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81|回复: 0

毕星星:谁还知道李希文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帖子

1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7-18 00: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老家去,问人,很少有人知道李希文是谁了。  \( W0 }% P; }! D/ `% h) M8 E
$ P. u1 `4 N7 U, ?0 K) a
  倒退50年,那可不是这样。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临猗县哪个不知道李希文?山西农民哪个不知道李希文?就是在全国文艺界,李希文的名字也是响当当的。就是那个说快板的李希文?就是那个被誉为“农民诗人”的李希文?临猗县的各种宣传活动经常看到他,山西省的文学艺术家聚会有他,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过《李希文快板诗》,印数超过10000册。1952年,李希文参加山西省第一届民间艺术观摩大会,备受夸赞。1958年参加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和中国头号文人郭沫若对诗唱和,一时传为佳话。周恩来总理接见了与会代表,和李希文握手照了相。1960年6月1日至11日,李希文作为代表参加了全国文教群英大会。这个会议的名字有点过于文学化,其实也就是文教系统的先进模范人物表彰大会。1963年,李希文参加山西省第三次文代会,这也是李希文最后一次在鲜花和掌声中露脸,从“四清”运动以后,李希文就逐渐离开了公众视野,直到“文革”结束以后孤独寂寞地死在自己家里,是几个相邻的天主教教徒帮忙安葬,把老人送进黄土。  X- W7 n" x# F. |4 v* O8 _- X
% b) X+ S2 I; t' X( E
  李希文怎样走上至高无上的文坛顶层,又怎样被抛弃被忘却?
6 R0 _  @: D- A% d1 a* L4 S5 E: X9 R% L
  这个著名农民走过了怎样的迂回曲折的文化成名之路,身后又凄凉到无人知晓了?4 v7 o) @8 C+ ]5 ~( [: H4 _7 ?6 C
+ d- x5 P( p! b4 h1 S
  李希文是陕西合阳人,自小家庭贫苦,出生不久,父亲双目失明,活活饿死。他7岁给人扛长工,15岁就开始流浪,靠卖苦力餬口,当过药铺店员、毡房学徒、客栈伙计,给教会、学校看过大门,在小铺子卖过蒸馍。吃喝没有着落的时候进了队伍,在西北军当马夫。正应了晋南人所说: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晋南人安土重迁,穷死不离家。李希文贫穷流浪的人生阅历,让他比一般的当地农民眼界开阔。看世事,比苦守几亩地的农民灵醒得多。
3 k8 \% t1 b0 O4 b. I3 j) ^" B$ O3 Z8 u
  李希文幼小时和流浪乞儿一起厮混,路过财主门口,他们唱着“掌柜的想发财,你不行善财不来”,一些落魄求乞的文人自己编唱莲花落:“我爹死在黄河滩,我娘上吊把命丧,留下小妹无人养,大爷大娘帮帮忙--”李希文没有念过书,可是好学好记。尤其是从苦难中挣扎过来的经历,让这些童年记忆火烙刀刻。成年以后挑担子卖蒸馍,赶庙会看热闹,听歌也听戏,劳苦大众的口头创作,李希文看了听了心里记着。中原关中,民间文艺影响深远,秦晋豫三省交界这一带,要饭都带三分文化味。这些活在底层的民间口头创作,无疑也是一种文化滋养。李希文后来的快板创作,当然和青少年时期的歌谣学养有关。
3 y' ?1 b% w$ c$ U
2 H, R) w2 [- u0 B  b8 x6 g  当地人物志传都写着李希文(1900-1978),其实他不知道自己的确切生年。只记得是“戊戌变法后三年生的”,以此推算当在庚子。山陕边界只隔一条黄河,抗战前他大约37岁时过河,流浪到山西猗氏县落了户。在当地人的眼里,他是一个“外路人”,外路人难娶亲,李希文也就大半辈子孤身一人。
  L" k& t2 z9 U) g9 L! y) k
% o: L* ~% I# s  [0 y% e  晋西南比全国解放早。土改时李希文分到了房子分到了地还有农具,流浪的人从此有了家。李希文感谢共产党叫穷人翻了身,底层流浪者的经历,让他立刻抄起了熟悉的方式歌唱毛主席。八路军打垮中央军,猗氏县城建立新政权以后,李希文立刻学着编快板:
; r- O8 O% N% N( U) N
+ A7 ^; Y' L+ Z* l  H  R9 `  毛主席,红太阳,照得人心亮堂堂。4 X1 ?9 a/ @+ I0 K- b( F  A! M/ q: ^

, L6 P3 b3 R5 Z& i- }+ ~/ C  解放了,猗氏城,铲除一窝害人精。
% u: @' ~' \5 K7 G
3 V2 g1 c9 n2 O3 d. u" ~4 z2 D  全县里,老百姓,镢头锤死李正平。7 @. E2 B" d7 n0 m) L1 U

. c& R  P# ]. S9 |  李正平是国民党任命的猗氏县长。解放的农民手持农具蜂拥进城,砸死前任县长,这是革命暴动的典型写照。9 [" j0 E* g: P$ _4 _" b) o

; B; \7 U! m/ N( {/ v2 A  这应该属于李希文快板创作的处女作。他大约也没有想到,他从此走上了“农民诗人”的人生道路,以一个边劳作边唱颂歌的农民形象登上中国的文化舞台,成为万人瞩目的农民文化代表。
+ A$ f9 d* V/ Y& }, D, y+ J9 o
7 f6 D2 }! y" O; k4 i  新纪元开始了,新社会,新生活,格外诱人。老百姓演戏敲锣鼓,欢庆太平。县乡工作的基层干部抓住这个机会,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共产党的主张。编演各种小歌剧、眉户戏(晋南一种地方戏)一时风行。猗氏县成立了“轰轰宣传队”,组织全县几个中学师生,排演《白毛女》《血泪仇》《官逼民反》《虎孩翻身》等延安移植来的剧目。天下初定,要让老百姓认识共产党,党的各级领导都格外重视宣传。每当演出《白毛女》,猗氏县委书记都要亲自登台,向观众讲解“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道理。戏演到酣畅处,观众会把核桃柿饼干红枣抛上舞台,叫好喝彩,台下一片喧腾。
4 D* f& \8 G. e- h# c# {' U- L0 n/ d9 I' q5 y
  猗氏县剧团的老导演王灿,在《白毛女》中饰演穆仁智得名。他当时负责县城区周边村子的宣传,为了方便工作,正好住在李希文家。他喜欢李希文的快板,和文化馆的同行经常帮助修改加工。李希文的快板一开始大量“发表”在本村的黑板报上。县剧团排戏,村里剧团也要排戏,李希文被一种喜庆热闹的韵白文体包围着,逐渐摸着了门道。王灿感觉到了快板的方便实用,剧团演出就经常带着李希文。开场锣鼓响过,准备开戏,李希文先在前台表一段快板。有时两出戏之间换妆换人间隙,李希文也上去插一段。解放初那几年,猗氏县的宣传演出多次获奖,李希文几乎算一个编外演员,也跟着获奖。
8 q; D( z4 A, d- }0 i& X
; s/ y. p/ {+ v) e; ^: f  临猗县的老一辈人,想起那一段意气风发的岁月记忆如新。他们说,当时乡村这样夸赞李希文的表快板:/ b2 p% y4 }1 R3 f. q1 J1 K

) c0 q6 w9 `' b3 x3 _1 [9 f! [9 R  听了李希文快板,肚子里觉得宽展;
6 [& }9 U) G( t! x% |
- {2 R0 G# z5 ]! |+ i- |& G# l/ `  李希文快板一表,共产党政策明了。) y$ c. H" {1 _4 Q0 i" J

) p5 D( N0 {* A7 h: L3 ?7 x  1952年的扫盲识字,别的农民可能如秋风过耳,对李希文那可是成长的催化剂。不识字那叫口头创作,歌谣式的。识了字能写能记,他的快板创作开始高产,艺术质量也在提高。李希文学文化劲头很大。1952年上冬学,进速成识字班,每天晚上点起油灯学习,下地路上背着书包手拿书报边走边看。认了字还要学写字,李希文看电影看戏随看随记,练了字,也积累了创作素材。李希文阅历丰富,能认能写以后订报看报,熟知国家大事,这让他的快板创作,迅速脱离了普通农民的狭隘眼光。他的快板,多写国家大事,歌颂党的政策决议。有文化会写作,李希文顿时从农民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从上到下关注的新人形象。
1 l& [1 d( A. e. N! r
* x+ L: @) \/ ?- ?  1954年猗氏临晋两县合并称临猗县,县城设在猗氏。当地一些老人,至今还清楚记得李希文在街头,在大会上即席表快板的情景。1952年元月,欢送抗美援朝的新兵,县城人山人海,文庙一带挤得水泄不通。干部群众在街道两旁呼口号拉歌。拉歌是当时常见的集体娱乐形式,一方高呼口号作问,另一方答不上唱歌。有一种问答是以铁路地理常识设问,只听一边人群在喊,另一边回应,此起彼伏,人声鼎沸。
7 `3 H9 n% Z8 d( o9 W4 }1 N, \% _+ ^6 U4 s8 |$ I- h% J
  嗨,北京的火车哪里开?
/ |$ m; @$ A* q# l3 K- k9 d, W0 |& J( }- X
  嗨,北京的火车武汉开!- L& T2 P# W+ T3 H- Q4 N

) \4 P, G: n) _3 o. B( i$ L9 t  嗨,武汉的火车哪里开?1 \- G' O5 w' C! ?
& X' P$ {" A# l3 m* V
  对方答不上来了,挑战一方就喊:欢迎唱歌!唱歌呼口号此起彼伏。有人看到李希文在场,于是就带头邀请,欢迎李希文表演快板!众人一齐鼓掌,李希文就走到人前,表演他新编的快板:
0 z/ X& }3 U( n6 Z" K# u3 D! v' Q
2 S0 Z! L) u  ]  P) l% {) r" k9 c  美帝是个大坏蛋,张牙舞爪到处窜。
* h6 q4 r1 x+ {* ?  `' ^( G/ V7 _3 U0 R/ u7 z( r9 a
  驾飞机,扔炸弹,战争打到北朝鲜;
( J$ Y0 }  |3 d# R+ z  W, d6 e; P; X
  他把朝鲜当跳板,中国人民很危险;
' l5 V( |: A9 ]& h, ~% T0 O3 s0 p2 [+ I& K
  毛主席,很果敢,抗美援朝拍了板,
! @/ e7 u% Q# a6 W0 I) J+ ?# \/ T7 Z% a' \( s
  中国儿女英雄汉,争着抢着上前线;
. F6 Y0 O# A( t) W. i* x$ d2 M' Y
# N8 {6 ?- H2 J0 {9 P  ……
8 n  s( t! f1 D1 {: C
: j6 [! q% p! ]4 a4 q  像这样的群众聚会,李希文经常走到前台说快板。他的快板一般都说新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方言土话,通俗易懂,宣传政策,活跃聚会气氛,领导满意,老百姓也欢迎。
  l" X* B- v: _8 V* z- {/ d; j& E
; u# t) |3 o& I& l0 D  新中国成立初期,李希文还有一首快板脍炙人口,在老家流传很广。那就是50年代仇视美帝宣传中创作的《美帝是只大疯狗》。+ [# F7 |; Z/ P: f0 Y
3 j' Z* I9 H# O9 _1 I
  美帝是只大疯狗,夹着尾巴胡乱走;
3 ]( A' k0 ?8 q# X# }
( M4 P" U" q9 r, F6 O  反动堆里找干儿,一找找着了蒋介石。- V% J, d) x* E2 G( F( A

# p, e1 V+ s" V5 i/ U  蒋介石一见就趴下,叫声美帝洋爸爸;% B) v7 o" ]; y3 C2 c1 l' Q; n

; q  K# h& Z  u' u7 x' f1 v' F  你帮我,打内战,你要什么我都情愿。: p/ W7 \$ Q8 D, u+ I7 i$ O
' W$ d+ h) t, c& q' l% [
  杜鲁门,笑嘻嘻,叫声干儿蒋介石;9 t) C) m9 T/ s1 ?/ X5 F5 e# J
: M" F( z2 A5 z, k9 [5 o7 R5 E5 x
  我帮你,搞武器,机枪步枪卡宾枪,/ j/ d) f" [5 L- R
* [: G& M# e  k  ?( a& \" D
  飞机大炮也拿上,坦克车儿也拉上。3 U8 Q6 R8 F7 @4 _/ h
( T. _2 ~  ~1 u4 S: [
  蒋介石,胆子壮,张牙舞爪要打仗;
' a& g$ b, o' N+ f8 h& j# ?4 c3 f6 w. s( _& O- X3 e5 d3 G% h3 H* y
  毛主席,有主张,领导人民打老蒋;8 l2 l7 X/ u9 G" r1 w! h4 |
8 g/ a8 n/ E; O6 X
  东一棍,西一棒,全国大陆都解放;
: h6 g6 B* R6 ?% T6 e0 ^* U: V1 e
  翻身的人民高兴的,杜鲁门气得眼瞪的;) d# i2 e" k1 S3 R) t0 B

% j, C; T% f1 w2 n  花钱买了个不要脸,给了干儿一个大伤感。: w: F8 K2 X# X$ m2 J& b, a

$ a: U7 ?' g9 a7 N7 ?' X  ……3 Z: E+ V5 `3 I9 \# x$ y2 v8 @

% V1 l( a4 J' [9 h  李希文的成长不是孤立的。自古以来,河东大地就是文化蓄积的厚土。耕读传家的遗风泽被后人,读书写字代代受人敬重。50年代兴起的文化活动如同烈火烹油。自打两县合并成为临猗县以后,农民演出队,农民快板群体,基层农村的文化辅导,图书馆设施,扫盲运动,一直在全国引人瞩目。1958年,它曾经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文化县。李希文就是农民文化活动的突出代表。
$ @6 f3 L& o1 ?6 s
* t0 x2 j2 F) q  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是李希文快板创作的丰收期。1958年“大跃进”催生的“新民歌运动”中,李希文更是佳作连篇,成为农民写作的权威榜样。数点临猗县的文化成果,李希文是一张名牌。到1961年,李希文已经在各级报刊发表过快板诗400多件,山西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了《李希文快板诗》一书。60年代的出书难于上青天,所谓“一本书主义”是指出版一本书名利双收,终身享用不尽。李希文的成就令人眼热,许多终身写作的文化人也未必能获此殊荣。+ R! W  p, d; t9 ~# U1 {
! j$ N9 k' \2 f/ }- B
  我们都习惯把李希文称作“农民诗人”。翻检历史可以看出,李希文其实并不是一个农业从业者。他成为农民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情。土改时若论成分,他应该是一个游民无产者。这个成分的因子浸透在血脉里,他的成功失败,和这个职业赠与的心性息息相关。游民的革命性和游移性、投机性潜伏着,气候合适一定要萌发的。山西好多农民领袖,在这一点上都和李希文相似。他们其实很少出自道地的农民,因为道地的农民没有能力代表农民。李希文的文化和阅历,早已超出了农民的视野,不过我们觉得贴一个农民的标签于宣传有利罢了。
: E5 ?4 I6 m0 O/ i, p. F0 Z  b, x+ R9 R* o( }
  1958年李希文参加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大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看望了他。这个蜚声海外的中国顶尖文人,和一个土枪土炮打天下的农民诗人对诗唱和,一时在文坛传为佳话。当时的通俗文学队伍中,农民诗人王老久享誉一时。郭沫若风趣地说:“我是郭老八,陕西有个王老九,你就是李老十。”郭沫若的评价,足可以形象地说明李希文在当时群众文艺创作队伍中的地位和影响。* h$ O8 n1 C: a$ A' g! a/ U
5 J, h% e2 ?% P
  进得北京,自豪和喜悦浑身翻涌,李希文情难自禁,留下了他人生顶端的颂党浩歌:( [0 f5 ]3 w, o9 `8 t) m& \; M
8 E: b. t2 S  i: v. o9 U
  旭日东升满天红,
, ~7 |9 d& q1 H7 g  p1 [  T. l) d' g4 m: n# Y# X+ x) m/ a
  照得泥鳅变活龙,% p$ F8 q4 u3 x! ]' n
0 h' X( }! o7 A' v% f- p
  李希文,庄稼汉,( g0 `# J$ f1 q( f3 M% i+ x, t- E
1 N! q6 r- L2 U6 F1 |( X
  如今能进北京城。
& ]7 X' @. J1 }
& p' H2 _% `0 g7 y5 u- a  ……4 t0 l* }+ A4 b8 K- S
& M- S7 x* K" _' e% f" I
  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少年儿童。和李希文的几次见面,倒是记忆清晰如同昨日。. f7 G: I* T) j3 h  s

/ L6 r' f0 X# g0 d9 H  “大跃进”如火如荼,生产跃进以外,“写诗”突然也有了任务。村里学校,都在号召作诗来歌颂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等“新生事物”。我一个10岁娃娃,不过是老师教着编一些顺口溜,仗着幼年开蒙较早,不久也就摸着了门道。10岁小学生能写诗,消息很快传了出去,从公社到县上,立刻抓了这个典型。所谓抓典型,一方面要老师引导继续高产写诗,再就是省上北京来了领导,会拉我去即席表演。领导出题,当场写诗,10岁小娃娃出口成章,经常博得满堂喝彩。一开始还有点紧张,见过几回世面,慢慢地也就发挥正常了。既然“文化县”,那两年来视察的中央首长格外多。我记得的有: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中宣部副部长张际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哉,中央委员伍修权等。每次命题写诗当场诵读,中央首长都不吝夸奖,小神童也占尽风光。) i- U/ x+ [, `) m" g
8 a# N" }+ f8 J
  1960年4月20日,县上通知我们小学又有中央领导来,班主任一辆自行车把我送到县城。进会议室听介绍才知道,这天来的是中央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吴玉章老人。他来晋南考察汉语拼音普及,已经看过几个县乡。县里书记县长向他汇报工作,他题了字,我隐约记得是:你们是农田建设文化建设的尖兵。) D7 ]* X, }8 K" W* \' a
9 ~1 D. f, ]& U: J; ?6 O
  会议室长方桌,吴老和李希文坐得靠近一些,书记县长向吴老介绍本县的农民诗人。那年月,那气氛,人们都习惯用韵文说话。李希文当场献诗,时隔多年,我只能记得前两句:“旭日东升天破晓,孩子荣幸见吴老。”念完这两句,李希文解释:我说我是吴老的孩子。旁边吴老的随行人员立刻接住话头,“合适,合适。吴老83岁,吴老的女儿61岁,李希文才60岁么。”李希文仰面看吴老,满面灿烂的皱纹绽开,那是一个农民发自肺腑的开心。  F: ^$ o- r/ v# r

. O+ t9 V$ \6 g5 K% U  C" k$ C  这次会见记忆深刻的是一场老少赛诗会。吴老翻阅报纸发现一个题目,即以“纸老虎”命题,和在场的各位和诗。吴老的开篇写道:4 E, `, X7 T, S+ O2 R2 }

' B! ]& g: U; J+ x( m+ l0 s  美帝是只纸老虎,一朝戳破实难补。万众一心齐奋斗,要它十载入黄土。# `+ \( t4 Q2 _* s3 ]
- O4 ?6 d) y* Z
  在座的地委领导王沁声、老诗人李希文、小诗人何梦熊、小诗人毕星星,脱盲不久的农民诗人钱丽君都和了诗。其实只有吴老的诗,颇得七言古风,我们都只不过写几句顺口溜而已。李希文的和诗记不得了,印象里他诵读时,气氛不够热烈。不久《山西青年报》以《吴老和小诗人对诗》为题,将吴老和两个小朋友的唱和很快发表。# E# s- p) C# E

; k) {) J$ B* B9 \' x  隔年我考进县城上初中,一天学校安排我们听贫下中农忆苦思甜,讲话的正是李希文。他的种种诉苦记不清楚了,记得的是他叙述他当年怎样赶着大车,把解放猗氏城的“五烈士”送进城。“五烈士”的英雄事迹,在临猗县都知道。说是解放军攻打县城,事前先派遣了五个战士混进城做内应,敌我双方酣战之中,“五烈士”身份暴露被杀。猗氏县城打下以后,当地收存五烈士尸骸葬在东门高坡上。老师曾经带领我们扫过墓,那是一座砖砌的圆锥形墓体,前面碑文刻写着耿忠等五烈士姓名。根据李希文所说,“五烈士”应该是搭着他赶的马车混进城,一路上还和他畅谈革命理想,表达解放受苦人的决心。“五烈士”的荣耀光环之下,有李希文的身影在旁边站立。5 j  H8 G) H" p6 c0 r$ ^  M

/ O! O3 Y4 k0 E5 A1 c) p  }  李希文讲得绘声绘色,在出城时,有一段对冬日田野的描绘:“天灰蒙蒙的,田野死气沉沉的。寂静无声,一点声音都没有。只有几只老鸦圪哇圪哇飞过来又飞过去。”让我一下子感到,这个老农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多年的创作训练,李希文显然已经学会了文学化地叙述。这已经不是一个老农的头脑所能比拟。
, C2 n& x& G3 ?; R$ {5 x
" z. @6 F$ V" O8 ?* c" o, X  过了一些日子,我就在《临猗小报》看到了李希文的文章《和五烈士同车》。按照当时的文体,这应该算“革命回忆录”了。% \7 c  L9 R$ y% ]

) M. t+ j8 F3 h5 x6 ^$ F  “五烈士”的故事在临猗讹传了许多年,一直到“文革”,临猗县还在年年祭奠。历史证明,这纯粹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传说。前些年我曾经找过当年国民党政府的猗氏县民政局局长,谈话证实当时根本没有抓捕过任何一个解放军官兵。战事紧张,审讯过几个刑事疑犯,匆匆杀掉填埋到城墙根枯井里。或许解放军“五烈士”英勇就义就由此讹传,但是,一县政府,一县民众错误祭拜几十年,这仍然是非常荒唐可笑的。
3 r# Y* C. s& K5 B& U) M. L7 `" |* B) @$ R+ |
  世纪之初临猗县重建烈士陵园,党史办史志办态度很明确,所谓“五烈士”于史无据,不在瞻拜之列。他们的论证很简单也很雄辩:新中国成立到现在50多年了,从来没有任何一家解放军部队同临猗联系过,调查他们攻占临猗时的兵员牺牲问题。不用内查,不用外调,历史的风雨梳理过,自然会把虚饰和谀美剔除干净。
6 h9 ^* ^7 O7 j2 r! S' U, |- s9 i& q/ {- L  n! j
  这事于李希文自然有些尴尬。没有的事情,为什么他能红口白牙说得铁板钉钉呢?这实际上也是当时民众的普遍心理。对于党和政府有利,宁可信其有。只要属于说好,哪怕过分。这也是“大跃进”时期的“红旗歌谣”大而无当夸饰失实的重要原因。李希文作为这一场大合唱的重要领唱人,难以摆脱自身的局限。
) s4 Y; Z4 y" ?% y
  T* b3 c3 l  o  李希文身上,有农民式的淳朴,也有游民式的狡黠。对于时局,他有衷心,也有迎合。在一场政治风浪中,李希文感觉自己游得很舒畅。他不理解,一个农民厕身于国家的政治格局里,该是多么危险的赌局和游戏。$ I+ |0 {4 Y* B+ j! n# K8 n1 L

' G  d& E5 C& x/ g0 K. x0 i. Y  李希文当然不知道,在高层,他的快板也业已成为关注和警觉的对象。就在这一年,山西省文艺整风运动中,有人挑拣出来,李希文的快板中有“赫鲁晓夫毛泽东,两颗太阳当头照”的句子。把苏联修正主义头子和伟大领袖毛主席并列,比作“两颗太阳”,上纲上线,是什么性质?一个农民,对于高层政治斗争的动向,对于各种主义的翻云覆雨,哪里能够理解?中苏友好开始裂缝,李希文还蒙在鼓里。单纯从宣传情报着眼,李希文盲人瞎马,在政治风浪中舞蹈,也让人为他捏着一把汗。
7 J, L) @* L) N' n
5 `2 W2 F9 h5 ?* o* m  李希文很快就尝到了苦果。1964年“四清”运动开始,生产队就有人揭发,说他是“出卖五烈士的罪魁”。揭发的逻辑很简单也很霸道:既然你把“五烈士”送进城,谁也不知道解放军埋了内线,你不出卖敌人怎么能知道?李希文当然无从辩解,因为这本来就是没有根据的事情。从那个时候起,厄运开始缠身,贫协主任等职务一律撤消,他真正成为一个农民。
) ]# O; A0 [5 X# |
$ @: D! ?' c! X! z) J  我最后一次见到李希文,是在他们村里的打麦场。那天我们全班到他们小队去参加群众大会,听取村里社员批判几户地主富农反攻倒算。那是面对面的批判,经过“四清”工作队做工作,出台农民已经撕破脸面,摩拳擦掌、指斥痛骂,火药味相当浓烈。老师说他们是复习了一遍土改。我们这些中学生则是“上了一堂生动的阶级斗争教育课”。走出会场,李希文正在碾麦,他低着头,眼帘垂下不看人。人老了,面色黝黑,有汗道道从脸上划下来。若干年后回想,那酷似罗中立画笔下的《父亲》。7 W- z5 H6 Z( I
1 L( ?! c  L+ y6 _3 ^
  “四清”只不过是李希文厄运的开端。“文革”对一个农民作家的冲击,更让他始料不及。李希文沾上了文化,文化大革命当然在劫难逃。凡属创作有点成绩,都成了黑帮,李希文在农民圈子里当然算一个文化人,按律扣上“文艺黑线吹鼓手”“修正主义黑典型”的帽子。他在山西在北京,参加过多少文化界的盛会,这些头面人物大多成了文艺黑线代表人物,他和这些“资产阶级司令部”的人物合影,沾上边就洗不清,照片全部烧毁。他在旧军队混过日子,当然是“兵痞”,他会一点堪算看阴阳,这是“牛鬼蛇神”。文艺界大老虎多了,连农村的小卒卒也不能幸免,也可说是细大不捐一网打尽。
/ k" e* I3 k: Z0 \- z6 [" F: V5 a* |% g! r& K
  李希文重新回到生活最底层。不当干部了,在县城大街上给生产队卖菜。毕竟在穷乡僻壤,距离政治风浪较远,乡亲们没有怎么为难他。一个农夫,又能丢掉什么?8 z/ E: ^/ X7 E9 C7 O, y
% `3 G) S" \% x) Q
  李希文无官一身轻,也是积习难改,卖菜也不忘找乐子。一边卖一边说些顺口溜--
0 J6 f- X$ w& V) u+ S& n
; n2 }! x. n7 i  集体田里长的菜,人人见了人人爱,/ p9 R: e( U0 G1 ~4 h

# k* y2 R1 q( P! I  白菜摸着磁疙瘩,萝卜像个胖娃娃--
. E  y/ \; Y( ]. F) b% R$ |( x6 F$ E6 z; P) L9 G
  赶集的认出了他,这不是表快板的李希文吗?他笑笑搪塞过去。李希文表快板卖菜,颇有些类似现在的名人代言产品广告,区别在这是沦落底层不得已的苦中作乐,自轻自贱。
- A: a: d3 t9 E: m" d
! y+ _$ o% z: T* w) G  李希文和他身边的人都疏忽了,他的人生还潜伏着另一条更可怕的毁灭之路。( Y, S# D& ]8 l* f) @3 z

0 i1 j0 M6 Y* @5 t# N  李希文有在教会生活的经历。新中国成立初虽然说宗教信仰自由,但在底层信教的农民很少。在农民眼里,教徒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怪人,难免招致异样的目光。近代史上的“民教冲突”时常难以理解,其实民间一直存在隐隐的民教对立。镇压反革命时晋南大批捕杀一贯道头目,宗教名声进一步败坏。沾上教,预兆不祥。给李希文罗织罪状的人早就注意到这一点。有人揭发李希文是一贯道的“点传师”,到山西来就是为了传教。这些名头当然都不过是一些臆想,但是往这条路上推你,李希文处境已经非常危险。
6 k9 {1 [0 W3 K* U' T$ d0 y
7 r" k! l- _& K- e! M# V- @  李希文已经风烛残年。前些年他找过一个老伴,不幸先他死去。声名火爆时他过继过一个儿子,由风光一时的农民诗人成为倒霉鬼,儿子立刻声明归宗,划清界限,不再姓李。人老了越发瘦小,全没了当年的蓬勃旺盛。他年老体衰,哮喘透不过气,孤身一人,生不了火,经常挨冻断炊。村里好心的邻居不时接济着,几个基督教徒更是常来常往,开口闭口叫李爷爷,送吃送穿。救人危难,这也是基层教徒对于教义最朴素的理解,在他们看来很平常,对李希文却是施恩于水火。李希文原本对教会并不陌生,30年前就曾经入了教门。今天人生迷茫,走投无路,还是圣经救了他。对现实的绝望,迫使他重新把目光投向神灵,回头向主求救。李希文的信仰一刹那间轰毁,他终于拖着沉重的步子走进了天父天兄的怀抱。礼拜祈祷的队伍里,从此多了一个当年的名人。3 N  S% @0 p+ H+ T, T
9 `: ]/ B, N% `  r1 W' F7 d7 ^- L1 L6 p
  李希文没有想到,他晚年的最大转变,也是人生的最大灾难。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个转变是正向转变,李希文经历了由教徒到平民,又从平民到教徒的反复过程。前一个转变为新政权脸上贴金,一片喝彩,成了典型。这后一个转变,属于逆向流动,当然大逆不道。五六十年代,这个转变绝对不可逆。信教总归是对现实不满或者疏离超脱。李希文终于招致牢狱之灾,由走进教堂而走进监狱。
, q0 o& F8 R0 x  c# h! y4 E5 l3 j! @5 B3 X8 b( K! }
  1977年6月29日,临猗县公安局下令逮捕李希文,经由人民法院审理,1978年5月23日判处有期徒刑3年。罪名是:“多次在家组织教徒集会,为新教徒领洗,扰乱社会治安,破坏农业学大寨。”
4 {, ^. Q( t3 n! K  S) W# w* Q) J: X
  李希文收监不久,浑身湿疹,拉稀止不住,监房臭不可闻。70多岁的老人,眼看不久于人世,监狱批准保外就医。回到家,还是巷道邻居和教友兄弟轮番伺候他,陪伴他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他死得不是时候。当地实行殡葬改革,农村埋葬死人一律用“公棺”。所谓公棺,就是全村公用一副棺材,那副棺材底板是活的。死了人穿戴好,装进棺材,到坟地把底板一抽,胡乱埋了,棺材拉回来重复使用。不知谁的点子,死了也没个遮盖,摔得灰头土脸,没有一点尊严。李希文无儿无女,老家也没有亲人送行。当年红透天的农民诗人,死得这样凄凉,戴着罪名,没有棺材,净身子埋进黄土。就这,还是乡邻帮忙,教友出面,葬仪才得以完成,至死,李希文依然是戴罪之身。- y4 E) ~. ~7 k# q: Q8 w5 o

6 F7 |5 S  d2 i& ?5 f  1979年11月,临猗县人民法院经过复查,宣告李希文一案系冤案,李希文无罪。可惜李希文没有活到这一天,也就是人们习惯指说的“三中全会以后”。
5 E/ E( z; A+ m# K) C6 A$ Z7 d% V9 O4 P
  李希文的一生,走过了游民-农民,诗人-教徒的曲折历程。五十年代,新政权掀起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宣传热潮,特别需要“劳动人民现身说法”,李希文作为一个歌者形象走红,来自上层的巨大力量欢迎支持。轰轰烈烈的红旗歌谣运动,不过是有关方面自编自演的一曲颂歌大合唱。那一批农民诗人,都有这样的成长背景。新政权需要这一群底层飞出的夜莺。李希文失宠以后迷茫沉沦尚不伤大雅,他要变成教徒,性质就严重了。
: m2 i- _" D) f% M5 D% V7 e3 h3 m3 T2 ^! x! e7 M5 k, s% g  m- c
  前苏联作家爱伦堡在回忆斯大林时代的大清洗时说过:“我的许多同龄人都陷在时代的车轮下了,我所以能幸免,并非由于我比较坚强,或是较有远见,而是因为常有这种时候,人的命运并不像按照棋路下的一局象棋,而像是抽彩。”这话看似轻巧,实则破皮入骨。
3 M# \$ r5 D6 Y! s
, k6 }- i) e; A9 _! c1 w$ ~4 p- f  前两年,农民作家张异香曾经陪我去看过李希文故地。张异香多年和李希文住邻居,当年也曾经有机会外出工作,李希文是贫协主任,看她中学毕业,说,农村也需要有文化的年轻人,把她留下了。她就这样当了一辈子农民。
$ b8 }0 I6 s9 ?  V6 z1 [+ y7 j2 w* z' u
  她站在县城中心广场,给我指点李希文老院子的旧址。房子早已经拆掉,这里现在是一个街心活动场地。花砖铺地,铁栏杆隔出一片一片小花畦,行人在溜达歇息。不远处就是张异香家的院子,她家的房子还在。
4 Z, Q& v3 S9 `. j: W) a& A+ v6 F) ?% a# e6 n
  张异香说,老房子要拆迁,李希文无儿无女,肯定先拆了他家的。她抬脚蹾蹾地下:这就是李希文的老院子。她指点着人群,身边是熙熙攘攘的闹市,踩过一行一行花格子地板砖,没有人想到脚底下曾经是一位文化名人的住所。
* K8 F3 C6 O5 }0 ~5 I% D" K6 v% }. a9 c: P6 Q$ U: y: Z( H! v" d
  春雨秋风淘洗掉多少名人,却难见李希文这样消失得干干净净,杳无踪迹。没有故居,没有后人,文化馆原来收藏的《李希文快板诗》也早已烧毁。李希文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翻开个别陈旧的记载,才能艰难地闻到一丝气味。那个曾经红遍天下的农民呢?天地之间,李希文的哪怕存留丝丝缕缕,也能让人记起那个漂泊的幽魂啊。8 G( s! J& d9 T! u  I* y
% s& \: A8 M, q# s/ N4 n
  我们寂然无语。岁月曾经吞噬了多少善良,一个李希文又算得了什么?* [! p, ~  j5 v8 t4 v5 C1 q. R
. [* r3 N4 y7 S0 E
来源:民间历史网站
$ ^9 H/ R2 W+ v7 x* s# L- B/ i/ V  b- S$ s' y, a
http://new.21ccom.net/articles/lsjd/lsjj/article_2010071313258.html
5 m+ k8 e" N) N! _$ E4 A1 e. N5 Q, _6 B# _$ [5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7 00:04 , Processed in 0.1473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