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84|回复: 0

何新  论毛泽东经济学读书笔记——给一位领导同志的信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帖子

1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9-9 17: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g5 d1 N# _) Y
我已用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把主席这部厚厚的读书笔记,结合其他材料,认真地重新研读一遍,并作了详细札记。我想本周内应可写成初稿,在星期日或下星期一二送交您审阅。现先把我主要的思路在此汇报一下。

" ?8 q. P4 q1 }- k" f9 r5 {  3 Q. }, d9 m5 B/ Z$ m! y
一、 总的估计 9 I/ Y2 j" W0 S1 s% b
我认为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谈话和读书笔记,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这部书(以及他1958年前后关于经济问题的其他一些谈话、书信)与1956年的十大关系和1966年5月7日关于经济问题给林彪的一封信,可以构成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一个有系统的思想体系。
2 q+ J, Q# @) m( H" |- B 在这部谈话和笔记中,包含着毛泽东以辩证法、实事求是(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研讨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问题,研究中国建设中的经济体制问题、经济发展问题、经济政策问题和其他理论问题的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其中一些观点和表述方式,具有认识的局限性和历史的局限性。但一些基本观点具有超越历史时代的普遍性意义,至今仍具有现实性。 # h. d. W* ~, q3 ^! _
这部著作包含了毛泽东在思考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过程中成熟的、一些尚未公开的、探索性的观点和论点。这些论点对于我们至今也仍具有启示性意义。! N% {' m3 K' J8 s' Y
 
9 C; M6 ~# v, m二、 时代估计
# v" [) ]$ @. K! p  }- K6 v; \ 毛泽东的这部著作,形成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这一时期,这不是偶然的。有资料表明,毛泽东于50年代中后期开始重新思考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问题。而1959-1960年,这正是中国“大跃进”运动遭受挫折,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曲折和重新选择的一个重大时期。
- Z" i, i$ K. H 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我考虑是否可以在大体上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 X) s% ?$ r% i$ {- Z* ~3 @+ I# o! ^5 v
(1)1949-1978 * v# c/ Q" t% `+ \
这个阶段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国基本上由一个农业和农民国家转变为一个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据了主导和优势地位的新兴工业国家。 ; i: K' j7 I$ Y
(2)1978-现在
0 Y% o7 I" _, G* s 这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的基础上,进而谋求现代化、提高经济效率和提高国民福利,即探索建立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新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中国在获得成就的同时,也遇到复杂的情况,面临大量对于世界历史来说也具有崭新意义的问题。亟需从理论上给予探讨和认识。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重新研究毛主席著作,在方法论和思路上,都会获得某些特别重要的启示。 % R4 M$ W" T! `; {2 z! x9 i6 n
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布局,我窃以为,到70年代末已基本建立(即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能够基本自给自足的、拥有近代技术手段的工、农、国防和科技体系)。因此,领导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可以评价为是毛泽东时代在经济建设上最重要的成就。但是这一成就,第一是在极其困难和严峻的国内外条件下获得的,第二是绝非一帆风顺地获得的。
, k# I# T9 |% p8 _ 在中国于50年代决心走向工业化道路时,世界历史中有两种可以借鉴的模式。一是西方模式,即资本专业原始积累的模式;一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即通常所说的斯大林模式。
$ G. m* d9 |, r+ t 关于第一条路,事实上早自19世纪70年代的洋务运动和后来的维新运动开始,中国就有人试图通过引进西方资本、技术、政治和经济制度,在自由市场经济方向的主导下,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但是由于这一条工业发展道路必须借助于国际市场,由于世界市场已经被老牌工业资本主义国家控制和主宰,而技术落后、资本不足的中国在这一市场中不具备与发达国家作竞争的任何基本条件,因此这条道路是注定走不通的。百年前走这条道路的结果,是导致了中国的百年动乱和战乱,使中国走向了被殖民化的道路。
# [/ p) F$ V6 c) x2 R% ]( G 第二条路,解放初直到1958年“大跃进”前,中国的工业化曾试图主要借鉴苏联工业化的道路,但结果也发生许多弊端。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实际宣告了毛泽东对50年代建设初期照搬苏联模式的反思和再思考。毛泽东在这部著作中,首次表明了社会主义要“改革”(即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想法。1958年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这一运动在实践上是失败的,所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但在基本设想和初衷上,则无疑体现了毛泽东试图摆脱苏联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创造性设想。
; f. R( U. y. H8 s- V “大跃进”的基本思路,第一是发动大规模群众运动搞经济建设,第二是实现全面公有化和供给制分配方式。这是具有经济浪漫主义色彩,忽视经济基本规律的。但是“大跃进”并非全无成效。中国乡镇(社队)企业是在“大跃进”中产生的经济创举之一。同时“大跃进”中的“强制积累”方针,在局部牺牲农民利益和压低社会消费水平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国营工业的积累比例。正因为如此,“大跃进”后通过“调整、整顿、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中国经济还是在60年代中期迅速跨上了工业化飞跃进展的一个新台阶。 8 N& A* w8 [8 E% G1 a+ H
“大跃进”的失败具有复杂的原因。其中包括了当时领导国家建设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思维(包括经济理论)上的盲动性和幼稚性。(今天的中国经济理论基本放弃了马克思的方法论,而盲目拜倒在新古典理论门下,在另一个极端上呈现出幼稚性。这种幼稚性已被西方战略家所利用。)毛泽东在庐山会议前后痛切地意识到中国经济学界的这种幼稚性,因此他谆谆告诫人们“要读书”,要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这部谈话和笔记,就是毛泽东带头重新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而留下的一部重要著作。/ f- }! i1 B, E, ?* Q% c
 
' D! z2 j. H6 ?- V, b+ R8 A# |三、 内容分析
' {- z; @, C, X" C% q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和发达阶段),以及由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质变而不仅是量变的创造性思想; . u% R/ A: g' q2 E: Q% G- y
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内部存在复杂多重矛盾和斗争,可能发生历史倒退的观点; * r# _" _$ M% F( G& W6 l
3、毛泽东的世界战略思想;
3 r/ D( p* `+ p5 B) |) i 4、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应用价值规律的问题; " C' k3 \- ~8 A, i% ^% }% L5 h5 ^0 x
5、毛泽东的重农思想(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 / t6 L3 O& g- Q/ ?
6、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利益分配不平衡和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 2 _% S# c  N- k- d
7、关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和若干意识形态问题;
; J$ O5 H4 \; ^% U1 L 8、关于哲学(世界观好方法论)的问题
0 k( u9 x8 r* s0 G  u. q 9、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问题。
7 U0 V& j" Y3 r  z, H8 |  
( {  s8 ^3 D" {; e四、对全书总的评论
6 S, B- j/ R/ ]$ F- F 以上,既是我最近以十余天时间重新研读主席此书后初步形成的写作思路。深感这个工作不容易。但既然接受您的信任和托付,我就不想人云亦云地写一篇应景的文章,而是希望认真地作一点研究,特别是希望结合实际,力求谈出一点有意义的新想法。在重读主席此书时,我时时在精神上追随当时主席的想法,时时掩卷惊叹主席思想的博大、精深,惊叹主席具有超越常人、超越历史的敏锐眼光。另一方面,也力求不迷信地从现代理论和实践的新角度,而看到主席当时拘于历史条件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水平所造成的局限性。但是,每考虑到当代我们所面临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均更加复杂,我又常常滞笔叹息确有力不从心之感。
/ L$ x' Z) T* [- P/ } 但是,不管自己对主席的理解是否确切,我一定尽力做此事,力求不辜负您的期望。能否合用,则听之自然。 8 D* ]. J! j3 V/ _. d. k- R

( _5 W. y* a8 I' ^/ f 1991,10 何新8 P) `3 r6 V9 d
' O+ `, U7 N: q2 {; S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0/201009/177882.html
3 t- _; @% I1 K/ E' A. S' g( W+ B7 ~1 O- B! f+ b' P

3 `  c3 w  ~4 ?; i1 I5 I&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3-29 15:17 , Processed in 0.1113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