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39|回复: 0

李若建  女工:一个重生的社会阶层

[复制链接]

0

主题

519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10-6-2 04: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5 e$ P- G1 r( g) e- w; C5 D
; Y% {+ y7 \% o4 E0 ]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区发展差距拉大的人口学研究”(批准号03BRK001)的部分研究成果。
2 p2 D. m7 Q9 z5 }: O9 y4 [' |6 Q7 X. F4 E& [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nge of woman workers from 1982to 2000.There is a great replacement between old and new woman workers.The floating womanworker is a different social group compared with local woman worker .The changeof the woman worker is the result of the changing China in the world-system.8 ~, t( U- O0 S: C% z* R- V
* l. M- T  _  ?1 P& _
本文的资料主要来自人口普查,因此根据人口普查的统计口径,将女工定义为女性的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有关人员。
" r: s- u) {' P3 |5 R6 G6 T0 D3 Z- @7 X% X# J) b- ~  p$ F9 m
  在知识界女性主义日益高涨的年代,广大普通女性正在默默无闻地生活着,她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改写历史。在她们当中,女工是特别需要关注的一个群体。关于女工的研究已经很多,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但是利用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她们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见。6 o1 `1 ~- c! n
* `' E* C6 ]4 I1 e
  本文从人口普查资料出发,尝试对女工这一群体的变化作一些描述分析,并且从世界体系理论的宏观角度对其内在成因作初步探讨。
+ I* J  Q! S6 j% Z/ L
7 ~' i" y; {  j6 C  一、女工变动基本情况8 A5 J; n7 f0 G- Y0 Z( B
6 k+ m8 v& y: D1 I4 C2 O5 `
  工人是中国仅次于农民的第二大职业群体,对于女性而言也是如此。在1982-2000年间,中国女工数量从2953万人增长到3725万人,增加了近772万人(见表1)。尽管女工数量上升,但是其增长的幅度略低于整体女性就业人口的增长(见表2),因此其就业结构中的地位呈现出相对下降趋势。其间女工占女性就业人口的比重从1982年的12196%下降到2000年的11167%,女工占全体工人中的比重从35142%下降到33143%;以女性就业人口的增长幅度来看,女工增长幅度仅仅略高于农民,而低于其他几类职业;以女性就业人口的增长人数来看,女工数量增长低于商业、服务业和专业人员的增长。从变化中可以看出,虽然女工在女性就业体系当中依然是重要角色,但是重要性正在下降。
# c7 X: e; j# }) ^2 W* S7 \+ k3 A$ V: J, ]2 q/ P, V- w
; d. D4 [0 ?/ Y. X/ L1 [% Y
( Z# ]" A3 M0 H9 X7 }$ h/ h* }: b
  在这个变动的过程当中,女工承受了巨大的失业压力,这一群体为社会变革付出了更多的成本。从表3中可知,在所有职业群体中(除不便分类职业者),工人是失业率最高的,而女工的失业率又比男性工人高出近2个百分点。实际上,一些30岁以上的失业女工很难再找到工人的工作。3 l. A/ z8 z- e0 [# a1 V' {4 O, j
2 e! T, f) [6 d: t$ H

, z1 R0 _! U: v% r6 V* A3 N, R6 o  ?
, q6 S; c8 Y0 |1 q2 a7 G7 D
  二、女工的群体更替& Y7 F; r6 e3 I; f) e
7 P/ P! X2 p% U7 m
  除了在女性就业体系中的重要性下降之外,今天的女工,已经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女工,而是一个大多数人被更换的新职业群体。这种更替有自然更替,但是更多的是社会性更替。
* H6 D5 ~; F# S) C! Q) m0 O4 Q+ \! U$ _" F$ C1 N8 T' X% V% O
  自然更替指的是由退休者退出及年轻人进入而产生的更替;社会更替指的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变化,原有群体退出和新的群体进入出现的更替。女工的更替主要表现为群体性更替、空间性更替、行业性更替和来源地更替几个方面。0 c" D5 A5 {* B3 k' f0 c
$ Y" V9 o5 s+ V5 b8 c
  (一)同龄群体更替
4 X. q' z2 n; C- w0 F8 \3 E4 z1 N4 }3 `+ x, x* U9 e
  用人口同龄群(cohort)的分析方法,可以表41982年-2000年间部分年龄女工人数变化大体上估计出女工群体替换的程度。1982年的女工当中有多少还留下来,又有多少人已经被更替,这需要把女工分成三部分人加以分析。8 c0 g( W# n1 h2 _+ X
6 c. }8 D6 r+ I1 @- }6 j. p
  第一部分是当年35岁以上的女工,这部分人占当年女工的24.5%.由于中国的退休制度,绝大部分女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是50岁,1982年时的35岁以上女工到2000年时基本上已经退休。3 T+ |% L2 h& z$ t% e  U
3 t- y0 o- M$ J0 I( H
  因此这部分人的工作岗位要么已经被其他人占据,要么已经不存在。
; f4 ]  z+ |7 N" \( D  q7 A0 \. S8 t/ P
  第二部分是当年20-34岁的女工,这部分人占当年女工的55.8%.这部分人的情况见表4,根据同龄群推算,超过半数的女工已经流失。第三部分是当年15-19岁的女工,这部分人占当年女工的19.7%.这部分人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在1982年以后仍然有大量的青年女性成为工人。例如1985年有一位20岁的女性成为工人,她在1982年只有17岁,而她不属于当年统计的范围之内(其他年龄组也会有这种情况,只是人数不会太多)。因此对15-19岁年龄组是无法简单用同龄组推算的办法来估计人数的流失的。这里只能根据20-24岁中保留率的情况,大体上估计15-19岁女工的保留率是80%." V1 J- f3 j' a2 B
" s; Y0 |; t( [$ A  L! H( x# h: l
  根据上述三部分女工的情况,大体上可以推断出1982年的女工当中,60-70%的人已经不是工人了。换句话说,以人口同龄群分析的方法可以推断,今天的女工当中,大体上只有30%左右是1982年的女工。今天的女工与当年的女工基本上是不同的社会群体。+ L3 L' \5 R& O$ Z9 H
1 z+ n& K' |: L% u2 Y
  (二)空间更替
- k; }- Y( ?3 q/ U( P; i
, P' p4 K# |0 m  X; x* B/ P  空间更替又可以划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东南沿海替代老工业基地,另一种是城市郊区替代城区。1 d9 H% @% L5 [0 e7 J( m0 W

% a1 N# k& F4 X# @4 t4 _  1东南沿海替代
0 w2 b$ |8 m: f9 Y* d% k# [6 ?& V* j; t9 N) I8 W' ^$ N* d' Y
  从表5中可知,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女工集中在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和京津沪三个直辖市。1982年这6个省市的女工人数为767万人,占全国女工的比重是25.98%;2000年这6个地区的女工人数大幅度下降,仅476万人,比重也降至12.78%.
8 K/ E0 C% |* y$ J% I6 x6 ^  ?4 b6 a5 K! K2 E1 |% G, x  d
  与此相反,东南沿海地区女工数量大幅度上升。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个沿海省份的经济突飞猛进,大量新企业诞生,造就了庞大的女工队伍。1982年,上述四个省有830万女工,占全国女工的28.1%;而到2000年高达1817万人,占全国女工的比重升至48.8%.如果加上海南省和上海市的女工,2000年时中国有1949万女工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占全国女工的52.3%.
$ R9 h; Q3 P% u9 i/ {0 q8 U3 S9 F
  显而易见的是,老工业基地中绝大部分女工不可能迁移到东南沿海地区,因此东南沿海绝大部分女工是新生的一代女工。# [8 c8 s$ r% t# x
. [% M& f, k+ m$ J" S
9 J7 `9 Y9 [7 ^- x! j

0 w  q7 H; {" z- [' u  2城市郊区替代
/ i' d" _! k3 z9 F% x, m$ ?  w# a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经营不善,走上破产或者重组的道路,这些企业所在地也往往被改成其他用途,这种情况在一些大城市中特别突出。城市中原有企业搬迁或者消失,而这些企业中的女工往往失业或者改行,导致市区中女工数量大幅度下降。表6是广州市1982-2000年间女工数量的变化情况,从中不难看出旧城区中女工,特别是本地女工数量急剧下降的过程,相反的是在郊区,以外来人口为主的女工数量迅速增长。* N: {; c3 E9 G9 m2 R. i# S3 p

5 e' V0 ?/ w% \3 L3 w! |* g( f  s) [  `4 w2 v
/ X- E9 G3 G7 _7 \
  (三)行业更替$ h! V% W8 ?& w6 J
  {( w7 s8 u; c6 G+ s, o7 _
  改革开放以前,出于意识形态的需要,国家强调各个行业内部男女在就业规模上的平等,因此在一些并不适合于女性特点的职位也安置了女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些岗位的女工往往首当其冲,失去工作机会。因此在1982-2000年间,女工的行业分布发生明显变化。- F" Y2 g) q# F* U( u2 H
) G# o) a, i& V* {
  由于1982年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比较粗略,没有分性别的工人行业分布资料,所以本文仅仅是分析1990-2000年间的情况。从表7中可以看出,在1990-2000年间,女工数量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其间,全国总共增长女工22318万人,同期制造业增长女工37914万人,大多数行业女工的数量是减少的。虽然不能排除一些女工离开原来工作的行业之后,会转入制造业或建筑业,但是更大的可能是失去职业或者转行从事其他职业。因此,女工当中存在着明显的行业更替。在各个行业当中,女工主要集中在制造、建筑、交通通讯和采掘业,而从1990-2000年间的情况看,更加进一步集中到制造与建筑行业。2000年制造与建筑行业集中了89%的女工,而男工只有66.5%的人在这两个行业。在某种程度上说,女工的行业集中体现出她们被男工从一些行业中挤出的事实。) o0 I* \1 v. {7 C( n) m7 X

! w$ O8 ?9 V5 T0 f% D4 q7 T3 b0 J* D1 L# T% v
) O6 W' q' _. \3 u
  (四)来源地更替! Z  h. q8 z6 m) |
! C& v, I) C, s2 Q! p1 V
  1982年的数据中没有显示农业户口的女工所占比重,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城乡隔离户籍制度下,估计女工当中属于农业户口的比重不会有多少;而1990年的女工当中,持农业户口的人达到42.6%;2000年则增加到63.3%,大约三分之二的女工直接来自农村。
4 f# ]% I1 O# b$ B/ ]9 s7 L- D, |" I
  综合以上各种更替的情况,保守的估计,1982年的女工当中,至少80%的人已经离开女工这一职业岗位。+ ~7 ~. A4 Q6 Z1 K0 c. d! J; a

' ~% |/ f. R. q! Z7 @3 R  三、新女工群体
5 G# \+ W, q% }3 C, p" q- V' }, y8 {  e5 g
  本文把当工人的女性外来人口①「外来人口的定义是根据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中外来人口的统计口径。为了与1990年资料相比,同时也因为本节以广东省为分析对象,因此以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普查流动人口统计口径为准,这一口径不包含本市市区内部、本县内部的流动。」称为“外来女工”。在女工的替代过程当中,外来女工已经构成了当代女工的新群体。全国的女工当中,外来女工占36.8%,其中大多数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以广东省最为突出。2000年广东省有外来女工572万人,由于人口普查只调查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因此还有大量女工并没有列入普查范围,实际上外来女工的数量超过600万人。然而由于资料的限制,本文只能研究那些属于人口普查登记范围内的外来女工。: u) M3 f; P6 P: @+ q: a1 H
' m7 L) r/ D5 k# z: h5 s3 n1 z+ J- F
  1982年时,广东省的女工当中,属于外来人口的寥寥无几;而1990年,27.26%的女工属于外来人口;2000年这一比重猛升到74.3%.从1982-2000年的18年间,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大体上完成了外来女工替代本地女工的过程。在广东省的外来女工当中,87.2%来自外省;12.8%来自广东省内本市(地级市)以外地区,后者基本上出自珠江三角洲以外地区。以户口性质看,外来女工当中93.2%是农业人口。显然绝大多数外来女工是属于远离家乡的一个社会群体,她们当中有86.3%的人以集体户的形式居住,居住格局基本上是本地人与外地人相对分离的。8 h& T$ S$ u! e& o

9 R; _# m- s0 j+ M6 f5 ?  因此,目前广东省的外来女工与本地女工是差异巨大的两个群体,其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J, T0 ]8 K+ I8 F0 W1 C
  k, F& Y! M+ l  ]/ T* Y  首先是行业差别。外来女工当中,将近98%的人集中在制造业,比该行业的本地女工比重高出将近9个百分点。电力、煤气、自来水供应行业属于垄断经营行业,是高利润行业;交通通讯业也是利润比较高的行业,这两个行业中本地女工所占比重比较高,而外来女工则极少进入这两个行业。% L8 J2 o9 T" f+ L
* f, e# [* p+ ]2 i+ e
  其次是年龄差别。外来女工比较年轻,她们当中不足25岁的人超过66%,相反本地女工中这一比重不足25%.在外来女工当中,34.4%的人在现居住地居住时间不满一年,29.9%的人在一至两年之间,14.2%的人在二至三年之间,换句话说,78.5%的外来女工在现居住地居住时间不满三年。0 Q# b' E1 t" E
; y+ K) d3 R5 R. B: \
  第三是教育程度差别。外来女工当中,85%以上受过初中及以上的教育,相反本地女工这一比重不足80%;但是本地女工中,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比重高于外来女工。第四是地区分布。虽然广东省有大量的外来女工,但是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呈现出强烈的地区集中性。  W& E8 g9 f. i4 L
4 o0 o- U2 ]1 I
  第五是工作强度的差别。工人是一个劳动强度很大的职业群体,与本地女工相比,外来女工的工作强度更大。在人口普查前一个星期,86.3%外来女工的周工作时间超过5天,其中接近44%的外来女工工作时间是7天,也就是没有休息日;相比之下,本地女工超过5天的占5712%,这一比重虽然也偏高,但比外来女工低了29个百分点。# n% O& S/ u1 m1 S# x! w

! K# N, I' f& J9 }  从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情况看,以年轻的、受过初中及以上教育,来自农村的女孩为主体的外来女工,正在成为新的女工群体。当然珠江三角洲的情况不能够完全代表全国,但是外来女工代替本地女工,在中国东南沿海和北京等地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 t- q5 Z% b: R& @
$ a3 z3 u% |6 p( [' |
  @" D% a$ P6 C9 y' k; s  ]. `: Z4 E: w8 ^* W% w
  四、讨论:世界体系视野下的女工群体命运
$ o/ Q6 N4 _% M4 D- u1 u$ ]* O! y0 E6 f3 D3 v
  在中国历史上,女工群体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w  V3 O# v: }

. u( b3 F7 X5 f% N: C# c8 O  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后期到1949年以前,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女工阶层的诞生和成长期。
+ P9 W" {( ~9 `. i! h9 t8 x3 f* e+ {/ s* n9 x
  这一时期女工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中,1928年上海市工业系统中女工比重高达56%,男工为35%,童工为9%,根据1946年的统计,上海市女工以粗工和半技术工为主(郭瑞敏,2002)。
, E8 |  l8 ^' \- V% q( c& `( d8 d' ?! o7 \& f2 a7 r) N, k
  这一时期女工的产生与发展,基本上是由劳动力市场运作而造成的。
* w* _8 Q- \1 x" q2 y3 ^
' m5 J3 }3 t0 H2 |; r4 Z& p  第二阶段是1949年以后,特别是1958-1960年间,职工人数大幅度上升,女工数量也有相应的增长,其来源一部分是农村妇女,另外一部分是城市中的家庭妇女。可是好景不长,在1961年开始的精减和下放职工的过程中,女工首当其冲(李若建,2001),大部分失去了工人的工作。在此之后,女工数量出现了一个漫长平缓增长的过程。% r6 B' a7 k" m+ J

) O  n& V: c" C7 |- `  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到现在,这一阶段的情况从前面的分析中已基本清楚。在三个阶段当中,第一与第三两个阶段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有的学者从上世纪初期与近年女工所遭遇的一些突发事件入手,指出在相同的经济制度和文明条件下,某些社会事件可以再次出现,此时时间失去意义,事件呈现出结构的相似性(佟新,2003)。
- Q  G; Y. }0 ?& i' U
1 Y3 P6 T$ _5 A& v. ?( N7 I- [  事实上今天外来女工的境况,与第一阶段的中国女工有许多相似点,例如多数是来自农村的年轻女孩子。如果把视野放开到20世纪60年代的韩国、中国台湾省的女工,可以发现她们同样是出自农村的年轻女孩子。如果把一些事件与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女工相比,甚至于可以找出相似之处。但是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今天中国的女工与当年的女工及韩国、中国台湾省的女工有一个重大的差别,就是她们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原有的女工群体,而不完全是新生的群体。4 |8 U7 b  D* n6 Y. ]% m& [* \
2 R0 q0 k9 @4 @
  如果不仅仅分析一些孤立的事件,而是把事情放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上看,中国女工的命运,与中国在整个世界体系当中的位置是紧密联系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女工群体的诞生是中国开始大范围进入世界体系的结果,而建国初期女工群体的扩展却是中国企图摆脱世界体系的产物,当今的新女工群体又是中国重新融入世界体系的表现。. y" E! D. c2 @3 U, T
0 k& V! q3 `$ ]2 F% e% x7 `; C( {
  今天的中国已经是整个世界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其继续作为主要的制造加工区的角色是不可能改变的,也就是说中国依然需要大量的女工。为了在世界体系中维持中国的经济竞争能力,保持大量的体力充沛的廉价工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女工群体的更替依然要不断演变下去。随着国内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垄断行业进一步减少,一些缺乏竞争力的女工将会不断离开岗位,新的相当程度上是农村来的女工将取代她们;同时,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广大农村为女工这一职业群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续队伍,因此进入工人群体的农村女性同样会被更年轻的女性所替代。
7 `" N4 r% [1 ?6 s" J+ v$ q; l: U9 r! k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现有女工的部分群体特征。其实她们除了年龄之外,还有其他特征将导致她们可能被替代,其中最重要的是她们的婚姻与生育状况。以广东省的外来女工为例,调查时她们当中6912%的人未婚,2615%的人没有活产子女。但是在现有的劳动力市场中,相当一部分女工在生育过程中至少要暂时退出就业,因此外来女工在生育期间,其岗位不可避免地要被替换。
2 G$ Q& a- C; Z( `0 r4 \
; [& O9 |' m4 P# Q& Y  过去被更替下来的女工,大多数是城镇人口,一般还有一些基本的社会保障,同时也比较容易重新在城镇找到工作,或者得到亲友的帮助。而今后被更替下来的女工,将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女性。以广东省的外来女工为例,她们当中9312%是农业人口,因此绝大部分外来女工被替换后,是没有什么社会保障的。因此她们的命运如何就变得更加复杂。
3 D' s& t& y0 @( Y+ A- P
. A) P& ]% @- T0 U  除了少数幸运者可以从女工上升到白领阶层,甚至于社会上层之外,绝大多数被更替的女工只有这么几条出路:(1)转行到其他职业,如商业服务人员;(2)成为专职家庭主妇;(3)进入地下经济,如成为性工作者;(4)返回农村,然而她们就是因为农村的贫困和缺少机会才离开农村的,因此有多少人愿意回农村是个问题。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期成为女工的那一代人因为年龄的增长而被更替,上述几种结局会有什么社会影响,是否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可能是很快就能看见的事情。
4 ~& ~1 A! ?9 I1 t/ d) @8 k' U9 U2 J) g& c
  参考文献:
& p1 j+ \* e' x$ |
& e' H. g! L0 b6 _2 ^7 s+ m  郭瑞敏,2002,《浅析民国时期妇女职业不发达原因》《文史杂志》,第4期。
1 R& w: T0 n$ F) I5 [! m0 ]
! V$ {. X  W2 @$ s. b0 p; x  李若建,1994,《割裂的劳动力市场及其对就业的影响》《管理现代化》,第2期。
, }3 h) R; j% J3 U: d0 l" N+ P1 V- l! Q3 p% g" y( {1 a( O
  —,2001,——《困难时期的精简职工与下放城镇居民》《社会学研究》第6期。
7 s4 C& \) Z+ ]0 a8 Q
0 [# K! e/ a9 d, b8 i  佟新,2003,《社会结构与历史事件的契合:中国女工的历史命运》《社会学研究》,第5期。
* H" P4 D$ @: J
, ?$ n+ x6 M& _: x5 {  具海根,2004,《韩国工人》,梁光严、张静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p8 j0 L, ?5 q
5 B( O8 F* F- N1 k. ~7 M
  苏耀昌,1987,《华南丝区:地方历史的变迁与世界体系理论》,陈春声译,中州古籍出版社。
$ j5 ^9 l) s/ M6 V8 E' j1 L$ j; O' A1 @: }
  E.J.裴宜理,2001,《上海罢工》,刘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 j3 y; m0 b, D6 u3 |; y8 o. i% B, ]$ `' {" L) q4 \. N
  E.罗伊斯顿·派克,1983,《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的人文实录》,蔡师雄等译,福建人民出版社。& f8 E2 W0 C* {) [8 Z; i0 c
$ D8 G1 b1 Y3 h! j
  E.P.汤普森,2001,《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译林出版社。
/ |. I+ u) I  k" O
% N! t$ Y- w5 y6 S# ]  作者系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博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7 01:25 , Processed in 0.1720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