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88|回复: 2

高旭:“文化大革命”史研究论著索引(至2005年)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5-29 10: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xzj.2000y.net/mb/1/smallc ... &smallclassid=0


论著

(一)、国内的“文化大革命”史论著

1、学术著作:

1、《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选

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2、《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十讲》金春明、于南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5年。

3、《彻底否定“文化人革命”讲话》政治学院中共党史教研室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1985年。

4、《“文化大革命”论析》金春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5、《文化大革命十年史:1966——1976》高皋、严家其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

6、《“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柳随年、吴群敢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7、《十年后的评说——“文化大革命”史论集》谭宗级、郑谦著,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

8、《大动乱的年代》王年一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9、《“文化大革命”中的人民解放军》李可、赫生章著,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

10、《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中共中央党校1991年。

11、《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杨健,朝华出版社1993年。

12、《风潮荡落,1955——1979: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史》杜鸿林著,海天出版社1993年。

13、《大串联—— 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旅游》燕帆著,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

14、《中国“左”祸》文聿著,朝华出版社1993年。

15、《最初的抗争——彭真在“文化大革命”前夕》师东兵著,中共中央出版社1993年。

16、《极左思潮的历史考察》杜蒲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7、《红卫兵狂飙》江沛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8、《中国的个人崇拜》孙春山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实——内乱骤起》(1965——1969)王知明等著,红旗出版社1994年。

20、《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样板戏、江青及内幕》戴家枋著,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年。

21、《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增订本)安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

22、《“文化大革命”史稿》金春明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23、《苦撑危局——周恩来在1967》陈扬勇著,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

24、《“文化大革命”简史》席宣、金春明著,中共中央出版社1996年。

25、《刘少奇的最后岁月》(1966——1969)黄峥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26、《从奠基者到“红太阳”》萧延中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

27、《大雪压青松——“革命”中的陈毅》杜易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

28、《“四人帮”浮沉记》金春明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

29、《“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编写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

30、《残缺的窗栏板——历史中的红卫兵》李辉编著,海天出版社1998年。

31、《风雨福禄居:刘少奇在“文革”中的抗争》徐彬编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32、《红色风波中的交锋与较量》曾繁正著,红旗出版社1998年。

33、《共和国主席刘少奇》黄峥著,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

34、《被“革命”的教育》郑谦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35、《旋涡:1966——1976》韩泰华著,北京出版社1999年。

36、《“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周全华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37、《被“革命”的教育——“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郑谦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丛书”之一,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38、《走出困境——周恩来在1960-1965》杨明伟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

39、《中国1966——风乍起》张志忠著,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

40、《走出迷谷——1967-1979年中国政体变革的历程》张志明著,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

41、《回首“文革”——中国十年“文革”分析与反思》张化、苏采青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

42、《当代小说与集体记忆 叙述文革》许子东著,麦田出版社,2000年。

43、《评》金春明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4、《史无前例的年代》纪希晨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年。

45、《墙上春秋——大字报的兴衰》罗平汉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46、《叶剑英在非常时期(1966——1976)》范硕著,华文出版社2002年。

47、《金春明自选文集》金春明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年。

48、《毛泽东时代的中国》郑谦等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

49、《国史纪事本末:1949~1999》(第五卷“文化大革命”时期)魏宏运主编,刘景泉等撰,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 年。

50、《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诗歌研究》王家平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回忆录、纪实著作:

1、《历史的审判》《历史的审判》编辑组编,群众出版社1981年。

2、《历史在这里沉思》(三卷)周明主编,华夏出版社1986年。

3、《在历史的挡案里——“文革”十年风云录》黄峥等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

4、《曾生回忆录》曾生著,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

5、《疯狂岁月——“文革”酷刑实录》刘兴华、华章著,朝华出版社1993年。

6、《文化大革命风云人物访谈录》司任主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

7、《文化大革命中的名人之死》李永主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

8、《文化大革命中的名人之狱》李永主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

9、《文化大革命中的名人之思》张鸣、乐群主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

10、《文化大革命中的名人之升》温乐群、郝瑞庭主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

11、《文革闯将封神录》阳木编,北京:团结出版社1993年。

12、《文革洗冤录》韩尚于编,北京:团结出版社1993年。

13、《中国“左”祸》文聿著,朝华出版社1993年。

14、《王洪文传》叶永烈著,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15、《姚文元传》叶永烈著,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16、《办》穆欣著,中央党校1994年。

17、《黄克诚自述》黄克诚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8、《走向毁灭——“文革“文化部长于会泳沉浮录》戴家枋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年。

19、《十年风暴乍起时的政协知名人士》汪东林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

20、《文革中的我》于光远著,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

21、《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汪东兴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

22、《清华大学“文化大革命”忆实》刘冰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23、《牛棚杂忆》季羡林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

24、《思痛录》韦君宜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

25、《遇罗克遗作与回忆》徐晓、丁东、徐友渔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

26、《沧桑十年》马识途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

27、《我的父亲邓小平 “文革”岁月》毛毛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

28、《不是梦 对“文革”年代的回忆》武光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

29、《红卫兵忏悔录》雷民耀著,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30、《一百个人的十年》冯骥才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

31、《吴德口述: 十年风雨纪事 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经历》访谈、整理:朱元石等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

32、《文革纪事》冯骥才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二)、港台地区的“文化大革命”史论著



1、《文化大革命评论集》丁望著,当代中国研究所,香港:南天书业公司1967年。

2、《红卫兵造反记》(上、下) 香港:宇宙出版社1967年。

3、《中共文化大革命与红卫兵》汪学文著,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出版,中华民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发行1970年。

4、《文革运动历程述》赵聪著,香港:友联研究所1971年。

5、《广州地区文革历程述略》海枫著,香港:友联研究所1971年。

6、《中共文化大革命与大陆知识分子》玄默著,中央研究杂志社,1974。

7、《文革始末》司马长风著,香港:百叶出版社1976年。

8、《四人帮事件探索》齐辛著,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年。

9、《四人帮事件探索》齐辛著,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8年。

10、《毛泽东与文化大革命》王希哲著,香港:时代出版社1981年。

11、《两作家与文化革命:老舍和陈若曦》王际真著,中央大学,1981。

12、《中国文化革命伦理和语言》陈若曦著,柏克莱加大,1982。

13、《中共文革实录》严家其著,大公报1986年。

14、《中共文化大革命史论》汪学文著,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中心1990年。

15、《焚心煮骨的日子:文革回忆录》王西彦著,香港:香港昆仑制作公司1991年。

16、《理性与疯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王绍光著,“社会与思想丛书”之一,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17、《意识形态的迷失者:毛泽东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起因之研究》韦玉莉著,台北:蒲公英出版社1993年。

18、《现场历史——文化大革命纪事》王力著,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19、《文革大年表、渊源、革命、余波》赵无眠著,“真相系列”之一,明镜出版社1996年。

20、《“文化大革命”词典》巢峰主编,港龙出版社1993年。

21、《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刘青峰著,香港中文大學1996年。

22、《浩劫之外:再论文化大革命》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1997年。

23、《文化大革命和它的异端思潮》宋永毅、孙大进编,香港:田园书屋1997年。

24、《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和经历》陈佩华著,朱晓阳、陈淳译,桂冠出版社1997年。

25、《“红卫兵”与“嬉皮士”》任知初著,香港:明镜出版社1998年。

26、《形形色色的造反——红卫兵精神素质的形成及演变》徐友渔著,香港:中文化学出版社1999年。

27、《我的感情流水帐:父亲邓小平“文革”十年记》毛毛著,香港:香港中华儿女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

28、《意识形态与文化大革命》刘晓著,台北:洪叶文化出版社2000年。

29、《王力反思录》王力著,香港北星出版社2001年。

30、《毛泽东帝国》产经新闻“毛泽东秘录”编辑采访小组,“拥抱知识系列”之一,书泉出版社2002年。

31、《大外交家周恩来》(第六部 “文革”旋涡中的折冲樽俎),李连庆著,香港:天地图书公司2002年。

32、《一阵风雷惊世界: 毛泽东文化大革命》韦政通著,立绪文化出版,2002。

33、《一叶知秋:清华大学1968年“百日大武斗”》唐少杰著,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专刊,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

34、《“文革”秘档1975~1976》李魁彩编著,香港:香港中华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

35、《清华大学文革纪事:一个红卫兵领袖的自述》沈如槐著,香港:时代艺术出版社2004年。

(三)、国外的“文化大革命”史论著

(1)、中译本:

1、《毛泽东和中国思想》[日]桑原寿二著,时事问题研究所1969年。

2、《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思想》[日]高桥勇次、米秀夫编著,日中出版社1973年。

3、《毛泽东“万岁”和“万碎”》[日]佐藤慎一郎著,大溱书店1979年。

4、《现代中国的去向——文化大革命的省察》[日]加加美光行编,亚洲经济研究所1986年。

5、《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莫里斯-迈斯纳著,杜蒲、李玉玲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6、《刘少奇》[美]洛厄尔·迪特默著,华夏出版社1989年。

7、《刘少奇传》李天民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8、《“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人民内部矛盾:1956——1957》(第一卷)[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著,魏海生、艾平等译,求实出版社1989年。

9、《“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大跃进:1958——1960》(第一卷)[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著,魏海生、艾平等译,求实出版社1990年。

10、《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美] 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金光耀等译,王建朗等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1、《上山下乡》[美] 托马斯·伯恩斯坦著,李枫等译,夏潮校,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 12、《周恩来》[英]迪克·威尔逊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

13、《毛泽东》[英]迪克·威尔逊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

2)、英文本:

1、Hinton,William.Hundred Day War: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t Tsinghua Universiy.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1972.

2、 Whitson, William W.The political dynamic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military elite.Part 11, The role of the military elite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1968).Washington, D.C. :The Office,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Dept.of the Army,1972.

3、Chen,Jack.Insid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London: Sheldon, 1976.China's Countryside:A Vast School for Her Youth.Pek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76.

4、Lee,Hong Yong.The Politics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5、 Ditttner, Lowell. Ethics and rhetoric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Studies in Chinese Terminology; No. 19. Berkele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1.

6、Rosen,Stanley,The Role of Sent-down Youth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Case of Guangzhou .Berkele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1.

7、Rosen,Stanley.Red Guard Factionalism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Guangzhou. Westview Replica Edition. Boulder:Westview Press,1982.

8、 MacFarquhar,Roderick.The Great Leap Forward,1958-1960.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V 2.Studies of the East Asian Insditute.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the East Asian Institut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n International Change of Columbia University.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

9、 Chan, Anna.Children of Mao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activism in the Red Guard generation.Seattle,WA: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5.

10、Domes, Jurgen. P'eng Te-huai: the man and the image.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11、Gao Yuan.Bornred:a chronicl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12、Liu,Guokai;Chan,Anita.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Armonk, NY:M.E. Sharpe, 1987.

13、Thurston,Anne F.Enemies of the people.1st ed.New York:Knopfistributed by Random House,1987.

14、 Wedeman,Andrew Hall.The east wind subsides: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dion.Washington,D.C.:Washington Institute Press, c1987.

15、Thurston,Anne F.Enemies of the people:The ordeal of intellectuals in China's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8.

16、Kwong,Julia.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s schools:May 1966 April 1969.Education and Society.Hoover Press Publication,364.Stanford: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1988.

17、Meaney,Constance Squires.Stability and the industrial elite in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China Research Monographs: No.34.Berkeley: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1988.

18、Yang,Chiang.Lost in the Crowd:a Cultural Revolution memoir.Melbourne:McPheeGribble ,c1989..

19、Yan Jiaqi.History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Honolulu,HI: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0.

20、Forster, Keith.Rebellion and factionalism in a Chineseprovince:Zhejiang,1966-1976.

Armonk:M.E.Sharpe,1990.

21、Lin,Jing.The Red Guards'path to violence: political, educational,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New York: Praeger,1991.

22、Feng, Jicai.Voices from the whirlwind: an or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Reprint of: One Hundred People's Ten Year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90).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91.

23、 Hansen,Joseph.Maoism vs.Bolshevism:The 1965 Catastrophe in Indonesia,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 the Disinte gr ation of World Stalinism.New York: Pathfinder Press, 1998. Bochum:N. Brockmeyer,1992.

24、He,Yuhuai.Cycles of repression and relaxationolitico-literary events in China,1976-19. Bochum:N. Brockmeyer,1992.

25、Barnouin, Barbara.Ten years of turbulence: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Publication of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Geneva. London: New York: 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New York: Distributed by Routledge, Chapman&Hall Inc., 1993.

26、Ross,Jatnes R.(James Rodtnan).Caught in a tornado: a Chinese American woman survives the Cultural Revolution.Bost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c1994.

27、Wang,Shaoguang.Failure of charisma: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Wuhan.Oxfor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8、Wen, Chihua.The Red Mirror:Children of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Boulder: estviewPress, 1995.

29、Wang, Norman.Cultural revolution.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Incorporated,1995.

30、Niu-Niu.No tears for Mao:growing up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Chicago:Academy Chicago Publishers,1995.

31、 Schoenhals,Michael.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1969:Not a dinner party.East Gate Reader.Arm onk, NY:M.E.Sharpe,1996.

32、Teiwes,Frederick C.;Sun,Warren.The tragedy of Lin Biao:riding the tiger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1971.Honolulu,HI: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6.

33、Yan,Jiaqi.Turbulent decade:a history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SHAPS Library of Translations.Honolulu,H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6.

34、 Feng, Chi-tsai. Ten years of madness: Oral histories of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 San Francisco, CA: China Books, 1996.

35、Huang,Shaorong.To Rebel is Justified:A Rhetorical Study of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Movement 1966-1969. Lanhatn: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6.

36、Powell,Patricia;Huo,Shitao.Mao's graphic voice: Pictorial posters from the Cultural Revolution.Madison: Elvehjem Museum of Art,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996.

37、Zheng L;Sym,T.P.Scarlet Memorial: Tales of Cannibalism in Modern China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6.

38、Jiaqi,Yan;Gao,Gao.Turbulent decade:a history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6.

39、MacFarquhar,Roderick.The Coming of the Cataclysm, 1961-1966.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V.3. Oxford;New Yorkublished for 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Studies of the East Asian Institute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7.

40、Yang,Xiguang.Captive spiritsrisoner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41、 Barnouin, Barbara: Yu, Changgen.Chinese Foreign Policy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London: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distributed b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42、 Chakrabarti, Sreemati.Mao, China's intellectuals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New Delhi:Sanchar Publishing House, 1998.

43、Ditttmer, Lowell. Liu Shaoqi and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Artmonk: M. E.Sharpe Incorporated,1998.

44、Yang,Lan.Chinese Fiction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98.

45、Zang,Xiaowei.Children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Family Life and Political Behavior in Mao's China. Boulder:Westview Press,1999.

46、Jin,Qiu.The Culture of Power:The Lin Biao Incident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47、Bartne, Geremie R.In the Red: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W Press. 1999.

48、 Cleverley, John.In the Lap of Tigers:The Communist Labor University of Jiangxi Province. Lanhat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0.

49、 Grieder,Jatnes.Hu Shih and the Chinese Renaissanceiberal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Reprint of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Somerville: Replica Books (division of Baker & Taylor),2000.

50、Petty,Elizabeth;Li,Xun.Proletarian Power:Shanghai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ransitions:Asia & Asian America Series.Boulder:Westview Press:2000.


(3)、日文本:

1、《北京烈烈:文化大革命とは何であったか》中屿岭雄著,东京:讲談社2002年。

2、《文化大革命十年史》(上、中、下)严家祺、高皋著,辻康吾監訳,东京:岩波书店2002年。

3、《毛沢東と林彪:文革の謎林彪事件に迫る》笠井孝之著,东京:日中出版2002年。

4、《わが父•鄧小平:“文革”歳月》(上、下)毛毛著,藤野彰, 鐙屋一ほか訳,东京:中央公论新社2002年。

5、《よいこの文化大革命 : 紅小兵の世界》武田雅哉著,东京:广济堂出版2003年。

6、《文化大革命と中国の社会構造:公民権の配分と集団的暴力行為》杨丽君著,东京:御茶の水書房2003年。

7、《中国文化大革命再论》国分良成编著,东京:庆应义塾大学出版会2003年。

二、 论文

(一)国内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981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文化大革命”的悲剧决不能重演 钟佛霖 求实1981(07)

2、“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求实1981(Z2)

3、为什么“文化大革命”中我国国民经济能取得进展高智瑜红旗1981.19

1984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拨乱反正的一个根本问题——谈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江西社会科学1984(06)

2、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 戴向青 江西社会科学1984

3、“文化大革命”与形而上学 纯立 兰州学刊1984

4、谈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社会科学1984

5、改革必须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 陈羽福 社会科学1984

6、彻底否定“文革”是辩证唯物主义否定观的根本要求 马桂经 求实1984

1985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是消除“文化大革命”影响的重要措施 孙维宁 长白学刊1985

2、周恩来是“文化大革命”逆流中的中流砥柱——读《周恩来选集》下卷札记 余伯流 求实1985

3、历史的合力是“文化大革命”持续十年的根本原因 刘志建 探索1985

4、七十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建设的冒进机器调整阎放鸣、王亚平党史研究1985.5

 

1986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论“文化大革命”的哲学基础 侯以信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6

2、“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工业管理体制 马泉山 中国工业经济1986

3、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完成阎放鸣党史研究1986.6

4、一个红卫兵发起者的自述梁梁执笔中国青年1986.10

5、我国理论界关于“文革”起因的探讨工人日报1986/11/2

6、从红卫兵到“老三届”青年报1986/7/25

 

1987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整理“文革”文件材料宁宽勿窄 杨英侠 、郭元清 四川档案1987

2、“文化大革命”给上海经济带来的损失和教训叶奕尧学习与研究1987.1

3、文化大革命中的民主党派何蜀二十一世紀1987.10

 

1988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粉碎“四人帮”后的头两年是“文化大革命”的继续吗——与唐昌兴同志商榷 范香保 、杨亚佳 领导之友1988

2、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给予政治体制改革以什么启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88

3、茅盾:“文革”浩劫中的磨难 李广德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

4、建立“文革博物馆”是历史的需要 微言 兰州学刊1988

5、“文革”爆发的经济根源新探刑燕芬、李振生理论教育1998.12

 

1989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也谈“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与时限问题——与唐昌兴同志商榷 李文 理论导刊1989

2、“局外人”的探索与思考——《文化大革命的起源》评介 刘魁栋 社会主义研究1989

3、发生的心理学分析“文化大革命” 景怀斌、朱霁青、廖雅琪 社会科学家1989

4、关于“文化大革命”发生原因的探讨综述 贾廷余 理论前沿1989

5、解开通向“文革”之路的历史之谜——《文化大革命的起源》评介 宫力 理论前沿1989

6、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传统与“文化大革命” 郝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9

7、“五四”与“文革” 齐文 兰州学刊1989

8、文化大革命中的社会组织——各类“革命群众组织”应运而生 徐友渔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89.12

9、文革后期的中国外交政策郑宇硕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89.12

10、义和团运动蒙昧性的文化根源及其对“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上)王毅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89.03

11、义和团运动蒙昧性的文化根源及其对“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王毅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89.06

12、文化大革命及史论方法——评回忆录高默波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89.03

1990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记述“文化大革命”的三个认识阶段 王豪 新疆地方志1990(03)

2、对“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经济的新探索——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3卷 陈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0(03)

3、“文革”中农村体育“兴盛”现象的思考 傅砚农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0(02)

4、黑龙江的红卫兵运动谷丽娟黑龙江党史1990.2

5、一场真正的文化大革命 李欣岳 数位時代1990.12

6、历史的困惑——我对文革艺术“收租院”的看法何怀硕艺术家1990.10

7、失忆与重构——文化大革命的电影表現韓丛耀艺术观点1990.07

8、文革中所谓的“上海一月革命”——毛泽东制造的一個“文革样板” 何蜀当代中国研究1990.06

1991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对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初衷的探讨 李娟芬 理论观察1991(01)

2、“文革”时期的社会心理高鉴国、李芹青年思想家1991.2

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评价及其历史命运杜鸿林理论与现代化1991.6

4、“文革”时期红卫兵的心态高世屹青年思想家1991.2

5、1967年內蒙古“造反派”与內蒙古军区的冲突——“文革”中军队向學生開的第一槍吳迪当代中国研究1991.09

6、“文革”中的暴力与大屠杀宋永毅当代中国研究1991.09

7、被疯狂的年代愚弄的外国人——在华外国专家的“文革”经历何蜀当代中国研究 1991.06

1992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新编地方志记述“文化大革命”的再思考 陈元方 理论导刊1992(02)

2、“89”风波与“文化大革命”——试析两次动乱的性质、表现、联系与教训 杨发民 理论导刊1992(03)

3、地方志应该记述“文化大革命” 张馨 理论导刊1992(04)

4、记述“文化大革命”是县志中不可缺少的一笔 岳抗生 理论导刊1992(07)

5、一场很值得注意的争端——地方志应否记述“文化大革命”? 凌亢 理论导刊1992(10)

6、新编地方志应设专志记述“文化大革命”理论导刊1992(10)

7、“文化大革命”词语的更新和异化 孟国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05)

8、周恩来在“文革”中的政治谋略探微 吴志鸿 唯实1992(05)

9、红卫兵运动研究综述方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2.4

1993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之启示 温儒敏 中国青年研究1993(05)

2、“文化大革命”与巫术文化 王毅 社会学研究1993(03)

3、在两种文明间振荡——文革中上山下乡女知青问题初探 金一虹 妇女研究论丛1993(02)

4、“文革”时期的中国女性人口 赵丽霞、朱楚珠 妇女研究论丛1993(03)

5、浅论“文革”对婚姻的政治干预 袁熹 妇女研究论丛1993(04)

6、“文革”先后的北京满族人 赵书 满族研究1993(01)

7、试论“文革”期间中国大多数人觉醒的历史进程 赵国勤 长白学刊1993(06)

8、“根本任务”:“文革”之乱和邓公之功——兼说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大贡献 胡义成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3(02)

9、文革中的郭沫若与毛泽东 魏奕雄 郭沫若学刊1993(03)

10、“文革”时期“武斗现象”研究中国青年研究1993(04)

11、1992年以来“红卫兵”研究综述王盛辉当代中国研究1993.03

12、论文革地下小說“第二次握手”及其事件 宋如珊中国现代文学1993.03

13、毛泽东逼出來的“九一三林彪出逃事件” 王年一、何蜀、陈昭 当代中国研究1993.06

14、“文革”中的“揪軍內一小撮”问题辨析何蜀当代中国研究1993.03

1994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建设的教训张珠珍福建党史月刊1994年(01)

草 2、毛泽东晚年悲剧形成初探——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韩能跃 邢台学院学报1994 (03)

3、在闹剧和悲剧的背后(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反思黄宗润 福州党校学报1994(01)

4、在闹剧和悲剧的背后(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反思黄宗润 福州党校学报1994(02)

5、关于“文化大革命”阶段划分的浅见高尚斌党史研究与教学1994(06)

6、“文化大革命”的反思王河 党史研究与教学1994(04)

7、论“文化大革命”中的精简机构 关海庭 党史研究与教学1994(02)

8、“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的斗争历程研究综述 张化 中共党史研究1994(04)

9、浅议妨碍“文革”研究的几种误解 郭文亮 红岩春秋1994(06)

10、服从与信念:青年学生投身“文革”的动因 刘松茂 中国青年研究1994(04)

11、红卫兵运动与“文革”前的学校教育 卜伟华 中国青年研究1994(01)

12、论毛泽东与两个“彻底决裂”──兼析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动机 辜堪生、李娅玲 天府新论1994(01)

13、“血统论”在文革中的兴衰 史会来、刘晓 世纪桥1994(03)

14、“十年浩劫”中的中国科学技术事业 刘跃前 科技进步与对策1994(04)

15、“文革”时期的个人崇拜与社会心理邸彦莉青年思想家 1994.3

16、论红卫兵史晓平、史晓久南京社会科学1994、8

1995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对文化大革命起因的思考 王旸 张家口师专学报1995(02)

2、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话剧 杨健 中国青年研究1995(01)

3、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话剧(续) 杨健 中国青年研究1995(02)

4、中苏交恶与“文化大革命” 宋银桂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06)

5、编写“文化大革命”时期大事纪事体会点滴北京党史1995(01)

6、工作组与造反派──“文化大革命”中的矛盾现象分析 魏宪朝 北京党史1995(01)

7、对“文化大革命”几个问题的认识(上)中共党史研究1995(01)

8、对“文化大革命”几个问题的认识(下)中共党史研究1995(02)

9、“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述论 关海庭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05)

10、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对自身错误的认识与纠正 陈东林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01)

11、“文革”初期的血统论之争 郭文亮 中国青年研究1995(05)

12、文革时期的国内侨务与归侨侨眷生活 郑甫弘 南洋问题研究1995(02)

13、论“文革”时期的鲁迅研究 杜一白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2)

14、“文革”起因 众说纷纭 金春明 党史文汇1995(03)

15、“文革”中安徽“斗批改”运动概述 朱来常 安徽史学1995(03)

1996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试析“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国际诱因 崔肇新 党史博采1996(11)

2、关于防止“文化大革命”悲剧重演的再思考 刘鸣晨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

3、科学评价“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得失 许明玉、思涯、王敬世纪桥1996(03)

4、从人民公社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经济根源初探 高永昌 党史研究与教学1996(05)

5、深刻认识和反思“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会 安建设 北京党史1996(03)

6、六十代 “左”倾错误的发展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金春明 中共党史研究1996(01)

7、周恩来与“文化大革命”初期的铁路交通 陈扬勇 中共党史研究1996(01)

8、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误区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林蕴晖 中共党史研究1996(03)

9、《“文化大革命”简史》出版座谈会述要 张保军 中共党史研究1996(06)

10、试析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方法论 翁有为、王树荫 史学月刊1996(05)

11、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经验教训的重要总结 柳建辉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04)

12、“文化大革命”史研究:现状与评述 刘国新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06)

13、生命历程:“文革”对“老三届”婚姻的影响 常京凤 中国青年研究1996(03)

14、坚冰下的潜流:文革中的知识青年思潮 印红标 中国青年研究1996(02)

15、生命历程:“文革”对“老三届”学业和家庭的影响 常京凤 中国青年研究1996(01)

16、“文革”十年外交工作的辉煌成果与毛泽东外交战略策略思想的杰出贡献 颜善文 孝感学院学报1996(04)

17、试论“四清”运动对“文革”的影响 江春 学术界1996(02)

18、“文革”话语管窥 陈家琪 书屋1996(01)

19、文革时期中国的海外华侨政策 郑甫弘 南洋问题研究1996(02)

20、“文革”手抄本的种类、地位和意义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03)

21、“文革”文学中的女性叙事 洪强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03)

22、“文革”文学产生的根源 孙德喜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03)

23、虚假的真实——“文革”的伪现实主义诗歌简谈 罗振亚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01)

24、关于“文革仪式”的文化解析 干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01)

25、关于“文革”中手抄本和民间文学问题 高有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01)

26、“文革”文学初议 沈太慧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01)
27、从语言角度去研究“文革”文学 杨匡汉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01)

28、“文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北京党史1996(03)

29、试论中国农村“文革”的历史特点 周连春 毛泽东思想研究1996(04)

30、“九一三事件”后肯定与否定“文革”的斗争与毛泽东的心态 陈立旭 毛泽东思想研究1996(01)

31、“文革”时期毛泽东的经济思想探析 陈东林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01)

1997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红卫兵音乐 杨健 中国青年研究1997(02)

2、论“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主观动因 韩能跃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7(03)

3、“文化大革命”时期小说的创作队伍 姚楠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04)

4、“文化大革命”史研究综述 张均兵、方增泉、 沈传宝 北京党史1997(02)

5、“文化大革命”的形态应是“社会运动” 刘济生 北京党史1997(05)

6、六十年代中期的国际环境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张化. 沈汉 中共党史研究1997(01)

7、“文化大革命”中的社会性矛盾 印红标 中共党史研究1997(02)

8、“文化大革命”时期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关系 赵自勇. 张保军 中共党史研究1997(02)

9、“文化大革命”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关海庭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01)

10、“文化大革命”学术讨论会观点综述 王海光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01)

11、“文化大革命”发动之际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06)

12、“文革”中的道德歧路 高国舫 党史研究与教学1997(04)

13、如何评价“文革”时期的经济状况? 陈东林 党史文汇1997(08)

14、研究“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的几点思考 陈东林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04)

15、文化霸权与“文革”新闻评论 肖燕雄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03)

16、“文革”时期历史研究座谈会概述 刘志男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01)

17、人民的中流砥柱——回忆周总理在“文革”中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在若干重大问题上的斗争 吴庆彤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06)



1998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论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历史作用 蔡天新 福建党史月刊1998(S1)

2、砥柱中流护英华——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对干部的保护杨耀志 福建党史月刊1998(S1)

3、拨乱反正的最初尝试——“文化大革命”中后期的纠“左”努力 杨占城 福建党史月刊1998(10)

4、乱世出怪语——“文化大革命”时期用语特点简折 周荐、李根孝 许昌师专学报1998(01)

5、“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维系多党合作的努力──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 唐正芒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1)

6、论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斗争策略思想 刘华明、王哲 天中学刊1998(01)

7、浅谈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政治定位 王友贵 天府新论1998(S1)

8、“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同极“左”思潮的斗争 邓云华、王军晖 天府新论1998(S1)

9、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学的新资料 姚楠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8(02)

10、《“文化大革命”史稿》刍议 唐少杰 开放时代1998(06)

11、从新中国建设史角度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 柳建辉 党史研究与教学1998(05)

12、“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同志同极“左”思潮的斗争 邓云华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8(02)

13、走向和解的中美关系与“文化大革命” 刘勇 北京党史1998(03)

14、对“文化大革命”时期北京市经济工作的反思 郭晓燕 北京党史1998(04)

15、周恩来限制“文化大革命”范围的三次努力 柳建辉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8(01)

16、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政治家品格 董俊山 中共党史研究1998(01)

17、“两个文革说”与“文化大革命”的定性研究 金春明 中共党史研究1998(02)

18、从清华大学两派看“文化大革命”中群众组织的对立和分歧 唐少杰 中共党史研究1998(02)

19、二十年后对“文化大革命”的再思考──从《“文化大革命”简史》谈起 张化 中共党史研究1998(02)

20、日本对“文化大革命”的研究与日本的“文化大革命” 古厩忠夫、韩凤琴 中共党史研究1998(03)

21、回忆“文化大革命”初期的“五十天路线错误”──从““6.18”事件到“7.29”大会李雪峰中共党史研究1998(04)

22、“文化大革命”概念的演变 高金山 中共党史研究1998(05)

23、新儒家的“守身”与“舍身”——梁漱溟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学术心路分析 翁有为 史学月刊1998(06)

24、试论“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伊胜利、谭明 理论探讨1998(06)

25、周恩来与“文化大革命”前期的国民经济 安建设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01)

26、在极“左”思潮的冲击中稳住农业基础——“文化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在农业领域的贡献 张化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02)

27、周恩来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与态度 陈扬勇 党的文献1998(03)

28、对文革成因的文化批判——读李锐的《无风之树》与《万里无云》 曲春景 中州大学学报1998(02)

29、十年“文革”时期学校德育的实践特征及其异化 孙少平 现代教育论丛1998(06)

30、周恩来在“文革”期间的经济指导思想 巩玉闽 福建党史月刊1998(S1)

31、研究“文革”体育史的价值与条件初议 傅砚农 浙江体育科学1998(04)

32、毛、刘分岐与“文革”的发动 曹英 炎黄春秋1998(11)

33、“文革”教训应继续探讨 季羡林 炎黄春秋1998(09)

34、要实事求是地记述“文革”时期的区域发展变化 任学燕 新疆地方志1998(01)

35、文革期间艺术家面临的问题情境 鲁虹 西北美术1998(03)

36、“文革”时期的国画创作与创新思潮 鲁虹 西北美术1998(01)

37、周恩来在“文革”中保护老干部的历史功勋 盛明 四川党史1998(02)

38、周恩来对“文革”时期经济建设的特殊贡献 王频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1)

39、“文革”时期中华传统诗词的勃兴 杨汉云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05)

40、用心用力而记之——《增城县志》《怀集县志》“文革”记述之比较与归纳 林昉 广东史志1998(02)

41、周扬“文革”落难现象之反思 张景超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03)

42、形式及其观念意味:对“文革”主流文学经典文本的解读 刘成友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03)

43、“文化文革命”时期农业生产波动及其动因探析 郑有贵 中共党史研究1998(03)

44、“两个文革说”与“文化大革命”的定性研究 金春明 中共党史研究1998(02)

45、“文革”时期竞技体育状况的阶段划分及理由 傅砚农 体育文史1998(06)

46、“文革”体育史的价值与条件 小杨 体育文史1998(01)

47、刘少奇“文革”时期在开封 吴玉文 史学月刊1998(04)

48、邓小平总结“文革”历史经验的启示 孙凯民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8(04)

49、浅析周恩来减轻“文革”错误的对策 杨先农 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S2)

50、论“文革”对中国教育学科体系的破坏及其教训 侯怀银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02)

51、刘少奇面对骤然降临的“文革”灾难 朱元石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05)

52、周恩来与“文革”中的信访工作 刁杰成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02)

53、“文革”中整党建党运动述析 柳建辉 党的文献1998(03)

54、毛泽东“文革”后期“解放”和任用老干部情况简析 唐洲雁 党的文献1998(02)

55、红卫兵运动产生的原因和特点李亚平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8.5

56、文革中知识青年的迷惘与觉醒刘小萌今日名流1998(4)

1999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福州群众对“文化大革命”的抵制和抗争 严祥钦 福建党史月刊1999(05)

2、红卫兵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韩能跃、郝文波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9(04)

3、“文化大革命”文学的反思 赵俊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1)

4、党内经济建设上的分歧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杨玉玲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01)

5、关于《“文化大革命”简史》的一点看法 唐少杰 社会科学论坛1999(Z2)

6、邓小平论“文化大革命” 秦立海 世纪桥1999(06)

7、“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贵州教育事业(1966——1976)贵州教育 田林 1999(05)

8、1966年我国的政治体制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张明军 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05)

9、论“文化大革命”之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崔禄春 北京党史1999(03)

10、关于“文化大革命”前毛泽东对知识分子认识和估计的几点思考 孙希磊 北京党史1999(02)

11、评“文化大革命”前的两次教育革命 杨凤城 中共党史研究1999(02)

12、论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抗争 胡连生、刘光慧 理论探讨1999(01)

13、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来龙去脉——“文化大革命”中的一场风暴党的文献 穆欣 1999(06)

14、“文化大革命”是怎样结束的? 李捷 党的文献1999(03)

15、对“文革”时期中国与与世界经济变化状况的比较与思考 王启厚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1999(06)

16、周恩来在“文革”中对党和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原因分析 阮黄南 漳州职业大学学报1999(04)

17、实事求是地看待“文革对期”经济建设─—写在建国50周年来临之际 陈东林 真理的追求1999(09)

18、“文革”后期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浅析 田猛、钱耕耘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1999(03)

19、“文革”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浩然创作的演变 王尧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20、从清华大学“文革”个案谈红卫兵运动的失败、情结及评价问题(上) 唐少杰 社会科学论坛1999(Z3)

21、从清华大学“文革{”个案谈红卫兵运动的失败、情结及评价问题(下) 唐少杰 社会科学论坛1999(Z4)

22、试论“文革”末期的周恩来效应 徐鲁航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06)

23、“文革”时期中共对台政策 阎安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1)

24、“文革”期间资料亟待抢救 陈瑞良 江南论坛1999(02)

25、“文革”主流文艺思想的构成与运作──“文革文学”研究之一 王尧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2)

26、关于“文革”时期的民间文学问题 高有鹏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2)

27、论张志民“文革”“自赏诗”的思想性 杨汉云 湖南社会科学1999(02)

28、叙述文革 许子东 读书1999(09)

29、论“文革”之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崔禄春 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04)

30、“文革”事件对入学、升学模式的影响 刘精明 社会学研究1999(06)

31、曲折探索时期的光辉业绩——建国后至“文革”结束的经济建设 张启华 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05)

32、“文革”时期的个人崇拜问题浅探 何亚平 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01)

33、“文革”后期周恩来在对外经济工作中的贡献 王骏 党的文献1999(01)

2000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纪念《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表20周年 余广人 炎黄春秋2000(12)

2、1966年我国的政治体制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樊建莹、张明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

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石油高等教育 张荣华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

4、冷战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牛大勇 社会科学论坛2000(05)

5、“文化大革命”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何继龄 甘肃高师学报2000(06)

6、万里与“文化大革命”时期北京的城市规划 魏恪宗 北京党史2000(04)

7、水与舟关系的现代诠释——论人民群众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历史作用 郭文亮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5)

8、“文化大革命”初期群众组织取向的个案评析 唐少杰 中共党史研究2000(01)

9、论“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指导思想的两个发展趋向 张保军 中共党史研究2000(02)

10、“文化大革命”中北京“天派”、“地派”的一些特点 卜伟华 中共党史研究2000(03)

11、毛泽东的新“阶级斗争”论断与“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特点 陈东林 中共党史研究2000(06)

12、中苏论战与“文化大革命” 刘兴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5)

13、“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政策——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形成和发展研究之七 乌小花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03)

14、“文化大革命”与当代中国改革模式的选择 关海庭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04)

15、文化专制主义重压下的复杂创作现象——谈文革十年的三类小说 仕生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0(02)

16、反思“文革”岁月的胸怀与境界 陆仁 书屋2000(08)

17、周恩来在“文革”中是怎样批极左的 王永钦 炎黄春秋2000(11)

18、“文革”特色词语浅析 刘根法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2000(04)

19、“文革”时期的连环画创作 鲁虹 西北美术2000(03)

20、“文革”十年间的中国翻译界 靳彪、赵秀明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01)

21、“破旧立新”狂潮中的文化返祖──“文革”中流行的各种降灾致害巫术 王毅 社会科学论坛2000(02)

22、“文革”中的“林彪现象”论析 林源 南京社会科学2000(09)

23、“文革”时期山西经济建设述评 牛崇辉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2)

24、周恩来在“文革”前期中国外交工作中的贡献 肖宗志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

25、从“小四清”到“文革”──一个华南乡村的“运动”考察 单世联 开放时代2000(05)

26、“文革”中的“小辩论” 刘宗武 教育艺术2000(09)

27、表层的与潜隐的——“文革”中两种形态诗透析 陈爱中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02)

28、生活在别处——“文革”地下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尹元华 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05)

29、周恩来在文革中对外交事业的贡献 韩民仆. 赵凌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

30、中国理论界的一桩历史公案──“文革”末期起草《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的前前后后 龚育文 河北学刊2000(04)

31、“文革”十年毛泽东著作毛泽东像出版纪实 方厚枢 湘潮2000(06)

32、回归传统精神与恪守人格理想的生命悲歌——“文革”期间作家自杀现象的文化思考刘玉平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6)

33、《管锥编》中的“文革”话语与“文革”忧思 孙小著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03)

34、“文革”前后的研究所 黄松赞 东南亚研究2000(Z1)

35、“文革时期”的文学运动形态论纲 郝明工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

36、关于“文革语言”的反思 金立鑫、阿宣 语文建设2000(06)

37、毛泽东在“文革”时期的两个思想趋向初探 李曙新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05)

38、邓小平“文革”后期的整顿与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 王员 江西社会科学2000(02)

39、“文革”主流文学论纲 熊德彪、刘成友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

40、“文革”时期流放者诗歌简论 王家平 文艺争鸣2000(06)

41、体现忧国情怀的“历史反省”──“文革小说”的叙事研究 许子东 文学评论2000(03)

42、“文革”时期档案开放问题初探 李军 上海档案2000(05)

43、沧海横流 更显英雄本色——“文化大革命”中的宋庆龄华平 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 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12

44、90年代国内关于“知青运动”研究综述徐春夏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4)

2001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体制的特征 胡德茂 党史纵览2001(01)

2、中国文艺工作者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抗争——兼与葛红兵辩论 谭解文 云梦学刊2001(06)

3、60年代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批判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李振霞 新东方2001(02)

4、“文化大革命”的理性思考 强连红 克山师专学报2001(01)

5、民主党派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概要 韦玉凤 世纪桥2001(05)

6、对“文化大革命”时期北京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郭晓燕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01)

7、中苏论战与“文化大革命”的起因 周敬青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01)

8、“文化大革命”时期日本人的文革论 张雅晶 史学月刊2001(03)

9、“文化大革命”前期人们眼中的中国和世界 翁有为 史学月刊2001(05)

10、谈“文化大革命”档案史料的编研 齐晓岚 兰台世界2001(06)

11、“文革”语言的社会文化心理分析 金立鑫 书屋2001(03)

12、毛泽东与“文革”时期的个人崇拜 彭厚文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13、中国“文革”与法国“五月风暴”评论 万家星 学术界2001(05)

14、“大跃进”与“文革”时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周树立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05)

15、“文革”中称柳宗元为大“法家”的回顾与反思 吕国康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4)

16、文革文学与寻根文学的符号学比较 王衡霞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2)

17、“文革”灾难与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失误 崔自铎 理论前沿2001(02)

18、试论“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几度起伏的经济因素 张曙 世纪桥2001(01)

19、评10年“文革”与文艺围剿 彭礼贤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01)

20、关于“文革”时期的手抄本问题 高有鹏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

21、“文革”元旦社论话语的逻辑语义分析 祝克懿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

22、文革“样板戏”论 莫伟鸣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06)

23、正确认识毛、刘关系与“文革”的发动 高正礼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02)

24、“文革”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述评 张曙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02)

25、文化大革命是怎样结束的? 李捷中国档案报 2001-03-16

2002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论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 彭厚文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1)

2、试析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魏宪朝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1)

3、政治文化对“文化大革命”的支撑与推延作用及其有限性 李月军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2(02)

4、谈“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写作实践和写作理论 侯攀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

5、谈个人崇拜与“文化大革命” 刘玉娟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01)

6、“文化大革命”中武斗发展阶段及特点分析 张晋山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S2)

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大革命”研究的新进展 王海光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06)

8、论“文化大革命”的潜在历史影响 吴鹏森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4)

9、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动机的形成——兼评中苏论战的消极影响 虞文清、王炳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04)

10、论邓小平“文化大革命”之“功”说 陈亚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11、珍惜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历史——论更加公正客观地看待党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的失误 张荣生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05)

12、美国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反应(1966~1968) 唐小松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04)

13、用历史唯物主义眼光看问题——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方法探析 周敬青 党政论坛2002(02)

14、美国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早期研究(1966—1968) 王朝晖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6)

15、试论“文革”爆发的思想文化基础 张明军、尹书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6)

16、毛泽东晚年忧患意识的演进分析——从大跃进和文革的发动谈起 王青山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2(02)

17、从“文革”期间社会的结构及功能看“文革”的成因 李超海 益阳师专学报2002(02)

18、浅析发动“文革”的深层根源 王永章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03)

19、写家国之情,发黍离之音——中国作家在文革期间的地下写作 谭解文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01)

20、“文革博物馆”从这里开始 牧惠 咸宁师专学报2002(04)

21、高度理性化的独语——“文革”文学语言论 孙德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01)

22、“文革”文本中的“五四”:对历史话语的深度梳理 张志忠 书屋2002(09)

23、“文革”时期农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对抗 姜学波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5)

24、论"'文革'地下诗歌"中的青年诗歌 张治国 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06)

25、“文革”期间婚姻生活之我见 李相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

26、“文革”的历史叙述——论“样板戏”的文学剧本 颜敏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04)

27、特色馆藏“文革”资料数据库建设刍议 付玉梅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2(06)

28、话语覆盖与地下生长——“文革”文学整合 邹贤尧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29、“文革”时期至上世纪末工资改革的回顾 赵德碧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30、论“文革”期间小说的“潜在写作” 荣文仿 湖南社会科学2002(05)

31、“文革”后期邓小平与台湾问题研究 王中人 党史纵横2002(04)

32、论试“文革”爆发的思想文化基础 张明军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05)

33、乌托邦里的哀歌——“文革”期间知青歌曲的研究 戴嘉枋 中国音乐学2002(03)

34、“文革”体育史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傅砚农 体育文化导刊2002(05)

35、谈谈如何处理文革资料 王效锋 图书情报工作2002(09)

36、“文革史学”初探——以中国近代史研究为例 李金铮. 邓红 史学月刊2002(12)

37、文革期间内部资料收藏与整理刍议 许仁兰 情报杂志2002(03)

38、关于文革研究的一些话 郜元宝 当代作家评论2002(04)

39、文革与叙事——关于文革研究的对话 蔡翔、费振钟、王尧 当代作家评论2002(04)

40、“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 王尧 当代作家评论2002(01)

41、“文革”地下诗歌的现代性追求 陈祖君 当代文坛2002(04)

42、关于“文革”中国务院业务组的若干情况 程振声 党的文献2002(03)

43、一页沉重的历史纪录——“五七干校”里的中国作家谭解文云梦学刊2002(3)

2003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落 1、"走资派"成为"文化大革命"重点对象原因探析 李裔玲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3(03)

2、"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论析 韦玉凤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04)

3、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动机研究 刘铁松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5)

4、“文化大革命”期间三线建设的物资保障 袁宝华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04)

5、“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解放军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03)

6、“文化大革命”后期在解放干部问题上的一场斗争 吴德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02)

7、“文化大革命”研究现状 李月军、赵永红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3(03)

8、“文化大革命”研究之现状 李月军、赵永红 许昌学院学报2003(03)

9、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社会化 李月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

10、“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指导思想存在着两个发展趋向吗?——评《论“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指导思想的两个发展趋向》一文 张继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11、义和团运动蒙昧性的文化探源——兼论对“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王毅 社会科学论坛2003(08)

12、毛泽东的理想世界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连儒来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13、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政治实践和理论的历史反思 高飞乐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04)

14、漫议“文化大革命”的依靠力量 鲁丁 党史博览2003(10)

15、李先念在“文化大革命”中稳定农村政策的努力 程振声 中共党史研究2003(04)

16、《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修订再版及其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命运 林蕴晖 中共党史研究2003(02)

17、正确认识毛泽东在“文革”中的错误 蔡丽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S1)

18、超越生的极限——牛汉“文革”时期诗歌研究 金素贤 诗探索2003(Z2)

19、文化价值观念与言语奢化——兼谈“文革语言”产生的背景 陈春艳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04)

20、文革:理想和现实绝对是有差距的 刘莉、郑琳 职业技术教育2003(23)

21、“文革”初期毛泽东为何选择林彪为接班人 彭厚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

22、“文革”文献数字化解决方案 黄飞龙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06)

23、论“文革”农村小说的价值取向 任美衡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

24、“文革”中“知青”对农村体育的影响及其原因 傅砚农 体育文化导刊2003(10)

25、文革称谓词的军事泛化及原因 周毅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3(03)

26、“文革”农村小说:女性命运观照及伦理探索 任美衡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27、“文革”言语对修辞“四个世界”的负偏离 聂焱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

28、“文革”后期批“黑画”闹剧 吴继金 文史月刊2003(12)

29、“文革”歌曲补记 张强 文史精华2003(01)

30、“文革”文学的反文化特质省思 徐美恒、姚朝文、张朝丽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06)

31、冰层下的潜流——诗人食指的文革文本解读 黎欢 韶关学院学报2003(11)

32、“文革”时期的河北美术 高炬 社会科学论坛2003(04)

33、“文革”时期读书生活漫忆 魏光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S1)

34、政治文化对"文革"的支撑与推延作用及其有限性 李月军、侯尤玲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35、“文革”时期群众中的思想解放先驱 刘济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36、“文革”油画的再解读 刘晔、王宗英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2003(04)

37、论“文革”档案在编史修志中的地位与作用 齐建华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3(01)

38、对党史资料量化研究的一种尝试——以引文分析方法分析《中共党史研究》中“文革”史研究论文资料利用情况 翟亚柳 世纪桥2003(04)

40、论“文革”农村小说的创作概况与创作背景 任美衡 开封大学学报2003(02)

41、略论“文革”时期叶剑英的军事干部理论 陈火祥 嘉应大学学报2003(04)

42、从“五四”到“文革”:道德形而上主义的终结——对一个“启蒙”与“反启蒙”命题的破解 张宝明 河北学刊2003(03)

43、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政治信息传输和交换体制与发动“文革”动机的形成 张明军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04)

44、“文革”初期山西的“破四旧”运动 孟红 沧桑2003(01)

45、近十年“文革文学”研究略述 张木荣 中国文学研究2003(02)

46、文革期间的外国文学翻译 马士奎 中国翻译2003(03)

47、样板戏——古典主义的复活——文革主流艺术个案分析 刘宁 戏曲艺术2003(02)

48、文革出版物资料库的建立 王效锋 图书馆建设2003(01)

49、关于“文革”起源的一点看法 何云峰 史学月刊2003(02)

50、历史情境与世纪回眸——关于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研究的思考 杨剑龙 齐鲁学刊2003(01)

51、图书馆应重视“文革文物”的收藏利用 王纯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02)

52、典型论在“十七年”及“文革”时期的演化与论争 王锺陵 江苏社会科学2003(03)

53、文革文学修辞策略 谭学纯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54、“文革”与“文革”后的思想解放运动 狄景山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04)

55、应重视对“文革”档案资料的征集 胡远杰 北京档案2003(09)

56、不应该用“十年失误”来代替“十年浩劫” 赖诗逸 广东党史2003(05)

5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大革命”史的研究 王海光学习时报 2003/01/27

2004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中苏论战与“文化大革命”气候的形成 虞文清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2、“文化大革命”成因的法制因素探析 李安增 中共党史研究2004(06)

3、“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合法化之刍议 李安增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06)

4、邓小平与“文化大革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 尹成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02)

5、“文化大革命”时期清华工宣队诸问题述评 唐少杰 社会科学论坛2004(11)

6、龙生龙,凤生凤?——“文化大革命”初期的“血统论”之争 万千 福建党史月刊2004(02)

7、“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论析 韦玉凤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03)

8、三面红旗与“文化大革命” 乔桂银 克山师专学报2004(01)

9、论邓小平“文化大革命”后的两大功绩——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 尹成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2)

10、毛泽东的晚年忧患和文化大革命 王青山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03)

11、“文化大革命”的潜在历史影响 吴鹏森 党史博览2004(04)

12、大陆史学界“文化大革命”史研究综述 魏旭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13、畸形年代青春苦难与激情的见证——论"文革"地下青年诗歌的思想价值及美学意义 张治国 襄樊学院学报2004(06)

14、"苦难与知识分子"的再解读——"新时期"初期"文革"小说文化原型的知识分子视角 张景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15、“文革”时期的语言变异——以《战地新歌》歌词为例 李春雁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16、"文革"时期经济体制变动的逻辑嬗变 朱耀斌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01)

17、江青与“文革”中的美术大批判运动 吴继金 钟山风雨2004(04)

18、文革时期知青小说的话语逻辑——兼论文革前后知青文学的精神渊源 刘起林 湖南社会科学2004(06)

19、“文革”时期民间文学的文化阐释 贾剑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0)

20、毛泽东“文革”两保邓小平原因分析 刘亚建 学术探索2004(11)

21、“文革”中毛泽东对待武斗的态度 刘松茂 老年人2004(12)

22、复苏与再沉沦——论“文革”期间《战地新歌》中的歌曲创作 戴嘉枋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04)

23、“文革”中的两个“小人物”历史教学200411

24、“文革”前后的中国援外 肖非 历史教学2004(11)

25、关于“文革”史研究中几个问题的再思考 张明军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06)

26、英雄话语的纯粹与迷失——论“文革”期间小说对民国时代的叙述 任现品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5)

27、《讲话》:革命文艺的理论指南——兼对关于“文革”文艺评论的一个错误观点的批评学术界 常河、史维文 2004(05)

28、论“文革”戏剧观念与外来影响 胡星亮 文艺争鸣2004(04)

29、“文革”期间知识分子的精神形态与话语方式 刘忠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05)

30、从里委会到革委会——“文革”十年中居委会的考察与思考 郭圣莉、王一侬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7)

31、现代性的信仰维度——论近年思想界对“五四”、“文革”的反思及误读 张光芒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32、论“文革”文艺的创作范式 余学玉 学术界2004(04)

33、“文革”时期福建红卫兵“破四旧”运动述略 叶青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04)

34、“文革”时期红卫兵组织之特征——以福建红卫兵组织为个案的分析 叶青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35、漫说漫画以及“文革”中的政治漫画 散木 社会科学论坛2004(08)

36、“文革”主流文学的现代性根源 武善增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37、异曲同工却归于殊途的文学——兼论“文革文学”的历史特征 谢廷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38、苦涩记忆中的“文革文学”:文学史意义与审美价值的评估理论与创作2004(03)

39、从“小主人”到“小闯将”的文学迁变——文革文学中儿童文学范式研究 文嘉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04)

40、文学本体性与文革文学研究——文革文学研究的反省与展望 易光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04)

41、“文革”时期的“红色圣歌” 毛克明 社会科学论坛2004(06)

42、“文革”中的“圣像”美术运动和广场上的“红色波普” 散木 社会科学论坛2004(06)

43、“文革”主流文学的现代性根源 武善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

44、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宪法运行制约机制与“文革”的爆发 张明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45、“文革”中《自然辩证法杂志》的案例 刘兵 民主与科学2004(01)

46、“文革”时期知青题材小说初探 曹惠英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01)

47、从《七律·有所思》看文革的发动 高华 炎黄春秋2004(01)

48、“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在农村的多重变奏——“文革”农村小说的主题研究邢台学院学报 任美衡、陈功 2004(01)

49、文学批判与革命输出——文革文学中的“苏修文艺”批判 文嘉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01)

50、文革文学中的知青文学 邹菡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01)

51、直面文革文学 伯牛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01)

52、文革文学:文学性的终结? 易光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01)

53、期待文革文学研究的新突破 刘纳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01)

54、论“文革语言”对言语交际基本原则的违背聂焱语言学新思维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06

55、中央党校八百学员讨论总结十年“文革” 沈宝祥学习时报 2004/12/27

56、也应拉响“文革”灾难的记忆警报 魏文彪中国青年报 2004/10/08

2005年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法国“五月风暴”及其与“文化大革命”的比较 张富良 理论前沿2005(11)

2、1996——反思和研究文化大革命的努力 汪洋 社会科学论坛2005(03)

3、大跃进中的政治变迁与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郭艳、陈兴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4、毛泽东对江青“文革”文艺讲话《纪要》的三次修改 张志忠 青年思想家2004(05)

5、“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考察 樊冬梅 党的文献2005(04)

6、“文革”期间艺术家面临的问题情境 鲁虹 艺术探索2005(02)

7、“文革”期间毛泽东关于理论学习问题的论述 刘晓哲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06)

8、血缘亲情关系的扭曲和异化——文革小说中的血缘亲情解析 孟繁兵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9、知识厄运与制度悲剧——文革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革命”的历史省察 彭泽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10、“文革”对自贡盐业的干扰破坏 程龙刚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11、“文革文学”与现代性 赵树勤、杨贤美 云梦学刊2005(03)

12、陈云“文革”后期经济思想研究 赵士刚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07)

13、文革时期的“特殊”教育 姜东平 文史精华2005(04)

14、文革绘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薛扬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02)

15、“文革”中,胡乔木两次向毛泽东求助 顾为铭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03)

16、文革时期“地下文学”再探——兼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缘起 熊忠武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17、“文革”时期的文学评论 古远清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18、“文革”怪象的符号学解析 韦晶星 当代教育论坛2005(06)

19、"文革"时期福建老区问题的历史反思 赖正维 福建党史月刊2005(04)

20、“文革”时期党内正义力量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三次思想交锋述评 李曙新党史文苑2005(04)

21、政治文化与文革公开文学 董建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1)

22、毛泽东“文革”期间针对个人崇拜而进行的斗争 石云霞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1)

二)、港台地区的“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细说文化大革命大事记亚洲周刊1985.05

2、中共会再出现法西斯政变吗?——文化大革命三十年祭司马璐九十年代(停刊) 1985.05

3、文化大革命:30年后时代杂志1985.07

4、“文化大革命”会再重演吗?陶在朴交流1985.07

5、“文化大革命好”? 史维中国通商杂志(改刊名)1985.08

6、回顾先锋文学——兼论八十年代的写作环境和“文革”记忆吴亮倾向:文学人文季刊1983.08

7、中共“文革”时期“美國之音”广播穿透铁幕之研究陈德复兴岗学报1983.12

8、中共“文革”时期莫斯科电台对中国大陆广播之研究陈德复兴岗学报1984.06

9、 During and After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O'S Ideology and The Behavior of Youth周德祯屏东师院学报1984.06

10、崇高的蜕变——新時期文學中的“文革”王坤二十一世纪1984.08

11、评《王力現場歷史:文化大革命紀事》 王紹光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84.09

12、评《理性与疯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运动》(王绍光著) 陈佩华香港社会科学学 报1984.09

13、文革“故事”从何说起?兼答陈佩华的批评王绍光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84.09

14、评燕帆:《大串连:一場史无前例的政治旅游》 定宜庄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84.09

15、评杨曦光:《牛鬼蛇神錄:文革囚禁中的精靈》 王大刚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84.09

16、拓展文革研究的视野王绍光二十一世纪1984.10

17、西方学者对中国文革的研究徐友渔二十一世纪1984.10

18、文革期间群众性对立派系成因华林山二十一世纪1984.10

19、毛式乌托邦的幻灭——文革后的伤感现实主义潮流高名潞雄师美术1984.11

20、文革卅周年:海瑞罢官说从头明报月刊1984.12

21、再说文革中的造反派——与华林山商榷徐友渔二十一世纪1985.02

22、从历史角度看“文革”的政治意义Dirlik, Arif著、陈慈玲 吳嘉宝译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85.03

23、毛泽东文革理论的得失与“现代性”的重建崔之元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85.03

24、“文革”中群众暴力行为的起源与发展——迫害性集体行动的逻辑龚小夏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85.03

25、“大批判”诅咒巫术——“文革”向原始文化“返祖”的实证研究王毅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85.03

26、文革思潮与后学郭建二十一世纪1985.06

27、从“毛泽东选集”看毛泽东思想麦瑞台国立侨生大学先修班学报1985.07

28、红卫兵与“全共斗”——兼谈60年代日本的新左翼桥爪大三郎著、季卫东译二十一世纪1985.08

29、文化大革命与现代日本 加加美光行著、季卫东译二十一世纪1985.08

30、文革是一场反社会运动Touraine, Alain二十一世纪1985.08

31、文革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印红标二十一世纪 1985.08

32、文化大革命中的异端思潮宋永毅二十一世纪1985.08

33、政治迫害的造反运动华林山二十一世纪1985.08

34、“六亿神州尽舜堯——文革后期绘画的主题吾远二十一世纪1985.08

35、“文革“时期人民群众的觉醒与抗争郭文亮中国研究(香港)1985.08

36、中国“文革”民间思想概观丁东、谢泳中国研究(香港)1985.08

37、文革理论与毛泽东 张景芬中国研究(香港)1985.08

38、关于“两个文革”说徐友渔中国研究(香港)1985.08

39、“毛泽东现象”与文化大革命——一种可能的哲学诠释何中华中国研究(香港) 1985.08

40、对中国文革的解释White Ⅲ, Lynn著、汪煦摘译当代中国研究1985.08

41、文革研究回归社会考察——兼论中国政治典范认知的转变蔡子強明報月刊1985.10

42、异端思潮和红卫兵的思想转向徐友渔二十一世纪1985.10

43、文革中的“外国造反派” 何蜀 二十一世纪1985.10

44、打老师和打同学之间王友琴二十一世纪1985.10

45、中共“文化大革命”中的异端思潮 (上)永毅中共研究1985.10

46、中共“文化大革命”中的异端思潮 (下)永毅中共研究1985.11

47、毛泽东与文革周玉山中国大陆研究1985.12

48、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诗歌贝岭中国研究(香港)1986.02

49、文革与中国工业化——就文革中的工潮与徐友渔先生商榷方圆中国研究(香港) 1986.02

50、中共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读书运动宋永毅中共研究1986.07

51、文革中的黃皮书和灰皮书宋永毅二十一世纪1986.08

52、文化大革命对儒学之批判及其社会基础江衍良元培学报1986.12

53、文革异端的判別标准云林二十一世纪1987.02

54、文化大革命与1989年民主运动之间的历史关联Calhoun,Craig & WasserstromJeffrey香港社會科學學報1987.03

55、再探浙江省的文革运动——新资料、旧结论Forster, Keith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87.03

56、文革社会冲突的类型舒中兴东亚季刊1987.04

57、打开历史的黑箱——文革“写作组”剖析 古远清 纯文学(香港)1989.05

58、从“文革”至“从文革”共军政治角色的转变与走向黃恩浩共党問題研究1989.11

59、文革中的异端思潮说明了什么?“評宋永毅、周澤浩譯《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大革命中的异端思潮》”徐友渔二十一世纪1991.10

60、清理阶级队伍——文化大革命的內幕Walder, Andrew G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1.12

61、评马继森《外交部文革紀實》 陈永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2.06

62、评《Proletarian Power: Shanghai in the Culture Revolution》 by Perry,Elizabeth J,Li Xun 钟延麟政大史粹1993.12

63、评介王友琴的《文革受难者》研究赵鼎新二十一世纪1993.10

64、人性、责任和才华的凝結——读王友琴的《文革受难者》 仲维光当代1993.10

65、探讨中国大陆“文革时期文学” 岩佐昌暲、蔡长江译中共研究1994.04

66、“中央文革小组”及其文化基因王毅二十一世纪1998.12总第51期

67、《文化大革命:书目索引,1966-1996》印红标 宋永毅、孙大进二十一世纪1999.4 总第52期

68、文革小说中的罪与罚许子东二十一世纪1999.12总第56期

三)、欧美国家的中国“文化大革命”史论文



1、Selected essays on the study of philosophy by workers,peasants,and soldiers Pek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71.

2、Wang,JamesC.F.The CulturalRevolution in China: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New York & Landon:Garland Publishing Inc.1976.

3、The Wounded:New storie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77-78.(eds. trans. Bartne,

,Geremie;Lee,Bennett).Hongkong:Joint Publishing Company,1979.

4、Tsou,Tang.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post-Mao reform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6.

5、文化大革命的非消极影响梅尔•哥德蔓纽约:知识分子1986年春季号

6、Seeds office:Chinese voices of conscience.(ed.Barrne,Gerernie;Minford,John).New York:Hill and Wang,1988.

7、Zhang,Ling.American Images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a Study of Selected Periodicals.Western lllinois U,1989.

8、 Paragons of Chinese Courage:Ten Who Braved the Storm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ed.Guangtning Daily Staff) NewYork:State Mutual Book & Periodical Service, Limited,1990.

9、New perspectives o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ed.Joseph,William A.;Wong, Christine

P.W.;weig,David).Harvard Contemporary China Series:8.Cambridge,MA: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HaxvardUniversit.Distn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0、Yang,Xiao-ming.The rhetoric of propaganda“tagmemic analysis of selected documents of theCultural Revolution ofChina.American University Studies.Series XIII,Linguistics; Vol.28.New Yorketer Lang Publishing,Incorporated,1994.

11、Gong, Xiaoxia.Repressive movements and the politics of victimization:patronageand persecution during the CulturalRevolution.一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1995.

12、Song,Yongyi;Sun,Dajin.The Cultural Revolution:A Bibliography,1966-1996.

Bibliographical SeriesNo.VI.Cambridge:Harvard-Yenching Library,1998.

13、Picturing Power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oster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ed.Evans,Harriet).Lanharn: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1999.

14、Chang, Tony H. China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1976:a selected bibliography of English language works. Westport,Connecticut & London: Greemvood Press,1999.

15、Mao's children in new China:voices from the Red Guard generation. (ed. Jiang, Yarong). New York: Routledge,2000.

16、Wang,Youqin.Student Attacks Against Teachers:The Revolution of 1966.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Retrospect," Hong Kong University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July 4-16,1996:presented at the 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Chicago,March 14-16,1997.On-fine at:Virtual Museum ofCulturalRevolution: http://museums.cnd.org/CR/engfish/research.httnl, last accessed,2002.

17、 China's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Master Narratives and Post-Mao Counternarratives. (ed. Chong, Woei Lien). 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orporated 2002.

(四)、“文化大革命”史博士硕士论文

(1)、大陆地区

1、博士论文:

1、试论“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思潮杜蒲(作者)金春明(导师)中共党史(学科专业名称) 中共中央党校(学位授予单位) 1990(论文提交日期)

2、大动乱年代的艰难抗争郭文亮(作者)金春明(导师)中共党史、文化大革命史(学科专业名称) 中共中央党校(学位授予单位) 1994(论文提交日期)

3、“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委员会研究张志明(作者)金春明(导师)中共党史(学科专业名称) 中共中央党校(学位授予单位) 1995(论文提交日期)

4、“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周全华(作者)金春明(导师)中共党史、文化大革命史(学科专业名称) 中共中央党校(学位授予单位) 1997(论文提交日期)

5、不对称的社会实验——论“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张曙(作者)金春明(导师)中共党史(学科专业名称)中共中央党校(学位授予单位)2001-05-01(论文提交日期)

6、50、60年代我国政治体制的演变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张明军(作者) 周敏凯(导师)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代中国政治(学科专业名称) 华东师

范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1(论文提交日期)

7、论红卫兵政治思潮范明强(作者) 彭明(导师)政治学理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学科专业名称) 中国人民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0(论文提交日期)

8、“文革”十年小说研究廖述毅(作者)许志英(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专业名称) 南京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1(论文提交日期)

9、关于林彪集团问题的再研究周敬青(作者)金春明(导师)中共党史(学科专业名称) 中共中央党校(学位授予单位) 2001(论文提交日期)

10、“文革”时期的样板戏研究[韩]卞敬淑(作者)王晓明(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廿世纪中国文学(学科专业名称)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1(论文提交日期)

11、“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叶青(作者)汪征鲁(导师)历史学(学科专业名称)福建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单位)2002-10-01(论文提交日期)

12、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金鹏(作者)林尚立(导师)政治学理论(学科专业名称)复旦大学(学位授予单位)2002-10-20(论文提交日期)

1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福建老区问题 赖正维(作者)汪征鲁、林强(导师) 历史学(学科专业名称)福建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单位)2002-10-01(论文提交日期)

14、知青题材小说研究--从文革时期到90年代曹惠英(作者)洪子城(导师)现当代文学:当代小说研究(学科专业名称)北京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3.5.1(论文提交日期)

15、“文革”主流文学论武善增(作者)丁帆(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专业名称) 南京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3(论文提交日期)

16、知青题材小说研究:从文革时期到90年代 曹惠英(作者)洪子诚(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当代小说研究(学科专业名称) 北京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3(论文提交日期)

17、论“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中的两性关系叙述张晓晶(作者)丁帆(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专业名称) 南京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3(论文提交日期)

18、美国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研究(1966—1969)王朝晖(作者)于群(导师)世界史(学科专业名称)东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单位)2005-04-01(论文提交日期)

2、硕士论文:

1、文革时期长篇小说分析郑荣康(作者)洪子诚、曹文轩(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学科专业名称)北京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1994.6.1(论文提交日期)

2、中英关系在新中国建立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于香港地区的体现关怀广(作者)周青(导师)国际政治(学科专业名称)暨南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0-05-01(论文提交日期)

3、文革初期政治性形相材料研究——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方式及意义彭俊军(作者)王浦劬(导师)政治学与行政管理:政治学理论(学科专业名称)北京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0.5.1(论文提交日期)

4、文化大革命对香港社会秩序的影响--一九六七年五月动乱研究 郑荣康(作者)牛大勇(导师)历史学: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专业名称)北京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0.7.1(论文提交日期)

5、试述“文化大革命”中的大字报邱建立(作者)翁有为(导师) 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专业名称)河南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1-05-01(论文提交日期)

6、也谈“文革”时期党的领导问题龙斌(作者)文选德(导师) 中共党史(学科专业名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1-05-01(论文提交日期)

7、福建文化大革命的一•二六事件郑小娟(作者)汪征鲁(导师) 专门史(学科专业名称)福建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2-04-01(论文提交日期)

8、记忆的幻想:“文革”农村小说的精神选择任美衡(作者)姚代亮(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专业名称) 广西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2-04-01(论文提交日期)

9、“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教育革命研究陈矩弘(作者)汪征鲁(导师) 专门史(学科专业名称)福建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2-04-01(论文提交日期)

10、文革十年红色诗歌浪潮初论卢志杰(作者)黎风(导师)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专业名称) 四川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2-04-12(论文提交日期)

11、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制度分析胡明西(作者)范贤超(导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专业名称) 湘潭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2-05-01(论文提交日期)

12、文化大革命中民众的伦理心理初探朱毅(作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名称) 武汉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2(论文提交日期)

13、“文革”岁月邓小平的沉浮与中国社会的衰兴乔水舟(作者)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名称) 中国人民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2(论文提交日期)

14、“文革”文学的精神流亡现象赫学颖(作者)蒋登科(导师)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专业名称) 西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3-04-01(论文提交日期)

15、“文革”新诗及其现代性论析 陈祖君(作者)周晓风(导师)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专业名称) 重庆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3-04-20(论文提交日期)

16、毛泽东个人崇拜现象的历史反思吴恩鸿(作者)张福记(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名称) 山东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3-04-29(论文提交日期)

17、对文革的解读王志(作者)韩莉(导师) 世界史(学科专业名称) 首都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3-06-01(论文提交日期)

18、论毛泽东个人崇拜形成的原因汪思明(作者)孙康(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名称) 武汉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3-10-01(论文提交日期)

19、废墟上的狂欢:“文革文学”的叙述研究黄擎(作者)吴秀明(导师)文艺学(学科专业名称) 浙江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3-12-01(论文提交日期)

20、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冒进反冒进两种思想路线为线索 金美仙(作者)关海庭(导师)法学(学科专业名称) 北京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4.04.28(论文提交

日期)

21、“文革”中的媒介批判易发俊(作者)刘建明(导师)新闻学(学科专业名称)中央民族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4-05-01(论文提交日期)

22、文革美术及其历史的思辨肖永生(作者)曲湘建(导师)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专业名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4-05-01(论文提交日期)

23、文革视觉文化与文革风格视觉设计张磊(作者)陈新华(导师)设计艺术学

(学科专业名称) 江南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4-06-01(论文提交日期)

24、“评法批儒”运动研究魏旭斌(作者)中共党史(学科专业名称) 中国人民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4(论文提交日期)

25、“文化大革命”时期蒙古文学研究华玉(作者)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现当代文学(学科专业名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4(论文提交日期)

26、“文化大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的转型裴自余(作者)关海庭(导师) 中共党史(学科专业名称) 北京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5-04-01(论文提交日期)

27、论“文革”时期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王照兰(作者)刘济良(导师)教育学原理(学科专业名称) 河南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5-05-01(论文提交日期)

28、“文革”期间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陈的非(作者)张传燧(导师)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专业名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单位) 2005-05-01(论文提交日期)

(2)、台湾地区

硕士论文:

1、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大革命(硕士论文)熊钰铮(作者)陶希圣(指导教授)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机构) 台北民国61年

2、论文化大革命中社会冲突(硕士论文)舒中兴(作者)关向光(指导教授)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机构) 台北民国86年

3、中共群众路线之研究:“文化大革命”的个案分析(硕士论文) 吴黎明(作者)高永光(指导教授)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机构) 台北民国86年

4、中共文化大革命时期之高等教育研究:以理性选择研究途径分析(硕士论文) 吴宗宪(作者) 吴秀光(指导教授)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研究所(研究机构) 台北民国89年

5、大字报在中共文化大革命期间扮演的传播角色(硕士论文)钟行宪(作者)汪学文(指导教授)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所(研究机构) 台北民国63年

6、红卫兵暴乱与义和团事变比较研究(硕士论文)余秋煌(作者)陈英略、陈綏民(指导教授) 中国文化大学大陆问题研究所所(研究机构) 台湾 民国74年

7、中共文化大革命与大陆知识分子(硕士论文)张大卫(作者) 佘延苗(指导教授) 中国文化大学大陆问题研究所所(研究机构) 台湾民国69年

8、文革時期中共文艺政策之研究(硕士论文)刘灯钟(作者) 龚鵬程、徐瑜(指导教授) 中国文化大学大陆问题研究所所(研究机构) 台湾民国82年

9、样板戏研究(硕士论文) 许伟芳(作者) 张永祥、胡耀恒(指导教授) 政治作战学校政治学研究所(研究机构) 台湾民国82年

10、毛泽东与红卫兵运动(硕士论文) 卢耀钦(作者) 孟德声(指导教授) 政治作战学校外国语言研究所(研究机构) 台湾民国71年

11、红卫兵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角色(硕士论文) 赖国徽(作者) 朱新民(指导教授) 政治作战学校政治研究所(研究机构) 台湾民国78年

12、毛泽东知识分子政策之研究(硕士论文) 何希武(作者) 汪学文(指导教授) 中国文化大学大陆问题研究所所(研究机构) 台湾 民国73年

13、毛泽东文艺思想之研究(硕士论文) 庄光彩(作者) 侯健(指导教授) 中国文化大学大陆问题研究所所(研究机构) 台湾 民国71年

14、“文革”時期共軍在地方的政治角色(硕士论文) 李厚生(作者) 高永光(指导教授) 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机构) 台湾 民国85年

15、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之研究(硕士论文) 尹景徹(作者) 徐晴岚(指导教授) 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机构) 台湾 民国63年

16、“文革”時期中共运用青年学生运动之研析(硕士论文) 高永光(作者) 宋時选(指导教授) 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机构) 台湾 民国65年

17、“四人帮”事件与中共党内斗争(硕士论文) 萧丰椽(作者) 朱文琳(指导教授) 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机构) 台湾 民国65年

18、文革与中共对反制度化组织形模之寻求:历史与比较的分析(硕士论文) 吳乐道(作者) 郭乾辉(指导教授) 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机构) 台湾 民国69年

19、从毛泽东思想论文革样板戏(硕士论文) 陈卫忠(作者) 郑德渊(指导教授) 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研究机构) 台湾 民国92年

20、中共内部政治冲突——刘少奇事件个案研究(硕士论文)张世熒(作者)周应龙(指导教授) 文化大学大陆问题研究所(研究机构) 台湾民国69年

21、中共“文革”时期党军关系之研究(硕士论文)杨建国(作者)洪陆训(指导教授) 政治作战学校政治研究所(研究机构) 台湾民国84年

22、中共红卫兵运动之前因后果(硕士论文)徐芃(作者)汪学文、杨尔琳(指导教授) 政治作战学校政治研究所(研究机构) 台湾民国74年

23、中共九大后对海外华人之统战工作(硕士论文)张荣恭(作者)陈裕清(指导教授) 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机构) 台湾民国62年

24、毛泽东与刘少奇的权利斗争(硕士论文)陈穗华(作者)朱文琳(指导教授) 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机构) 台湾民国62年

25、中共的干部政策——文革到十大(硕士论文)李健泽(作者) 尹庆耀(指导教授) 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机构) 台湾民国64年

26、一九六五年后中共秀异分子的冲突:意识形态、权利、政策(硕士论文)黃德北(作者) 郭仁孚(指导教授) 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机构) 台湾民国69年

37、“文革”时期毛泽东与知识分子关系之探究(硕士论文)胡桂芳(作者)高宣扬(指导教授) 国立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研究机构) 台湾民国82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5-10 09: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王希哲的论文一会儿七十年代杂志出版社,一会儿时代出版社,到底是哪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11-5 20: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索引出自《历史与社会论丛 第三辑》页233-277,作者系渤海大学历史系2003级硕士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3 04:50 , Processed in 0.0883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