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24|回复: 5

张仲瀚,丁盛,裴周玉,李荆山

[复制链接]

0

主题

331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09-11-13 02: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辉煌与悲情的书写   http://www.chinawriter.com.cn/56/2007/0813/5299.html' g- S; z7 N+ g# i% Q( Y2 F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07年08月13日15:16  作者:李炳银
# z, w( ]0 P* L辉煌与悲情的书写——评丰收《镇边将军张仲瀚》
) H: n- A5 b+ f# }
. i. q9 M# J0 E3 V/ v    几天来,我一直都沉浸在作者丰收为我提供的有关张仲瀚革命人生和坎坷境遇的叙述中。此前,我曾经读过丰收真实报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个特殊的群体在屯垦戍边过程中许多丰富内容的作品《绿太阳》和《西上天山的女人们》、《铸剑为犁》等,以为对这个特殊群体的人们已经了解得很多了。可是,在我这次阅读丰收的新作《镇边将军张仲瀚》之后,我才知道,我对兵团人的过去了解的还是很少。在阅读过《镇边将军张仲瀚》之后,我这才意识到,在此之前有关兵团的创作,也许只是丰收主要写作的外围行为,到了这一次,才真的是中心开花,直奔主题,表现出作者报告兵团人历史生活时的勇气和作品丰厚坚实的气势与品相来了。  x. |, @  `8 ]! S" W, \/ N
    《镇边将军张仲瀚》是以张仲瀚的人生轨迹来展开叙述的写实传记作品。但是,它不同于某些更加个人化的报告,而包含着许多有关时代、历史和现实社会特殊内容的作品。有的传记展开的是一条线,痕迹微细而浅显,丰收的这部传记,是珍贵凝重的雕塑墙,内容丰富又能够见出刀工的力量。我以为,这是一部超越和大于张仲瀚传记和经历的报告,是在一个视点上关注中国的革命史和在全景上审视和认识表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的重要作品。它自然属于张仲瀚生命痕迹的记录,但也应当是兵团历史的重要部分和主要内容。作品因为张仲瀚的品质、性格和行动激活了兵团的历史生活,也因兵团的历史生活的激活而很好地表现了张仲瀚的尊贵、高大、可敬的形象。
9 u6 q. W) A0 ?7 s    张仲瀚因日本侵略中国的9.18事变而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张仲瀚游击、转战在华北各地,积极投身民族解放和进步的斗争,英勇顽强、不屈不挠,身先士族、智慧多才等品质才干得到了人们的公认。因革命斗争需要,帅部进军陕北南泥湾,身兼南泥湾垦区区长,在王震将军的领导下,在严峻的历史时期,为中国的革命作出了非常奇特的贡献。后来,随军转战西北,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主动放弃进京或随贺龙入川,选择开赴荒凉、艰苦,但却意义作用巨大的新疆,从此开始了多年艰苦鏖战、开拓创造的镇边屯垦活动。新疆的屯垦开发,虽然自汉代就已经发生,后来各朝均有举动。但真正的、大规模的屯垦应当说是从张仲瀚这一代人们开始的。在荒野、在冰冷和炎热的日子住地窝子、衣不蔽体、生活难以维系却还要挥动坎土镘开荒耕耘的艰难情景自必说了,解放军没有像美国人预料的会在新疆的荒凉中“渴死、饿死、葬身黄沙旷野之中”,反而创造出历史和现实的奇迹。如今的辉煌就是过去艰苦奋斗最好的答案。作为参与并时常是现场主政开发新疆的指挥员、统帅,张仲瀚付出了他的全部才干和心血,付出了最激情和最诚挚的感情。从每一张蓝图的绘制,到用双收拾粪;每一个优良品种的培育,到手工耕种向机械化的转变;每一项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市镇的建设等等。兵团是张仲瀚精神的家园和行动的舞台,在这里,他几乎付出了人生的全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说:在新疆,张仲瀚“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不弱于左宗棠”。兵团司令陶峙岳将军说“他坦白、直爽、真诚,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他具有大海之心胸,必将成就一番大业”。兵团副司令赵锡光说:“张政委,我从你身上看到了共产党的伟大”。广大的兵团人更是长久的心仪和怀念自己的张政委。张仲瀚将自己对于国家民族的贡献书写在了新疆大地和人们的心里。将军镇边功勋显,天山作碑伴魂眠。
9 j8 d3 }" I4 R  可惜可悲的是,张仲瀚将军能够经历战争的严酷考验和艰难的屯垦斗争而不输,但在“文化大革命”这样丑陋的权力斗争和无耻的政治“游戏”过程中,面对像丁盛、裴周玉等这样一些小人的诬陷和残酷打击下,在林彪、江青等人将其划为“贺龙一线”人物之后,终不能幸免的被关进了牢狱,一关就是8年。当年,他在反右派运动中,还可以伸出援手保护李之琏、艾青、陈冰以及后来的严以绥、林鹤等许多人,可如今却没有人能保护得了他。贬谪江西的王震帮助不了他,只能大骂“丁盛、裴周玉不是好东西”。但一位从延安时期到新疆一直是自己领导的人却见风使舵,也诬陷批判他保护这些受冤屈的人们是“招降纳叛”,还揪住很明白的历史问题大呼自己“受骗上当”,其下作行为,令人作呕。一代共和国的名将功臣,到头来竟落难到失去自由,日常用费无着,讨债度日,实实的引人悲伤!% j6 @. O2 u8 ]& f' p. {
    《镇边将军张仲瀚》是作者丰收的倾心用情之作。张仲瀚将军的精神、品质和行为,是崇高和纯洁、雄强一族的代表。他追求高远、求真务实,为人谦和诚挚,为事识大勤谨,作风干炼硬朗,笃志洁身。在这样的人物身上,在这样人物的周围,作家看到和听到感受到了一种真诚和伟大,自然会由衷的体察和给予动情的真实表现。作品几乎不用空泛的评价语言来赞美自己的传主。而是用实证的手段通过大量十分具体的事实、事件、人物来表现张仲瀚的精神、性格、形象和情绪,结果就真实的再现了张冢瀚这个“活人”,给人以鲜活的认识和感受。深情的开篇和中间部分激情的描述以及最后悲情的结束,这样不无用心的结构谋篇方式,同传主的人生经历和命运十分吻合,具有大气、雄厚和惆怅不尽的效果。我们已经有过许多将军、元帅的传记,但《镇边将军张仲瀚》很不同于那些只注重战争内容表现的作品,不同于那些只是大事件罗列而不关注传主性格、命运和形象的作品,在对象和文学的表现方面都是很有个性化表达的。这部书,对于无儿无女的张仲瀚将军,对于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于共和国的历史,对于对于张仲瀚将军有所记忆的人们来说,都会是难得有益的珍藏。- H9 J& d4 E% R2 F. k

8 q! g, E: _6 |% U& ^# k, {8 i, L& {- _4 f  m8 W5 i, f1 M  L
网友 2009-08-24 01:25:42  V0 _8 ~" b* J+ v5 V- z- Q, K
张仲瀚将军的精神,太伟大了,他在文革时期,却保住了现在的严以绥,才能让严以绥为祖国边疆做出重大贡献!说明张仲瀚将军的精神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好榜样!
3 R; f- q9 N5 b5 V; |
1 y# I& |1 z7 J( {5 z严以绥
3 p# U: _1 M% h  x) L9 O
1 G' k+ i+ A4 ~  严以绥 男,1930年9月生,籍贯福建霞浦县。1956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本科。现为石河子农学院经贸系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农业系统工程研究会理事、新疆科协委员、新疆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严以绥长期从事土地规划实践和农业系统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培养硕士6名。在全国最先编建石河子结构模型。用系统工程方法为垦区、农场制订战略规划模型效果显著。两次参加国际农业工程和国际农业系统工程学术研讨会,并宣读论文。发表论文近40篇。主编《农业系统工程》、《农业系统工程原理及应用》、《改革开放与系统工程》等6本专著。两次出国为非洲援建农场。获部、省、兵团奖励10多项。获全国农垦系统先进教师、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开拓者、新疆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新疆农业科学事业重大贡献者、新疆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等光荣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7 n! a, |5 q5 r* ]
! p0 Q# y9 e! F4 {- i/ q( R
8 n8 ]+ F" f( r# ?& N7 \3 N; B开国少将裴 周玉少将, ^3 N% I# `2 T/ f

% e  L) i) _5 v& Z* g$ p裴周玉是湖南省平江县人,1913年出生在贫农家庭。族中180多年没有产生一户地主、富农甚至富裕中农,也没有出过秀才。裴周玉3岁丧母,由祖母抚养,5岁干农活。从小与同村张平凯(后授少将衔)是好友。12岁到地主家做零工,13岁做月工,上过冬学堂。同村张令彬(后授中将衔)是村里唯一的裁缝,手艺好,待人热情,裴周玉想拜他为师学做裁缝。张令彬说:现在穷人有多少衣服可做?村里就我一个裁缝,一年四季只有一半时间做衣,你学会后,不也是无衣可做吗?裴周玉先后学做泥罐,学泥瓦匠。$ k$ |# |6 Q! D* `. a2 G8 |
1926年参加儿童团,他率领儿童团将全村的菩萨销毁。1927年裴周玉参加了秋收暴动,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秋收起义部队路过裴周玉家乡,张令彬参加了红军,裴周玉年纪小,未能参军。1928年他参加龙门秋收起义。
" S  L8 }1 N1 p$ S1930年,裴周玉参加红军,任红5军3师7团4连战士,他在第一次攻打长沙战斗中缴获了叁支枪,得到6元钱奖金。由于裴周玉作战勇敢,被团首长指派到红3军团随营学校学习。1931年,他任7团4连3排7班长,中村战斗时,裴周玉带领全班从悬崖上跳下山沟,偷袭敌军阵地,获得成功。他重新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叁次反围剿在高兴圩负左胯臀部贯通伤。伤愈后任红3军团4师10团警卫排警卫员,1932年任警卫通讯排排长、红5军1师政治部青年干事。不久,裴周玉从事秘密保卫工作,他的公开身份是青年干事,但在每连发展3-5名秘密保卫工作人员,工作上不发生横的关系。后来公开成立了保卫局,裴周玉调红3军团保卫局侦察部任检查科科长。第四次反围剿中,任军团补训团特派员。
1 A2 w, O$ K4 S) {; Z7 s6 w1933年,他任军团补训师特派员。; t0 a2 C  r/ Y7 v9 E$ n
1934年8月,军委命令成立中央教导师,下设3个团,6000余人。张经武任师长,裴周玉由国家政治保卫局派往该师担任特派员。中央教导师的主要任务是保卫党中央机关长征时的安全。长征出发时,中央教导师编在中央纵队第2梯队,为作出发的准备,教导师奉命派出3000人到中央机关及所属兵工厂、印刷厂、医院,帮助捆绑机器。由于机器太多,根本搬不完,最后按每人负担50斤一担捆绑,整理出1000余担。全师肩扛担挑,小件叁五人抬,大件十几人扛,全师行军拉了十几里,队不成队,行不成行,日行仅50里,出发一个月逃亡掉队2000人。进入贵州后撤消教导师,分别归建1、3军团。裴周玉回红3军团保卫局任检查科科长、红3军团11团特派员。过草地时,任过师政委的张平凯被撤职,自己背着一床夹被、一个包袱,害病掉队。裴周玉把他的行李交给饲养员,每天把马让给他骑一段,给他一些干粮,使他走出了草地。过六盘山时,裴周玉的坐骑跌入悬崖,腰椎骨摔断,是何运洪、钟辉等人将他救了上来。
5 R! J2 H8 k1 I# z2 U( ~1936年元旦,裴周玉被派到刘志丹的红28军任特派员。红28军是陕北地方武装编成的部队,只有叁个团,但士兵大多久经考验,和当地群众关系极为密切。红28军围攻叁交镇战斗中,因1团攻击不顺利,刘志丹带着裴周玉和参谋、警卫到了1团指挥所,刘志丹向团长、政委面授机宜后,爬上阵地最前沿的一个小山包,刘志丹在指挥作战中突然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刘志丹倒在裴周玉的怀中壮烈牺牲。裴周玉曾以红28军上校参谋的身份,去宁夏固原做国民党军的统战工作。( n+ ^, m$ t7 T) N& v
2 Q( T, R* o8 H
1937年底,裴周玉任120师358旅政治部锄奸科长,带工作团30余人在左云、大同、丰镇、凉城地区开展工作,到1938年秋组织了近千人的游击队。1938年,裴周玉率武装工作团到太原东山、大同与绥远边界开展游击战争。他曾潜入大同城内做统战工作。裴周玉任新358旅政治部锄奸科长期间,还建立了晋察冀、晋东南到延安的秘密通道。
& [2 B% `! E0 z1940年新358旅改称独立2旅,任政治部锄奸科长。1941年,调任晋绥军区政治部侦察科长。1943年赴延安,进中央党校学习。学习结束后,任晋绥军区整风办公室主任、晋绥中央分局整风办公室主任、晋绥军区政治部代理锄奸部长、敌工部长。
1 t4 x0 X+ L' J2 x1 w: D9 Z: f& B1944年,任晋绥边区公安总局副局长。: C+ i, ?/ L5 `" ^4 {' o: g
1946年任雁门公安局局长、绥蒙公安局局长。一直从事情报工作。
% a" D  g( K2 e& L9 I$ V8 T1948年任西北野战军8纵政治部主任。首战集宁,率11旅攻破北门。1949年任8军政治部主任、代政委。不久8军建制取消,与绥远军区合并,任绥远军区政治部主任。
7 U) W) K' V% A& G1949年10月,毛泽东召见高克林、姚喆和裴周玉!。。。。(乱码)1950年,绥远起义部队组成23兵团,他任兵团政治部主任。
& J+ s9 G( E% p* w) K/ F" r' R$ O1951年,裴周玉入朝,任志愿军23兵团政治部主任,参加机场的修建和守护,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o  |6 L  A8 t5 ]9 r4 o
1953年,23兵团改编为69军,董其武任军长,裴周玉任军政委。69军参加了十叁陵水库、军事博物馆的建设,参加了天津抗洪和京汉、京沈铁路以西国防工事建设。1 ~  \$ H: R6 |% m* C' L
1956年,裴周玉进政治学院学习。1964年任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刚到职又调任新疆军区副政委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叁政委。
& ~% U# l7 w" T8 M% j$ ?1966年5月,兵团党委“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成立,裴周玉任组长,李荆山任副组长,贺振新、丁盛、陈实、曾继富、王振东、侯全智、杨宗胜等7人为小组成员。7月22日至30日,兵团党委在乌鲁木齐昆仑宾馆召开座谈会。会议由张仲瀚主持,有各师领导干部及兵团部分劳动模范参加。座谈会学习讨论毛主席《五七指示》(即5月7日,毛主席写给林彪的信)。对照指示精神,座谈兵团17年来各方面的成就,总结经验,肯定成绩。会上对某些人否定兵团成绩的错误言论开展了批评。此会后被丁盛等诬为“黑会”,与会干部遭到迫害。8月21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讨论兵团文化大革命问题,并作 出决定:“鉴于张仲瀚同志有病住院,兵团党委常务工作由裴周玉主持,重大问题同张仲瀚商量。”会后,兵团党委文化革命领导小组作了调整:组长丁盛,副组长陈实、李荆山、杨宗胜,成员13人。之后,裴周玉和丁盛也受到冲击和批斗。在一次批斗会上,裴周玉胃部大出血,开完批斗大会,才被送进医院。兵团农学院学生进行绝食后,周恩来电召王恩茂、张希钦、丁盛、张仲瀚、裴周玉和两派代表接到北京谈判,到北京后,裴周玉住进医院。; p2 `+ S% R/ H
1967年1月19日,在上海“一月夺权风暴”的影响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关一派群众组织夺取了兵团党、政、财、文大权。1月26日,石河子发生武斗,造成流血 事件,死27人,伤78人。事后,逮捕审讯49人,逼供致死6人,1000余人受株连。 2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颁布《关于新疆 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大革命的规定》(简称“十二条”),规定指出,兵团在新疆军区领导下,实行军事管制,由党委领导进行文化大革命。3月28日,兵团临时文化革命委员会成立。裴周玉任主任,丁盛任第二主任,李荆山、王振东(兵团司令部副参谋长)任副主任,随即布置在兵团进行全面夺权。 6月,中共中央决定:任命裴周玉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政委、党委第二书记; 丁盛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司令员,党委第叁书记。7月,地方学生冲击兵团机关,占领兵团工厂,打死兵团职工,新疆军区党委要兵团调集五六千名职工保卫机关。7月10日,兵团临时文化革命委员会常委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兵团驻乌鲁木齐市8万革命职工自卫反击制止武斗指挥部”,丁盛任总指挥。事后裴周玉向中央报告,周恩来责令解散了职工队伍,裴周玉做了检讨。12月,新疆局势混乱,周恩来将包括裴周玉在内的新疆领导接到北京保护起来; ^4 j7 q7 M8 ^/ i  j

/ _$ m/ i; ^; Q( V' l# }1968年9月,裴周玉任新疆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平息武斗,解决新疆混乱局面。1969年,裴周玉被批斗,第4次胃出血,周恩来派专机和医生到乌鲁木齐接裴周玉去北京,但裴周玉出现大出血,只能就地手术,胃被切除五分之四。! m5 [8 U# |% S0 \
1969年,裴周玉任兵团革命委员会主任,( [6 d. F0 W# ]! g* [$ s
1971年5月,兵团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总结检查“文化大革命”以来,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情况。会议认为,兵团党委前段时间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犯有严重错误,并提出很多批评意见,兵团党委第二书记、第二政委裴周玉作了初步检查。; \# b! V5 D: N% K- B8 Q* ]
6月,裴周玉任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二书记张竭诚,副书记周九银、李荆山。6 y8 p: T" A) q
林彪事件后,裴周玉继续遭受迫害。赛福鼎、杨勇主政新疆后,裴周玉被甄别平反。
% r7 x% u0 Z" c! S1973年1月兵团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重点解决兵团党委常委之间的团结问题。裴周玉、张竭诚发言,各自作了检查,兵团被撤消后,1976年,裴周玉回到
# H9 b' K. e5 P* L6 l北京,1977年进中央党校学习,1978年退居二线。裴周玉是中共9、10届候补中央委员。0 B2 _& m- E- u: z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着有《绥远方式的胜利》、《刘志丹同志牺牲时的实记》、《裴周玉回忆录》  Z- c+ U5 `3 m; X
9 g' J5 f. L, g
, k2 w$ e- v+ u4 b# J7 h+ S3 M" v
裴周玉将军
- a  z0 W" e' j" `. t2 g9 a3 v% L" G. k5 F
http://www.803.cn 2006-3-14 18:51:26 岳阳网% q; c1 Z, Z7 T7 b! s
http://www.803.cn/Article/qtlm/y ... 314185126_6078.html7 j2 @( m$ L% }0 E5 `& ?
) v0 `5 E9 f  F4 g, X
我最近一次见到裴周玉老将军,是在2005年10月28日。距我第一次在北京见到他,相隔20年。他的身子骨还是那么硬朗,只是脸色更加红润,头上的白发更加银亮。说他还像20年前的72岁,没有一丝半点儿的恭维。那天司机开车来接他,不小心车轮在花坛边上擦了一下,他马上就察觉到了。拉开车门一看,换了司机。他不上车,先问:“司机同志,你没有喝酒吧。喝了酒就不能开车。”这位司机刚才在餐桌上敬过他的酒。我们麻起胆子赶紧在一旁打包票,说没事,保证安全。他嘴里反复叮嘱着,这才和老伴上了车。直到平稳起步,安全抵达了住所,他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感谢司机说:“小师傅,车子开得不错。”我们在一旁拉家常,他只是眯眯地笑着,我以为他没有在意听。当他适时插上一两句话来,一语中的,我这才意识到,这位老战士其实依然掌控着身边的一切。换句话说,周围发生的一切,都逃不过这位92岁老人的眼睛与头脑。我知道,从红军时期开始,裴周玉在部队长期从事中央警卫与政治保卫工作。但他毕竟是一位90多岁的老人呀,他的反应之快令我有些吃惊。
! u1 l8 m( p+ s6 `  ]# f  c, }! N    裴周玉是从龙门惨案死人堆里逃出去的将军。这次领着老伴、满崽和长孙回乡省亲,他坚持要在龙门乡下住一晚,亲自到光荣院里看望孤寡的军烈属老人,还特地到大路旁边那一口“将军井”转了转。“龙门一井三将军”:张令彬(1902-1987年),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委总后勤部副部长。张平凯(1910-199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山西省军区副政治委员。裴周玉,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委装甲兵顾问,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 O2 n* J3 Y/ S! p0 p2 N  l' t' c    少小离家老大回,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亲切,如烟的往事一件接着一件浮现在眼前,将军谈笑风生。1913年1月4日,裴周玉出生在龙门镇枫树村一个贫农家庭,从小便与同村的张平凯是好伙伴。因为家贫,他想跟着裁缝师傅张令彬当学徒。张师傅说,这地方太穷,村里就我一个裁缝,一年四季只有半把时间有衣做。你学了,又哪里来的衣做呢?裴周玉裁缝没有学成,但张令彬将他领上了革命的道路。1926年,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龙门地区兴起,张令彬被推选为区农会特派员兼自卫队队长,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仅13岁的裴周玉担任了乡童子军的团长,带领童子军斗地主、吃大户。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张令彬跟着毛泽东上了井冈山,裴周玉组织100多名童子军参加了秋收暴动。1928年8月,彭德怀的起义部队在龙门休整,他领着儿童团员们端茶送水,帮着伤病员摇蒲扇。他央求彭德怀要参军,张平凯跟着部队开走了,可他实在是年龄太小,彭德怀没有同意。红五军走后,国民党陈光中师残酷屠杀,裴周玉在乡亲们的掩护下逃离了虎口。1930年5月,彭德怀率红五军从江西返回平江,裴周玉和同乡80多名青壮年报名参加了红军。 9 b6 |0 I# _+ F. q- Y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过草地时,裴周玉意外遇到了张平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曾担任师政委的张平凯,这时被撤了职,自己背着一床夹被、一个包袱,害病掉了队。裴周玉顾不了那么多禁忌,每天把自己的马让给张平凯骑一段,还分给他一些干粮,使张平凯平安地走出了草地。过草地7天时间,裴周玉的马自己很少骑,救活了3名伤病员。结果,走出草地后,裴周玉的身体被拖得筋疲力尽,突然患病高烧不退。他骑着马随部队翻越六盘山时,忽然头一昏,双眼发黑,连人带马一起跌下悬崖。马摔死了,他腰椎骨摔断,双脚卡在死马下面动弹不得。幸好收容队发现,将他救了上来。
+ c! P0 v  T7 ^( A( _" v( [+ w    裴周玉将军从1926年参加革命算起,整整走过了80年的风云岁月。特别是在战争年代,他亲历了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走完了长征,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又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他身经百战,在枪林弹雨中多次化险为夷,有着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但他没有想到,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差一点儿夺去了他的生命。1968年9月,时任新疆军区副政委的裴周玉,被任命为新疆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负责平息武斗,解决新疆混乱局面。1969年,裴周玉又被造反派批斗,第4次胃大出血。幸好周恩来总理得到了消息,立刻派专机和医生到乌鲁木齐,专程接裴周玉回北京治疗。但裴周玉生命垂危,只能就地手术,胃被切除五分之四。周总理救了他的命。 " h5 x$ W  O- }
    裴周玉将军历尽磨难,却依然拥有旺盛的生命力。1978年退居二线后,他笔耕不辍,教育后人,写有《绥远方式的胜利》、《中央红军教导师》、《刘志丹同志牺牲时的实记》、《龙门惨案》、《裴周玉回忆录》共70万字。今年93岁的裴周玉将军,给我的名片上印着的头衔是:红军老战士。他惟一担任的社会职务是:红军长征公园筹委会会长。裴老说,一定要让红军长征精神世代相传。
3 s3 [! j7 Z4 |2 t  ]* V, B, U    那天晚宴上,有人给老将军敬酒时说:“老首长,我们平江老人的长寿纪录为118岁。我祝愿老将军打破这个纪录,活过120岁。”裴将军依旧只是眯眯地笑着。细心呵护他的老伴姚姨端起酒杯,豪爽地说:“我替首长喝了。健康长寿没有上限,我们不设上限,我的职责,就是保证首长健康长寿。” 9 X3 ]" ^8 Q2 S; S$ `% L* i
      裴周玉将军,一位还在走长征的红军老战士。
1 }& l7 d6 t6 m9 L* M4 d    潘刚强
  }; ~, |- B8 k" C编辑:关宇+ a+ @: \  A+ j6 E

% s6 R& A2 x& s+ t. C: h$ P7 b2 a# s1 Q, `
大胆丁盛         http://wudongfeng.blshe.com/post/160/4061235 U, T, T9 R1 b5 b3 _
0 V( ]0 U: h! m- A8 F
                        (1913――1999)
% l. j& z$ v. W2 [
! p1 E- A3 X+ z6 b. g       丁盛将军之子丁小亮告余,其父任军长时,喜着中山装,带鸭舌帽,围浅灰方格围巾,一头挂胸前,一头甩后背,俨然“五四”青年派。故有人误传其为“大学生”,实大谬也。余初见丁盛将军于1983年,将军居南京五条巷一老宅破屋,正独自玩扑克牌“算命”游戏,双目迟滞,神情惶惑,垂垂老也。(1) - G* A5 p2 w5 f2 o

. G. s2 }  k8 h) i  丁盛将军,江西省于都县新坡上水排村人。原名丁三,后改为丁胜,继改为丁盛。将军排行老小,母亲尤宠爱。1930年,陈毅率部途经于都,将军见红军打土豪,分田地,杀猪宰羊,大锅吃饭,大碗喝酒,遂与同村六位伙伴一道参加红军。是时将军年仅17岁。(2)
7 E) ]9 X' i7 r9 R% s! F0 ^; G$ b$ B; J) F  S  p
丁盛将军自谓老牌“通信员”,初任团部通信员,继任师部通信员,再任军部通信员。其时亦称“打旗兵”,以打指挥旗为联络信号,旗进人进,旗退人退。将军言,团指挥旗大,师指挥旗略小,军指挥旗更小。打旗兵跟指挥员进退,既要勇敢,更要机智。(3)1 P% w! c7 u0 w" }$ Z% N

; m- Q4 I' a% @6 h5 i) K8 y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成立总政治部,丁盛将军调任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通信员。1933年王稼祥负重伤至瑞金后方疗伤,居某村“白屋子”,丁盛将军率通信班随之。王稼祥甚喜将军聪明灵俐,把手习字,秉烛课文,送将军至黄公略学校学习。后,王又亲书举荐信致三军团领导,丁盛将军即由通信班长越级升任三军团卫生队指导员。将军言此感叹曰:“王主任真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惜打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见到王稼祥首长了。”(4)
7 i2 S7 n# V5 T# M, J$ h. N2 f+ _8 X
% H7 r$ `* P/ g2 s+ ~% ]; C) U  b7 }丁盛将军言,长征到达哈达铺,始见集市,尤兴奋。全班合计,以三个大洋与藏民易一只肥羊。宰杀,剥皮,煮呀,炒呀,均自己动手,大会餐,结果吃的吐得吐,拉得拉,至今犹记之。(5); {' Y3 d2 M6 M* ^

: S  ^' b) r: C' @' l7 e丁盛将军言,解放战争时期,四野部队给排以上干部都发了一本小册子,名叫《打胜仗的根本办法》,上面均为林彪“一点两面”、“三三制”等战术思想,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6)/ W6 s+ z1 y) T6 Q
/ T$ E9 ^- X7 y
丁盛将军言,战争年代,杨成武将军曾和黄永胜将军搭挡,时间很短即分开。余问:“为什么?”将军答曰:“英雄主义,两头犟牛在一起能好吗?”将军又言:“有本事的人往往喜欢个人说了算。这些人适合于一长制,而不适合于两长制。”(7). w3 g$ V9 e6 M) a; E6 m
5 x$ G) ^0 ?8 g; X8 ?+ ^
  丁盛将军作战善打穿插。将军言,打穿插的部队一定要强,要胆大心细。不要怕四面包围,不要怕切断归路,不要恋战,不要恋财。这几条死也要记住。(8)
4 J: }$ e! P5 l- V: E' g! u) t( h& l- u# o. B" h
  1949年秋,林彪率四野南下入湘,与国军白崇禧部决战于衡(衡阳)宝(宝庆)。10月5日,时任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师长的丁盛将军率部疾行一昼夜,突破衡宝公路,达灵官殿。当是时,白崇禧正结集重兵封锁衡宝公路,而四野各部队均奉命止于衡宝公路以北,独丁盛部因与军部中断联络而孤军冒进,脱离大部队一百六十余里矣。天将晓,丁盛将军于灵官殿设指挥部与总部联络,方知已陷入敌阵中,周围有白崇禧部七军主力一七一师、一七二师及四十八军之一三八师、一七六师等,另由湖南乐昌方向调来一独立师,阻于阵前。丁盛将军当机立断,指挥各团抢占制高点,突然于敌重围中四面开花:四O五团击散歼敌七军军部,四O四团歼敌一七二师师部,四O三团阻敌西逃。3 @0 k1 Y, u' d+ ~+ D  E9 b
$ P, l/ m5 ^: ^* S
  林彪闻丁盛部已孤军插入白部心脏,又惊又喜,立即回电:“很好,你师已插入敌人的心脏,现就地待命,下步行动由野总直接指挥。”继急命各部队挥师掩杀,腰斩白崇禧主力七军。“丁大胆”之名亦由此叫开。(9) : K# _$ P& \4 W7 {2 b2 C, K0 a
7 B( ~8 e  @6 R/ V% o# `
  1962年秋,时任五十四军军长的丁盛将军奉命率一三零师,由川入藏,参加对印反击作战。将军率部先火车、后汽车,再后骑马走三天,达中印边界航堆,设军指挥所,时称“丁指”。11月16日,“丁指”下令发起瓦弄之战,仅十小时即击溃印军。西德《世界报》言丁部“如风卷残叶,势不可挡。”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言如“小刀切黄油”。又有香港《明报》,以“潇洒之极,漂亮之极”评论瓦弄之战。(10)   9 i6 ]  i3 Y6 I  }+ F, n% t, b# c

7 ~. Q" P* a, w' v7 B$ E, z  丁盛将军言,西藏瓦弄地区,谷地海拔一千公尺左右,高山四千公尺左右,多河流,水深奇冷。某日行军,一战士失足落水,获救后即全身瘫痪。另两位涉水救助者,均下肢瘫痪。(11)
  K5 i# N  _& h2 p! {! ~7 }" F2 |$ f7 r' Z0 q# v1 X
  丁盛将军言印度军队,印军之编制,有师、旅、营、连、排、班,没有团。营以下建制是固定的,旅以上不固定。一个旅可以指挥四个营,也可以指挥五、六个营。师亦如此。将军言印军历史悠久。第三廓尔喀联队,1810年成立,第三营为1840年扩充,曾到缅甸、马来亚、印度尼西亚与日军作战,百分之三十的士兵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锡克联队,1864年成立,其第四营1887年成立,曾作战于我国西藏、新疆,远达非州与德国、意大利军队作战,百分之二十士兵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库马盎联队,1800年成立,其第六营1941年成立,号称“山地游击营”,为印军后起之秀;道格拉联队,1883年成立,其第四营成立于1840年,参加过印巴战争,其锡克第四营、廓尔客(口旁)、道格拉为印军之精锐。印军士兵为职业兵,终身职业,年龄最大有四、五十岁者。故其基层士兵战斗经验丰富,单兵技术好。营一级指挥不行,发现情况不会报告,亦不懂处置。营以下没有重机枪,各旅配有重机枪营。打炮善短距离射击,几十公尺亦可指挥炮击。(12) % o1 W* B- l" l* i- ^
' ^0 \' m0 J% }
  丁盛将军言,西藏古代有传说:汉族是龙头,藏族是龙身,僜族是龙尾。僜族人,没有文化,不会计数。问僜族人多大岁数,均摇头,因不会计数也。爱种辣椒,亦爱吃辣椒。男女老少,只穿上衣不穿裤子,男人外出,只穿个短背心,亦不穿裤子,无论老幼。善走山路。(13) 1 `! Z: e+ r# R" \

7 h0 [$ H2 [/ C4 Y. X  d      丁盛将军言,对印自卫反击战结束某日,下面部队请示,敌军人在山上丢了许降落伞,大多掉在树上,挂破了,怎么办?将军不加思考,答道,拣回来,以解决干部用布问题。后部队开民主会,战士提意见,干部分降落伞,而战士缴获全归公。丁盛将军因此事向西南局和四川省委作检讨。将军曰:领导干部千万不能随便表态。(14)
* }0 ]+ p4 D3 p- i8 O/ A  T
( J7 _5 k+ w+ x9 |) w) q& w  1952年,丁盛将军任五十四军首任军长。将军言,五十四军为四十四军与四十五军合并组成。其时,部队对番号很敏感,四十四军官兵不愿称四十五军,四十五军官兵不愿称四十四军,最后周总理拍板,称五十四军,谁都没有意见了。(15)
" R- h+ I6 X- B+ k1 r# W
( P! z4 `! r, j$ \  1964年8月,丁盛将军调任新疆军区任副司令员。“文革”初,新疆大乱,自治区瘫痪。丁盛将军奉命入京,解决新疆问题,宿京西宾馆。某日,将军被新疆造反派绑架,送火车站,欲押回新疆批斗。周恩来闻之,急命令北京造反派“红二司”:“一定要把丁盛找回来。”当是时,将军已上北京开往石河子的火车,忽见一群戴“首都红二司”袖章的红卫兵强行上车,拉将军下。将军言,其时,新疆石河子已爆发武斗,死伤无数,造反派欲押将军去批斗,以解民恨。若无总理及时救援,生命也难保。(16)   _' B$ r2 `! u3 c* R% f

5 O7 }6 w( f8 p6 s“文革”中,新疆造反派批斗丁盛将军,某女红卫兵上台,指将军,骂道:“你,约翰逊!”将军与余谈及此事,茫然曰:“不知为啥骂我约翰逊?真奇怪!”(17)" [1 ?6 ^8 _. i9 u( e8 z( o

' R/ q4 u# p3 t8 T. [+ r2 n" {  1968年2月,丁盛将军被任命为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其时丁盛客居北京,未上任即遇“杨余傅”事件。丁盛将军言,3月24日,通知到人民大会堂开会,林彪讲话,宣布杨余傅罪状,宣布黄永胜当总参谋长。会后,周总理召将军:“丁盛同志。”答:“是!”又曰:“黄永胜当总长,广州那边没有人了,你马上走,到广州军区主持工作!”将军答:“好!”由此将军副司令任命不到两月,即升任司令员。(18)
# c/ {% o0 N% x" A' ?' _& G; G. @0 r  Z
   丁盛将军言,周总理见人一面即能记之,林彪则不同。
4 R( q; b2 j/ j* R: F" b, x6 H1 p; I: s, G+ l# [$ Y& k8 U4 w
“九大”后,林彪接见广州军区的中央委员,有黄永胜、刘兴元、任思忠、黄荣海、江燮元、邱国光等人。是时,林彪以手指丁盛,曰:“你留下,到卫生部支左。”将军莫名其妙,后方知林彪误认将军为邱国光也。而此前,林彪曾两次接见丁盛将军。故林彪事件后,人批将军为“林彪死党”,将军以此例辩之。(19)
( p) X4 d' q) F* q  + R- ]* `' j# o$ S% j+ `

/ y( A2 k- u' ~  广州南湖,原称磨刀湖,现人称南湖宾馆为“林彪别墅”,其实大谬也。丁盛将军言,南湖宾馆是为主席修的别塾,与林彪无涉。1970年,汪东兴指示丁盛将军,主席要到广州过冬。将军某日至磨刀湖观看侦察部队水上演习,见该地四面环山,风景秀丽,遂与刘兴元政委决定于该地建主席别墅。将军言,兴建南湖宾馆其间,汪东兴曾来检查。初始,计划中江青没有单独住处。汪东兴曰:“不行。”又曰:“她的房子要主席看不到,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南湖宾馆5月份开工,根据汪东兴指示,分别为毛泽东、周恩来、康生、江青各建一栋别墅。起初,毛泽东住处叫一号,周恩来叫三号,康生叫五号,江青叫七号,后来为保密起见,倒过来叫,主席别墅为七号。丁盛将军言,为中央领导修建南湖别墅总计耗资6000多万元,“913”事件后,上报周总理、叶帅批复报销。(20)
4 C; r' [7 e' f7 t9 v: v4 N
2 }, u$ t5 L! V6 R6 h9 F丁盛将军言,庐山会议之前,接叶群一电话,告之林彪要到广州过冬。故有白云山下老虎洞别墅之建筑。此事后来成为林彪南逃广州,另立中央之“罪证”。1970年,林立果于广州居半年。丁盛将军言,未与其谋一面,由空军接待,住老虎洞之说谬也。(21)
/ Z' T/ k5 s, E4 _; |$ z" _9 m) `
( s1 f# w7 E$ q2 F! W  1972年春,江青到广东疗养。丁盛将军前往看望,同行者有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吴纯仁等。江青取一本《古诗源》样书,曰:“你们大家都看看,都看看!”某日,将军陪同江青到七号楼。江青问服务员:“叫什么名字?”服务员答:“刘金华。”江青曰:“什么刘金华,叫刘华。”该服务员遂改名刘华。又某日,江青召将军至,指屋前一片马尾松,曰:“这是陶铸的德政,没有用,统统砍掉!”又某日,江青急召丁盛至,怒曰:“招待所所长是坏人,搞破坏,茉莉花都被他剪了。”后,所长写检讨一份送江青,江青仍不悦,问将军:“所长的检讨你为什么不签字啊!”将军无奈,只得于检讨上签字。又某日,江青突指将军曰:“丁盛,你有山头主义。”又曰:“但是,你没有搞阴谋诡计”。继而江青言及“九·一三”事件,周总理给各地领导打电话,她就站在总理旁边。周总理听了丁盛的表态之后,放下电话说了一句:“哎,丁盛好!”是时,全场热烈鼓掌。江青又补充道:“真的,这不是我恭维丁盛同志”。言毕叫大家唱《国际歌》。(22) * n7 e$ B; _/ H( o# t

8 H2 ^) C2 M! Q6 W: R- o丁盛将军言,1974年8月,王洪文、张春桥于北京主持会议,批林批孔。将军与杨得志、许世友、韩先楚、曾思玉、陈先端、刘兴元等均作检讨。其间,张春桥、王洪文追逼将军曰:“林彪南逃你知道!”将军答曰:“不知道!”又问:“你怎么不知道?”将军怒曰:“我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将军曰,因“九大”我没有投王、张的票,故欲置我于死地而后快。后幸亏周恩来曰:“丁盛不能下!”将军于林彪事件后逃过一劫。(23)
, a- i; m) b7 Z' e' p+ y ; ^/ x* o/ ]6 ~9 g. [" D) A
丁盛将军言,1975年11月,将军患病向军委报告。叶剑英元帅指示曰:“丁盛有病,可以在南京休息,也可以到北京休息,不要去上海,不要去广州!”(24)
6 {$ p' P' p/ [! A" A" y 1 G7 i% b: Y' M. j) S: Q) i2 V
丁盛将军秘书陈宏康言,丁盛将军为人老实,无心眼。1972年,将军生病住院,接中央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之会议通知。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丁盛将军与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将军对调。将军则嘱秘书陈宏康打电话给叶剑英元帅,要求请假。陈宏康提醒曰:“这可是毛主席点的将啊!”将军方醒悟,点头称善。又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军区常委集体研究由丁盛将军在追悼大会上发言。临开大会前,时任南京军区的廖汉生政委对丁盛将军曰:“丁司令,这个稿子我帮你上台读吧!”将军竟让之。(25)8 V# J* [9 ^+ j! \  k. ~
   2 A8 Z* M* e: p2 K2 K* w

- L! Y& {8 q' y      丁盛将军言,粉碎“四人帮”前,许世友之子许建军曾致函某医院护士,言“毛主席百年之后,要打内战”等等。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丁盛将军与政委廖汉生一道签名盖章,将此信直送主持军委工作的陈锡联将军。将军自言此事获罪许世友也。(26)
" t0 X8 O& l3 U1 X
: P" y, T6 \* r4 y% ]. E丁盛将军之子丁小亮曰,某日至北京看望卜占亚。卜见小亮,嚎啕大哭,曰:“我对不起丁司令啊!”卜文革中任广州军区副政委,林彪事件后招供自己与黄永胜通电话,然后派其夫人到广州秘密通知丁盛、刘兴元,即“南下广州,建立伪中央”事,后又多次翻供。是时,卜已调任兰州军区副政委,暂住北京总政西直门招待所。(27)$ t/ P1 \4 E! m3 P; y# J

3 D; l& ^* b1 {' K* Q4 g; K7 Z丁盛将军言,毛泽东喜吃麦片。“文革”中,将军曾多次派人从香港进口澳大利亚麦片,由军区管理局直送北京。当时从香港买麦片不能过海关,均由广州军区情报部通过海上秘密通道运送。将军曰:“此事只有几个人知道。那么多麦片,我尝也没有尝过,也不知道那麦片怎么吃。”(28)4 G8 V4 S5 g1 A, T+ M0 P6 Z

# s8 d# C( g8 H1 r% y# N3 H  丁盛将军治军严厉,只批干部,不批战士。某日开会,某师师长讲话,照稿子念。丁盛将军毫不留情,斥之:“你这个xxx,念什么稿子,脑子长到哪里去了。”该师长惶惶也。建国后某日,丁盛将军至某炮团视察,见一士兵正躬身切猪草,十分吃力。将军取刀视之,缺口累累,锈斑点点。将军不悦,即命团长切。问:“怎么样?”答:“刀坏了,切不动。”将军怒曰:“当兵的累得要死,你们知不知道?”团长惶惶,三天内将全团切菜刀全部换新。(29)
7 _& u# |$ e; F  @! p+ D; q$ z5 w; e' O  {: U2 |' W+ A+ J# o' E; x* }% v# \) n: ]
丁盛将军作报告,很少念稿子,一二三四,甲乙丙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将军作报告点问题必有具体事例,直呼其名,直点其事,故部属言:“丁盛将军作报告,既想听,又怕听。”凡作报告,将军必先举手表,曰今天讲多少时间,讲完最后一句话,果然分秒不差也。(30)- z; u+ z) P% R6 w3 A
( w% b" C6 Z% Q
丁盛将军善象棋,尤善用“车”,或长驱直入,或侧面攻击,或横扫对角,人皆难敌。刘兴元、廖仲符等均为将军棋友也。将军晚年叹曰:“人生如棋,棋如人生。时时有关口,处处有险道,一步不慎,悔之晚也!”(31)3 |) L8 m' }7 ]# ~/ {$ C0 p& a
5 G5 @5 x0 H; Y
  1977年3月,丁盛将军因“四人帮”案被开除党籍,停职审查并抄家。主要罪状是参与了上海“四人帮”一伙未遂的反革命武装暴乱。将军曾与余祥叙其事。1976年8月某日,将军至舟山群岛看地形,回返时途经上海,宿上海延安饭店。是时,时任南京军区政委的廖汉生将军亦至上海看病。晚饭后,将军接秘书报告,廖政委想请将军给上海市委打个电话,以重视其治疗事宜。将军未加思考,即给上海市委办公室打了电话。10点左右,上海市委领导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即来拜访。其时,将军兴致勃勃,大谈舟山群岛的防御与保卫大上海等问题。9月初,徐、马、王为接待外宾事至延安饭店,又见将军一次。是时将军曾谈及许世友之子言“毛泽东百年之后,要打内战”一信事。“四人帮”垮台后,马天水检讨中将上海给武装民兵发枪事与将军上海之行相联系,大意是丁盛讲过毛主席逝世后可能打内战,所以上海就赶快发枪。将军言此呈满脸冤屈状,曰:“他们搞反革命武装暴乱,事前我不知道,事后我也不知道。他们发枪,关我什么事啊?”又言:“他们两次来延安饭店,都是他们找我的,我从来没有主动找过他们。”又言:“如果廖政委不叫我打电话,不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吗!”真是命也运也。
3 ^& @4 I% b- y" z6 d' Z% N
1 e& D( P8 a) u: m0 l丁盛将军晚年定居南京,月得150元工资度日,破宅漏屋,粗茶谈饭。其间,得老战友、老部下友情接济多多。后移居广州,与其子女团聚。广州军区念其老司令之情,按师级干部待遇分配四房一厅居室。4 B. n9 \7 A, t3 u
       1990年9月,将军上书聂荣臻元帅,要求到广州落户。9月24日,聂帅即批给刘华清、杨白冰办。将军终遂其愿。(32)& H+ U( n* _' ~

) r( e9 X4 R9 `" ]# @% E. Q+ u
: Q) z7 d) f+ }( m- W丁盛将军凡言他人,均以“好”字赞之。如曰:“邓华好啊,志愿军的主要领导,那样整他是没有道理的。”又曰:“黄永胜好啊,打仗就是很硬啊!”又曰:“黄荣海好啊,当副司令还在机关食堂排队买饭。”又曰:“杨成武好啊,强渡大渡河,不简单啊!”又曰:“段叔权好啊,就是太本份了点。”又曰:“刘亚楼好啊,有魄力,又聪明,在苏联吃过洋面包。” 又曰:“王东保好啊,打海南岛,渡海作战。不容易啊。”等等。(33)7 e1 A2 I6 H* F& R' u

; q$ f& l, h% c" S# N: R丁盛将军晚年为恢复党籍数次上北京,奔走呼号,均无效。将军告余:“我组织上不是共产党员,心里还是共产党员。共产党不要我,我要共产党。就是把我杀了,我还是拥护共产党,拥护毛泽东思想。” 若有人言共产党不是,将军必愤愤,面红耳赤辩之,挥拳拍案斥之。(34)8 a/ f" H5 [/ C+ ?9 n
1999年9月5日,丁盛将军于广州病故。上级规定追悼会不准称“同志”,亦不准称“老红军”、“老八路”,故灵堂挂横幅为“丁盛老人追悼会”。告别大厅里,有对联曰: ! I& J6 ~7 k. \4 M+ F9 n
    战衡宝 平西康 攻瓦弄 人称大胆将军, 6 D5 Z/ r' s& H0 k  v9 {( m
    离新疆 出广东 谪京沪 众谓落难英雄。
, i, ?2 `, t+ t6 Q+ v, y' \8 s. e, v
  是日,老战友、老部下千余人前往悼之,不胜其恸,抬头见“老人”二字,更大恸。2 F% j: \! m  S$ }( A
3 M/ m7 t. d# |( R! H9 a; W
                                       ) V0 M' X4 H4 o0 S- e
" ~1 V% n2 i5 u3 G8 J% F

' f$ N+ j" l# h: `- B(35)
1 t# ]; V, o5 j# |# a  i0 L/ c: b0 h; s + S4 n  d* O) Z6 n
资料来源与注释+ y( {2 Y: U$ P2 ?' ?, G7 O
(1)丁盛,少将,曾任解放军广州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2)《丁盛回忆录》(丁盛口述 金光整理),未出版。7 q0 v, {+ _5 |! }+ V
(3)丁盛,1997年9月23日广州采访笔记。
  B9 o$ q4 p" _- t1 v0 V- d2 i(4)丁盛,1997年9月23日广州采访笔记。( o8 {/ a6 Q5 A5 K' h
(5)丁盛,1997年9月23日广州采访笔记。- e. ]# ?- R) a) J/ q
(6)丁盛,1997年9月23日广州采访笔记。7 R2 r" h* X$ U* w+ d; E9 n
(7)丁盛,1997年10月4日广州采访笔记。: j+ ]; k5 M5 [3 @6 g( f
(8)丁盛,1997年10月4日广州采访笔记。(9)龚建明编著《东野五虎将之谜》,吉林人民出版社。
( o$ S2 y+ Q2 l( r(10)《丁盛回忆录》(丁盛口述 金光整理),未出版。
6 I6 s: h9 |1 ~' O1 {$ h8 v3 e: r(11)《丁盛回忆录》(丁盛口述 金光整理),未出版。9 w- a) {" w* o. U, B
(12)《丁盛回忆录》(丁盛口述 金光整理),未出版。
* h6 ^9 N0 G6 M, H(13)《丁盛回忆录》(丁盛口述 金光整理),未出版。5 v$ g1 p& x* U# _$ }9 F" Q
(14)《丁盛回忆录》(丁盛口述 金光整理),未出版。
5 _% `0 _; E+ N. ]: I5 I(15)《丁盛回忆录》,丁盛口述、金光整理。
: @7 x8 h  V2 r/ ~(16)丁盛,1997年10月4日广州采访笔记。
% h3 Q. R5 c  C- F( a(17)丁盛,1997年10月4日广州采访笔记。
' z2 b. O6 X0 L) }' J  n(18)丁盛,1997年10月4日广州采访笔记。
. [* X2 o  j; }. l) V3 n4 N0 k! l(19)丁盛,1997年10月4日广州采访笔记。+ A% v$ M7 L- i8 Q1 z7 h, n3 S
(20)丁盛,1997年10月4日广州采访笔记。- j5 J/ u5 G3 {9 k
(21)丁盛,1997年10月4日广州采访笔记。+ k0 h  g$ o+ _1 j2 }5 N/ o
(22)《丁盛回忆录》(丁盛口述 金光整理),未出版。
) F2 b2 g7 m) q3 E( J, U- M, |(23)丁盛,1997年10月4日广州采访笔记。
8 c% t) n% l0 e( X/ i6 q7 [: R( t(24)陈宏康(丁盛将军秘书),2001年8月7日广州采访笔记。3 t! `0 }% y! C- x' Z
(25)陈宏康(丁盛将军秘书),2001年8月7日广州采访笔记。
1 x0 x9 a3 _% h3 h: z(26)《丁盛回忆录》(丁盛口述 金光整理),未出版。
9 |+ T& j/ M& e; V3 ~6 K(27)丁小亮,7 e, y% k8 e; {" _% P
(28)《丁盛回忆录》,丁盛口述、金光整理。4 p& W$ d4 s* E
(29)《丁盛回忆录》(丁盛口述 金光整理),未出版。: a& l1 _. {$ a  d2 i; e
(30)陈宏康(丁盛将军秘书),2001年8月7日广州采访笔记。
2 g: A4 j4 V& _2 D3 K  ?8 a(31)陈宏康(丁盛将军秘书),2001年8月7日广州采访笔记。/ v6 [6 }# q0 ?
(32)《丁盛回忆录》,丁盛口述、金光整理。( y4 F' u1 W! |2 I$ b3 R$ j
(33)丁盛,1997年9月23日广州采访笔记。丁盛,1997年10月4日广州采访笔记。# O* f! T  l1 U: z2 D  Z
(34)丁盛,1997年10月4日广州采访笔记。* _, z. ~# K' d/ i
(35)丁小亮, T# Z2 G8 b( X, V% t" _. z

. j& a- _1 V" Y+ @
& ]5 w7 f7 P9 U2 @# `9 w( _- F
. [, h" H# l5 m8 B* e) g+ d2 r4 q李荆山       http://baike.baidu.com/view/329708.htm" l& i& n' `8 X6 z" S4 m( E: A( V# H% x
  李荆山(1917—1974) 山东省寿光市人。1936年2月,在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时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分队长。1937年入陕北公学学习。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参加过鲁南战役、洛阳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1938年3月在鲁南参加组建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 任特务队队长、特务连连长、直辖四团一营营长、二营教导员。1939年10月以后,历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苏鲁支队副连长、连长、连政治指导员、团组织股股长、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代理团政委、苏鲁支队政治部主任、山东分局高级党校学员、山东军区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 1940年12月,任鲁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后任主任。1944年8月任鲁南第二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副政委。1945年2月任鲁南军区边联支队副政委,同年9月任山东军区第八师二十四团政委。1946年1月任第八师政治部副主任,同年3月任第八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八师第一副政委。 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二十二军六十四师政委,后任第六十六师政委、第六十四师政委兼余姚军管会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二十二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华东军区空军政治部第二副主任、东北军区空军政治部代理主任。1952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空军第二军政治部主任,后兼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辅助指挥所副政委。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回国后任解放军中南空军政治部主任、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政治学院学员、空军第二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二军政委、空军指挥所政委、军区空军副政委。1966年任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主任、 副政委。1972年9月任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政委(副兵团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1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08: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卫兵小报

红卫兵小报
! h" V% P  P- c2 N7 F希望有过此段经历的前辈们能帮忙解读这些小报。
0476.jpg
0479.jpg
0482.jpg
049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1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08: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0498.jpg
0503.jpg
0508.jpg
051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09-11-13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小报:
, i0 v. o# H5 e1、《人民军垦》不是小报,是当时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的机关报。
& |& s0 L, ?( L; m2 N4 ?( s" Y: B3 a& P5 k2、1968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大革命的规定》,在军事管制下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党委领导下进行文化大革命。
4 r- \1 }" L; R. g+ {1 x8 |3、张仲瀚是1967年8月已被中共中央批准在报刊上点名的走资派。
) h% b) [4 O. b4、兵团的文化大革命,可以将八楼会议看作是矛盾公开化的起点。张主张抓生产,肯定兵团;丁主张抓阶级斗争,否定兵团。朱培民已在《“文革”第一枪:新疆石河子“一·二六”血案》有精辟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1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11: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囚童的解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1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15: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镇边将军张仲瀚

回忆录的文革部分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7 10:39 , Processed in 0.17824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