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83|回复: 0

沈阳市文革大事记(1966-68)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4

帖子

1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5-15 03: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沈阳市文革大事记7 Y7 o" M' b( d7 _  c9 H

9 H" {( O7 H9 o3 q1 Z3 c' F) J 1966年  ; {- o1 V2 e9 i
  

0 x4 a8 n3 h5 H4 d$ A) {6 i2月15日       市委发出《关于调整市人委党组成员的通知》。李青任党组书记,宋光、邢子陶任副书记。  
; s' U3 p4 F; D5 s. K0 s' M2 E4月8日        市委发出《关于在全市开展宣传和学习尉风英同志模范事迹的通知》,尉风英是东北机器制造厂的冲压工,共产党员,技术革新能手,两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 Q3 e! a" ?9 p5月8日        《沈阳晚报》转载江青主持写作的化名“高炬”的文章《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开火》和关锋化名“何明”的文章《擦亮眼睛,辨别真伪》。  
5 \/ v  {7 m/ Q5 d! j1 o8 Q5月19日       为贯彻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市委发出《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紧急通知》。" }- G% S# t. W$ [& G  i' }
6月2日        东北工学院、辽宁大学等院校有部分人贴出反党委的大字报。
+ j) g7 G; d1 h1 Q0 S6 \5 L9 C6月15日        市委成立文化革命领导小组,杨春甫任组长,吴铁鸣、陈鹤轩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赵阜任主任。市委派工作组到《沈阳晚报》社,搞“文化大革命”。  . C# C% A% f/ c% I; l
6月16日        《沈阳晚报》编辑部召开座谈会,对话剧《兵临城下》进行错误的批判。市委派工作组到市委党校,搞“文化大革命”。 
0 h  k" Q0 G% Z" A8 J/ p. o6月25日        市委为加强对全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领导,决定增加于仲明、张鸿钩、李柯为文化革命领导小组成员,由于仲明任办公室主任,张鸿钩、李柯、李道剑为副主任。
" h8 o2 R  ?/ m. v+ w2 m6月           辽宁大学党委第一书记兼校长邵凯,被错误地定为“三反分子”、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1967年1月23日,邵凯含冤去世。   
/ X: _, w' f4 Z( U  R5 h7月22日-8月12日    市委书记处书记吴铁鸣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放,在市委召开四届九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上,遭到错误批判。  0 g- R: c% E) }" [7 R2 O- Q3 [
7月29日        《沈阳晚报》对陈放点名批判。
8 U4 Y7 s: w* T9 \# [" x8月10日       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联合召开座谈会,错误地批判孙冶方的经济学观点。
, O" D- ~! q. F! X+ n' U  r15日           响应毛泽东关于到江湖河海去锻炼的号召,两天来,全市有1.3万人到太子河游泳。    x7 I7 o: n+ u" L
8月18日       据《沈阳晚报》报道,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学院等大中学校先后有92批学生来沈阳“串联”鼓动沈阳的学生起来“造反”。
) x. s+ G, [, y- b8月19日         辽宁省暨沈阳市在中山广场召开有30万人参加的“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会”。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辽宁省委第二书记黄欧东分别在大会上讲了话。东北工学院部分学生借口听不清楚,在会场捣乱,并打出“造反有理”的标语。因此,组织大会工作的市委书记宋光被“罢官”。  - n, U0 x* j# [: I
8月21日         市委机关成立“赤卫队”。
4 a) Q1 J2 G; y% q6 P9 U8月23日         东北工学院党委第二书记兼副院长郝屏奋,遭到批判,并被撤销一切职务。 : v3 H$ _) c# M3 D& J) u% A, y. }
 24日           《沈阳晚报》发表署名文章,对该报副总编辑刘黑枷进行了错误的批判。/ q% z9 A6 t5 \* k( P
                东北工学院“毛泽东思想红卫兵”成立。 ; K1 R5 h& l7 C$ C( Q& z1 O: L
8月25日         沈阳新华书店开始发行《毛主席语录》。
. ?' {' N! g# h  a                沈阳农学院“毛泽东思想红卫兵”成立。
1 ?; R* B$ E, c4 d26日            东北工学院“毛泽东思想红卫兵”在省委礼堂召开大会,“揭省委阶级斗争盖子”。  8 p% O# T) g3 R4 H5 g
31日            辽宁大学“八三一红卫兵”成立。
& t/ A. ^- ]! W  |* i; p9月7日          市委机关召开“炮打司令部进军大会”。   5 h0 ^) ]. F3 O* f: i
9月17日        “沈阳市革命职工抓革命、促生产、迎接国庆誓师大会”召开。工交、基建、财贸、科研、卫生等系统万余人参加,市委书记朱维仁到会讲话。 "  9 w; q, r6 j% x7 O+ T# b
9月21日        市人委决定将市辖和平、沈河、里姑、大东、铁西、苏家屯、东陵、于洪、新城区分别改名为红旗、红星、红卫、卫东、红工、八一、东风、向阳、永红区。 
7 U  _/ w7 ~" m8 T9月26日       市委决定改组《沈阳晚报》编委会,由董力任总编辑,张苏清任副总编辑。   . L- T6 _2 w* n) C1 q
9月28日      全市人民热烈欢呼27日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5 x+ S) T/ L, a( u6 h2 d# p( y11月4日      《辽宁日报》被群众组织查封。2 o% f) S( l0 c0 n3 q- F
17日        市委机关成立“革命造反串连总部”,以各部委干部为主。  % x3 [1 g: S6 t) c
12月15日    市委机关成立“革命工人造反总部”,以办公厅工人为主。  
, o" E& o9 {* Q/ N12月26日     在《人民日报》社论《迎接工矿企业文化大革命的高潮》的鼓动下,沈阳市各大专院校学生纷纷下厂串联,工人造反组织开始走向社会。 4 m9 p- N% W) z: N6 ~
12月30日     据《沈阳晚报》报道,沈阳市已生产近300万枚毛主席像章,100余万个毛主席语录牌。  T. n1 L& N- K9 e7 q1 F6 T
6 R* o% h0 |" t+ P, i5 b: t
                      1967年 
% D" g: v( q9 Z3 } 

- d( N0 Y6 K4 q" C6 H1月11日       《沈阳晚报》由“辽联”派群众组织查封,被迫停刊。4月12日,改名出《沈阳日报》。  / H7 g# z6 n/ e# a. Q
1月23日        在所谓“一月革命风暴”的影响下,市委被夺权,由市委机关“串连总部”、东北工学院“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等18个群众组织组成的“接管委员会”接管。从此,沈阳市党政领导机关陷入瘫痪。   
7 T2 x, B0 J+ |6 a" E( d2月7日        沈阳市公安局遭到辽大“八三一”的冲砸。
: |; g. }# b2 m16日         “辽宁革命造反派大联合委员会”(简称“辽联”)成立。
) l3 [% W# q" t8 F 20日        市委机关“串连总部”和东工红卫兵等6个群众组织联合召开“万炮齐轰市委书记处”大会,批判和斗争市委领导。沈阳军区对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和邮电部门实行军事管制。   
, }' x, w% s* o( t3 m22日         沈阳军区、辽宁省军区陆续派宣传队进驻机关、学校、工厂、农村,实行“三支两军”(即支工、支农、支左和军管、军训)。  * y! @8 K9 E; C4 B# |0 N
是月沈阳市成立文物图书清理小组,负责保护文物图书。到1968年6月,共收存文物900余件、图书10多万册,封存在故宫内临时库房。  ) \, y6 r; f' J  o, A  P
4月1日          《沈阳日报》转载戚本禹的文章《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5 E$ g3 y4 h# v4 G8 g8 }8 F( Q; c
8日             全市有20万人举行集会游行,按照戚本禹文章的调子,荒谬地呼喊“打倒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   
# d1 d4 q1 ~* Q5 B5 {/ ?4月21日         东北局书记处发表关于当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的“三点意见”。  % e+ C" }1 D2 y  a- ^/ S' k' \
5月4日          辽联派部分群众组织在市人民广场开会批判“三点意见”,与另一派群众组织发生冲突,造成流血事件。  
, A: f  g! z/ D, W5月10日          “辽宁无产阶级革命派联络站”(简称“辽革站”)成立。   
5 x" @  k1 a6 }8 E' s5月18日          黎明机械厂两派群众组织发生武斗,打伤60多人,造成大批工人离开生产岗位。. n# K' q' D( |3 \8 M( C) a0 |3 [; w
6月1日         “辽革站”派冲击东北工学院,与“辽联”派发生大型武斗,即“六一事件”。   7 a' F- l1 i5 j  z
6月5日         “八三一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成立。  
+ L3 o, D+ R0 G0 Q; z6月7日              “六七联络站”成立。   - F9 M4 }9 m+ \1 b  X5 j& p: o
6月12日             在红旗广场(中山广场)为建立毛泽东巨型塑像举行奠基典礼。 1970年10月4日,塑像建成。+ O9 S9 y  d; `! g* k8 ~, j8 t1 m% K
6月17日              广大群众集会热烈欢呼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x7 H( |2 G, ~$ D6月18日             沈阳医学院的“辽联”和“八三一”两派群众组织发生武斗。* {" _- Q' K- O
7月22日               江青提出“文攻武卫”口号,煽动武斗。从此,沈阳市武斗成风,工厂停工,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居民开始组织联防。  
( [8 M  h- y6 s; D2 i8月6日             “八三一”和“辽革站”两派群众组织在兴华电器厂发生武斗。 
% J( o5 w4 [$ k2 e8 i& }- v8月9日              沈阳卫戊司令部决定,对沈阳地区的敌伪档案资料实行军管。   . S4 f, x1 r8 l, H
8月10日            黎明机械厂两派群众组织在文化宫发生大型武斗,动用轻重机枪、火炮等武器,死伤100多人。i  
" w4 }6 N6 c2 \. H: }8 J4 U; z8月16日            沈阳三派群众组织与沈阳卫戊区司令部签订《关于立即制止武斗、恢复生产的协议书》。% B! c5 I( `# x; J$ Z! Y9 ?  D
17日               沈阳纺织厂内两派群众组织发生大型武斗,烧毁原棉1.7万多担。  
+ Z, U: O% |1 {. B6 n* ^; _8月19日-9月3日     沈阳市各派群众组织开始抢占市内高层建筑,控制制高点,封锁交通要道。 
4 B5 R# `6 X4 ]8月22日           赴京商谈解决辽宁问题的代表,在东塔机场遭到“辽革站”的伏击,后改道由鞍山乘机赴京。
" [9 B1 E( ]3 e1 s, z" v* }8月26日          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沈阳三派群众组织赴京代表,并指示要制止武斗、恢复交通、恢复生产、恢复正常秩序。 
9 v) G' N. ^2 K* F8 Q9月9日           沈阳三派代表签订了《关于拥军爱民、制止武斗、恢复生产协议书》。
- S' }* L5 e. i1 d& m( ]9 u9月7日           由于不断发生武斗,造成市内断粮。沈阳部队派出大批干部、战士和车辆,日夜从郊外粮库向市内运粮,保证居民口粮的正常供应。  1 u+ }* s0 s  [2 p
9月26日          沈阳三派群众组织与沈阳警备区达成《关于退还各方占用的生产、公共、军用车辆的协议》。   
: P& u6 D* \3 R$ ]7 L" l10月11日         在沈阳军区和辽宁省军区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广大职工奋战10昼夜,突击完成沈阳面粉厂全部设备的大修任务,保证了全市人民所需口粮的加工。 - H) |. U8 v0 P& \# w9 z$ k
12月18日          沈阳三派代表与警备区司令部代表,在中央调查团的主持下,达成《关于制止武斗联合紧急通知书》。
0 t* z, v& ?$ e+ |+ K+ M27日             沈阳铁路分局系统34个单位的群众组织实现大联合。
3 W! u1 y' K) X) C& d2 q- e8 @
3 @3 w! d5 y6 G! b
                       1968年  ! m' ]& ~/ S6 D6 T0 n: G1 g$ V

' R9 k8 o" ?8 b: M9 `$ `! D$ l2 w1月6日           沈阳三派群众组织与沈阳市卫戍区达成贯彻1968年春季征兵命令的协议和《关于进一步贯彻“九九”协议、彻底制止武斗的十条规定》。 4 {% R9 G( e9 Z( i- b$ G* X: _
1月13日          在沈阳军区和辽宁省军区主持下,吸收省和市三派群众组织代表参加的地方领导干部学习班开办,中央调查组柴成文在辽宁大厦举行的开学典礼上讲话。    W$ ]6 Y  o$ L) t4 r7 j1 `- G: l
1月30日            沈阳三派群众组织在市人民广场联合召开“沈阳市三大革命群众组织实现革命大联合大会”。5 I  ^. `6 N0 N) a. D9 P
5月10日           辽宁省暨沈阳市革命委员会(简称“省革委会” “市革委会”)成立大会,在市人民广场召开,有60万人参加。市革委会主任为王从周,副主任为凌少农、张喜登、陈鹤轩、肖佐汉、邵正田、李凡青、李素文、张富芝、张炳香、吴玉德、宋国民、杨建发;1969年5月又补选5人:李治文、王曦智、王恩山、黄吉忠、张学敏,共17人。 
1 n2 i9 ^$ G  L  M8 j& r5月15日         “辽宁省沈阳市革命委员会”及其下属机构“政治工作组”、“生产指挥组”、“办事组”、“人民保卫组”的印章,正式启用。  3 ]+ w: t. q7 H7 J( i3 h5 a2 x5 m" Y
5月21日-24日          沈阳市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召开,并产生“沈阳市贫下中农委员会”(即“贫代会”)。
. e8 ^0 W  k& J$ x3 ~9 m) a9 s
是月                  西塔被拆毁。 
% M- x1 q5 c6 c% v$ p5 O6月14日-20日         沈阳市中等学校红卫兵代表大会召开并产生“沈阳市中等学校红卫兵代表大会委员会”(即中学“红代会”)。
- g5 J2 a: r: F& G$ g
6月24日               市革委会决定恢复各区原名称,撤销辉山、祝家屯两区的建制。& x' f2 ?* h$ n2 {% H5 q
6月29日-7月11日       沈阳市革命工人代表大会召开,并产生“沈阳市革命工人代表大会委员会”(即“工代会”)。  
" G2 H( M" A" E, B; R6 }7月3日              市革委会召开常委会,决定立即在全市开展“三忠于”活动。要求唱颂扬歌曲,跳“忠”字舞,甚至每顿饭前都要祝“万寿无疆”,把个人祟拜鼓吹到狂热的程度。

, f/ [5 c2 J: Z. J( f6日                 市革委会决定,在全市各商店对部分商品正式实行凭券供应。
7 E. T/ h$ h) C, W7 {, R6 Y7月23日-8月9日      市革委会召开全市各基层单位负责人会议,要求在全市开展“大批判”和“清理阶级队伍”。   S2 \( ~- a/ w; K6 U( ~2 U& D$ c
8月5日              沈阳市四个革命群众组织联合召开撤销组织大会,省、市革委会主任、副主任和沈阳部队、省军区负责人参加大会。 " t  t, o8 f6 v( a' d: ^1 j& C
8月8日              沈阳农学院赴新疆小分队启程,这是沈阳市第一批去新疆的大学毕业生。
* t3 }" N/ W/ e' D" r( S6 K: R
18日               沈阳市大专院校红卫兵代表大会召开,并产生“沈阳市大专院校红卫兵代表大会委员会”(即大学“红代会”)。 
* g4 w9 Y, A! S8月27日          “军宣队、“工宣队”在进驻全市各基层单位和街道以后,又进驻各大专院校和部分中等专业学校。 , O& G% O# q1 {8 t$ C. @# Y
9月14日          市革委会决定,在校初中和高中学生一律下乡插队参加劳动。欢送首批12万人到农村去。到25日止,在全市176352名初、高中学生中,已有144135人上山下乡。 
" d1 _& m2 O- |% J, M10月1日          市革委会转发省革委会决定,从10月份起,食油定量由5两改为3两,每人每月还要“节约”1斤粮。  
! b! \3 B2 F# O& F! [10月17日          根据毛泽东关于“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和柳河地区的经验,市革委会在辉山、拉塔湖办起两所“五?七”干校,市级机关绝大部分干部下放劳动。  
! v$ a, _9 I/ F/ c3 s1 M& G11月             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作出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的错误决议后,连日来沈阳也掀起一个错误地“揭发、控诉、批判”刘少奇的恶潮。
/ U& P0 w: r,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3-11-30 22:10 , Processed in 0.1902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