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14|回复: 0

周立义:徐国民开仓放粮记

[复制链接]

0

主题

519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发表于 2010-8-19 17: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国民1930年8月12日出身于贵州省铜仁县茶店区垢溪村一个农民家庭,读过老书,进过小学,写得一手好字。
  1949年秋铜仁解放,19岁的徐国民因家庭经济困难,做点挑脚生意。当时全国尚未完全解放,动员农村青年参军,徐国民积极响应,到茶店区政府报名填表参军。茶店区长刘宗为见徐国民钢笔字写得工整,劝说徐国民到区里工作。徐国民在茶店区政府担任青年干事,以满腔热情投入各项中心工作,做出成绩,1954年调进铜仁县人民政府工作,1958年又调回茶店区任区委书记。
  1958年创办公社食堂,开始群众尚能吃饱,由于一平二调加上高征购及自然灾害,农村粮食出现短缺,农民手中无粮,公社食堂供应减少,群众吃不饱的现象日渐加剧,部分农民浮肿,因饿致死的事接连发生。延至1960年春,问题越来越严重,作为区委书记的徐国民感到责无旁贷,即向县里李子荣书记、张德元县长报告,遭到批评:“讲怪话”,“站到富裕农民立场,造谣生事”。问题不得解决,徐国民回到区里,又与管财经的副区长王宗佑商量,王说:“饿死人了,还当什么官!放粮救群众,要犯法就大家犯法。”后来徐国民又到县委副书记张政洪家请示,张表示同情,支持放粮救群众,但未取得县主要领导认可,也无可奈何。
  徐国民日夜不安,他为了进一步证实饥饿情况,亲自下到牛场坡、肖家坪、横山、梅花地、百果屯、老屋场等村寨,亲眼见到牛场坡的苟麻子饿死尚未埋葬,见到村寨冷冷清清,一片萧条景象。与饥民交谈,他们有气无力,危在旦夕,有的村寨饿死人了还无劳力埋葬,令人痛心。
  一天茶店饭店负责人杨黑昌跑来区政府报告,饭店门口饿死了一个人,怎么办?徐国民说:“你们饭店立刻把死者埋下。”并交代今后若有类似事情发生,你们首先要救人,要钱要粮,找我负责。由于饿死人现象日益严重,徐国民出于爱民之心,作为一名地方小官,应保一方平安,决定开仓放粮救人。他召见茶店粮管所毛国才谈话,以茶店区委书记名义,要毛国才通知茶店区所辖粮店,开仓放粮救人,今后上级追究,一切责任由我徐国民一人负责承担。徐国民置个人前程不顾,一心救民,挽救了因饥饿垂危的三万多茶店人民。开仓放粮历时月余,放粮达130万斤(据后来查处各粮站统计数)。在放粮中有丁开江辖管片区,拖延半月才开仓放粮,致该片区饿死了许多人。徐国民得知,即撤了丁开江的职务,另派人开仓放粮,才挽救了未死的饥饿农民。
  开仓放粮救人,茶店农民无不称快,说徐书记是活菩萨救人。此事震惊了铜仁地、县领导,1960年7月上旬以地委书记周国玺为首,组织地县干部30多人,成立专案工作组到茶店查处此事。令徐国民停职反省,把徐国民关在区政府二楼。专案工作组连日商讨裁处之事,军分区司令员韩国锦说:“徐国民开仓放粮,是否有贪污情节?若无贪污,只是为了救饥民,那重处了就不好收拾,当慎重处理。”
  徐国民的通讯员黄政江闻悉要缴徐国民的手枪,还要逮捕下狱,在为徐送餐时哭泣告知,促使徐国民考虑。当时社会上粮食紧张,若入监粮食更为困难,恐遭非人待遇,可能有死无生。于是1960年6月13日出逃到老羊坪、老鸡坪等村寨避难,承得曾强权、康厚晓、徐承南等农民保护,多次转移躲避。四天后得悉,专案组已命令各乡村民兵组织,把守哨卡,缉拿徐国民归案。徐国民想久逃不是事,还要连累别人,自问心中无愧,放粮为民,颗粒无贪,有何畏惧,回到茶店区政府,接受处理。周国玺见徐国民能自觉回来,最后裁定撤销徐国民区委书记职务,保留区委委员,继续工作。到1960年12月13日调玉屏县工作。1982年调铜仁地区林业苗圃场任场长,直到1990年退休。
  后来,冯天祥县长在坝黄长坪蹲点,了解该村60年代饿死48人。一次徐国民到他家拜访时他说:“茶店村要不是你徐国民果断开仓放粮,那么茶店村寨还要饿死一些人,你徐国民为茶店人民做了一件好事,传为佳话。”
  徐国民这样的区委书记在当时可谓凤毛麟角。他事前虽与其他同志商量,并得到他们的同情和支持,但事出后他一人承担,毫不推卸责任,值得敬佩。
(责任编辑 吴 思)

原载:2007年第2期 炎黄春秋杂志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19 15:20 , Processed in 0.02239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