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2 02: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周末谈袁腾飞:历史老师,该当何罪?[转贴]
" I4 q' V9 O9 o8 R& ^# }! q
5 l0 X7 ~1 i# {3 a, V1 i' `+ M$ J' H/ I1 X
南方周末:历史老师,该当何罪?; ?( b! j% Q E- u3 N. M$ O
, t7 T( Y* {' a; ~" d' r) C时间:2010-05-20' c$ ~, t" V, M4 A) k Y
( T% O7 d) E# r i# ?
记者 朝格图 平客 实习生 魏娟 陈刚* k. \: o8 N6 l
5 w* P& N; t8 n5 q
( P, p' b y) j; U% s q
8 u+ W) Q4 ]* W2 U) ?
- W+ T3 a7 O; J% t* C 中学历史老师袁腾飞的课有别传统,授课视频在网上疯传,有无数自称“藤枝”的粉丝为他倾倒,同样有人举报他“涉嫌颠覆国家”。由此,一个小人物引爆一场大争议* A! m7 t, E4 ^2 ~) [4 i8 x
- F) w2 P& R: ]+ ^2 b8 a: S& j, x5 y% [# d$ l, O; n7 M
他说:历史教科书可以烧了。在他的课堂上,邓世昌的狗“可惜了”,林则徐“不够环保”,对秦始皇、洪秀全乃至现代人物都有非正统评价9 n: X5 H9 {. j4 _
' b" h# x+ F) T
' U- T7 C' N$ t" W 尽管“广度达到960万平方公里,深度却只有1厘米”,但袁提供了区别于官方教学的另一种历史叙述的可能性- t5 C( k7 k9 h; I
1 W' `* G j" I( G I* r6 C% K" ^% T% A
在被校方“警诫谈话”之后,他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北京警方专门为此澄清:没抓袁腾飞9 o8 T$ [, E3 g& {! T7 }
# k9 r o2 Y! x" w5 t
0 W# r: \6 I! |1 e, P7 f! r0 h u' [ Z. r
“袁腾飞并未遭到拘捕。”近日媒体报道,北京警方专门发表如上声明。0 E* m/ Y Y$ t
. L9 Y5 m1 Z9 j3 ]3 S- U0 `
, x) D( ^+ y* a9 G9 A$ o$ i1 ?: G
“我怕枪打出头鸟。”“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在2009年8月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了对自己的“担心”。当时,他的授课视频在网上被疯传已经一年有余,累计点击3000万人次,出了名的袁老师对自己的走红有点担心。他说自己大学时代的恩师于友西也告诫他:“不能太过了。”4 l' Y8 W5 j7 P" f0 ~
; a% B8 E+ Z1 l, M
3 J+ R- V1 W+ e 现在,显然有人认为袁腾飞“过”了,而且,“过”得不是一星半点。* v9 p5 T% Y: f1 e# O1 Y: Z# \
. M5 {6 v/ [, r, {( B: {( f' l9 I
# b/ a, b/ g @: V( N2 U" q 五一长假一过,网上忽然传出对袁腾飞的封杀令,一些视频网站删除了袁腾飞的部分视频。境外媒体也纷纷报道,使用了“遭封杀”的字眼,而实际上,被“封杀”的袁腾飞依然出现在央视《百家讲坛》,讲着《两宋风云》。0 \. b2 s* _0 u6 v
5 R' w9 B" y9 ?) G
/ P! I3 ~5 u0 X$ u 接下来,袁腾飞的经历比他讲述的历史更加传奇:
( {. u) y3 b! C$ k
; j% }( D2 F# c0 `
4 n) ` T8 A: P! ^, N 5月6日,网上传出袁腾飞被捕的消息(后经确认,其实那是一次校方的警诫谈话)。同日,出版商沈浩波在博客上发表《告袁腾飞书》,指控袁腾飞拿了钱翻脸不认账。
# F- P- h& b$ ?1 W4 _% U o4 a2 r
# ^6 _4 T; t* S/ p8 ]
5 l$ u$ Z' _$ ~! S1 C" A9 q) t 5月9日下午两点多,十几个人来到袁腾飞兼职的北京精华学校找袁腾飞理论,被校方阻拦。当晚,“袁腾飞”从网上告知公众,他现在很好,要“相信党,相信人民政府”。
7 ?# |, v8 t# b3 b. u D1 k5 {4 _4 z* ~6 F) r* T$ B8 Z, M
0 j1 s/ Y- ?9 E [& M 此后,袁腾飞被捕的消息在网上愈来愈热。14日,北京警方发表声明,称袁腾飞并未遭到拘捕。这一天,同样具有争议性的韩寒发表博客挺袁。( _" s0 u& f) Z; N' Y8 G
! r* j1 G9 i1 L+ D: X+ @ j3 l4 a0 W8 d6 U
15日,有人传出袁腾飞被封杀有幕后黑手。% q3 s: P# d$ L: C# N6 B( l
/ v% R F! w5 v% r6 {) \' R
" e, y% T6 N. G* p* a; }0 h3 y
16日,一份被确认伪造的“袁腾飞声明”在网上被疯传,语调悲情,言辞激烈。
) i5 E/ I! w0 Q5 p) N7 @# @; V G- h# \) Y, G9 Q2 ]1 L: P
5 D# m2 F7 h" f8 ^+ a5 l9 Y2 _
17日,袁腾飞在上海世博会的照片“外泄”。9 ~6 z# g, J+ G5 w0 p5 J
4 {% G" ]" D8 m% \$ w) ^
3 S& G; R- ^* z8 b7 ~, {
此间,除去发表言简意赅的声明,袁腾飞一直对媒体保持沉默,拒绝接受任何采访。他的两个手机号均已持续“不在服务区”。( C6 g! j# o! M' V
) ]0 P2 i3 e: x. J7 }: @
( R { a, w& B0 l8 P+ Z “警诫谈话,深刻检查”
+ m6 j' T" o5 i1 S
$ k8 j2 b! ^5 p9 a& g/ E# C: n6 e" x
5月17日星期一,袁腾飞并未出现在他所属的单位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三楼的办公室里。12天前,正是这所学校的两位领导针对他的“错误言论”进行了警诫谈话。
: @. K4 \8 W( U" p. J2 n! T l, @& `, W. N+ t( k: {7 `
* {: ^* z$ S! E4 V$ D
除责令其做出深刻检查,深刻认识言论的严重错误之外,同时要求其今后停止一切在民办培训机构等授课活动,“将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 F+ Z0 Q9 _3 U1 ^0 I& I& q: ?9 g d6 z6 i( K+ E
! Y3 R7 \, H3 J6 [; E8 ]
一位校办工作人员说,针对他的调查正在进行当中。事实上,舆论中央的袁腾飞本人并未如传闻中悲观。据一位熟悉他的人透露,他心态不错,乐观而自如。此前两天,他去上海参观了世博会,17日当天正在返京途中。7 I2 x7 {$ w8 v$ F, L. j b$ c
2 \8 w& R" E+ }' b2 Z0 v
; p% m/ U& G! C, O% m9 Z/ j 网上指责袁腾飞的帖子充满了叹号,从5月初开始汇集在乌有之乡和另一些网站。批评者大多以确定不疑的口吻,指控他和他身后存在的支持力量反社会主义、仇恨国家、违背师德。* d6 M D D n- K3 g6 q
/ @- w3 ?( F3 q O+ j6 W/ h
' P& l- L- [% R* N' l 在这些被称为“文革十年”的视频中,他在课堂上将三年自然灾害的国内外死亡人数作出对比,对于自然灾害的说法,他提出是人祸;对于反右,由7个右派扩大到56万人,扩大8万倍,他说“这本身就应该彻底否定”。对这段时间内多位历史人物的评述,他语出惊人,直言不讳。: ^5 O$ v8 ^; n( Y
/ x1 w# H2 d- ^
8 n6 |5 ~) U8 P% Q) N6 | 5月初,海淀区政府网站出现投诉信,投诉信将袁腾飞描述成一个“历史唯心主义者”。现实中,声讨者也在行动。拍摄全国各地唱红歌的团体、走了三十多个城市的广告策划界人士“平常居士”是其中一个,他坚信“袁触犯了法律,违反了宪法和党章。应该对他绳之以法”。) C$ U( q$ G6 G
! J2 \) E) p% C* U& u
! p& }. A4 e; A0 A' U “平常居士”说,5月9日正在香山唱红歌的十几个网友,来到北三环袁腾飞兼职的北京精华学校,“袁腾飞颠倒了是非黑白的历史观”,“给全国人民公开道歉,并到相关法律单位伏法认罪”。学校工作人员将这些人挡在了四楼门外。; {; C: V6 b/ S4 z! f9 ^9 o& F
3 G# V* ?) ^! D' I
6 ?6 i5 w( b1 N6 R# b A8 ] 一位精华学校的老师回忆,声讨者总体理性而平和,但也说了一些“这样的老师不合格,你们学校想不想办了”的威胁之语。袁当时在上课,得知后他并不在意也不愤怒,“他觉得没必要”。' o( a6 |% R1 K2 Q, }7 w: s- a
) f7 A7 ^0 ]* F5 A( o
+ ]! c3 _. B1 w) @! T9 s. X7 _ 而在百度“袁腾飞吧”、人人网、豆瓣的“袁腾飞小组”内,支持的声音则占了上风。5 f5 i) S. i" Y" K: A
+ ]5 x+ i& a; |+ m5 ^7 Z' F/ ?: O- J
9 O# m. n& g2 k8 }2 S- g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袁教过的部分学生,其中一部分认为他的一些话“说过了”,而另一些认为他说真话并无不当。
. |6 e* Q* D7 R: J7 K! R! x. A
& ^! `* w# t- b* G6 `- Y
( c# U1 j A- ~' j# ?+ y3 ] 王自有(化名)曾是袁的学生,力挺袁腾飞,激烈反对讨袁派:难道照本宣科就是好老师吗?难道讲课时能让学生睡倒一片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吗?能让学生不被标准化的思维定式所禁锢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能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去独立思考的老师就是好老师。“无论对错,它(指袁腾飞的历史观)至少告诉我们历史除了课本还有另一种解读的视角,它告诉我们不能一成不变地思考问题,它告诉我们权威也是可以被挑战的”。7 M2 f% v. y" }+ l( K
" a) ?5 z l5 I' w
* m) S7 O+ l% g T 在挺袁的声音中,西南民族大学讲师、自由撰稿人宋石男的说法颇为流行。
% ]: t, C% d2 [* S3 U7 h# b8 E7 ?0 ?: A' U- M8 y$ I
# }8 H: [/ y. Z 在《评“袁腾飞被管事件”兼论“袁腾飞现象”》一文中,宋认为袁腾飞并非思想家,“谈论历史的广度达到960万平方公里,深度却只有1厘米”。在宋石男看来,袁腾飞普及的不是知识,是另一种历史叙述的可能性,构成了对官方一元史学及历史教学的挑战。1 q+ H7 e, |: q8 q9 G
* Q; r% L5 S1 O: c! u* b
& j/ t9 w1 a6 c) F7 r' t6 U. k 宋石男将袁腾飞看成是启蒙者,他与官方决议也不矛盾,“譬如对文革问题,他的抨击,也基本在建国以来党对若干重大事件的决议的范畴中”。
: h/ `7 B# Q( F9 _3 k( i0 W% |* @1 }% B- Y% ^. N, Y
) f* t' C V8 p& l0 S+ {5 ^, G
不惟民间,央视百家讲坛仍在播放袁腾飞的《塞北三朝》。5月16日人民网强国论坛发出了一篇叫做《袁腾飞的存在显示了社会的进步》的帖子,以社会视角审视袁腾飞事件:“讲坛依旧开坛,说明了不仅言论自由,学术也是自由的,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人不珍惜这一难得的平台,在上面信马由缰,而社会也容忍,说明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不是说说而已。”文章最后说,“袁腾飞还活着,就意味着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7 B# F: k1 k2 {, p- a( \3 g: A
1 S# n, m$ c. }0 b4 o
6 v; B I( [. {" e/ w# E “说他思想混乱根本就是不存在的问题,教育不可能给学生建立一个‘花园’,必须告诉学生,这里有花有草,还有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较早在网上看到过袁腾飞讲历史课的视频,他认为,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如何能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是很重要的,显然,袁腾飞做到了这一点:“老师讲课的时候用不着字字斟酌,每一句都正确,这个没什么。”同时,张鸣对袁腾飞出书的方式(根据课堂录音整理修订后出版)有不同看法:“作为一个写作者,我觉得应该严密点好。”
. b, y" B1 T* h G6 I- @" `6 [, P! f3 b; @; T, l$ ?/ S
; ^, ?2 D7 E; e \5 m: e% V0 T* F
“优秀教师”变身“最牛老师”0 \6 T7 U2 w' t5 e
* D) U. i, O4 i% V4 \
# b9 W# R( h; m4 J5 N 袁腾飞最早的网络视频出现在2008年5月,网络开始流行授课视频中的段子,每段几分钟,传到网上被频繁转发,袁腾飞由此被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他的粉丝们称为“藤枝”。
C3 @2 [# ?+ g) ^% o8 m" J
6 w2 x3 g+ C& b# a" a. S0 M% d
( Q7 F* f2 s9 k3 U- q 视频中,他这样阐述秦始皇的勤政——秦始皇一开始还是很勤政的,他每天早起洗脸刷牙之后看600斤奏章。别怕,当时奏章是写在竹简上,要是看纸的,600斤能看死他。他让在寝宫里搁一个秤,每天秤约600斤,不看完不休息,累得手都翻不动竹简了,拿绸布条挂到脖子上吊着翻,太累了!对于古代昏君,他的描述引来课堂上的哄堂大笑——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多半嫔妃一大票。其中数量最多的,一千多个,没有名字只有编号,今天从零零一睡到零零七,明天从二百三睡到二百五。
( f4 D( X% _) `! D# t
5 M) K3 O6 x# V- T# j* k8 c
+ ?# z5 g; H" g) h 高考临近的最后一课,他给学生“放羊”,在课堂上唱起了京剧小段。他告诉学生,高考结束,可以把历史教材烧掉,但还是有不少学生扔了其他课程的教科书,单留下了历史课本。) ~3 s {2 Q4 C( F
' Q' J1 C F6 \
2 ]7 t0 X' s7 e" T4 x5 S2 { 二十年前的1990年,告别高中历史书的袁腾飞保送进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昔日师友和学生叙述中,课堂下的他简单和谦逊。而在讲台上,他尖锐而灵动。; U+ _1 i* W, @! G9 H1 B1 z
/ ~" c- H& p$ E0 e9 ?6 k
% R5 W- p. J( _2 C% B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于友西是对袁腾飞有重要影响的人,袁曾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是正式拜过师”的,语气中充满敬意。于友西的人生跨越民国与新中国,袁腾飞说老先生身上有那种老学者的风范。3 v+ D& H y/ L3 e, |" S: i
2 ]* S3 y0 |1 s, B$ C
6 c( V/ S* l3 N* F0 V$ n" r 5月初,于友西在美国的女儿忽然打电话回家,说看到新闻说袁腾飞“出事儿了”,“被封杀了”,于友西立即给另一个学生打电话询问,后确认这只是谣传,于是放下了心。1 I2 a9 x6 ]7 _, J4 a: `
0 H. \9 u _, M K
. ?' X+ n( r b: l 于友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大学时代的袁腾飞对年份的记忆脱口而出,异常准确。人很低调,并不张扬。口才出色的他在毕业之前的实习授课中以高分通过,展现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禀赋。于友西说,袁大学毕业时对是否当历史老师相当犹豫。
, R& `7 L6 O$ C# e& b5 L
9 ]3 {/ {3 v7 o, @8 g4 M" J1 N3 W8 g0 g9 A" Z" Q/ G3 G
袁腾飞本人也曾对南方周末记者袒露当时的犹豫。大三时,他曾尝试推销保险,但并不顺利,他悄悄算了笔账,公司险,自己不认识大人物,拉不到;个人险,那么低的提成,还不如当老师划算。由此进入首都师范大学附中,成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 D; L/ u! W- b" Q
' S4 {8 t) x+ x( L
1 ]+ I! O# M' g
最初的教学相对保守,受到了学生的冷遇。还是学生给了他启发,课堂上他讲到甲午战争,说邓世昌想殉国,他养的狗咬着他的发辫往岸上拖,他把那狗摁到海里,一块儿死。孩子们说,那条狗可惜了。
& T& [& H# y$ q2 U. D$ \
- e" Y- v3 J5 J3 [9 z. g( ]9 N
8 d3 |1 n" S2 t" o0 }$ u) X3 S" s 讲到林则徐虎门销烟,他说在海边挖池子,海水引进来,投进石灰和鸦片搅拌,起化学反应后,残渣排进大海,学生们在下边的大喊,“老师,林则徐不环保”。此后“林则徐不环保”也成了他的包袱。
9 |/ F P& C a9 m& ^. X: r- v7 b" P7 m% p- ]; F5 q2 [: j
& l3 x+ I; }9 s" i6 j* I& M* e9 I
袁腾飞并非草根,相反,他师出名门。恩师于友西是国内从事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泰斗级人物,他们的交往频繁而紧密。自从16年前三鞠躬成为于的关门弟子后,袁腾飞每有疑惑也要寻求于友西的指导。“外界对他了解不多。他总是低调而彬彬有礼。”于友西说。子女在国外的于友西一次肾病住院后,陪在身边照顾的就是袁腾飞等弟子,夜里就睡在身侧。! ^# s4 d$ x, m! C9 a3 g. T+ R
9 L3 M6 k7 `; t# g
: T f" R' Q4 T4 Y' o 高中历史老师袁腾飞曾是首都师范大学附中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曾获得全国教学比赛的一等奖,不仅是海淀区历史学科的带头人,也为高考命题,编写教材。
4 S2 i/ ~ h: T% M: b& p. M; N" q. K. F1 t" c3 B
/ L7 T. S8 d5 E3 |# u
首师大附中的校长石彦伦曾撰文研究袁腾飞的教学方法,“讲得生动、丰富、灵活,效果理想”。2007年,袁腾飞告别了工作了15年的首都师范大学附中,调任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 r" F! r. I" D3 ~2 h
) y( g' p- A3 k8 W9 n! C
# U8 w& g! x4 p7 P, }+ O
嬉笑怒骂即成名
2 S5 n8 ?1 m. X+ W: U5 G8 m) M2 Y6 v
# n: j- e; i6 o: ^/ e% _
“哪儿给我发养老金,哪儿才给我报销医疗费,这个我得分清楚。”袁腾飞所说的这个地方是他如今的所属单位,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而北京精华学校是一所补习性质的学校,袁腾飞只是那里的兼职教师,正是这所学校课堂上的授课视频被传到了网上。% t2 k p4 x e7 W
( U+ o* h3 M/ [3 G# V; m- T. U0 x
8 k6 `" f; Q/ T9 Y% D( j7 R 几年以前,有一次他帮别的老师到这里代课,从而被这家为高中学生提供辅导的学校看中。精华学校的刘娟是袁腾飞的策划老师,她的专业是化学,“看了一个月的他的历史课视频,一下子迷住了”。
# Z5 q H& b4 J, K, b: `# u! B* I+ j& U! @8 P$ P" j$ J& R
# p- ]* Z) E3 I1 b
那些叫做《上帝是美国人》、《偷袭珍珠港》、《西藏问题》的简短视频于2008年5月发到网络上。它们摄录于2006年到2007年,筛选、发布和命名全部出自刘娟之手。她说袁的授课“风格很优酷”,因此她努力寻找一些出挑而另类的标题为学校吸引生源,“我们的客户是高中学生,学生们一定喜欢”。
: ]( G) a/ R- ^% o3 S, _4 T- p6 c
( `& d u, Y7 Q' }
学生们确实喜欢。上历史课前昏昏欲睡的学生们会从课桌上爬起来,聆听这位八字腿、黑眼镜老师的课,一些理科生和老师们也经常旁听。
( D' B/ P+ V" L! |
0 c; n( P3 y% k$ s- ?- Q) w4 G" L! m; L3 s1 O$ R5 _8 ^
现在上大二的学生李立阳(化名)当时坐在精华学校课堂的第一排,他会用手机拍下袁的授课传给同学分享。“不止一位同学历史有进步,其中一个同学原来总是不及格,后来稳定在八十多分上。”
2 k+ L" I& r; J# N
D, E+ F9 |) J+ d( k6 g; v g/ q8 d. E; L& A$ r/ R0 ~
至今他还记得袁腾飞授课一些印象深刻的片段:英国敦刻尔克撤退时,士兵们排队上船,喝咖啡,井然有序。宋朝的皇帝贪生怕死,与外敌会谈不敢过黄河,说忘带东西了。宋朝科技发达,箭尤其好,把敌军射成大地的标本。
* C2 c* V0 N9 T8 [, \
8 m. H- [) Q# h1 P
" x& K; \* Q2 t0 z* [ q# O1 j 最先上传到youku网的14段视频,在半个月内的点击量超过了300万,其中仅《偷袭珍珠港》在10天之内就突破了50万。开着紫红色奥拓车的袁腾飞,以几个月内数千万的点击量,成为精华学校包装成功的第一个明星教师。1 `3 Z: [* ~" g6 F5 w2 @
* e3 g, U4 L- ]+ ^
& v) F- t3 i% N4 i
外界对于袁腾飞纷乱的评价,李立阳(化名)认为以偏概全。“事实上那只是他授课的相当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外界都看不到。这包括面对高考的习题和日常讲解。”
: ^; t! m) ]+ B) l5 }4 W: x( ?, f( f
! r' x0 n6 D7 ~0 M3 D- n! Q$ v4 T
4 c; `( Y8 v' i* C+ ]! R/ d 并非所有人都接受他嬉笑怒骂的授课方式。在学生们认识的其他老师,有一部分认为袁腾飞哗众取宠,对此陈则生(化名)同学有自己的判断,“学生也是有自己的辨别力的,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并不是他讲什么,我们就信什么。”他的一个同学买了一本《中国通史》,已经看了三分之一,“他还告诉我们,学历史一定要看各种历史材料,客观看待”。
# p- `, P: t; m3 {7 A
3 \5 |* H A2 [7 H# k
1 M# z+ X6 E: { 循着网络上的视频,百家讲坛和出版社慕名而来,最初袁腾飞均有拒绝之意。尽管对比课堂的即兴发挥,最终出现在镜头前的袁腾飞有所收敛相对正式,不过这并未影响《两宋风云》热播并创下收视新高。袁腾飞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电视镜头对他来说也不算生疏,SARS期间,由于停课,他曾在北京电视台为学生录制历史课程。2 N5 ~. r `. {$ }( `$ E
) c4 ^1 ]$ h* T, k
# h1 Y4 b( u7 v' e, {4 n$ d 同样在2009年,以袁腾飞授课视频素材为蓝本整理出版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大卖,打入畅销榜单,销售量以十万计。李晓川曾参加他在中关村图书大厦的签售会,“他看上去很憔悴”。1 q, j5 }# V# \" q$ R
& a: G/ L+ y4 h% N+ ~2 t9 e1 I5 Z
J, l' a6 V& i6 W; m) W3 g: }: e) J 克制,戒备,谨慎
# C1 r) l% b, q) p0 [* u" O- f* v' t; j9 F: E- @5 G5 ` S
9 R+ d2 t' p9 f w' | D
在师长的印象中,成为公众人物的袁腾飞没有变化,依旧彬彬有礼,处事谨慎。“参加活动非常挑剔,他的原则是凡是有报酬的都要仔细考虑,而没有报酬的义务演讲尽量参与。”于友西说。; \) [! d' ~( s }( F/ C" f1 I* {
& J. z6 E1 o2 h/ ]; N+ {& Z
9 }2 [% f) {7 k! p 根据统计,他受访次数非常之少。去年底曾上过《小崔说事》,面对崔永元的问题,他的戒备之心袒露无余,“这是个陷阱”。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他也曾多次笑着说:“你这问题有陷阱。”参与一次5个畅销作家“畅销书是怎样炼成的”,他第一个发言,说履行完合约他会尽快回到课堂之后,先行离去,以至于后来他的出版商不再安排他的宣传活动。
! B& W6 D7 y; |2 o$ F' y# c5 A4 H0 Y% r, Y p" |3 h$ ?0 ]
" N9 G6 x' Q# T" j$ h 磨铁图书公司总裁沈浩波与袁腾飞有过不短时间的接触,认识了一个与课堂上完全不同的袁腾飞:在生活中不善言谈,克制,谨慎,对商业和媒体高度戒备,“说话不越雷池一步”。, C! a q) c$ B% z9 H* ^2 F$ \- Z7 Q# j
, }9 e' J3 c& \& [
7 L8 P4 ]+ z! _: d- E1 s6 g: S
即便小心翼翼,那些困扰文化名人的负面新闻,他一个也没落下,抄袭、学术漏洞乃至发生在今年的沸沸扬扬的版权纠纷。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得知,包括他在网络上的人人网主页和新浪博客,都不是他亲手录入,而是经营他的机构精华学校和出版公司在运作。( Y/ E7 b; ^! B; v3 `" ^4 W
" C7 p' c- `0 r7 h% @' f( g1 C* ^1 d& z C& T6 I
在网上蹿红的袁腾飞在生活里却很少上网,也几乎不看电视。了解国内外大事主要靠手机报,他在网上红了都是远在加拿大的学生打电话告诉他的。“学生说老师您现在可火了,您到优酷首页了。我纳闷什么是优酷啊?后来他告诉我,我才明白,我还以为是学校的内部局域网呢。”袁腾飞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 H* G! E6 m: q0 B' B! z3 F( g1 A N4 d5 \3 R) d
. C3 h0 @# D9 m+ _9 E8 A 网上对他的攻击谩骂与批评,也都是别人转告他的。“攻击谩骂的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善意的批评大部分是指出我的史料用得不对,这些我都虚心接受,对我来说也是提高。” ?/ R( A$ g# m6 o( F9 w, L1 \
3 P2 A5 a+ A7 u' ^
. Z3 W5 H8 \7 ^( b: y9 Q8 w
同时,袁腾飞希望申明他的受众是学生,当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候不需仔细推敲,“可到了网上,受众面扩大了,看到的人就会觉得你在跟我这么讲,我不能接受。我必须得说,这不是给你们讲的。”
; ?7 r7 J! _0 c4 c( K5 i
h5 J N1 t# u' n6 Y; _7 Z! ]3 F
他和我们不是一个行星的
2 N5 h% k" N: c& \* i4 {( y, S: D& C7 E+ _
: t9 o4 v# i6 `# V3 w+ ^
袁腾飞在课堂上还有一个措施显得颇为“另类”,他公开允许学生上课吃东西或者打盹,他甚至会在开课前做这样一番阐述:“在我的课堂上,饿了可以吃东西,困了你就睡。”0 D5 S& [' |: I0 i4 D
! p: w" n4 ` J$ D/ G# } i
7 \" i4 p9 u7 [& m. U 他记起带最后一个毕业班的一件事,在军训时,他和孩子们相处得很不错,回校后,学生在校广播电台给他点了一首陶喆的歌,学生还特地跑过来告诉他。他的第一反应是,陶喆是谁啊。) V3 f! }3 Q# H, w
; h" }& _8 D1 H7 g
% z, Z3 ]( W% g# L0 b: |( R 袁腾飞说那些明星对他而言都是火星人,他说他知道章子怡这个名字,但他不知道章子怡长什么样子。
, w& s5 K# N$ A" M( [5 K5 E% S; ]3 M9 T+ i9 g! p& f
/ {% {, E) t3 {6 O1 N3 A& q/ Q 16年的教师生涯并未让这位麻辣教师成为那种与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恰恰相反,袁腾飞说自己十分不善于和学生打交道。他做过7年的班主任,采取的是无为而治的措施。“就是让孩子们自个管。发现几个好的班干部,让他们去管,我来跟班干部沟通。”袁腾飞说自己和学生沟通起来十分困难:“我觉得跟孩子们完全不是一个行星的。”* k$ f' O0 @, Q8 Z
$ ]0 q9 _ V7 }; f: d7 y0 e
0 O2 S, q9 F4 A, J u% t! ] q9 A 在学生王自有的视角中,班主任袁腾飞是一个好老师:他会认真地帮助学生们选择文理科,并明确告诉他们,他所讲述的是他自己的历史观。- F" E5 a" S% J; J5 i' i- w- W) _
3 r. |' P# s- P3 U! K) L
, d- j1 E1 t3 V$ W8 K0 x, N4 v) N “我这人本身是在历史这个学科上在这个专业上,我愿意花心思,愿意去钻研。其实我更愿意跟书本打交道。”袁腾飞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 I/ ~" j- L* R; f8 b, I8 M0 z0 V# m& G
; |2 J: s% C, g- z 昔日同窗石国鹏回忆,袁腾飞的兴趣更多在历史教学上。他涉猎广泛并用大量阅读充实知识。淘书是他最大的兴趣爱好,一次两人在外地的小书店看到了一本清朝的书,兴奋不已,连看了两个小时。2 B' u4 U* v* M0 ~/ w
$ w( c8 k% b: |- S2 ?$ w: L% S
& l9 a8 O0 k, Q' l6 S2 u “中国古代历史上,我还是比较喜欢完美人格的化身,比如像岳飞、文天祥,这种道德楷模我还是崇拜的。”袁腾飞有其相当传统的一面,他认为社会需要这种道德楷模,让大家去效仿,“你可以跟他看齐,哪怕5%、10%你做到了,就很了不起了,向善总比向恶强吧。”; @+ f0 U0 e6 w! ^' d1 V
6 X6 B0 ?: J# ^) A/ u' o2 t
R) @" y) v$ J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是袁腾飞对任何一届学生都要说的话。说完这句话,他会告诉学生们,说前后两句太难做了,中间的还可以努力。' D% [. n+ T4 Q W
/ |, h- d, }0 G8 N2 D
0 m6 x# F1 b+ @% q: T) A; ], v 网上流传的视频段子一直充满争议,袁腾飞表示他从来没什么压力:“历史应该以本来面目面对,如果教材上不提,我也不会提,但是教材上既然提到了,我觉得应该把真相告诉学生们。”
* a; B4 m6 ]6 j. }2 b
3 L; a/ o8 x4 u8 s% X) R! Z$ n4 v( p" T# K! r5 ?( r+ }5 e# x
关于历史的通俗化,袁腾飞认为自己处于“小学阶段”,而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林汉达是中学,到真正的学术是大学。在很多种场合,他都表示出想回到成名前的状态,远离纷扰,安心教学。
# ?5 M& X9 }5 {) N4 Q7 u% _; h# q4 p) w
4 ?# V" R* ~- a0 ` 袁老师曾反复告诫学生们,永远不要成为愤青,不要说没有根据的话。
: {% R$ e+ n* }' i8 ?/ s% R
1 R9 d$ V- x( H7 I* E& W
E3 Z; G& w9 V- V- D8 W' m( w 对于那些指责袁腾飞不配做一个历史老师的声音,王自有是这么回应的:记得钱学森先生仙逝前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现在答:“因为我们教室不允许自由的思想,我们的社会正在扼杀杰出的老师。”
- o- |/ F3 _7 q1 Z5 h! P6 {. P k' K1 n3 J V: G
7 {5 q( H7 p; L0 Q0 V
采访时记者被各方告知:他一切如常,已做检讨,正常上班,并且不会缺席精华学校5月23日的课程。1 D) M6 i& z# f" `- {1 D5 D+ W( a1 k
# w% c7 n2 ]$ ~4 U6 n h' B, O0 k. A7 ?, n9 v+ K. r
不过“平原居士们”并不打算善罢甘休。打听到袁腾飞22日要去王府井涵芬书店签名售书,他会跟一些人过去“捧场”。
5 F I- M# `0 j
& |2 b3 t% R, U. ~& \4 k! G3 F- M: i- G% ^9 [2 S0 U
(注:文中引述袁腾飞受访内容均为2009年8月南方周末采访所得,为首次刊发。)
3 ?' e0 k& m3 Q, k# g0 n6 ]/ l2 b
$ M3 j" y$ e& s: L
- n: U. s' m0 K4 H2 A( i
" e6 {( q& z( L+ o[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20 15:28:03编辑过]
' J4 f& K, D$ L+ {" f& Y
Y0 B: k8 W" ^$ v" M# ?* D: Q! L& X& \- u4 a! G- h
+ H+ V1 D) a" q- [0 d6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