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35|回复: 0

陈老头子  “再见吧,上海”报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1-1-9 06: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老头子的集藏博客

[url]http://blog.people.com.cn/blog/c2/s7563
,w1278146712307558[/url]


“再见吧,上海”报


翻出一份小报,报名很奇怪,叫“再见吧,上海!”。这是一份文化大革命初期,外地红卫兵撤离上海的“告别”报,上列组织有14个,9个是北京的,录下:



《再见吧,上海!》67-3-9出版。 四开四版。
主办组织:新北大文化革命委员会驻沪联络站、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驻沪联络 站、哈军工红色造反团驻沪联络站、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文革临委会驻沪联络站、首都南下革命造反纵队、北京工农兵体育学院毛泽东主义红卫兵验沪联络站、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革命造反总司令部驻沪联络站(首都三司)、北京地质学院《东方红公社》驻沪联络站、北京外国语学院红旗战斗大队驻沪联络站、东北工学院反帝反修远征军、安徽省八二七革命造反团驻沪联络站、天大八一三红卫兵驻沪联络站、北京电影学校毛泽东共产主义公社驻沪联络站、北京广播学院《北京公社》联合兵团。
内容提要:向上海告别 呼吁书(反联动) 十点声明(关于2、3、4月决战) 通告(反上海工人1、2、3兵团)。

当时上海人对这批外地红卫兵很头痛,特别是对北京红卫兵更无好感,既看不惯他们“京式”的蛮横造反风格,又顾忌他们有直通中央的威势,只不过必要时相互利用而已。待1967年2月初,“上海市革命委员会”这个临时权力机构成立,从上到下有不少人,已巴不得这批“小保姆”早点“出送”。上海是好地方,待他们如“天兵天将”,不少来沪红卫兵很想长期落户,设立了“驻沪联络站”,粗略算一下,仅北京红卫兵组织的“驻沪联络站”,就有十多个。

当时外来红卫兵干涉地方的运动,已成为“全国一片红”的阻力。1967年2月“中央文革”组长陈伯达对北京红卫兵提出:到各地煽风点火任务已完成,各地造反派已起来了,要驻外地红卫兵联络站一律撤销。又发了两个“停止大串连”通知,众多“驻沪联络站”不得不先后撤离。
在上海,这些“驻沪联络站”的撤离,有的静悄悄就走了,有的登报通知,还有一些办有(上海版)小报的组织,均在最后一期(上海版)小报上载有“通知”,宣布组织撤离、报纸停刊。这些外地红卫兵办的最后一期(上海版)小报,为了解(上海版)小报的发行情况,留下了实物资料;录下几份:
《首都红卫兵》(上海版)首都三司驻上海联络站主办 创刊于1967年1月1日。
停刊于同年3月6日。共出版了5期。



《首都红卫兵》(上海版) 第5期 67-3-6 出版 首都三司驻上海联络站立主办 对开/ 4版。
内容提要:忠于毛主席 红卫兵联合起来 告上海人民书(撤离) 镇压联动。


《红旗》(上海版)北京航空学院红旗战斗队驻沪联络站主办 创刊也是在1967年1月1日, 停刊于同年2月17日。共出版了7期。




《红旗》(上海版)第7期 67-2-17出版 北京航空学院红旗战斗队驻沪联络站主办 4开/6版。
内容提要:毛照片1 对目前形势的几点看法 欢迎山鹰之国战友(文、画、歌) 树立
上海人民公社权威 砸烂红卫军指挥部 介绍红卫军几个坏蛋 关键在哪里 赞文汇报 给上海造反派一封信 通告(联络站2-18撤消、停刊)。

《红色造反报》(上海版)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红色造反团(哈军工)驻沪联络站主办。 创刊于1967年1月6日,停刊于同年2月28日 共出版了9期(8、9期是合刊)。




《红色造反报》(上海版)第八、九合刊 67-2-28出版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红色造反团驻沪联络站主办 对开/4版。
内容提要:人民日报、红旗杂志为“上体司”《鲁迅兵团向何处去》的编者按 短评 夺权大会照片1 欢呼上海市革会成立 夺头脑私字权 对上海目前形势的几点意见 撕碎耿金章的几张王牌 给红卫军的公开信 声明(我联络站三月五日起撤消) 工三司头头丑恶嘴脸 再见吧新上海 杂文- 打狗、新编愚公移山。

另外,还有天津大学八﹒一三红卫兵沪联站主办的《八﹒一三红卫兵》上海版,创 刊于1967年2月8日,起步较晚。待第二期出版已是2月25日,正值“撤离”期,此 后没了音息,可能就此“告别”了。



(左)《八﹒一三红卫兵》(上海版)创刊号67-2-8出版 天津大学八一三红卫兵沪联站主办 4开 / 6版
内容提要:套红毛像1 上海人民公社宣言 创刊词 一月革命万岁 诗1。

(右)《八﹒一三红卫兵》(上海版)第2期 67-2-25 出版 4 开/ 4版
内容提要:毛照片1 中央首长关于大夺权讲话 ‘天津讲话’是反动纲领 站在工(总)司一边 解散红卫军 消息 。

还有些小组织,也欲雁过留声,遗下“同上海人民战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的印记,很认真地也道了一声“告别”,在《上海晚报事件专刊》的传单中就有一例。一个“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驻沪联络站(八﹒八)”的组织,凭借同《上海晚报》夺权组织的交情,刊载了一篇很动了感情的长篇“向上海人民告别”书,其实这个小“爸爸”(八﹒八),认识它的上海人民没几个。



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驻沪联络站(八﹒八)的告别书局部。刊于《<上海晚报>事件专刊》第3期 67-3-6出版.

现在回忆,中央在红卫兵到各地“煽风点火”成功之后,停止大串连,招回“联络站”是有道理的。从以后的实践看,红卫兵“大乱”本领有余,“大治”能力不足。比如上海,1967年2月起“送别”红卫兵驻沪联络站,再到12月“查封”各省市驻沪办事处,就没了外界干扰。按中央步骤、照上海本地特色,关门闷斗,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附:部分北京红卫兵驻沪联络站名录
中国人民大学红旗驻沪联络站
北京电影学院毛泽东主义公社(原毛泽东主义公社)驻沪联络
北京地质学院东方红公社驻沪联络站
北京工农兵体育学院毛泽东主义兵团驻沪联络站
北航红旗驻沪联络站(北航红旗)
北京航空学院红旗战斗队驻沪联络站
北京电影学院毛泽东主义公社驻沪联络站
首都一司驻沪联络站
首都三司驻沪联络站
首都第三司令部驻沪联络站
首都红卫兵革命造反联络站
首都红卫兵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第三司令部)驻沪联络站
北师大井冈山公社驻沪联络站
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驻沪联络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7-27 10:33 , Processed in 0.0486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