放军首脑的地位,林彪诬蔑元帅中与自己地位相当的同僚们参与了二月逆流。
误译三:
中366:修改后的党章除了删除有关林彪的内容以外,还加入许多起草文件,这是激进派所关心的内容。
英362:The revised party constitution went beyond excisng Lin Biao, inserting a number of passages reflecting the concerns of the radicals who had drawn it up.
说明:上述翻译有两处错误,一、党章中加入许多文件,这话不通。党章是一文件,这个文件当中怎么加入其它文件,而且加许多呢?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是因为译者将passages(段落)当成了documents(文件)二、英文说得很清楚,这些段落来自于激进派。而中译里对此没有说明。兹试译为:“修改后的党章除了删除有关林彪的内容以外,还加入大量的段落,这些段落是激进派起草的,也是他们所关心的。”
误译四:
中409:邓非常有自制力,他断然拒绝被帮助。
英408:Deng was very much in control, and bluntly refused to be “helped.”
说明:按通常的理解:在那种朝不保夕的危险处境中,邓小平如果有自制力,就不应该拒绝毛远新的帮助。而应该控制自己,不要跟毛远新闹翻。而他却“断然拒绝被帮助”,这实际上是没有自制力。从表面上看,“in control”这个短语确实是有控制力的意思,但是在这里。作者似乎用它表达的是完全相反的意思——邓完全控制了当时(他与毛远新)的谈话。所以后面才有邓“断然拒绝被帮助,毛远新讲完后发现邓小平不准备作检讨,而是坚持斗志昂扬地为自己过去的几个月的行为进行辩护”的内容。
误译五:
中442:上海的一位外国教师在日记中……又写道:“这里的人确实要哭得少,也不大公开宣扬。这也说明那些翻来覆去的仪式,不断加码的哭声(当然,不是公开要求的)。”
英441:In Shanghai, a foreign teacher noted in her diary ........She added: “And, in fact, here people do weep less and make fewer scenes. Which accounts for the repetition and the beefing up of ceremonies, and the invitations-----not public, needless to say---to cry harder.”
说明:这一段有两个问题。一是make fewer scenes这个短语的翻译。二是这个句子不完整。先说make fewer scenes,译者将make fewer scenes的意思混同于make the scene, (露面,参与)于是就译出了让人难以理解的“也不大公开宣扬”这样的中文。事实上,make fewer scenes这个短语应该来自于 make a scene(现场一片混乱),它是make a scene的比较级。其意为“现场不那么混乱”“人们的(悲痛)表现不那么强烈”。再说译文的不完整:“这里的人确实要哭得少,也不大公开宣扬。这也说明那些翻来覆去的仪式,不断加码的哭声(当然,不是公开要求的)。”显而易见,这句话没有完。此句似可译为:“这里的人确实要哭得少,(哀悼)的场面也比较冷清。由此可以解释,为了诱使(invitation)人们哭得更厉害一些,为什么要不断地重复并加强那些哀悼场面。”
误译六:
中447:在华国锋宣读了鉴于王“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行”对其实施逮捕的决定,据说,王在被带走时自言自语:没想到有这样快。
英447:After Hua Guofeng had read out the decision to have him arrested for “crimes against the party and against socialism,”Wang is said to have muttered to himself,.......
说明:此句不通顺。译者拘泥于英文中的After(在……之后),却又没有将这个短语完整地译成中文,而其后的文字也缺乏适当的调整。试将上面的译文与这样的句子做一比较——在华国锋宣读了鉴于王“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行”对其实施逮捕的决定之后,王被带走。据说,他还自言自语:没想到有这样快——哪一个更通顺畅达?
误译七:
中464--465,人物简介“陈再道”条:……卷入了一九六七年夏天的武汉事件,当时支持老帅们的群众组织以及他麾下的官兵绑架了中央特使,他被囚禁。
英466--467,.........when members of a conservative mass organization together with officers and men under his command kidnapped an emissary from the center.
说明:中译中的“老帅们”来自从英文conservative(保守的)。这句话应译为:支持保守的群众组织。“绑架了中央特使,他被囚禁。”也易被读者误解为在绑架中央特使的同时将他囚禁。
误译八:
中469,人物简介“牛皖平”条:老帅们红卫兵组织“联动”的创立者之一。
英472, and co-founder of the "conservative" Red Guard United Action Committee.
说明:中文不通。误译的原因与上同。“老帅们”来自英文conservative(保守的) 。这句话应译为:保守的红卫兵组织“联动”的创立者之一。
误译九:
中471,人物简介“王力”条:在武汉事件中被老帅们劫持。
英473, Was kidnapped by conservative during the Wuhan Incident.
说明:中文不通。误译的原因与上同。“老帅们”来自英文conservative(保守的) 。这句话应译为:在武汉事件中被保守派劫持。
之所以会如此频繁地将“保守的”/“保守派”译成毫不相干的“老帅们”,可能是因为译者误解了“老帅们”的校注。此书第十一章的标题是“老帅们的最后抗争”,其校注云:作者在这里使用的以及全书反复出现的“The Old Guard”一词,原意是指某一事业(或主张)的老一辈的维护者,尤指政党内当权的保守派……。缺乏文革常识的译者,在心中划出了这样的一等式:“The Old Guard”= 保守派= 老帅们。所以,当他/他们看到 conservative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将它译成了“老帅们”。
误译十:
将第23章英注49的后一部分(《北京党史资料通讯增刊》,第20期,1987年8月,页28。)误为注50。这样一来,就把英文版中的注50变成了注51。于是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注51以后的16个注释与书中的编号都发生了错位:中文正文中标的注54,在书后的注释中变成了55。正文中的注55,在书后的注释中变成了56。其余以此类推。二,上述错误,使中文版中的这一章的注释多了一个。英文版中有67个注释,到了中文里成了68个。

误 植
误植一:
中22,第二份就是闻名昭著的“秘密报告”……
英4,and the second,his notorious secret speech……
说明:notorious意为臭名昭著的,声名狼藉的。其实,即使仅看中文,也足以发觉这句话的问题:闻名一般用于褒义,“昭著”总是用于贬义,将“闻名”与“昭著”生捏在一起,不但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而且改变了这句英文原有的贬义。
误植二:
中117:因而,这就是毛泽东用来创造美丽新世界的脆弱组织。在废黜了刘少奇的接班人地位,通过阴谋诡计组成了新的领导阵容——未来还会进行多次的清洗后,毛现在该着手进行他的文革……
说明:这段中文在反复仔细的阅读后,可以理解。由此说明,它的表述不能让人一目了然。问题出在破折号后面的那个“未来还会进行多次的清洗后”。如果不拘泥于那个破折号,而将这个定语加以修改放在前面:……在废黜了刘少奇的接班人地位,通过阴谋诡计组成了新的、还会进行多次清洗的领导阵容之后,毛现在该着手进行他的文革……。这样是不是会好一些?
误植三:
中136:遣返或屈辱(第七章的第二个小标题)。
说明:尽管连接两个英文名词Repatriation /Humiliation的是or,但是,此处还是应该把这个短语译成“遣返与屈辱”。“或”是两者取一,要么是此要么是彼。“与”(和)是两者兼有。而这正是这一节的内容。
误植四:
中219,这样以来,毛所认可的矛盾则暴露无遗。
说明:不用看英文也知道,“这样以来”是个笔误。应该是“这样一来”。
误植五:
中248,公开上演一出叫做《南疆烈火》的“黑戏”(编注:不健康的戏剧),以及当地艺文界对取缔“黑会”(秘密集会)、“黑戏”的反感。
英文237,sinister play,sinister meeting.
说明:sinister是形容词,意为阴险、凶恶的、邪恶的。把上述词组译为“黑戏”、“黑会”是对的,但是编注的解释不准确。黑戏不是“不健康的戏”,黑会也不宜解释为“秘密集会”。在文革的语境里,黑戏指的是“思想内容反动的戏”,“黑会”既指形式——秘密,地下,也指内容——反革命、反动。
误植六:
中279:部分农村地区把瘫痪国家官僚机构的副作用当作是伟大的新生事物。
说明:此处将瘫痪当作了动词。这种用法可以出现在文学作品,比如现代诗中,出现在这里不甚允当。这句话似乎这样说比较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部分农村地区把国家官僚机构的瘫痪所产生的副作用当作是伟大的新生事物。
误植七:
中329:荣誉主席的条款被拿掉了,也许是由于向刘少奇交权失败而已。这种变动预示着毛打算在任上干到老死为止。
英324:The provision for an honorary chairmanship was dropped, possibly as a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in handing over power to Liu, and this change carried the implication that Mao intended to die in office.
说明:中文别扭。原因就在于那个画蛇添足的“而已”。
误植八:
中363:年迈体弱的毛不能再冒同军队将领反抗的风险。
英358:In his enfeebled condition Mao could not risk a backlash among the PLA generals.
说明:这里的“backlash”是关键词。其意为“强烈和不利的反应”。此句中的“反抗”改成“对抗”才通顺。
误植九:
中410:邓小平引用了隐逸诗人陶渊明的词句:“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英409: Deng explained: I come from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where they had never heard of the Han,let alone the Wei and the Jin (dynasties).
说明:把let alone译成了“何论”并不错。但是,此处引的是《桃花源记》的原文,原文中的这句话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这句名言在本书的中文版序中也以变化的形态出现:“但毕竟其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都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刘邓,何论林江。”(中005)因为这是中共中央文件中的原话,所以,其误不在作者,而是校者——校者应在此句后面加一个注:文件原文如此。
误植十:
中454:掘墓:平反昭雪(结语的第二个小标题)
英453:Exhumation: Victims Return
说明:Exhumation的意思确实是“掘墓”。但是“掘墓”在中文里是贬义的。它很难跟后面的“平反昭雪”放在一起。所以,Exhumation在这里似应从意思上翻译,而不能拘泥于字面。如此才可能与后面的“平反昭雪”相协调。比如,是否可以译成“拨乱反正”?

原著的问题
问题一:
中89:刘少奇的一个女儿在清华,另一个女儿在北师大女附中……刘少奇通过其女儿平平亲自指挥北师大女附中的工作组。
英73:Liu Shaoqi’s daughters was at Tsing Hua and another was enrolled ant the girls’ middle school attached to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Liu Shaoqi personally guided the work term at the middle school attached to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说明:刘少奇确实有一个女儿刘婷婷在北师大女附中,但还有一个女儿刘平平在北师大一附中。刘少奇通过其女儿刘平平亲自指挥的是北师大一附中的工作组,而不是北师大女附中的工作组。当时刘、邓有分工,“师大女附中是邓小平的一个点,师大一附中是刘少奇的一个点,他们通过两所中学了解运动情况。”(《记忆》总四十七期,《冯敬兰等:也谈卞仲耘之死》,又见《邓小平对北京师大女附中工作组的谈话》,原载宋永毅主编《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光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2006年版。)
问题二:
中135:五十年代初,中共的理论家抨击武训不反皇权,宣传封建文化。
说明:这里的问题在“中共的理论家”和它的注释。在此章的注18中,作者提到“1951年一调查小组去了武训的家乡……,该小组走访后认定武训是罪恶的,封建的和反人民的。”这些说法有两个问题:第一,“抨击武训不反皇权,宣传封建文化”的始作俑者,是毛泽东,不是“中共的理论家”。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就是出自毛的手笔。此文是毛选五卷中的名篇,是研究毛文艺思想的重要文献。第二,1951年去武训家乡的调查小组(周扬负责,组员有袁水拍、钟惦棐和化名李进的江青)对武训的上述结论,早在他们之前就已经公之于天下了。
问题三:
中168: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毛泽东在这帮志趣相投的人簇拥之下畅所欲言,他举杯祝酒说:“祝展开全国全面内战。”
中210:一九六七年夏天,中国陷入了毛后来口中说的“全面内战”。
说明:210页所说的“后来”并没有译错——英文里确实是after……。但在事实上错了,比较一下中168的表述,就知道,“全面内战”是毛先前说的。

中国人把写史视为最重要的事,将历史学家视为了不起的人。有人问苏轼为什么不写史。苏轼答:写史难,但挑毛病容易。所以不写。译校史书是另一种难——不但要精通两种文字,还要与作者一样具备相当的历史知识。如果苏轼活在今天,估计也不会去干这种苦差事。我曾浅涉译事,深知其艰。在这里曝背献芹,无非是冀望于补苴罅漏,俾完美主义者的作品愈臻完美。

2010-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3 18:53 , Processed in 0.09156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