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4|回复: 0

徐自豪:北京大学第二届当代中国史料的搜集、保存与利用交流研讨会侧记

[复制链接]

212

主题

21

回帖

1119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119
发表于 2024-10-6 0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大学第二届当代中国史料的搜集、保存与利用交流研讨会侧记


作者:徐自豪
来源:近代学术


徐1.jpg


6月22日、23日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史中心”)召开的第二届当代中国史料的搜集、保存与利用交流研讨会,王贺兄嘱我写点记录,推辞不得,遂恭敬不如从命。

国史中心志在“深化共和国史研究”,并着力“当代史料文献的征集、典藏与共享,搭建国史研究文献数据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培育国史研究人才”。去年首度举办“当代中国史料的搜集、保存与利用”学术研讨会,有几位学界内外喜好收藏研究的朋友受邀参加。

徐2.jpg
全体与会者合影

本次会议的召集者、邀请人仍是北大历史学系主任、国史中心主任王奇生教授。跟通常庙堂上高高的学术会议不同,这个会的参加者除了国内外高校从事近现代中国研究的专家学者,还有大量的民间史料收藏、研究者。今年的会议规模较去年更大,不同的只是名称由“学术研讨会”改为了“交流研讨会”。

王奇生教授在开幕辞中谈及民间收藏者收集了大量史料,并以当年中国学者奋起直追“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巴黎、在日本”的历史为例,鼓励大家做好研究。

徐3.jpg

王奇生老师致辞

一天半的会议里先后有二十人发言,绝大多数内容与史料相关,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专业学者的研究,如北大历史学系吴博皓助理教授的《外国企业档案中的共和国史—以冷战中的技术交流为中心》,报告很“卷”地使用了中英日文的档案,呈现了多国别史料在不同立场下的各自面向。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马钊教授讲的是《海客谈瀛洲—西方记者工作档案记载的红色中国》,并播放了驻香港的西方记者保存了五十多年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广播原声录音带,大家饶有兴趣地屏息凝神仔细聆听。上海电视台专事收藏研究老电影胶片的龚老师得知此事后颇有兴趣:“现场若能放个老电影该多好!”



叶维丽老师聆听安雨康发言(程近阳摄)

一类是并非本职工作但因为兴趣而花费很大力气的研究。如某集团研究院安雨康工程师的《洞悉对手—从隐蔽战线史料看冷战中的意图评价》,我现场拍了几张他PPT的照片给同样喜欢收藏该史料的朋友张工程师,后者看后大呼过瘾。曾任图书出版公司总编辑郭力老师讲了《北大50年代后期历史研究中的资料搜集与利用》,郭老师坚持多年抢救性地采访了很多当事人并形成记录,非常难得。同为图书编辑且在文史圈内鼎鼎大名的“我的朋友宋希於”结合其工作,分享了他一贯抱有热情的史料掌故,我刚在朋友圈发了小宋发言的照片,北大中文系夏博士的微信消息就追来了,随即小夏踩着小毛驴一溜烟地来听宋掌故。夏博士是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这次终于有幸一睹其真容。小宋与夏都是《掌故》的作者,他俩也有无数共同话题。这二位看了我的手写发言内容,还回来时居然添了两行他俩的题记,破稿子上打了黄金锔子,这下可没法扔了。

徐4.jpg

宋希於在发言

还有一类是偏重于收藏的爱好者,其中不少人都“以一己之力收集、整理和保存当代中国的民间史料,为国家、民族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记忆。”在资料销售产业链已经形成的今天,史料也有沦为快速消费品的风险,一旦某些东西无人问津,也许马上就会成为真正的废品,将来再找就难了。

除了文字史料,本次会议共有三人讲到了图像史料,一位是底片收藏爱好者王旭,这个品类小众且乏人关注,他凭借一己之力作了大量的收藏,其中不乏文物级的底片,极大促动了行业的发展和保护意识。还有一位是圆明园研究专家刘阳,精到的PPT报告中使用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他介绍多件北大现藏圆明园旧物时引发全场大笑,他通过细读老照片得出不少民俗、建筑方面的新研究成果。我则在最后一天赶出了定版的PPT,题目是《把臂入林,意气相投—影像中的中国近现代学人》,因为素材过多,讲的又都是PPT外的内容,总体效果并不很好,但能有机会在《新青年》的大本营讲讲学衡胡先骕他们这批“为中国寻找现代之路”的人,机会亦是难得。

徐5.jpg

徐自豪发言PPT最后一页

两天的发言其实并没有全部听完,第一天下午我跟几个朋友一起去参观了北大吴博后的办公室,十年前在孔网互相抢陈仁炳手稿时结识的朋友,当时他还仅是北大的本科生。小吴的办公室里摆放了很多明显带有其收藏思路的中西方精稀史料,他很骄傲地跟大家介绍墙上那一大张很抽象的带有李政道、常沙娜亲笔签名的印刷画。最近李政道去世,才知道李喜欢画画,这画或许是常沙娜敦煌流派里的“持琉璃钵手”与李政道物理学艺术画的中西结合?同去的朋友曹记者夫人啧啧称道“看看人家的东西”,我心里暗想,他这一屋子里唯一让我心动的只有一个1938年胡先骕写给唐燿的静生生物调查所实寄封,捡漏也是技术活,只有眼馋的份,愤愤地喝掉他屋里的一瓶可乐解解气。

两天的讲座里见了不少老师与朋友。事前我知道天津叶家的后人叶维丽老师会来,就带上自己特别喜欢的那本《为中国寻找现代之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1901-1927)》,请叶老师签名题词。能见到自己喜欢的著作的作者,看到前辈师长身体健康,是一桩高兴事。我还特意问了一个比较“初级”的问题:“虽然您没有写胡先骕,但胡先骕算不算‘为中国寻找现代之路’的人?”叶老师给了我肯定的答复。两天里还见到了好几位江西籍学者,一是首届参会的云从龙,甫一见面就跟我显摆他们一帮江西的收藏者近乎全包了今年五月孔网拍卖里出现的那批“胡先骕”手稿,实则为秉志手稿,他们一通狂抢倒好,“哄抬物价”,气得我当时直接关了网页,还被小吴“质疑”:“你怎么不买你收藏核心领域里的东西?”另一位是刚巧来北京开会的专事研究日记的廖老师,多年网友一朝“面基”。晚上还跟外经贸大学的海飞他们一起在“柳叶刀”餐厅吃了个饭,海飞特地从亚运村赶到北大,一整年没见了。

徐6.jpg

与会学者交流,前排左起依次为吴博皓、陈凯、郭文杰(程近阳摄)

学术界与收藏圈原本的重合度并不高,就笔者所见,过去几十年欲自觉打通二界藩篱的,至少有华东师大的陈子善教授、上海图书馆已故的张伟研究馆员等人,而从收藏入手写出漂亮研究文章的则有王金声先生赵国忠先生等,他们既收藏又研究,但终归还属个人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史中心组织的年会气势大了不少,虽然未必能马上出现什么重大的研究成果,虽然学问大抵是荒江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但是会议中反复出现的热词“孔网”、“拍卖”,也说明大家都能够重视到社会上新出现的史料,把基础垫高了总是好的。至于萝卜青菜则各有所爱,倒也易于百花齐放。就像那句著名的话,“张华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看史料;李萍在中等技术学校看史料;我在车间田头看史料: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近代学术”原创文章,文中配图如无特殊说明,均由作者提供)


https://mp.weixin.qq.com/s/48mm4fyrsPXDSmOjUDqEg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5 06:14 , Processed in 0.07017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