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63|回复: 0

开心老顽童:1966年的回忆(长沙)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帖子

1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6-4 04: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act3.60.qq.com/2902/user/show-uid-763788925-page-3.html. C4 U  ^9 R0 V1 r/ p/ _' h

6 M5 m4 S% r2 s. \: C' {缺第三部分(下),不知哪位朋友可以找到?
$ i3 f8 a( c- m; e* s
0 P8 L3 F9 ~: l! @( {
$ v! g) }( A! u5 Q1966年的回忆(一) 八.一八前后- r2 U; g# G$ `1 h4 a0 i) F
4 s( j4 ]- V8 d6 [" `+ Y/ g# E
在那遥远的1966年,我就读于中南矿冶学院,时年二十一岁。 " B9 u3 W: ?' C- e) l
那一年的五月十六日,中共中央发出了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从此神州大地卷起了狂潮。中共中央在全国从上到下,派出了工作组,这是惯例。但这一次,却不是毛泽东主席所想要看的。他来到上海,让张春桥姚文元组织发表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但没得到他所期待的响应,仅被当做纯学术讨论看待。这使他非常不满!夏初他回到北京,于八月一日至十二日召开了八届十一中全会。并于八月五日发表了他著名的《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直指他多年的战友,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及邓小平。会议的公报中虽没提及,但会后领导人出现时。林彪紧随毛之后取代了刘的位置。从此,中共八大所确定的:毛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序列被打破,并从此不再被提起。 * n- I$ \6 O3 V4 }! N
八月十八日,毛主席首次在天安门广场大规模地接见了红卫兵。其中北师大附中的宋彬彬和长沙市一中的谢若冰等1500人,作为代表上了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对宋说:“要武啊!”宋为毛带上了红卫兵袖章,称他为“红司令”。会上宋谢二人均作为红卫兵代表发了言。会后,宋改名为:宋要武。此次毛主席共接见了100万红卫兵。
* e1 ?; k: c) d/ a谢若冰时为长沙市一中高三学生,出生于干部家庭,运动之初她也是基本依靠对象。时隔不久就与住校工作组分手,开始造反而受到迫害。八月初她和同伴李筑银等人,逃出了长沙到了浏阳,再连夜经山间小路,步行至江西上栗县。.在越过省界,并确信后无追兵时,她们大大的松了口气!( [/ O" d3 L( i7 F
当她们辗转经上海到北京的那天,正是八月十八日凌晨。当她们得知毛主席要接见红卫兵后,赶到天安们前,对警卫战士诉说想见毛主席的愿望。在一次又一次的盘问后,她们一行被带到了城楼上。谢因其出身于干部家庭,站到了城楼前排,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当时除了不停的呼喊“毛主席万岁!”之外,她因激动没能说其它别的话。但还记得取出随身带的一个小日记本,请毛主席为其签下了“毛泽东”三个字!
2 G/ _; ~; R- x' E8 {/ f谢与同伴们在北京呆了几天,到首都各高等院校,中学去学习,观摩,串联后,于八月下旬返回了长沙,并开始到长沙市内各校传经送宝。
% t6 a* c( |. P5 `& x. h; X% n但此时的长沙不再是平静如水,也已经掀起了狂风暴雨!
$ E: N) i2 U0 s, r, W1 Z7 d. p4 p$ y# k" r7 H. O
1966年的回忆(二) 八九月的长沙 (上)
3 X+ U! O% e' `- H, `
+ C0 r% F8 E$ [6 Z八月的长沙城,此时不再是平静的,早已是风起云涌!各个红卫兵组织都在筹建中.
3 l& _& u% o' o$ ^' B, v, `( @"红卫兵"这一名称最早于当年五月下旬,出现在清华附中的一张大字报上.六月二日,清华附中内贴出了以高中生卜大华为首,有百余人签名的大字报,其上总的署名为"红卫兵",接着他们发表了名为《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的大字报.后又写了《再论》及《三论》.并于七月二十八日交给江青,请其转交毛主席.大家始未料及的是毛主席七月三十日回了信,并作为八届十一中全会的第二个文件发给与会者:《毛主席给清华附中红卫兵的一封信》.在此信中,毛主席有三处提到"热烈支持"红卫兵小将们的"革命行动"!此信息对红卫兵运动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一时间,红卫兵组织遍及全国的学校."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行动"如火如荼的燃遍全国的各个角落.长沙也不例外!
+ K$ Y# m3 g* u7 k9 A4 t/ d( \当年七八月之交的长沙,各校都在蕴酿着成立红卫兵,寻找打倒"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的突破口.但大多是自发的限于"破四旧,立四新"等方面,总的说来震动不大.
% Y( q4 b, {& x% U  u但在"八.一九"那天,尤如一快巨石投入平静的大海,暴风雨终于来了!起因很简单:八月五日长沙市第十二中的学生:胡宜民(外号胡猛子) 陈振国(外号神甫) 范均兰 陈国斌 张春利五人,在五一路边的中共长沙市委门前贴出了大字报,反对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的“三相信”(相信湖南省委、相信长沙市委、相信省市委派出的工作组)。这是第一把火!而八月十九日那天,湖南大学数百学生游行庆祝毛主席“八.一八”接见红卫兵.来到中共长沙市委门前,却发现长沙市委大楼墙上,挂的毛主席画相正中从上到下,有一条明显因画布拼接形成的痕印.当即对市委抗议,市委领导调集了数百老工人,老头老太戴上"赤卫队"及"红保军"袖标,进行劝阻.争执中发生了最初的武斗:推拉拽扯.于是学生们来到省委门前,要求省委出面解决.但湖南省委却视学生如洪水猛兽!同样紧急调集了"赤卫队"和"红保军",在省委正(南)门和西门各布置了三道人墙.想以老人对"小娃娃",用工人对学生.但不知是什么原因,红卫兵小将们并没有来到省委.不久,长沙市中学界以十二中学生为主,于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九日成立了"毛泽东思想红卫兵长沙造反有理军"! 那段时间由于局势变幻莫测,中南矿冶学院学生会派出人员,常驻市区收集动态.八一九当天.我就住在省委南门外的接待处内.进出都必须出示住宿证,才能通过"赤卫队"的封锁线! + P! h6 ^% _- `! \5 c+ S( Q: i
至此,长沙市开始了"造反派"(红卫兵)与"保皇派"(赤卫队)的第一次分化!
, H3 V! o/ a: p% L这种诞生在"革命造反"中,也是红卫兵成立的一种形式.
: |6 M, t' z; {  ]此外,也有自发串联而成的.
) J% c% q# i" y当时,在中南矿冶学院内就有:"想当红卫兵者,请去*舍**房联系"的字条贴在树上和墙上.我跟着这字条,加入了我的第一个红卫兵组织的.严格的说是参加了组建!在学校里串联了一些人,并与校外人员联系后,我们到第一师范开了个成立大会.到会的除长沙部分学校的外,还有衡阳,益阳等省内部分城市三十余人.会上成立了"毛主席的红卫兵湖南总司令部".来不及写成立宣言,议定以清华附中红卫兵的《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暂代.   ^  i8 O) o; B+ r! s5 Z
会议之后,这一组织至少是在长沙并没多大影响.因大部份与会人员都去北京串联了,没有在建立,完善和巩固组织上作努力.但我们赶上了毛主席九月十五日第三次接见红卫兵.在赴京的火车上,我们一路播送着《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万岁》!同时,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也是赴京串联的一位湖南大学教师问我,"湖南总司令部,那我们以后也要归你们管了?"我的回答是:"那当然!"想到刘少奇也说过:"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这也反映出当时从上到下,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红卫兵等新出现的东西是不理解的. + ]( G5 o; ?1 m( [+ l
我从北京返回后,就回到了学校.但我这次自主的赴京串联,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在其后文革中的经历!
1 t7 o" }$ ~& F+ o& l' j当时的中国,已开始出现了混乱!全国各地都设立了"红卫兵接待站",负责解决来本地串联红卫兵的食宿行,到冬季还加上"衣".作为"毛主席的客人"(周恩来语)只要有一点,能证明你是红卫兵,就可得到(除飞机外)全免的衣食住行.这证明可以是袖标,红旗,红卫兵证,介绍信!那时全国各校都早已"停课闹革命"了!
5 n* b3 ]  \9 O1 F$ \, t( ]9 q还有就是原有学生会组织转换的.如在矿冶学院,红卫兵的领导人詹先礼,王占宗,佘定成等,原来就是学生会领导人.据运动后期获知的资料,他们因根正苗红,一入学就是作候补县级领导培养的.这是刘少奇为改变基层领导人素质安排的.   u5 H( {4 [0 m6 `
他们作为学生会领导人,领导起新的红卫兵组织自然是轻车熟驾!当然"红卫兵"与"学生会"也有些差异,要印发红卫兵证,刻章,制袖标.我负责印证及准备成立大会文艺节目.证是在北正街南口长沙县印刷厂印制.文艺节目请来了中南矿冶学院旁,湖南省戏曲艺术学校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来成立大会演出.这台演出没花一分钱,因我表妹是戏校学生、宣传队成员。演出是我通过她找队领导联系的。 . {/ a; t  k+ M6 {8 P" n& s
但我自己参加本校红卫兵一直没通过!就因我极少在班级内参加活动,还目无组织,未经领导同意,私自去北京串联!因此,我一直不是"毛泽东思想红卫兵长沙市高等院校司令部"(简称“红高司”)的红卫兵! 1 Z7 f' u" s" ~. ?$ T
我在校接受的另一个任务,是接待.具体的就是负责接待谢若冰等人.她们从北京回长后,在领导看来,仍是一伙离经背道的乌合之众!在河东仍无立足之地!但在学生中却大受欢迎!各校红卫兵(不论是否正式成立)都请她们去串联、传经.矿冶学院也不例外,请了她们来校,并提供食宿.她们到校后,给安排住在较偏僻的学生九舍.詹先礼等人让我负责接待.
$ }, h* m( ?7 R随着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九月二十四日,"抓黑鬼"讲话的出笼,上面压力的加大,詹等人有些反悔了,让我劝谢等人离开矿冶学院!我指责他们出尔反尔,在战友困难时落井下石!争吵之后,我随谢若冰等人离开了矿冶学院,来到河东。从此时起我就脱离了学校。  T( D3 e* |" X* U' O% f* v2 X) R
+ H/ u* A( Q& z5 a
1966年的回忆(二) 八九月的长沙 (下)
- Z9 t" k2 @- D- r" R: M* Y( v. N3 ~, p8 v
仿佛在一夜之间,长沙变成了红色的海洋:红旗、红袖标、红标语!甚至建筑物临街墙上,也漆成了红色!里面还夹杂着草绿色的军装、军帽、军用挎包!这里面有的是真的军用品,有的只是仿制品。但加上刚出现的毛主席相章,却是当时最时尚的服装!年青人都以能拥有一套这样的时装而自豪.于是,有人为此搞起了最初级的飞车抢夺:车只是自行车而已;抢夺的目标仅是人头上的军帽!
$ C  l: Z0 Y% ]! r1 B& M那时的街头上整日充满了人群:有贴大字报的、看大字报的、辩论的、游行的、看热闹的、外地来串联的。在那个年代里,上街游行是常事!不论是单位“取得文化革命的重大胜利(揪出一个走资派)”,还是毛主席最新语录的发表(林彪说:“那是一句顶一万句的最高指示!”)、中央四领导机关(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联合署名文件的颁布、以及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及红旗杂志)社论的发表,都会引发一轮新的游行高潮!也不区分白昼和黑夜。因为宣传毛泽东思想及毛主席革命路线,是件头等大事,决不能因过夜而耽误!同时,看那队伍里的文艺节目及陪游的牛鬼蛇神,也成了一种新的娱乐!因此,人们都习惯于参加或看游行了。如果那一天,街上没有了游行队伍 ,人们反倒会坐立不安,无所事事! ' ?  l! q, v" T' a8 O
从那时起,长沙街头出现了两个老人:一个在公交车站义务执勤,维执秩序.他还自己出钱做了长凳让候车的人坐。此老至今尚在执勤;(现据《潇湘晨报》二00七年八月十八日报道:此老姓名:吴伯鸿。家住天心阁脚下。现年九十九岁,尚健在!);另一个则热衷于宣传毛泽东思想。不论新发表的最高指示或文章有多长(那怕是几万字),第二天你一定会在街上见到他!一手举着标语牌(字少时是手写的,字多时就贴上报纸),一手拿着土喇叭,向人们背诵新发表的文章。有人核对过,竟然一字不差!而在那个年代,一字之差极可能就是生死的分界线!这一份用心,真令人叹止!听说他是长沙汽车电器制造厂的退休工人。不见他已有好几年了。不知现在是否还健在? / C- }, W3 G  c6 x3 W
同时,各种群众组织也尤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涌现出来!其中最早成立的是“红色政权保卫军长沙总部”。自己简称“红保军”,一般人称“长保军”。该组织成立于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七日。自其成立之日起,就带有明显的官方色彩:负责人李政(湖南省军区李副司令员之子)、王虹霞(中共湖南省委代理第一书记王延春之女,市一中学生)。该组织在“八.一九”一亮相,就投入到“保卫省市委”的战斗中。直到一九六七年一月十六日,红旗杂志的社论《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起来》中,明确指出“红保军是打着红旗反红旗”!六天之后,周总理在接见红卫兵代表时,代表中央正式宣布这一结论!自此“红保军”才正式解散。
3 C& }! c8 n7 g: @5 r# A+ d  b2 @当时的中学界则是战国时代,群雄竟起。三人一个战斗队,十人一个司令部,杂乱纷呈。但主要还是以胡宜民等人为首的,成立于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九日的“毛泽东思想红卫兵长沙造反有理军”这个组织以“打倒三相信”立军,迅速在各中学壮大发展起来。后来由于内部观点的分歧,胡宜民等又于六七年四月二十八日,率大部分成员重组为“毛泽东思想红卫兵长沙八.一九造反有理军”。这已是以后的事了。
0 G$ p5 N) B( R% S& s9 k7 Y此外,以谢若冰为首的“湖南井冈山红卫兵”,也在稍后出现在长沙了!% [7 C: O- J- @

; M6 k0 w- H( n1966年的回忆(三)湖南井冈山红卫兵 上
' i0 C9 \: _$ A' B. d
4 W' U: D1 x$ I) ^) p! b- c我们离开了中南矿冶学院,一行八人来到了河东.鉴于寄人篱下的日子很不好过,谢若冰决定自己成立红卫兵.当时正是社会上流传着毛主席诗词《重上井冈山》,所以就取名"湖南井冈山红卫兵".后来在与"红高司"决裂后,被称为"谢氏井冈山".我仍然是搞后勤.在刻好红卫兵公章后,我找到了中共湖南省委红卫兵接待站.报称新成立的"湖南井冈山红卫兵"有三百成员,领取了六百元经费.拿到钱之后,买了印传单用的纸,蜡纸,钢板,铁笔, 油印机后,我还到寄卖店,买了一架德国造的折迭式旧照相机.使用120胶卷.当然也买了胶卷,冲印药.还有几辆旧自行车.
$ p! E% Y. p5 N$ I1 g; W从此"井冈山红卫兵"出现在长沙文化革命中. 2 a8 [& p: K% y1 |
由于来不及印制有字的袖标,我们只是在红布 袖标上盖个章,就上街发放《成立宣言》了.因而也被人指为"假红卫兵.连个袖标都没有!" 6 R2 _7 s$ J! C: N
因为以前从没使用过照相机,更谈不上冲洗过胶卷,因此一切都要从头学起.第一次冲胶卷真是手忙脚乱,半途中开红灯查看,开成了白灯,结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照的胶卷,全成了黑糊糊的.战友们也因此给我贴了张大字报,批评我"不懂装懂,浪费国家钱财!"但几经摸索,我终于学会了照一般的相.同时在经过多次的跌倒和爬起后,我也学会了骑自行车.
: [+ i8 {7 A' y! Y9 q. ^9 J4 i# Z此外,在文革中印刷业(尢其是油印)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平时一张蜡纸只能印两、三百份小报。而且是单色的。但在文革中,一张蜡纸可印五千多份小报,而且可套两色、三色。我最多见过四色的!而这一切都是手工完成的:刻写蜡纸、油印、套色。我试过一次,刻写蜡纸时,轻重力度是蜡纸寿命的关键。但是我刻写的蜡纸,油印时从没超过两千份。而我自己手却酸痛了好几天。在"湖南井冈山红卫兵"里,油印这事,是由冯美瑛、冯美琳两姐妹负责的,同时还有一个女生叫顾乐兮。她们都是市一中的高中学生. 5 o$ X7 g' ?( G: |" b
在文革中再一个得到很大发展的就是幻灯,这主要是在解放军中改进很大,不只是多色,还带有简单动画!
7 N% s  ?. o" y- J' z2 ~至于说到除“革命路线”外的两条“线":男生的无线电收音机及女生的毛线活.那是在文革后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B( a" F. b$ y"湖南井冈山红卫兵"成立以后,陆续有各校的红卫兵组织前来加入.但都是一些小的战斗队,还有的是个人.我的记忆里,长沙市一中有几十人外,长沙市九中也有几十人,负责人是李昆明(女).此外七中、八中、十一中及其它几个学校里,也有"湖南井冈山红卫兵"分部或战斗队!因联系不多,也没分管组织,我并不熟悉具体情况.但我知道:"湖男井冈山红卫兵"上下之间:联系并不紧密,更谈不上统属!很快"湖南井冈山红卫兵"就成了个跨地域,跨大中学校的一个红卫兵组织.说是跨地域,是因为在北京某中学有分部.分部成员是谢在北京串联时结识的,他们在长沙以"首都三司红卫兵驻长分队"及"湖南井冈山红卫兵"的名义活动.而我们到京后,也以"湖南井冈山红卫兵驻京分队"及"首都三司红卫兵"的名义活动!说是跨大中学校,是因为在"红高司"的核心和根据地---中南矿冶学院,也有"湖南井冈山红卫兵"分部!因为已有一个不属"湖南井冈山红卫兵"的,"矿冶井冈山公社"(负责人张玉刚、金胜利),我们的分部就叫"矿冶井冈山兵团"(负责人陈勇).
$ L- T. l. Q0 N9 b+ {* `由于这样跨地域、跨院校、跨组织的活动,最多时在我有:"首都三司红卫兵"、"湖南毛主席的红卫兵"、“八.一九毛泽东思想卫兵"、"湖南井冈山红卫兵".....等八个组织的红卫兵证." k4 {, K' G5 N7 u# T0 o! B% j) M$ u
# P2 O" G- b' ^0 i7 V5 @
1966年的回忆(三) 湖南井冈山红卫兵 (中): U) z3 |+ F8 G# r6 {# Y4 R

2 I7 `/ \, \$ R$ E% |& B' {0 O在湖南井冈山红卫兵总部的日子里,好象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我最初的工作是采购和保管油印小报的用品.后来随着机印小报的出现,我的工作又转为校审报样.我也因此学会了,标准的报刊校对程序、符号及排版。
4 y0 a+ \. _4 @# S% A机印小报最初是在普通的印刷厂里,用对开机一张一张、一面一面印出来的,速度仍较慢。后来转到了《长沙晚报》和《湖南日报》社的印刷厂用轮印机印。我初次见到轮印机,看到报纸就象水一样,唰唰地流淌出来。几十万份报只不到一个小时就印完了,而且是双面的,还可套彩色。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7 G' r5 k' z! g: k% e0 H因为印小报,我还给自己惹上了大麻烦!有一期的铅印小报就只有一篇文章:《把政治扒手郑**楸出来!》巧的是这郑*不仅与我同姓,还是同校(中南矿冶学院)、更是同乡(福建)。所不同的只是他是六六届的,在一九六六年八、九月的矿冶学院,他可是个出头露面的风云人物。但在上大学前他从没离开过福建!结果长沙的亲戚都对我说:“井冈山红卫兵那样骂你,你给他们干?”无论怎样解说文章是我组稿和校审的(在文后校对人署名是我),都没有用。反引起人说:“郑某人自己骂自己!” : X$ D6 L: A9 g! ]( z4 v
随着运动的发展和组织的壮大,湖南大学的周国辉、湖南医学院的红斗等人,也常常出现在湖南井冈山红卫兵总部里,成了湖南井冈山红卫兵在这些学校的分部负责人。但在一九六七年夏天,他们又转到更为激进的“高校风雷”中去了。 0 W7 \$ }* X7 ~! M+ b8 g& g
当时以江青、陈伯达为首的中央文革小组,宣扬的是“革命的打砸抢万岁!”(其中打是:打倒走资派;砸是:砸烂旧政权;抢是:抢走资派工作组搞的整人的黑材料)。
0 ]9 Y* T8 N6 Q  `  ~因此,在运动初期就发生了一些乱抄家及毁坏私人财物的事。但就井湖南井冈山红卫兵总部而言,还没发生过此类事件。我们总部抄家都是针对文件、书籍和图片,即所谓反革命罪证上。但下面的分部就有乱来的!我记得长沙市二十一中分部,就是为此事由我去处理的!所谓处理也就是在自己的小报上,刊登一个声明:“对二十一中分部予以开除。不再承认该校的井冈山红卫兵分部,为下属组织!今后其一切行动后果自负!”也就是因为该分部在抄家中,抄了一批金银首饰、银元及存折。我们总部的意思是:“按中央指示精神予以封存 ,不能动用!待运动后期处理。” 但该分部不仅动用了部分(且具体数目不详),还不同意封存!
/ f9 U2 x& E( [) \1 N( v我自己参加的仅有一次查抄行动,是对湖南动力机械厂的。当时是一九六七年元月末.行动的目标很明确:总部想装一辆宣传车上街,但没有扩音机及发电设备。因此由该厂技校的井冈山红卫兵分部成员带路,想从该厂“长保军”手中夺来.当面对厂播音室内的500W扩音机组时,我认为不适合装在宣传车上使用.最终只搬走了其中的前置机。同时找了台十马力的柴油机及发电机。但发现完全不能用,原因也很简单:一是柴油机本身体积就大,还要加上一个大冷却水桶:二是柴油机噪声太大,影响播音;三是柴油机启动困难。最终还是放弃了原来的计划。后来选用了一种汽油发电机,组装成了宣传车。
! s0 z8 ?" q0 t  B; k当时,总部人员都一心投入到文化革命中,只想到是保卫毛主席!没有人外出串联游玩。就我来说,从一九六六年中到一九六七年底,先后六次赴北京(包括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和报送材料),但都是来去匆匆。除参观了故宫陈列的泥塑《收租院》外,直至今日连颐和园的大门朝向,我都还不清楚。总相信中央文件所说的:“等运动后期再进行串联。”
9 L& o  d8 ^/ m6 g5 }1 b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转眼就到了一九六七年初。湖南文化革命运动中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时期来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8 06:45 , Processed in 0.09237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